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芬芳六零年代-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外,娉婷是没来过上海。可实际上,她对上海是非常熟悉的,这次过来主要还是因为她非常怀念以前吃过的那些老巷美食。
  谈话间,徐建祥带着他们去了翟仲凌事先订好的酒店。
  “我退伍后被分配到了本市的交通部,最近也没什么事可忙的,你们这几天要是需要司机需要导游,我完全可以全程陪同,你们可千万别不好意思。我和仲凌说好了,等下次我去北平,他也要好好招待我呢。”
  “那是必须的,你要是去北平了,不说仲凌,我们都得好好谢谢你。”翟仲欣也是个健谈的,一路上和徐建祥聊的挺高兴。
  “你们到酒店后先休息,晚上我带你们出去吃个饭,给你们接风洗尘。也不知道你们爱吃什么,我就找了家口碑最好,最有当地特色的饭店。”
  娉婷一直婉拒也没能拒绝,最后也只能接受了他的好意。
  他们入住的酒店在黄浦江畔,是上海挺出名的老牌星级酒店。到了各自的房间后,娉婷和翟仲欣第一件事就是各自打电话回北平,通知家里(丈夫)已经安全到达的消息。
  “妈妈,刚刚听阿姨说,这里还有游泳池呢,我们等会儿去游泳好不好啊!”
  男孩子们对于游泳仿佛有着天生的着迷,娉婷倒不会阻止他们游泳,可没有大人陪着她是绝对不会放心的。
  “游泳可以,可是你们不能单独过去,等我和姑妈有时间了,再陪你们一起过去。”她们既然是带着孩子出来的,就一定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不管孩子们如何沮丧,吃晚饭的时间还是到了。徐建祥带他们去的也是一家老牌饭店,即使在几十年后依然很红的一家。
  “来了上海,不能不尝尝‘本帮菜’,也不知道你们吃不吃的惯。”
  本帮菜是上海菜的别称,以红烧、煨、糖为主,较为清淡爽口。
  服务员上菜时开始报菜名,“青鱼下巴甩水”、“青鱼秃肺”、“腌川红烧圈子”、“生煸草头”、“白斩鸡”、“鸡骨酱”、“糟钵头”、“虾子大乌参”、“松江鲈鱼”、“枫泾丁蹄”等,餐桌上满满当当,摆的全是大菜。
  “哇,这也太多了,我们能吃的完吗?”江洋“童言无忌”地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只能说作为东道主的徐建祥实在是真心的在招待他们。
  “大家将就吃,要是吃不惯咱们再点别的。”
  “你太客气了,这么一大桌子菜哪还叫讲究啊。而且我们平常吃饭也是杂七杂八的,什么菜系的都有,在吃上面,我们是一点也不矫情的。”
  吃的了大饭店,也吃的了路边摊,就是没菜吃,一杯豆浆,一个饼子,照样能打发一顿。
  “那就好,老祖宗都说了,能吃是福,吃的香的人肯定是有福气。”
  “来,小朋友们,这个虾特别好,都是长江里的虾,特别有营养,你们都来点。”
  “这个鲈鱼很新鲜,你们尝尝看。”
  “上海吧是长江三角洲,也靠海,所以水产比较多。大家也普遍认为吃水产比较健康,孩子吃了更加聪明,所以很多菜都是水产类的。”
  徐建祥是个很会聊天的人,一顿饭吃下来,宾主尽欢。
  回酒店前,娉婷和翟仲欣再一次婉拒了徐建祥要给她们当几天导游的心意。虽说他是个挺不错的人,可出来旅行的,还是自己转一转,逛一逛更有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么么哒?(?ε`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在上海的日子是非常欢脱的; 作为“国际大都市”; 上海一直是摩登、时尚的代名词。一周内,除了逛了一些景点; 找了很多美食外; 两个女人带着孩子做的最多的事情; 就是买; 买,买。
  “这件连衣裙真好看,我在北平的商场里没看到这款衣服呢。”
  翟仲欣举着手里的黑色连衣裙; 款吊带、蕾丝边、褶皱的裙角; 确实是一件很经典; 很有代表性的黑裙子。
  奥黛丽赫本也说过,每个女人都应该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小黑裙。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 可娉婷怕翟仲欣要是真把这件衣服买回去,江学亭绝对会崩溃的。
