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芬芳六零年代-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卞颖芝开始想着,这一星期也不知道是怎么个算法,算来算去,娉婷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回来。怕娉婷今天回来后吃不上爱吃的,她和巧梅一起又弄了不少菜。
  油焖大虾,土豆鸡块,清蒸狮子头,椒盐排骨,茭白炒猪耳朵,还有一大海碗的蔬菜海鲜汤,全都是娉婷爱吃的。
  “在外面一个星期,还真是想念家里的饭菜了,还是妈对我最好。”
  外面的饭菜精致归精致,吃多了自然也就吃腻了。中间为了迁就外宾的口味,大家还吃了几天西餐,一时新鲜还行,这么连续的吃,娉婷都觉得自己的胃快吃不消了。
  到底是老了,不年轻了。想当初她二十来岁上大学的时候,一顿甚至能吃好几拨。毕业刚工作那会儿,公司每天都有应酬,连续吃了半年的饭店她也没腻。
  “我就知道你爱吃,你爸和仲凌还没回来,咱先不等他们,我们先吃,厨房里已经给他们留了菜了。”
  做接待工作哪有轻松的,卞颖芝也是知道娉婷辛苦,怕她饿了,也就不让她再等了。
  饭吃到一半,翟景升和翟仲凌一起回来了,卞颖芝从厨房把给他们留的菜端了出来。
  “娉婷这几天辛苦了,工作还顺利吧?”
  翟景升笑着问娉婷,他作为一家之主,由于工作忙碌的关系,很多事平常都很少过问,只有重要的事他才会适当地表示关切。
  “工作挺顺利的,没出什么乱子,双方也签了几个贸易合同。”
  娉婷和他们说起了这次工作中有趣的事,对于布鲁斯一家,娉婷显然很有感情,在提到米兰达时,连卞颖芝都跟着气愤了。
  “怎么还有这种人,这丢脸都丢到国外了,她没真的去投诉你们吧?”
  “妈,就是她真的投诉了,我们领导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不会偏听偏信,对我们有意见的。”娉婷笑着安慰了卞颖芝几句。
  “你说你第一天去报道,就派出去工作了,工作嘛也不大顺利,还遇到这种外宾,真处理不好说不定就要吃亏。我还真替你担心,这以后可不得小心翼翼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娉婷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即使遇到一些小问题,只要最后结果是好的就行。‘外交无小事’,受些委屈也不要放在心上,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来让这个国家走的更稳更强。”
  翟景升和卞颖芝毕竟是不同的,他更具有爱国情怀。对于娉婷目前的工作,他是既满意,又自豪的。
  “我知道的爸爸,我会努力工作的。”
  吃完饭回到房间,翟仲凌帮着娉婷按摩。
  “我媳妇这几天辛苦了,我其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娉婷享受着高等级的按摩服务,整个身体都舒展开来,大大的缓解了这几天的疲惫和紧张。
  “师傅,来个五十块钱的按摩,先说好,按不好我可不给钱呐。”
  回应她的,是翟仲凌带着笑意的拥抱。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亲们的支持~?(?ε` )么么哒~


第一百二十四章 
  很快到了中秋节; 刚好迎来了雷放和陈青青的好消息,他们的婚礼就在中秋节后。
  “这下可好,别人结婚都找雷放拍婚纱照; 现在雷放自己结婚,他也只能找别人给他拍婚纱照了。”
  作为媒人的卞颖芝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结婚前有许多程序是需要媒人一起参加的。
  “雷放家诚意倒是挺足的,四大件、三十六条腿都配齐了不说,金项链; 金耳环; 金戒指买起来也不含糊; 女方满意的不得了。”
  现在是八十年代; 男女结婚流行四大件,三十六条腿。四大件是; 电视机、录音机、缝纫机、自行车。三十六条腿是; 床、三门橱、五斗橱、梳妆台、沙发和四个凳子。
  “那是; 雷放他父母盼了好些年了; 这才盼到了青青这个儿媳妇; 还合他们的心意; 不下点血本也体现不出他们对未来儿媳妇的重视啊。”
