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圣临诸天-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献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HB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
  如今董卓提前被杀,他也没有了牢狱之灾。
  “陛下,如今董卓伏诛,当平内乱,定天下!”
  荀攸行礼之后说道。
  言外之意,董卓手下势大,太傅言行是小,不能因小失大,要迅速平定祸乱,放过袁槐,稳定天下。
  这不失为老成所谋。
  “你说,我大汉皇朝还有救吗?”
  殷昊盯着此人询问。
  “高祖显灵,陛下奋勇,当庭斩董卓,除国贼,此乃中兴之兆也!”
  荀攸躬身回答。
  “谁才是真正的国贼?”
  殷昊站起身,站在台阶上,手中拄着长剑,询问道。
  “这……!”
  荀彧抿了抿嘴,没有回答。
  “荀彧,你来回答,谁才是真正的国贼?”
  殷昊转过身来,看向了另外一位。
  “陛下,不可啊!”荀彧抬头,看到殷昊眼中的冷酷之色,额头上立即冒出了冷汗,跪拜了下去,“如今我大汉皇朝,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修修补补,又能如何?”
  殷昊再问。
  “这……!”
  荀彧失声。
  “宦官乱政,外戚专权,黄巾起义,董卓入京,如今天下,千疮百孔,已经危如累卵。即使修修补补,又能勉强维持多久?土地兼并,农民流离失所,这个根子不解决,早晚大汉要迈入历史的魔咒之中。”殷昊说着,附身询问,“荀彧,都说你是王佐之才,那你来说说,如何才能建立一个长盛不衰之王朝?”
  “陛下,真想建立一个长盛不衰之王朝?”
  荀彧还没有回答,荀攸却眼睛一亮,忍不住询问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殷昊感叹,“昔年,先皇诸多皇子早夭,为了避免朕也早夭,就送往宫外养育,以保全性命。也是那个时候,朕见过百姓的苦楚,百姓的心酸,百姓的无奈,百姓的悲哀。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却食不能果腹,衣不能蔽体。有一次,我见饥饿之百姓,为了活命,冲击一个为富不仁的乡绅家里,他们啊,平时温顺可欺,只要能活命,就如耕地之老牛,可一旦绝望,就如汹涌之潮水,能淹没一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黄巾起义就在眼前,百姓为何跟随张角反叛?他们真的想?非也,因为不反,就会饿死,就会被欺压死。有时候我就反思,若是百姓家中粮满仓,衣暖身,他们还会反吗?荀攸,你来告诉朕,他们还会反吗?”
  “肯定不会!”
  荀攸两眼爆发出了炙热的光芒,深深的拜了下去。他心里却振奋,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看透了世道变故;又一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看透了历史变迁,天下之本质。
  这是明君,真正的明君啊!
  他心里万分激动。
  “他们不反,天下还会有动乱吗?”
  殷昊声音高了几分。
  “肯定不会!”
  荀攸再拜。
  “百姓不反,岂不是长盛不衰之王朝?你来告诉朕,要如何,才能让百姓粮满仓,衣暖身?”
  殷昊的声音,几乎能冲破天际。
  “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平内乱!”
  荀彧急了,连忙说道。
  有些大臣感觉出了苗头,无不色变。
  袁槐露出惊恐,又闪现出了一抹喜色。
  殷昊摆了摆手,不让荀彧说下去。
  他只是盯着荀攸。
  荀攸豁然抬起头,他看着殷昊,身子颤抖,双臂哆嗦,嘴张了又张,嗓子里憋着的话想要吐露出来,可兴奋之中,内心中也升起了恐惧。
  殷昊盯着他,不言一语。
  他知道,荀攸好谋善断,果敢异常。
  做为荀家子,他却幼年失去双亲,寄人篱下,自然知道百姓苦楚,也思量过大汉衰亡的根由。
  即使有几分明悟,又岂能讲出来?
  荀攸与荀彧一样,对大汉十分忠诚,胸有报复,想要振兴王朝,重现大汉之辉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陛下,敢吗?”
  荀攸眼睛通红,声音嘶哑。
  “你敢吗?”
  殷昊低头。
  “臣,誓死追随陛下!”
  荀攸拜下!
  “哈哈哈!”殷昊大笑,畅快之极,“我大汉皇朝,已经病到了骨子里,血液里,积重难返,即使修修补补,维持平定,又能坚持多久?既然如今风雨飘摇,烂到了骨子里,那就推到重来!”
