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悍妇1949-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起两个孩子的婚事,姚青竹连说,桃子可真是个好姑娘,从平安参军,到平安读大学,一直都不在家,桃子对田大花可谓十分尽心贴心,自家女儿也不过如此了。
桃子时常陪她,喜事前几天,桃子就回家准备婚礼的事情,好几天没见着,田大花还真像少点儿什么似的。
好在第二天,桃子就一身红衣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被平安从娘家接来了,一路进了大院,在婆家门口下了车,这往后可就正经是姜家的人喽。
婚礼的晚上,弟弟们带着小侄子,闹房。
明东和明南大了,多少还收敛些,三娃则带着刘晋、刘豫,还有海海,四个不体谅人的小家伙大闹新房,海海赖在漂亮的喜床上不肯走,在上边滚来滚去。
小孩子精力旺盛,可是平安同学急着跟桃子同学探讨人生,就希望他们消停点儿,快点儿玩够了走吧。
福妞疼侄子,总得体谅平安同学这么多年的爱情长跑吧,于是好容易把两个儿子哄走了。
结果讨人嫌的三狗子,硬是带着海海继续闹房,然后海海坐在喜床上打哈欠,被石头抱去睡了,三狗子一看小侄子走了,琢磨着他再一个人孤军奋战下去,二哥恐怕就要收拾他了,他还是见好就收吧,赶紧溜了。
一对新人关上房门,看着喜庆的婚房,满目大红的婚床,共度他们温馨甜蜜的洞房花烛夜,平安同学终于搂上他的小媳妇了。
嗯,年轻人太火热,不可描述。
☆☆☆☆☆☆☆☆
老百姓日渐回复正常的社会生活,这一年的春节,整个城市特别热闹,时光跑步进入了80年代。
新婚第二天,办喜事劳累的一家人集体睡了懒觉。新婚第三天,小两口回门,一切愉快,要知道平安现在在薛家妥妥地被看作贵人娇客,岳母冲着女婿说话都小心。
新婚第四天,腊月二十八,茂林动身先回部队,说大过年他这个团长要跟战士们在一起。
别人家过年往家跑,他们家,几个男同志都一样,过年过节往基层部队跑。
田大花索性把石头也赶走了,石头二十八一早带着海海上飞机,可以去部队跟战友们欢庆新春,还不耽误回家陪媳妇和新生的二小子过年。
刚娶了二儿媳妇,田大花心情不要太好,过年闲来无事,姜茂松去参加什么新春团拜会去了,她和姚青竹还有福妞,索性就带着一群孩子上街玩去。
街上人特别多,还组织了多少年消失不见的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十分喜兴。
他们找了一处过街天桥,站在桥边上看舞龙舞狮。其实平安和桃子亲昵地走在一起,桃子还一身新娘子的红衣裳呢,本身就成了风景,小两口形影不离,相貌气质又出色,一对璧人似的,路上好多人看他俩。
“妈妈,你看,那有一群外国人,看看像哪国人。”三娃指着桥下的人群喊。
果然桥下有一群外国游客,跟着舞龙舞狮的队伍看得津津有味,还不停地拿照相机拍照。
“不许指着人家,没礼貌。”田大花拍掉三娃的手。
“哎,等我挣了钱,我也买个尼康的照相机。”平安嘀咕。
他们逛了一会儿街,中午玩兴正浓不想回去,干脆在街上找了家新开的饭馆,点了几个菜解决午饭,菜式还挺可口的。
下午玩了一圈,买了很多年货。
其实家里的年货都已经准备好了,今天买的主要是零嘴儿,瓜子,糖果,麻花之类。
居然还有人挑着担子卖米糕糖,也叫糖板,把爆米花用饴糖粘在一起切成块儿,传统手工活,小孩子喜欢吃的。
平安指着说:“这东西我小时候见过,好多年没见到有卖的了。”
最小的小刘豫直嚷嚷没吃过,平安带他买了一大包,用油纸包着拿回来,小孩子大孩子们吃得喷香。
