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到七十年代蜕变-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了多年孝顺姑爷的赵铁柱。第一次拉着脸对着夏老头说话,夏木头夏老头有那么几秒钟愣神。没把火气冲着姑爷撒去,而是点点头。

    补了一句:“夏文你撵完人把你媳妇叫过来。都打了乌烟瘴气的了,她猫屋里?事儿从她身上过的。今儿家里齐。就都说开了。”

    ……

    就这样,该在的都在了。老头老太太都强撑着精神头,每人都听几句。

    郑三彩哭诉的话全听进了夏大伯的心:“明儿个玲子就置办酒席。后个就结婚。她小姑凭啥进屋就动手打我闺女?她老婶更不是个东西,爹娘。我进了夏家门这些年了,你们说我咋样?”

    夏小姑接话:“你不咋样。原来大面上过得去。我跟你说大嫂,我打小是你拉扯大的,我挺感谢,要不然我不能每回回家都给你买东西。为了啥?呵呵,其实我小时候就知道,你藏糕点偷摸给夏文……”

    老太太气得对着夏小姑的后背就是一巴掌:“你多大人啦?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干啥!你还嫌不乱是咋地?”

    夏大伯用手擦了擦鼻子的血,这是让夏爱国这个亲弟弟给揍的。越想越为自己心酸:

    “爹,我知道我这个当大哥的没钱,兄弟姐妹都瞧不起。妹妹指着鼻子骂我,老二动手打大哥。不就是都有能耐了吗?我家现在最没能耐。就因为我家没出个有本事的!闺女明儿个结婚,弟弟妹妹都来闹,满村里打听打听,谁家大哥有我当得窝囊。”

    夏老头向来顾及和维护他大儿子夏爱华的脸面,可此刻也被气得不轻:“你放屁,爱华!你就这么寻思爱国和琴子的?你想想这月八的事儿,你有大哥的样儿吗?原来我还寻思你能带领大家伙好好干活、多帮衬呢。

    你自己寻思寻思你那个家,你娘住院你不掏一分,真困难成那样了吗?我给你扯着遮羞布,你还不知道个害臊?当大哥就能熊爱国了吗?媳妇、儿媳妇去人家拿粮食,跟抢有什么两样?你闺女结婚,你侄女不结婚?

    你真当我和你娘心里不明白咋回事?哪一出不是你家惹出来的!一分钱不掏别添乱,你可倒好,我们从回来了,过了一天消停日子没有?老大啊,你这是盼着我和你娘早点死呢!”

    夏大伯要争辩,夏老头已经不听了,无非就是没钱,要粮也是为了夏文。

    夏老头第一眼先对准的,是最能让他出气的夏凤和李群发两口子。

    “你俩知道你奶咋倒下的?夏凤你婆婆,李小子你娘干的!没有你娘,李小子,你奶倒不下。她一天吃饱了撑的去胡说八道……”

    人李群发是大孝子,听明白了咋回事也不会说他娘一句不好:“大哥不干出那事来,我娘就能瞎说?爷爷,这可跟我娘没关。听说是真的,我娘可没胡编乱造!”

    夏老头“你”了半天儿,点了点头转向夏文:“你个不肖子孙给我跪下!”

    老太太本来任由夏老头自己一人在那说,可看到郑三彩都不顾肚子疼,想要去阻止夏文下跪说情,她也发话了:

    “我们吃喝在爱国那,原来分家时给老大家的最多。你爹那一摊也交给了老大。按理花钱你们该掏大头。刚回来时我瘫吧炕上,管不了说不了啥,就寻思你们大家伙太太平平的、和和气气的。

    现在我算明白了,我这是想差了。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又怎么能给你们捏吧一块儿去。明儿个就是玲子结婚,玲子你不用哭哭啼……”

    老太太喘着气,往上倒着气。话语停住了。夏爱琴这个闺女赶忙拍后背,其他人也有点儿慌神往前凑,只有默默照顾老太太的苏美丽。起身去了厨房,兑了点儿温乎水,端进屋凑上前喂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喝完喘口气,抓住苏美丽的手。示意坐她旁边,她看了看苏美丽脖子上的血痕。低头叹气:“造孽啊,造孽啊!娘以后就跟爱国过了,你们,你们……”

