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撩妹记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班第三,全年级第十九。
杜晓彤刚刚因为离家出走,名字在学校里人尽皆知了一把,现在又因为月考成绩,让所有人惊掉了下巴。
他们辛辛苦苦学了两年,竟然还考不过一个在奶茶店突击一周,回学校又突击一周的杜晓彤……
无数学生都受了刺激,寝室里挑灯夜战到深夜的人一下子增多了。
杜晓彤捏着在奶茶店打工剩下的32块钱——她打工的一周拿一半的实习工资,总共112块钱,每天跟着奶茶店的其他店员一起吃饭,吃得挺便宜,一周吃饭花掉80块钱,还剩32块——豪气冲天得对三个室友和顾盼说道,“来来来,你们想吃什么,我请客。”
杜晓彤瞥了顾盼一眼,叹口气道,“也就半路被你骗回来了,有点美中不足。要不然在奶茶店打工到月考的那一天,直接来考场上考试,考个全班第三……比现在还要帅啊!”
顾盼看了一眼杜晓彤手中可怜兮兮的三十块钱,“快醒醒吧,别做梦了。”
第177章
四月和五月; 城市里大街小巷的槐树都开花了,浅黄色的槐花夹杂在浓密的绿叶中; 并不怎么显眼; 只有一阵雨过后,地上槐花落成一片,水汽混合着槐花的香甜气息; 才会让人不容忽视。
顾盼还没考生物竞赛考试的时候,看到地上和树上的槐花,想起来小时候吃过的槐花饭,就和老顾提了一句,“现在整个城市的槐花都开了吧; 能不能弄一点蒸槐花饭啊?我记得小时候吃过,挺好吃的。”
老顾却和顾盼说; “现在开的都是洋槐花;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你小时候吃的都是土槐花,要六月七月才会开花呢,下个月的时候我去给你摘。”
“再说了,你看见的那些洋槐花; 都是马路边上的,每天旁边开过那么多汽车; 不知道有多少尾气; 哪里能吃啊。”
后来大街小巷的洋槐花都落了,顾盼一忙,也就忘了这回事了。
周五褚开慧给顾盼打电话的时候; 说老顾回了老房子那边,给顾盼摘好了槐花,但是不知道怎么做。
顾盼挺惊喜的,连忙在电话里说道,“啊,我明天一大早就回去,槐花先给帮我放到冰箱里,明天我回家自己做!”
第二天一大早,顾盼就急急忙忙地回家了,从冰箱里拿出槐花的时候,松了一口气——冰箱里的槐花用保鲜膜包裹地严严实实,还十分新鲜。
顾盼其实自己也没有做过槐花饭,小时候吃的都是邻居奶奶蒸好拌好之后送给她家的。但是对于槐花饭的印象还在,现在顾盼自己会做饭了,再回想一下槐花饭,发现其实很简单嘛。
顾盼担心槐花上有灰尘,先将槐花用水浸泡着多洗了两遍,洗的时候发现槐花没有全开的,都是半开的花苞。
顾盼有点奇怪,在厨房里喊老顾,“为什么槐花都是半开的啊?现在都六月份了,槐花还没有开展的?”
老顾说道,“不是,我故意挑的半开的,这样半开的花苞更甜更好吃。”
顾盼愣了一下,问道,“你这槐花怎么来的?”
老顾回答道,“还能怎么来的……你爹我上树摘的!”
顾盼心中一暖,“真看不出来,您这吨位还能上树。”
老顾哼了一声,“那是,你爹我四岁就会爬树,四十岁还能将这个本事丢下了?”