  说到这里,他身形一纵,就来到了袁槐身前,面无表情,神情冷漠,一把将这个老家伙提了起来,声音幽幽:“当年大将军和宦官对持,以大将军之威势,调集京中之军,可轻易的将他们镇压。可袁绍却提议,招天下之军入京清君侧。黄巾大乱,平定之后,诸侯分割天下,若是率领大军,岂能不祸乱朝廷?皇权衰微,地方强势,大军一旦进京,即使没有董卓,还有袁卓、曹卓!果然,董卓进京,挟持朝廷,为所欲为,行废立之事,天下共厌之,接下来会如何?天下诸侯共逐之,不管能不能杀得了董卓,这个天下,就真正的分崩离析,诸侯割据,共逐天下,大汉王朝也就彻底的亡了!”
  “袁槐,身为太傅的你,岂能看不到这一点?”
  “他袁绍,袁家的嫡长子,又岂能不明白?”
  “可你们却偏要招天下之军入京?何为?”
  “现如今,你坐镇京中,袁绍掌控地方!”
  “你袁家,已经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下一步,杀董卓,囚禁朕,以挟天子令诸侯!”
  “时候到了,以袁代刘,是否?”
  殷昊的声音中,充斥着杀伐之音,还有丝丝的蛊惑之意,直入袁槐心神深处。
  袁槐脸色不停变换,最后阴森森一笑:“嘿嘿,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刘家天下也够久了,当然该我们袁家坐一坐了!不错,我暗中勾结董卓,收罗美女,让他享受,让他为所欲为,然后引诱他行废立之事,享受掌控权柄的妙处,更加肆无忌惮,然后天下诸侯联合,以勤王之名,必然将他诛杀,到时候我袁家先行一步,挟天子以令诸侯,待时机成熟,称尊天下!”
  话音还没有落下,大殿群臣,无不哗然,都难以置信的看着脸色狰狞的袁槐,一时呆滞。
  “好一个太傅,好一个袁家,行悖逆反叛之事,祸乱天下,当诛九族!”
  殷昊说罢之后,一剑枭首。
  他心中,却笑了!


第五十七章 再杀百官

  袁槐所言,震惊群臣。
  哪怕荀彧和荀攸也目瞪口呆。
  身为四世三公的袁家,竟然行如此龌蹉卑劣之事,大逆不道,谋逆反叛,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他们,谁能想到暗中会如此布置?
  “你们可听到了?”
  殷昊扫视左右,特别看向了刚才迎合袁槐,想要杀他的三分之一大臣脸上格外的停顿了片刻。
  这些大臣,无不一颤,跪倒在地。
  他们脸色惨白如纸,冷汗不停的流下,身躯颤抖。
  “陛下,袁家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当诛九族!”
  荀攸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
  “一切的罪行,都始于袁家,臣赞同!剥夺袁家一切职务,九族之内,男子斩立决,女子充为官妓!”
  已经被董卓任命太仆的王允跳出来说道。
  这位更狠。
  他最出名的就是以养女貂蝉,让吕布和董卓反目,以致于吕布最终刺杀了董卓,之后长安陷落,大汉王朝最后一分元气彻底的耗尽。
  “王爱卿言之有理!”殷昊满意的点头,“等城内稳定,就以王爱卿所言颁布旨意,发行天下!”
  王允脖子一僵,身子就哆嗦了几下。
  袁家势力何等庞大,一旦以他所言行旨,他必然明里暗里遭受打击,可此时如何反驳?
  殷昊不再理会,而是看向了一位跪着的大臣,他走了过去,手中剑也举了起来:“议郎张丰,半年前,你还只不过是一个小吏,因阿谀奉承,被董卓提拔,步步高升,竟能位列朝堂之上,这是百官之耻,也是朕之耻辱!”
  “陛下,臣、臣、臣!”张丰牙齿打颤,看着殷昊的双脚出现眼前,他连忙哀求道,“陛下,这不是臣本愿啊,都是贼子董卓一手操控,臣只不过是个提线木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噗……!
  殷昊一剑落下,斩掉了头颅。
  “邓普,你身为黄门从事郎,刚才和谋逆叛臣一起要杀朕!”
  殷昊点了一句,又一剑斩杀。
  “陛下,不可、不可啊!”
  看到他走向下一位大臣,蔡邕跪着来到了殷昊身前,抱住了双腿,“陛下,再杀下去,群臣惶恐不安,士人离心,诺大的王朝,谁来治理啊!”