    最后咬咬牙:“你们兄弟姐妹几个。感情好就多凑一起,感情不行就……”到底没说出来那句“要么就别联系,好过打到一起戳我心。”

    夏老头震惊老太太的决定。看了半响,才问夏爱国:“老二。你让你大哥该给多少钱说个数,让他掏出来,你们是兄弟。”

    赵铁柱冷笑了。专挑厚道人呢!就大哥那样的,要是他亲哥,他早不走动了,还想绑着呢!还让说个数?老爷子难为二舅哥呢!赵铁柱接话:

    “爹,这事挺简单。谁气倒娘的,到底要不要钱,拐着弯的实在亲戚,那也是我大哥那头的论起,跟我们没关系,那都是后话。

    就您老,三个儿女,总共多少钱那都是有票子的。您放心,我和爱琴条件摆在这,大哥刚不说嘛,我们条件好点,不多掏点儿不好看。其实好不好的,我们不需要那个脸面。

    就是啥意思呢?该出的我们出,平分一下债务吧。人家叶家小子将来养我二哥二嫂应当应分,可没听说过,有儿女都在世呢,人家得隔着辈儿地搭钱。尤其人家跟甜甜还没结婚呢!大家伙最好搞清楚这一点!”

    郑三彩不干了,她算看明白了,现在满屋子除了她自己儿女,剩下都是赞同她拿钱的啊!包括那个为了脸面的丈夫,看来也要让自己掏啊,情急下就把真实想法脱口而出:

    “那甜甜对象那么有钱,掏点不咋地。咱家这家庭哪掏

    得起?”

    夏小姑瞬间暴起:“大嫂,你就这么想的?不是没钱?”赵铁柱拽住夏小姑接话:“大哥大嫂,你们要都这么想,可真是……”他想说不要脸。

    夏大伯起身对着郑三彩就是一脚:“合计合计多少钱,痛快给了,都让一群要账的追家门口了,你还有脸巴巴!”

    夏爱国忽然站起,声音波澜不惊,该听到的都听到了,心凉的他,决定了就不会回头:

    “以后碾子是碾子、缸是缸。把粮食都折成钱,住院的钱也要分的清楚。爹娘,你们决定好了到底跟谁过。跟我过,以后我养你们。冬子娘,你拿好钱和欠条就回家!”

    夏爱国说完就大踏步走出了门。他的后面跟着个小男孩,那个不足十岁的小男孩,试图快点儿倒动脚步,撵上他爹,好牵手……

    老太太怕老儿子和儿媳把她彻底扔这,紧紧抓着苏美丽的手不让走。

    其实最后的最后,谁也没说出来啥是啥。郑三彩哭得跟死了妈似的,才拿出一百块钱。攥紧了也不上交。

    还是老太太捂着胸口抢了下来。就对着苏美丽说:“走啊,美丽,娘回家给你抹点药。”头也没回,没理夏老头,自己先往外走。

    陆陆续续,夏大伯家开头几个人,最后剩下了几个人,明天的婚礼,夏玲的婚礼,也是这几个人。

    郑三彩趴在炕上哭得气得直蹬腿,张巧一直从露面后就猫在旮旯坐着,刚张嘴劝了一句,郑三彩就爬起,对着她自己的儿媳继续战。

    每一个夏家人出门路过看热闹的人群时,都是面无表情的。

    寒心的不止是夏爱国、苏美丽。

    夏小姑关上她娘那屋的门,紧紧的拉着老太太的手小声道:

    “娘,你看明白没有?我大嫂养不了您的老。等你真啥都干不动那天,还得是我二嫂,你消停就跟我二哥过吧。以后无论发生啥。都多为我二哥二嫂考虑。明天玲子的婚礼我指定是不参加了。那么个心不正的娘,教不出啥感恩的孩子。我大哥也……”

    老太太含泪点头。她看清了,彻底明白了。二儿媳才靠得住。老太太把手里攥着的郑三彩那一百元递给夏爱琴,夏爱琴摇头拒绝:

    “您怎么又糊涂了?这钱给我二嫂,是还给叶伯煊还是给甜甜置办嫁妆,我二嫂会心里有数的。”

    “可你……老闺女,娘都能猜到你日子不好过吧。你婆婆难为你没?”