  “管他呢; 他要是不爱看就不看呗,这么好看的衣服,不买回去怎么对得起自己。”
  翟仲欣本就高挑; 身材比例也好,虽说快四十了; 可保养得宜,生了几个孩子也没怎么发胖,可以说就是衣服架子,穿什么都好看。
  买之前她也特意试穿了一次; 穿出来的效果连娉婷都赞不绝口。除了身材原因外,人的气质也占一部分,已经是熟女的翟仲欣穿出来更有味道。
  “好,这件衣服我买了。”
  翟仲欣当机立断的买下了这件裙子,紧接着又挑了好几件类似的衣服。
  相对于翟仲欣的性感路线,娉婷走的是知性风,她更爱雅致些的款式和颜色。
  “你选的这些颜色都太素了,你别看我弟平常正经的不得了,有几个男人不喜欢自己媳妇穿的好看的。现在时兴的衣服款式这么多,都是国外流行的,你也买几件穿一穿,别那么保守。”
  翟仲凌有多闷骚,娉婷这个床边人还能不清楚?她挑衣服的时候只考虑适不适合自己,根本不去考虑要不要吸引翟仲凌。
  “算了吧,你要是喜欢就多买几件,我平常去的都是一些需要正装的场合,穿成那样不合适。”
  不是娉婷保守,想以前她穿着吊带和热裤就出门逛街的时候,也不觉得自己穿着暴露。只不过不出意外的话,她以后应该是要在外交部工作,中规中矩的衣服对她而言更加适用。
  那些性感的,暴露的衣服,买回去除了穿给翟仲凌看,也只有被抛在衣柜底层的命运,翟仲凌是绝对不会同意她穿出去的。
  一周后,在徐建祥的送别下,娉婷和翟仲欣带着四个孩子踏上了开往浙江杭州的火车。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苏杭’里的‘杭’,就是浙江的杭州。”
  “我知道的舅妈,杭州是浙江的省会城市,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江洋听了,趴在座位上兴高采烈的说着。
  “我也知道,杭州有西湖,还有一首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子就是西施。”亮亮听了,也不甘示弱的说了起来。
  “对,你们说的都对,反正呢,杭州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到了那可以尽情的玩耍。但有一点,不能调皮,特别是水多的地方,要注意安全知道吗?”
  娉婷不厌其烦的跟孩子们强调着“安全”两个字。
  “我发现出来旅行真的挺不错,我已经决定了,每年都要抽时间出来旅行。这次带了孩子,下次说不定连孩子都不想带了。”
  路上,孩子们凑在一起玩,翟仲欣和娉婷说着话打发时间。
  听了翟仲欣的话,娉婷不自觉地抬起了眉,“我没记错的话,你这次出来就和姐夫‘吵’了一架,还冷战了两天。要是你每年都有这么几次的话,那姐夫……”
  “他也就是个纸老虎,以前那是我不愿意和他计较。这次出来了一趟,我觉得还是挺舒服的,你看我也快四十了吧,从结婚到孩子长大,十几年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家庭。现在我觉得,是时候为自己活一把了。”
  娉婷没想到翟仲欣的思想还挺超前的,毕竟这个时候,大家普遍追求的还是“生存”阶段,而翟仲欣明显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了。
  从上海到杭州并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到站后,照样是翟仲凌的朋友过来接的站。
  “这当兵真好,我看仲凌在全国各地都能找着战友。”
  这虽然是翟仲欣说的一句调侃的话,可不得不承认,事情的确如此。
  翟仲凌参军十多年,从基层干部一路走到现在,从北平到金陵,最后又回到了北平。所谓战友情,就是即使不再朝夕相对,可曾经一起训练,一起奋斗,一起浴血奋战的情谊,不会因此而消退。只要一句话,照样能为对方解决问题。
  西湖、千岛湖、灵隐寺、西溪湿地,在杭州的日子是非常惬意的。早晨,领着孩子们在西湖散步,吃过当地的特色早餐后,他们会开始一天的游玩。中午一般会找一些口碑好的饭店吃饭,下午或者继续走走,或者回酒店休息,或者逛一逛商店,日子过的悠闲无比。
  快乐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很快就到了离开杭州的日子。
  “舅妈,我们下一站要去哪里?”
