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专家)-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在关键时刻,人心总是放大的。

修行者若是总是生活在不甘和无力之下,习惯于失败,焉能指望日后取得大成就?便是以余慈坚韧的神经,也不能完全忽略这些挫败感的影响。

曲无劫劝他远离这一个层次,正是出于这个缘故。可惜,金玉良言亦未能扭转人之性情那巨大的惯性。

那些负面的东西,便在此刻剧烈膨胀,他在这许多事上积蓄的愤怒、不甘、无力、悲哀,包括他那些压抑的欲求、未了的愿望,一个个从心底翻出来,正如同喷发的火山,亿万钧岩浆激涌,足以将人的心智烧成灰烬。

如果余慈没有准备,眼下一条命已经去了成,而在此刻,他却是祭起一个心法,虚空中,如虚似幻的气芒游动。

“当!”

“重锤”落下,“火花”四溅,那些激涌的负面情绪猛然一窒,有一块突地空落,却是被“截”了去。

“愤怒吗?暂且压着!”

那名为“愤怒”的情绪心魔,就这样被硬生生砸进了诛神刺中,而这还没完!又是一声巨响,同样又有一块情绪剥离。

“不甘心?压着!”

“无力?压着!”

“悲哀?压着!”

……

云何降伏其心?如是降伏其心。

如此粗暴直接的手段,只有剑修才做得最正宗、最有效。而绝代剑仙昊典的诛神刺,其百灵、十阴诸法,无不暗合此类法门。

然而这还不够,没有一个真正强大到极致的心脏,便绝不可能真正压伏那无有止尽的情绪,余慈现在还远达不到这一点。

一时的压制,只会带来更狂暴的反冲。

余慈却完全不顾及这些,他舍弃一切杂念,只用诛神刺法门,无数次地锻打锤击,在全然忘我的状态下,他真的将所有的负面情绪全数封入诛神刺中——即便只是那几可忽略的一瞬间。

神意流转之下,一刹几若永恒。

卡嚓嚓一连串响声,余慈身上有形无形的束缚一并粉碎,紫府金符无比清灵地旋动,瞬间易换了余慈身上千万亿条气机,将其推上一个新的层次。

这就是升阶的力量,由内而外,如脱胎换骨一般。

也在此刻,这奇妙而强大的力量,推动了早已预设好的“移宫归垣”心法,将生死玄机一下子抛离了刚寄托三个月的毕宿,投入无有凭依的虚空深处。

稀里糊涂过了一天再看,尼玛欠了两章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天遁真意北落师门

余慈有过移宫归垣的经验,那时就像是飘在空中,空荡荡的,意识都要飞去了一般。

可这一回不同,生死玄机一离开白虎星域,没有半点儿轻飘飘的感觉,周围有些阻力,仿佛是在水中,可身上倒似缀着万钧巨石,一路下沉。

出白虎,入玄武,绝不是像跳格子那么简单。

三个月来,余慈除了尽可能地控制白虎凶煞之外,也在研究玄武星力的运用之术,曾借用其星力,做过一些基本的试验,对玄武星力至少混了个“脸熟”。

静若深渊,动如流水,玄武星力乃是四象二十八宿中,最具变化之能的一类,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仍属太阴之气所化,肖水之形质,渊深似海,此时生死玄机感应,正是与玄武星力交感之相——也仅仅是交感而已。

至于他的生死玄机像秤砣一样下沉,是由于诛神刺剑意一路随行之故。

诛神刺中,积压的每一种负面情绪都是负担,无休无止。在瞬间的封绝之后,后续的情绪又喷涌出来,余慈照单全收,用诛神刺法门时时锤炼压制,越是如此,压力越大,他沉降的速度就越发地不可抑止。

