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问镜(专家)-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说得过去,但能在数百年间成就神主,单凭天纵之才,或是卧薪尝胆,可远远不够。你看他施展的手段,若没有上清传承道统,如何能成?”
“‘后圣’虽探不明底细,可那余慈,如今可知,定是朱太乙选来的承继道统之人,不妨问一问离尘宗,看朱太乙是否留下了片言只语,蛛丝马迹。”
“还要折腾那边?方回如今还不知是怎么一个心思……”
此言一出,本来还有些散乱的意念心绪,倒是难得地统一起来。
有人就笑:“好好一个绝世之资,让给了上清宗,五十年成就长生,悟澈生死,堪为神庭之基,若不早夭,他日最起码也是四御之位,这不,紫微帝御的位子都摆好了!”
“地仙尊位也可以考虑。想那朱太乙淳厚君子,也能做出这笔好买卖?”
“罢了罢了,这话不好提起,毕竟还要去查究底细,且不但是离尘宗那边,还有其他,蕊珠宫也就罢了,怎么东海那边突然又一位如此厉害的剑修?观之不似论剑轩中人,至少不像现在的论剑轩路数……啧,太杂太乱。”
东海之畔,“太杂太乱”的组成部分之一,典典长长吁气,白烟似的浊气喷吐如剑,直趋海面里许,才有散溢之相。
她徐徐收剑,已经是非常小心了,可问题是,刚刚刺入碧霄的剑意太过凌厉,而之后又掺入了太渊惊魂炮的力量,运化也不由己,已经远远超出了这把宝剑的承载极限。
剑刃才摆到胸口,本来寒光四射的剑器,陡然间灰暗下去,海风吹来,便如细沙般散落,再不成形。
而更早一线,叶池脸上红白交错,气血逆行,终于忍不住一口鲜血呛出来,染红了胸前衣襟。
如此变故,使沙滩上众人一时都是呆住。
第三十三章天外法旨云上真身(中)
追逃双方的距离本就不过数十里,对于步虚强者来说,也就是几句话的功夫。
陆雅、小九一停下来,便给人追了个首尾相及,
当然,他们也看到了那具金甲神人,可既然是人多势众,哪会在意?而且,看样子正是给拦住了不是吗?
追兵赶过来的时候,正好听到了金甲神人话音的尾巴,这时才有人反应过来:
哦,原来是一伙儿的。
有人也注意到了金甲神人的身形模样,明显不是正常生灵,便提醒了一声:
“小心,是哪个玄门中人召出的力士之流。”
“那就速战速决。”
一语既出,修士中就分出一半的人数,自然结阵,取出了几乎同样的圆石状法器。其上凹凸不平,多有穿孔,风过时呜呜有声,几个圆石发出的声浪汇合在一起,极似海潮拍岸之音。
果然是海崖宗。
陆雅分心旁顾,注意到后方一浪高过一浪的潮声。海崖宗最有名的,就是其宗门内独树一帜的合击之术,便如东海之潮水,往来奔复,浪逐天高。
几位步虚强者结阵,就是长生真人也能给困住,也因此在东海之畔颇有名声,在天地大劫期间,更是如鱼得水,甚至是开始扩张地盘。
陆雅知道事态危急,但看到身前高逾丈寻的金甲神人,心中莫名就是安定,也是福至心灵,根本不管后面渐急的浪涛之音,只向那金甲神人躬身礼敬,并道一声:
“领法旨。”
话音方落,当空霹雳再响,金甲神人化为一道金光,直投过来,落在她腕上,化为一道深入肌理的符纹烙印。
与之同时,一道完全无法用正常语言转译的奇妙咒文,在心头流过,就像是天人秘授的诀要,莫名沁入心底,激起全身气血高速运转。
陆雅身上猛然一激,全身毛孔都随之打开,精气骤然宣泄,几至半数空无。
此时她实是连身子都顾不得转回来,便在那咒文的刺激下,往身侧海面上一指:
“力士何在!”