  翟仲欣话糙理不糙,雷家对陈青青这个准儿媳确实是特别满意,因而在两家谈彩礼的时候,雷家不光没有讨价还价,还使劲的多给了不少,这让陈家非常满意; 在给陈青青准备陪嫁时,又刻意多了两分。
  “这也是他们小两口的福气,长辈们都这么通情达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中秋这天,娉婷特意把许桂兰接了过来一起过节。
  “我本来说过来陪你一起吃个饭,我婆婆说过节了,还是人多才热闹,再说她也好久没见你了,问你要是愿意过去,就一起去吃个饭。”去之前娉婷也征求了许桂兰的同意。
  “我这能有啥愿不愿意?你婆婆啊,就是太周到了。”
  前阵子娉婷忙,卞颖芝也忙着雷放和陈青青的婚事,许桂兰确实有段时间没去西山大院了。她现在和周围的邻居关系处的都不错,也已经习惯了北平的生活,心态也平和了不少,不再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容易想太多了。
  有许桂兰在,今年中秋的晚饭自然更加丰盛,几个孩子对外婆的到来也异常的欢迎。
  “之前成军哥还来了电话,说家里的小卖部生意很好,大伯,大伯母在家看店,一天也能纯赚十几二十来块钱。遇上节庆或者有人家办事的,那就赚的更多了。”
  其实何成军打电话过来也是为了再谢谢娉婷,毕竟这事要不是娉婷提点,他自己也想不起来弄。以现在的情况看,一年起码能赚个上万块,那是多大一笔钱,何跃廷和田桂芳想想都能惊着。
  “这做生意也太来钱了,你说我们就是卖些个大家常用的东西,顶多再加些烟啊酒啊什么的,怎么就这么来钱呢?”
  一家吃饭的时候,田桂芳也和儿子儿媳唠着嗑。
  在开店之前,何成军也听了娉婷的建议,不光卖日常用品,比如草纸、肥皂、牙刷、牙膏等,也卖些鸡蛋、糖果、豆油、烧饼之类的,生意果然好得不得了。
  村里好些人家都不用去逛集市,也不用为了买什么特意去镇上,他们说只要来他们小店,家里日常用的上的就全齐活了。
  “我们也不能光这么受娉婷的恩惠,还得好好谢谢她才成。现在谁赚钱都不容易,你们可不能说出去家里的店一天赚多少,那得受人记恨呢。特别是你四叔一家,别让娉婷受了拖累。”
  何家三兄弟,除了已经去世的老二外,也就老四一家过的最差。这几年老四家的几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小一辈倒是还可以,可老四两口子的毛病还是没改过来。要是知道他们开店的主意是娉婷出的,说不定就要闹出点事儿来。
  “妈,你放心,我们知道这几年的厉害。就是娉婷那,过几天我给她去个电话把事情说一说,你们也就别太操心了。”
  所以何成军打了电话,在电话里也和娉婷提到了分红的事,娉婷自然是拒绝了。
  “哥,你这不是寒碜我吗?你们日子过得好我只会为你们高兴,也不会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你要是这么跟我见外,我还真生气了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娉婷自己日子过的好,自然不会去眼红别人的好日子。
  “嗨,我哪是寒碜你,我爸妈你是知道的,眼看着每天进账不少钱,心里不踏实,总觉得欠了你的情,不还给你他们吃饭都吃不香。”
  何成军知道娉婷不缺这些,可他做人也有自己做人的原则。除了应该谢谢娉婷外,既然答应了父母的事,他是肯定要办的。
  “大伯大伯母也真是,跟我还这么见外。那你就跟他们说,我妈现在在北平,平常也照顾不到爷奶,这钱就当是我妈给爷奶的赡养费。”
  “我爸去的早,这么些年我们家为爷奶出的力也少,都是劳烦的你们。既然是一家人,咱们就别外道了。不管赚多少钱,你们把日子过好就行。就跟我上次说的,现在国家形势好,以后说不准有什么商机,你存些钱留着以后用也成,其他的就别考虑了。”
  娉婷把话说的这么透,何成军也没什么不同意的。通了电话后,他把娉婷的意思也转达给了父母,何跃廷和田桂芳直夸娉婷仁义。
  “这人呐,命数都是定好的。你看你堂妹,为人处事又大气又仁义,不怪她日子越过越好,合该她就有这个命。”田桂芳最后感慨的说了两句,至于小店的收入问题,她也接受了娉婷的说法,留下一部分专门给两位老人作为生活开支。
  “咱家之前条件也不差,对老人那也是没的说的。可现在你堂妹这样说了,我们也不能做那不讲信用的事。以后你爷奶的生活开支单独列出来,吃的用的要比以前更好些才行。他们也这么大岁数,能享的福不多了,也是该好好享享儿孙福的时候了。”
