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专家)-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体内窍穴处留下了符法印记,在无需花费时间画符,念动符,举手投足间都可以展现出符法威能。

想象一下,若是修士窍穴中结了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这样的种子真符,挥手便有天雷之威,那是何等强悍。

而且,据朱老先生讲,单个的种子真符已是不凡,若能集齐一套同源而出、自成体系的符箓,以天罡地煞之数排列,彼此焕然相生,还能够结成一张本命金符,那是玄门金丹的变种,同样可以成为证长生的道基。

余慈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剑意驱动,却形成了一个真符种子,但这已经不重要了,能够成就种子真符,就证明余慈的道基没有出现偏差,甚至已经真正迈入了结丹的进程之中。

至于结成玄门金丹还是本命金符,反倒不是问题。宗门内不只有《太清金液神丹诀》这样正宗的丹诀直指,也有《洞玄灵宝本命符章》一类的金符宝箓,最后都能统归于《天府玄微通真九度经》这一宗门根本经典中,不至于开头就乱了章法。

一时担忧尽去,在原地转了两圈,余慈终于稍解心中兴奋,这才想起来感应鱼龙的位置。一见之下,他倒是哑然失笑,此时太乙星枢分身早已失效,帝天罗二人也现不对,正往回走,可是他们的运气显然有点儿问题,不知怎地被一群剑鬼围住。

剑鬼是剑园中埋葬的剑修怨念所化,凶厉横暴,偏又通晓剑理,不容小觑。说起来余慈在剑圈中这两三天时间,还真没有见过几只剑鬼,如今便像是补偿了。

只见这些依稀有着人形,举着黑沉鬼剑的怨灵,几十上百地从四通八达的岩窟中喷涌出来,虽然帝天罗和帝舍的极光元磁当者披靡,那萧浮云所化的血影,也是是把这些怨灵大口吞吃,一时却有杀之不尽的感觉。

里面更有一些杀伐之气远同侪的,似乎已经有了基本的灵智,藏身在同类之处,倏闪倏没,偶尔一击,就是剑意凛冽,法度森严,给帝天罗两人带来的威胁,强过百十个普通剑鬼。

余慈开始还在笑,但慢慢的就笑不出来了,如此规模的剑鬼,换了普通的通神修士,已是十死无生之局,便是现在,也有困杀还丹修士的资格,之所以奈何不了帝天罗二人,委实是因为二人是一流的人杰,与常人不同,而且……现在剑鬼还没到极限!

鱼龙不敢在那里多待,趁着帝天罗一记极光元磁爆,清空小半剑鬼的时机,摆头摆尾,蹿入另一个岔道中。哪知迎面就碰到了另一波剑鬼后援,整个甬道都密密麻麻满布怨灵的感觉,实在令人毛骨悚然,余慈忙控制着鱼龙贴着洞壁,找到一个岩缝,哧溜一声钻了进去。

还好那些剑鬼并未在意这小生灵,只是一窝蜂似的涌过去,加入到围攻帝天罗二人的大潮里面。

“怎会如此,难道这时竟是个鬼窟不成?”

余慈分神操控鱼龙往回走,一边也不免在自己当前位置四面打量一回。他附近的洞窟同样也是四通八达,黑黝黝的难见尽头,和光魔宗那两位所处的环境,也没什么差别。

“啧……”还是那剑鬼潮涌的场面太过惊人,让他不免去想,若是自己落到那种境地,又是个什么下场。

“唔,剑鬼并无实体,要用剑意驱邪妄的手法,可太过耗力;双勾宫绦或许能用,却是两伤的局面,持续性也不成,诸天飞星符法中有撼魂术,但未必来得及,或许只有舍一张感应神雷,打开甬道逃命,至于……”

余慈微怔,忽然想到,招致他坠入这地窟的玩意儿,他可是还没启封呢。

萧浮云已是身死道消,只有残躯挟着怨气,被帝天罗催成血影魔物,而他的大半珍藏,则都封存在其储物指环之中,此时正落在余慈这大仇人的手中。

以萧浮云的身份,在东阳正教也是众人瞩目的后起英杰,收藏中颇有一些上等货色,像那丧乱九孔散魂烟壶,就是祭炼十重天的上品法器,威力惊人,若非余慈正好与之相克,当初怕就给摄去了魂魄,横死剑园。

不过余慈没心情搭理这些,直接按照萧浮云崩溃时所言,从里面取出了一枚蜃影玉简。神识略一探入,便见得方圆十丈有余一片空间,内有一团深青色的雾气蒸腾起来,在空字迹:

“无量虚空神照法典?”