  江海作为几个孩子里年龄最大的,这次出来帮她们承担了不少带孩子的责任。
  “苏州,然后我们还会去一趟金陵。以前我和你舅舅在金陵当过兵,我们就是在那认识,然后结婚的。”
  故地重游,可惜物是人非。当时在文工团一起奋斗的姐妹们,已经各自离开了。包括一直留在金陵的陈婷,前两年也随着丈夫转业回家,现在已经是一位局长夫人了。
  “苏州和金陵都是江苏的,我们要离开浙江了吗?”
  或许是对浙江有了一些感情,对于离开,江海还是有些恋恋不舍。
  “臭小子,你要是喜欢浙江,以后就给我和你爸找个浙江的媳妇。”
  娉婷正要回答,被翟仲欣抢了白。而江海听到他妈怼他的话后,立刻脸红了。
  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若干年后,江海还真找了一个杭州媳妇,也正是这次旅行的经历,让他们初次相遇时,能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十天后,她们坐上了返程的航班。这次出来旅行也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每次打电话回家时,都能感受到家里对他们的惦记,又怕扫了他们的兴致,一直也没提让他们快回的话。
  “姐,我想到站了再转机回一趟东北,我妈回去也大半年了,我想回去看看她的情况。”
  娉婷和许桂兰一直保持着联系,包括何成军那边,他们也经常通电话。如果说许桂兰常常对娉婷报喜不报忧的话,那何成军的话则要客观很多。
  许桂兰回乡后,从何成军那里拿回了自己的那份地,好在地不算多,种起来不大吃力。至于何成辉和汪梅的地,还是由何成军安排,租给了其他人家。
  回到了熟悉的环境,平常除了家务外还有地要忙,许桂兰每天也不闲着,有空了就和村里关系不错的说说话,唠唠嗑,据说心情不错,身体也好。
  娉婷放心了的同时,也记着自己说过的,要带许桂兰回北平的话。不管许桂兰在老家过的怎么样,她也总要回去看一看,问问她愿不愿意再回北平。
  娉婷家的事翟仲欣都是知道的,当时许桂兰在北平住了一两年,为此弟弟和弟妹还特意又买了一间房。这会听娉婷说要回老家一趟,翟仲欣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只是担心娉婷的身体吃不消。
  “要不你先回去歇两天?我们出来都个把月了,你又不是铁打的,能不累吗?现在又要去东北,哪能吃的消呢。”
  “没事,反正是坐飞机,也不怎么累。我也就是不放心回去看看,用不了两天就回来了。”
  她也就是回去看看许桂兰的情况,如果许桂兰愿意跟她回北平,那她就把许桂兰带回来,如果许桂兰不愿意,只要她人在老家过的好,娉婷也不会过分强求。
  “那行,那亮亮和安安我就帮你先送回去。”娉婷只打算一个人回东北,并没有想带着孩子过去。
  “你妈那的事你也早些解决好,整天这样惦记着也不行。她要是愿意来北平就过来,仲凌那,我爸妈那都不会有什么想法。”
  对于自己娘家,翟仲欣还是很了解的,一向处事大气。之前许桂兰也住了挺久,家里人也没什么意见,就是一直在北平养老,说来说去,娉婷也就这么一个母亲,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到了北平机场后,翟仲欣要带着四个孩子回去,娉婷则要继续买去东北的机票。
  “仲凌那我已经在电话里说过了,妈那我还没来得及说,你回去了再帮我说一声,我两三天就回来。”
  前天打电话回家时,是翟仲凌接的电话,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和卞颖芝提。
  “我知道,你就放心吧。你一个人,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就打电话回来。”
  “好的,你放心。”娉婷冲他们挥了挥手,“亮亮,安安,你们路上要听姑妈的话。”
  回应她的是两个孩子挥舞的手臂。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ε` )么么哒~


第一百一十九章 
  娉婷突然回老家; 给了许桂兰好大的惊喜。她刚从地里拔完草回来; 衣服鞋子上都是泥。她赶忙洗了手,换了衣服; 过来跟娉婷说话。
  “婷婷啊; 你怎么突然回来啦?我也刚从地里回来; 不然你可要摸空了。”
  女儿回来许桂兰还是挺高兴的; 离开北平后,说实话,她还挺想娉婷; 挺想那几个外孙的。人一上了年纪; 都盼着能过上含饴弄孙的生活; 享享清福。
  之前儿媳没去成都前,许桂兰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谁知道一去成都; 好多事都变得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暑假我带孩子们出去旅游的,今天刚回北平; 到机场后就直接买票过来了,就没来得及跟你说一声。”