  田桂芳最后一锤定音,家里没人提出异议。虽然赚了钱,可他们一直保持低调的作风,做买卖也讲究个实诚,偶尔还给一些条件差的乡邻一些优惠,没人眼红不说,还获得了很不错的口碑。
  娉婷把老家的事和许桂兰一说,许桂兰也高兴的很。
  “你大伯一家对我们多好。平常总帮我们忙,现在能回报他们一二,我心里也能放下一半的心了。”
  不管谁对许桂兰好,她心里都是记着的。何跃廷一家,还有自己的亲姐姐许桂芳,都是对她帮助最大的人。以前她的条件相比而言较差一些,她就是想回报也无处回报,现在女儿能帮着报答他们,许桂兰自然高兴。
  “这件事你做的好,就是你爸不在了,我们也不能丢了气节,丢了厚道。你爸要是知道你这么知书达理的,肯定也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刚好是中秋节,提到亡夫,许桂兰心里还是忍不住的酸楚,可她还是忍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大哥还说,半个月前哥打电话给他了,除了说家里那几块地的事,他也问了你的情况。大哥也没瞒他,告诉哥你来了这,哥知道了也没说什么。”
  这件事娉婷也没打算隐瞒许桂兰,她不想重复之前的错误,该做什么决定还是要许桂兰自己做主才行。
  “行,我知道了。只要你哥你侄子侄女过的好就行,其他的我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子不教,父之过”。可惜丈夫已经去世了,她也没这个心情再去和儿子计较个什么。可他就是犯再大的错,也总归是她的儿子。
  晚上,照例在院里赏月。今年几个孩子还给大家表演了几个节目,让大人们很是欣慰。
  “也只有看着孩子们越想越大,才发现自己越来越老了。”
  孩子和长辈是彼此的参照物,时间流逝不易察觉,可只要看到对方,彼此就会发现生活到底给予了彼此什么。
  “就是老了,看着他们心里头也高兴,多好的孩子,有这样的子孙,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没有人不惧怕衰老,不惧怕死亡,可总归是要接受现实,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从容优雅的老去,而不是战战兢兢,担心受怕。
  “我们都是有福气的,现在的好日子可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这么好的日子,合该高高兴兴的过才是。”
  卞颖芝怕许桂兰觉着孤单,陪着许桂兰说了好一会儿话。
  吃过饭后一家人吃着月饼赏月,翟仲凌开车送许桂兰回小院,娉婷本来想跟着一起去,许桂兰没让。
  “就这么一点路,不用你们俩一起送了。要不是天晚了,我自己坐上公交就能回去了。”
  来北平后许桂兰也学了不少东西,像是怎么坐公交,怎么看路线她就硬是花了好些时间学会的。
  之前来来去去总要麻烦翟仲凌,要不就是要打车,她总觉得不大方便,这才花心思学会了自己搭车。
  “妈,那你回去早点休息,我就不跟着去了。仲凌,路上开慢点,别着急啊。”
  到家后,许桂兰拿出以前的全家福,对着照片怔怔出神。
  “跃强,你放心,现在我过的挺好的。今年没办法去给你上坟了,我跟着闺女到了北平享福,你不用担心我。”
  照片上何跃强英伟又坚毅,儿子笑容满面,还是少年模样,女儿还是个十来岁的娇娇女。
  这张照片是有一次何跃强探亲回家的时候,一家人在县城拍的。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已经物是人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总是要长长久久在一起才好。”
  窗外的月光映着斑驳的树影,许桂兰在月光下静静地坐了许久许久。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ε` )么么哒~


第一百二十五章 
  娉婷在外交部的工作经常是忙忙碌碌; 国庆前雷放结婚,翟家除了翟景升和翟仲凌外,都去参加了雷放和陈青青的婚礼。作为媒人的卞颖芝; 也收到了男女双方给的谢媒礼。
  除了礼节上该有的礼品外,两家人不知道是不是私下里商量好了; 红包包的足足的,礼品也是往厚里送。
  “妈,就他们送来的这些肉; 我们家得吃挺久才能吃完吧?”
