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小辣椒-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杜海明听说了她的想法,阻止了,“我这里有钱,你是打算给那些人一些钱买资料吗?”
“现在城里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不然人家凭什么帮咱们搜集资料?”
杜海明点头,“你说的对,要多少钱,五百够吗?”
顺儿有些惊讶的看着杜海明,五百块可是巨款了,他一共普通的上班族,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呢?“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杜海明一笑,“这些外头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
顺儿点头,她没有那么蠢,杜海明既然不想说,自己逼问反而不好。自己有重生的秘密,这个秘密是绝对不能说的,看来杜海明的秘密也不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顺儿决定了,除非他自己说,否则自己这辈子绝对不问。
☆、第81章 负心汉
杜家的人走了,大姨那边,还是没有动静,顺儿心里也觉得,自己把大姨看的太简单了,大梅传回来的消息也是这样,虽然大姨不怎么说话,身体也有些虚弱,但是,没有跟大姨夫大吵大闹。马红梅那边,往娘家倒腾的东西差不多了,估计也快回来了,这让顺儿很担心。
陈德水夫妇对于认来的这个小儿子那是真心疼爱的,村里有人也在背地里说他们,自己有亲生的儿子不疼,又不是没有儿子,竟然认了一个外人,实在是不应该。但是陈家的事,别人说的再多也没用,自从认了卢平,陈林泽夫妇改变了不少,顺儿是乐意见到这样的情况的,卢平作为一个挟制父母的存在,那也是必不可少的。
陈林泽对于卢平那是很有意见的,千万个看不上,但也没办法,这次听说顺儿要到城里去给卢平张罗复习的资料,竟然非常高兴,顺儿想了想,也明白了,如果卢平真的考上了大学,那不正好就离开村里了吗?再加上,大梅这一次也是可以参加考试的,也能受益。
晚上顺儿一个人在那边叨咕,杜海明就在一边听着,不时的答应一声,见杜海明这样冷淡,顺儿不乐意了,一到晚上就玩儿变脸,顺儿早就不乐意了,推了身边的人一把,“你啥意思,提上裤子就翻脸了,刚才才那么多话呢?”说的还是那么羞人的话,
杜海明:……
不说话,睡着了,自己这一身的汗还没消呢!顺儿气的又揣出去一脚,可她的脚还没等收回来呢!就被杜海明给压在身底下了。“我看你这嘴就闲不下来了,就得把你的嘴堵上。”
顺儿挣扎,“累死了,放开。”
把顺儿垫子屁股底下的枕头抽开,趁着刚刚的湿润,杜海明又探身进去,顺便将顺儿的脚折过来,压在顺儿的头颈两侧,也亏得顺儿一直经常锻炼,柔韧度好,不然还不让她给掰折了腰,
“我看就是把你给闲的,赶紧给我生几个儿子,你就有的忙了。嗯……爽,你接着咬。”原来是顺儿气不过,在他的小臂上狠狠的咬了一口,被咬了,当然得找回场子来,速度加快,力度也加大了,跟打桩子似的,啪啪的响着,顺儿被疼痒折磨着,可不就说不出完整的话来了,后来干脆拽了枕巾咬在嘴里,怕承受不住叫出来。这个浑人!
