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小辣椒-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儿也不想让丈夫大半夜的起来给自己烧水,“别担心,没事的,到城里再洗。”
“把汗都擦干净,省的着凉。”杜海明说完,又帮着顺儿找干净的内衣。
顺儿的身体不好,杜海明很是担心,尤其现在要出门,真怕顺儿有什么毛病。非常担心,“你梦见什么了?村里有名的女大爷,还有怕的吗?”
顺儿瞪了他一眼,埋怨道,“我的名声很不错的好不好?什么女大爷?且!”女大爷这个称谓过去不一直是大姨顶着的吗?啥时候换到她头上了?
“嗯,你是贤良媳妇!”杜海明想了半天才想到一个不太违心的夸耀词,
顺儿等了半天,听他这样说了,才重新躺好,嘴里还说着,“那是当然了。”
噩梦的事,也就这样岔过去了,躺下了了,顺儿的心里却烦乱的很。梦,有很多的作用,很多的说法,一,梦是一种超自然的启示,有的时候,可以说是对未来可能发生事情的预示和投射。二,梦是灵魂漫游外部世界的体验,它对应着身心疾病。三,梦是心灵的全景图,既表述了心理状态,也蕴含这生命潜能的脉络和指向。四,梦是睡眠中的神经传导,也可以说是人更新生存策略的手段,是大脑的特殊功能。
自己的梦对应着什么呢?顺儿的想了想,基础安泰,长辈惠助,排除万难,而顺利成功及发展,繁荣隆昌,人缘殊胜,利荫六亲。如果是从卦象上看,还是好的,如果是反应自己内心的潜在问题呢?恐怕,就是自己上辈子和别的男人亲热吧!按照杜海明那个脾气,哪怕是做梦梦到了自己和别人亲热,都得气的要死,更何况是自己上辈子经历过的事情了,想到这里,顺儿决定,坚决不能和杜海明说自己是重生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就出发了,出门的时候,还家里的大大小小,还有一些村里的人都来送他们。一起去的这么多人,都带着任务的,知道他们要出远门,自然希望可以给大家带点南方稀奇的东西回来。
☆、第114章 无题
他们到了县里的时候,刚刚八点多,县城到省城的车,要下午两点才发车,杜海明就带着顺儿,领着一家老小去下馆子,找了一个县里最大的饭馆,杜海明特别会办事,直接到后厨去,手里拿出两个红包,一个给了大厨,三十块钱,让他给家里人整一顿城里人最爱吃的饭菜,一定要做好了。
等杜海明人走了,大胖厨师掏出红包一看,二十块钱。不错啊!劲头一下就来了,想到了人家还说,如果干的好,还给红包。大师傅派人去把自己的师傅找来了,师傅行曾,叫曾思全,有家传的手艺,现在年纪大了,回家养老了。现在师傅家里的人多,退休了,手里也没什么进项,这回正好可以光明正大的孝敬师傅了。
过了一个小时,十一个就在包间里,和上了上的的茉莉花茶,一个小时以后,开始陆续上桌了八个冷盘,然后是八个热盘,最后上了两个汤品,这些菜品,什么油焖大虾、珍珠丸子,还有算萝卜老鸭汤,吃的十个人都非常满意。
顺儿对杜海明说道,”“能不能把这个师傅弄回咱们那里去,不行给带几个小徒弟也行啊!在镇子上开了一个小饭馆,咱们也跟着借光了。”
“我觉得如果到咱们家当厨子就好了,没看爷爷奶奶吃的也很高兴吗?仔细看看这上的菜,可都是对身体不错的。和他们这些口味重的东北人心思,味道又这么好,做的时候,可见是非常用心。值得用点心思。”