槐花饭顾盼自己喜欢吃甜口的,随口问了老顾一句他喜欢吃什么样的,老顾说道,“当然是咸的,也就你们小姑娘喜欢甜槐花还拌蜜……也不嫌腻……”
顾盼两辈子还真是第一次知道老顾原来喜欢咸口的槐花饭,她记得自己小时候,老顾都是跟着她吃甜口的。
顾盼将槐花一分成两份,一半槐花拌上面粉,还有盐和辣椒面,另外一半则只拌了面粉。
分成一上一下两个笼屉,洒上水后上锅蒸。蒸好了之后在咸口的那一半里拌上花椒油,甜口的那一半则拌的熟油。
然后顾盼将老顾叫进厨房,指着咸口的槐花饭问老顾都想加什么调料,老顾说的那一个齐全,“葱花、蒜蒜末、辣椒粉、酱油、醋,诶可惜没有花生碎和炒芝麻了,要不然撒上去吃着才香,缺了这两样味道就差多了,总是觉得对不起我辛辛苦苦摘下来的槐花……”
顾盼还能说什么呢?
她唯一能说的就是,“等着,我现在给你炒花生碎和芝麻。”
顾盼一边恶狠狠地碾碎花生一边想着,老顾这辈子都没让她感动超过三秒。
。
顾盼的槐花饭刚刚拌好咸甜两份,就接到了赵紫薇的电话,“顾盼,我自由啦!”
“我今天终于出院回家了,这次的疗程太长了……在医院住的我都闷死了,总算可以回家回学校了!”
“唉,一眨眼你都进省队了,舒皓皓都进国家队了,我现在连个省一都没拿到手呢,还要奋斗九月份的数学竞赛。”
赵紫薇电话打过来的时间太巧,顾盼问道,“你现在在哪里呢?要不要来我家吃槐花饭?”
赵紫薇耳朵竖起来,“槐花饭?那是什么?”
顾盼简单给她描述了一下,赵紫薇顿时很感兴趣,“好好好!去去去!你家地址报给我,我一会儿就到啊。”
顾盼和老顾说了一声,她有同学要来家里吃饭,老顾刚刚在顾盼打电话的时候,就已经听见了,“来呗……”一副不太情愿的样子。
既然赵紫薇要来家里,顾盼就又给余卡卡打了一个电话,余卡卡一听说有东西吃,立马高兴地蹦起来,“好好好!我现在就来!半个小时就能到你家!”
本来一个同学要来,老顾还可以接受,如今得知两个同学要来,老顾看着盆里的槐花饭,顿时心疼起来。
老顾先一步走到厨房,手脚麻利地盛出一大碗咸口的槐花饭来,三口两口地吃下肚,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好吃!好多年都没有尝到这个味道了!”
然后又盛满一大碗,在厨房角落里放好,对顾盼说道,“这碗是我晚饭啊!”
顾盼:……
她不过叫了两个人来家里吃饭,可把老顾给心疼坏了。
。
顾盼在家里等不及,直接走到小区门口去迎赵紫薇了。
看到赵紫薇的时候,顾盼第一句话就是,“瘦了。”
赵紫薇本来就瘦,现在更瘦了,细胳膊细腿看得顾盼心惊。但是看起来气色倒是不错,嘴唇红润润的,不像上次住院治疗的时候那么苍白,人也很有精神,见到顾盼之后还小跑了两步过来。
顾盼想问赵紫薇这次治疗怎么样,但又不敢开口。
赵紫薇看破顾盼的迟疑,笑着对顾盼说道,“这次治疗效果挺好的,医生说每个人对新药的反应不同,我是疗效最显著的那一类,肿瘤缩小了一点。”
赵紫薇侧头看着顾盼,一双眼睛亮晶晶的。
顾盼脚步一顿,又惊又喜地看着赵紫薇,“缩小了?”