虽说这只是行功时的神意感应,但天人交感之下,也象征着余慈移宫归垣的局面,这样下去,怎么可能完成?但余慈没有考虑类似的情况,他的心神早契入了一已筹备好的状态。

就像运用“息光遁法”时那样。

运使“息光遁法”的时候,全身的气机内聚,没有一丝泄露,以此收敛形迹,也获得更大的力量。而在此刻,“内聚”表现得更彻底,因为这是心神的动作,由内而外,扩及到形神的方方面面,更引来玄武星力,共同作用。

而在其核心处,承受这内聚之力的,就是诛神刺。

“是这样……”与上次不同,影鬼这回全程监控,几乎和余慈心神同起同落,到此处,它已经恍然大悟。

以诛神刺居于内,压制心魔,顺势以天遁宗法门居于外,控制大势,以此封住白虎星力的凶煞锋芒,又仿肖玄武渊深内敛之性,与北方星域遥相呼应,借其之力,弥补了手中天遁法门过于粗浅的破绽,确实实现了抹平煞气锋芒的目的。

况且,余慈还在努力。内聚之势成就,单纯的意念,以空对空,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那必须涉及到周身气机的运转,既以心法统驭。

以他手中息法遁法的层次,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所以余慈一直都在尝试调整,不只是用息法遁法,白虎、玄武两种感应心诀,也在运用之列。这件事儿他前几天就在推演,如今实际运用,自然有许多细节都需要调整,他不急不躁,一个一个解决。

他做得如此专心,浑不知别人正在认真观察他。

影鬼看出来,余慈现在正做一件相当了不起的活计——他正在创造一门心法。

以心神为本,目的明确,由内而外,影响周身气机运化,继而反作用于心神,使之自然维持在某种特定的心境中。

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心法的判定。

也许这玩意儿是东拼西凑,除了上面三种心法外,更需要有玄元根本气法这种独特的法门居中协调支持;也许这心法没有**存在的价值,它仅能辅助“移宫归垣”、甚至是仅辅助“白虎移玄武”这一阶段。但它毕竟是一门心法,具备一切心法的特征。

就如伐木,用牙咬手撕,怎比得上用斧具?就算这“斧子”只是最原始的石斧,但它也是一种工具,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

如今只是要看,这“斧具”能否最终成形,成了,入趋玄武,自然圆满;不成……

影鬼忽尔失笑。不管它眼下如何落魄,其本质都是近乎宗师的级数,只不过他和余慈一损俱损,关涉自家性命,又因为本身高端眼界和余慈现实的对比,对余慈就有本能的不信任——做惯了大象,怎么可能相信蚂蚁能担得起自家的重量?

两相冲突,自然形成一种深深的焦虑感,影响它的性情。

可在此时,在余慈不断“下沉”的过程中,影鬼感受到了一种了不起的“安静”。

见其安静,知其纯粹,至少在这段时间内,余慈做到了一个还丹修士所能做到的极致,更难得的是,更在其现在基础上,做出了精彩的阐发,如此心境,比心法效果本身更重要。

影鬼莫名也平静下来,只将心神若有若无地缀着,同样在“深海”中沉淀。

时间已无意义,不管是余慈还是影鬼,都不关心时间的流逝,虽然拖得越久,寄托生死玄机就越可能失败,可现在,这些没用的念头,早已经被抹消干净,甚至已经没了所谓“成败”概念。

就余慈而言,他就是在封闭、内聚、压缩,将眼前之事做到圆满——他相信这个路径是对的,那么自然要一心一意做到极致。

蓦地,余慈沉静如井的心神中,蓦地投入了一颗“石子”,波纹层生,非是有外物干扰,只是一种静极而动的转化。

玄武之力,动静阴阳变化,尽在其中。

这一刻,生死玄机的轨迹改变。那似乎无休止的下坠势头略有些偏移,只是一点点而已,可那感觉完全不同了。

心神倏然敞亮,余慈就“看”到,在那无底的“深海”中,有一个庞然大物,终于显化,龟蛇交盘,动静如一,正是玄武之相!

成了吗?还没有!