杜海明也觉得不错,“我看这样行,咱们就在镇子上开一个馆子,馆子就有咱们村里出面开,还算是集体的企业。当然了,咱们要吃,就可以去买了。”
顺儿想了想,觉得这件事情,应该说出来了,就说道,“怎么虽然是集体企业,不过还是亲兄弟明算账的好,咱们就按出资多少,将来分红多少来定下这个规矩,不然将来有人贪心,咱们麻烦。”
杜海明刮着她的小鼻子说道,“我知道了,等回来就办了。”
等吃过了饭,杜海明又到厨房去交涉了,等回来的时候,说事情已经办妥了。就等他们回来了,饭馆怎么说也得到来年春天开张。提前要准备的东西也是不少的。
吃饱了饭,顺儿和杜海明就让人在车站附近找了一个小旅馆,在哪里休息一下,等到了点儿了,才睡着的大家叫起来。该出发。这个时候出门的人也不少,好在这次来了好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很快就给大家抢到了位置。
三个小时候,他们到省城,但是现在天也晚了,杜海明找了个很大的旅社,安排大家好好睡觉休息,三个小时的车程让老人们很累了。然后就到附近的饭店买了一些容易消化的清淡的小菜给大家吃。吃完了就带大家去澡堂子洗澡,准备第二天去看陈磊,还有常金库。
女人们去洗澡,顺儿就要好好的侍候奶奶,姨奶奶和老妈了。其实给人搓澡是个力气活儿,顺儿也终于让老妈给搓了一回澡,感觉很奇怪,她们母女两个,很少有这么亲近的时候。而作为媳妇,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近身侍候婆婆一回。于桂荣感觉还是很激动的。
农村人都讲,给老人端屎端尿,临终的时候能够不嫌弃,好好时候,病的久了,也不会有怨言,这才是人人称颂的好媳妇,有这样的名声,大家都敬着。可是多年来,秋氏和于桂荣的关系都很淡,就是病了,侍候的人也不是她。现在有这样的活计,当然很激动了。
第二天,一行人收拾好了,就直奔着陈磊家去了。就如同在顺儿梦里出现的那一幕一样。果然发现了有一男一女。这场景不好看,陈林则和于德成负责去问话。等问好了,才过来告诉大家。来的人是陈磊的同学,那女人是他对象,是不是真的对象,反正大家也不在意,只要不是沈明明就行了。打发了那两个人走。大家就坐在陈磊家等。
等到了中午了,陈磊和沈明明才急匆匆的赶回来了。还没进屋见陈德水两口子,就被陈林则和于桂荣堵在门外了。好一阵盘问,才放人。进了屋,
秋氏就问道,“那两个人咋回事?你是给人拉皮条了咋得?怎么你们家成了脏窝子。”
这话够难听了,陈磊看到这么多人都看到这样的场景了,脸上也发烧,说道,“其实,他就说想和对象说说话,我就把钥匙给他了,谁知道……”
于桂荣问自己的儿媳妇,“你也知道?”
沈明明笑着说,“是,我也是知道的。”
“你也不嫌埋汰,在你的床单被褥上滚,也不嫌恶心。”于桂荣哼道。来了有一会儿了,她也特意的在儿子的这个家里看了看,真是下不去眼啊!到处是灰尘,家里的厨房东西也不全,还都是油烟,屋里更是东一件脏衣服,西一件脏衣服的。本来于桂荣还想收拾的,被顺儿给拦住了,说是反正一天也收拾不过来,再说了,干了一次,就得总来干,难道她要经常过来给儿子收拾家务,当老妈子吗?
