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妇产圣手-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已经足够让所有人欢欣鼓舞。
余秋毫不犹豫地冲出去,完全没有了先前怕触景伤情根本不愿意去医疗器械厂的心情。
妈呀,她真是爱死这帮伙伴了,怎么什么东西他们都能从无到有,硬是给折腾出来。
何东胜在后面追,他惊讶地发现,他一米八几的块头居然跑不过身高矮刚刚一米六的女朋友。
余秋真是脚上绑了火箭筒,一飞冲天的那种,她飞快地蹿上了山坡跑进器械厂。
陆师傅他们脸上全是笑,一直守着工厂的大队书记,更是直接推余秋进去,一个劲儿地催促:“小秋,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要的腹腔镜?”
余秋的手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哆嗦,她的嘴唇也在颤抖。假如不是缺少了logo,眼前的腹腔镜跟她在省人医手术室里头用的简直一模一样。
当然,旁边的电脑看起来体积就颇为可观了。其实有点儿浪费,这套设备基本上没用到电脑什么事,主要就是需要显示屏好同步显示摄像机镜头在人肚子里头拍摄到的东西。
余秋抓起钳子试了试手,那种熟悉的手感让她都忍不住颤抖了。
何东胜不得不伸手扶住她,防止她过于激动跌坐到地上。
余秋松开手上的东西,一把抱住他,嘴里头不停地念叨:“我们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天呐,他们真的弄出了腹腔镜。他们的病人可以自己小便了!
祝同志一路狂奔进器械厂,他回了一趟京中当面汇报情况,没想到返回头,就听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祝同志一把拉住余秋的胳膊,双眼灼灼:“余秋同志,这个可以开刀了吗?是不是用这个腹腔镜开完刀做了再造术,人就可以正常小便。”
当着他的面,余秋说话分外谨慎:“还要看术后恢复情况,重要的是盆底肌锻炼。一切顺利的话,正常排尿是没问题的。就是刚才我们有个病人,已经能够自主小便了。”
祝同志当机立断:“那就开刀吧,后面膀胱癌你就用这个腹腔镜做,我们要看效果。”
余秋点头:“那我来安排,得先跟病人说好了,不然他们可能会有心理负担。”
所有人都欢欣鼓舞,期待着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应用到病人身上。
大队书记在边上赶紧喊停:“哎哎哎,你们别着急呀。就是开刀,也得等小秋参加完考试再说,这个事情可是很严肃的。”
胡杨这才摸着脑袋,恍然大悟:“哎哟,我都忘了啊,后天咱们要高考。”
何东胜在旁边无语,他默默地看了眼自己的女友。虽然小秋什么话都没说,可他总觉得,小秋也把这件事给忘了。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玉螭龙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wxd 54瓶;30178818 50瓶;玉螭龙 30瓶;8574967 20瓶;泡椒凤爪 10瓶;taylor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去县城高考
胡杨当机立断; 直接跪在地上; 朝着东方认认真真磕了几个响头。
他嘴里头念念有词; 祈求老天爷保佑,据说启明星象征着智慧; 启明星是从东方升起来的,他拜拜东方总没错。
从上面大厂下来支援的工程师不明所以,见这孩子的样子全都笑了起来; 叫他临时抱佛脚; 这会儿再拜不行也没用啦。
余秋则在心里头给自己打气,怕什么呀?想当年她执业医; 主治医师考试以及讲师资格考试都是裸考,妇产科实在太忙了,她压根就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复习,不也妥妥地以全院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了。
再说了; 这回准备高考,她还不是直接裸考呢; 好歹她还当过小老师帮这些知青们一块儿复习的。
她还参与了高考范文的背诵。
她事先为了写《赤脚医生》投稿文章; 特地看了不少主席语录与选集。
能准备到这份上,她应该在心中竖起大拇指; 夸奖自己一声; 你真棒。
