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芬芳六零年代-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式的编制。
有了校长的保票,汪梅哪还有什么担忧?就这样安安心心的怀孕,享受着丈夫无微不至的照料,至于孩子出生以后的事,她倒是不怎么担心。
她原本以为,有了何成辉出马,婆婆许桂兰肯定会来成都的,可惜这一次她是真的猜错了。期间何成辉打过好几个电话回老家,也打过电话去北平。具体的情况何成辉没有明说,汪梅只知道许桂兰的病好了,人却一直在北平住着没有回东北。
汪梅这才开始有些慌,之前她认为,以许桂兰的心性,是不可能在北平久留的,要是她知道了自己怀孕的事,肯定会到成都来照顾她。她又怎么会想到,压根没有人和许桂兰说这些,恰巧娉婷也怀孕了,许桂兰自己已经做好了打算呢。
也因为这样,何成辉对汪梅更加愧疚。他一直知道汪梅和娘家关系不大好,婚后这么多年只回过一次娘家。指望娘家人来照顾对汪梅而言肯定是不现实的,可要看汪梅就要生产了,自己妈那又没有音信,何成辉心里也挺着急。
“实在不行,等你生产的时候咱们就找个阿姨照顾你和孩子。”
说起这个,他就想到了那次在电话里,娉婷提到的她找了个阿姨专门照顾许桂兰的事。娉婷的这句话,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耀武扬威”般的高高在上。
他总觉得娉婷这是在指责自己,因为她可以让许桂兰过上富足的晚年,而他何成辉却把许桂兰当老妈子一样使唤,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
他也想好了,反正家里现在还有些存款,也不是请不起阿姨,在这种特殊时期,何成辉自然不会只顾着省钱而不顾媳妇和孩子。
就这样,得到了何成辉的许诺后,汪梅踏上了生产之路,进的是当地的军区医院,生产条件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只是不知道哪一环节出了问题,产后竟然出现了大出血的状况,好在发现及时,医生抢救得当,这才没有出什么生命危险。
经了这一茬,汪梅也更惜命了。医生私下里也和她说,以后最好是不要再怀孕。最让她遗憾的是,这次生的还是女儿,她原本是想再生一个男孩的。
“别担心,女儿我也一样喜欢,你看我们俏俏,乖巧又听话,慧慧以后肯定也和姐姐一样惹人疼。”
听了何成辉的安慰,汪梅心里好受了不少,谁知道何成辉紧跟着的另一句话,让她整颗心又跟着纠了起来。
“反正我们还年轻,想到男孩以后还有机会。”
何成辉这无心中的一句话,让汪梅心里极不是滋味,她在心里大声呐喊着,“我再也不想生了!”
有同样想法的人显然不止汪梅一个,娉婷和翟仲凌在生育问题上也达成了一致。
“你放心,以后我绝对不会再让你怀孕了,咱们这就是最后一次。来,你先喝点粥,妈他们说要过来陪你守岁,我让他们别来了,我们一起过除夕夜就挺好。”
娉婷强撑着起身吃饭,对于翟仲凌的“觉悟”也不去发表什么意见。反正受苦受累的都是自己,他自己承诺了什么,还是要他自己当一回事才行。
在医院观察了两天后,大年初二,娉婷和均均一起出院回家了。回家后,娉婷是接着坐月子,均均则轮番接受着亲友的热烈欢迎和大红喜包。
“这小财神,刚出生就成了小富翁。”卞颖芝给均均取了个“小富翁”的绰号,也是调侃的意思。
家里的孩子常会收到长辈的红包,对于这些钱,娉婷从来没有动用过,都是帮他们存上,告诉他们自己有多少存款,等他们成年后再把存折一并交给他们自己处理。
因为这样,家里几个孩子卵着劲的比存款,而亮亮因为大了几岁的关系,存款自然是比平平和安安要多。
偏偏平平和安安都是不服输的性子,弄到最后连平常家里给他们的零花钱都不怎么舍得用。明明家里条件不错,却生生的过的比别人节俭,他们也成了大院里的另类。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大学也开学了十来天,娉婷坐了四十二天的月子后回到了校园生活。开过年后,她现在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学习这一块,除了主修的英文外,包括辅修的法语,她的成绩在系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
“大三我们会增加更多的实践课,你的状态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接下来我会多给你安排一些实践课程。”
私下里,易教授也找了娉婷谈话。他一直视娉婷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就是娉婷怀孕期间也没有对娉婷产生任何的不满。
在他看来,虽然娉婷的工作单位至今还在总政话剧团,但他还是希望娉婷毕业后能在英文专业领域发展。就是不进外交部,哪怕是跟在他后面做个英文助教也行。
对于教授的赏识,娉婷自然是不会退缩的,好在大三了,平常课程不多,她还是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们,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均均。