  谢媒礼里就有猪肉这一礼; 看着餐厅桌上那两大扇猪肉; 娉婷已经在思考这些肉该如何存放了。
  “别担心; 等会让你姐过来割些带回家,剩下的带骨头的就炖汤喝; 或者给你做糖醋肉也行。还有那半肥半瘦的好肉; 切下来剁了炸成丸子; 放冰箱也能吃个几顿。”
  “现在要是冬天就好了; 还能做成腊肉呢。”
  以前小时候; 家里就经常蒸腊肉吃; 上锅前先加好料酒、糖、生姜等,再撒上一把香葱,出锅时那香气扑鼻,娉婷这会想起来都能流口水。
  这本来就是一道不大值钱的菜,还不费什么力气,可她愣是好多好多年没有再吃到了。
  “你想吃腊肉啊?那今年冬天我们家也买些肉回来风干; 等过年那阵子你就能吃到了。”卞颖芝一听娉婷提到腊肉,还当她是真的想吃了。
  娉婷在一旁笑了笑,一个地方的菜有一个地方的味道,就是这会有了腊肉,做出来的味道也不会是记忆里的味道。
  十一月份,托福考试抵达北平,我国第一次托福考试开始。这次的考试程序全部按照美国要求进行,光准备就达半年之久。考试答题所用铅笔、橡皮、转笔刀都是美国货,因为担心中国铅笔质量不达标,影响机器判卷。
  作为中国人,娉婷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觉得美国太过大惊小怪,可这并没有影响无数有着美国梦的年轻人追逐他们的美国梦,娉婷身边竟然也有不少人参加了这一次的托福考试。
  “美国就这么好?就这大院里,就有不少小年轻去参加什么托福考试的。我就搞不懂了,老话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自己国家还没转过来呢,怎么老想着往外跑。”
  坐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卞颖芝对很多年轻人趋之若鹜地想去美国的行为,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娉婷想了想,觉得卞颖芝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也有些以偏概全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确实是抱着出国深造求学的心态,而另一部分人,只是出于跟风,或者迷信“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而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在娉婷穿来前那会,很多人为了混文凭,去国外上个什么“野鸡大学”,毕业后回国连个工作都找不着。不过这会能出国的话,有了文凭回来含金量还是挺好的,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退一万步说,就是没学到什么东西,总能说几句外语吧?这也算是一种学习了。
  很快,中国银行在纽约开设分行,外交部也为此加班加点地工作着。
  连续加了几天班后,娉婷正喝着咖啡提神,有位同事端着杯子摇曳生姿地走了过来,娉婷以为她也是要倒水的,正准备给她让地方,没想到人家就是冲着她过来的。
  “娉婷,真是可惜了,部里有好几个出国公干的名额,因为你是刚来的,这次也就没轮的上。没关系,你也别气馁,以后还会有机会的。”
  她莫名其妙的过来,莫名其妙的说了一通,然后又莫名其妙的走了,娉婷整个人都有些发懵。
  “你不知道?!这次出国的名额本来是有你的,你年轻、漂亮、英文又好,带出去有面子不说,还能给我们国家的形象加加分。可是啊,最后不知道怎么的,公布名单的时候就成了她了。”
  在其他同事的解释之下,娉婷这才了解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娉婷知道后有些斯巴达,她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且她本人也并没有在意这个名额,对出国公干也不是很感兴趣。
  因为翟仲凌是军人的关系,不可以出国旅行,既然丈夫不能出国,娉婷自己一个人出去玩又有什么意思。何况这次是出去工作,也不是游山玩水,更别说美国她以前就去过。
  “你别理她,在我们处,出国的机会还是挺多的。她要是乐意,一直待在国外都行,就怕她到时候哭着喊着要回来。”
  外交部有很多驻外的职位,像欧美这些国家自然是香饽饽,但也有一些根本没人乐意去的国家。
  “没事,我没在意,要不是她提起这件事,我压根一点也不知道。”
  “嗨,这都是上层领导的决策,我们这些普通员工怎么可能知道呢?”