  她本来是想着,反正许桂兰每天都在家; 她刚好来个突然袭击,看看许桂兰真实的生活状态; 也就没有提前通知她要回来的消息。
  “哦,怪不得呢,我说怎么最近没接到你的信和电话,原来是出去玩去了。”转念一想; 她又问道,“你怎么不把孩子一起带过来,我还挺想着他们的。这会家里才好玩呢,不比亮亮当时过来的时候,是冬天,只能猫在院子里。”
  夏天确实是个好时节,捞鱼摸虾不说,还有好多新鲜的水果,就是地里的蔬菜,都比冬天丰盛了不少。
  “他们也累了,在外面都玩了一个月了,哪还敢带他们过来。”
  收拾好房间后,娉婷带了些东西和许桂兰一起去了老宅。
  这次出门她和翟仲欣都买了不少东西,吃的用的都有。为了出行方便,离开一个城市前她们会把不大好带的东西先邮寄回去,尽量轻装上阵。
  来东北前,娉婷旅行箱里也就是一些衣服和平常要用的东西,还有她特意准备带回来,用来送礼的伴手礼。
  “你爷奶现在身体不大好,年纪大了,就有老人病,不是这里不痛快,就是那里不舒服的时候你见了他们也别吃惊。”
  何富贵也七十多了,从古代今都有“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在同村人眼里,他已经是很有福气,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老头老太太,好些都已经作古了。
  见到爷奶后,娉婷一向不大哭的人,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们老了,瘦的厉害,让她想起了她自己的爷爷奶奶。
  “你也别太伤心,这人上了岁数都这样。他们现在脑筋也不大好了,从之前生了病,就不大能出门,一闲下来反而容易生病。”
  出了房间后,田桂芳安慰了娉婷几句。
  “嗯,我知道,只是乍一看到他们这样,有些心里难受罢了。”
  躲不过的岁月流逝,躲不过的年老体弱,想要老的有尊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妈,这次回来就是看你过的好不好,你说你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这次你就跟着我一起去北平,以后就在北平养老,也别老惦记着回老家了。”
  晚上吃着许桂兰特意烙的饼,娉婷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了这次回来的原因。
  许桂兰听了筷子顿了顿,其实看到娉婷回来,她心里多少也猜到了一些。要说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其实她自己也矛盾的很。理智告诉她,去北平能过上安定的晚年,女儿的孝顺她的知道的,可她又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
  “我在家待的挺好的,去了也是要麻烦你们,在家里我自己忙一忙,时间过的也挺快。”
  “妈,有什么麻烦的?你说你现在手脚是挺利索,你说你自己在家就好,我也知道没什么问题,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可人总有老的一天吧,你看我爷奶,也才七十多岁,就成这样了,肯定是需要人照顾的。你跟我回北平,我就近照顾你,你要是留在老家,我离那么远,鞭长莫及的,你有什么事儿了,我就是坐飞机也要大半天才能到家呢。”
  “还有我哥那,你也不用担心。他们现在过的挺不错的,我听成军哥说,最近他们也没找你,那你跟我去北平,他们也说不着什么。要是哪天他们跟我说,要把你接过去养老,你自己有愿意的话,那时候我也没什么意见。”
  “我不想一辈子背着枷锁过日子,看你一个人在老家,我心里头过意不去。”
  她自己的日子倒是过得不错,如果对许桂兰不理不睬,任她自生自灭,娉婷心里头总觉得亏欠她很多。
  听娉婷说了这么多,许桂兰也哭了。
  “闺女,我真不是想为难你,妈这辈子就不怎么求人。我知道你孝顺,你争气,日子过的也好,我心里头为你高兴。”
  “你不知道做女人有多难,妈这辈子就怕你跟我一样过苦日子,现在看,你是个有福气的。你哥嫂子那,我也不去想,你说我不靠儿子养老,反倒要闺女养老,我就是见了仲凌,见了亲家,我这脸也挂不住。”
  “不为其他的,就为我没把自己儿子教育好,就这一点,我就觉得自己低人一头。”
  这个可怜的女人,一生任劳任怨,总是把好的给别人,把错处往自己身上揽,娉婷心里又为她难过又有些“恨铁不成钢”。
  “妈,想这么多干什么呢?人就一辈子,没了就没了,干什么让自己心里头那么累?”