沈明明的脸色也很不好,脸都白了,她也不知道丈夫的同学会干这事儿啊!现在想起来自己的被褥上,有人干这事儿,心里这个恶心。再看婆婆四下里看着家里东西,旮旯胡同,这脸就发烧,她现在在工厂里当临时工,平时挺忙的,一般都是放假才收拾房间的。陈磊虽然说家里会来人,可没说哪一天,这不,全露馅了。
家里的小锅只有一个,还得做饭,加上煤油炉子和一个大马勺,也做不了十来个人的饭,对于这一点,顺儿早就有预料,谁想到陈磊两口子根本没啥准备,材料也不足,怎么做?更何况,都到了大中午了。杜海明一声令下,大家出去吃。陈磊光顾着想着怎么挽回面子了。又发现老妈数落媳妇家里不整洁,他这才有所发现,觉得媳妇也给他丢脸了,这脸色就一直摆着。
这次选了一家清真饭馆,杜海明拿了粮票和钱给大家买了羊汤和牛肉馅饼,在东北农村,吃到牛羊肉是很不容易的,到城里还好一些,张良栋、陈德水夫妇和小秋氏,年轻的时候都是见惯了富贵的,顺儿就曾经听过,还没解放那阵儿,家里冬天也是吃锅子的。可见牛肉羊肉还有海鲜一类的东西是毫不排斥的。反而是小辈儿的人,有人不喜欢。
“呕!”有人已经吐了,
沈明明很明显已经忍了很久了,顺儿也早就看出来了,只是没有说而已,十来个人,尤其是老人们都想尝尝正宗的清真饭菜,小辈儿们哪里有资格说话?
沈明明实在忍不住,跑出去吐了。当然了,陈磊是不会跟出去的,这个时代东北农村的男人都没有经过熏陶,完全不知道啥叫体贴。
于桂荣看着桌上大家不自在,用胳膊捅了捅儿子,“你去看看啊!咋得了?”
“还能咋得?吃不惯呗!我也觉得吃不惯,有膻味儿。”陈磊忍不住抱怨道,
秋氏皱着眉头,说道,“会不会是怀孕了?”
秋氏的一句话,让大家都有些惊讶,全把目光投向了陈磊,陈磊也是一愣,于桂荣着急的问道,“真的吗?怀孕了?”
“我不知道啊!”陈磊呆住了,
于桂荣直接一巴掌扇在后脑勺,“那还不赶紧问问去。”
陈磊这才赶紧跑出去,陈德水看看顺儿,见她自顾自的喝汤,也就没说话,于桂荣显然是兴奋的,没有想到要当奶奶了,嘴里念叨着,“就是太年轻啊!没有老人跟在身边就是不行,你看这日子过的,不是今天吃这顿饭,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反应过来呢?”
顺儿看了杜海明一眼,杜海明笑了笑,低头问顺儿想不想再加点儿羊汤。顺儿赶忙摇头,虽然羊汤很好喝,但是出门在外,最为难的地方就是公共厕所不好找啊!带着老人出来旅行,顺儿尤其注意这件事情,到什么地方,先问哪里有厕所。不想老人觉得尴尬不舒服。
没多久,小夫妻回来了,但是谁也不知道沈明明是不是怀孕了,陈林则想了想,“顺儿,你知道不?”
“一个多月了。”说完继续吃饼,这凉菜也不错,尤其是这道麻辣毛肚丝,真是香。
陈磊瞪着大姐,直想问是男是女?于桂荣最想问这个问题了,可是她刚要开口,顺儿就像知道她要问什么似的,一眼瞪过来。于桂荣不敢说话了。
“唉?不是陈磊吗?你小子真有钱啊!上次请你,坚决不吃吗?”一群人,四五个小伙子,穿的挺时髦,看着从农村来的一家人,有点鄙视的瞧着陈磊。
顺儿向来主张,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要分开解决的,而且外部矛盾永远大于内部矛盾,说完,就问陈磊,“陈磊,这是谁啊?”
“同学。”陈磊的脸都涨红了,显然跟这些人不是一路的,对于这一点,顺儿非常满意,
“我们到南方玩儿,先到北京看大梅他们,然后到广东那边,你要录音机不?”
“小型的,能录音的?”陈磊忘记身后的人了,现在关心起这个了,
“是啊!我给你挑个更好的,如果你能考上硕士,我给你买楼房。”顺儿也知道,他们大学刚开始学英语,
“这可是你说的!”陈磊和沈明明都兴奋起来了,
杜海明也说道,“那是,家里都盖楼房了,总不能让你这个城里人住院子啊!”