何东胜默默地看了她一眼; 最后还是苦口婆心地劝她:“你明天早点过来。”
后天高考; 起码明天得看考场; 熟悉了环境才好进入考试状态。
更何况; 如果明天不在县城住下的话,后天早上再从杨树湾出发的话,根本来不及参加考试。
陆师傅在旁边点头,附和何东胜的话:“是该早点过去,好好睡一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考试中去。”
他又拉着余秋到旁边说话,满怀忧郁地看着这位相同处境的晚辈,“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其实照陆师傅来看,余秋的备考情况可以说是大大的不妙。
她应该像其他知青一样,完全脱产式的复习,就算每天花4个小时去农机厂进行生产劳动,那也是放风,活动活动筋骨,让脑子休息会儿。
她哪里能够像他这样,从早忙到晚一刻不停地看病开刀收病人,查房带教教学生。好不容易有点儿空了,还要见缝插针地在夜校上课,给学生们准备讲义。
就算这些事情都由余教授做了,她仍然不会放过自己,又倒腾出各种医疗器械的图纸,就想趁着上面过来支援的专家在,好一口气将所有的东西都弄出来。
“你爸爸也真是的。”陆师傅又急又愁,“哪有他这样当爹的,你这可是要去高考。”
结果当父亲的人完全无为而治,压根就没管过女儿的复习情况。
同样是右哌,陆师傅在研究所的老朋友就想办法找人给孩子开病假条,把孩子接回城里头夫妻两个一块儿开小灶给孩子复习,争取这一回一举改写命运。
放在余教授这儿好了,他简直就是生怕女儿不够忙,还在一刻不停地收病人,到时候开刀的还不是小秋。
余秋看着愁容满面的陆师傅,心中一阵窝窝的温暖。她知道这位长辈是在诚心实意地担心自己,他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光明灿烂的前程。
虽然现在说上了大学也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不出意外,她最多就是回红星公社卫生院,当个拿国家工资的正经大夫。
但是如果她能够堂堂正正的上大学,就意味着她的政治身份已经受到了肯定,以后旁人就不能随随便便拿她是右哌子女的高帽子过来压她。
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出生不好的人能够获得的最好结果。
余秋笑着安慰陆师傅:“您别担心,我偷偷复习的,我在医院上夜班的时候,一直都看书呢。”
陆师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知道你是个有主意的孩子,你自己心里头有数就好。”
难怪,他就说余教授也不是没脑子的人,会不明白这次机会对于小秋的重要性。
原来这父女二人是小心谨慎惯了,晓得自己身份特殊,如果明目张胆地脱产复习,搞不好会落了人的眼睛,反而叫人坏了事。
应该的,谁让他们是打了折的人呢。
余秋看着陆师傅的神色,只希望这个善意的谎言能够安慰到老人。
她会好好考试的,她既然答应了参加考试,就会珍惜这次机会。
有太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办法坐上高考考场。她要是糟蹋的话,就对不起那些偷偷哭泣的无辜人,也对不住殚精竭虑费尽心思促成这场高考的主导者。
他们冒了多大的风险。
余秋打定了主意,第二天值完上午的班,就直接坐中午的船一路往县城去,最起码争取晚饭要跟何东胜一块儿吃。
到时候再去校园里溜达一圈,见识一下何东胜以前上学的地方,感觉肯定顶顶好。
没办法,卫生院总共就那几个医生,闵大夫今天晚上还上着夜班呢,总不能让人家怎么连轴转,好歹也得喘口气。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天一早,医疗器械厂的同志们将腹腔镜手术的全套设备送进红星公社卫生院手术室的时候,就有人指定了想要腹腔镜手术。
原因无他,主要是李伟民在旁边宣传的太好。
他一个劲儿的跟众人强调,这个腹腔镜啊,就在肚子上打几个洞,开完刀之后,连疤痕都看不出来。
李伟明的本来目的是想劝刚收住入院的膀胱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
结果年过花甲的老人们对于长不长疤没太大感觉,反倒是旁边一位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年轻姑娘动了心
她直接开口要求进行腹腔镜手术。