顺儿往县里熟人那里打了电话,问清了从县里到省城的汽车时间,托人买了票,这才从生产队回家。杜海明正收拾家里的菜园子呢!这回有了大劳力,可省的自己跟爷爷辛苦了。顺儿看到杜海明那一身肌肉,干起活儿来那么轻松,心里这个舒坦,这才是男人嘛!似乎是看到了顺儿在盯着他看,杜海明转头看过来,把顺儿弄个大红脸,他还呵呵乐。
明天和杜海明一起去,顺便溜达溜达,水壶啥的都得带上,城里只有卖果汁的,又贵又甜,没法解渴,而且他们还要在省城住上一晚。如果资料不好弄的话,可能要两天,至于钱的话,顺儿觉得给这些老学究们的礼金加起来二百块差不多了。剩下的钱,顺儿打算到药店看看,顺便给爷爷奶奶买点药,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
“顺儿,你快去老沈家看看去吧!”顺儿正在装东西,就听见门外有人喊她,随着声音,人也进来了,直接到了顺儿的西屋。
农村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在门外就开口吱声,这就算是敲门了,顺儿把东西往箱子上一放,这才迎向来人。
“是刘大嫂啊!出啥事儿了?”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要管的鸡毛蒜皮真是不少,最多的就是处理婆媳关系和邻里纠纷了,
刘大嫂有四十多了,人有点黑,非常爽快的人,也很热心肠,在村里的人缘不错,顺儿让她坐下说话,
“沈明阳你还记得吧?就是小上海,在镇子上供销社上班的那个。”
顺儿点头,“记得,带着眼镜,从城里来的知青。”还是自己的冤家对头沈清的堂叔,不过关系有点远,但是因为都住在一个村里,两家的关系反而更近了,这些年,小上海结婚在此地落后之后,沈清家没少帮衬着,
“沈明阳家里给他在省城邮局找了个工作,人已经走了。而且走之前还把赵淑娴给休了,说是离婚,离婚书我都看到了,两个儿子他也不带着,都留给赵淑娴了,你说,一个八岁,一个四岁,这往后的日子咋过啊?”
富易妻,贵易友,沈明阳这小子发达了,去省城上班了,就不要老婆孩子了,“休妻毁地,到老不得挤,这是咱们这里的老话了。”顺儿非常生气,
“赵淑娴咋样了?”
“病倒了,哭了一天了,我寻思着,这不是让你去劝劝吗?”刘大嫂说道,
顺儿把炕上的针线板子往炕上一摔,“反了他了,他想离就离,当我们农村人是好欺负的吗?走,看看去。”说着,就率先走了出去,
一听顺儿说这话,刘大嫂顿时来了劲儿,这事儿按理说谁都没办法的,再说那是城里人,他们也没辙。牛不吃草,你能摁着头吗?
看到顺儿出来了,还气冲冲的,杜海明就知道她有事儿了,对顺儿说道,
“顺儿,上哪去?”
顺儿光顾着生气了,忘记跟丈夫交代一声了,就说道,“我上沈明阳家去一趟,晚点回来,你也累了一天了,等我回来做饭。”
“你去忙你的,我做就行了。”杜海明回答道,往常秋氏也能做的,但是自从生病之后,就不能做饭了,因为手还是有些不听使唤,而平平还太小,最多能帮着烧火,
看到顺儿这对新婚小两口的互动,刘大嫂的大卦之门大开,说道,“真没看出来啊!你家这位看着五大三粗的,这么疼媳妇,给媳妇做饭的男人可不多见了。”
“现在都啥年代了,谁有空谁就做呗!”顺儿说这话很是心虚,东北的男人很少有进厨房的,就算再忙,最多也就帮着烧烧火,不过,外头的活儿都是男人的事,少有推脱的,谁也丢不起那个脸,都在一个村里住在,看这家的院子就能知道这家的男人是不是勤快了,如果院子里不干净,没人会说女人偷懒,反而说男人不勤快。
到了沈明阳的家,顺儿就听到了屋里传来说话的声音,两个男孩儿坐在门槛上小心翼翼的吃着煮鸡蛋,也不知道是谁给的。看到顺儿她们过来了,就看了一眼,也没开口叫人,谁说小孩子不懂事的,看来这一下子就成长起来了。
顺儿进屋一看,就看到炕上和地下都站着人,其中还有沈清她妈,大家看到顺儿来了,都打了招呼,顺儿只是点头,然后坐到炕沿上,看着一脸木讷默默流泪的赵淑娴,赵淑娴长的不算难看,中上之姿,看到顺儿来了,慢慢的坐起身,
顺儿皱着眉头,说道,“说吧!你到底是咋打算的?”
