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七零年代-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家阳也脆生生道:“谢谢太婆。”
话音刚落,便见韩东青走了进来。
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方有田迎上去,疑惑地看着他。
韩东青笑:“我们要回城,过来问下要不要和我们一块走。”又道:“车子挺大,坐得下。”之前闲聊时,他从许清嘉口中得知,他们一家五口当天便要回市区。好歹认识一场,又有他大舅的面子在,行个方便也是应有之义。
秦父有些犹豫,一方面觉得这么麻烦人不好,毕竟不熟。另一方面又实在觉得三个小时的倒车太折腾人,秦母大病初愈,两个孩子又小。
看出秦父犹豫,韩东青含笑道:“车子空着也是空着,再说了,刚才翻车时,弟弟妹妹也帮了不少忙。”
许清嘉觉得这人实在会说话,他们哪里有帮忙,哦,友情赞助一条手帕。
到底舍不得妻子和外孙受罪,秦父厚着脸皮应下了,想着待会儿塞点土特产给他们,多少是点心意。
拿上方家人给的礼物,一只捆起来的野兔,一篮子土鸡蛋,一家人便跟着韩东青出了门,方有田负责送秦家人。方媛婷踟蹰了下,没跟上去,她决定在家疗伤,省得见了更郁闷,都怪赵建新这个混球,要他多嘴!
方队长正在跟穿着军装的小战士闲话,见了秦家人,笑着打了招呼。
韩东青和方队长握了握手,诚恳道:“今天真是太麻烦您了。”
方队长心头熨帖,觉得这少年会做人。不像他们屯里那些个干部家庭出来的知青,带着股盛气凌人的劲头。
人小韩瞧着比他们家境好多了,可没他们那么自以为是的。
许清嘉看了一圈,没发现邵泽的身影。
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韩东青轻描淡写道:“我朋友坐另一辆车。” 一辆车八个人坐得下,就是有点挤,所以他把邵泽赶到了装越野车的大卡车上。
自知理亏的邵泽捏着鼻子同意了,谁让他造了孽,在韩东青面前挺不直腰杆。
寒暄毕,众人上了军绿色的吉普车,小战士坐在驾驶座上,韩东青主动坐了副驾驶座。
秦父和秦慧如做了后排,把略微宽敞的第二排留给了秦母还有许清嘉姐弟。
从方家屯到市区有两个小时的路程,路途漫漫,只能聊天,没一会儿,秦父就和韩东青相谈甚欢起来。
秦父暗自惊奇,这小伙子瞅着年纪也不大啊,可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都能接上话,不禁问:“小韩今年多大了?”
韩东青:“十七了。”
秦父:“还在上学吧?”
韩东青:“在上高中。”
“读书好啊,好好读书,以后上大学。”秦父忍不住感慨,三个儿女没一个上大学,尤其是成绩最好的秦慧如,一直是他的遗憾。
韩东青笑了笑没说话,忽然发现许清嘉维持着趴在椅背上的姿势不短了,不禁疑惑,出声询问:“妹妹身体不舒服?”
秦父失笑:“她在看兔子,小姑娘就喜欢这些毛绒绒的东西。”话音未落,就见许清嘉突然露出一抹迷之微笑。
“嘉嘉?”秦父心肝一颤,声音提了起来。
许清嘉充耳不闻,整个世界只剩下一道经典数学题。
一对兔子一个月能生一对小兔子,两个月后小兔子就能长大生小兔子,那么,一年后,她能有多少只兔子?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下车的时候; 秦父一定要将鸡蛋留给韩东青作为这趟顺风车的谢礼。
原本是想送兔子的; 兔子比鸡蛋更金贵,但是许清嘉这一路时不时的回头看那兔子,眼里都在冒光。
秦父就舍不得了; 他想把这兔子留下来给外孙女。
推拒了两回; 见秦父态度坚决,韩东青便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秦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 但也是小康之家; 一篮子鸡蛋并不影响生活。
秦父这才安心了,揉揉许清嘉脑袋:“嘉嘉阳阳和哥哥再见。”
心情大好的许清嘉毫不吝啬灿烂笑容,笑得像朵花:“哥哥再见。”
韩东青嘴角一翘; 小姑娘眉眼弯弯,嫩生生的脸上小酒窝若隐若现; 又乖又萌; 遂也笑道:“再见。”
两相道别,韩东青示意司机开车。
目送汽车渐行渐远,秦父若有所感:“到底不是一般人家养出来的孩子。”举手投足都透着一股大家风范。