  “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啊!”
  荀彧也连忙说道。
  何太后走了过来,看着殷昊,满脸的不解,有着疑惑,还有着痛快,可想到自家儿子所言,是得到高祖皇帝的赐福,就放下心来,这才说道:“陛下,咱们孤儿寡母,还要依靠他们来治理天下,若是杀尽了,我们孤儿寡母又怎么办?”
  “母后,还请移驾!”
  殷昊稍微沉思,就不容置疑道。
  ‘陛下……!’
  何太后一愣。
  他发现,这个儿子忽然变得如此陌生。
  “后宫,归您打理!”
  殷昊再次说道。
  何太后脸色一变,她看着自家儿子,又看了看殷昊手中剑,不由一个哆嗦,连忙点头:“好、好、好,陛下长大了,以后哀家也可以清静了!”
  说罢之后,她走了出去。
  显然这是不让她干政。
  殷昊转过身来,看着大殿群臣,神色平静,却幽幽开口:“朕得高祖皇帝嘱托,要中兴大汉,建立一个万世不朽之王朝,可难道就要靠这些蛀虫?他们不是董卓的死党,就是袁家的走狗,刚才朕杀了董卓,他们还叫嚣着要将朕给杀了!如此大逆不道之徒,你们还要朕留着?留着他们继续破坏大汉基业,留着他们继续消耗王朝的最后元气?”
  “至于说什么杀了他们,朝堂无法运转,政事无法处理,嘿,都是妄言!”
  “留着他们,可有丝毫好处?没有!”
  “杀了他们,只留下诤臣,留下名臣,留下干臣,让朝堂之上,恢复清明!”
  “再说,想当官的,天下比比皆是!”
  殷昊吐出一口浊气,又感叹道:“刚才我就说过,我们大汉王朝,已经从根子里腐朽,要如何才能挽回颓势?要如何才能建立一个长盛不衰之王朝?那就推到一切,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说罢之后,他身形闪动,剑光划过一道道弧线。
  噗噗噗……!
  一个个头颅落下,一道道血箭喷出。
  大殿上,到处是滚落的头颅,地上都流淌出了一层血液。
  有些胆小的大臣,眼睛一翻,就晕了过去。
  “唉!”
  蔡邕幽幽一叹,满脸的忧愁。
  荀彧沉默,却看向了自家的侄儿。
  荀攸却无声的笑了,他嘴角开合,发出无声之音:“叔叔,这是王霸之君,内有沟壑,外有雷霆,若是功成,我等万古流芳;若是失败,就与大汉王朝一起埋葬!”
  “唉!”
  荀彧一叹,默默点头。
  以他的观点,如今大汉王朝,已经走向了末路,稍微波折,就会踏入深渊之中,再无返回之机。
  可眼前的皇帝,却有另外一种想法。
  想要推倒旧有的秩序,建立新的规矩。
  只是这样一来,必然遭到天下士族的抵挡,诸侯的不满。
  将来会走向何处?
  哪怕是他,也难以猜测。
  “愿以此身,为大汉粉身碎骨!”
  荀彧坚定了念头。
  转眼间,殷昊杀了几十位大臣,这才罢手。
  今日,董卓行废立之事,百官几乎都到了,自然人数众多。
  哒哒哒!
  殷昊踏着黏腻的鲜血,手握染血长剑,重新来到了阶梯上,站在上面,看着人头滚滚,看着剩余的大臣面色苍白,身躯颤抖。
  过了好一会儿,他这才道:“两位,如何教我?”
  “陛下!”荀攸收拾好情绪,拱手说道,“城内有董卓的五万大军,诸多部将,首要任务,是将他们控制起来,否则,一旦乱起来,恐怕吕将军也无可奈何。平定城内之后,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外住军拿下,否则,洛阳依然不保!”
  “稳城内,平城外!”殷昊思量之后问道,“可有关键人物?”
  “董卓麾下,有四大爱将,分别是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另有女婿牛辅,虎贲中郎将李肃,大将华雄,有着将帅之才的徐荣等等!李傕和郭汜率领十万西凉大军驻扎在城外,暂时不用管!张济、樊稠、牛辅、李肃、华雄等等,各领兵马,驻扎城内各处。目前而言,关键是他们!”荀攸说道,“一旦董卓身死的消息传出去,他们必然动乱!”
  “可否说服他们?”
  殷昊询问。
  “难、难、难!他们都是从西凉就跟随董卓之人,一旦得知消息,必然反叛!”荀攸说着,忽然眼睛一亮,“陛下,有一人或许可以!”