本来以为顺儿也是来劝说的,但听顺儿这话,就好像有内容,本来打算告辞的人,都留了下来。赵淑娴看了一眼顺儿,又嚎啕大哭起来,哭的顺儿心烦,旁边的人都在劝说着。
顺儿看着沈清妈,问道,“沈家大娘,沈明阳和你们有亲的,这事怎么说?”
沈清妈也是个实在人,这个时候如果大马虎眼,估计要得罪全村的已婚妇人,赶紧说道,“人家都上城里了,早就不认我们了。我们家根本不知道信儿。”
顺儿又回头看相赵淑娴,喝道,“行了,别哭了,又不是当寡妇了,你嚎什么,也不管两个孩子了,你打算哭死咋得?再说了,就算是哭死也得分咋回事儿,没准儿你死了,人家还乐呢?你哭什么?”
顺儿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赵淑娴恨的不行,嘴里嚷道,“我就是死了,也不会放过那个负心汉的,想当初他屁都没有,还不是我娘家出钱出力,给他安排工作,他还是接了我爸的班呢!现在能回城了,翻脸不认人,连孩子都不要了。”
“好,有这心思就好,不过做事得有个周祥的计划,再说了,你怎么打算的?打算达到什么目的,你心里有数没有啊?”
“我……我去找他算账。”憋了半天,赵淑娴才说了这一句出来,
顺儿开口说道,“算账!这话不错,那你的目的呢?让他回来?还是报复他?”
是啊!打算怎么样呢?赵淑娴有些茫然了,屋里的女人开口了,有人说为了孩子,还是别离婚,让沈明阳把老婆孩子接过去是最好的。还有人说报复,找人揍他一顿,毕竟已经撕破脸了,咋还能白头到老呢?想想都膈应人。再说,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虽然不好过,也比到城里吃下眼食强。
顺儿看着赵淑娴,说道,“我是妇女主任,就是为咱们村里的女人出头的,你到底是要离婚,还是要复合?给我个痛快话。”
赵淑娴看着顺儿,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你有办法对付他吗?”
顺儿一笑,说道,“我既然说了,就能做到,你仔细想想吧!”
☆、第82章 闹事去
赵淑娴想了足足有十分钟,脸色的表情也变幻莫测,先了愤恨,接着又叹气,最后才开口说道,“他这是早就看不上我了,我寻思着,我带着儿子投奔过去了,也没好日子过。如果就这么算了,我可不甘心,嫂子,妈,二婶儿,你们跟我去一趟城里,路费我出,咋的也得让他们老沈家丢大人。”
这就是选择报复了,顺儿也不劝她,说道,“想好了吗?不反悔?”
“不反悔!”
顺儿又看看赵淑娴的母亲和二婶,还有她嫂子,她们都是一脸的愤恨,看来也是赞同的,顺儿说道,“闹一场那是一定的了,但是得有目的性,你们要是信得过我,就听我的。明天我正好和我家那口子到省城,你们谁跟我去,商量好了,然后到我家告诉我,我好赶紧往县里打电话订票。路费啥的,回来再说。我先垫上。淑娴嫂子就在家照顾孩子吧!让别人去。”
说完,顺儿就回家了,留下他们坐在一起商量。等顺儿回到家,正好看到杜海明在做饭,顺儿想帮忙,不过被杜海明给撵出去了,顺儿这么一折腾,也确实累了,不仅仅是身体累,心里也累。
今天中午吃的是豆腐炖土豆,锅里还顺便煮了两个鸡蛋,这个是给顺儿,等吃饭的时候,顺儿先是把爷爷奶奶和平平的那份送到东屋去,然后才和杜海明在西屋吃饭。杜海明看顺儿累了,又拿着勺子喂饭,顺儿也懒得跟他计较了。如果自己说不要喂,他那脸就能跟门帘子似的,呱嗒一下掉下来。
吃完了饭,顺儿要出去溜达一圈,这大中午的,太阳正好,还可以消化食儿。杜海明叫顺儿跟着自己到园子里忙活,今年要种的东西都定好了,家里这样的事,那是一定要问爷爷奶奶的,别的事,陈德水夫妇可能不关心,但是园子里种什么不让他们老两口知道,那是一定会不舒服的。
顺儿帮着点种子,杜海明负责刨坑儿,干活儿的时候,杜海明总是非常的专注,还不时的提醒顺儿不要勾搭他,好好干活儿,眼皮儿都不聊一下。
顺儿心里腹诽,‘装,就你能装!装大尾巴狼,有本事你晚上别往我身上爬啊!’