    “我有吃有喝。柱子对我不错。我婆婆就是不乐意呗。过几天就好了。我们是一家人。她就我这一个儿媳。我不着急用。等我有天急用钱,我信我二哥手头有会给我掏。你不用惦记我。现在可着我二哥一家来。”

    夏小姑跟婆婆打翻天才要来的五十元钱,偷偷留在了苏美丽的炕柜里。她没有吃上一口热乎饭。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贪黑连夜跟赵铁柱消失在了夜幕中。夜幕中的两口子对话飘散在空中:

    “柱子,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比啥都强。以后,以后我不会再管娘家事拖累自家。”

    赵铁柱蹬着自行车。听完撇撇嘴,撒谎。你能有那脸?不过接的话却是:“嗯,咱俩好好过日子,也多孝顺我爹娘。”

    “嗯……”夏爱琴趁着黑天搂住了赵铁柱的腰,她心里明白着呢。打了罗圈仗才要回来的一百块钱。她一分都没揣兜带回去,在婆婆家哭哭啼啼拿出的五十块钱又留下了……

    赵铁柱长叹了一口气:“我回家不跟娘说,不告诉她要回一百块钱的事。”

    赵小姑夫就觉得。自家媳妇没了动静、没回音,可他后腰衣服那被浸湿了……

    坐在仓房里的夏爱国。手里拿着根儿准备要刨花的木头,正在发呆。夏冬噔噔蹬的跑了进来,不发一语的坐在他爹面前的小板凳上。

    “去看看你娘做饭没?饿了吧?”

    夏冬摇摇头,这回换了个造型,两个胳膊肘托着下巴低头沉思。

    夏爱国扔下木头,摸了摸夏冬的脑门。

    爷俩就静默着,相对无言了好一会儿后,夏爱国听到了夏冬的抽泣声。

    “冬子,你可跟爹保证过的,长大了,不尿炕也再不哭哭咧咧。”

    夏冬抬起泪眼望着他爹:“可我想哥哥姐姐了。”

    “再过几天,你数着数,爹带你坐火车去京都。到时你就能见到了。”

    夏冬站起凑近夏爱国的面前,钻进他爹怀里,用着稚嫩的黑乎乎的小手,摩挲着夏爱国脸色的淤青,一寸寸地轻轻碰着:

    “如果哥哥姐姐在家,爹就能打过大伯了。大伯家的大哥有我哥对付,我姐是英雄可以打过其他人。呜呜,冬子好没用,呜呜,冬子拽不住他们,爹,你疼不疼?”

    夏冬哭的直咳嗽,夏爱国圈着他的小身子,给顺着后背,试图让夏冬平稳情绪,笑着回:“不疼,爹不疼。冬子最有用了,冬子是个好孩子。冬子啊,将来你跟你哥要是有啥矛盾,爹指定不偏心。你哥要是像……爹就先揍死他……”

    仓房的那扇小小的窗,投射进来了一丝丝光亮……

    夏老头是最后一个回夏爱国家的,他回来后先是递给了苏美丽一张欠条,上面写着夏大伯签名的欠了多少粮还差多少钱。

    事情翻来覆去的,回到了最初,当时夏大伯的一句气话,真是一语成谶。

    苏美丽接过欠条,回过头望着老爷子往园子里去的背影,叹了口气。

    您老真就以为这欠条有用吗?您老至于这么忧愁吗?在苏美丽看来,这条子上虽然写的挺多,可真不顶用。老爷子不如给她家背回来一袋子苞米面呢!还闹个您老挺上火。

    夏老头夏木头就坐在后园子那,抽着烟袋锅子,外面一个闷雷响过,他抬头望了望天,土坯房上倒映着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风吹篱笆雨洗窗,人心本就难测量……

 第一九零章 叶伯煊的小纸条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到了叶伯煊这边,就换成了满满的对幸福的期望。