这一团青雾衍化字迹之后,便尽都消去,此时蜃影玉简所显化的虚空一下子黯沉下去,再无一丝光线。余慈正奇怪的时候,便觉得有一股大力扯着他猛陷下去。这片虚空好像一下子变成了无底深渊,扯得他不停地往下坠落。

在此过程图像纷至沓来,倏乎间又变化种种妖魔鬼怪,尖啸嘶叫,伸出千百条臂膀要将他扯到深渊更底层,再一个恍惚,又有清光普照,魔氛骤消,神人天女微笑凝眸,天花洒落,种种异相,不一而足。

余慈心头微冷,已知不妙,当机立断,大喝一声,瞬息之间鼓动天龙真形之气,硬将心神上提,如龙跃渊,硬从深渊虚空中冲了出来。

一切异相消散,余慈心中蜃影玉简依旧是平平常常的模样,半点儿看不出异状。

晃晃脑袋,余慈已经是一身冷汗。多亏有天龙真形之气,万邪不侵,否则这一回说不定就要栽到里面。他知道,他还是被萧浮云那死鬼阴了一把,这《无量虚空神照法典》确如萧浮云所言,是照着真迹弄来的摹本,然而他却很隐下了一个关键细节,就是参悟这法典,是要有特殊法门护住心神的,否则便承受不住这典章中蕴含的神主威能。

摹本已是如此,正本又如何?

余慈一时不敢再试,不过在其中转这一遭也不是全无收获。此时他脑子里便多了一堆佶屈聱牙的法诀还有一堆浅显易懂,但却是祭祀颂德之类的经文。上面说得明白,要想理解法诀,获取神力,便要严格奉行这些祭礼之法,以得神主开悟,这下子,余慈就有怔。

余慈可是连道藏佛经之类都没读过,除了最初从照神铜鉴之外,他再没有见过这样教人敬奉神主的颂辞,一时间头大如斗,完全不知该如何下手才好。

让他去信奉无量虚空神主,那是想也不必想。其实他自家的功夫还练不过来,闲得没事儿干了去练东阳正教的魔功?之所以费尽心思从萧浮云那里取得这枚记载有魔经的蜃影玉简,目的无他,只为一样事……

照神铜鉴。

定定神,他取出两样东西,一个是自然是照神铜鉴,另一个则是从死去的吉隆手中搜来的虚空镜盘。呈受了那重器门大能的十方绝狱撼鬼神法,后遗症之一就是全盘接受了那些死者临死前的记忆片断,余慈便从中得知,这些东阳正教修士,在活生生吓死之前,用的就是从《无量虚空神照法典》中演化出来的所谓搜魂化魔大。法。

这一法门,和照神铜鉴大有渊源!

余慈左手虚空镜盘,右手照神铜鉴,再次比对,见二者除了背后的十八天魔图和材质、做功上的细微差异外,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尤其是翻到正面,镜面上青光朦朦,连光芒吞吐的频率都隐约合拍。

“这虚空镜盘似乎就是照神铜鉴的仿品,当初北地魔门动乱,此宝不知为何落到了紫雷大仙手中,明珠蒙尘……嘿嘿,便是在我手中,其实也是‘蒙尘’罢!”

据那些残缺的记忆,还有萧浮云崩溃时的只言片语,余慈隐约也知道了当初照神铜鉴的一些威能,别的都不说,十四个还丹修士展开无量虚空搜魂化魔大。法,千里范围之内,一切生灵影像尽呈镜上,这是什么概念?

