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之炮灰小娇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个噩耗,让沉浸在对未来喜悦中的人来说,仿佛晴天霹雳。
  所有人都沉默了,还有很多人围在广场上哭了起来。
  林苏刚好看到这一幕,那一瞬间,她觉得大家的天好像塌了,甚至连她也有这种感觉。
  现在生长在这个世界,即便人物都是虚拟的,就连为了不摄政,将时代架的特别空,可此刻林苏站在这里头,这些人却都活了,即便是个架空的时代,可有些大事件的走向,始终是尊重了那段历史的。
  以前的她,生长在和平而物质丰富的年代,即便在历史正书本政治书本曾经读到这些,可她那时候的感觉却不深,只单纯的记住了这些历史事件。
  后来为了写年代文,查询了那个年代的很多事情,她才逐渐对那个时代有些了解。
  而现在,身处在这个时代,清楚的明白,领袖对老百姓来说,如同天,因为他的领导下,全国百姓才能过上这安居乐业的日子,而不是像战争时期那般流离失所。
  这个事情,让全村的人有将近一个星期,都处于十分低沉的状态,即便在江家,这种气氛还在弥漫着。
  可大家日子还要过下去的,就算再伤心,也是既定的事实了,听说后来有人组织着队伍前去帝都悼念,但是对他们这些南方小山村的人,只能心里默默记着好就行了。
  而悲伤的日子逐渐会过去,大家会继续认真的生活。
  林苏却知道,这件事情结束之后,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事情在等着他们。
  晚上江塬回家和老父亲喝两口的时候,居然就说起了这个事情。
  “咱们的田地还是集体的,但是分到各家各户,让他们按照他们的种的田地,然后上缴公粮,这样一来,我觉得可以提高大家的及笄性。”
  江塬想的好,可江父却摆手说道“不行,这不是个人主义恢复了以前资本主义社会那一套吗国家现在这么安排挺好的,你可不能瞎想,这话你在家里说说就行了,要是说出去,指不定会惹麻烦,你可不要再说了。”
  “可是爸,这关系的不是我们个人的利益,是大家的利益,你也看到了,现在”
  “行了,这是不能再说了。”江父打断。
  江塬还想说点什么,可话还没出口,却被房间的林苏出来叫住,“江塬,我找你有事。”
  作者有话要说  江塬今天不知道说啥好,把该说都说给媳妇听了,你们乖乖看书好了。
  林苏不许勾搭
  增加了几百字,关于九月九日的重大事件


第32章 
  林苏是故意把江塬叫走的; 免得和江父继续吵下去。
  两人都有自己所看重的点,倒不是谁对了; 谁错了,都有自己考虑的地方。
  “怎么了”江塬进了屋子问道。
  林苏摇头,“我只是让你和你爸; 能先冷静一下。”
  江塬微愣,随后坐下,“你觉得我的想法错了”
  林苏连忙摇头,“你没错。”
  “那就是我爸错了。”
  “你爸其实也没错。”
  江塬还没说话,林苏说道“你们两人都没有什么错的,只是关注的地方不一样才会产生分歧。”
  “那你说说。”江塬手放在桌子上,撑着下巴。
  看着他这个样子,林苏倒是愣一愣; 避开他的目光,才娓娓道来“其实很简单啊; 你想的是增加产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是你爸担心的是,这样一来,可不就是个人主义了么即便大家都是上缴公家,但是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你该怎么分配这些田地,你该让谁交多点谁交少点这万一这家好了; 那家不好,容易引起很多问题,现在到处都没有这样的举措,你要是贸贸然的进行,很容易闹出矛盾的,到时候,别的地方会质疑咱们村子的情况,会觉得我们这是不遵从国家的号召,要复辟资本家的个人主义。”
  “你知道,我并不是这么想。”江塬说道。
  “我知道啊,你爸也知道,但是别人不知道,别人觉得你是有意的呢,就算知道不是,但是现在气氛那么紧张,一旦做错事情,就不是一句通报批评。”
  林苏说的话不假,江塬仔细想想,倒是觉得她的话说的很对。
  现在时局紧张,大家都夹紧尾巴过日子,不敢做半点出格的事情。
  就像不过是卖两个鸡蛋两把青菜,不走供销社那边的,可在别人看来,这也是所谓的投机倒把,是要割尾巴的。