玩够了回到家,老远便看见桃子的弟弟薛新志站在大院门口等,田大花正琢磨是不是薛家有什么事情呢,薛新志先迎了上来,笑着说:“婶子,我可等着你了。”
“小志,什么事情啊?”桃子担心地问。
“我找婶子,嗯,就是……其实是有两个外国人找她。”薛新志说。
薛新志说了半天,大家总算是弄明白什么事情了。
原来薛新志这个钱迷,大过年趁着街上人多,跑去街上摆摊,有一对外国夫妻买了他两对贴布绣小鸟的枕套,通过翻译跟他聊了一会儿,得知这是田大花厂里生产的,就提出想去看看。
可是厂里大过年歇了工,薛新志办事还比较靠谱,跟他们先约定了时间,自己就赶紧找到家里来了。
“我说小志,你可真够生意精的啊,大过年都没挡住你摆摊挣钱。”平安笑着打趣小舅子。
你说他这小舅子,他和桃子刚结婚,昨天还在家喝回门酒呢,今天大年二十八,这小舅子居然又跑上街摆摊了。
“嗐,二姐夫,过年街上人多,很多人也愿意买新枕套回去过年,我今天上街一会儿,就卖了好几对,还卖了两条纱巾,这都是钱啊。”
听听,财迷,脑袋里全是钱。
“外国人要买枕套?”田大花摇摇头说,“我们那么点小厂,腊月二十四就歇工回家过年了,也没有存货了,最后一点货不是都让你拿走去卖了吗?”
“婶子,我听那意思,外国人可能是想跟你定制。”
定制?这个可以有。田大花想了想就说,那她过去看看吧。
按照约定的时间,田大花带着一堆家人,一起去了。
去那么多人,平安和桃子是不放心,自然要陪着她,福妞也就陪着,姚青竹一看,也跟着凑热闹来了。
到厂里等了一小会儿,薛新志带着一对中年的外国夫妻和一个翻译来了,介绍说什么罗伯特先生,美国人,丈夫褐色的头发和眼睛,个子特别高,妻子金发碧眼挺漂亮。
罗伯特夫妇看到她们的小厂子,似乎有些失望。
女的通过翻译跟田大花聊了几句,问她,为什么她做的贴布绣一点儿也不硬。他们以前也见过他们国家和欧洲的贴布绣,要用硬纸板在下边做衬子,很硬,还不好清洗。
田大花就介绍说,她们用的是中国传统的苏绣技法,也叫帖续绣,中国很常见的方法,用来剪贴的就是普通布料和棉花,让图案立体隆起,当然是软的,清洗也完全没问题,尽管洗。
两个外国人嘀嘀咕咕商量了一会儿,那个女的就说,想跟她定做一些小的床单和枕套,纯棉布,儿童用的,回去送给自己家和朋友的孩子。
他们要小动物图案的,小鸟和小狗小猫,小鲸鱼小海豚什么的,连图案颜色、枕套颜色也有具体要求,主要挑了米色和咖啡色、粉蓝色。床单颜色跟枕套一致,图案绣在床尾一角上,要大一些。
“可以用我们给的图案绣吗?”女的问。
“一般都可以。”田大花说,“不过要等一阵子,我们中国人正在过大年呢,过年不干活,多给钱也不干。”
翻译给翻译了一下,女的就笑着跟丈夫嘀咕了一句,然后点点头,问十天后能不能拿到。
田大花说可以。他们夫妇一共定制了六套,过年老姐妹几个顶多两天工夫,就弄出来了。
然后问价钱,田大花就按他们平时定做的价格说了,因为他们要求用他们给的图案,需要特别剪裁,可能更费事,就每套加了两块钱。
对方点头答应着,也没有讨价还价。生意做成,双方就笑笑握个手。
两个外国人便跟翻译嘀嘀咕咕说了半天,平安在一旁听着,忽然笑笑皱了下眉头。
“他们说,你们绣的小动物很可爱,做成床品,小朋友肯定很喜欢。可惜你们这个厂子也实在太小了,他们来之前,还以为应该是个像样的工厂呢,起码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太小了,不然的话,可以考虑合作,出口一批到他们国家,看看市场反应。”
“妈妈,他们说,真叫人失望,原来就是几个家庭妇女搞的家庭小作坊。”平安笑起来,他的外语能力,勉强能听懂。
果然他一说,那个翻译也就笑了,有些意外地问他:“原来你听得懂啊,我怕田厂长生气,都没好意思翻译呢。”
没瞧起她这个家庭妇女?