  “谁?”
  “董卓身边谋士,贾诩!”
  “贾诩?”
  殷昊抿了抿嘴。
  “此人谋略过人,却极其低调!”荀攸笑了,“而且,他识时务!”
  “走,你领路,朕亲自去请!”
  殷昊当即决定。


第五十八章 王越

  宿主:殷昊!
  积分:三千六百!
  修为:后天圆满!
  主修功法:人皇镇天功
  开启世界:热血三国!
  任务:唯一任务:一统三国,言出法随!提示:积分耗尽时完不成任务,抹除记忆,永久抛弃在降临的世界!奖励待定!
   兑换:伪装,悟道,疗伤。
  经历世界:笑傲江湖!
  殷昊朝大殿外走出去时,也查看了下积分,杀了袁槐,杀了不少大臣,让他的积分从一千九百直达三千六。
  这让他欣喜不已。
  积分关乎修炼,这是根本。
  不杀大臣,哪里来积分?
  积分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呆在任务世界,需要消耗积分来换算时间。一个积分,兑换一天。
  想要完成任务,没有大量的积分根本不可能!
  至于任务:一统三国,言出法随!
  这是让他建立绝对的权威,推翻士族统治,推翻宗族统治,以法行天下。在这个宗族规矩大于法的世界,如何能够完成?
  唯有推到一切。
  如今大汉王朝即将分崩离析,就是最好的机会。
  殷昊斩杀群臣,一个为了获得积分,另外一点,不乏因为这个原因。
  以霹雳手段,推到重来。
  哪怕洛阳陷落,大不了远走他处,重头再来。如今,袁家已经被阴,名声败坏,这一威胁必然会降到最低。
  积分在手,皇帝之位在身,还怕何人?
  刘备只不过有个皇叔之名,就能三分天下,何况是他?
  殷昊和荀攸换上便衣,待着皇帝行玺,就走向了皇宫门口!
  皇帝行玺,是皇帝印章的一种。
  汉朝皇帝,一般有七枚印玺。
  传统所说的玉玺,也就是和氏璧。秦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一玉玺,是历朝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在西汉时期,这一玉玺,实际上只作为传国之用,天子象征,平常时候颁布旨意却已经用不到。
  此,成为传国玉玺!
  殷昊用以练功,吸收信仰之力,就是得自传国玉玺!
  除此之外,他还有六枚玉玺以供平常使用!
  皇帝行玺:用以封印一般的诏书,如拜三公以下官。
  皇帝之玺:用以封印下达给诸侯王的诏书,也用来征发郡国兵。
  皇帝信玺:封印征召大臣的诏书,一般的发兵诏书也使用此玺。
  天子之玺:用以封印赐匈奴单于等外国首领的诏书。
  天子行玺:用以封印封侯外国或者对其首领有所征召的诏书。
  天子信玺:用以封印征发外国兵或者事天地鬼神所作的诏书。
  殷昊外出行走,自然要携带一枚在身,这是身份的象征,也可临时起草诏书,方便行事。
  皇宫门口!
  “高爱卿,记住,非朕和吕将军之手谕,不得让任何人进出,记住,是任何人,违者杀!”
  殷昊再次叮嘱。
  “臣不死,任何人无法跨越宫门!”
  高顺单膝跪下,声音铿锵。
  “嗯!派几个人,将大殿中的尸身清理一番,暂时放在宫内角落处,等事后处置!”殷昊说道,“给朕准备两匹马!”
  “陛下外出,臣派些军士守护!”
  高顺连忙说道。
  “不用!”殷昊摇头,“人多反而误事!”
  高顺不再多言。
  片刻后,牵来了两匹马。
  “行不行?”
  殷昊看着荀攸笑问。
  “陛下,臣非手无缚鸡之辈!”
  荀攸拱手,十分淡定。
  “那就好,走!”
  殷昊飞身上马。
  这个时代,还没有马镫,不过却难不倒他。
  看着他的身影,荀攸翻转着心思:陛下小小年纪,有雷霆之怒,霸道之威,亦有温文尔雅,王者之风,这本不该出现一个这么年岁小的人身上,莫非真是高祖赐福?也只有这个可能了,不然怎么会转变这么大?也罢,既然陛下有凌云之志,搏一搏这个天下又何妨?
