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地主和小娘子-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看到他就说道。
柳长庚过去往炕边一坐道:“我没啥意见……这其实都是水到渠成的,石城那孩子从小就和絮儿好,跟前跟后的,早看出来了,这事说起来也不是很意外……意外的就是没想到这么早。”
柳老汉点点头,又问何氏:“你咋说?”
何氏嗫嚅了一下,问柳高氏:“娘咧,您觉着呢?”
柳高氏沉吟了一会儿道:“石城那孩子,真的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就像长庚说的,真的是对絮儿跟前根后的,那时候我也想过,你说这孩子这么跟着絮儿,长大了还不得上门求亲?没想到还真来了,至于这么早……那媒人不是说了,石家的意思是先定下,大家都安心,成亲的日子在商量,晚两年没关系。”
柳长庚就道:“大约是因为他们家可能会去汉中府?他们本来就是汉中府搬来的,自然还是要搬回去,搬回去前,先把亲事定了。”
何氏听大家都说的理所当然的,急忙的道:“等等……爹娘,你们觉着这门第合适吗?找亲家都讲究个门当户对的,石城家和咱们家比起来……咱们是不是太过于高攀了?”
柳高氏一听这话马上摇头嗔道:“你也太小看你絮儿了!门第咋了?石城家不是桃花村的?他们家是一直好像挺有钱的,那又咋?有钱不一定就门第高,也是做生意的,能比咱们高?四民之中,士农工商,商排末等!说起来,就是比咱们有钱而已……当然石城家还有地,还是农身,不过那世人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他们家就算是门第高点,才正合适咧!”
柳高氏一说起大道理来不得了!把家里人说的一愣一愣的,何氏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觉着婆婆真真是太能说了,懂得道理太多了!只能点头!
柳老汉也笑着道:“你娘说的有道理,这事真没啥商量的,那孩子成天溜溜的跟着你家絮儿,想都想得到,长大了要来求亲咧!那就这样……”
何氏急的忙道:“爹,您等等……”赶紧又问柳高氏:“娘,您觉着这事能成?那石家婶子……倒是人挺好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喜欢了絮儿?”
柳高氏就白了她一眼道:“你忘啦!石城娘他们回桃花村的时候,多少人想去跟着学编绦子,最后石城娘全都拒了,只肯教你家絮儿呢!可见是很喜欢絮儿的,你还担心啥?”
何氏听得半天,只能点头。
柳长庚笑着道:“这事还真的是没啥商量的,答应就行了!”
柳老汉和柳高氏全都点头,这件事就算是已经商量过去了,柳老汉开始了下一个议程:“那老三的事,你们已经给轰走了,就算是过去了。啥名堂我和你娘也不知道,人家到我这里来都是万不得已来看看,每回都急的屁股着火一样,坐不了一刻就想走,我和你娘提前是一点都不知道咧。”
何氏忙道:“爹,娘,我和孩子他爹知道您们肯定不知道,说这事就是让您们知道有这么个事……我们也不知道说啥好……”
“有啥?轰走是对的!那女人啥身份?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还想娶我的孙女!我都不愿意正眼看她!”柳高氏道:“这事就当没有!老三要是有埋怨,敢在我面前说的话,看我咋收拾他!”
柳长庚和何氏一听,当然是大大的松了口气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聘金的问题
柳老汉吧嗒着旱烟继续下一个议程:“那就说说树这件事!陈家那老太婆说的这一家,你们觉着咋样?”