岂不闻“可望而不可及”?移宫换宿,涉及生死玄机的移转,半分都来不得勉强,余慈先前“负重而行”,已经消耗了相当一部分力量,就算如今势头大好,也不敢说能成功入驻玄武星域。

如今他有一个选择,即动用他手中的缘觉法界碎片——在那只金属飞蛾上掰一只翅子下来,送到佛骨熔炉里去,有修殊胜行愿无量佛光相助,这事儿便成了十之。

可这个备选方案,只在余慈心中闪了闪,便给掐灭了。

余慈的信心仍未动摇,他所要做的,也绝不只是单纯入趋玄武星域而已。此时此刻,他忆起某个声音,那是天遁宗教习玉简上,一个高手咆哮式的教导:

“既然要杀人,先要有杀人的力量。你们与目标天差地远,连防身法器都攻不破,连护体罡煞都撕不开,凭什么杀人?

“没有力量?宗门教授的心法,就是让你有的!蓄。精蓄气蓄力蓄势,把你全身的气力都捏在一起,淬炼它、锤打它、压迫它!让它里面发生变化!

“你压不住了?只要还有念头,就能压!你只需知道一个点,就是你的目标在哪儿,其他的都是狗屁,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

“什么才是个头?等到你的力量把目标杀掉了再说。别在没有把握前动多余的念头,如果你永远达不到,你就一直压到死,死在那压迫中是你有种,杀人不成被人杀……天遁宗没你这种废物!”

这独一的声音在心神静寂中回响,过去几天,这样的言语他已经可以倒背如流,如今他仅仅是要撷取其中一点儿真意。

不能杀人,就不要出剑!

一念既生,内聚封绝之力,骤然间大到不可思议。

那一刻,余慈体内就像是生成一个无底的黑洞,诛神刺殷殷振鸣,连带着那依旧不断注入、不断锤打的情绪,直压入黑洞深处。且不只是诛神刺,还包括了已经完全化为己用的半山蜃楼剑意,还包括了余慈曾经凝结的剑意真符,甚至是得自剑园,一直难以驱动玄黄剑意烙印,都被吞噬进去。

也就是说,只要是与剑相关的一切,除了被封在冰山里的《上真九霄飞仙剑经》,其余的都封入其中,然后……轰然落锁!

余慈身上似乎刹那间空了一块,封存的东西明明“重”到了极处,但在此刻,却是极性变化,反而轻盈了起来,仿佛那些东西,完全进了一个未明的层面。

“如果你们把力量压到了极处,你们怎么可能痛苦?那是天底下最美妙的阶段,一切的重量、压力、块垒全都没有了意义,它们就在那压缩到极至的一点上运化衍生,脱离了原本的层次,就像是被烧化了,变成了烟气,而那就是天遁杀剑入微入化的层次——它没有止境,你们可以压进去一切,神魂血肉,所有的所有,只要它不断地变化、衍生,从低层面跃入更上的层面,直到你拥有了杀死目标的力量,又或者连最后一点儿心念都压进去……死掉!”

“要记住,不能杀人,就不要出剑!”

余慈一个激零,倏然间醒觉,然后他很惊奇地发现,他已经处在一片广大又陌生的星域里。

已经一颗星辰承接了他的生死玄机,正将玄武星力源源不断地输入进来。

那是一颗相当明亮的星辰,在整个夜空,也是很显眼的。在“移宫归垣”涉及资料中,此星位于玄武七宿中的室宿范围,“其如军门也,兵出或不出,胜或不胜,均由此见”,故名曰:

北落师门!

欠三章了……撞墙。

第一百七十三章星宿熔炉鉴照魔影

北落师门?

这颗星辰在星图中还是颇为知名的,余慈早先做功课的时候,也有印象。_回忆一番,不由哑然失笑:

“果然是天人感应,寄托的星辰都是有说道的。”

虽不在白虎星域,此星仍主兵戈之事,只不过倾向于测成败吉凶,亦有时机判断之意,也能与自家心性暗合,他那生死一线的剑意,岂不正有此意?