  上马之后,他在前面引路。
  出了皇宫地界,街上行人不多,而且纷纷扰扰,有着厮杀之声。
  “陛下,吕将军有着盖世之威,战无不胜,所到之处,敌人退避!他善于打硬仗,从不玩弄阴谋诡计!”荀攸低声说道。
  “你是想说,他行事高调,不知隐藏,恐怕会误事?”
  殷昊在笑傲世界呆了三十年,统一武林,称霸江湖,成为神话一般的人物,又怎能听不出荀攸的言外之意?
  荀攸也没有什么不好意,只是忧心忡忡道:“臣就是这个意思!”
  “我也知他秉性,可如今,却无可奈何!”殷昊无奈道,“咱们快点,先找到贾诩再说!”
  荀攸点头。
  策马前行,十分快速。
  转过几个街道,就见前面出现了二三十个兵丁,正在砸抢商铺,打骂呼喝,嚣张之极,还满身的酒气。
  甚至其中一个,一脚将想要拦截的掌柜踹翻在地,磕了个头破血流,又一个兵丁上前,一枪将对方刺了个透心凉。
  又有几个兵丁从旁边的商铺中出来,各自拉扯着一个少女,还不时的上下其手。
  “陛下,这就是西凉兵!”荀攸露出厌恶之色,“寻常时候,董卓和他的部将根本不加约束,一些有着关系的小队长之流,就上街抢夺财物,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当杀!”
  殷昊眼中已经冒出了杀气。
  不等他动手,就见一位身躯挺拔的老者已经来到了近前。
  也不见怎么动作,背后剑已经出鞘。
  银光乍现,犹如蛟龙腾空,已经有数位兵士捂住了咽喉,倒地不起。
  脚步迈出,好似仙人御风,潇洒出尘,比殷昊所学的凌波微步都要精妙几分。
  闪身之间,又有数位士兵倒地不起。
  “好高明的剑术!”
  殷昊瞳孔一缩。
  简单的一刺一抹,他却看到了无招胜有招之境,这种剑法,已经达到了真正的返璞归真之境。
  二三十位士兵,转眼间被杀了个殆尽。
  老者转身,一步迈出,就是十余米开外。
  “王越留步!”
  眼看对方就要离去,殷昊高喝一声。


第五十九章 贾诩:威逼利诱

  辽东燕山王越,十八岁匹马入贺兰山,只身取羌族首领首级而归,无人敢当其锋;三十岁周游各州,几乎打遍当时最负盛名的隐世强者,步下之战,吕布都不一定是对手。此人热心出仕,最后在洛阳开武馆谋生,整日周旋在皇帝周围,希望讨个一官半职,但因汉末门阀观念根深蒂固,出身平民的王越,却不得出仕。
  桓、灵二帝在位期间,因闻其剑术惊人,常相招演练,传皇子剑术,却不得官职。
  殷昊呼唤一声,就腾空而起,脚尖点地,身形一闪,就来到了王越身前。
  “好身法!”王越眼睛一亮,不禁赞叹一声,然后抱拳行礼,“没想到陛下还记得草民!”
  “朕已杀董卓,诛李儒,斩袁槐,命吕布封四门,诛内贼,平动乱,正是用人之际,匡扶大汉之时,朕需要爱卿相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再现大汉王朝之辉煌,封妻荫子,传万世之英明!”
  殷昊附身,快速说道。
  “这……!”
  王越身躯一震,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他记得眼前的刘辩,唯唯诺诺,当初奉灵帝之命,传授剑术,对方根本不感兴趣,而且性格怯懦。
  可刚才一言,却有雷霆之音,霹雳之法,振聋发聩。
  再观面向,英果不凡,气势凝聚。
  而且刚才身法灵动,已经达到了高深地步,显然身怀绝艺。
  “以前定是藏拙!”
  王越心头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陛下所言,定然不虚!”
  他潜意思的已经相信。
  “王越听封!”
  殷昊望着对方的神色变化,心中一定,就两眼热切,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个时候,他也根本不顾周围之人望来。
  “草民接旨!”
  王越稍微迟疑,就跪了下去。
  沉寂许久的内心,也喷薄出了炙热的岩浆,熊熊的火焰,让他头顶都腾起一股红芒。
  “封,王越为虎贲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殷昊瞳孔一缩,就开始封赏。
  “臣,必以死报效陛下知遇之恩!”
  王越狂喜,大礼参拜。
  “师父不必多礼!”
  殷昊连忙掺扶。
  “当不得陛下如此称呼!”