犹自寒烟未尽的东海之上,轰然掀起数丈高的巨浪,货真价实的浪潮之音,当即就将海崖宗的声势彻底压过。
那边正欲激发阵势的修士骇然扭头,便见那巨浪之中,分明有一个模糊的玄甲巨人,几乎混同浪中,不见面目,只能依稀见到,其臂挽锁链,眼透寒芒,直勾勾盯过来。
有警觉心较强的修士大声示警:“小心!”
话音未落,玄甲巨人已经开始挥舞那粗若常人腰围的锁链,随链条飞舞,寒烟流动成束,一圈圈扩开。
不等那边修士辨认出,究竟是怎么一个手段,便听“咄”声沉喝,玄甲巨人甩出锁链,黑沉沉的长链仿佛没有任何长度的限制,呼啦啦穿透海浪,转眼就到了海滩之上,跨度怕不要超过百丈?
海崖宗的修士反应其实不慢,喝声中也运转阵势,圆石法器上纷纷荡漾出碧色波光,连成一片,激起浪花,转眼覆盖百丈方圆,如海面上的巨大漩涡,声势亦是不凡。
漩涡刚刚成形,锁链就抽了过来。
当头修士发出喝声,要其他人随之变阵,可话音刚刚出口,就发现不对劲儿。
他的指令和手上印诀变化,包括身上气血运转,莫名就脱了节,森森寒气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渗透到他各处关节,再透入肺腑、窍穴。
不过是刹那间,寒气冰封,将一众人等都化为了雕塑。
此时,锁链才抽到脸上。
哗啦声响,当头修士整人给抽成了冰屑,黑的红的白的冰碴漫天飞射,连他附近三人,都是一样的下场。
间接促成这一切的陆雅也是怔了,她当然知道,造成这一幕的原因,实是“唤出”的玄甲力士导引海上寒烟过去,却没有想到,那寒烟竟然霸道至斯。
堂堂步虚强者,竟然顷刻之间,就给冻得透了!
一念未绝,海滩上连声闷响,一众追兵们,没有飞天的还好,但凡是在天空中的,一个个就像是从天上掷下来的死猪,倒撞下来。他们也变得分外脆弱,在不那么坚硬的沙滩上,就摔了个粉身碎骨,
此时此刻,陆雅二人后方大约数里区域,已经彻底成为寒冰地狱,到处都是碎裂的残肢断臂,当然无一例外,都是被冰封冻透,什么血水体液,都无可流溢,只余下扭曲涂画的色彩,零落散布。
看到这幕情形,小九不免惊愕:“你……”
陆雅心中悸动,绝不比小九来得逊色,偏在这时,还要做出智珠在握的模样,勉强露出笑容:“这是帝君的威仪。”
一句话后,她也无以为继。而此时,又有奇特的声息响起来,
二人同时扭头去看,不知何时,刚刚金甲神人所立之地,竟然莫名开启了一圈幽暗的裂隙,正有鸟儿拍翅的声音从裂隙中传出,由远而近,转眼有灰暗的颜色从中扑出来,前冲了数丈,倏然定下。
流风四溢,扑面微冷。
小九的瞳孔放大,此时呈现在她眼前的,竟然是一副古怪到极点的车驾。
其主体是一具双轮辇车,上引华盖,垂下缨络,周遭云气飞流,但最醒目的,当然是前面两头怪鸟,其体态修长,乌喙朱冠,六翼单足,形体结构大异于此界寻常生灵。
不管是天法灵宗的弟子,还是后来拜的师傅,都把辨识灵禽异兽作为最根本的基础能力,小九在这方面的知识还是非常扎实的。
但凡是曾经出现在真界的生灵,她都有相关的知识记忆,此时也不例外。
“三途鸟!”
这种九幽冥狱特有的鬼鸟灵禽,三双翅膀,一对可飞天,一对可入地,一对可通幽,故曰“三途”。既然现形,整副车驾的名称也就呼之欲出了:
司冥巡辇!
这不正是当年上清宗巡视九幽,封召冥灵的仪仗信物吗?