    叶伯煊打着方向盘,往京都赶路。微风吹拂着他的面颊,只看他情不自禁地笑了。

    叶大少想起那天跟三个臭皮匠智囊团喝酒记下的婚礼步骤,摇摇头自个儿闷头乐。如果不是为了夏天,他才不费这个劲儿呢。哪怕他是观礼者,他都觉得麻烦透顶,更不用提他得组织、他得设计、他是主要参与者。

    今儿个提早出发,他回京都有两个任务。第一个是把智囊团开出的纸单子给他?妈。第二个是请京都那些光屁?股长大的哥们们喝酒,张罗起来,该谁的活谁领领。

    至于夏天,他恐怕没时间见了。有点儿遗憾。也不知道那小?妞有没有要当新娘子的自觉性。

    叶伯煊也不知点子幸运还是不幸,进屋就被一个月才早回家一次的叶志清给碰上了。

    叶志清放下手里的报告书,低着下巴,眼镜卡在鼻梁上,往门口翻了下眼皮:“叶团长,你一年的假期,最近这段时间都快用完了吧。”

    “爸,我妈呢?你怎么这个点儿在家?”叶伯煊回避了叶志清略尖锐的问题。

    叶志清抬抬下巴对着楼上示意:“说是脑袋疼,头晕。把我都给折腾回来了,她躺屋里歇着呢。”

    “那我去看看。”叶伯煊卷起白衬衫的袖子,去卫生间边洗手边回答。

    话音刚落,宋雅萍没什么精神头地就下楼了。边下楼梯边一手整理她的盘发:“你怎么回家了?有什么事吗?”

    “妈,瞧您说的。我没事就不能回家啊。这不是回来看看您吗?”

    “哼!”叶志清用鼻子哼了一声,拆他儿子的台。

    “那我给你做饭。吃蒸排骨还是红烧肉?老于?老于。你把我晚上买的那些菜都洗喽,我炒菜。”

    “嗳?妈妈妈,不用,我约了哥几个喝酒。下次,下次您给我包饺子哈。”

    叶志清在旁边看着手里的报告,嘴里不闲着继续挖苦他儿子:“听见了吧?你儿子忽悠你呢,也就你还帮他张罗。”

    宋雅萍微笑着坐在叶伯煊对面的沙发上:“该买的都买啦。我跟夏天一起逛街添补的。那丫头临走。还拐走我半瓶子蜂蜜,说是什么养颜。”

    宋雅萍拿起苹果开始削皮,不用她儿子问。她就汇报了。免得她儿子还用有色眼镜看人,觉得她时时刻刻都难为未来儿媳。她都那样付出了,最起码不能让她儿子误会吧。

    叶志清拿着报告的手停顿了一下,嘴角也露出点笑容。居家过日子。家里的女人们要是不团结,他们还怎么放心在外面奋斗。替媳妇说话:“听听。你?妈为了你真是操碎了心,以后你要再气她,我可不饶你。”

    叶伯煊难得挂着一张大的笑脸,跟他爸妈商量:“东西是买齐了。车队呢?找了几个车?”

    叶志清瞬间抬头:“什么?”

    宋雅萍也有些吃惊,车队?

    “啊,没找啊?没事儿。没找我晚上跟哥几个喝酒时提一嘴。谁手里有车、总共多少我回来报个数,给您二老过目。”

    叶志清摘下眼镜。放下手头的报告,拍桌子:“胡闹!”

    “谁胡闹了?我可就结一次婚,就不能弄得气派些?”

    “谁不是就结一次婚!叶伯煊,我告诉你,你要敢来歪风邪气那一套,我鞋底子抽你!”

    叶志清骂的不过瘾,站起身来,气得直转悠:“你听听,你教的好儿子!一点都不朴实!都你教坏的,纨绔子弟的作风、打小他就有。三十岁了,革命干部多年,你就会弄表面浮夸这套?”

    “这怎么是浮夸?我又没做什么越格的事。”

    “你的行为就是越了!”

    “得得得,您吶也不用教育我。我不找了成吧?”

    “你这什么态度?你就没意识到思想上的错误!我看有机会,应该让你到更艰苦的地方去。出去打听打听,你在外人眼中的形象和现在的做派,天壤之别!”