  可这要是吃喝不愁的人家,谁会偷偷干这些事情,不过就是想着个人卖出去,价格要比供销社收购的要高一些吗供销社那边毕竟要赚一笔。
  “难道就这样”好一会,江塬问道。
  林苏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这事情你应该比我了解,再说了,爸既然不同意,肯定有他的想法,你如果真要这么做,必须能用的方法打动爸答应,而且,爸答应还不行,要其他人都能答应,还不会被人诟病。”
  林苏知道,江塬会这么想,证明他想的比很多人都长远,可有些事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就如同上山下乡的知青,是国家解决城里供应和就业的问题,这些都是为了大范围的解决问题,本意是好的。而当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却不是都能预料的。
  历史需要进步,国家需要前进,但是也需要时间慢慢的摸索,也正是有老一辈的人打头阵,慢慢摸索,才有后来紧随着的改革开放,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事情,蒸蒸日上,成为谁都不敢欺负的强国。
  而江塬想的这个事情,随着媳妇的提点,倒是也发现自己操之过急了。
  他对林苏说道“幸好你提醒了我,现在想想,是我没有想周到。”
  “没事,咱俩谁跟谁”
  “既然问题解决了,那咱们睡觉吧”江塬走到床边,拍拍旁边的位置。
  睡睡觉
  见她没动,江塬问,“怎么了”
  “我还不困,这书本没看完呢。”
  江塬直接过来,抽开她手中的书本,“晚上看书对眼睛不好,你明天再看。”
  “可是”可是她就是不想睡觉啊
  手被江塬拉着上床,林苏满脸紧张。
  第一次是醉酒下的结果,那时候迷迷糊糊,可第二天想起来,也是羞愧万分,而且,江塬真的是属于持久型的,就算是醉酒,她也知道那晚上经历过什么
  “江塬,那咱们今晚就早点睡。”言下之意是,尽快解决就好了。
  江塬应的爽快,“好。”
  “而且我也不想现在怀孕生孩子。”
  “可以。”
  “你记得轻点”
  江塬迟疑了一下,才应道,“好。”
  可江塬除了第二个是做到的,其他都没做到,让她郁闷极了,偏偏这一家人都住在一块,林苏声音半句都不敢喊出来,即便无意中溢出的声音,也很快的捂住嘴巴。
  江塬是食髓知味,最后还是被林苏一脚踹结束的。
  “你说过就一次的。”林苏委屈屈,气呼呼看着被踹的男人,眼珠子放在他身上,又连忙的挪开。
  江塬被踹的差点摔下床去,没好意思的摸着鼻子,还大言不惭的说,“这就是一次。”
  于是他再次被林苏踹,这次一脚将他踹下床去了。
  江塬“”
  林苏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那么大的力气,怔愣了一会,说道“你今晚就在地板上睡觉,不许上来了。”
  可她这边刚生气说完,外头传来开门声,吓的她瞬间钻进被子里,假装睡着了。
  最后,江塬还是上了床上睡觉,只是林苏一直都没有跟他说话,不是生气的,是羞的。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江塬走的很早。
  摸着旁边的位置,凉凉的,估计走的时间挺长的。
  暗自嘀咕了句,“这家伙怎么有那么好的精力”昨晚可都是他出力啊,她都累的半条命都没了。
  倒是没有想到,在她起来之后,婆婆刘招娣还在家里。
  看见对方,林苏有些不自在,昨晚起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婆婆。
  她喊了声,“妈,你今天没出去吗”
  “哦,我今天有点别的事情,要去镇上一趟,所以不去队里了。”说着,又问道“你需要我给你带点什么不我去镇上会顺便去供销社一趟,你有要买的东西吗或者,你今天要一起出去吗”
  本来林苏是想摇头说没什么要买的,但是说是能陪同一起去,倒又点点头,“行,妈,我陪你去转转吧”
  这次婆媳两人一起出去,正好可以让两人的感情更好一些。
  刘招娣是难得见的好婆婆,即便林苏这种结婚前在外面惹了不少事情的儿媳妇,只要嫁到自家家里,就是当作女儿一样疼爱着的。