田大花瞟了俩外国人一眼,毫不谦虚地说:“这小厂子就是我跟几个老同事弄着玩的,他们这么大口气,你问问合作的话,他们能吃下多少。”
别的瞎说,拉队伍抢地盘的本事她田大花可不缺。
第126章 奖励
罗伯特夫妇大约还是不太相信田大花; 怎么看这个四台缝纫机、几个退休女工的小裁缝铺,也没多大生产能力啊。
可他们也没想到田大花这么大口气,愣都不打地问:你能吃下多少?
于是夫妻俩有些失笑地跟翻译嘀咕了两句,这次翻译笑着看看平安,平安也就笑笑跟田大花说:“妈,他们说,他们一次少说也得要两千套; 全部是儿童床品四件套,看看市场反应。”
“他们说; 您真要跟他们合作; 要签合同,不能如期交货要付违约金,要赔偿的。”翻译补充道。
田大花看着罗伯特夫妇笑吟吟地目光,心说这俩老外什么表情啊,两千套就想吓倒我啊?想当初抗美援朝那会儿; 我们全民上阵; 连夜加班赶制棉服; 支援前线,你问问那个速度。
她干了这么多年车间主任; 又整天跟姜茂松在一起,报纸电视各种途径,国际国内形势不说尽在心中吧,可也绝对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出口创汇是个什么概念,自己挣钱; 给国家挣钱,有钱她怎么会不赚。
不过两千套,对她来说还真不是光凭着干劲和情怀就能解决的。
田大花一边脑子里飞速转动,一边淡定地问道:“多长时间交货?”
罗伯特夫妇大约没想到她还真敢接,将信将疑,便笑着问她,双方合作的话,她多长时间能交货。
田大花想了想说:“一个半月。我们这是传统手工活,时间太短,质量工序就得不到保证,时间太长,你们肯定也等不了。我做了几十年国营被服厂的生产车间主任,搞过质检,我们手里出去的东西,首先保证工序和质量。”
一个半月,算上前期准备,每天加工赶制五十六套,按照她的设想打算,应该没问题,顺利的话应该还能提前交货。
罗伯特夫妇大约没想到眼前这个身材娇小、穿着体面的中年妇女豪不露怯,或者说,居然算是业内人,并非他们起初以为的民间土裁缝。两人叽里咕噜几句,就笑着看看平安。
“妈妈,他们说要考虑一下。”
“好的,那我们就过了年再说。”田大花笑笑对俩老外说,“我们中国的春节风俗很有趣,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希望你们在中国过年愉快。”
双方客气礼貌的道别,田大花送走罗伯特夫妇和翻译,转身锁上门。
她倒是淡定了,陪她来的跟班们可差点炸了。
平安:“妈妈,现在改革开放搞经济了,你真要能把产品出口到美国,你可太牛了。”
桃子:“妈妈,咱们……生产不了那么多啊,你看咱们现在,人手、机器,根本做不了的。”
姚青竹:“大嫂,你真要跟外国人做生意啊,万一这些外国人不靠谱怎么办?”