    “得咧,您可真不用给我上纲上线。您要是给我发配到边边角角的犄角旮旯,我啊,先谢谢您了!”

    叶伯煊抱拳说完,也不管他爸叶志清被气得直喘着粗气,从裤兜里掏出几张纸,直接走到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劝架、分不清到底该偏向哪一头的宋雅萍面前,递给他?妈:

    “这是婚礼流程,您看看然后安排下。辛苦了妈。”说完转头就走。

    宋雅萍来不及看纸上写着啥,就对着叶伯煊的背影喊:“你真不在家吃饭了?什么时间回来?还跟我们谈话吗?”

    得到的是叶伯煊的背影和挥手再见的手势。

    “你看看,哪有个领导干部样儿!”

    宋雅萍娴雅地笑了笑,端起茶几上的茶碗递给叶志清:“行了啊你。他是你儿子,他在自己家呢,要什么样儿啊?”

    叶志清接了过来,对宋雅萍无所谓不正视的态度不满:

    “你就惯吧,我这要是不在家,他都容易犯错误!”说完没听见宋雅萍搭理他,问:“什么流程,念来听听,我得把把关。”

    宋雅萍没理会叶志清,注意力都被那几张纸吸引,有点吃惊,自言自语的就把纸上写的念了出来:“被边儿搭被边儿,生个儿子做高官……”

    “什么?”叶志清以为自己听差了。

    “全福人,指有爸妈俱在、儿女双全的人。”

    “什么?”

    “夏天坐福时,亭子需打盆洗脸水让夏天洗手,洗脸盆里放上钱和大葱。晚上洞房时,亭子需把水倒外面。全福人给弄被窝……”

    宋雅萍还没吃惊地念完呢,叶志清刷地就给抢了过来。一目十行的过了一遍内容,一巴掌连手加上叶大少的啰嗦记载就给拍茶几上了。茶几晃了晃,顽强地伫立在那。

    叶大少他爸被气得不轻,怒吼着:“胡闹!现在都破四旧、立新风时期,他居然要弄这一套!”喊得投入,吐沫星子都跟着气愤地蹦出。

    “他爸,他三十岁了,你还这样骂他呀?你,你……”

    “你看他像三十岁的人吗?行为幼稚可笑!”吧啦吧啦说一堆叶伯煊如何如何不是物,就是欠揍的话。

    宋雅萍趁着叶志清吼来吼去呢,麻溜地就把茶几上的几张纸叠吧叠吧揣裤兜里。她自己把关吧。有的可行,有的去掉……

    ps:今日更新八千多字,相当于上周的四更。上一章是六千字啊六千字,赞一个吧赞一个。每天六点之前早起,对着洗手间的镜子用清水写下目标,今日多少请加油。熬的小皮肤皱皱巴巴,跟小老太太似的……

 第一九一章 兄弟会

    

    叶伯煊出门会友,心情丝毫没有被叶志清给训了一顿心的影响。他打小虽没挨过揍,可经常挨训啊,这都不算事儿。

    况且,叶伯煊压根就把他爸叶志清的训斥,定义成了啰嗦。老爷子岁数大了,啰里吧嗦的值得理解嘛!

    叶伯煊把车停在京都老字号的涮羊肉店面前,一米八五的个头、肩宽窄腰,被晒过的小麦色肌肤,男人味十足,嘴角微微咧着点儿,穿着白衬衫黑西裤,两手插着裤兜晃晃荡荡地往饭店里走。

    了解他的人都该知道,他那一派闲适姿态就是心情倍儿美的时候。

    “呦!做东的来啦?我们还以为你是准备要涮我们呢。”叶伯煊铁哥们张毅召唤,他俩曾经年少时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

    “煊哥,您也忒能摆谱了。这家哥几个等的。闻着味儿眼冒蓝光。饿得狼哇的!”外号徐才子调侃。

    “就是就是!”其他七八个人七嘴八舌地应承。

    叶伯煊站在包房门口,歪了下嘴露点儿笑:“哥几个,都知道了吧?我十月一要结婚。”跟完成啥大事炸了碉堡似的傲娇。

    “哎呦呦!嗷……”十个八个大老爷们,起哄拍桌子的,吹口哨的,嗷嗷叫的。

    比叶伯煊小两届,属于老疙瘩排行的李志站起,冲着外面高喊:“上十斤羊肉,宰死叶二哥!”