另一边,陆雅长吁口气,伸手挽起小九的臂弯,半是邀请,半是强迫,请人上车。
小九忆得“上清宗”名号,心里莫名就有几分亲切,也没有怎么推拒。
待上了车,华盖之上,立即有层层灰气垂下,织纱落帐,将车内车外分隔开来。车中光线一下子暗了,但一侧灯台上,有青光如大珠,放出光华,照亮其间。
随即,车身微震,三途鸟的振翅声起,车驾却并不走空中,而是直接遁入海滩之下,尽展其“遁地”之能。
车驾内的空间其实不大,也就是几人身形纤细,才勉强塞得下,但也有些局促起来。
沈雅很自然地屈膝半跪下去,借着光线,将小五、典典以及叶池安顿在座上,也就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在小九看来,正如侍婢一般。
小九可不会这般做贱自己,虽不会上座和叶池等争抢位置,但还是盘腿坐下,调整一下姿势,使自己更为舒适。再看沈雅半晌,才问道:
“那个帝君,就是小五的师兄,他……认识我?”
“九娘子……”陆雅刻意将称呼变得更近,“奴家是后来才随侍帝君的,又因种种缘故,聚少离多,可既然听五娘子说起过此事,自然不会错。司冥巡辇日行七万里,夜游九万里,再算上短暂借道九幽冥狱的虚空穿梭,由此至洗玉湖,也不过月余时光,到时自然尽知。”
“真去洗玉湖?”
小九藏在袖中的手指快速掐动,以此与外间暗随的灵物“保镖”联系,确认依然跟得很紧,司冥巡辇也没有隔绝二者联系后,先暗松口气,可视线投到叶池身上,便又皱眉:
“阿池还要调养就医……”
陆雅摇头道:“这位叶姑娘是半山岛的高徒吧,奴家虽不通剑术,却也知道,剑修一旦伤及剑胎,最是麻烦,寻常医师绝难救治,当然,她师门应该有方子,可从此地到半山岛,就算有司冥巡辇代步,两个月的时间总要花的……”
稍顿,她又道:“九娘子还不知道吧,你身边这位……”
陆雅不敢直呼其名,只以目示意:“若论世间精于剑者,敢与之相提并论的也没几个,待她老人家醒过来,自然有最好的调养方子;而据我所知,帝君的剑道造诣也是非凡,不论如何,都绝不会耽搁叶姑娘的伤势。而时间则要缩减一半,何乐而不为?”
正说着,车中陡然发声,如弦震,如蝉鸣,却是剑吟。
陆雅、小九都是吃惊,车厢才有多大,转眼就看到源头所在。
那是一团烟气,从车顶云盖垂流而下,虽只方寸之间,然而抖荡如波涛,突峰如高阁,缥缈不定,隐现无序,仿佛是虚无之物,可剑吟声却是绵绵不绝。
与之相呼应,叶池的呼吸变得悠长细密,脸上血色重现,明显状态更佳。
小九一时做声不得,陆雅则在怔愣半晌后,以后加额:
“帝君保佑……现在不用一个月了。”
“哪有这么容易!”