相比之下,照神铜鉴在他手上全盛期时,也不过洞彻方圆五十里范围,还不及一个零头,现在处在半毁状态,更是远远不如。越是如此,余慈对相关的信息、法门越是关注,不免想着若是能将此镜复原,当如何如何——他是不怎么在乎外物,但照神铜鉴是不同的!

可惜,不管他想得如何好法,如今他还没有想到妥善的办法。参悟魔经更非一日之功,也只是为后面存个念想吧。

此时鱼龙已经回到身边,余慈不再多想,又把小家伙派出去,到前面侦察,寻找下行的通路。这地窟不是善地,但大伙儿到剑园来,要的就是个机缘,岂能畏难不前?余慈还是要往下走的。

没走出二十步,他忽地一停,单手虚握,向后挥去,手至半途,精芒迸射,九曜龙渊剑符已经化形,被他持在手中,嗡声颤鸣。剑气所至,大气扭曲,自有一股煞气冲荡。

虚空中响起几声尖鸣,刚隐身摸上来的鬼物正撞上煞气正锋,便是无有实质,也在这驱杀邪妄的剑意之下,损折大半。

剑气余波未尽,继续前冲,终于“铮”地一声响,被接了下来。

余慈眯眼去看,剑锋之前,接下这一击的,果然还是一头鬼物。高有九尺,人形齐备,甚至能看出是赤祼着上身,只是略有些虚,手里持一把黑沉沉的鬼剑,脸上则模模糊糊似罩了一层黑雾,只有两只鬼眼露出来,赤红如火炭一般,似可灼人。

这鬼物接下一剑,却不立刻动,而是低喝一声,震荡四壁:

“客人哪里去?沉剑窟道路错杂,没个引路的,怕是走不到地头吧!”

周一要点儿红票,心里不慌。

第二百九十二章铁阑

余慈是真真个个儿地愣了,这鬼物……会说话?

在修行界,有道行的鬼物会说话也没什么,但要知道,剑园中的鬼物,都是五劫之前,那些葬于此地的剑修怨念所化,天生有怨厉之气充斥其间,神识迷沌,只能凭本能行事。98就是刚刚和帝天罗二人大战的那些鬼物中的强者,也不过是把稍启灵智,知道些进退趋避之道罢了。

可眼前这位,鬼眼中光芒炯炯,那是最微妙不过的灵智之光,没有一点儿昏浊之气,且那赤眼倒有点山门洪千秋洪师兄的模样,吐字也算清晰,除了长年不说话导致的些许艰涩感觉,和一个活人几乎没有区别。

这是个有修为的……老鬼!

余慈面色凝重起来。还有,这沉剑窟的名称,总不是老鬼一个人叫来玩的,那和它们有修为有灵智的“老鬼”又有多少?难不成真的闯进鬼窟里了?

这些疑念在心中一闪即过,余慈很快就不再去分心,他定定地看着前方的老鬼,同时神意运化,加以感应,只觉得周围果然已经有不少剑鬼汇聚,大约还比不上对面那二位的场面,但谁知后面还有没有了?

虽是如此,他也不动声色,只将山门做出来的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符取出来,收在袖中,但回头一想,又多做一回手脚,将此符换做彼符,换成了刚刚制成的那枚。

这里面也是有讲究的:余慈刚做出的这枚感应神雷,失之太躁,雷劲外汇,只能以碎丹之力封禁,但雷劲丹力同源而异,彼此磋磨,只有愈封愈强的道理,真若打出去,杀伤力怕是要比山门中那枚强出五成,但同时外层封禁也是逐渐削弱,论稳定和存储时间之长,又要远远不如。

若真是剑鬼围杀,他便趁热打铁,轰他条生路出来,免得在手中还要提心吊胆的,生怕不小心把自己给炸飞掉。

这边余慈计议已定,那边的“老鬼”却是摆出了个架势,鬼剑剑尖斜指向上,似有所指。余慈盯着那黑沉发钝的剑尖,半晌,方一笑道:

“不是要指路么?”