柳长庚马上就想起柳絮儿的话了;忙道:“这一家不行;明显是看咱们家现在好了;这才找来的;以前跟咱们也不是很好;基本啥话都不说;一个村的,啥秉性也知道,以前家里困难的时候;可不见多热心的来帮忙,不行,这个我觉着不行。”
柳高氏今天的意见和儿子是高度一致;也点头:“对,这一家我看着也是不行的!树是你们的大儿子,也是咱老柳家下一辈中的老大,长媳的人一定要选好!这可关系着他们小辈所有的人呢!长媳贤惠,后面娶进来的媳妇学长媳的行事做派,才能都贤惠懂事!妯娌才有可能和睦,长媳要是不懂事,闹腾……”接下来的话一句就明白了:“看看你们原来的大嫂马氏就知道了。”
柳长庚和何氏全都点头,何氏本也是不愿意的,一个村的本就事多,再加上现在他们确实也富裕了,这事自然就有些顾虑,这也是人之常情。当然要选个好的,不是只为了他们家底来的。
大人们商量好了,柳高氏就叫他们回去,何氏也跟着回去行了!这边放了那个下人王氏,就能忙得过来,如今你们家一下子来了两个说媒的,肯定这几天人家要来听消息的。
何氏听了这才答应了,跟何如玉等全都告别,跟着柳长庚回来了。
回来这天晚上,何氏把柳絮儿叫到屋里说了这事。其实孩子的婚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有了这两样,不用和孩子说,有些人家避讳的,更是提都不提,那孩子也不好意思打听。
不过柳家不一样,柳絮儿从小就有主意,况且早早就成了家里的中心,柳长庚和何氏都看重她,这事自然要和她说一说的。
柳絮儿没那么多的想法,只要父母亲答应就行,至于娘担心的,那石城娘好不好相处,石城家门第是不是高了,她还没到担心的时候。
三天之后,石家的那个媒人上门听信,一听这边答应了,急忙乐颠颠的去石家报喜,然后就是纳采合八字,纳吉过大礼,一样一样来。
乡下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说亲的双方在正经纳采开始前,先找人询问打听,就和来打听柳树的那位陈奶奶的情况一样,先问问人家的意思。
这种打听也是不分男方主动还是女方主动的,男方若是家境弱一点,自然是要主动的,但是男方若是家境好,就会常被女方主动上门打听。
以前袁豪就常被人上门打听。
打听好了,对方也有意思了,这就从纳采开始,倒不是为了省开始的那点礼,而是乡里乡亲的,互相都给留着点脸面,毕竟被打听的这一方若是不愿意,人家主动找上门的那一家姑娘小伙的今后还要继续说亲呢。
石城家和柳絮儿家也是从小认识的,还是邻居,但是这面子还是要互相的留着,石谦先派人来打听一下,也是给柳家一个心理准备,毕竟,就算是觉着两家的亲事自然而然,可到底两个娃年纪还小。
柳家给了肯定的答复,回去了之后,石家便准备了纳采的礼,过了两天,媒人带着一行下人提着礼物就来了。
从门里进来,这位官媒先敛衽一礼,给柳长庚和何氏笑着道:“喜鹊叫,好事到!”身后的一排人就马上拱手作揖,弯下腰去,齐声道:“恭喜恭喜。”
柳长庚和何氏都是乡下人出身,哪见过这么正经的纳采,窘的全都手足无措的,何氏急忙的回礼笑着道:“请进,请进屋吧!”