  王越连忙摆手。
  “怎么当不得?”殷昊说道,“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前师父传艺,因弟子多有顾忌,韬光养晦,只能辜负师父一片良苦用心!如今,朕坐镇江山,在无所顾忌,当然要认师父。从今日之后,朝堂之上,爱卿就为虎贲中郎将,私下里,您就是朕的师父!”
  “好、好、好!”
  王越激动的眼睛发红。
  他武道天赋,天下绝伦,一身绝艺在身,然而在这个以士族门阀为主的天下,他始终不得志。
  如今不但成为了帝师,而且被封为虎贲中郎将。
  这何止是知遇之恩,简直就是恩宠有加啊!
  旁边的荀攸看到这一幕,却不住的点头:这个王越,我听说过,一身步战武艺,所向无敌!陛下先前直言宫中之事,让对方震撼,心神波澜,言外之意就是陛下已经不是傀儡,掌握了主动权,但动乱在即,也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不等对方深思,就以高官封赏,直击王越一心求官之软肋,再以帝师相称,恩宠达到了极致,如何不臣服?
  陛下果断不拖泥带水,洞察人心,城府老谋,又杀伐果断,想要推翻旧有秩序,这分明是改天换地的明君之素养啊!
  殷昊自然不知荀攸转着的念头,此时心中大喜,又严肃道:“朕杀董卓,消息还没有传递传去,此时正是谋划的好时机。朕现在去寻董卓身边谋士贾诩,想借他之能,降服董卓部将。师父,您随我一起去可好?”
  “臣护卫陛下左右!”
  王越连忙应命。
  他却不敢以师父的身份自傲,紧守臣子本分。
  “师父,周围可有马匹?”
  殷昊环顾左右,不禁皱眉。
  “陛下无忧,以臣之脚力,短时间不弱于奔马!”王越神色傲然,然后又道,“事情紧急,陛下前行,臣,跟在身后!”
  “好!”
  殷昊也不客气,上马前行,片刻后他回头而望,就见王越倒背双手,身形一晃,就是十余米,飘然出尘,宛若地仙,丝毫没有拉下。
  “师父之武功,当真鬼神莫测!”
  他忍不住赞叹。
  “小手段罢了,当不得陛下称赞!”
  王越却眼眉都露出了喜色,捋了捋胡须。
  眼看距离西城门不远,却传来了厮杀之声。
  殷昊不禁皱纹,询问道:“贾诩之家,还有多远!”
  “前面就是!”
  荀攸指着前方的府邸说道。
  这时,那处府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人,年不过四十余岁,面皮发黑,精神饱满,上下收拾的干净利落。
  “陛下,他就是贾诩贾文和!”
  荀攸连忙指着说道。
  贾诩抬头,往这边一看,神色一怔,脸色就狂变,急忙退向府中。
  “不愧是顶级谋士,只是一眼,就推测出了很多东西!”
  殷昊心中感慨,却腾空而起,犹如大鹏展翅,又似蛟龙腾空,身法曼妙,转瞬间就到了贾诩身前。
  “你还想退?”
  落地之后,他冷声说道。
  “臣,拜见陛下!”
  贾诩心中狂跳,连忙躬身行礼。
  他岂能认不出眼前人就是少帝刘辩?
  只是如此身手,竟然连他也不知,那只有一种可能,少帝隐藏极深,连身边人都不知。
  今天本是董卓行废立之事,可对方却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这里,不用想也知道,董卓有了不测。
  府内的侍卫听到动静,想要出来,却被贾诩摆手阻止,打发远去。
  “大殿之内,朕亲手杀董卓,诛李儒,斩袁槐,命吕布平内乱!”殷昊直言了当,“朕知你有惊天之才,也不和你啰嗦!要死,朕现在一掌就拍死你;要活,跟随朕身边,恢复大汉荣光,重建秩序,建立长盛不衰之王朝,也传你皇室秘典养生之法,让你长命百岁,将来封侯不难,封王亦有可能。遗臭万年,或者长命百岁千古传唱,你来选择!”
  贾诩眼光闪了闪,他看了看旁边的荀攸,又看了看倒背着双手的王越,心中已经明了,对方所言不虚。
  甚至,少帝对自己的秉性都一清二楚。
  这让他都难以置信!
  遗臭万年?他还真不在意。
  可死?他却不想!
  皇室秘典养生之法,可长命百岁,更让他动心!
  “臣,拜见陛下!”
  沉思片刻,贾诩双膝跪下。
  “朕也不管你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