之后的话题就多了起来,那几个陈磊的同学显然不太高兴了。
☆、第115章 无题
城里的人,考大学的比例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农村,超出的比例是难以想象的,自古以来,读书都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城里的教学资源丰富,这样的差距是没有办法的。而尽管这一代大学生都是积极进取,备受世人推崇的一代,可不也不得不说,还是有些臭鱼的。当管制放松了,有些人的劣根性就不会冒出来。正如大家常常听说西方的各种变态的杀人狂魔,那么我们的制度下就没有吗?当然是有的。
心存龌龊的人,其变态的程度,那是相当让人震惊的。八十年代初为什么会开始整风运动,那是因为世风日下。有些城里的人开起了音乱派对。事发之后,舆论哗然。等到整顿过后,风气确实好了很多。
看看陈磊身后坐的那桌,显然就是这里人,穿着有些瘦的裤子,羊绒衫,头发也很长,看上去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年纪,黄嘴丫子还没褪尽呢!就开始服务社会了。而就在顺儿埋头吃饼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看什么看?”
隔壁桌子一个小子冲着他们这头喊道,顺儿的火气就这么腾的一下子上来了,不过因为正吃东西了,所以动作慢了一步,也让她发现了问题。
对面那几个小青年确实把自己弄的很吸引人,衣服不好好穿,头发能扎小辫子了。一提裤腿子,还露出花衬裤,可是即使是这样,爷爷、奶奶、姨奶奶、张爷爷你们几个,也不能当看猴戏是的,集体向后转啊!如果是有人这样看自己,早就了发生暴力事件了。
“爷爷,奶奶,张爷爷,姨奶奶。来,快吃饭饭吧!吃不完就浪费了,咱们根本带不走。”
果然,顺儿的这句话非常管用,等了一会儿,对面那边开始拼酒了,这四位老人又忍不住了。
顺儿赶紧说道,“别回头,别看。再看就是给他们理由发酒疯了。”
杜海明吃饭向来有速度,此时已经放下碗筷了,说道,“没事儿,我在这儿对付他们七八个不是问题。”
顺儿翻白眼,“问题是打坏了东西谁来赔钱?”
一提前,就更有感召力了,陈德水他们也明白了,城里人不喜欢别人看他们。等出了饭店,陈德水憋着的一口气才发出来,说道,看“不让看?不让看还弄成那样,那不就是想让人看吗?”
“呵呵……”顺儿笑,给爷爷解释,顺便恐吓一下,说道,“可不就是吗?不过这些人,就是想让所有人都把他们当回事儿。古人云,天子不能仰视,诸侯不能平视。他们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觉得咱们是小看他们了。据说城里人打架,有八成是因为谁看了谁一眼。咱们强龙不压地头蛇,还是不惹的好。”
秋氏说道,“没事儿,我孙女婿有本事,就往哪儿一戳,谁敢过来?”
咦?顺儿还真没想到这一点,一米九,还那么大的块头,的确有底气。这就是实力啊!一目了然的实力,不用动手试吧试吧了。
陈磊现在心情十分晴朗,还邀请大家住几天再说。好好溜达溜达。张爷爷直接驳到,“不看,不看,家里有电视,那个看了没事儿。哼!不就是大一点儿的屯子吗?等到了老子的地盘,爷让他们知道知道,啥叫龙。”
张爷爷说话真给力,顺儿也心情大好,拉住老妈到一边说悄悄话。她感觉到了,老妈想要留下来照顾儿媳妇,
“妈,你儿子是什么性格,你是知道的。你侍候的好了,这还行,但凡有一点儿不好的,你都得粘包。”粘包的意思就是完蛋了。
于桂荣心里不舒服,“你没看见吗?那屋里脏的,乱的,啥啥都没有,敢情过去都是在咱们家装的勤快。还住城里,我看还是回农村养孩子得了。”
“人家都乐意,你房子也给卖了,现在让弟妹回去,她能干吗?在说了,大磊能干吗?沈家能干吗?”