这边忙活了一会儿,刘大嫂就来找了,顺儿扔下了杜海明又去沈家了,到了吃晚饭也没回来,杜海明就去找人了,本来几个女人已经把饭做上了,让顺儿留下吃饭,可是杜海明来了,就算顺儿有心留下,也不敢了,下了他的面子,不知道晚上咋收拾她呢!当然了,顺儿也是不想伤了杜海明的心,遇到一个真心护着自己的人不容易。
晚上到东屋去,顺儿跟爷爷奶奶商量了让平平上学的事,平平认识的繁体字非常多,简化字少,好在平平现在已经能够区分开使用了,因为启蒙早,□□高,所以平平已经看完了小学三年级的课本,顺儿给她出题也没什么问题,但是陈德水和顺儿商量了一下,还是让平平先从二年级读起来,她才六岁,过早的和同龄人区分开来并不好,大孩子不喜欢喝她玩儿,小孩子觉得她是高年级,也不会和她做朋友,上二年级是最好的。
杜海明没插言,看顺儿把孩子教育的问题说的头头是道,心里很是满意,估计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在话下。
顺儿和杜海明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聚到镇子上的小客运转运点了,杜海明因为这赵淑娴会来,也会带上两三个人,可谁想却料错了,赵淑娴没有来,来了五个五大三粗的女人,有赵淑娴的嫂子,婶子,也有邻居刘大嫂,还有两个村里的女人,男人也来了三个,都是膀大腰圆,一脸戾气,这是去打架吧?
杜海明只管护着顺儿,其他的事,那是绝对不管的,一行人到了县里,休息了一会儿,又马不停蹄的上了到省城的车。
找沈明阳去算账,真的不是容易的事,对于农村人来说,城里的街道综合,根本找不到地方,只知道是邮局,可是,是哪里的邮局呢?再说了,一个乡下人到城里找公道,那不是自家底盘,能讨到好处吗?
可是现在又顺儿带着,大家都知道顺儿是个厉害的,也经常往城里跑,所以,还是有些底气的。顺儿到了城里,带着人直接往城北的一个小邮局走去,要别的顺儿也许不在行,但是对于一个会相面算卦的人来说,寻人却是最拿手的。
到了小邮局了,顺儿领着人一字排开,邮局里的人都有些发愣,这显然是要找麻烦的节奏啊!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过来,问道,“你们要干什么?找谁啊?”
“找沈明阳,要债的来了。他人呢?”顺儿厉声喝道,
听顺儿的说法,杜海明有些惊讶,不过又一想,说离婚,找负心汉,八成是没有人会理会的,人家只会当成这是沈明阳的家务事,可是如果说要债,这可就不是了。没准儿打官司啥的呢!
邮局里的人,一边去找沈明阳,一边又去找所长,这算是大事了,万一这些人把邮局给砸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没多久,沈明阳出来了,一看到顺儿和他身后的人,马上明白事儿大了,但是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离婚了,难得这些人还能把他抓回去咋得?他在这里可是正式的员工了。
“你们来干什么?”