不过眼下寄托生死玄机在此,并非是那么简单。

心内虚空中,可见星空投影,北方星域中,玄武七宿近千颗星辰列布虚空,隐现龟蛇形意,而其尾部室宿方位,正有宫室之相,此中便是余慈生死玄机寄托之地。

但除了寄托生死玄机,余慈还在其中做了一件事。

“做得不错。”这是影鬼绝无仅有的夸赞,“没想到你真能下得去手,还做得到!”

为了寄托生死玄机,余慈临时创出了一门心法,以之封禁白虎凶煞和情绪心魔,但事情做到了这地步,其目标又岂会止于此处?余慈下了大功夫在其中,此时已经营造了一处极是玄妙的“熔炉”。

“炉壁”坚硬:余慈运化玄武星力,借用其渊深之质,用以镇压;

“原料”充足:他放进去了身上几乎所有与剑意相关的东西,并将永不虑匮乏的负面情绪、心魔都封到了里面;

“炉火”炽烈:以十阴、百灵化芒纱心法统驭万方,千锤百炼,又借用天遁杀剑之精义和玄武星力繁衍生化之质,使之在不断压迫中,具备不断提升之可能。

由此,“熔炉”内坚外固,自具法度。除了上述那些,这里面还用到了玄元根本气法;用到了白虎、玄武两种感应心诀;所谓“不能杀人,便不发剑”,无疑就是十方慈光佛发愿的门路,心炼法火、佛骨熔炉的思路也被借用;另外在调整阶段,更是杂取万方,便是符箓之术,也多有化用。

在影鬼看来,不敢说是集大成者,却绝对是灵光攒簇,别具一格。

里面炼制的依旧是“诛神刺”,可出来之后,会是什么模样,实在是很让人期待的一件事。

“只是……”

影鬼话锋一转,有些扼腕:“你那愿发得太狠,什么‘不能杀人,便不发剑’,你用哪个家伙作目标来着?”

“世上哪有定数?”

余慈从心内虚空中退出来,取了香案上的七星剑,看了几眼,终究没有拔出来,只是慨叹一声,将其放回,随后漫声回应:“修为也不是再没有长进,标准自然要水涨船高,时刻变化。说不上目标高低,我心里明白就是。”

二人所谈,即是发愿之事。虽说余慈没有掌握发愿的真正。法门,但他已经是还丹上阶的境界,又修炼“天垣本命金符”,自有一番天人感应,且其剑意沟通生死玄机,种种因素汇集在一起,一言既出,已有“言出法随”之效,绝不可轻忽。

这样,“熔炉”中孕育的东西,就不是想取就能取出来的了。

火候非常重要。

以新成心法成就的“熔炉”,确实称得上不凡,诛神刺在其中精炼,理论上是能够不断提升的,可以一直炼至击杀真人、劫法、地仙……但事实上那绝不可能,因为余慈的形神极限,根本无法容纳如此恐怖的力量,真到那个地步,他就会和天遁宗那些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门人弟子一样,先被自己活生生给压爆!

取出得早了也不成,那就是毁愿背誓,等于是自设阻碍,对剑意损伤之大,不可估量。所以这全要看余慈对火候的掌握,看他是否真能一如既往抓住时机。

这大概就是生死玄机寄托在北落师门的另一个缘故。

另外,由于与剑相关的元素几乎全部被封存入“熔炉”,这段时间里,余慈是根本就没法用剑了。余慈倒不在意,反正他现在用剑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段时间我还忍得,而且我有个想法,要减少麻烦……”

说到这儿,他心头却是一动,外面心象分身有些感应传回。

此时他们身处的云楼树,栽种在五岳真形图的东岳方位,不过这时候,放出的禁法不再是曾亲身领略过的“森罗冥狱神禁”,而是叫“九泉苦恼狱”,施放出来,遍野都是阴兵鬼卒,且是法度森严,遇人便排出兵阵,碾压上去,一旦胜过,便将修士魂魄硬生生扯拽出来,转化为自家兵力,要是鬼修,还省了前一个手续。

故而死在这里的话,下场就是身化鬼物,受禁法控制,身不由己。偏偏还有一些灵识不散,回忆前生,益增烦恼绝望,故曰“苦恼狱”。

余慈藏身云楼树空间之内,本不惧那些阴兵鬼卒,可眼下事情有些奇怪。

“那些鬼卒,状态是不是不太对劲儿?”