陆雅绝对听不到的亿万里虚空之外,余慈摇头叹息。
他没有温养剑胎的经验,不过类似的信息,在《上真九霄飞仙剑经》里绝不少见。
剑胎之所存,实是一件时时打造磨炼的剑胚,相对玄门金丹,要更为精纯,但也失之刚硬,缺乏阴阳变化的韧度。
受损的话,轻些还好,可以在随后修炼中重新打磨掉伤痕,可一旦遭遇重创,尤其是出现结构性的伤损,问题就严重了。
这样的“养伤”,其实等于是一次“重炼”。
很不幸,叶池目前就类似于这么一个状态,甚至还要更加复杂。
因为干扰、破坏她剑胎的,其实是昊典的诛神刺剑意,也是真实之域级别的冲击和震荡。
就算昊典剑意纯化,没有半分破绽缝隙,可一来不管那样,都绝不是叶池的水准所能承受的;二来剑意再怎么屏蔽冲击的直接伤害,可那种“痕迹”仍然留下来,就像隔山打牛,劲力传导。两相结合,使本命剑器破碎,叶池的剑胎肯定是受到了结构性的伤害。
重塑剑胎,当务之急就是要排除诛神刺、真实之域冲击的干扰,将此伤害的机理彻底洞悉、消解。这对此界任何一位地仙级别的大能,都可称为是不小的挑战。
可余慈却有先天的优势。
无论是从叶缤处得来的半山蜃楼剑意、论剑轩真传的《上真九霄飞仙剑经》、源出昊典的诛神刺,他或是精通,或是了解;真实之域的冲击,他更是直接的制造者,没有谁能比他更了解里面的变化始末。
他当机立断,先以半山蜃楼的同源剑意共鸣稳住叶池根基,使伤势不再恶化,再细做打算。
相隔亿万里,余慈使剑意化形,长存不灭,竟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困难之处,空间的距离彻底给忽略了。
其实目前星力覆盖范围不断萎缩,远不是刚刚与罗刹鬼王隔空交战的全盛时期。
只不过,陆雅手腕上那枚黄巾力士所化符纹,就是最好的传导介质。
而且,最可细究处,并非来自于“距离”或“介质”,而在于“思路”本身。
余慈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
他是在思考没错,可思考的根基不是“脑袋”,至少不完全是,也不在神魂肉身的任何部位,而是莫名地分出一枝,落在缥缈无端的奇特层次:
真实之域。
不久之前,这里以他自身的生死存灭法则为根基,借用蕊珠宫的动静法则真意,再拿昊典的诛神刺剑意为支撑,搭建起了一个神主级别,可以名为“紫微帝御”的“高台”,将他托举到了相应的层次。
如今高台拆解,各归其位,他的层级也自然回落。可“紫微帝御”的层次和感觉,依然在他的记忆中,烙下永难磨灭的痕迹。
某种意义上,痕迹就是种子。
没有铺开神主网络,余慈在真实之域形成的“神主威能”,多半就是空的。
可站在根本法则之上,迈入真实之域的根基却是实打实的,
多方作用之下,这颗“种子”留下来,一方面起着“道标”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以刻印下来的独特运转模式,给余慈心神的运化、计算,分担了好大的压力。
像神主那样去思考。
站的位置、高度、层面不同,自然而然就会带来认识上天翻地覆的变化。
开春的季节,天气还是冷的。山林间的夜风呜呜作响,吹进只剩半边大门的道观正殿,却被里面热闹的气氛顶了一个踉跄。
大殿正中,燃着熊熊篝火,十余条汉子围在旁边,喝酒吃肉,彼此嘻笑,一个个满头大汗,热闹得很。
里面有个黑脸汉子,坐在上首之下第一位,嗓门最大。他喝了一口烈酒,借着酒劲儿吼道:
“有玄清大哥在,咱们兄弟一年的买卖抵上十年。今年情势比上年还好,大伙儿挣得盆满钵满,也是指日可待呀!”
满殿轰然应声,气氛更加热烈。黑脸汉子哈哈大笑,拿着葫芦又灌了一口,扭头却见他口中的“玄清大哥”似乎没听到刚刚的马屁,仍摆出惯常的姿势,披着黄色道袍,眼皮似闭非闭,掐个道诀,显得高深莫测。
黑脸汉子心中呸了一口,但脸上还是摆出恭恭敬敬的模样,问候一声:“大哥?”
听人招呼,玄清睁开眼,他须发乌黑,皮肤光亮,神情举止都是不紧不慢,很有气派,他嗯了一声:“何事?”
黑脸汉子涎着脸道:“大哥,咱今年还是给老卢上供?”
玄清瞥他一眼:“除了卢管事,谁还能在府里说上话?”
黑脸汉子大大地摇头:“要我说,姓卢的眼珠子长在脑门上,最不好说话,还不如去找常家老大,这人就是管着虾须草这一块儿,关系处得好了,拿寻常品相的过去,便能得到上品的价钱,这种好事儿,到哪儿找去?”
道人斜睨去一眼,冷笑道:“没见识了不是?常荣那厮哪一年都有大笔的进账,早养刁了心,你要向他进贡,要多少才喂得饱?再说,那厮已经固定了几拨熟客,年年抽头分成,挣得又快又稳,对咱们这些散客,连眼角都懒得撇一下……”
说到这儿,玄清顿了下,方道:“你找着门路了?”