“大嫂,你还是再慎重一下吧。”福妞也说,“你们现在,真的不可能达到这个产量,你就算扩大规模,总得有厂房有机器,关键工人也得时间培训,不是一下子就能上手的,别说四十天,我看八十天你也生产不出来。”
“靠我这个小铺子当然不行。”田大花不当回事的样子,笑着说:“你们担心什么呀,这不是还没定吗,你们整天也读报纸听广播,心里也该有数,现在有政策。他们要是真跟我合作,出口创汇,那就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了,别的不说,两千套床品的布料,没有上边支持,我一下子根本就拿不来。”
“是这么回事。”平安也笑着说,“这不是还没确定合作吗,现在这形势,外国人到我们中国来做生意,肯定不会是我们双方的私下行为。”
“对的,你看他们来了,我们当地还安排专人接待呢,真要合作,估计就要走正式路线了。”田大花说,“不就两千套吗,我敢答应,我就能给做出来。再说了,我卖东西,他们买东西,愿意就合作,不愿意就拉倒,反正又不是我找上他们的,无所谓。”
于是田大花淡定地转身回家过年。
☆☆☆☆☆☆☆☆
果然春节后,大年初六,罗伯特夫妇通过当地相关部门,专门找到了田大花谈合作出口的事。
这次比较正式,约定在当地专门接待外宾的友谊饭店见面洽谈。
姜茂松知道后,问她:“媳妇啊,你真要跟美国人做生意啊?”
“对呀。”田大花说,“他们先找上我的。”
“老美呀。”姜茂松无限回忆地语气,“想当初抗美援朝那会儿,美国佬让我们打的呀,那仗打得可真惨烈,他们让我们打败了。”
“对呀。”田大花说,“你把他们打败了,我再跟他们合作,赚他们的钱,多好的事情啊。”
“美国佬最狡猾了。”姜茂松玩笑的口吻说,“媳妇儿,我支持你赚他们的钱,不过你慎重点儿,可别让他们给坑了。”
田大花:“放心吧,坑我没那么容易。我就算不懂,还有平安呢,我儿子可是最高学府的大学生,再说了,相关部门好几个人陪着,都是专门负责对外贸易的,谁敢让我掉坑里?”
双方见面会谈,气氛还挺好的。外事和经贸部门的人大约也了解田大花的情况了,知道她可不是普通家庭妇女。
换句话说,人家后台不是一般的硬啊,也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对她态度自然就比较尊重。
这种态度也影响到了罗伯特夫妇,对田大花的态度也没了质疑。
听介绍,罗伯特先生来自美国某某公司,专做纺织品进出口生意的。如果这次合作比较成功,以后可以做长期合作的打算。
双方这次达成了口头协定,价格,产品要求,质量标准,预付款等,都一一讨论了,约定了交货日期、违约责任等等。
前后耗费了两三天工夫,把合同相关事宜仔细商量好,草签下了协议,需要等双方的相关部门批准备案,再签订正式合同。
田大花很快就发现,事情比她想的还顺。
其实国内这时候经济意识虽然还不够强,但是“出口创汇”四个字对下大决心搞经济的政府部门却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帮扶政策也都来了,很多事人家比她还积极,真正启动合作之后,很多事就顺利多了。
而现在的问题是,她怎么在短短一个半月内,把这两千套的四件套生产出来。
厂里其他几个女工听她一说,可都吓了一大跳,两千套的四件套,别说一个半月,就算加班加点连夜干,恐怕也够她们这么个小铺子干大半年的了。
当然不能指望这么几个人手。
其实田大花敢答应,心里也早就琢磨好了,如果这生意长期能做,她就可以扩大规模,真正办一个像样的厂子。
可是眼下,就算她一下子能拿出一大笔钱,可等她厂房机器都到位,工人也不一定上手,都要很多时间,根本来不及。
田大花的办法,就是把手上的资源充分利用好。
尤其现在相关部门比她还积极,政策啊扶植啊都来了,布料,机器,需要批条的统统很顺利,现在不一样了,要花大力气搞经济啦,这次出口合作成功了,也是当地的业绩呢。