  说着,彼此间还交换了一个大家都懂的眼神,娉婷也不知道自己会错意了没有。她早就过了喜欢八卦的年龄,同样知道在职场中没必要掺和太多,心里虽然有猜测,到她还是没有向别人去求证什么,反正结果也不外乎是那么几个。
  很快就要大学毕业,娉婷的论文早就已经准备完毕,易教授还特意抽空帮她修改了论文。
  “你的论文总体是不错的,立意新颖,有理有据,当中有些小错误我已经帮你标注好了。你这个论文用来答辩肯定是没问题的,我这也是先给你吃了一颗定心丸。”易教授笑着半开着玩笑。
  这种待遇显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的,有了易教授的话,娉婷也放下心来,不需要再为了论文而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了。
  “最近在外交部的工作情况怎么样?你现在还是个新人,还是以学习为主,先把基础打牢,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你解决起来都能游刃有余。”
  看好论文后,易教授也关心起了娉婷的工作情况。他连续带了两届学生,娉婷确实算得上是他的得意门生。
  在文化圈,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常常是一体的。就像娉婷,以后不管在哪里工作,她身上永远都打着“北平大学”和“易北疆”的标签。
  转眼在外交部工作了也已经三个多月了,娉婷的工作关系至今还在总政话剧团。
  “关于工作的问题,你自己要考虑清楚。每两个月你就要毕业了,毕业后你的工作关系就要确定下来,而且一旦确定,以后就不能再随意调动。”
  对于娉婷以后的工作,翟仲凌并没有多加干涉的意思,只是提醒娉婷自己做好选择。
  按现在的发展,娉婷进外交部是八九不离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心里对话剧团的工作还是很有感情的。
  当初就是进文工团的机会,她才能离开老家改变命运。也因为文工团的工作,她才有机会遇到翟仲凌,才有机会碰到那些文工团的朋友们。
  “我心里还挺舍不得的,以前在文工团老出去表演,不管地方多偏僻,天气多恶劣,我们都是风雨无阻。那时候就想着,要是能坐在办公室就好了,天天出去心里也有些厌烦。”
  “可现在想想,就是厌烦的时候,我过的也挺高兴的,主要是身边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南海北的聊着那些有的没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刚进文工团的时候,我也才十七八岁,青春无敌,相信自己的未来是充满希望,可以有一百种一千种可能性。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要是以后没机会再登台了,想一想我也挺难受的呢。”
  就像上学的孩子总盼着长大,可一旦出了学校的大门,又突然领悟到了上学的好处。
  可世界上的事,哪有什么称心如意,面对选择,总要有所取舍。
  “那你换过来想一想,要是你最后不进外交部,你会后悔吗?”
  翟仲凌的一句话点醒了娉婷,她这才发现,自己其实早就做出了选择。
  “你说的对,如果不进外交部我会后悔的。离开话剧团我只是觉得遗憾,可放弃外交部的话,这我可能没办法接受。”
  辛苦了四年,日复一日的记单词、练习口语,看了几十本原文书籍,做翻译、写策划、接待各式各样的外宾。每一天的辛苦都是用毅力坚持下来的,如果这个时候选择放弃,那之前的努力岂不是都成了笑话。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姑娘了,回话剧团已经不再适合我。”
  当然,她在话剧团是有军衔的,即使回去了也用不着她再上舞台,可在外交部的工作,让她从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了更强烈的爱国心和使命感。
  如果说文工团的工作是表现自我,那外交部的工作就是实现自我。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ε` )么么哒~
  今天更晚啦,带baby去医院做了新生儿检查(((o(*?▽?*)o)))


第一百二十六章 
  1983年的春节很不一样; 因为这一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举办了。
  “妈,今天我们得早些吃晚饭; 晚上八点有春节联欢晚会呢,到时候我们一家人一起看才好呢。”
  记得以前每年过年; 娉婷和家人都会守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春晚,直到她工作后,对春晚渐渐不感兴趣; 这才把这个习惯改了。
  可她就是除夕当晚不看直播; 第二天也会在网络上搜索出热门的节目收看; 毕竟在她的认知里; 没有春晚的春节根本不□□节。
  穿到这里这么多年,今年终于迎来了第一届春晚; 怎么能让娉婷不兴奋?
  “那个春节联欢晚会的介绍我看过了; 说是有很多名人参加; 排了多少多少个节目什么的。我是不大爱那些个闹腾的; 不过你们年轻人可能会喜欢。”
  报纸上从一个月前就有关于春晚的好些报导; 卞颖芝看新闻的时候也随意瞥过; 不过她向来只对京剧越剧感兴趣,对春晚这个新鲜事物并没有多大的期待。
  “听说好多国家领导人都去现场,还是现场直播的。”
  反正她现在也在北平,她准备以后过年了,也买几张票去现场看一看。这不就跟□□升国旗似的,一生总要经历过那么一两次才算不枉此生。
  “那这样; 今年我们就早一个小时吃饭,吃完了想看电视的看电视,想干别的就去干别的,反正十二点咱们准时吃饺子,大家一起守岁,你看怎么样?”