旷野上阴兵鬼卒的队伍依旧像以前那么严整,竖成列,横成行,煞气冲天,可是这些家伙游荡的密度增加了好多,更重要的是,有一拨鬼卒,竟是窥准了这边,一路压了过来。

被发现了?没道理啊!

余慈操控心象分身,往边上移开,这一刻,前面的鬼卒没有任何反应,而等到心象分身带着云楼树移动这时,那边鬼卒就齐刷刷地扭头,随后就是形成严密的军阵,开始加速。

竟是冲着云楼树来的!

余慈一时没想到这是怎么回事儿,不过,这些鬼卒本就是“九泉苦恼狱”的一部分,让禁法瞄准的滋味儿绝不好受,还好他早早把玄灵引交给心象分身,要避开倒也不难。

心象分身所化的鱼龙便拽着云楼树飞速后退,同时引发玄灵引上的磁火,只需两三息的时间,就能够遁入九地元磁神光中,脱开五岳真形图禁法的制约。

可事有不谐,这个时候,后面竟是又有一队阴兵,直接从地下冒出来,恰好来了个前后夹击。这应是禁法的变化,因为下一刻,两边阴兵鬼卒各自的阴煞之气就汇拢聚合,化为两道苍黑巨蟒,圈绕绞杀而来。

“嘁!”

余慈见识过这种技法,这阴煞之气是很是讨厌,可以污人法器、损伤魂魄,云楼树被拍到的话,势必要被污到,他这一两年的精血供养,就要打水漂了。

心念一动,余慈让心象分身专注于催动磁火,他则连人带法坛,跨空而出,恰好横在两道阴煞巨蟒下一次交汇的点上。

太虚青莲袍发动,仅存的六朵青莲排开,先将外溢的阴煞之气挡了一挡,余慈便趁此机会动手,要给心象分身争取下时间。

气机发动,活泼得让他失算!

自还丹中阶本命金符成就,便与还丹初阶的“定鼎枢机”有了分别,让余慈适应了一段时间,面进入上阶又如何,余慈还没有切身体会,先前他的注意力都放在移宫归垣上,对此倒是忽略了。

只是稍一动念,紫府之中,本命金符就是明光大放,带起的气机简直就是夜空中的烟花,映得脑宫透亮,一个维持不住,便有一道金光破顶而出,在空中迎风一化,就显出本命金符来。

那金符乍看去金灿灿、圆陀陀,如一颗金珠,浑无瑕疵,可直要细致感应,便可见到上面细密图纹,盘转曲折,自成法度。

金符一出,五里方圆气机变化,都在他掌握之中。而明光外放,与外界元气相激,便似在沸水中浇了一勺油汁,哧哧之音不绝于耳,周遭元气随之变动,催化为一层如虚似幻的烟气。

烟气与金符并出,如云掩月,而其形态曲折变化,又似龟蛇交盘,似动非动,似静非静,暗合玄武之相。

余慈本待用出最对症的无生劫星宿破魂神光,可玄武之相一出,他心中莫名地又多出一个感应,却是来自天上寄托的星辰,他便是轻咦一声,但眼前事情紧急,他也无法深究,稍一窒,他是照原来的设想放出符箓,当下星光如沙,便似凭空下了场小雪,星尘飞扬,美不胜收。

景致固然上佳,杀伤力更是不同凡响,原本严密的阴兵军阵,被星光洒下,立时就千疮百孔,那两道阴煞巨蟒,更被第一波扩散开来的星光完全扫灭。

余慈还能做得更彻底,不过他现在有个疑惑压着,没了那心思,一击得手,确定阴兵再无威胁,就驱动步罡七星坛,折回云楼树空间。

可就在他行将飞入的刹那,警兆突现,太虚青莲法袍的护体清光转眼被突破,一个阴冷而玄虚的感觉,便要渗入进来。也在此时,余慈胸口铺开一片紫雾,绕体流动,融融暖意转眼地将那阴冷感觉化去,却是还真紫烟暖玉自发护主。