“先看客人剑路,再说窟中通路不迟。好的便继续往下走,差的往上出去便是。”

这话大有江湖气,余慈听得啼笑皆非,暗道这位死前遮莫是绿林好汉的出身?看这“老鬼”模样,还真的要和他切磋剑术来着。

余慈心下愈奇,他行事干脆,更是爱剑之人,见“老鬼”行事地道,周围剑鬼似乎并无进一步聚拢的意思,便直接把其他想法甩开,手握着刚凝成的符剑,也是还了持剑礼:“蒙得盛情相邀,那势必要下去看看了。”

既然表明了态度,他话音方落,老鬼已经大踏步上前,一剑攻来。

唔,这是凡俗剑路。余慈也算熟悉,不动声色地将其封回,双方剑锋交错,气机牵引,剑意互指,彼此都是一冷。在此瞬间,凡俗剑路中那些华而不实的路子,一子剔了个干净,只有最纯粹的剑意铮声撞击。

外围,老鬼九尺身影猛然虚化,这是真正的虚化,也是修行界的手段。它本就是阴气所结,聚而成形,散则化气是应有之义,然而基中蕴着的森严剑意,却是半点儿不减,且是无形无影,寻隙捣虚而至。

铮铮连响,余慈用无瑕剑圈封了两剑,那有进无退的使剑本能便又萌发,丹田中央圆心处,那颗显化为半成剑胎的种子真符活泼泼跳动,作用在手上,他手腕就是自然一绞,剑意外扩,剑气反向内收,极度矛盾之下,他手中便似张开了一道幽深的裂隙,吸蚀之力暴增,周边阴鬼寒气当即一扫而空。

老鬼没想到有这一招,险些控不住剑气,仓促间已是微露身影。余慈眸光投注,此时剑气内聚到极致,自然外烁,他手中裂隙便似喷出一道寒雾,催化到极至,连雾气都已不是,而是化为一团脱了物态的光芒,如虚似幻,倒如那极光元磁一般,瞬间将老鬼吞没,余波所及,周围崖壁齐刷刷蚀去半分厚的的一层,便连粉末都不见。

一剑使出,余慈也是微怔,这种由雾化光的纯化技巧,他也是刚刚临战领悟,却是自然而然,没有半点儿勉强。显然是修为足够,水到渠成。

“好剑!”

老鬼能正面抵住剑煞冲击。重现在他眼前,道行显然不俗,只是原本接近实质的身形却已是半透明了,声音倒是沉稳如故:“客人使得好剑,若要往下去寻机缘,此刻便能成行。”

“机缘?”

“客人到剑园来,不是寻机缘的么?”老鬼反问一句,却让余慈有些尴尬,也许来之前是,但现在他的目标早不知偏到哪里去了。

而老鬼这么一说,他倒很好奇:“贵地有什么机缘?”

“那要看客人的眼光了。”

老鬼的语气,倒与世间小二伙计有些相似。余慈瞥去一眼,刚才他就觉得,此鬼言行应对虽有章法,但很有点儿死板不知变通的味道,不像是个主事的,如今感觉更是清晰。

想了一想,还是好奇心占了上风;“不管是什么机缘,都不容错过。还请指点路径……唔,不知怎么称呼?”

问一只鬼物的姓名,味道真是古怪。更古怪的是这鬼物还有板有眼地回应道:“姓铁,名阑,客人叫我铁阑就成。请这边走!”

这叫一个彬彬有礼……

余慈哑然失笑,顺势起步,那铁阑鬼影此时慢慢凝实,稍靠前半个身位,为他引路,移动时竟然也是如常人一般迈步伸脚,非常有趣儿。至于隐身周围的千百剑鬼,则一直都没有动弹

铁阑不是话多之“鬼”,一路上和余慈交流不多,而且都是余慈询问,他来回答,路上过得实在有些枯燥。当然,或许余慈更喜欢这份儿枯燥,他一刻不停地往玉简中记录来时的路径,其实是挺忙的。

按照铁阑的介绍,他们现在应该已经越过了四十里的深度,继续下行。余慈想到那片先天庚金之气盘结的死地,好奇地遥感一回,依稀能够感觉到那边的威压,却没有像鱼龙那样,触发其中剑意的反击。

“那里是‘祭剑台’,照例上方不可停人的,但其实也没什么,绕过来就可以,有人已经这么做了。”

“有人?”