“没,没,只是看大哥和那个姓卢的掰扯,辛苦得很,咱看不过去……”
说着连自己都恶心的话,黑脸汉子把第一章上仙
第三十三章天外法旨云上真身(下)
第三十三章天外法旨云上真身(下)
有了那颗“种子”,余慈心有余力,足以轻松照顾两地情况。
如今,罗刹鬼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应,应是走了,他的“神主架子”也拆了个干净,云端各方感应奇景没有必要存在。
八景宫的叩心钟头一个隐没,随即碧霄剑吟、天魔心鼓等异象,也都消散,各大宗门所放射的灵光,自然也不会多加逗留,很快,云海之上,几乎就恢复了平日模样。
湛蓝天空下,阳光照得通透,唯有一处,便是余慈身畔,依旧虚空沉陷,深幽不见底。
周围那些长生中人,也都知道大战告一段落,可没有哪个先开口,只是将目光投射过去,在那附近细致观察,可无论是谁,也不会和余慈目光直对,故而显得游移不定,气氛微妙。
此时此刻,人们都是用极度戒慎的心态,观察云层之上,那位不可测度的强人。
那位不动,我们不动;那位动了……大伙儿也要看看形势,再看动还是不动。
这一刻,附近的天域仿佛是给抹下了凝胶,又或是扣下了枷锁,无形的拘束之力覆盖了每一个角落。
众修士的心思,余慈洞若观火。
之前某些人的想法,他更是一个也不会漏过。
不过,由于在真实之域所得丰厚,此时他只想着静下心来,细细体会,不愿多生枝节,干脆什么也不管,心念微动间,虚空的塌陷渐渐恢复,而其中却有桅杆云帆升起,正是之前“吞没”进去的三宝船。
其上部甚至还覆有层层烟云,乃是犹未散去的烟霞岚光云座。
张天吉的眼珠凝定,看那长度超过四十里,高逾千丈,几若巨城的庞然大物,从塌陷的虚空中升起,只是那重量升举带着的实质性冲击波,就掀起了狂躁的风啸,呜呜做声,仿佛是恶魔的呻吟,扫荡数百里方圆。
余慈与游紫梧交战之初,将此巨舰凭空摄走,顷刻虚无,视觉上的冲击力远没有目前这震撼人心,也让人真正明白了,这一份虚空神通,究竟是怎样的强大无匹。
张天吉也得以再次确认:确实是自辟天地无上神通……
阳光之下,巨舰的阴影覆盖了大片区域,另一片的云层中,人影闪烁,悄然而至,不愿行于阳光之下,也没有真正藏在阴影之中。
那是武元辰。他并没有刻意遮掩身形,众修士都看到他现身,也看出了他矛盾的心思。
张天吉嘴角抽动,便是这位精擅于神意秘术,胆大包天的强人魔君,也不免受到这一战的影响吗?
对了,好像之前,武元辰和第三十三章天外法旨云上真身(下)
余慈,有些默契在?
之前心思分化,还没有注意,眼下细细思量,便察觉出其中的古怪意味。
上清宗和魔门……也能携手吗?
张天吉的视线在两边来回移动,当然瞒不过两边的当事人。
对此,武元辰嗤之以鼻。
对张天吉来说,这是个无法索解的难题;可对武元辰而言,这完全没有意义。要吃惊的话,早在余慈和他达成协议的时候,就已经吃惊过了。
对魔门中人而言,什么立场、分际,都是虚的,强者就应该有随性无羁,敢做敢为的气魄。任是哪一个人,只要他先拿出“万古云霄”,再成就“紫微帝御”,不管做什么,武元辰都认定是天经地义。
与其在这些微末之事上徒耗心力,还不如关心下自己的伤情。
在那一轮他都插不上手的恐怖交战之后,余慈答应给他的七情魔丹,是否还能兑现?