    叶伯煊始终站在门口,两手抱胸侧着身子倚在包房门框上,嘴角笑容面积逐渐扩大,一改平时兄弟间不爱言语、只关键时刻出蔫主意的形象,没回头对准服务员:“走起!”

    每个人似乎都能从叶伯煊身上感受到、那种对幸福的期盼。

    这里面坐的。都是曾经一起满大院里,兵抓鬼子争做将军;曾经一起逃课上树爬墙,跟外面偷偷抽第一根烟;曾经被教导主任抓到训斥、互相主动坦诚我是主谋、结果一起挨罚;曾经一起被找家长,却彼此给对方证明“老师,他爸下基层了,真的!”。

    这个群体,专治叫嚣不服的各种选手。后来打遍了、无敌了。淘气出花边儿了,又各种跟饺子下锅似的,被各自老爹送学校送学校、踹进军营踹军营。每一个家长都毫不犹豫。

    当年,哥几个知道彼此要分开不能瞎混了,琢磨挣前程了,一个个乐淘淘地非常嗨。美滋滋地彼此招手再见,临分开前尖叫着改天喝酒。

    青春时期不犯二。他们不知道该咋过。

    这包房里面坐着的,即使是沈刚,沈梅的亲大哥,都是真心祝福叶伯煊的心理。

    曾经一张张稚气的脸。此时都已到了三十岁的年纪。他们再没有大把的时间混在一起,都已成家生娃。

    三十岁,为了前程、为了未来。为了千万别跟曾经混一起的兄弟天差地别,他们每天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斗成了战斗机。脸上、皮肤也有了变化。开始越长越着急。可叶伯煊的几个兄弟,几尺的汉子们站起,都很有骨气,私下里不忘初心,依然调皮。谁不知道谁曾经那点儿事啊……

    李志哥们几个中间的老疙瘩,不怕死地调侃他叶二哥:“二哥曾在我心里是风一样的男子,那十八的姑娘一批又一批地前仆后继,哎呦,二哥牙酸地说还没碰到。”

    徐才子摆手招呼叶伯煊坐下,叶伯煊大大方方地往主位一坐:“几个意思?”

    “说说呗,叶嫂子什么模样啊?瞅你,乐得跟朵花儿似的。听说东北那嘎达的?那一片肥沃的土地上,出大豆高粱,什么时候冒出朵小雏菊?”

    张毅呵呵地就笑了。那东北大妞确实挺有意思,能白话。

    叶伯煊环视一圈儿好奇的小子们,真琢磨了一下,摸了摸下巴,说了仨字:“傲、娇、稳。”

    张毅到嘴的茶水噗的一口就喷了出来。

    老四许山嘴最贱:“我擦,真能扒瞎啊。那咱京都妞的特质嘛。真能往脸上贴金。”说完不过瘾,用两手画了几个弯:“你不如说腰条正呢!糊弄谁啊?”

    叶伯煊拿根筷子就扔了过去,要插许山眼。其余几人爆笑。

    肉、菜下锅,沈刚和张毅,从各自的身后开始拿黑袋子,从里面掏出几瓶白酒,往桌子上哐当一声一摆,意思就是不醉不归。

    这些人凑齐确属不易,叶伯煊是提前一周就开始在办公室拨拉电话,一个个的通知要聚一聚。

    接到电话,谁的心里都明白,就剩叶伯煊和徐才子未婚了。估摸着个差不多。这俩未婚男青年里,属叶伯煊最大龄,怎么着也得凑一堆儿,结婚那天尽量放下其他事参加。

    叶伯煊举杯:“咱都挺忙,凑一起不容易。来,举起手中杯,干了吧!”