媒人笑着点头,跟着何氏和柳长庚进了上房屋里,她的身后的五六个下人,提着朱漆红木镂空的提篮,或者托着个长条大红木托盘,也跟着一一进来,进来了之后将东西恭恭敬敬的放在了正屋中间的桌子上,摆好了,然后在躬身退出去。
媒人这才笑着道:“奴家是凤县县衙的在册媒人,奴家夫家姓李,柳二爷和二奶奶叫奴家李氏就好。”
柳长庚和何氏全都窘的满脸通红,柳长庚被人叫爷这还是头一遭啊。
那李氏笑着先说了一串儿的吉祥话,然后将准备好的石城的庚帖拿出来,笑着双手捧给柳长庚:“这是石家大少爷的庚帖。”
柳长庚急忙的接过来,叫何氏赶紧将早准备好的柳絮儿的庚帖也拿出来,这庚帖可真真的定在丝绸上的八个烫金大字,那李氏媒人看了,抿着嘴笑着装了起来。
纳采原是男方请的媒人头一次上门的提亲,女方答应不答应的这会儿说出来,若是答应在这个时候要打听男方的情况,若是合适便合八字的。虽然前面的一道程序已经是先试探过了,不过何氏也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因此便趁机打听石家的事情。
李氏笑着道:“两家原是邻居不是?情形的该知道啊。”
何氏就道:“原是邻居,不过石家搬出来好几年了,我们来往就淡了,家里多少人都知道,就是想知道,如今家里都是啥情况……大概的说说就行。”
那李氏不知道何氏想知道什么,不过这女方打听原也是应当的,因此笑着详细的将石家的情况说了说,其实何氏听着都知道,她想知道的不过就是石城娘平常里的为人处事,会不会喜欢了自己的闺女絮儿的,但是这却又怎么能从这些平常的情况中听出来呢!于是听了半天,想知道的没听到,说的全都是自己知道了,又不能总追问,只好不停的点头。
柳长庚跟着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什么来。媒人李氏喝着茶聊着,大约坐了一个来时辰,便起身告辞,何氏急忙的拿出来早已经准备好的红包送过去。
媒人收了,笑着告辞。
合八字,就是把双方的庚帖拿回来放在神案前或者祖先的牌位案上,用香炉压着,过三天,看看这三天里家里会不会出什么不好的事,若是出了不好的事,或者家里人吵架拌嘴了,那就是八字不合。当然,一般家里人知道要合八字,都刻意的小心,不弄出什么摔碟子绊碗的事情来。
三天里没事,这还不算完,要拿着双方的庚帖去找人批八字,批过了说好,那就是真的好,这就叫过文定。
之后就是过大礼,过大礼是将聘书、礼书送到了女方家,选个好日子,把聘金、礼金、聘礼全都送过来。
过大礼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合了八字过了文定,媒人两边儿跑着将过大礼的日子定了下来。
因为这个要准备一段时间,因此,过大礼的日子就定在了十月十六日。原本是想定十月初十,双十吉利,十全十美么,但是石城又说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事,要求的太满反而不好,坚决的要求换个日子。
虽然这事原本轮不着他说话,但是自从柳家点了头之后,他就上蹿下跳的忙活,从纳采开始意见多多,不听还不行,就这么个大儿子,石城爹娘也真心拿他没有办法。
两人也算是看出来了,石城对这桩婚事上心的很咧!
关于聘金,石城娘这天当着石城的面和石城爹商量,聘金就给六十两,这数吉利。聘礼么,自然是该有的都有。
石城一听就不干了,嫌聘金给的太少了:“以咱们家和她们家的境况,给这些不嫌寒酸么?儿子我可丢不起这脸!”
石城娘气的不行,道:“那你说应该给多少?!”
石城沉吟了一下道:“爹,咱们在汉中府到底开不开珠宝铺子……”
话都还没有说完,石城娘已经拔高了数倍的声音叫道:“你还想聘个铺子给她?!你干脆把所有的家当都给她得了!”
石城听了就翻白眼:“娘,您听我把话说完行吗?这样您也免得误会,说出这么……的话,收不回去,多不好?”
石城娘愤怒的转开了脸。
石谦就道:“那聘金还在商量,并没有说就定下,你着啥急?”说着又转头对石城娘道:“你也别着急,六十两确实少了,这还要商量,听听石城是啥意见。”
石城就道:“珠宝铺子和絮儿现在经营的铺子有些共通之处,我就是问问爹您知不知道行情,因为絮儿肯定是会在成亲前在汉中府开个铺子的,经营的东西大致应该还是她现在的这些东西,到时候,这个铺子必定是她的陪嫁。娘,我只问你,您给絮儿下个六十两的聘银,到时候人家陪嫁了一个铺面……儿子这脸往哪儿搁,难道还说错了?”
石城爹倒是问了句:“絮儿真的要在汉中府开铺子?”
“这是一定的,而且也就是这两年吧。”石城道。
石城娘愣了,呆了呆才道:“他们家真能给陪嫁个铺子?”