“那是我给他们买的房子,那是我儿子的家。我还不能住了?”于桂荣咋能听不出女儿话里的意思呢?不过她的确的好好想想了。
下午就上火车了,这又是三天的行程,上车前,先买了二十卷彩色胶卷。老头老太太们在车站广场上各种合影,要不是有人省着点用,还没见到真正的好东西呢!这些人还不罢手呢!在候车大厅里,顺儿带着老人们找座位休息,而杜海明则是带着张旭和秦保国去买东西了。因为要在车上吃睡三天,他们买了高价票,有卧铺,但是吃的东西就得考虑了。这个时候火车上的盒饭,还是很好吃的。不过只有在中午的时候才有。
过了一会儿,杜海明他们回来了。买了一网兜的橘子,一网兜苹果,还买了一包茉莉花茶,一条香烟。除了这个,还买了麻花和烧饼,四只烧鸡,五斤香肠,还买到了一捆葱和一兜子的旱黄瓜。见到这些东西,顺儿就乐了,
“哎呀,大哥,你太有能力了,这事儿办的就是好,不过,你弄到大酱了吗?这个买不到吧?哈哈……”
然后,顺儿笑声戛然而止,因为杜海明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个罐头瓶子,里面棕黑色的东西,可不就是大酱吗?“我买不到,还要不到吗?买了点小葱,正好卖东西的那人家里距离不远,我给了给了他半包烟,就换来了?”
陈德水也乐了,雷锋同志怎么能没有大酱吃呢?
顺儿这才带着几位老人同行,最担心的倒不是生活问题,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心理问题。打个比方说,上火车的台阶非常高,这个时候,只有扶着老人,引导他们的手放到副手上就可以了。但是绝对不能说任何话。不能去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老人不等于傻子,也不是残疾人。对于自己渐渐老去了,他们比任何人都敏感。
有什么他们不懂的,需要帮助的,就在旁边等着,等老人开口要求了,再去帮忙。如果不是这样,开口告诉他们这个是干什么用的,那个不行的。老人会觉得憋屈。会觉得自己被人嫌弃,称为拖累了。
杜海明这家伙,准备的真是太充分了,到了晚上,大家都开始去打热水吃饭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慢了他们一步了,因为杜海明早就带着身强力壮的秦保国去打水了。等吃饭的时候,茶水的温度正好。大家一边吃烧鸡,大葱蘸大酱之外,一边还能喝两口小酒,这个家伙买了酒上车了。
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和上铺的一对老人夫妻说上话了,看这两位的穿戴是城里人的模样,尤其是他们都带着眼睛。见下铺开始吃饭了,还放不下架子,等大酱的香味飘散开来,两个人终于忍不住了,和陈德水他们几个人搭话了。
陈德水最是好客的,赶紧的邀请大家一起吃。说道这个,这老对老夫妻准备的就不那么充分了,只有馒头和一罐头咸菜。陈德水可不会嫌弃,没多久,大家就热火朝天的聊起来了。老头和老头有能说道一起去的,老太太们自然也有话说。
老头姓孙,老太太姓李。他们过去都是被打倒的那些人,在东北的农场下放了七八年呢!尤其是在那样的时代,大家对那段记忆真是五味陈杂,这份复杂也只有同龄人才能明白了。千里相逢也是缘分,陈德水就对老孙说,
“老孙啊!你这辈子到现在就下了定论,还是太早了。问问我这孙女吧!”
老孙明显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秋氏说道,“我孙女会看相算命,祖传的,跟她太爷爷学的。她说的事,还没错过。要不让我孙女给算算?”