“七名剑修,在你后面下来。”

那就是半山岛的叶明等人了,余慈正点头,忽然觉得这话里味道有点儿怪,还没想明白,就等铁阑难得地主动开口询问:

“你到底是什么修为?”

“啊哈?”

“我知道过你们修士的境界层次,其他人我都能看出来,只有你不行。”铁阑这就显出不怎么通晓人情世故的地方,对这种多少有此犯忌讳的事儿,问得极其坦然。

“呃,这还真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余慈差点儿给难住。要说他现在的修为层次,真的不好说,也说不好。按照传统的分法,严格来说,余慈应该还是通神上阶吧。不过以实际战力论,肯定要远远过之。

但真的只是通神上阶吗?余慈想到自己的心内虚空,想到源源不断转换元气的生死符,不免就想,这肯定算是引气入境有成了吧。

玄元根本气法共分虚空开辟、引气入境、内景外成、天地如一四个境界,其实除了第一个境界之外,余慈对哪个都是半懂不懂,这不是他不用功,而是当初解良传法之时,没有想到余慈精进如此之速。

毕竟这玄元根本气法根脚只是一部先天气法,是用来洗炼阴神,纯化气息之用,功能上在虚空开辟,心象成就之后,就已圆满,后面引气入境、内景外成、天地如一等层次,只是法门之衍生,余慈大可不可修习,仅以之稳固根基便成。

当今之世,丹道大兴,是修行正道,便是创出这门先天气法的解良,也没有意图让余慈在还丹之前精研下去。只待他修为到了,再挑选一门宗门丹诀,仍旧走回丹道上来……

“到了。”

“喔,什么到了。”

“是客人的机缘。”铁阑前面的问题没有得到余慈明确的回应,却也不恼,依旧按部就班地说话。

余慈只觉得莫名其妙,此时他打量四周,现在他和老鬼是站在一处比较空旷的环形区域内,在这里,空间一下子给拉开了,似乎有人专门挖开岩层,清出了场地。高度足有五丈,空地也有半亩左右。但与急剧扩张的空间相比,周围岩洞甬道的数目则削减得很厉害,原本四通八达的岩洞甬道,此时只剩下……

除了他和铁阑走来的那条,竟然再也没有了!

“死胡同?”

余慈觉得不太应该,仔细再看,目光掠过周围的岩壁时,却是突地一动。这里和前面经过的地方果然有些不同,岩壁上竟然是刻画着非常复杂的纹路,看不到首尾,只见它们蔓延到这块空旷之地的每个角落,包括洞顶和脚下。

这些纹路大部分稀奇古怪,似字非字,似画非画,偶尔缀以飞禽走兽之形,还有星相图之类,余慈看了半晌,猛地醒悟:

“这是符阵?”

他仰着头转了一圈儿,当视线再落到来时方向之际,瞳孔却是一缩,那里的甬道,不知何时已经封上了,代之而起的,同样画着符纹的岩壁,将这符阵最后一块补全。

整个空间浑然一体,再无丝毫缝隙。

余慈慢慢扭头,盯着铁阑,目光森然,体内种子真符跃跃欲动:“这算什么意思?”

“这是客人的机缘。”铁阑语气全无变化,“我家主人说了,能在假丹阶段用出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的客人,到了此间,就有机缘。”

机缘将至,周一要下占位红票。

第二百九十三章不通

06…28

“你家主人?”