石城点头:“肯定会,这个都不用问。我料想絮儿会把凤县的这两个铺子让家里人经营,汉中府的那个铺子絮儿自己经营。陪嫁虽然是絮儿自己的东西,可和聘礼想来是要相差一半的,您这聘礼拿得出手吗?再说了,咱们家多少家底,儿子清楚,您大儿子要娶媳妇,您就给六十两的聘礼,您就不怕儿子我心里头不舒服?”
石城娘皱着眉头又转开了脸,她又被儿子说服了,而且石城最后的几句话叫她有点脸上下不来,不知道怎么解释好,但是身为母亲又不愿意示弱,于是只能转开了头去。
第一百三十章 :道理很多
石城娘好骗;石城爹可不是好骗的,做生意多少年了;脑子转的也快,稍微的一想就明白了,石城这小子再给他爹娘耍心眼呢!石城爹哼哼的笑着,倒是没有说出来;也不打算跟石城娘说。石城虽然有自己的小算盘,不过最后几句话说的确实也有道理。
他想了想笑着问:“你觉着给多少合适?”
石城就站起来,像个大人一样背着手在屋里乱转:“小姑的聘金是多少?娘,您说去了汉中府;一般的聘金是多少?咱们比着汉中府的来?毕竟,今后咱们要在汉中府过日子;若说娶得大儿媳妇给的聘金是乡下的聘金;儿子脸上却是不好看。”
石城娘嘴巴动了动,没说话,看着石城爹。她有种感觉,儿子的话虽然还算是平和的说着,不过好像是有点恼怒了?
石谦沉吟了一下,他的堂妹两年前出嫁的,从凤县县城嫁到南郑县县城去,男方不是生意人,只是南郑县县衙的钱粮师爷,给的聘金就是五百两纹银。
钱粮师爷,也是个肥差,而且是世袭的。在大明朝,能够世袭的不止是王爷侯爷的那些爵位,还有一种官职是可以世袭的,职位相当于是小吏,就是每个地方上的一些管着钱粮户籍的人。
因为每个地方百姓情况,及其的错综复杂,谁家有几口人,有多大的地,这些地都在什么地方,有些是在村子周围,有些都能是深山老林里,或者是沟沟渠渠的哪里,这些当官的哪里能清清楚楚的?最清楚的就是这些本地衙门管着户籍和管着百姓上税的小吏。
县官来了一般都得几年时间才能熟悉。但是地方官员有个规定,就是任期为三年,最多延任一期,就是在某个地方为官,最多只能是六年,这也是防止官员在某个地方呆的时间过长,滋生*,甚至在当地豢养培植自己的势力,避免做大到朝廷不能掌控的地步。
官员时常的换人,手下办事的人就不能常换,那样本地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了,尤其是管着钱粮和户籍的,根据户籍每家每户的要上缴粮税,这个不能乱。因此,每个地方上的钱粮师爷和户籍卷管是最重要的两个差事,而且是世袭的,爹做完了传给儿子,儿子做完了传给孙子。世世代代的,那本地的百姓人家都是什么情况,这些人心里是清清楚楚的,谁家在哪个犄角旮旯多了半块地,他们都能马上知道,赶紧去找他们上税。
这些人算起官职来,九品都算不上,小吏而已,但是却能世代承袭这个职位,也算是个铁饭碗,而且是肥差,这里面的门道就多了去了。
石谦的堂妹就是嫁给这么一个人家,给的聘金就有五百两之多。石谦本就不是个糊涂的,刚刚石城娘说六十两的时候,他也觉着过于少了。
石谦知道石城娘到底就认定了柳絮儿就是个乡下媳妇,他本也没打算同意呢,正在琢磨应该给多少,石城先说了话,虽然话说的还是比较和缓,但是石谦能听出来,儿子心里已经是很恼火了。
沉吟了一会儿,对石城道:“六百两吧,如何?聘礼首饰一样不少,全是咱们珠宝铺子最好的东西,到时候你去挑,对了,还有丝绸皮件什么的,九月份的时候就全都送来了,你在选。”
石城娘吸凉气吸的牙根子都冷!乡下人家的闺女,给六百两的聘金!真真是捅破了天了!