“孩子就是见风长,你看这才不到两个月,均均就完全变了个样子。”
院子里,卞颖芝和许桂兰正围着均均说笑。她们两都属于个性不错的,平常相处相互谦让,一直以来并没有闹出过什么矛盾。
“可不是,都说‘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抓五撑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一岁宝宝会扶走’。我们均均不是前阵子就能抬头了?那小脖子昂的,就跟那小公鸡似的,体质好着呢。”
现在许桂兰大部分时间都在大院,方姐那边她也做主辞掉了。从娉婷怀孕后,她就学会了自己搭公交,每天从四合院坐车到大院,给娉婷坐些合口的饭菜什么的。
现在均均出生了,她照样是每天坐公交过来,就是帮卞颖芝带带孩子。要是家里有谁想吃东北菜了,她也会下厨做两道,通常是在最后一班公交停运前再坐车回去。
她来北平也将近一年了,生活方面已经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最近她看孩子长得不错,亲家带孩子也不吃力,她已经在考虑回老家的事,只是娉婷一直忙,她还没顾得上跟娉婷说起。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ε` )么么哒~
第一百零七章
许桂兰找时间把回家的想法和娉婷说了; 结果自然是得到了娉婷的坚决反对。
“妈,你回去干什么啊?现在老家都在搞包产到户了,你回去了之后; 家里就自己一个人,难道还要一个人再去种那么些地啊?”
现在全国大部分国家都在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东北老家,许桂兰一家按户口上的人数分得了好几亩地。之前何成军来电话的时候也提过这件事,这几亩地里有大部分是何成辉一家几口的份子; 娉婷把许桂兰的那一份托给了大伯一家; 至于何成辉那边的地; 她一个妹妹也不好干预; 就让何成军去联系何成辉。
在娉婷看来,现在老家又没其他人在家; 许桂兰要是回去了; 以她的性子怎么可能有地不种?娉婷从小实在农村长大的; 知道农民种地的不容易; 一年忙到头还要交税; 最后剩下的粮食也换不了多少钱用。
再说许桂兰都快六十了; 苦了一辈子,这会的平均寿命才多大?就是娉婷这个做女儿的养她到老又怎么样呢?何苦再去受这个罪。
“我总在这住着也不合适,还一个人住着那么大一个院子,就是你婆家不说,我脸上都烧的慌。原本我早就想回去的,要不是中间碰上你怀孕; 我早就走了。现在均均也两个多月了,你婆婆带孩子带的好,家里还有巧梅帮忙,我再待着也没啥事可干的。”
娉婷听了之后也明白许桂兰的意思,知道她还是那种很传统的想法,如果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那她就能够泰然处之,一旦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她就开始发慌了。
“你要是担心房子的事,那过阵子我就近再买个小些的院子。反正现在房子又不贵,我手里还有些钱,再买一套也没什么压力。再说了,现在家里孩子多,多买两套以后也不怕住不过来。”
出版社那里娉婷一直在翻译,还有时不时接的外贸翻译单子,娉婷手里确实是不差钱的。年前的时候翟仲欣又送来了蒙娜丽莎影楼的分红,别看影楼只开了大半年,年底的分红娉婷竟然得了三千块,这还是翟仲欣特意留足了来年备用金后的分红结果。
“做生意也太赚钱了,真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这是翟仲欣的一句感叹,要不是大革命结束,紧跟着又开放了市场,谁敢顶风作案,做什么生意啊!现在的社会,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翟仲欣自从开了影楼后,也认识了不少生意人,现在做生意的大部分都富裕了,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亏本的厉害。
要娉婷说,市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人脉。要不是翟家江家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蒙娜丽莎在北平城也不会那么快就站稳脚跟。现在不光是那些新兴的拍照业务,影楼还帮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照相,这中间没点关系是行不通的。
影楼生意火爆,主管技术的雷放又招聘了几个技术不错的摄影师,而雷放自己,因为太过忙碌,预约的时间从年前开始就排到了中秋以后,听说现在已经排到年后了。
关于影楼的事娉婷不大去管,很多都是翟仲欣回娘家时随意叨叨的。娉婷偶然一次和她提起了分店和连锁的概念,翟仲欣对此很感兴趣,听后就兴匆匆的回去研究了。
听到娉婷提起自己的经济情况,许桂兰自然也是清楚的,毕竟她在北平住了这么长时间,多多少少也听他们说起过一些。说实话,要不是娉婷自己争气,能赚钱,许桂兰一个当妈的,怎么会好意思在北平待这么长时间?