坦白讲,余慈的深厚底蕴,以及那不可测度的背景,让武元辰彻底看不透了。
抬起眼来,恰好移山云舟的上层,余慈移转视线,投向他这边。两人视线一对,武元辰莫名心头微震,随即就注意到,余慈身外,有两团无法纯以肉眼观测的丹芒,隐没在虚空之中,色分五彩,极是绚烂。
七情魔丹。
武元辰也知道,余慈之前共炼出三颗七情魔丹,品相不算最好,其中还有一颗毒丹。在与罗刹鬼王大战时服了一颗,剩下两颗,一者疗伤,一者致命,除了余慈之外,谁也无法分辨。
如果余慈稍有坏心……
此时此刻,谁都要有几分犹豫,可武元辰毕竟是大劫法宗师的级数,又是豪雄之性情,嘿然发笑,一步跨出,便往那边去。
数百丈距离一蹴而就,眼看与余慈近在咫尺,他停也不停,神意波荡,接过虚空中那一颗肉眼难见的五色灵丹,身形再度加速,和余慈擦身而过,顷刻间不见了踪影。
在恢复完整状态之前,武元辰再不愿和这等危险人物多待哪怕一息时光。
余慈目注武元辰远遁,也是嘿然一笑,高空罡风吹来,竟让他的身体晃了一晃。
以真人修为,支撑真实之域的输出,和罗刹鬼王交战,就算对法则运用出神入化,又有蕊珠宫、昊典的支技,还是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消耗范围。此时此刻,他体内贼去楼空,比之当日施展“万古云霄”之后,还要亏空数分。
武元辰的忌惮,可有些多余。
然而,若是真有哪个不开眼的,想收取渔人之利,他也不介意给出一第三十三章天外法旨云上真身(下)
份深刻的教训。
斜倚栏杆,余慈视线环绕虚空,自每一位留在现场的长生中人脸上划过。
视线所过之处,包括张天吉这等劫法宗师,也垂下眼帘,微微颔首,表示和平之意。
“那么……就都醒来吧!”
在神魂和情绪层面,余慈发出震荡,给了船上诸多修士一个刺激,不过数息时间,一众人等纷纷醒转。这些家伙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昏迷,避让过了刚才足以让他们魂飞魄散、粉身碎骨的恐怖风暴。
可自然而然的,他们对自己骤然失去意识的危险状态,表现出了惊惧和愤怒。
尤其是上层甲板,参加竞卖会的修士有一半都嚷嚷起来,嘈杂得很。
但很显然,这是搞不清形势的蠢货。
余慈还没有表示出明确的态度,那些在船外从头看到尾的长生中人,尤其是随船的长生护卫,已经是眼角抽搐,再不敢耽搁下去,纷纷回船,一人去和沈婉交流,另一人干脆就当空怒喝一声:
“统统肃静!”
此人是拥有一些烟霞岚光障的权限的,长生真意的怒意裹胁着元气,如大锤船轰击那些步虚修士的耳膜。
余慈饶有兴味地看他,却让此人汗毛倒竖,压力骤增,以至于一句话脱口而出:“余真人面前,喧哗叫嚷,成何体统!”
上层甲板一干人等都是愕然,投过来的眼神莫名惊诧。
这位……你的立场在哪里?
余慈懒得再看这场滑稽剧,如今他必须早早闭关休养,故而直接对那边高台上的沈婉勾勾手指。
沈婉刚听了长生护卫几句描述,还没有弄个清楚,可这种关键时刻的反应,她可半点儿不会含糊,当下也不管其他,飞身上前,恭恭敬敬行礼听宣:
“余真人有何吩咐?”
“你们是往东去,直达洗玉湖?”