秦母笑了笑:“好了; 回家吧。”
留在家里的秦慧敏听到钥匙的声音; 连忙跑过去开了门。
见到她,秦母脸上的笑容当场凝固,一天的好心情顿时笼罩上阴影。
秦慧敏心头刺了一下; 说不出的委屈; 强颜欢笑:“爸; 妈; 姐,你们回来了,累不累,饭我我已经做好了。”
回应她的只有沉默,不只秦慧如不知该如何面对她,便是秦父秦母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女儿了。
许清嘉左右瞅瞅,也替她尴尬了,可这能怪谁,还不都是她自己作出来的。
这种尴尬的情况一直持续到许清嘉一行离京都没有化解。
候车厅里,秦母不舍的抱抱外孙,又搂搂外孙女,眼眶渐渐红了,差点就想说再留几天吧。然想起许清嘉还要上学,硬生生憋了回去。
广播里再一次响起端庄的女声,提醒检票。
秦母按了按眼角,殷殷叮嘱:“回去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记得给姥姥姥爷打电话写信。”
她说什么许清嘉都只有点头的份,望着她泛红的眼角,许清嘉心里也酸酸的:“姥姥姥爷保重身体,有空来我们家玩,我们家有好多好玩好吃的。”
秦慧敏那糟心事儿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姜建业和秦慧敏两个人都被通报批评,幸而工作都保住了。
她听着话音,是要准备婚事了,直觉告诉她,这绝对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麻烦的开始。
她都想把二老接过来,远离这些是是非非,对此许清嘉认真考虑过,再两年政策放宽,人口可以自由流动,想过来并不难。
小孩子的童言童语,秦家两位老人怎么可能当真,却不妨碍他们心头暖洋洋的:“姥姥姥爷有空了,就下去看你们。”
秦母又叮嘱了秦慧如和许家阳几句,见实在开始没时间了,便道:“去吧,车上小心点。”
“我知道,爸妈你们放心,我到了立刻就给你们打电话,有机会我就回来看你们。”看着父母发间银丝,秦慧如眼角微微发酸,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她一离开就是十几年。
一头是年迈的父母,另一头是丈夫儿女,秦慧如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才好。
“诶诶,好。”秦母推了推秦慧如:“走吧,车要开了。”
秦慧如眨了眨眼忍下泪意,带着孩子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直到再也看不见,秦母悲从中来,不禁身发软,忍了一路的眼泪就这么掉了下来,这好不容易才团聚几个月,外孙更是半个月都没有,就走了。下一次见面也不知得什么时候,就是见了,也没这般长时间相聚的机会了。
秦父搂着秦母的肩膀安慰:“哭什么啊,慧如户口还在咱这呢,她每年都得回来一趟,咱们让她暑假回来,把俩孩子都带上。”
然秦母的眼泪还是止不住,暑假还得一年呢,两个孩子又不能留一整个暑假。
这人一走,秦母顿时觉得饭都不香了,之前这么多人在多热闹啊。尤其是两个孩子,笑笑闹闹的,家里都是暖的。
再看冷冷清清的家,秦母觉得这心都缺了一块,空荡荡的。
与远在崇县的孙秀花掉了个个,孙秀花可想死自家那对小宝贝了,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人盼回来了。
一大早的,孙秀花就去地里摘了一篮子白沙枇杷,今年日头好,枇杷格外甜。然后开始捉公鸡,洗蹄髈,把许家武和许家双使唤的团团转。
自己搬了把小凳子坐在院子里杀黄鳝,这是昨儿许向华弄回来的,许清嘉喜欢吃大蒜烧鳝鱼。
左右邻居闻着那股肉香味,口水都留下来了,这老许家的日子哦,就是过得跟他们不一样。
风风火火忙了一天,孙秀花一点都不觉得累,越忙越精神,就是时不时的探头往门口张望。
“奶,小叔他们回来了。”专门跑去村口望风的许家武跑回来报信儿。
话音刚落,就见他奶从厨房冲了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当即吓了一大跳,本能的往后缩了两步。
孙秀花嫌弃地看他一眼,把锅铲往他手里一塞,迫不及待往外走,老远的就看见她的乖孙子兴冲冲跑过来。
孙秀花一把接住冲过来的许家阳,抱在怀里揉了一通:“我的乖孙孙唉,想死奶奶了。”