余慈早有所觉,也不吃惊,同样也没有给带开注意,他的九曜龙渊剑符就封在照神铜鉴中,此时隐而不发,然而剑意早将铁阑锁定,随时都能迸发杀机。

“我以前不知道,原来贵主人还有窥人的爱好。”

余慈这是想到铁阑前面一些话。此人连他们入洞的前后顺序都能说明白,显然是对局面有着非常清晰的把握。毕竟,他有照神铜鉴,别人也可能有类似的宝贝或法门,这样,那个“主人”能知道他画成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符,也不算奇事。

铁阑明显没有“主辱臣死”的觉悟,又或者人家对此根本不在乎,完全没有拔剑相对的意思。他直接沉默下来,然后用非常正统的方式跪坐在地,模糊的面孔上,一直灼灼生光的赤目鬼眼也黯淡下去,这模样,倒似去入定了。

这老鬼……余慈一时间哭笑不得,这家伙是摆出了相陪的架势,要说除了未曾预先告知,便将他引到这里来之外,此人倒是礼数周到,软硬兼施的手段,也算炉火纯青。

惹恼了爷爷,一记神雷轰垮你这鬼地方。

这样的话,余慈终究没说出来,倒不是说忌惮什么,而是怕说出来丢了人。他已看出来,在这爬满了整个洞窟的符纹分形结构中,有不少都是守御性质。若这符阵现在还在运转中,将这些玩意儿统合在一起,即便不能说是坚比金钢,但怎么也不会差了,再加上岩石土层导电迅速,上洞真霄辰光感应神雷再强,也未必能收到效果。

余慈可不是死撑着脸面不放的蠢人,迄今为止,铁阑的“主人”仍未有太过恶意的手段,但观其能够在剑园中经营这沉剑窟,又掌驭铁阑这样有道行的剑鬼,想必也是了不起的人物,现在与之撕破脸,殊为不智,而且他也看看,这个“主人”打的是什么主意。

嘿地笑了一声,余慈再不看铁阑一眼,只是站在洞窟中央,稍一定神,举目向上望去。这完全封闭的地方,也不知是用什么来照明,光芒充斥每一寸空间,又找不到半点儿光源,极具巧思。

余慈找中央符文,是因世上符法,构符原则统一,结构也大同小异,不管多么复杂的符箓、又或是整合符箓的符阵都是一样。所以余慈第一眼看的就是中央天顶处,将那边核心图文稍做了解后,又低头看正下方的符纹,以对应解析,立体的符阵,其布置、解构大约都是如此。

“这是个封禁符阵吧。”余慈回头去问铁阑,那边却是全无回应。

余慈也不在意,慢慢移转目光,从核心地带往外去。

其实铁阑并非全无反应,它一直在观察眼前年轻修士的一举一动。它和其他剑鬼一样,也是剑园中怨灵戾气,揉合先天庚金之气所化,唯一不同的是,他在浑浑噩噩游荡剑园数万年后,机缘巧合,获得一件宝物,压下天生戾气,经过千百年酝酿,生了灵智,由此也入了沉剑窟主人的法眼,收他在座下为仆,传授鬼修之道。

他灵智成就的时候,也不过数百年,平日里一心修行,见识也是有限,只能通过每年剑园开启这段时间,暗窥进园来的修士,了解外面的世界。真正与人正面交流,实在是寥寥无几,且往往以最后拔剑杀人告终。像现在这样,纯粹对话交锋,说实话,他是有点儿紧张的,但更多的,还是好奇。

余慈并没有刻意掩饰心情,相由心生,如今他脸上表情就十分丰富。铁阑见他先是了然,后又疑惑,接着皱眉苦思,然后又是了然、疑惑,最后变成是冷笑的模样:

“狗屁不通!”

年轻修士毫不客气的评断让铁阑一时反应不过来,事实上他还在琢磨刚刚余慈那些古怪的表情变化,愣了很久,干脆又是闭口不言,这是主人教给他的最稳妥的办法。

余慈凌厉的眼神从剑鬼身上扫过,随后再度观看符阵布置,这次只是大体扫了一眼,却更加确认心中所想。

这符阵……他原本以为是包含数千个符箓的符阵,这样形散意不散,还有说头,可现在看来,全是狗屁!这根就不是阵,而是一个符箓,是万千分形全都散开的符箓!

这算什么玩意儿?