赵紫薇笑着点头,“对,不过只有一点点。”
顾盼学生物竞赛这么久,对于肿瘤缩小意味着什么,多少有些概念……虽然说未来如何不能保证,但是肿瘤缩小,最起码让人看到一丝丝曙光。
顾盼站在原地,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一串串的下落。
见到顾盼这样,倒是把赵紫薇吓了一跳。虽然说得知肿瘤缩小的消息后,她自己偷偷哭过,爸妈更是喜极而泣。但是在赵紫薇心中顾盼一向豁达,身上有股见过大风大浪的劲儿,所以赵紫薇直接就将这个消息没有任何铺垫地告诉了顾盼,完全没想到顾盼会哭。
赵紫薇顿时也觉得自己的眼眶酸酸涩涩的,但是又觉得自己和顾盼两个人在小区门口一起哭,实在是太丢人了,强忍住泪水,“好事儿啊,你哭什么啊……”
顾盼连忙拿出纸巾,转过头去,用后脑勺对着赵紫薇,将脸上的眼泪擦干净,然后转回来笑着对赵紫薇说道,“的确是好事儿,你怎么也不早说,要是早说的话请你吃大餐。”
赵紫薇连忙摇头,“我这好几个月,基本上没吃下几口东西去,新药管用是管用,但是我的反应也特别强烈。基本上吃什么吐什么,全靠毅力不停地吃,不过这样也还需要配合输营养液……你看我现在瘦,其实这还不是我最瘦的时候,停药之后又养了一阵呢。”
“医生都说亏得我年轻,身体底子好,要是年纪大的人像我反应这么强烈,这药都不能用。所以你现在给我吃大鱼大肉我也吃不下去,槐花饭我很喜欢啊,小时候吃过一两次,现在都还记得味道,就是很少有地方能吃到了。”
顾盼听到赵紫薇的话又是一阵心疼,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一本正经地说道,“不不不,槐花饭太寒碜了,槐花不值钱,最起码要弄个牡丹饭、紫薇饭什么的……”
赵紫薇听到这里,才反应过来顾盼是在打趣她,伸手在顾盼胳膊上拍了一下。
顾盼夸张地吸了一口冷气,“你现在这么瘦,不能随便打人,硌得慌!”
。
一顿简单的槐花饭,吃得余卡卡和赵紫薇都特别开心。
赵紫薇的确没有吃几口,大概是甜口的吃了两三口,咸口的吃了两三口,就将饭碗推到一边了,又小口抿了几口汤。
余卡卡开心地背起了不知道什么文章,“在槐花开花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村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背到一半,赵紫薇接上,“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小朋友临走时——”
赵紫薇背到这里,也停下来了,和余卡卡两个人一齐看着顾盼,看见顾盼没有要接着背下去的意思,余卡卡戳了她一下,“继续呀,怎么就你不配合?”
顾盼一脸茫然,配合什么?她怎么配合?
她怎么知道后面的句子是什么啊?
余卡卡和赵紫薇都面带惊讶,“这是小学课文啊,你不记得了吗?”“你今天做槐花饭,咸口的甜口的都有,难道不是按照小学语文课文里面做的吗?”
“后面的句子是,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顾盼:……
余卡卡和赵紫薇有什么资格一脸震惊,该一脸震惊的是她好吧?
第178章
赵紫薇在家里没住几天; 就回到了宿舍。
“和我爸妈从早到晚一天二十四小时相处这么多个月了,早就想学校、想你们了。”
“数学竞赛几个月后就要考了; 我这么多个月都没上课; 自己也没怎么学,啊啊啊你们带我一起自习啊!”
“舒皓皓七月份考完IMO,我的竞赛要九月份考; 这两个月把舒皓皓抓来帮我辅导吧。”赵紫薇托腮看着顾盼,“你帮我抓一下舒皓皓?”
顾盼一脸莫名其妙,“你又不是不认识舒皓皓,干嘛要我帮你抓他辅导?直接自己去找他不就行了?”