石城觉着很应该,这才点着头答应了,笑嘻嘻的给爹娘行礼道谢,他爹便叫他就去准备,石城于是起身去了。
这边孟氏等他一走就埋怨石谦道:“你为啥一下子给这么多?!乡下人的聘礼,五两都有,十两八两的已经是很好的了,我给六十两,已经很不错了!你却一下子翻了十倍!”
石城爹摇头叹气笑着道:“你呀,总是看不透!石城说的对,一来咱们的家底有多少,自己孩子能不知道?你给他的媳妇只给六十两的聘金,石城心里能舒坦吗?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说不定就因为这个对你凉了心,以后看你难受不!既然已经答应了婚事,就大大方方的置办又能如何?”
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还有一点,你不要总把絮儿当成是乡下人,这个之前已经说过了,此一时彼一时,就像咱们家一样,若是你也有个女儿出嫁,对方也比着乡下人的聘金下聘礼,你生气不?那不是亲家不成反成了仇家?”
石城娘沉着脸听着,心里百般的不愿意,但是听着这话也有道理,刚刚儿子的反应……确实有点不太好啊!
“六百两,我觉着差不多,跟咱们家的家底比起来也不算很多。你也不要为了这个心里头有疙瘩,反显得小气……你是最在乎这个的,不想被人当成是乡下人,可你想想,等到了汉中府,女眷们坐着闲聊天的时候,问大家的儿媳妇多少银子聘来的?有五百两的,有一千两的,偏咱们的六十两。是你脸上好看,还是我脸上好看?还是儿子脸上好看啊?!”石谦说着,又端起茶杯喝一口:“凡事要向前看。”
石城娘终于重新靠在了靠垫上,这动作说明,她已经服气了。
石谦又道:“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是石城自己的想法,咱们家本能拿出来六百两,石城原本自己预计的也是六百两,你却只肯给六十两,这一下子的相差太大,石城心里能没有个埋怨?你看他面上笑着,但是你知道他心里得多难受?”
几句话,早把石城娘说服了,而且是心服口服,她自己心里也埋怨自己,确实是妇人之见,眼光太狭窄了,怎么就没想到,今后到了汉中府的事?这样一想,又觉着儿子是不是已经生自己的气了?
石谦多么了解她,笑着道:“不碍的!你是他亲娘,就算是暂时的有些埋怨,也不会给你记这些,只要以后对他的事情大大方方地,三两下就哄好了。”
石城娘听了,这才放心。
石谦第二天才找到机会单独教训石城,敲着他的脑袋道:“你这心眼已经动到了你爹娘头上了?你娘实诚,你以为你爹就是好骗的?”
石城捂着脑门还装无辜:“我咋了爹?!”
石谦就冷笑:“絮儿的铺子,大约是聘金到了,铺子就有钱租下了吧?你还耍心眼,说啥陪嫁个铺子,你娘一时没反应过来而已!陪嫁的铺子是租的还是买下了?租的就没有啥陪嫁一说,即便是买下……不知道那些聘金够不够呢!”