  卞颖芝也是看娉婷实在是想看的样子,她想着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今天又是除夕,也别让儿媳妇留下什么遗憾了不痛快。
  为着这个,厨房里整个下午都忙的热火朝天。卞颖芝、许桂兰、巧梅三人,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这烤鸭啊,是昨天下午仲凌特意去全聚德订的,今天早上刚拿回来。”北平人过年过节,少不了要吃顿烤鸭。
  “我这酸菜炖排骨啊,已经炖了两个多小时了,贼入味了。”光是那酸菜,许桂兰就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渍的完全就是东北纯正酸菜味儿。
  晚上六点,翟家的年夜饭准时开场。
  “来,为了这一年的辛苦,也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我们大家一起干个杯。”
  翟景升做了个开场,他举杯后,大家也纷纷举起手里的杯子。今年大人们喝的是红酒,孩子们喝的是可乐,一张张幸福笑脸,在黄色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馨又喜悦。
  “今儿娉婷可说了,吃完了饭,我们大家要一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季联欢晚会,这不,吃饭的时间还特意往前挪了个把小时。”
  “主要是大家一起看更有氛围。”
  都说北方人比南方人更爱看春晚,这要是再推后个三十年,大家就能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看春晚了,还能相互发个红包什么的。
  “奶奶,妈妈,我们也能一起看吗?”
  家里给几个孩子定了规矩,平常不允许他们看电视。电视这种东西,不看也就罢了,看了就容易上瘾,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
  不过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在家里看不了,出了门以后,也没少在别人家看电视。最近很红火的港剧《上海滩》、《霍元甲》就把他们一个个迷的不行。
  娉婷只听着他们嘴里时不时会冒出来的粤语歌,就知道他们是在哪又看了电视剧了。
  “今天是除夕,就破例让你们看一次了。”
  娉婷话音刚落,平平就欢呼了起来,亮亮和安安的表现则要相对稳重些,只是把笑带在面上,不像平平那么“张牙舞爪”的。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饭后固定的发红包时间。几个孩子依次排好队,从翟景升开始,孩子们问了好之后,长辈会给他们一人一个红包。
  收到红包后,他们会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爷爷给了多少,奶奶给了多少,外婆给了多少,爸爸妈妈给了多少。
  “刚好,数清楚多少钱了告诉我,年后我去帮你们把钱都存起来。”
  每年孩子们的压岁钱加起来都不是个小数字,除了家人会给外,还有翟家的亲朋好友。这些钱自然不会给孩子保管,娉婷也不会动用孩子的钱,最后和孩子们商议好,分别给他们在银行里开张存单,每个人的钱都存在对应的存单上,等他们成年了可以自由处理。
  “哎,只能拥有几天,还是只能看不能用的。”
  亮亮故作无奈地感叹了两句,那略带哀怨的表情把家里的长辈都逗乐了。
  “亮亮,你也别难过,你妈这是在给你攒老婆本呢,以后娶老婆不得给你花钱?你平常要是缺钱用了跟奶奶说,奶奶给你钱花。”卞颖芝边说边擦着眼角笑出来的眼泪,其他人也看着亮亮笑。
  “什么啊,你们怎么老提这个。”
  亮亮已经十来岁了,已经知道了男女有别,每次提到娶媳妇,他都要害臊老半天。
  “哦哦哦,娶媳妇喽,亮亮要娶媳妇喽。”
  平平和安安跟着后面起哄,均均年纪还小,还不大懂,只知道跟着哥哥姐姐们后面乐呵。
  这么一来,亮亮就更恼了,他红着脸要出客厅,被娉婷叫住了。
  “好了,大家和你闹着玩的,你越是害臊大家就越爱逗你。”她拉着亮亮坐在身边,“马上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了,你不是也想看的吗?赶紧坐着一起看,要人多了才热闹。”
  大家这才发现,不知不觉时间已经七点五十几分了。
  “哟,那我得把桌子收拾好送到厨房去,这天冷了,放一会儿能油都能冻上。”菜冻上倒不怕,就怕桌子上的油冻上了,那擦桌子的时候就难擦了。
  “哪要你去啊,你就坐着歇会儿,那些东西,我一个人一会儿也就整理好了。”巧梅和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