赵紫薇仔细看了看顾盼的神色,唇角微微泛起一丝笑意; 低声道,“那可不一样……”
然而顾盼没有听清赵紫薇小声嘀咕的话; 也完全没有深究赵紫薇刚才的话的含义。
顾盼觉得赵紫薇这次回来之后; 好像心情格外好,整个人都很有精神很有活力的样子。有时候在宿舍坐着躺着,就哼起了歌,每次在浴室里洗澡的时候; 更是她的个人演唱会时间。
顾盼一开始只觉得赵紫薇是因为病情略微好转,所以心情很好; 但是几天后顾盼发现; 好像原因不只有这一个。赵紫薇每天拿着手机的时间变得比以前长多了,基本上每个课间休息的时候都会发短信,经常对着手机不经意地就露出笑容。
虽然依旧是雷打不动的晚上十点半睡觉; 但是现在赵紫薇会每天晚上十点一刻就雷打不动地爬到床上,然后抱着手机傻笑一刻钟,再睡觉。
顾盼本来以为赵紫薇晚上也是发短信,因为赵紫薇躺在床上之后不会发出什么声音,但是吴煜童却告诉顾盼,赵紫薇每天晚上都是在视频。
顾盼十分惊讶,“视频?视频怎么不说话啊?”
吴煜童说道,“不知道……大概两个人互相看看就很开心了吧……”
顾盼知道之后直接问了赵紫薇,赵紫薇说得理直气壮,“你们晚上要在宿舍学习的啊,我视频出声的话,不是会影响你们嘛。”
顾盼说道,“那你也可以去阳台,或者去走廊聊天啊。”
赵紫薇摇头,“阳台有蚊子,我才不要去喂蚊子,走廊的话,晚上十点多正是人来人往的时候,很多女生都在走廊里打电话,要是让别人看到我在走廊里视频,多影响我的形象?”
顾盼不太理解,“走廊里视频有什么影响形象的?”
赵紫薇撇撇嘴,“当然了,我这么美,怎么可以为了和一个男生视频,就傻兮兮地站在走廊里?”
“全校那么多男生喜欢我,要是他们听说我这样做的话,心里该有多难过?全校又有那么多女生,她们喜欢的男生不喜欢她们却喜欢我,让她们看到我穿着睡衣站在走廊里傻兮兮地和其他男生视频的样子,像话吗?”
顾盼:……
小紫薇你的偶像包袱太重了。
虽然赵紫薇之前谈过那么多次恋爱,顾盼也算见证过两次,但是她之前隐约觉得赵紫薇的这次恋爱不一样。最起码赵紫薇以前的恋爱中,顾盼从来没有见到她每天脸上挂着这么多笑,也没有见过她发这么多短信,甚至经常哼歌。
现在看来,赵紫薇的这次恋爱,和以前应该也区别不大。
。
一进入七月,真是一天比一天热,每当顾盼以为这已经是最热的时候,第二天的气温总是能再一次打她的脸。
真是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生物竞赛教室里,除了偶尔来串门玩儿的同学,如今加上顾盼只有四个人。毕竟进入暑假了,拿到省一而没有进入省队的同学,如今都在高高兴兴地享受假期。没有拿到省一等奖的,如今已经是19班的学生了。
顾盼、罗青青、关鹏、齐紫玉,四个学生一间教室,可以说十分宽敞松快了。顾盼一个人霸占着四个桌子,用来堆放她的各种书,再也不用担心在拥挤的教室里闻到课间打完篮球回来的男生身上的汗味儿。
教室里开着空调,凉飕飕的十分舒服,但是只要一走出教室门,汗珠就争先恐后地往外冒,去一趟厕所就一身汗。
顾盼对罗青青抱怨道,“怎么厕所不安个空调啊?”
罗青青翻个白眼,“教室里有空调就不错了,你看除了实验中学,教室里有空调的学校有几个?”