石城这才‘噗嗤’的笑,赶紧的道:“爹,这事您和我娘说不说?可千万别说,不然这就是今后的婆媳矛盾!儿子先说好,这事是我自己想的,絮儿可没跟我提过,人家确实想在汉中府开铺子,不过人家的家底,现在租个铺子是绰绰有余,别说汉中府,就是京城也租得起,只看租下了生意如何了。儿子不担心聘金给的多少,因为柳二叔和柳二婶本就是乡下人,没那么贪心,而且他们养的女儿,宝贝的啥似得,又不是拿来卖钱的,当然不会算计聘金多了少了……”
他咳嗽一声继续道:“儿子为啥要多给点聘金,是这么想的,就和爹说说,您听听合适不……儿子今后是要做生意的,方方面面都要接触人,自己的啥事大约的慢慢都要被别人打听,叫别人知道儿子这么寒酸,还以为儿子做生意就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呢!爹,咱们聘金多给点,同样地,絮儿那边自然就能多陪嫁点,咱们给的也好看,她们陪嫁的也好看,何乐而不为?这些钱,说到底最后还不是在儿子和媳妇手上?娘就是想不通这一点,她落絮儿家的面子,其实落得就是儿子的面子,到最后落得也就等于是自家的面子!这些事娘……”
“好了好了好了,”石谦连说了三声好了,笑着在他头上又敲了一下:“你可真是巧舌如簧!你把这劲头要是用在做生意上头,估计咱们家生意早就兴隆的很了!”
石城笑了:“爹是觉着我说的有道理?”
石谦笑着,道:“道理是爹给儿子讲的,不是反过来儿子给爹讲的!你给我记着,这事我和你娘是因为你是我们的儿子才肯答应的,所以,你也要答应爹,这件事上,不能跟你娘记下啥不好的想法。你娘有你娘的道理,只是有些不好说,你也不用知道,我和你娘最后到底还是答应了你,遂了你的心愿,所以,你不能不懂事,要知道,你娘也有她的道理!”
石城笑嘻嘻的点头:“您放心吧爹!儿子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儿,还跟娘记仇!这事多亏了爹娘呢!儿子当然不会胡乱想啥,娘到底是我娘呢!刚刚儿子说,儿子的想法别和娘说,也是这个道理,怕娘心里不舒服了,以后跟媳妇处不来,老是生闷气,对身体不好。”
石谦听了这才满意,笑着道:“这个我有数,自然不会说。”点着头这才走了。
石城笑着看爹走了,这才呼了口气出来。娘到底是有她的道理,还是仅仅因为心眼小虚荣心强,他心里清楚的很,只不过,她是他这一生的娘,他没什么选择。而且他这一生的心愿,就是顺利娶了柳絮儿,如今已经是定了,他自然也不需要计较之前的种种。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打听的消息
十月十六日;石家的聘金、聘礼就送了去,咿咿呀呀吹唢呐的先进门;然后站在门口吹着,所有的聘礼一抬抬的进门,唢呐就一直吹着,直到两首曲子吹完了;聘礼才算是全都进了门。
柳絮儿穿着大红的衣裳坐在屋里,石家请来的全福娘子进来给她梳头、插簪,并有一起来的几个年轻媳妇跟着插戴鬓花。穿戴整齐了,出去拿出来了聘书和礼书;交予柳长庚。柳长庚与何氏接了,这边将回礼奉上。
一套规矩下来;大家这才笑哈哈的互相道喜;何氏将全福娘子并所有送礼的人请出去赴宴。
外面来了一些本家的亲戚,也是来贺喜赴宴的。
热闹了一天,柳絮儿在晚上等大家都走了,这才换了衣裳吃了今天的第一顿饭,如今她也算是安心了,这婚事应该就是板上钉钉了的。石家发生的一切她自然是一点都不知道,石城也没打算和她说,今后成亲之后的婆媳相处,絮儿和他都是有数的人,自然会全力的周旋。
至于聘金,说实话柳长庚和何氏倒真没有觉着多,他们的女儿,给多少聘金他们都觉着应该。何况,他们早已经是打定了主意的,聘金大部分是会给女儿当陪嫁的,这就是女儿今后自己的钱。
这一天柳长石带着何如玉,抱着小娃,还有柳老汉、柳高氏全都来了,柳长齐自己来的,他也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领着柳云儿来给人家添堵。
请期定下成亲的日子,因为双方年纪都还小,石谦的意思,定到十五岁成亲,石城很赞同的,他恨不能十四就成亲算了!不过到了柳絮儿这边,就觉着还是有点早,商量来商量去,终于定下十六岁成亲。
十一月三十日,柳家的两个铺子正在盘点,明天开始,他们的铺子就要关门歇业,一直到正月十六日才开门了。
新铺子好盘点,因为东西整齐有数,数清楚余下的和账本对上就行了,但是那个老铺子东西杂乱,点起来比较的麻烦。柳树、柳林几个都在那边。
柳絮儿本也想去的,但是石城恰巧来了,跟她说了件挺吃惊的事。
“你三叔那小三儿的一些事情,我已经查出来了。”铺子门已经关上了,石城过来坐在柜台外面的椅子上,腿伸的长长的往柜台上一搭,直接把柳絮儿出来的路挡住了,她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何况一听这个她也挺感兴趣的,忙问:“啥情况?”