    一杯一杯又一杯,兄弟相聚就是喝多的滋味。叶伯煊他们直到喝的脸红月儿美了,才开始进入正题:“我结婚那天,你们都张罗张罗,谁的活背下来。”站起发纸条。

    几个人握着纸条,傻眼的傻眼,没傻眼的也意外地看着叶伯煊。

    叶大少终于有了点儿不好意思:“我这不是比你们晚嘛,得大操大办。程序就复杂了点儿。”

    一片哄笑声响起……

    张毅看了看自己是主持人,问叶伯煊:“车都联系完了吗?我跟我妈说说,叠多少朵大红花绑上?”

    叶伯煊经张毅提醒,想起这茬了。转向许山。许山属于这帮哥们之中最善联系人的,朋友也多,路子广,啥都能弄到。

    “你这样那样……”叶伯煊也没刻意小声说,所以他分配完许山的工作后,其余几人再一次集体傻眼。擦,拿他们当啥使唤呢!保卫科的啊!

    沈刚微睁着双眼,有些醉醺醺盯着自己的纸条看了看,心里也不得不感叹:“缘分真是可遇不可求啊。尽早给妹妹张罗一门合适的,尽早成家吧。这就是差别。有些庆幸,得亏妹妹没心想事成,否则,也没此等待遇。”

    最后,大家伙喝多了从饭店出来,又先后晃荡京都大街,溜达了一趟曾经的学校,坐在学校围墙上“忆苦思甜”,直闹到半夜这些人才算拉倒。

    叶伯煊总算找回家门,进屋就听见叶志清的咆哮:“三十了,你都要成家了,你看看你这个样子!”

    叶伯煊咕噜一句“头疼”,爬楼上就睡觉。

    宋雅萍暴脾气上来:“叶志清,你能不能马上睡觉?你大半夜不睡又骂儿子……”吧啦吧啦,叶家才算消停。

 第一九二章 鱼死网破

    

    夏天这些天在干嘛,她工作之余忙着护肤瘦身呢。每天怀抱悠哉哉的心态,不知家里发生了啥,不了解她弟弟想跟哥哥姐姐一起生活的心愿。

    夏天上次跟宋雅萍逛完街,准婆媳俩回叶家吃了碗炸酱面,吃得夏天差点儿没把舌?头吞掉。啥玩意就怕对比,一比就比下去叶伯煊那个残次品了。

    叶家的保姆于阿姨用肉卤子、黄瓜丝、小葱末做的炸酱面,吃得夏天频频竖起大拇指称赞,吃得宋雅萍直皱着眉头教育夏天: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不要老是出洋相。

    夏天毫无压力脸皮厚,嘻嘻笑着点头也不反驳。听完宋雅萍的啰嗦,临走时也没客气。

    宋雅萍给夏天装了些她自己拌的南方小菜,问夏天还有什么需要时,夏天恬不知耻开口就要金贵物蜂蜜。

    那时候的蜂蜜可以毫无压力的被冠名“奢侈品。”宋雅萍给夏天用罐头瓶子倒出一大半,叶家的保姆于阿姨直皱眉,就怕不小心倒洒了,本能地就用双手在底下捧着。

    此时夏天就躺在宿舍里用豆腐渣和蜂蜜敷面呢。就这点儿豆腐渣,夏天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脸面都不要了,差点儿从炊事班养的老母猪口里抢。

    部队食堂剩下的好一些的豆腐渣,会废物利用。在这个年代,豆腐渣也不会浪费。人们会调动所有的智慧将能吃的东西利用起来。

    凡是能食用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吃法,没有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做不到的。所以那年月才有句话叫“臭肉不可扔”。

    猪肉里有虫卵,也就是“痘猪肉”,人们会用刀一粒一粒的把痘剥除。再在锅里闷着煮上,煮的时间久了,照样是一家老小的美食。别说痘猪肉了,就是死猫疯狗都能吃。

    豆腐渣同样也是。炊事班的战士们会用好一些的豆腐渣,用小葱拌上,加点儿大酱拌一拌就端上桌。

    其实这样的做法,在后世是比较受欢迎的健康食法。它在现代的生活里有一个名称叫“粗纤维”。可此时它再纤维吧。也没人爱吃。

    剩下一些不好的呢,会喂猪。猪吃了长膘,是物美价廉的养猪饲料。

    夏天从四个人的小聚会归来后。就有了当准新娘的自觉性了。开始变着法子思考变美的“灵丹妙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