齐紫玉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当初我就是因为知道实验中学有空调,初中三年才那么努力的。我小学的好朋友初中就上的实验附中,夏天有空调吹,实在是太舒服了,我初中三年热了整整三年。”
顾盼想起自己的初中,也是不忍回忆,虽然说她在初中遇到了很多好朋友,但是单说五中的硬件环境,和实验中学实在是没办法比。
暑假还留在学校上课的,只有顾盼她们这一届准高三的学生了,不知不觉他们就成为学校里年级最高的学生了,很多人都觉得不习惯。
顾盼倒是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她只想着快点进入大学,进入大学之后就算是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了,做很多事情都会更方便了。
实验中学的食堂还留着一小半的窗口,顾盼他们四个人,每天中午轮流派一个人去食堂将四个人的饭一起买回来。中午的太阳实在是太烤人了,顾盼每次走在操场上都担心跑到会被晒化。
今天是关鹏买饭,问顾盼吃什么的时候,顾盼说凉皮。关鹏撇嘴,“看你都连着吃了好几天的凉皮了,你也吃不烦?”
顾盼叹气,“太热了,吃别的都没胃口,也就凉皮还能吃下去。”
关鹏一脸诧异,“教室里开着空调呢,这么凉快,有什么热的?”
顾盼望了望玻璃窗外的景色,她用肉眼都能看出过曝的效果,懒洋洋地说道,“看着外面就热,想把窗户玻璃用黑纸糊起来。”
顾盼最近就吃中凉爽劲道的凉皮了,浇上一大勺红油,再加上几大勺醋,能让人食欲大开。
片刻之后,关鹏打电话给顾盼,“凉皮要不要加冰?”
顾盼愣了一下,以为关鹏问的是凉皮要不要冰镇的了,就说要。
然而等到关鹏拎着打包好的凉皮回来的时候,顾盼惊讶地发现凉皮里竟然真的躺着好几块冰,就是可乐里加的那种。顾盼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吃法。
顾盼周末回家的时候,听到老顾的收音机里的新闻,“7月5日下午,B市南郊观象台的气温飙升至40。6℃,突破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气温极值……”
顾盼忍不住思考,这么炎热的夏天,怎么自己记忆里都没有很深的印象?上辈子的时候,自己在干嘛?
想了一会儿,顾盼想起自己上辈子的时候,她在的高中暑假从来没有补过课,这个夏天每天都躺在屋里吹空调看漫画。
顾盼觉得自己真是没事找事,好端端的干嘛非去回忆上辈子QAQ
。
顾盼每天不是在学理论,就是在做实验。在她进入省队之前,都是重视理论超过实验的,如今进入省队了,实验也成了不容忽视的内容。
现在她每天做实验的时间比做题的时间更长。
毕竟在八月份的考试里,理论与实验分数比例各占50%,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以实验分高者为先。可以说实验比理论还要重要了。
当然,生物竞赛的算分方法是不变的,依旧要分别对理论总分和实验总分进行T…score计算,按T值后两项分相加后的总分排定学生奖项。
顾盼周末回家偶尔下厨房,老顾都看得瞠目结舌,先不论味道如何,只看顾盼做饭的架势,一次比一次熟练,切菜、配菜、两个炉灶上的两只锅,可以同时进行,有条不紊。
老顾一脸怀疑,“你真的是在学校里学竞赛?你不会背着我们偷偷在外面报了厨师班吧?”
顾盼白了老顾一眼,“我还用报厨师班?我这个水平都能当老师去给他们上课了!”
就在这个炎热的七月,顾盼的实验水平和做菜水平同时突飞猛进。
就连晚上做梦的时候,都梦到自己站在实验台前,一桌子的各种实验器材和用品,但是自己手中却握着一把大大的菜刀,听到老师说可以开始实验的声音,挥舞着菜刀将一桌子的东西全部砍碎。
这个梦的结束,是因为顾盼将自己笑醒了。
……
7月12号,星期一,一上午的实验做完,顾盼站得腰酸腿软,刚在椅子上坐下,就被关鹏的一声尖叫震得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关鹏这么一个又高又壮又黑的男生,声如洪钟的……尖叫,实在是太吓人了!