田大花用预付款,以最快的速度又购买了十五台缝纫机,还有两台锁边机和整烫机器,把她那两间铺子后边的房子一起租了,扩大厂房,缝纫机一放,就成了。
然后发动被服厂跟她一起退休的全部女工齐上阵,包括还在厂里上班的、她原本领导的那些女工,来来来都来干活赚外快。
这些女工在被服厂干了大半辈子,技术都是绝对过关,退休的一叫就来。还在厂里的,八小时上班,八小时之外就跑来了,加班加点,分工合作,歇人不歇机器,完全来得及。
甚至因为被服厂现在改了国营毛巾厂,归地方管了,上班也没那么死,有的女工为了多赚点儿外快,干脆跟厂里请假,跑到她这边赚外快。
80年啊,钱不再是人们回避的东西,经济意识飞速地复苏,谁家还不用花钱呀。
女工们大都在五十岁左右,不少人跟田大花一样,提前退休了,没事干呢,现在有机会赚钱,比原先厂里工资还高,有钱赚,有动力,干劲儿就来了。甚至还有的自家有缝纫机,怕排不上班,自带缝纫机来干。
谁有意见?那没法子,人家要出口创汇的,政府都在支持呢。
田大花赶在合同期内,故意提前了一星期,保质保量地把这一批两千套床品交了货。
实话说,她原本也只觉得可行,有底气,可真正如期交货了,她才放心地松了一口气。
毕竟,大话都说出去了,海口也夸下了,如果她吹牛皮兑现不了,丢脸可就丢到外国去了。
这批货顺利交货之后,田大花痛痛快快地大赚了一笔。
她笑眯眯算着钱,琢磨着,得好好奖励奖励儿媳妇。
这段时间,桃子可立了大功了,她自己也是在被服厂工作,有经验,脑子也灵,整天跟着田大花忙前忙后。
厂里生产得有人跟着,监控质量,统一协调,随时作出安排。桃子年轻有精力,怕田大花累着,晚上加班她就不让田大花去,都是她去,忙得人都瘦了,让田大花看着都心疼。
她想起小两口讨论过的照相机,平安想要,平安是历史系的,经历了那十年,他们跟着教授,都在忙着四处保护和抢救文物呢,平安很需要一台好的照相机。
于是桃子这个疼男人的小媳妇,就念叨着说等她挣了钱给平安买一个。
田大花说:“桃子,给你钱,你去把平安想要的那个照相机给买了吧,我听说得先申请进口,得等好几个月呢,赶紧买。你自己再买两身像样的衣裳,买好吃的,想要什么,你去买,这阵子可把你累着了。”
“尼康照相机。妈,不要你的钱,我想好了,我想跟你一起干,你带我干吧,我寻思干脆从厂里辞职了吧,我的工资,攒十几二十年都不够给明致买个进口照相机的。我们正经办个厂子,等我自己挣了钱,我就给明致买他想要的照相机。”
桃子笑眯眯地推着田大花,撒娇的口气:“妈妈,我跟你干行不行?”
第127章 新潮
田大花明白桃子那种想法。
她进厂晚; 工资低,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有可能他弟弟薛新志摆地摊三两天时间就挣到了。桃子有一次开玩笑说,她还不如去跟他弟弟学着去练摊呢。
这姑娘,一来是从小受忽视的生活环境,加上跟平安一样,老三届; 高中暂停招生,上山下乡; 全让她赶上了; 成了被蹉跎的一代人。
而她跟平安还不一样,平安考上了大学名校,她却只是个初中文化的普通女工。
内心再强大,这姑娘也难免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平安。可是两个人艰苦环境下从小的感情; 真的很相爱。
于是; 桃子总是担心自己会不会拖了平安的后腿。有一天别人会不会说; 你看看姜明致,天之骄子大学生; 这么成功的一个人,怎么娶了一个这么平庸的老婆。
于是,她就很想有什么途径去成功,去证明自己。就比如,她想自己挣钱; 给平安买他想要的进口照相机。
可是从国营厂辞职,这在眼下简直是惊世骇俗的想法。要知道,城市里大街小巷,游荡着许许多多待业青年,求哥哥拜姐姐找门路,安排不了工作。你一个正经国营厂的工人,体制内,你主动辞职?