余慈又惊讶又好笑,他袖子一扬,青光如轮,如月东升,与本命金符相映,亦不逊色,此光一出,虚空中便有一物咝声发响,如毒蛇吐信,气机波动显示,那家伙正要退走,但余慈已经祭出了照神铜鉴,又岂容它逃掉?

“天魔?老子这边就克天魔!”

绝不能再拖了,先止血。

第一百七十四章天魔纷起四灵法相

照神铜鉴青光照下,那个偷袭他的天魔立时被摄了进去,全无半点儿反抗之力。!。与之同时,余慈头顶本命金符悬照,加大了对气机的筛查力度,确认五里范围内,再没有另一只天魔,这才进了云楼树空间。

不再耽搁,余慈让心象分身驱动磁火,沿着九地元磁神光的流向,离开东岳方位。心神则往镜中去,正好看到那只天魔,在挣扎中被照神铜鉴消化干净。

这只天魔至多不过是“集阴煞”的层次,对他产生不了威胁,只是这里怎么会出现天魔?

影鬼猜测:“那些阴兵鬼卒,明显都被魔意浸染了。而且这只天魔,应该是很虚弱才对。”

“虚弱?”

“因为虚弱,所以才会对云楼树感兴趣。大概是觉得其中内蕴灵气比较纯粹。天魔染化人心,自得其乐,亦能补充力量,其次噬魂魄、再次摄精气。只对含蕴生机的感兴趣,但一般对血肉已经没有什么欲求,更别提这树叶草根,能这样急切,想必是饿得很了,当然也是云楼树所蕴灵气非同小可,受它魔意染化的鬼卒才那般反应。”

天魔也会饿吗?余慈发现自己之前还真没这个概念,不过影鬼还是没有解答出来,这里怎么会出现天魔的,而且是饿得快死掉的那种?

“魔门东支那几位,肯定是有招引天魔之能,不过把招来的天魔饿到这地步,非十年八年不能见功。”

“那就是自己闯进来,却给困着出不去,还是别的……”

“相关的信息有没有?”

三两句讨论下来,余慈忽然记起,妙相曾提起过,黄泉秘府上代主人无归羽客,不幸遭了魔劫,退守秘府,借地势之利,斩杀十万天魔,包括一名末法主……不过那是三劫之前!

摇摇头,余慈想不明白,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事情比他想象得还要复杂一些。

心象分身借助玄灵引,在九地元磁神光上飘动,五岳真形图的禁法起不到作用,他却能看到五岳方位一些变化的图景,而放开感应,会更清晰。

刚才穿过某片区域时,好像又见到一只?

疑惑中刚刚放开感应,警兆又至,一道虚影,竟然是从九地元磁神光中挣扎出来!

这回余慈反应更快,鱼龙额头,道经师宝印发动,一道白光打在天魔身上,也是用上了无生劫星宿破魂神光的法门,瞬间将其抹掉大半,再吃天龙真形之气一扫,便给打得粉碎。

这里也有?看起来已不是个例了。

“五岳真形图怎么说都是玄门法宝,那‘森罗冥狱神禁’也是有伏魔之能,怎么会让自己治下成了‘魔窟’?难道生出元灵之后,做法就和以前不同?”

余慈想不明白,影鬼也是如此:“那法宝元灵就不怕被魔意浸染,十数劫修行毁于一旦……”

说到这里,它忽地住口,余慈也看过来——大有可能!

“那妙相不是说,翟雀儿用了‘自在天魔法’,将元灵催熟?当是那次落下了根子!啧,不久之后,这可真就是魔窟无误了!”