谁愿意自己肚子上留下难看的伤疤啊,姑娘觉得自己是疤痕体质,小时候摔的跤腿上的伤疤到现在都没消呢。要是肚皮上开一刀,不知道会不会长成蜈蚣。
余秋迟疑了片刻,到底还是没能按捺住,答应了这姑娘的请求。
没其他的原因,从穿越后到现在,她都没有开过腹腔镜手术。
手艺这东西是典型的用进废退,只要长时间不接触,手上的功夫就会迅速下降。
虽然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她一直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试验着操作长钳子在纸箱里头捡豆子,缝纱布。可这些到底比不上直接动手操作。
先从小点儿比较好开的阑尾切除术开始,逐步恢复腹腔镜手感,这样后面操作大手术,把握会更加大一些。
余秋主意打的挺好,手术也进行的蛮顺利,阑尾很乖,没有长得奇形怪状,也没有跟她捉迷藏,标准的可以充当教科书教学图谱。
就算她长期不开腹腔镜手生,她也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成功的开完了这台手术。
哪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些刀真的不能开,就跟邪门一样,第一台开完了,后面的手术就一台接着一台。
第一个阑尾炎过后,又来一个疑似宫外孕患者。
病人疼得厉害,做了荫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了不凝血,送尿液检查阳性,得,只能腹腔镜下探查,这一探查顺带着就把刀给开了。
这下子好了,开门红,病人就跟扎堆一样,绵延不绝。台下不停地往上送,手术室里的简直开起了交流会。
等到余秋从手术室里头出来的时候,她再看斜阳挂在山头,顿时一声哀嚎,完蛋了,她还要高考呢。
余教授结束了自己在中学的医学专科班,赶回医院来,对着这个即将去高考的女儿,也就是一句话:“你放心去吧,医院有我呢。”
姿态洒脱的,简直让天下高考生的父母都要痛哭流涕。
陈敏因为要去自己下放的白子乡公社盖章,所以昨天晚上就回去了,今天一早正好跟着同伴们一块儿坐船去县城。
于是只剩下王大夫跟侯向群在旁边安慰她:“没事的,咱们现在过去也能赶得上。”
这二位倒是不急不慢,保持着良好的心态。
侯向群临离开医院之前,还没忘记从食堂里头要几个现摊的饼,好跟两位同伴在路上吃。
要是去县里头买,还得准备粮票呢,而且味道说不定还没他们食堂大师傅好。
余秋看着他的模样忍不住狐疑:“你就不害怕吗?要是考不上怎么办啊?”
侯向群老神在在:“我紧张什么啊?院长跟我说了,考不上也没关系,他肯定留我在卫生院,让我当正式的大夫。”
说起来还真是一招鲜吃遍天。红星公社卫生院先前一直没有正儿八经的麻醉医生,侯向群被带出来了就一直坚守这个岗位没撤退过。到今天为止连癌根治术他都敢打,而且没出过纰漏,院长留下人才理所当然。
侯向群冲着余秋笑:“我还得感谢你呀,要不是你在卫生院开展手术治疗,我就是学了打麻醉也没什么用。”
“那是你自己刻苦肯钻研。”余秋摆摆手,又好奇地问王大夫,“你呢?你就不想上大学吗?”
侯向群的情况跟王大夫不同,侯向群以前是赤脚医生,现在能吃上公家饭,就可以说是实现了阶层的飞跃,但是王大夫不一样啊,王大夫之前就是公家人,完全可以凭借高考再为自己拼一拼前程。
王大夫乐观的很:“考上考不上,将来我都是回卫生院上班,那也没什么。再说了,就是考不上,我要继续学习的话,也能向余教授他们请教,多好的机会啊,上大学也差不多就这样了。”
说着,他左右看看,还冲自己的同伴压低了嗓音,“大学里头的氛围还没咱们这儿好呢。
我听我朋友说,他想好好上课,结果课上的好的老师被班上的学生抓住了话柄,说是搞资本主义那一套,吓得老师以后上课只能拿着书读,一句话都不敢多说,没意思透了。
学校的老师派系斗争也很严重,你跟这个老师亲近了,就得罪了那个老师,他觉得很无聊,天天都泡在图书馆里。”
侯向群哈哈大笑,相当促狭地眨着眼睛:“你的朋友是学文科的吧?”
王大夫惊讶的不得了,一副眼睛珠子快要掉下来的模样:“你怎么知道啊?”
“理工科的就没这些麻烦。”侯向群语气坚定,双手往下一挥,“你以为主席说大学招生主要招理工科的学生是区别对待啊,他这完全是为了保护那些还没有被打倒的老师。理工科的学生就不讨论这些问题呀,提都不提最安全,不是吗?”
余秋在旁边笑了起来,赞同地点点头:“没错,高压线不要踩,当做不存在最好,这样才没有任何风险。”
就好像2019年银幕上的国产剧,为什么基本上都是甜宠剧以及披着职场皮的恋爱剧,刑侦剧,反腐剧这些基本上难见踪影?