“妈知道你条件好,可在这待久了总归不是个事,你哥那里不得说道?你们毕竟是兄妹,这么抹他的面子,我怕他对你有意见。”
对儿子有气归有气,可她也不想因为自己,让他们亲兄妹两不亲近,这明显有悖于她一贯的初衷。
她这辈子就这一儿一女,就想着他们亲亲热热,相互帮衬一辈子才好。现在看来,儿子在成都,女儿在北平,各自过的日子都不差,但要说到兄妹两有多亲近就不见的了。
“妈,你想太多了,反正你在这好好住着,你说我平常都挺忙的,家里又有那么多孩子,我婆婆一个人其实是顾不过来的。”
“还有几个孩子,以前他们都羡慕其他小朋友可以常去外婆家,他们却一年到头也去不了一次。你看你现在在这他们多高兴?没事都爱往这来呢。”
“还有他们也爱吃你做的菜,像上次你做的伯乐叶饼子,安安一口气吃了五个,他平常多么稳重的一个孩子,一下子吃了那么多,你就知道他有多爱吃了。”
娉婷也不想围着何成辉这个话题和许桂兰多说,转而打起了亲情牌,说起了自己的几个孩子。果然,听娉婷提到几个外孙后,许桂兰脸上也浮现出了更加慈爱的笑容。
她一直是很喜欢孩子的,就是当时离开成都时,要说唯一舍不得的,也就是她从小带到大的两个孩子,兵兵和俏俏。
自己带大的孩子感情肯定是不一般,就像现在四个外孙,她对均均的感情也要强于其他外孙,就是因为从娉婷怀上均均开始她就一直盼着,这感情依然是不一样的。
这次谈话后,许桂兰倒是没再提回老家的事,娉婷也放下了心。之后她也和翟仲凌提了想再买一套小院子的事,翟仲凌自然是没什么意见,只是说了几句调侃她的话。
“我发现你买房子还买出瘾来了,仲欣说你还劝她把影楼租的那个院子买下来,算作影楼的固定资产,她还挺心动,跑过来问我的意见。”
在自己媳妇面前,翟仲凌向来是没脾气的。翟仲欣为此还嘲笑过他,说他完全遵从了胡适式的“三从四德”。
原本翟仲凌对男式版三从四德并不了解,为此他还特意去查了胡适的资料,这才知道所谓的“男人的三从四德”指的是: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话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他仔细对比了一番,发现自己每一条都能做到,并且只多不少。
“那你怎么说的?”娉婷对翟仲凌的回答还是挺好奇的。
“那就买呗,反正你们也不差钱。”翟仲凌确实是这么说的,说完后翟仲欣白了他一眼扭头就走了。
娉婷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对啊,反正也不差钱,再买一个呗。这样我妈住着也没那么多负担,以后我们搬到四合院了还能相互照应。”
只不过买房子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到合意的,翟仲凌把这件事接了过去,他在北平的人脉广,找到合适的房源对他而言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五月份,娉婷陪同易教授参加了一个企业座谈会,给会议上的外宾当翻译。外宾中有西门子亚洲区的负责人斯密斯先生,易教授在和他的交谈后,了解到西门子最近有一款新式冰箱正要上市。
“易先生,您是我们真挚的朋友,如果您需要购买冰箱的话,我想我可以提供一些朋友间的优惠给您。”作为一个典型的德国人,斯密斯先生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极不容易的。
“当然,何小姐也是我们的朋友,如果您有需要,我也会为您提供同样的优惠。”斯密斯先生并没有厚此薄彼,即使面对的只是娉婷这样一个小小的助理。
隔天,家里就有了一台西门子冰箱。
“嗨,我还是在谭中将家里看到有用冰箱的,他们家的冰箱是去年买的,咱们北平雪花厂生产的,说是夏天的时候最好用,把菜放进去也不怕坏。”
前些年计划经济,好些人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买冰箱了。就是这两年市场开放了,冰箱作为一个新物件,也不是家庭必需品,也是极少有人买回家的。
“我看斯密斯先生挺真诚的,想想家里确实没有冰箱,反正以后也是要买的,索性昨天就定了一个,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送货了。”
娉婷把买冰箱的经过解释了一番,听的卞颖芝和许桂兰啧啧称奇。
“没想到这外国人做生意,这出去开个会还能把东西卖出去。”许桂兰的话把娉婷逗乐了。
“妈,座谈会和一般的会议不一样,开座谈会就是为了把东西卖出去的。”
等几个小孩放学回家,看到家里有了新的电器后,都跑过来围着看。