周围人根本没法理解,会被骂死的。
然而,就像平安当初选择退伍,被许多人骂脑子有问题一样,他随后却考上了大学。许多事,未必大众看法就对,可一个人却不能完全无视大众的看法。
“桃子,你现在跟我一起管厂里,我就轻松了许多,我们家现在除了三娃年纪小,也就你在我身边,你不说也得跟我干。不过辞职这个事情可不是小事,你跟我不一样,我是退休了,你年纪轻轻的,眼下还是别轻易辞职。”
田大花说着就取笑她:“我知道你疼平安,巴不得挣钱给他花呢,可是平安还没毕业工作,你先把工作辞了,不稳当。”
桃子想了想,也是,等平安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别人问,你媳妇干啥的呀,他说,工人,也不算丢脸。可要是她辞了职,别人再问,平安怎么说?无业游民个体户?
这年代,刚刚出现的个体户这个词,可没多少光荣的成分,跟无业游民差不多就是同义词。
桃子只好先放弃了辞职的想法,却默默把重心放在了厂子这边,下了班和星期天,她就跟着田大花在厂里忙碌。
这姑娘能干,有了她,田大花很多事就不用亲力亲为,张张嘴,拿拿主意就行了。
田大花现在对平安当初的决定深有感触。平安说,爸妈总得留一个儿子在身边。她现在还没老呢,可身边有个孝顺能干的儿媳妇,真是舒心又幸福。
☆☆☆☆☆☆☆☆
罗伯特夫妇出口了这一批儿童床品之后,便沉寂了一阵子。
田大花拿不定他们会不会继续合作,可她这缝纫机也买来了,厂子也扩大了,总不能闲着干等着呀。
当时为了加班赶工,用的都是厂里退休的女工,也有还在厂里,业余时间来打工赚外快的,这些女工们可都眼巴巴等着呢,有事没事就问问,大花姐,咱们啥时候开工赚钱呀。她们是计件,做一件有一件的钱呢。
可是开工的话,这么多人和机器开动起来,生产量上去了,卖不掉,她一下子怎么办?销路进不了国营渠道,光指望薛新志他们在当地摆摊,卖掉那么大量的床品,怎么可能啊。
田大花这时候办厂的底气尤其在于,不担心赔钱。
厂房租的,也没几个钱,没多大投入。你说她为了赶工,投入了一大笔钱,购买了十五台缝纫机和几台锁边机、整烫机,可眼下这些东西都很紧俏,她也是有批条才一次性购入的,她要是不用,转手就能卖出去,甚至都不用折价。
可是她急着赚钱啊,她总不能跟厂里那些几十年的老姐妹讲,美国人买了一次不买了,我不干了,你们回去吧没钱赚了。
于是田大花在这一批出口床品交货之后,闲了没几天,就开始琢磨不能这么干等着。
没了张屠夫,也不能吃的带毛的猪。美国人要是继续跟她合作当然好,要是不跟她合作了,她还不能干别的了?