因为戏剧的本质是矛盾,任何涉及到现实的矛盾都充满了高风险。为了规避风险,最好的方法是这些题材都不要碰。大家一块儿变成恋爱剧是最安全的。
王大夫左边看看,右边瞧瞧,扭过脑袋去鼻孔喷气:“你们别以为进了大学就太平了。我跟你们说,大学里头关于这次高考争论的可厉害了。不少人都说这是倒退,在搞资产主义那一套。我朋友他们大学都不考试的,连小学生都比不上。”
入学的时候考过一回,其实老师是正儿八经怀揣着善意,希望能帮这些学生摸摸底子,好因材施教。
大学已经停止招生好几年了,好不容易又有了学生入学,一群园丁就盯着这么几颗小苗,想方设法地要将他们带好。
但是有些基础太差的同学,因为拿到卷子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就开始恶意地攻击老师,说他们搞考试,就是在培养书呆子,搞封建复辟那一套。
工农兵学员在政治上有优势,老师哪敢得罪他们。于是考试就取消了,没有了考核制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单纯依靠自觉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况且这些学生也不是凭借学习进入的大学,他们会相信学习知识有多重要才奇怪。
余秋笑着问王大夫:“那你还想不想上大学?”
其实工农兵学员还是挺受歧视的。
他们省人民也有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医生,在后来的评职称当中,他们就非常吃亏,同年资的已经是主任医师,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却基本上止步副高不前。
王医生不假思索:“”当然想,我总觉得自己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基本功实在太差了,我希望有个地方能够让我好好学习。”
余秋觉得有些愧疚,其实王大夫非常好学上进,然而正是因为他好学上进,悟性高,基本功扎实,所以常常被自己抓来开刀看病人,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反而桎梏了他的发展。
余秋跟王大夫打包票:“你放心,不管这回你考没考上,后面我起码放你半年的时间去省工人医院好好进修。顺带着,你得把显微外科技术捎过去,工人医院也想大力推广呢。不过他们的外科教授老是出去巡诊,所以一直开展的不太好。”
王大夫高兴起来:“那行,我保证完成任务。”
侯向群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还拍拍他的肩膀:“加油,你好好努力。”
那语气沧桑的,简直就像语重心长的老父亲。
余秋一想到他跟何东胜一般大,顿时浑身一阵恶寒。
妈呀,明明是青春小白杨,干嘛非得沧桑成几度夕阳红。
船一直行到天黑透了才停在县城的渡口边上,余秋人还没下船,就见到渡口的路灯下,有个身影在来来回回地走,那姿态也沧桑的像饱经风霜。
她赶紧跳下船,一路小跑奔向自己的男友。她正要嘿嘿嘿干笑,琢磨着该怎样找个借口将这件事情糊弄过去。没办法,当外科大夫的人手痒,今天如果她不做了腹腔镜手术。接下来两天考试她都要抓耳挠腮,心痒难耐。
不想何东胜看到她就是一声叹息,然后塞了两个粽子到她手上,小声抱怨了句:“粽子都冷透了。”
余秋心里头有火花在滋滋响,她不由自主也笑成了花:“不会的,你在这里,所以一直都是热的。”
何东胜反倒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他侧过头跟侯向群和王大夫点点头,然后招呼到:“你们跟我们一块儿住在卫校吧。”
侯向群立刻冲过来,伸出拳头捣何东胜的肩膀,呲牙咧嘴道:“嘿,你小子,什么你们我们。搞清楚了,余秋是我们卫生院的人。”
瞧瞧这语气生疏的,活像自己的身份就是余秋的同事一样。
小秋大夫在旁边笑,赶紧催促自己的同伴:“快点儿走吧,时候都不早了。”
侯向群这才鼻孔里头出气,煞有介事地跟何东胜强调:“我这是看在余秋的面子上。”
四人这才赶紧抬脚朝卫校方向去。
这一回上县城考试的人加在一起可谓是声势浩大,光食宿就是个大问题。
高中应届毕业生们可以住在学校宿舍,其他高考生们按照惯例其实应该住在县革委会为他们统一安排的招待所里。
可是廖主任这个抠门的家伙自打病愈之后就愈发吝啬,他觉得一下子腾出这么多招待所房间实在太可惜,很影响招待所的正常经营。
可要让他问知青们掏钱交房费,似乎又有点欺负人,谁不知道这帮知青穷哈哈的,挣钱的能耐还比不上普通老农民。
穷则思变,廖主任的主意直接打到了卫校头上。
反正每年都要举行的赤脚医生培训班,7月底就要开班了,现在卫校的学生宿舍自然空了下来,好准备迎接双抢过后就过来参加培训的赤脚医生。
这个中间时间差叫廖主任精准地利用了,反正高考也就考两天。
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么多学生全都塞进了卫校,一下子整个卫校都挤满了人,空气都灼热了不少。