“怎么了?”顾盼一边揉自己的耳朵一边问道,她有点担心自己的耳朵被关鹏震聋了。
关鹏已经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将手机递给顾盼,“你,你看……”
顾盼探过头去,努力看清看到关鹏的手机上的小字——
“2010年国际数学奥赛成绩揭晓:我国获6枚IMO金牌。”
“2010第51届IMO赛讯2010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于7月2日…7月14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中国代表队6名学生已经全部获得金牌。”
“今年获得IMO第一名的舒皓皓(高二),获得满分,他也是517名参赛选手中唯一的满分选手。”
第179章
顾盼看到关鹏手机上的内容; 顿时理解关鹏这个身高180,体重没有180也有160的高大壮男生为什么尖叫地像一个少女了。
关鹏一直将舒皓皓视作自己的偶像; 最崇拜的就是舒皓皓的智商; 可以说是舒皓皓的铁杆粉丝一枚。
舒皓皓作为实验中学成绩最耀眼,智商最高的学生,虽然说因为长相和嗯……身高原因; 追求他暗恋他的女生并不多,不像赵牧一那样是无数女生心中的男神,但是粉丝却着实不少。
女生崇拜舒皓皓,尚且会因为担心被误会,稍稍收敛一点; 但是像关鹏这样的男生崇拜舒皓皓,则完全没有这种顾忌了; 恨不得一天将舒皓皓挂在嘴边八百遍。
顾盼定定神; 才继续往下看,关鹏手机上的字体太小,看得她有点头晕。
顾盼又往下看了几行,才发现这是一篇新闻稿。
“本届国际奥数大赛在哈萨克斯坦召开。由6名高中生组成的中国代表队; 不仅人手一块金牌,还以197分的总成绩; 领先俄、美两国近30分; 获团体总分第一。他们的领队,是带教国家集训队20多年的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熊斌。他几乎见证了中国队迄今15次夺冠,见证了孩子们对数学的真爱与追求; 也见证了关于‘奥数’的成败是非。
2010年第51届IMO,共有96个代表队,参赛选手517人,其中女选手48人。共6道题,每题7分,满分42分。金牌分数线27分,47人获得金牌;银牌分数线21分,104人获得银牌;铜牌分数线15分,115人获得铜牌。至少完整答对一题可获荣誉奖,荣誉奖160人。
中国国家队成绩:
舒皓皓 7…7…7…7…7…7…42金牌(517名参赛选手中唯一的满分选手)
李嘉伦 7…7…7…7…1…7…36金牌(总排名第4)
肖伊康 7…7…0…7…7…6…34金牌(总排名第9)
张 敏 7…7…7…7…2…0…30金牌(总排名第16,在48名女选手中名列第2)
赖 力 7…7…0…7…7…0…28金牌(总排名第27)
苏 钧 6…7…2…7…0…5…27金牌(总排名第42)
七月初,熊斌就飞到了哈国的阿拉木图市,与其他各国数学家一起参与投票,从今年的约200道奥赛试题中选定六题,作为正式试题。比赛日为两天,所有学生每天只解三题,时长为四个半小时。题面都很简洁,但每道题的解答少则用两三页纸、多则十几页纸,草稿纸更是无限量供应。考场布置很像高考,只不过桌子上备有点心和巧克力。显然,在如此高强度的脑力活动中,孩子们会饿。
数学是客观公正的,领队老师与阅卷专家组一起批卷子,熊斌往往为求证一道题而验算两三小时,以判定学生解题过程的合理性。他们把各选手的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只有进入前1/12行列的40多个孩子才能拿到金牌,最终中国6人6金,俄罗斯4金,美国3金。熊斌平和地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已举办51届,中国人1986年才正式组队参赛,至今已获113枚金牌,平均每届获4。7枚金牌,居各国之首。这届赛事,只有一个学生解出全部6题得到满分,他就是H省实验中学舒皓皓。
熊斌对记者说,每年各省份几十万学生参加高中数学联赛,其中200人进入全国数学奥赛,再决出30多人进入国家集训队,最终通过两周近十次考试,才选出6个队员,可谓‘十万挑一’。
事实上,有机会入选国家队的学生早已获得保送一流名校的资格,他们在比赛中乐此不疲,做着‘思维的体操’,全然只求战胜难题的快感,这就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相通。在本届奥赛的一道几何难题中,中国队6人用了6种不同方法解出正确答案,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
熊斌理解他们的性情和志趣,他甚至不得不劝孩子稍微‘功利一点’。
在与记者聊到这次IMO大赛中唯一的满分选手舒皓皓的时候,熊斌对记者说了这样一段趣事。舒皓皓在刚刚进入国家集训队的时候,第一次考试时,熊斌就发现他解题常有跳跃式思维,在卷面表达上十分喜欢‘跳步骤’。
熊斌专门拿着前几年奥赛卷面让他学习,谁知舒皓皓说:‘我做得出来不就行了,我又不是要拿给别人看,那样太功利了吧?’