这时候桃子跟她想到一块儿去了,桃子说:“妈妈,咱们大量生产床上用品,销路一下子打不开,容易积压。咱们不如趁着这段空档,加工一批服装吧,现在社会不一样了,你看看大街上,人们越来越穿的漂亮,服装好卖。咱们平时加工服装卖,要是美国人还继续跟您合作,咱们随时有能力加工出来他们要的货。”
田大花顿时乐了,笑着说:“咱娘儿俩想到一块儿去了,我正琢磨呢,咱们的工人都是做了几十年被服的老手,我再多拉几个裁剪车间的老工人,都是熟手,不用尺子徒手都能裁剪做衣服的人,加工服装不在话下,随时就能干起来。”
婆媳俩研究了一下,决定生产一批女装。
田大花自从上次成功的出口生意,已经成了相关部门眼里的红人,指望她继续出口创汇呢,所以她需要的布匹衣料,都是优先供应,拿到一批布料,立刻就上马了。
做什么服装好卖?这次她们主要听了福妞的意见。
这一年有个很火的爱情电影叫《庐山恋》,刚刚开始上映,里边女主角是美国华侨,服装非常新颖,一部电影里女主角换了四十多套时装,让福妞工作的师范学院里那些看过电影的女学生们简直为之着迷。
可是电影也才刚上映,市面上又很难买得到,就有一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女生专门去找裁缝仿做了两件,顿时在师范学院出足了风头。
婆媳姑嫂一起去看了电影。刚上映火着呢,排队买票,福妞打发安亮去买票,安亮一听还挺高兴的,寻思着两口子去浪漫一下,看个电影儿,黏糊黏糊,多好呀。
结果福妞说:“安亮你买三张票。”
安亮心说,不是二人世界吗,忙问:“还有谁呀?”
“我和大嫂,还有桃子,我们三个一起去看。”
安亮:“……”
好吧,乖乖买票去。
田大花看完电影就乐了,看人家女主角穿的衣服,多好看呀,颜色明快,式样新颖,简直让人耳目一新。
她和桃子就是干这一行的,回来后就凭着记忆,选择了几套衣服进行仿制,红格子的大尖领女式衬衫,收腰的米色小西装,白色大翻领马甲,领子上有长飘带的纯色衬衫,还有红色、黑色的喇叭裤……
婆媳俩饶有兴致地叫上厂里的裁剪女工,把选的这几个工艺不算复杂的服装,按照桃子的身材尺寸先做了出来。
穿上一看,哎呦喂,桃子穿上哪一件都洋气漂亮的不像话,毕竟之前都没穿过这些样式,很显身材气质好,让一群五十几岁的阿姨们也跟着少女心泛滥了。
“妈妈,我要穿着这件衣服,去拍张照片寄给明致。”桃子穿着米色收腰小西装高兴地转圈圈。
可就是,桃子看着那两条红色、黑色的喇叭裤,一开始还真不太好意思往外穿。这个裤子太时髦了,大喇叭一样的裤腿儿,都能扫大街了,穿出去会不会被人说呀。
要知道,前几年妇女穿条花连衣裙上街,带着红袖章的老太太看到了都要批评教育的。
一个女工鼓励桃子说:“怕什么,我昨天去百货商场买东西,还看见有人穿呢,可出风头了。说起来那姑娘身材长相可比你差早了。”
桃子在众人的鼓励下,大着胆子穿上一件红色飘带领的的确良衬衫,配上黑色涤棉喇叭裤,跟着田大花去照相馆拍照片。嗬,走在街上那回头率,跟老百姓围观外国人差不多。
而桃子默默给婆婆大人亲手做了一身收腰小西装,选了米色的、质地稍硬的纤维衣料,还故意瞒着她,等做好了,熨烫平整,才拿出来让她穿。
“你这孩子,我穿这么年轻的样式,颜色还这么亮,回家你爸又得消遣我。”田大花笑。
“您穿回去,我爸一准得夸您漂亮。”
桃子也笑得好不得意。田大花身材娇小,五十几岁的人了显年轻至少十岁,也不发胖,穿这衣服可真有气质。
桃子说:“妈,您穿真的好看。咱们自己有厂呢,往后我没事就多给您做几件年轻新颖的衣服。嗯,这个样式的,等抽空给小姑姑也做一件,她穿着肯定更像大学老师。咱这服装要是好卖赚钱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