二人的推断与事实当然有些差距,不过结果倒是差不多,余慈眉头一皱,便道:“事不宜迟,我们离开。”

“啊?”

“不是说好不惹事的吗?”

余慈此时的负面情绪,绝大部分都输入到“熔炉”里去,心境自然平和,尤其是有充足思考空间的情况下。

他在黄泉秘府的收获已经很大了,只佛骨一项,就让他今后多年受用不尽,对此,他很满足,至于黄泉秘府其他的东西,显然不是此时的他所能染指的,他也进不去“玄符锢灵神通禁域”,如今修为晋阶,两转星域,再逗留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现在脱身,自然是最理智的选择。

“想走,你有几成把握?”

“九地元磁神光运转有常,沿其流向,到边缘时切出去,并不困难。”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尽快确认一件事。

刚才发动时,金符与玄武星力混化,刚刚移转的本命星辰上,忽有一段微妙的气机生成,并没有影响他的出手,可若总是如此,毕竟是个干扰。

余慈静下心来,刻意感应,果然又发现了那段特殊的气机。其运化方式似乎有些说道,连换了几回感应方式,这才发现,那竟是一段信息。

“后世道友,见信如晤!”

余慈瞠目,原来,这是某位曾将北落师门作为本命星辰的上清宗前辈修士,留下的信息。待余慈找到接收技巧的那一刻,信息化为一道电光,闪入脑海,留下了清晰的印记,转眼间,就有一部完整的法门印进来,此外,就是一段简短的说明。

影鬼觉得很有趣儿:“听说上清宗有‘传天外,闻音碧霄’的藏经法,许多重要典籍都深藏于九霄之上,没想到传言竟是真的。”

余慈嗯了一声,他也是颇为惊讶,这岂不就是说,他日后移转星宫,还有机会再碰到这些前辈遗泽?宗门绝灭后数百年,尚能有些枝叶传下,都说上清宗底蕴深厚,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至于那法诀……四灵法相?

那位前辈修士,其寄托星辰既然是在玄武星域,在当年人才济济的上清宗,应该不是第一流的核心弟子,不过上清宗的底蕴深厚,这位留下来的“四卫法相”,仍是一种很有趣,也颇为上乘的辅修法门。

所谓“四灵”,便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象,这门法诀的源头,本是寄托在三垣星域的修士,居中应四象之力,总取其形,概取其意,形成的一门感应法诀,属泛泛一流,只是用来熟悉四象星域的星力特质,以备摄取运化。

但到后来,这门法诀被寄托于四象二十八宿的修士拿来,根据四象星力与人身气机的混化作用,重新演化,为此类修士量身订做,从一个简单的感应法门,转化为一种辅修之法。用来在移宫归垣阶段,筑牢根基,且在炼体、罡煞搬运上别开生面。

余慈见此法诀,心头就是一喜,这门法诀,对他是有用的。

如今他封绝星宿熔炉,体内时刻都有绝大的压力在,这给身体带来不小的负担。而且他在元辰六符阶段,本命金符就跃升紫府,对阴神转阳神这一层面的修行颇有好处,但在炼体上,就有些薄弱,“四灵法相”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这门法诀,乍看去像是一种应用法门,不增修为,纯粹是运化罡煞的技巧,即以罡煞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法相,自蕴灵机。修炼至化境,运使开来,可以尽展四象神通,自行扑杀敌人,十分厉害。

但在此过程中,日夜与四象罡煞星力浑化,通过调息搬运,却能大增体魄之坚韧程度,到后来修成“四灵法体”,用在己身,可辟法器飞剑,也能按照符修的老本行,化为符箓,加持在别人身上,效果也是上佳。

修炼这种法门,要么是真罡真煞特别浑厚,底气充沛,但已经是那种程度,修炼此法,除了强化罡煞运化技巧,也没什么特别的好处;要么是如余慈这般,寄托星辰,可浑化四象星力,内外如一,不至匮乏,才能尽得其益。

这门法诀,确如那位前辈修士所说,就是为移宫归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