石城哼哼着:“是山东海边的人,父母亲是渔民,也不知道年轻的时候是被拐卖啊还是自己跑出来的,反正成了一个做生意的人的妾,后来被送给了你三叔。”
柳絮儿震惊的看着他。
石城耸肩:“就是这样,那做生意的人是在汉中府,经营的是个瓷器铺子,身边的妾啊姨娘啊,说不清有多少个,和他做生意的人,只要是他能求到的,就喜欢给送这样的女人。”
柳絮儿震惊了半天,找到了奇怪的地方:“既然是这样的女人,照理说和家里已经是不来往了的……怎么还给她侄子在这边找媳妇?”
石城道:“据说是跟着你三叔之后,就回去了一趟,跟家里人联系上了,这个侄子也是前年年底的时候,才有人看见开始跟在你三叔后面学做生意。其他的真还没打听到,想知道详细的,只能去山东那边打听,不过那就更不容易了……”说到了这里石城看着她:“絮儿,你知道那侄子多大了?”
柳絮儿摇头:“不知道……总不成三十了?!”她猛地瞪大眼!
她这样猜主要是因为石城的表情,石城笑了摇头:“三十也太夸张了,今年二十岁了……就这样也很夸张了!你才十二岁啊,你三叔完全不是个人!被那女的枕头风一吹,娘的完全没把你们当他家里人。”
柳絮儿就冷嗤:“你才知道!我一直都觉着我三叔挺阴险的……看着好像总是一副无奈的样子,开始好像是因为贾氏,不得已的才不离家……反正就是总摆出他身边的人错处比他大,他的一切都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的样子,其实,我觉着他才是最坏的那个!”
石城听了点头道:“反正都不是好东西!”他摇着搭在柜台上的脚道:“还有件吃惊的事呢!”
“还有?你能不能一次把话说完?”柳絮儿白了他一眼:“啥事?”
石城摇头:“我找人盯着那小三儿的地方,有个人是那宅子的常客,你猜是谁?”
柳絮儿正要说不知道,然后一件事突然的就好像灵光一闪的想了起来,她马上问:“难道是柳云儿?!”
石城惊讶的点头:“没错!就是她!你怎么知道的?”
“就是柳涛被蛇咬了那次,我和娘出去买菜看到她去找那个女的去了……柳云儿本来就和她娘一样,有钱的就巴结,没钱的就上脚踩。”
石城道:“不过有件事要注意啊,那找的人盯着那宅子,可不止一次看到柳云儿和那个侄子一起进出……那女的叫方云,侄子叫方济承。柳云儿和方济承,看样子不是一般的关系。”
柳絮儿惊讶的道:“啊?不会吧?”她想了想道:“这事……我怎么觉着不大对?总有种阴谋的感觉?”
石城点头:“不错啊!我也觉着不对!我觉着应该查查你三叔到底做的啥生意,这方云和方济承到底是啥来历,尤其是这个方济承,真的是方云的侄子?一个这么大的侄子,为啥能来投奔他姑姑?他家人呢?起码他爹总应该露面吧?却没见过。”
柳絮儿摇头:“真是应该查一查……对了!你查这个用的是什么人?你家的下人?”
石城一愣,没想到她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