老孙抬抬眼镜,完全不相信的样子。老李太太更是不信了。说道,“我看着丫头聪明,恐怕是听咱们聊天,就能把咱们的过去说个差不多了。”
顺儿笑了笑,那过一个橘子放在手里,说道,“橘子,也通团聚的‘聚’,你们是夫妻,有一儿一女,但是儿子已经没了。”
说完了这句话,老孙头和老李太太都愣在那里了。他们聊天只说了一下有趣的事,说是有趣,也不过是那时候刚到农村,啥都不会闹的笑话,对于孩子的事,那是一点都没透露啊!顺儿继续说道。
“你们是夫妻,但是夫妻的缘分只有十二年。现在你们各自有家庭,女儿不在你们两个任何一边,关系冷淡,你们现在都另外有了儿女。这一次在这里相聚,不过是因为工作上的原因。”
“你……你怎么知道?”老太太显然有些激动了,
老孙头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曾经有个儿子的,那孩子,长的好啊!就是性格太固执了,知道我和她妈被批斗,就跳了楼。我们被迫离婚,被下放,还被分到不同的地方。女儿给了一个朋友,那时候,她都八岁了,就只记得我们走的太决绝,从来不跟她联系。”说道这里,摘下眼镜,擦干了眼泪,看着顺儿,说道,“那你给我看看,我今后会怎么样?我……我们还能一家团聚吗?”
“您将来位高权重,但却是会积劳成疾,而且经历的诱惑和坎坷也会很多。至于李奶奶,再过七年,就能退休了。至于你们是不是能一家团聚。我想说的是,你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为了对方和家庭都承受了那么多。又何必在意形式呢?这一辈子,你们都是一家人。你们的女儿,也是你们的家人。”
两个老人把手交握在一起,痛哭流涕,也都是五十岁的人了,竟然哭的这样没有形象,好像要把这一生的苦痛都发泄出来似的。
☆、第116章 无题
像顺儿这样的非职业看相人,真的不太愿意暴露自己这个能力的。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光着的。在看相人的眼里,你的一切都被人掌握了,甚至可能是你内心中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顺儿一行人和这两位萍水相逢,却交浅言深,也是难得的缘分。当老孙知道看相必须有报酬这个规矩的时候,就有点为难了,他可不是什么有钱的人,而老太太也是一样,顺儿见到了两个人的窘迫,说道,
“我有一个提议,你们看看行不行?”
“什么提议?”老孙先开口,顺儿也就先面对他,
“我帮你看像,将来有机会了,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我提出一个请求,你要答应,这算是给我的卦钱。”
老孙是很谨慎的,想了想顺儿的话,在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的。点头,表示同意了。顺儿再看老李太太,说道,
“我看出您在音乐方面很有造诣,我的妹妹也喜欢音乐,现在正在学弹琵琶和古筝。我希望,如果以后有机缘再一次相见,您能帮帮她。”
这个很简单,老太太也答应了。这两个条件看起来很吃亏,但只要一边的杜海明不这样想,面前的这两位,一位是将来的部级干部,手握重权,另外一位在电视上见到过,都不是一般人,现在虎落平阳了,反倒被顺儿这个小妮子给算计了,不知道等顺儿去收账的时候,两位会不会悔死。
顺儿也知道自己占了大便宜了,也就不好让人觉得吃亏,从自己的包里掏出塑料皮的日记本和钢笔,快速的些了一些东西,然后撕下来交给老李太太。老太太看的皱了眉头,但很快就松开了。顺儿接着写,这一次比刚才的那个写的时间长,字数也多。撕下来,交给老孙。