符有分形、合形。一个完整的符箓,就是由数个到数百数千个分形组合起来,然后由画符者贯气驱动,生就符法灵异。

一道灵符能够产生绝妙效果的关键,在于窍眼。按照朱老先生的说法,做一道灵符,无论是书写还是设计,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必须将使“窍窍相通”,就是说各个分形的窍眼必须是全部打通的,以利于灵气灌注流通,否则就等于失败,是假符、伪符。说起来,余慈也算是画了十多年伪符,标准的假道士。

而那些超级符杂的符箓,便如眼前,分形以千百计,其中窍眼大大小小甚至破万,若真是不假思索、按部就班地画下去,算上元气消耗和那些繁复笔画,三五个月也未必能成,而在这里,就体现出构符的巧思来。

真正的符法大家,必须是精通贯气法的,他们殚精竭虑,用尽一切办法,变更优化符法结构,将尽可能多的“分形窍眼”重叠,三五个、十多个、甚至成百上千个叠在一起,使本来上万的窍眼,最终简化到可以接受的数目,至于符法笔画,则相应删减,终至形成一道新的更简单的符箓,而不减其威力。

当世符法大家切磋比拼,这一手“叠窍合形”的手法,可说是保留节目,每每令观者如堵,惊佩如见神灵。

像是朱老先生教授的一部“诸天飞星”符箓,就是典型的经过大师手笔简化的上品。窍眼最高不过三十六个,但其威能比之那些动辙百十个窍眼的复杂符箓毫不逊色,构符之精、结符之速更是远远过之。而余慈在结成生死符的时候,也借用了“叠窍合形”的思路,当然,他对贯气法的理解,和大师层次差了十万八千里,只是略有雏形而已。

以上这些,才是一道灵符所应有的状态,是需要一定读符水准才能理解的高妙之法。可看看这里的玩意儿,数千个分形零零落落,分布在天顶、地面、四壁之上,全无规律,内里窍眼数以万计!

看似复杂深奥了,可落在稍稍懂得符法的人眼中便知道,这样情况,也只有师傅教徒弟的时侯,才会如此一个个分形地拆开,讲解。若是把符这么画法,不说要画多久,只说催运起来,其窍窍相通所需的灵气,足以瞬间吸干一个已证长生的大高手——这确是符没错,是催命符!

余慈抱臂胸前,斜睨老鬼:“你们是不是故意耍我来着?”

这种狗屁不通的符形中,能找出什么机缘?即使余慈没有真把这个机缘当回事儿,可也绝没有让人耍弄的兴趣。

对此,铁阑依旧保持沉默——他是真的不知道。

余慈不清楚“老鬼”的心理状态,但见它这模样,也不愿再浪费力气。便也盘膝坐地,搬运周天,一方面展现是不合作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在调理心情。

其实,若他真要强行离开,现在应该可以办到。既然四壁刻画的不是符阵,且又是这样几乎不可能催动的符箓,余慈甚至不用动用感应神雷,一个遁术也就出去了。

可是,某个微妙的情绪影响着他的判断,让他选择了保守的态度。

这已经可以算是某种通灵感应了,修行人对此是相当在乎的。余慈慢慢地调整心情,直至完全安静下来,静则灵台清澈,这是理所当然的,可如今,上面却似沾了一点儿灰……

心中有一个念头跳出来,让他悚然而惊:“那个人,还在看着我吗?”

当此念头化为实质,耳畔却似有人轻哼一声,随后他身心都为之一松,之前某种隐于幽暗处的压力就此显形,随后又蒸腾起来,转眼化了个干净。

刹那间,灵台空寂明透,可映万物,不自觉的,刚刚扫入眼中的那些符纹分形,便如流水般绕过心头。所谓静生明、明生智、智生慧、慧则通的道理,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儿。尤其是像余慈这样长年修行,已有几分慧根的修士,真正静心之后,许多平日里难以索解的疑问,或可迎刃而解。

倏乎间他明白了一件事,原来他的抵触心理也是极大,否则不会刻意遗忘掉这种可能:这沉剑窟主人,怕是要让他以符法修为,重整这万千分形,使之真正成符吧!

余慈哑然失笑,他觉得这一位或许是得了失心疯。能将万千分形统合如一,大概只有那些真正的符法宗师,才勉可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