“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等到了夏天,你们就可以在家里吃冰棍,不用再出去买了。”
“真的吗?!”最高兴的不是最大的亮亮,反而是平平这个女孩子。
“平平,你是女孩子,女孩子不可以吃太多冰凉的东西。”
现在家里三个男孩子,只有平平一个女孩,娉婷总觉得平平有些太受娇惯,平常对她的态度反而严格很多。在她看来,男孩子只要不犯错误就行,而女孩子是一定要好好管教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ε` )么么哒~
儿童节快乐(((o(*?▽?*)o)))
第一百零八章
一转眼就到了1980年; 今年过年的时间比往年要早,还出现了难得的“农历新年恰逢立春节气”的现象,就是立春和春节是同一天。
除夕那天恰好又是均均的生日; 翟仲欣中午带着老公孩子回来一起吃团圆饭,他们晚上则要回江家主宅和江家人一起迎新年。
“快看; 这是大栅栏新开的一家糕点铺子新出的,今天除夕铺子里忙的不行。我可是提前半个月就预定了这个蛋糕,就是要带过来给均均过生日的。要是不预定啊; 肯定是买不到的。”
均均也才一岁; 根本吃不了蛋糕; 翟仲欣费心去订一个; 还是为了给家里的几个孩子尝鲜。平常家里的大人也买过那种略带奶油的小点心,像这么一大块奶油; 还有软绵绵的蛋糕; 孩子们确实是第一次吃。
“太好看了; 我都舍不得吃呢。”
相对于男孩子的淡定; 平平则更加注重蛋糕的颜值。在平平感叹过一句后; 美美也在一旁使着劲的点头; 显然是非常赞同平平的观点。
白白的奶油上雕了几朵粉红色的小花,在娉婷看来是极其普通的,等再过几十年,蛋糕已经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看的,各种造型应有尽有。可在这八十年代初期; 能有一块这样甜甜腻腻又绵软的蛋糕,对孩子们而言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了。
卞颖芝抱着均均,大家一起给他唱了生日歌,等不及先吃饭,几个孩子就抱着蛋糕开吃了。
“这些孩子,算了,反正是过年了,也让他们乐呵乐呵,我们先吃我们的,一群皮猴子,哪有心思坐下来好好吃一顿。”
好像到了过年的时候,大人们的心胸总是比往常宽广一些,对于平常不能容忍的事,这个时候后总能一笑置之。
翟仲凌一早就把许桂兰接了过来和大家一起过节,除夕,原本就该是个团圆的日子,总不能让许桂兰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
可即使再热闹,许桂兰也不免想起在老家的日子来,而最让她怀念的,还是以前年轻的时候,那时丈夫还在,儿子女儿在院子里玩耍,一家人欢声笑语,就是□□,没得吃,也比现在幸福了太多太多。
“我们影楼有个客人,说能弄来电视机,还问我要不要呢。我一想吧有时候在家里也挺无聊的,要是能打发打发时间也不错,我就跟她订了三个,我自己留一个,这一个,还有一个给我公公婆婆送过去。”
前两年国家批准在上海引进了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可到现在还没有正式投产。娉婷记得也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电视机才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不过在当时是属于高档消费品的。
那时候有很多国产品牌的电视机,像熊猫、金星、牡丹、飞跃,虽然一开始都是黑白的,可质量真的没话说,用个十来年一点也不费事。
问了翟仲欣后,果然电视机不是国产的,而是进口日本的。
“用日本的电器?说实话,我是不大喜欢的。”
翟景升毕竟是老革命,对日本这个民族有着天然的不喜,即使现在两国建交,也改变不了老一辈人心中对日本的愤恨。
翟仲欣和卞颖芝对视了一眼,接着冲翟景升略带尴尬的笑着说,“这次已经买好了,下一次我会注意的。”
看她的态度不错,又是过年期间,翟景升没有再说什么。翟仲凌和江学亭抿着嘴围观,并不发表意见,只是他们上翘的唇角多多少少出卖了他们的情绪。
吃过午饭后,翟仲欣和江学亭带着孩子回家了,卞颖芝和汪梅一起开始准备包饺子要用的馅料。趁着有空的时候,许桂兰和娉婷说了几句话。
“我今天还怪想你哥和你侄子侄女的,也不知道他们在成都过的怎么样。”
她心里的那些气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早就散的差不多了,想想看她也年过半百,儿孙不能承欢膝下也就算了,就这样不联系了也有些说不过去。
“要不等会儿我打个电话过去?”