老孙看了看上面的内容,惊讶的道,“你……你竟然算到我哪一天死?”又看了看,“准确到时辰!”显然是太惊讶了。顺儿觉得,这个大卦算的不亏本,老孙将来的地位和工作,都是涉及到无数人身家性命的重要工作,这样的人,最怕的就是突然去世,一点准备都没有,也就是传说中的那种,死不起的人。提前告诉他死期,让他有机会做安排,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大好事。
老孙看着顺儿说道,“你说的准吗?”顺儿笑笑,没有回答她。要讲大道理,自己一个高中生可没有办法跟老孙这个当过教授的人比。
当一个人终于不再回头,将目光指向前方的时候,过去的那些经历,那些苦难,那些儿女情长都能谈笑而过了。再看老孙和老李太太的目光相遇时,豁然了很多。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下车之前,老孙和老李太太非得要告诉他们自己家的地址,本来顺儿是不收的,说是总有见面的一天,不过两位老人说了,想要早点还账。顺儿也就让爷爷奶奶收下这个地址了。
北京的火车站,又是一个照相的好地点,一行人在这里停留了半个小时才满足了大家留影的愿望。之后,在杜海明的带领下做公共汽车,陈德水他们也不知道坐了多久的车,感觉好久了,看着那些人下车,然后又有人上车。等到了站,老人们都有些吃不消,年纪大了,汽车停停走走的,让他们觉得头晕,秋氏更是吐了。这让顺儿非常担心。
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大梅两口子估计还在上课,众人一致决定还是先住店,吃饭,然后再去大梅家。众人不知道的是,大梅和卢平现在住的小四合院是杜海明给买的,周末小两口都会回家,明天正好是周末了。
这才从家里来,秋氏和于桂荣非得要给大梅带点东西来,所以,在顺儿怨念的注视下,还是包了不少沙果和菇娘。
杜海风给大家选了一个最干净的宾馆,两个人一个房间正好,屋里有单独的卫生间,还有澡盆,可以泡澡。
折腾了这么多天了,老人们的身体都有些疲劳了。杜海明这个时候突然幻化成了神仙,拿出即食燕窝给老人们吃,早上吃的小米粥和菜包子,大葱蘸大酱。还有一盘酱牛肉。主食是白面馒头。
看四个老人还是蔫蔫的,就让大家继续休息。于桂荣和秋氏姐妹聊的很开心,出来一趟,于桂荣和陈林则给四位老人的关系亲近来的很多。顺儿还私下里于桂荣透露,大梅现在住的挺大的一个四合院是杜海明给大梅买的。于桂荣对杜海明好感动上升到新的高度。
当天傍晚卢平和大梅就来了,看见爷爷奶奶,亲爸亲妈都来了,大梅的眼泪就止不住了。于桂荣拉着女儿看,见女儿的衣服还是普通的白衬衫,灰色的裤子,很放心,好在她闺女没学坏。再看看女婿,也是家里时候穿的那身衣服。于桂荣觉得大梅的日子,过得一般,想想也是,村里补贴的不算多,只能吃饱饭而已。想着等离开了,自己得给闺女留点钱。于桂珍也给捎过来一百块钱。
陈德水给卢平介绍张爷爷和张旭还有姨奶和她的孙子。大家坐了一会儿,于桂荣就提出想去大梅住的地方看看。大家都想去看看,就带着钥匙出发了。走了十来分钟,就看到一个胡同,走过去第二家,石头门脸,朱红色的大门,这里就是大梅家了。
顺儿拉过杜海明的手,算是感谢他为妹妹和妹夫做的事。杜海明爬到顺儿的耳边说了什么,顺儿的脸刷的一下子就红了,瞪着杜海明说道,“不行,我才不要那样。”
看顺儿要跑,杜海明立马给拉回来,前面的人甚至没感觉道,
“你不是很喜欢吗?”
“你给我闭嘴。”顺儿都要恼羞成怒了,不是她不讲人情,实在是这个家伙太不要脸了。杜海明跟上来,说道,“今天吃过了饭,我去看一个老战友,还有点东西存在他那里,我已经让那边的人过来了,你这几天先带着爷爷奶奶他们好好的溜达溜达。你上辈子来过北京吧?”
顺儿很明显不喜欢这个话题,不愿意透露太多自己上辈子的经历,于是哼道,“放心吧!我不会把人领丢的。”
今天大家要去吃烤鸭,陈德水和张爷爷最开心,他们年轻的时候吃过,非常喜欢。走了二十分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