  可惜啊,最后居然被她写死了,那么好的婆婆,怎么能写死呢
  看着自己的手,林苏觉得该剁剁了,谁知道纸片人有一天会成为她真实的婆婆
  “既然你要去,那你就先吃了早饭,等会我去借辆自行车。”说着,刘招娣又问,“你会骑自行车吧一人一辆要方便点。”
  “会的。”
  “那就行,你先吃饭,我去找车子。”
  “好。”
  镇上距离江家村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车程,两人到了之后,刘招娣需要去办事,就让林苏随便逛逛。
  怕她没有钱用,还给她一些钱和几张票,“这些你拿着,你到时候看到什么想吃的,自己买,等我回来。”
  “好。”
  婆婆一走,林苏把自行车往供销社边上放好,这才走进去看看。
  供销社就类似后世的小超市,只是不能让人慢慢摸索这个那个,然后再确定要的,只能眼睛看,不能摸,看中了,就让店员给你拿。
  林苏也就随便看看,家里缺少什么,她其实都不知道。
  刘招娣回来的时候,只见儿媳妇手中一样东西都没买,“没想要买的”
  “没什么要买的。”女孩子用的护肤品,之前三哥给她买了,不仅如此,两个哥哥临走的时候,还给了她一笔钱,还有不少票。
  二哥站在不远处等着,是三哥拿到她手上的,三哥说,“你现在嫁人了,爸妈那边很生气,可能接下来的日子里,你没以前那么潇洒了,不过二哥三哥都有钱,你放心,每个月你要缺钱了,就给哥哥写信,打电话也行,部队电话我都给你写好了。这些钱和这些票是我和二哥的,不多,你拿着。”
  别听三哥说的云淡风轻,可看着一张张的大团结,足足有十多张,还有那那些普通人弄不到的工业券,批条,光这些东西的价值加起来,就是好几百了。
  林苏刚开始是不愿意要的,但是三哥就要给她塞。
  事后她仔细算了那些钱,有将近两百块。
  两个哥哥虽然现在在部队有职位了,但是这两百块也不算是小数目了,而且还有那么多工业券,其他票券,都是农村可遇不可求的,一年到头,一个大队也没几张这些票券。
  林苏这事情没跟公婆说,江塬也没说,因为拿下之后,她就放好了。
  这回倒不是没有钱买,而是一下子不知道该买什么毕竟家里还有婆婆操心,她倒是闲得很。
  刘招娣还以为她害怕花钱,说道“看见想买的就买,咱家不富裕,但是想买点吃的喝的,还是可以的。”
  家里除了新嫁进来的林苏,有三个劳动力,都是干活的好手,平时都是拿的满分工分,加上村子效益好,这一个工分就有七八分钱,十个工分七八毛,一个月下来,也有二十多快,三个人就是六十多了,两个孩子放学回家就会帮忙,寒暑假也能挣四五个工分,不说给家里挣钱花销,他们自己的学费都是能挣的,所以,家里压力并不大。
  他们倒是还有公婆,只是公婆现在还健康,跟着两个小的叔子过,身体硬朗,给两个小叔子搭把手,逢年过节,有吃有喝的,就给老人带去就行了,生活还算安乐的。
  最后林苏倒只是买了两块香皂,还有头绳。
  而刘招娣则是买了一些家里却的生活用品。
  “妈,咱们要不买点白醋回去”林苏突然说道。
  刘招娣摆手,“不用在这儿买,家里那边就有,到时候带了罐子再去装,酱油也是。”
  林苏是看食醋想到了腌制东西,她以前就爱腌制各种吃的,鸡爪啊,青菜啊,豆角,都能腌泡。她记得江家很多豆角,都是婆婆种的。
  除此之外,刘招娣买了些面粉,说是回家蒸馒头吃,早上能吃着去上工,改善改善。
  一斤面粉一毛八,最后刘招娣买了三斤。
  回去的时候,刘招娣突然问林苏“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吗”
  林苏没明白,一脸迷茫的看着她,“什么打算”
  “就是,你打算在队里上工,还是有什么别的打算”刘招娣说着,车子突然停下来,选择走路,嘴里加了一句,“我等会去找个人。”
  林苏不知道婆婆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来这个世界也有好些天了,但是她现在还是处于有些茫然的状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今年是七六年,明年马上就可以恢复高考了,以她现在的年纪,好好努力写个一年,争取考个大学吧。