虽然房间里没有电话,但部队是有公用电话的,如果要找何成辉,可以打公用电话让人通知何成辉过去接。
“行啊,你知道他部队的电话吗?”
许桂兰开了口,娉婷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对于哥哥嫂子,大家一向离的远,没有太多交集,各自过各自的生活,但要说有什么深仇大恨,那肯定是没有的。
这一年多,许桂兰确实没有和成都联系过,今天是除夕,她触景生情想到何成辉,娉婷心里也是很理解的。
就这样,许桂兰在和儿子“失联”了近两年后,第一次拨通了儿子部队的电话。
何成辉听到通讯员通知接电话的消息时还有些纳闷,在媳妇和孩子的注视中离开了家。直到接通后,他才知道电话另一头的人正是他找了近两年的母亲许桂兰。
“成辉,我是妈啊,你们在成都过的好吗?今天除夕了,我挺惦记你们的,就想着打个电话问问看你们的情况。”
电话接通后,许桂兰很高兴,迫不及待的说了很多话,可电话的另一头却一直沉默着,并没有她想象中的热络。
“成辉?你在听吗?这电话是不是还没接通啊?”
正当许桂兰在自言自语时,何成辉开口了,“妈,你知道我找了你多久吗?我写信给你,打电话给你,你什么反应都没有。还有,汪梅去年又生了个女儿你知道吗?原本还指着你能来帮我们带带孩子,现在孩子都一岁了,你连问都不问一句,现在又说惦记我们,你让我怎么想才合适?”
想到这一年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何成辉肚子里的气简直能冒到喉咙口。要不是顾及着今天除夕,有很多人在等着用电话,他根本不可能这么心平气和的说话。
“汪梅又生了?这事我真不知道,你说我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过去给你们帮忙……”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许桂兰明显震惊了,她瞬间升起无限的内疚,怪自己不该和儿子儿媳计较这么久。
“不用了,现在孩子也大了,我们也忙的过来,就不用你帮什么忙了。”许桂兰还没说完,何成辉一句话就堵住了她的嘴。
何成辉说的确实是实话,现在部队里越来越多符合政策的军官家属选择随军,部队对军属们的安置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除了工作问题,还有孩子的托育和上学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他的小女儿慧慧已经满一岁,达到了托育的条件,等开年后就可以送到部队托儿所托育,这样他和汪梅也不用再为带孩子的事而忧心。
之前专门找了一个阿姨照顾汪梅月子和慧慧,这一年也用了不少钱,只要想到许桂兰狠心对他们不理不睬,他心里的怨气就没办法消除。
他这话一出口,许桂兰哪里受得了,在电话那头眼泪就扑簌的往下掉。
“儿子啊,你这是挖我的心呢!我要是早知道,怎么样都会过去帮你们带孩子。”
“好了,今天等着用电话的人多,我也就不和你多说了。听说你在北平过的挺好,那我也就放心了,我这边以后也不用麻烦你,你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
说完后,何成辉挂上了电话,也不去管电话那头的许桂兰听了之后是什么感受。
一个电话,让许桂兰心如刀绞。这会是在女儿婆家,她也不好意思弄出太大的动静,连哭都是小声的偷哭着。娉婷看她这样,赶紧把她带到了自己的房间。
“你嫂子又生了个闺女,你哥在怪我没去给他们带孩子,可我是真不知道,要是早知道,我怎么也会过去给他们帮忙。”
“现在你哥发话了,说以后他自己忙自己的,也不用我帮忙了,你说我这是造了什么孽,临老临老要受这样的罪啊。”
娉婷在一旁听着,沉默的安慰着许桂兰,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告诉许桂兰,其实之前她是知道汪梅怀孕的,只是没告诉许桂兰而已。她又怕许桂兰知道后生她的气,连北平都不愿意待。
现在许桂兰和何成辉闹成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是许桂兰再生了她的气,她只之下回老家,以后可怎么过?