沈明阳,顺儿也是认识的,过去就看他身上有反骨,没想到竟然这么禽兽不如。看他这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顺儿都快被他气乐了。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来,递给沈明阳。
沈明阳拿过来,开始还不怎么当回事,仔细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两千块钱,你们这是讹人啊!哦,对了,我跟赵淑娴早就离婚了,这事是她惹的,你们别找我。”
“离婚了?我咋不知道?到政府办手续了吗?没有吧?没有的话,你就得还,赵淑娴说了,你们是两口子,就算你们打算离婚了,可不还没离呢吗?她病了,吃人参养好的,也签了这借据,又有村里的村长,几个老人签子当了证人,你是赖不掉的。”
“你……你们……我不管,我没钱,要咋得,随便你们。”这是打算赖掉了,
这个时候,从里头走出一个四十多岁,带着眼镜的中年人,看到这些人在这里,开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沈明阳,你说说。”
“局长,没啥事儿,就是几个无赖想要讹人罢了。”
无赖?一听这话,还没等别人有所反应,杜海明就先不干了,你敢说我老婆是无赖?一只手提着这个家伙的衣领,就把人给拎起来了。周围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况,都吓住了。
那局长见这边动了粗,大声嚷道,“你们要干什么,还有没王法了?”
“王法?那咱们就来说说王法吧!”顺儿给丈夫一个眼神,‘干的好!’
没错,昨天的大半天,顺儿就是办这件事儿了,跟赵淑娴和她的亲人们都套好了话,定下了这个计策,就算不能让他回心转意,但是为了将来有钱做依靠好养儿子,为了出一口气,这才同意了顺儿计策。顺儿有带着赵淑娴和她家里的人去找了许昌和村里的几个老人,有顺儿出面,让这些人做个假证,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了。许昌是看在顺儿的面子上,二来也想立威。村里的老人则是同情赵淑娴和她的两个孩子。有他们作证,同时也是为了给赵淑娴一个保障,两千块钱相当于后来的几十万了,大家作证,也是在为了这笔钱不会变成赵淑娴真正的债务这才同意的。
邮局的局长见这些乡下人根本不怕他,就吆喝着手下给派出所打电话,顺儿照样不惧,沈明阳被塞在墙角,几个女人上去又是打,又是挠,顺儿也没有拦着,不出人命就行了。没多久,警察就来了,先是非常粗暴的将几个女人拉开,又问了局长一些情况,其中一个人走到杜海明面前,说道,
“沈明阳欠了你们的钱?”
有人把放到一边的欠条递给他,这人长脸,眼睛不大,脸膛黝黑,看看顺儿他们,说道,“你这不实吧?人参?你们哪里弄来的,如果是以前的,早该上交了吧?如果不是,你们一个个的都是土里刨食的人,有这么大的本钱和门路弄来人参吗?我看这有假吧?”
顺儿走到这个人面前,“东西是我们家买的,有人在山上采了,我们家顺便买了,这件事情,我们村里至少有二百个人能给我作证。”顺儿回答道,
那人看看顺儿,又看看杜海明和他们身后的几个人,又问道,“既然是来要账的,这打人就不对了吧?”
“抛妻弃子,娘家人闹上来挠两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顺儿淡淡的回答道,
黑脸的警察将欠条递给顺儿,然后对那局长说道,“既然是欠债的事,就是法院管的事儿了,跟我们没关系。我看这打的也不严重,还这么多的人,这事儿你就自己处理吧!我们插不上手。”说完,带着手下的警察就离开了,
沈明阳见警察走了,一下子就没了底气,说道,“你到底要干什么?”