  当初她的大学就是没考好,专业也是胡乱选的,导致毕业之后,也干不了好的工作,最后只能沦为码字工,每天日万,撸秃了头,才赚了点钱。
  可是这事她总不能告诉婆婆,我知道明年要高考了,现在的计划只有一个,就是努力学校,好好考大学估计婆婆会以为她脑子有问题呢。
  她只好说道“我也没想好,暂时就在家里帮点小忙吧,以后你们上工了,家里的家务活,我帮着点干,猪草我去山里割,这样一天也满满的。”
  刘招娣却不认同,“你是城里来的孩子,生活的好,总不能是干田里那些苦累活,我个人是不赞同的,小元也肯定不同意,我就是听小元说你最近在把学校的知识学回来,所以问问你是有主意了么”
  “其实,我也没想那么多,就想多学点知识,对自己有好处,总觉得什么都不会更不好,我以前在学校学的不认真,都快忘了。”
  “原来是这样,你想学那就学,家里的事情也不忙,你不想下地干活,就在家里帮点忙,有什么想做的,就告诉我,告诉小元。”
  听着婆婆的话,林苏心里暖洋洋的,有这样通情达理想着自己的婆婆,可真好。
  刘招娣其实对林苏,却是有私心的,这一切的私心都是为了儿子。
  她是很简单传统的女人,虽然说现在男女平等,可她对待儿子,总是抱着他将来是为他们两老养老的心的,毕竟他们这边,女儿嫁出去,基本不会怎么操心娘家的事情,逢年过节来看看爸妈,但是出大头养老的,还是儿子在先。
  之前她不同意江塬娶林苏,是觉得林苏不够好,就算她家庭条件好,但是性格方面,却不是她喜欢的。
  可现在人娶都娶了,总不能让儿子离婚再找一个。
  她的想法很简单,对林苏好,这儿子江塬的生活也顺遂,毕竟以后靠他们夫妻俩养老,这夫妻和睦,家庭才和睦。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刘招娣当年和婆婆的婆媳关系都不错,所以并不会对嫁进来的儿媳妇带着敌意,反而想着年轻人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她不想多插手。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早更,么么哒


第33章 
  两人来到一屋子前。
  “车子就放在这里吧”刘招娣说道。
  “行。”
  两人刚把车子脚架理好; 屋内有人推门出来。
  “刘主任,怎么过来了”只见走来一个中年妇女,对刘招娣笑道,看见林苏,还笑着说了句,“这应该就是你儿媳妇吧”
  “嗯; 林苏; 叫周婶。”
  林苏乖乖喊了声周婶; 对方高兴应了声,对刘招娣说; “这孩子长的可真水灵; 小元结婚的时候; 我要不是没空; 不然都过去看看了。”
  林苏这才知道; 婆婆找过来的,是一个老师家里,这老师会缝纫的手艺,家里还有缝纫机,招了两个徒弟; 平时偷偷接点私活来做; 赚点手工费。
  刘招娣这次过来; 是想找她做身衣服的,顺便也是带她来见识见识。
  进屋子之后,在周婶去倒茶的时候; 刘招娣小声跟林苏说道“觉得这里怎么样”
  林苏看着不远处的缝纫机,“妈你是想让我学缝纫吗”
  刘招娣笑道“你看出来了”
  其实刘招娣除了来找周婶要做衣服之外,也是想带林苏来见识一下,看她想不想学。
  现在有一门缝纫的技术,那可了不起。
  周婶是制衣厂退下来的老人,没到年纪就退的,因为厂里新鲜血液的注入,就把她替下来了,正好她当时也要带孙子,这一来二去,也干脆回家。
  现在儿媳妇带着,她也闲着也是闲着,就捡起了这缝纫的手艺,附近的人想做衣服的,就会把布拿给她,告诉她要怎么裁剪,然后周婶加以操作,这衣服就做好了,到时候收点手工费就可以。
  现在外头成品的衣服很贵,光一件衣服,好点的,就要五六块钱,裤子也差不多,这便宜的,可能就汗衫了,不到一块。
  这样一来,大家也买不起成品的衣服,这做衣服,也不是谁家都能做的,又要裁剪又要缝纫,没机器手工缝制又慢还不好看,干脆把那些时间,让缝纫的师父给帮忙裁缝一下,给点手工费就行了。
  刘招娣说,周婶本来两个徒弟的,但是现在一个徒弟回了家,现在缺个徒弟,如果林苏愿意的话,她可以找周婶说说。
  “妈,这事咱们不好说,周婶也不知道收不收徒弟呢。”
  “没事,这事我问问她。”
  婆媳两人说着,周婶拿着杯子出来,“来,天热,喝点水。”
  “谢谢周婶。”
  看这水灵灵白嫩嫩的小姑娘,周婶越看越喜欢,“真是个水灵的姑娘啊,招娣,你有夫妻咯,娶了这么个漂亮的儿媳妇。”