“妈,你先别顾着伤心,这不都过年了,应该高高兴兴才对,你先把这事放下,说不定过几天就没这么难受了。”
干巴巴的安慰了几句,娉婷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不行,我得去成都一趟,怎么也要和你哥你嫂子说清楚才行。就是他们怪我我也没什么话说,可他们要是真有困难,我怎么也要帮忙才行。”
许桂兰一旦下了决心,娉婷根本就劝不动,想到许桂兰要一个人做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去成都,娉婷就有一种脑子炸裂的感觉。
而此时的成都,何成辉回去后汪梅就问了是谁的电话,她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电话是婆婆许桂兰打过来的。
“没什么,是战友的拜年电话。”何成辉不愿意说太多,很快就转移了话题,“今天的饺子包的挺多,够我们好好吃几天了。”
“里面的肉可多了,吃起来肯定很香。”俏俏也在帮着汪梅一起包饺子,听了何成辉的话后,她带着童真的话语让整个家里的气氛更加欢乐。
“你啊,就是个小馋猫,整天净想着吃了。”汪梅笑着说了俏俏两句,在这除夕时分,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也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看着身边的丈夫和几个孩子,汪梅低头抿着嘴角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ε` )么么哒~
第一百零九章
娉婷最后还是没能抵得过自己的良心; 告诉了许桂兰自己之前就已经知道汪梅怀孕的事。
“当时你病还没好,我也是不想让你去成都又要照顾嫂子,又要带孩子。再加上当时和哥拌了几句嘴; 就没有跟你说那事。”
许桂兰听后倒没有怎么生气,只是深深叹了一口气。她怎么可能去怪女儿呢?在北平这么长时间; 她知道娉婷是很孝顺的,只不过是不想她去成都受累罢了,这些她都能理解。而且最开始对儿子心凉的人也是自己; 只是现在有了个孙女; 她这个当奶奶的; 难道还要和才一岁大的孙女去计较?
“这事不怪你; 一开始就是我在生你哥的气,现在他反过来生我的气也没啥。等过了初五; 我就去看看有没有去成都的火车票; 不管怎么样; 我得去一趟才安心。”
儿子总归是自己的儿子; 儿媳怀孕生孩子她没去帮忙; 甚至到现在才知道; 这事说起来她确实是有错的。在老家,哪家儿媳怀孕了婆婆不照顾的?要是儿媳怀孕坐月子婆婆不照顾,肯定是要被人说破嘴的。
“妈,坐火车也太累人了,要不我让仲凌帮你看看有没有飞机票?就是下了飞机再转车,那也比坐火车要强吧。”
现在的民航已经发展的不错; 那些重要的城市都有了飞机场,也有了固定的航线。从北平到成都坐火车要二十几个小时,坐飞机只需要几个小时。就是飞机不能直达,哪怕下了飞机再转汽车之类的,在时间上算来也是很划的来的。
“哪用得着啊,我又不是没坐过火车,也就一天一夜的功夫就到了。”
“那我总得心疼你吧?这事等过了年再说,今天除夕,你就先别想那么多了。”
娉婷能说什么呢?让许桂兰别去成都?她是女儿,何成辉也是儿子,既然许桂兰自己做了决定,她也没什么立场去阻止。要是她说多了,总有种破坏他们母子关系的嫌疑。
等许桂兰整理好情绪后,娉婷带着她出去一起帮着卞颖芝她们包饺子。
“现在北平过年热闹极了,去年均均出生你照顾娉婷月子也没怎么出去逛,今年就让娉婷和仲凌带你到处去看看。”
卞颖芝为人处事大方得体,许桂兰到北平近两年的时间,卞颖芝从来没有跟她红过一次脸。不管是许桂兰住在四合院,还是后来又单独买了个小院子,卞颖芝也没有多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