照理说这么多年轻人凑在一起应当无比热闹,然而大家伙却没有心思到处串门找朋友,而是个个都捧着本书,认认真真地埋头苦读。
就连忘记了高考的胡杨眼下都不复洒脱,正在愁眉苦脸地被田雨勒令着背英语单词。
小胡会计但凡说错一个,就会被小田老师敲一下手心,待遇完全不比李红兵高。
余秋在边上看的抿嘴直乐。
田雨瞧见了人,立刻告状:“你看看他,到现在英语还背成这样,我真愁后天他怎么考。”
高考卷子各地自理,他们用的卷子是省里头出的。明天考语数两门,后天理化加在一起出一张卷子,最后一门英语加试这是他们这些下放还不满两年的知青跟高中应届毕业生一块儿考。
清官难断家务事,余秋才不掺和小男女之间的事情呢。
她立刻脚底抹油:“我去看看考场,我还不知道考场在哪儿呢。”
田雨热心肠:“我跟你一块儿去吧,咱们都是在县一中考试。”
胡杨在旁边愁眉苦脸:“你就不管我啦,就这么丢下了我。”
田雨理直气壮:“谁让你不好好背单词的来着,你明明知道国家需要英语人才。”
何东胜看胡杨可怜巴巴的模样,立刻开口拦住了田雨:“我陪小秋一块过去吧,刚好,我想去学校转转。”
田雨的眼睛立刻瞪大了,那她更要陪着小秋啦,这黑灯瞎火的,谁知道何队长打的是什么主意?
王大夫赶紧站出来:“我也一块儿去吧,我还没看考场呢。”
侯向群跟着附和:“是啊,我都不知道县一中究竟长什么样子。”
有这哼哈二将一左一右的护驾,小田老师可算没有再坚持非得自己陪着了。
她饱含期待地激励王大夫:“那你们看完考场就早点回来啊,今晚我们都早点睡觉。”
王大夫嘴里头应答着,跟着何东胜余秋他们出了卫校。
哪知道小田老师的满腔期待付诸东流,因为他跟侯向群压根就没跟去县一中,而是走出去没几步路,就寻了个理由自己找地方看书去了。
至于考场什么的,有什么好看的,明天跟着大部队走就行,又不怕不认识地方。
余秋都被他那副唯恐避之不及的模样逗笑了,不得不开口邀请:“怕什么呀?一块儿过去就是了,又没什么的。”
小王大夫头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坚定的拉着正要坏笑打趣的侯向群,一溜烟地跑了。
搞得余秋都不得不伸出手来,摸摸自己的脸,认真地反思,平常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凶残,以至于把人家一看就是老实本分人的王大夫吓成了这样。
哦不,责任肯定不在自己的态度。估计是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为人师表的气息,所以王大夫才本能的发怵吧。
能怎么办呢?谁让姐姐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呢。
※※※※※※※※※※※※※※※※※※※※
侯向群所说的只招理工科是说下面的指示,不过实际上,工农兵学员也招文科学生。
1968年7月21日毛为《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一文所写的编者按,刊载于7月22日的《人民日报》。内容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格命,要无产阶级正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是大学停止招生三年以后,毛对恢复大学招生及改变大学教育制度的一种构想。此后,各地兴办了许多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制的“七。二。一大学”。1978年3月,□□批转教育部《关于办好七。二。一大学的几点意见》。此后,经过整顿除部分具备办学条件的转为职工大学外,大部分停办,并逐渐趋于消亡。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11 100瓶;芭芭芭啦啦 40瓶;anini1206 37瓶;3395640、小迷妹、xiaoxiao 10瓶;今天也要加油鸭、臭宝他胖妈 5瓶;白加黑 2瓶;山楂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我还是做了点儿事的
余秋美滋滋地跟着何东胜去了县一中。
高中距离卫校大约三条街; 听上去似乎挺远的; 但实际步行也就不到半个小时; 这样的距离对于他们而言,完全不必动用车子; 明天早上大家伙儿也打算在医院食堂吃过早饭,就一块儿走过去。
县一中是所老学校了,民国早期便建校。当年; 抗日战争打响; 他们也是跟着匆匆忙忙撤退到大后方的学校之一。
据说战争结束的时候,整个学校只剩下三个班级; 后来又从内陆回迁入江县,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了周边地区赫赫有名的老学校。
在高考被取消之前,江县每年都会考出去好几个大学生。这在全国招生人数只有10来万的时代; 已经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只可惜从66年之后到现在,高考停了这么多年; 江县中学的荣光也随之低沉; 没有高考成绩背书如何证明这所高中的优秀呢?