  刘招娣笑道“哪有你有服气,你家桃子,那才是真的好呢。”
  两人互相夸赞,谁也不输谁。
  但是刘招娣却知道,刚开始林苏并没有现在那么好说话,还能主动干活,在队里当知青她都能懒散,更别说嫁人之后。
  可哪里想到,结婚后的林苏变化那么大,她现在看着也挺喜欢的。
  两个长辈寒暄了一圈,正好周婶儿媳妇桃子带着三岁的儿子进来,周婶让桃子把林苏带出去转转。
  桃子叫李桃,周婶家儿子四年前娶回来的儿媳妇,一年后就生了儿子蛋蛋,现在蛋蛋三岁了,会跑会跳,正是可人的时候。
  刘招娣也笑道“林苏,你出去玩会吧,我跟你周婶说一下做衣服的事情。”
  “嗯。”
  等人走了,刘招娣才感叹道“你家蛋蛋都那么大了,招人的很,这想想东子也没结婚几年呢。”
  “这日子过的是很快的,桃子嫁我们家都快四年了,孩子也三岁。”周婶笑着靠近了些,“怎么样,看我家蛋蛋,你心痒了吧,是不是想赶紧有个孙子抱着玩”
  刘招娣只笑着说“这小年轻的事情,我们做长辈的,可插不了手,他们有自己的计划的吧”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看着那么可爱的孙子,刘招娣心里自然是痒的。
  早在儿子还在部队的时候,她就想着给儿子物色媳妇了。
  可找了一圈之后,儿子都回信说不要折腾,她这一门心思也成了摆设。
  后来复原回家,这孩子一门心思扑在了大队的工作上,死活不肯去相看,之后有被隔壁李月家的恶心到了,这每次事情都是不了了之。
  现在儿子都不小了,二十五了,附近大大小小的村子里头,像他那么大的,早就抱两个孩子了,哪里会像他光棍一个,不然她也不会任由他急着取了下乡的女知青的。
  儿子也不小了,也结婚了,刘招娣这想要孙子的心思更加急切。
  可这话她不能去跟林苏说,只能让儿子抓紧点,至于他们怎么做,她也不能插手过多。
  周婶说,“小元也不小了,现在娶媳妇了,正好生孩子,你这儿媳妇虽然是年轻了些,不过年轻的姑娘生孩子,说是身体恢复的快呢,你要不,这事跟你儿媳妇说说”
  刘招娣却摇头,“还早,两人刚结婚,说这话不合适,林苏年纪轻,这心思估计还不在孩子身上。”说着,刘招娣又连忙摆手,“算了,算了,小年轻的事情,我也懒得管,我今天来,一来想让你给我裁两身衣服,二来呢,是想问问你这里还招学徒吗”
  “你儿媳妇”
  刘招娣点头,“嗯,她这孩子白白嫩嫩的,下地干活也不实际,不说我们,小元肯定不愿意的,她下乡到我们村,也没怎么干过活。”
  这点周婶倒是清楚,毕竟和刘招娣也认识好些年了,这江家村里头有什么人,她也清楚,更何况,她当初去江家的时候,是看到寄住在他们家的林苏,只是没打过交道。
  当年乍然看到这姑娘的时候,她第一眼印象就是,这都是什么神仙姑娘,长的那么好看,白白净净的,这一头黑长的头发,看着就不像是来下乡干活的,在城里也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
  后来听刘招娣说,这还真是城里来的大小姐,没怎么下地干活,也不怕被扣工分,因为她不靠这生活,家里每个月能打不少钱。
  那会听说江塬要娶的媳妇就是这姑娘,她还有些惊讶到了。
  “所以你打算让她来我这里学门手艺”周婶问。
  “嗯,这样对她也挺好的,她现在结婚了,变了挺多,也愿意去学,这下地的活不合适她,但是这缝纫的事,应该可以的。我刚好听说,你有个徒弟走了,如果可以,让她过来试试”
  周婶却是一脸为难,“招娣,你说她来学习学习可以,不过我跟你说,最近这生意不好,我也没多少收入,另一个徒弟也想走了,就是因为没什么钱,我还有桃子帮忙,如果你真让她过来,可能没多少收入可以开给她的,但是在我这里学习怎么缝纫,以后多门手艺的话,我倒是可以教她。”
  周婶的两个学徒,刚来的时候,也是没有钱的,毕竟学习阶段,你不给老师学费就不错了。
  后来他们开始帮忙缝纫之后,这就每个月开点工资给他们,但是这叫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前一个徒弟走了之后,自己买了缝纫机,这不,开始接生意了,把她的一些老客户抢了不少,手工压低。
  另一个看着这前头走的人能挣钱了,这不,也动了心思。