  “再说哥那里,也不是那么糟糕,起码他挺出息,在部队里发展的挺好,三十多,成家立业,有儿有女的,别人只有羡慕的,哪会说什么闲话?你别给自己太大的心里压力了。”
  这天许桂兰并没有松口,但娉婷能感觉的出来,她对于去北平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抵触心理。
  第二天,何成军也过来找了娉婷。
  “要是二婶不乐意跟你走也没事,反正她在家我们也会照应,你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要他说,二婶就是想太多,太顾及何成辉的名声。“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的脸是自己给自己挣的,他何成辉都不在意自己的脸,她这个当妈的有什么好在意的。
  多少老头老太临老没人管,二婶这可好,女儿要给她养老她还顾虑这顾虑那的,不知道的不说,知道的人可不得说她傻?
  “先不说这个,我有正经事跟你说呢。”
  七月份,也就是娉婷出去旅游前,政府公布了一则规定,《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明确指出,个体经济是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
  昨天进村的路上,看到何成军家的地理位置不错,就在村头,她就想起了小时候村里的小卖部。别看只是一个小店,可赚钱着实不少,还能积累不少人气,绝对是一举多得的买卖。
  “国家发的文件你看了吗?就是《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的文件。我觉得你完全可以买家里开个小卖部,卖些日常用品,烟酒糖什么的,只要有人看着买卖就好,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听说不少赚钱呢。”
  在娉婷看来,何成军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当初他高中毕业后进了供销社,后来搭上了翟仲凌战友的关系进了机关。他人聪明,也没有太多小心思,属于智商情商都在线还挺实在的那类人。
  “要是真能办倒也不错,等我去工商局问一问怎么操作,能搞就在家搞一个。反正我爸妈也没什么事干,开个店让他们在家看着也不费什么事。”
  对他而言,娉婷是从北平过来的,家里又有背景,得到的消息肯定不会有错。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知道这是件好事,也感激娉婷对他的提醒。
  下午何成军就去工商局问了这件事,得知果然有可操作性,就开始着手准备开店的事。
  “你这消息可够灵通的,说实话,我们也刚开会得到了上头的通知。”
  工商局的一位主任和何成军之前就认识,两人在饭局上见过面,今天知道何成军是为了这件事过来,他送何成军出门时说了两句。
  “嗨,我哪有什么消息,要不是我堂妹回来跟我说,你就是告诉我有这么一个通知,我也不知道能在家开个小卖部不是?”
  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当然,何成军也有亮出娉婷的意思。
  “哦,就是你那嫁到北平的堂妹吧?我听过的,说是嫁的不错,家里有些背景呢。”
  就这么一块地方,稍微有头有脸,有关系的人,大家相互间都挺了解,人情社会嘛,不懂世故的人,还怎么在社会上混?
  “你还真别这么说,我堂妹可不止嫁的好,她自己也争气着呢。听说以后要在外交部工作,人家可是北平大学的高材生,前途还能差的了?”
  “那是那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你看,你现在不就得实惠了。以后有好处也别忘了兄弟我。”
  何成军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咱们谁跟谁呀,平常你也没少提携我,以后咱们兄弟还是守望相助,一定能混出个光明的未来。”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ε` )么么哒~


第一百二十章 
  何成军那开店的进展娉婷没去过问; 倒是他办完事后自己过来和娉婷说了一遍。
  “还真是要谢谢你提醒了我; 要不我肯定想不出还能做这个生意。”
  像这种生意,就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要是村里有其他人家开了; 他们家就不能做了。乡里乡亲的; 总不好为了赚点钱; 而去抢别人的饭碗,那吃相也就太难看了。
  “一家人嘛,有好事不得想着你吗?再说平常我们家的事也没少麻烦你。”
  娉婷为人处事的原则一向主张有来有往;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一个人如果对其他人的帮助视而不见; 久而久之,也会伤了别人的心。