何东胜同门卫老头儿打了声招呼,正在听样板戏的老人抬头看了一眼他们; 便挥挥手同意; 两人进去了。
县中面积不小; 足足占了好几亩地; 看上去颇为大气。
远远的; 在路灯照耀下; 余秋可以看见学校教学楼的轮廓。三四层高的楼足有四五栋,明显带着民国建筑特点的礼堂矗立在池塘边上,看上去庄严秀美。一下子将人的思绪拉回到学校数十年沧桑的历史中去。
学校操场跑道上铺着煤渣,两边白玉兰造型的路灯发出莹白柔亮的光,照亮了三三两两从它们身旁经过的年轻人的脸。
那些脸上闪烁着焦灼与期望的年轻人,他们都是明天要来考试的考生。
有人住在县城里,白天还在工厂跟农场参加劳动,这会儿天都黑透了,才抽出空来看考场。
还有人就是县中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没有离校,这几个月的时间,一直被老师压着全面复习冲击。
余秋看到个稚气未脱的姑娘,一边背单词一边哭,不知道她是害怕还是后悔以前没有多学点儿。
她的同伴在旁边安慰着什么,结果女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旁边人却没有办法对她投入过多的关注,大家只是侧过脸匆匆看一眼,然后又开始忙碌自己的事。
看过考场的人也没有急着离开,有人就坐在跑到旁边的石椅上,从口袋或者书包里头翻出笔记,然后就着昏暗的路灯,不停地翻看。
其实这么短暂的时间,也许并不能看进去什么东西,还不如早点儿回去休息来的实惠。
只是他们脱离学校,离开课堂实在太久了,于是漫步校园都要拼命地汲取,希冀能够多沾染点儿书香。
都说学校是象牙塔,大约取的就是这点儿远离尘嚣吧。
何东胜带着余秋看了考场所在的位置,他笑着告诉余秋:“我们高三就是在这儿上课的。”
余秋忍不住好奇:“你坐在哪儿啊?”
何东胜还没有说话,前头楼梯口走过了一位教师模样打扮的中年女人。
她轻声细语地拦下面前的年轻人,跟他们打商量:“同志,学生还在教室里头复习,你们不要过去了好不好?考场在这边。”
充当考场的教室已经被清理出来,门上也贴了封条,好明天迎接高考生。
不过旁边教室还开放了两间,好让学生们继续复习。
何东胜笑着点头,然后主动跟老师打招呼:“马老师,你好啊。”
女老师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这才认出自己昔日的学生,脸上立刻浮现出欣喜的笑容:“小何,何东胜。”
她伸出手来,拍了拍学生的肩膀,喜不胜喜,“好,长高了,人也结实了,瞧着就是个精神的大小伙子。这是你爱人啊?什么时候结婚的?有孩子了没有?”
余秋满脸大写的囧,感觉遭受了人生的暴击。她好不容易装了回花季少女,结果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
刹那间她又有回到了2019年的错觉,每一位长辈都关心,小秋啊,结婚了没有?对象是哪儿的?孩子多大了?
何东胜赶紧跟自己的恩师解释:“老师你误会了,这是我同学,女同学。”
马老师笑了起来:“你哪儿的同学啊?你们这一届我哪个不认识。”
何东胜从善如流:“农民夜校,我在农民夜校的女同学。”
马老师到底顾及女孩子的面子,没有再追问下去,反而顺着他的话说:“我听讲过你们的农民夜校。很好,总要学习的,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要忘记学习。你们来了,就好好考试,争取将来有更多坐在课堂里头学习的机会。”
何东胜赶紧点头答应。
马老师又招呼他:“你们等一下,我拿点东西给你们。”
她进了教室,从讲台上拿了两本油印的讲义塞给何东胜,“我看时间也来不及了,你就今晚翻着看看。不过你底子不错,又是个向来都肯学习的,只要好好发挥,应该不成问题。”
她又朝余秋点点头,正色道,“既然你们还没有结婚生孩子,那就听老师一句话,不慌,先把大学上完了再讲。现在国家提倡晚婚晚育,你们要趁着年轻多做点儿事情,等到二十四五岁,工作生活都稳定下来了再结婚生孩子也不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女同志,要是在家庭生活上牵扯太多,工作上就难免打折扣。”
余秋赶紧点头道谢:“我一定记得您的话。”
马老师脸上浮现出笑容,她是个眉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