“……是。”
“那我就搭个顺风船吧,给我安排一间静室,不要有人打扰。”
“请余真人放心,鄙阁定然安排妥当。”
不等沈婉应声,后面生怕她回答出错的长生护卫已经赶来,抢先答应,同时猛打眼色,其实就是他什么都不提,沈婉也不会拒绝。此时仅是抿唇微笑,再施一礼:
“如此,沈婉遵命。”
随心阁的效率一向了得,不过十余息时间,余慈就步入船上最高等级的静室,将外界的喧器尽都隔绝。
刚刚盘膝坐定,潮水般涌来的倦意和虚弱感,几乎就要将他淹没。
这无关乎第三十三章天外法旨云上真身(下)
意志的强弱,而是人身极限的反应。
余慈当然想闭眼好好睡一觉,可这觉睡过去,日后他伤势恢复的时间,起码要增加十倍。
故而,他只是挺直腰脊,稍稍定神,待这一波虚弱感过去,便运使神意,摄起那一丸五色丹药,将其缓缓压入顶门。
这是他服下的第二颗七情魔丹。
之前,他以一众离船修士的情绪为原料,以丘佩为鼎炉,炼出了“一炉”七情魔丹,共计三颗。
第一颗,是他在大战之初,为了镇压伤势服下,那一颗,毫无疑问是真正有着疗伤治愈之能。
第二颗,则是刚刚武元辰携走。
眼下就是第三颗。
他这样大咧咧服用,并不是说给武元辰的那颗是毒药。
恰恰相反,给武元辰的那颗,正是践约之物,实实在在的治疗神魂之上品,而眼下他服用的这颗,却是可瞬杀长生中人的剧毒。
丹药打入顶门,不待药力化开,便给心内虚空摄走,一连穿越多层,直接压落到万魔池中。
便在此时,七情魔丹“蓬”声爆燃,化为一团几如实质的烈火,瞬间扩张,覆盖了血海上空,再射落万千火雨。
刹那间,因为太渊惊魂炮连续七击,以至无数魔头灭杀,结构混乱不堪的茫茫血海,便如烈火烹油,焰光冲霄,与天上火雨交相辉映,几乎要让整个万魔池都燃烧起来。
无数邪魔妖物,在火海中惨嘶着化为灰烬;
可同样有无数的魔头,浴火重生,在冲霄的焰光里狂舞叫嚣,纵声大笑。
第三十四章白虎辇车碧霄玉册(上)
余慈心若金石,不为所动。
太渊惊魂炮连续七击,每一击都消耗了巨量的魔头负面之力,此时的万魔池,是自整合元始魔主巨量信息,化为无边血海之后,最为动荡之际,也是最为虚弱之时。
可不管它再怎么动荡和虚弱,属于那位终极存在的结构骨架始终没有改变,倒是越发地清晰起来。就像是一个几乎要脱形的瘦子,其筋骨脉络,自然会看得特别清楚。
血海中的亿万魔头而言,xing质各不相同,余慈服下的剧毒七情魔丹,专灭神魂,变异情绪,其毁灭xing的毒素,对一部分魔头固然是致命的,对另一部分魔头,却是大补之物。
如此生生灭灭,都在万魔池的“结构骨架”之中,其过程演变,对余慈而言,既可以借机深入把握其中脉络;也能进一步渗透自家根本法则,强化对这一方天地的控制力。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与元始魔主的抗衡。
自从万魔池形成以后,余慈一直在等待着类似的机会,为此也做了相当周密的推演,好不容易碰到,他又怎能放过?
如此做法,危险自然也是有的。
余慈确实是利用心内虚空的独特xing,把七情魔丹的毒xing,完全压在了万魔池中,将其对神魂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可“燃烧”中的万魔池,破坏力绝不容小觑,尤其是那些受了七情魔丹的“滋补”,连续突破极限的血海魔头,要扯着余慈一块儿入魔的“宏誓大愿”,可一点儿都没有消减。
丹毒洒落后的十息时间内,至少就有上千魔头,冲开了血海的控制,扑击而上,要冲破阻碍,杀入更上层的虚空。
如果让它们得逞,渗透进人间界、星辰天,甚至是核心的承启天,余慈必将被魔意染化,成为彻底受戾气凶意cao控的天魔傀儡,元始魔主最忠诚的爪牙。
还好,余慈拿来镇压万魔池的不是他物,正是对魔头yin物有着本能克制之力的照神铜鉴。
经历过这么些事件冲突,余慈对魔门内部,包括元始魔主、无量虚空神主,还有各大魔门分支的复杂关系,也有了一定的概念。
细节不好猜测,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