  而许桂兰那边; 在这天晚上也终于松了口,愿意跟着娉婷一起回北平。
  “我年纪也不小了; 以后少不了有个头疼脑热要花钱的时候,我想着,我自己这么多年也存了一些钱; 我把钱都给你,以后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 你也好看着用。”
  她自己省吃俭用了一辈子,也存了将近一千块钱。这些钱她自己花是能花一阵子,可她毕竟年纪大了,也没什么进项; 就是靠种地,那些粮食只够她自己勉强吃而已。
  现在要跟着娉婷回北平,北平开销大,她把积蓄给娉婷,也只是让自己心里好受些。
  “妈,你存的钱就自己留着,我该孝顺你的那是我自己的心意。你身边不留钱哪行?哪天想买个东西也买不上,那多不方便呐。”
  娉婷知道许桂兰的意思,可她说的也是实话,一个人身上不留钱是真的不大方便。她平常有工作,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照应到许桂兰,万一许桂兰要用钱,她还要急急忙忙的送钱过去,还不如许桂兰自己留着呢。
  “这些钱你先留着,等到需要用钱的时候再拿出来也是一样的。妈,咱们母女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你只要开开心心的过日子,把身体保养好,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福报了。”
  许桂兰听了后心酸不已,她拉着娉婷的手,红着眼眶说,“好,我都听你的。以前我就想着,我不可能一辈子受苦,现在好了,以后跟着闺女享福。”
  “你早这么想不就好了。”娉婷笑着回道,“不过现在能想开也不晚。”
  “我等会儿去买后天的机票,现在刚好是暑假,几个孩子都放假在家呢。我来之前他们听到我要来接你,一个个都挺高兴,就等着你去给他们做好吃的呢。”
  “那感情好,我正想着他们呢,想吃什么跟我说,保管让他们吃成小胖墩。”
  要是让许桂兰天天自己待着她反而不痛快,找些小事给她做,她心情反倒更好了。
  第二天买好机票后,娉婷在镇上打了个电话给翟仲凌,告诉他自己回去的确切时间。
  “这次我妈已经答应跟我回北平了,那边的房子好久没去收拾了,要不你晚上过去收拾一下吧。”
  当时给许桂兰买的小院子,平常也没什么人特意去收拾,现在许桂兰要回去,肯定要好好打扫一遍,总不好让许桂兰回去后还要自己动手打扫吧。
  “好,我知道了,就是今天晚上没时间,我明天起早也回去打扫好,你放心吧。”
  前几天他接到娉婷的电话,说她到机场后不立刻回去,还要再去一趟东北,他听到这个消息就有些不大乐意。
  娉婷这一出去就是一个多月,除了之前他上战场那会,他们夫妻还没有分开这么长时间的。不开玩笑的说,每天晚上娉婷不在身边,他都有些失眠。
  习惯是可怕的,一旦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一种生活,就发现自己完全的沦陷。就像他自己,从小到大一个人过惯了,可自从结了婚,就没办法再去过没有娉婷的生活了。
  晚上翟仲凌忙完了部队的事,看时间不算晚,就顺路去了小院那打扫卫生。到家后,卞颖芝看他还没吃饭,少不了要问两句。
  “娉婷明天带着岳母过来,我今天回来看时间来得及,就把那边的房子打扫了一下。”
  这个结果卞颖芝之前也预料到了,知道娉婷回东北后,她就猜到这次亲家会跟着一起过来。
  她以前就表过态,不会在意娉婷和翟仲凌两口子多给一个老人养老。翟仲凌虽说是自己的儿子,可他和娉婷是夫妻,守望相助是应该的,就是给岳母养老送终也没什么错处。
  “你岳母这次终于想通了。折腾了半晌,最后还是来了这儿。”卞颖芝给翟仲凌下了一碗面条,又端了两盘子小菜,之后坐在了翟仲凌对面。
  “你们平常该孝敬就孝敬,等娉婷回来你也跟她说,就说我没什么想法,不吃味,她能孝顺自己的妈也是好事情,让亲家在这安心住着。”
  这种话还真不大好放在明面上说,卞颖芝私下里照应翟仲凌一声,也省的娉婷心里头没底。
  “妈,我知道,你一向仁慈又明事理,要不娉婷怎么敢把岳母带过来呢,她肯定要先考虑您的意见了。”
  翟仲凌的“高帽子”一戴,卞颖芝心里舒服了不少,她笑着说,“你也别给我灌迷魂汤了,赶紧吃完了睡觉去,时间也不早了,明天你还要早起呢。”
  其实哪有什么明事理,不过是为了家庭的和睦,很多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像亲家这种情况,要是真拦着儿媳不让她去孝敬,最后惹出了事,就会成为她和儿媳间的心结。
  好在许桂兰这个人挺好相处,卞颖芝也就把她当个亲戚走动。
  因为娉婷急着走的关系,许桂兰只能用一天时间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
  “那些鸡鸭都给你大伯家,还有那地我也让成军一起租出去了,其他的也没什么,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