  周婶是已经看透了,倒是无所谓了,打算过两天不等徒弟说,自己也要遣走她,再说她也不年轻了,加上桃子现在又怀孕了,再过七八个月,她又要做奶奶,还要带孩子,所以也忙不了太久。
  刘招娣没想到周婶两个徒弟居然这样,气愤不已,倒是周婶看开了,笑着说,“没关系。”
  “这徒弟要走是留不住的,但是,怎么能把师父的客人压低价格揽走呢,这还有没有良心了”
  一般来当学徒的,都是为了学门手艺,然后自己撑起个门面来,但是刘招娣哪里想到,这前头的徒弟,居然做出这么丧尽天良的事情。
  周婶说,“没关系的,这事是迟早的,每个人都不同,再说,我也快要歇下了,不说帮桃花带孩子,就说我这也老了,眼睛花了,干不了多久。所以我才说啊,我这儿没有钱的,就教教人,你要是觉得成,就跟你儿媳妇说说,她要愿意来,就来学学。”
  “行,我问问她。”
  回去的时候,刘招娣把周婶那边的事跟林苏说了。
  “你要是想学门手艺的话,去周婶那学学,她手艺不错的,这做衣服做了几十年了,不过你要是不乐意,也不用去。”
  “妈,我可以去的。”林苏说道。
  周婶家距离家里倒不算太远,不是一个村的,但是却属于一个大的管理队的,走路半个小时,骑自行车更快一些。
  “你想学”
  “妈,多门手艺也挺好的,我平时看看书,再学学缝纫,以后有机会,还能去厂里当个缝纫工人呢。”
  缝纫工人林苏自然是不愿意去的了,毕竟她有高考等着她,但是这样至少能让长辈放心一些。
  再说,她原先就会点缝纫的,买过简单的缝纫机,也做过简单的衣服,全是靠着网上的素材学习的,简单的裤子裙子,都是会一些。
  不过到底是胡乱的做,也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
  再说了,这倒是条赚钱的路子,学会了缝纫,以后还能做设计什么的,她现在虽然想着高考的事,但是高考选什么专业,可是还没仔细想过,设计师倒是不错的。
  这么一来,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习学习,反正总不能每天在江家屋子里待着的。
  刘招娣说,“咱们到时候再买辆缝纫机,这样就方便了。你结婚的时候,我们也没买点什么,这缝纫机是该买的,等你学的差不多了,我们就给你也买辆。”
  “谢谢妈。”
  这年头婆婆大方也体贴,是件稀罕的事情了,很多人都是媳妇熬成婆,所以在婆媳方面,即便过个几十年,也是个难解的问题。
  晚上的时候,林苏把白天的事情跟江塬说了,江塬自然十分支持的。
  “你能学门手艺也不错,总比下地挣工分来的要好一些。”
  “到时候我学会了,还能领点活回来干。”
  像周婶这种偷偷给人做衣服的,在明面上倒也属于投机倒把的范畴,但是大家也能理解,毕竟很多人家,没空做衣服,成品衣服又太贵,只能这么折中,真让人发现了,最多说我这是以物易物,用鸡蛋青菜瓜果换,没钱的来往,这人也挑不出错,毕竟农村里头,大家互相叫唤物品也是很多的,我用鸡蛋换你家二两米,你用黄豆,换我家的豆腐。
  所以,这给人做衣服,也就像个灰色地带,大家都默认了可以去做的,这附近大大小小的村子,就有不少去找周婶做衣服的。
  江塬说,“这样挺好的,以后没准你还能去工厂找份工作。”
  林苏应了声,“好。”
  不怪江塬会这么说,这年头能在工厂当工人的,都是了不起的人,这工人就像后世的公务员那样难求。
  工人工资高,一个月好几十块,还有各种补贴,这还管饭,这饭堂的饭菜,可好吃了,偶尔还有肉腥,人人挤破脑袋走关系走人情,就想进工厂当工人。
  “不过学缝纫,需要个缝纫机啊,这样方便在家里学,因为周婶那边就一台缝纫机。”
  “那就买。”江塬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缝纫机可不便宜呢,一百多两百,就算是工人,也要大半年才能买的起。”
  “没事,我以前挣的钱,都攒在妈的手里,买的起。”
  “”
  本来林苏想说,不够钱的话,我这里有,两个哥哥给了我不少,正好可以买。
  哪曾想,江塬突然豪气冲天,这倒让她的钱没地方花了。
  “你想什么时候买缝纫机”江塬问。
  “这个,不着急吧,我还没开始学习呢。”虽然她算是有点使用缝纫机的底子,可现在学成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