“干什么?还钱,给你三天的时间,三天过后我们再来,如果你不还钱,那我只能到法院去告你了。”
沈明阳一听,眼睛一转,她告状了,那赵淑娴也得连坐啊!啊!不对,到时候法院判了离婚,她再说赵淑娴还了一半儿的钱,他还不上,可就得坐牢了。
☆、第83章 杜海明的过往
赵家来的人,当然要沈明阳去接待了,而且还得讨论出个结果出来,刘大嫂是个有主意的人,说话办事都很靠谱,顺儿已经把重点交代给她了,让她跟沈明阳谈判,只要能要到钱,就算是成功。
之后的三天,顺儿跟杜海明先去拜访了老朋友,弄来了不少的材料,顺儿还用一个银镯子哄了老教授的夫人,这事绝对顺利。等第二天,顺儿从几位老朋友那里得来不少的材料,最近要材料的人实在太多,但是顺儿这份,又是给了活动资金,又是给了贿赂,当然比别人齐全,而且老教授还答应顺儿,要帮着看看作文,这可是顺儿求之不得的。老教授写了几个作文题目给顺儿带了回去,顺儿知道,这就是押题了。想想老教授的身份,没准儿高考出题人就有他一个呢!也许这几个题目就能压上题呢!
回到招待所,杜海明就问顺儿,是从哪里来的银镯子,而且杜海明也早就看到了秋氏手腕上带的镯子,还有平平和自己脖子上带的镯子都不是凡品,这就让他很怀疑了。
顺儿挺到杜海明问了,想了想,还是说道,“你记得前些年破四旧吗?”
“嗯,记得,怎么了?”
“那时候,整个镇子上搜上来的东西都放到咱家对面的空房子里,我在里面找到点东西,有手镯,也有手串,项链、戒指还有古书和瓷器什么的。”顺儿说完,看看杜海明的脸色,本来以为他会担心,或者生气,可是没有想到,他竟然笑了。
杜海明看到自己的小媳妇一脸害怕的样子,就把人拉到自己的腿上坐下,说道,“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我也这么干了?”
顺儿一愣,这才想起自己手腕上的镯子,想想杜海明也许就是这么得到的。搂着杜海明的脖子,说道,“我们家那里,过去住过大地主,又有些晚清的贵族住过,这才有些东西。可是我看你给我的东西,可比我那个强多了,你是怎么弄到的。”
杜海明看着顺儿,好半天才说道,“我那时候年轻,跟着一群小伙子搞串联,就坐着火车到了京城,后来又去了南京苏州那边。因为我有功夫,在武斗的时候,很给上头长脸,所以收上来的东西,就让我看着,我也就偷梁换柱,私下里扣了不少东西。在北京那边弄了六个箱子,我偷着运回了老家,后来去了南京,混了三个月,也浑水摸鱼,得了八个箱子的好东西。等到了南方,得的东西就更多了,到一个地方,就有不少的收获。送你的镯子,是京城宫里出来的东西,绝对好,你要是喜欢,我哪里有的是。”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顺儿连忙问,“一共有多少个箱子?你都放在哪里了?”
“藏到老家的山里了,放心,我做了防潮,选了一个山洞,让我封上了。等咱们在这边该房子的时候,挖一个大点的地窖,那些东西再远回来。”
顺儿点头,也跟着说道,“我手里也有不少,不过现在真的不适合拿出来,不过,你有多少个箱子啊?咱们得挖多大的地窖啊?太大了,我怕泄密啊!”
“三十多个一米多高的大箱子,有玉器,有首饰,也有金银珠宝。还有一些以前留下来的绣品和珍贵的丝绸锦缎啥的,对了,还有许多瓷器,那个都放在京城的一个房子里,我一般都是一年去住上半个月。在广西那边,我还弄了不少玉石,头是偷着弄进来的,还没雕刻呢!上等翡翠。”杜海明小声的在顺儿的耳边说道,
顺儿震惊了,她怎么就没有想到,现在缅甸的翡翠是白菜价儿呢?真该多弄点啊!不过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顺儿皱着眉头说道,“你哪里来的钱去收购翡翠的原石啊?”