对于舒皓皓这份让人哭笑不得的‘纯动机’,熊斌只能这样开导:‘就算不是比赛,将来你写科研论文,也得步步推理论证,获得学术承认。’
最终舒皓皓总算听了进去,改变了自己的解题习惯,才能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奇迹一般的好成绩……”
顾盼看完整整一篇新闻稿,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举着手机问关鹏,“这篇新闻稿里写的舒皓皓,真的是我们认识的舒皓皓吗?”
关鹏瞪了顾盼一眼,一米八的壮汉瞪人应该挺有威慑力的,但是顾盼愣是从关鹏的眼神中看出了嗔怪之意,“当然是我们认识的舒皓皓!”
“新闻里不都写了吗?实验中学的舒皓皓!”
顾盼扶额,“唉……我不是怀疑得世界第一的是不是舒皓皓……”
“我只是觉得,舒皓皓看起来不像是那么中二的人啊?”
什么解题常有跳跃式思维,在卷面表达上十分喜欢跳步骤。还说自己做得出来不就行了,又不是要拿给别人看……
满满的中二气息。
不过顾盼算算舒皓皓的年纪,他跳了三级,比他们小三岁,如果按照正常年龄上学的话,可不是正好在初二?
顾盼觉得自己应该对舒皓皓那个年纪的小孩子宽容一点。
顾盼将手机还给关鹏之后,关鹏又从头到尾将新闻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看到新闻稿里舒皓皓中二气息满满的话,关鹏不但不觉得舒皓皓幼稚,反而觉得舒皓皓帅呆了!
关鹏举着手机,笑得犹如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拿了小金人一样开心,“IMO唯一一个满分!世界第一!”
顾盼现在依旧觉得有点恍惚,总是没办法将世界第一这个词和她熟悉的舒皓皓联系起来。
虽然顾盼她们聊天的时候会说诸如竞赛教练啊,竞赛退役啊这样的词,但是之前顾盼在心中还是将竞赛看做一场难度很高的考试,她要通过这次考试敲开清华北大的大门。
但是现在,顾盼突然意识到,原来身边还有一些人,比如说舒皓皓,是真的将学科竞赛视为一场比赛,不断战胜对手、挑战自我。
顾盼低头稍稍羞愧了两秒钟,然后就将羞愧之情抛在脑后了。
毕竟“做题只为自己又不为拿给别人看”的舒皓皓,全世界也就那么一个,像她这样竞赛是为了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可是有千千万万。
。
吕凯文得到舒皓皓以满分拿下IMO第一名,而且还是唯一的满分选手的时候,正在下楼梯。
然后一脚踩空,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和吕凯文一起下楼梯的老师,眼看着吕凯文滚下去,没有抓住他,吓得够呛。好在楼梯距离地面只有四五阶了,吕凯文摔的不严重,除了身上碰出了几块淤青之外,就是右脚脚腕崴到了。
吕凯文在同学们关心走路一瘸一拐的他的时候,笑得很不好意思,努力隐瞒自己崴脚的原因,不过崴脚的原因还是传开了。
不少老师都很羡慕吕凯文,说道,“我要是能带出来一个世界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的学生,别说是让我崴一只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