杜海明敲了她的脑门一记,说道,“真笨,随便卖一个青铜小鼎就够买两车上好的原石了,还是已经开了的老坑原石。”
顺儿这些明白了,笑着对杜海明说道,“咱们有这些东西,后半辈子躺着吃都够了。只是,咱们真的的得小心了。”
顺儿还不想具体说的更多,而且杜海明也没问顺儿把东西藏到哪里了,反正等见到杜海明的东西,顺儿再把一切交代明白再说。之后,杜海明又说了自己收藏到了非常多的古画,还跟顺儿说,古画比那些金子还值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顺儿想到,自己上次找到的那个宝藏,里面可是有两箱子字画呢!自己当时觉得不好保存,就没拿,看来这次回去,说啥也得把东西拿回来。没准能修补呢!
顺儿也担心刘大嫂能不能把事情办好了,补了一卦,临走又给几个人看了相,问了生辰八字,这些人里面,就属刘大嫂的现在的八字最旺。
等到第三天,杜海明和顺儿开开心心的买完了东西,就到那个小邮局去接人,还没到门口,顺儿就看到了刘大嫂和赵家的人站在邮局门口,他们看到顺儿,都迎了过来,尤其是赵淑娴的妈,激动的拉住顺儿的手说道,“成了。”
顺儿转过头问刘大嫂,刘大嫂笑呵呵的点头,顺儿这才说道,“不用去见沈明阳了吧?”
刘大嫂说道,“都解决了,钱也到手了,见他干啥,这种人,以后就得当狗食一样臭着他。”
顺儿点头,又问道,“多少?”
“一千!两个人离婚,从今以后,沈明阳和淑娴还有两个孩子,半点干系都没有了。”刘大嫂说道。
顺儿点头,现在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月也才挣不到五十块钱,一千块钱可是大钱,如果不是赵家的人根本不想符合,只想告他,恐怕沈明阳也不会拿钱,赵家的人估计也没少折腾他,不然这么多的钱,他都得肉疼死。
大功告成,顺儿带着大家兴冲冲的回去了。这么一大笔钱,估计把老沈家的家底掏空了不说,还得借不少的外债。顺儿把借条交给赵淑娴的大嫂,这件事情也算是结束了。
买了这么多东西都是杜海明花的钱,顺儿主要看了衣服和吃食,而杜海明逛街,看的却是种子,现在文革结束了,也有人开始摆摊卖一些家里或者捡来的破烂,尤其是书籍。杜海明就带着顺儿去一条很隐蔽的街道,杜海明在那里逛的很仔细,买了许多的古书,还有古画,也有一些瓷器和青铜器,还有佛像啥的,甚至还带顺儿去见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是在一个厂子里开车的。顺儿陪着两个人吃饭,听杜海明跟对方敲定了要在下个月到南方去,顺儿没有出声阻拦。
幸好这次来的人不少,不然的话,带着几大捆的材料书籍,还有买的那么多东西,杜海明和顺儿两个真是没办法拿。两个人除了给老人买了药,还买了许多的点心零食香肠腊肉什么的。当然了,到了城里,还是买了好多衣服的。农村人穿衣服都是自己买了布回来做,但是样式就差了很多,裁剪技术也不是一般人都能有的。顺儿买了衬衫,风衣,小羊绒衫,粉色的。给两个妹妹也带了,常金库、陈磊、陈钢和老舅家的表弟于镜都买了衣服和玩具、文件等等。
到了家,早早就有人来接站了,顺儿下了车一看,好家伙,差不多有一百人,不但有赵淑娴带着两个儿子跟父母亲戚都来了,还有村里一些有脸面的老人和村里的一些领导。陈德水夫妇也带着平平站在那里,一群人先是把顺儿两口子买的东西送回了陈家,然后就到了赵淑娴家。
赵淑娴早就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来帮忙做饭的人也很多,饭还没好,刘大嫂就把钱掏出来给赵淑娴,赵淑娴一看这么的多钱也是完全没有想到的,现在如果盖一个大砖房的话,也足够了,相信整个镇子上,也没有几个人比自己有钱。
见到这么多的钱,赵淑娴的眼睛就亮了很多,没有男人怎了,她有钱啊!谁也不用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