“我也想奶奶。”许家阳一脸濡慕和依恋的偎依在孙秀花怀里,秦慧如上课的时候,他都是孙秀花带的。
老太太听了这话心里比喝了蜜还甜,那边许清嘉也走近了,搂着孙女儿,又是好一通亲香。
等祖孙三恋恋不舍的分开,秦慧如捏了捏手指,忐忑地唤了一声。“妈。”
“慧如回来了呀,一路上累了吧。”孙小花笑眯眯道。
秦慧如受宠若惊,她已经做好了接受婆婆冷眼的准备。慢了一拍才道:“我不累,妈在家辛苦了。”
许向华拍了拍她的手,递给她一个‘我没骗你吧’的眼神。
留意到儿子小动作的孙秀花,在心里狠狠翻了个白眼儿,有了媳妇忘了娘。这人还没回来呢,许向华就跑来给她做思想工作。
算了,看在胖了一圈的宝贝孙子孙女份上,她就不计较那些事儿了,只要她好好跟儿子过日子就行。
亲热完,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往老屋走。
到了家,孙秀花才发现儿子手里还拎着一个竹笼子,眯眼一看,是一只焉哒哒的兔子,遂指使许向华去杀兔子:“赶紧去杀了,还来得及烧。”
“不能杀!”许清嘉连忙阻止,她那么辛辛苦苦地拎回来,是为了杀来吃的吗?当然不是,是为了留着它生小兔子,然后天天吃肉。
红烧兔头、麻辣兔肉、溜兔片儿、干锅玉兔、什锦兔脯……能一个月不带重样。
说起这只兔子,就不得不提起秦父,许清嘉真没想把这只兔子千里迢迢的带回来。
然秦父瞧着她每天对着这只兔子露出迷一样的微笑,一厢情愿认为那是喜爱,没毛病,许清嘉的确很喜欢兔子,这可是第一大堆肉,能不喜欢嘛。
觉得外孙女爱惨了这只兔子的秦父特意去买了一个竹笼子,还巴巴去摘了青草回来。
每次看见许清嘉蹲在笼子前喂兔子,秦父都会露出宠溺的微笑,觉得自家外孙女真可爱,真有爱心。
以至于许清嘉实在不忍告诉他,她每天都在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可持续发展,然后一百零八吃。
真相太过残忍,许清嘉委实难以启齿。
于是误会就这么产生了,临走的时候,秦父一定要许清嘉把兔子带上,为防止车厢里其他旅客有意见,他特意把兔子里里外外洗了一遍,还打了肥皂,洗的香喷喷。然后准备了一个崭新的笼子,下面专门垫了个活动木盒,可以随时清理粪便。确保在旅途中不会产生异味影响别人,这年头带着鸡鸭坐车的也不少见,只要别影响他人,问题都不大。
于是这两天的火车,许清嘉化身铲屎官,人家铲的是猫屎,她铲的是兔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这只兔子从首都运到家乡,怎么可以吃掉!
“奶奶,我要把它养起来,让它生小兔子。”她要把这只坐过火车又坐过汽车的兔子作为种兔。
“养兔子?”孙秀花惊了惊,她养过鸡鸭鹅,养过猪牛羊,还真没养过兔子,能养得活嘛?瞧着孙女儿跃跃欲试的表情,孙秀花愣是道:“那好,咱就养着它。”就是有点儿担心要是养死了,小丫头不会哭鼻子吧。
许向华嘴角抽了抽,在路上闺女就向他宣布她要养兔子。还拜托他再去弄几只兔子来,最好母多公少,多多益善。
“嘉嘉。”许家康贴过来,一幅债主样的伸出手:“礼物呢,你不是说会给我带礼物回来的。”
许清嘉看向许向华:“爸爸,你没把我买的东西给二哥。”书太重,所以让许向华先带回来。
许向华茫然脸:“什么东西?”在北京带回来的礼物,他都已经分掉了啊。
许清嘉很想说书 ,我买的参考书啊!可对上许家康期待的眼神,她希望能制造一个大惊喜,于是问:“东西是不是都在再春叔家?”
许向华点头,回来后,他依旧住在许再春家,没有搬到县城。
“那我去拿。”许家康要跟,被许清嘉拒绝了,许家康狐疑的地看着她,觉得她葫芦里没埋好药。
许清嘉哪能让他跟上来,带着一种不可描述的期待,兴高采烈地跑去许再春家把参考书抱了回来。
参考书拿出来的时候,许清嘉还很高兴地配了出场音:“当当当当~这些书可是我废了老鼻子劲才从角落里找出来的。”
许清嘉一脸邀功的看着许家康,萌萌哒道:“二哥,你一定会考上高中的,对吧?”
许家康的表情裂了,四分五裂的那种。他知道这丫头藏了坏水,但是真没想到她能这么坏。
学渣许家武已经不厚道的笑出声,他十分能理解许家康的心情。
不想,许清嘉一扭头,从底下抽出一本参考书推过去:“这本是三哥的。”
这下轮到许家武笑不出来了,再也不能更感同身受许家康的心情。
见两个孙子竟然不领情,孙秀花怒了:“回头好好看,不要浪费你们妹妹的一番好心。”
许家康&许家武:我谢谢她的好心!
秦慧如翻了翻书,随后郑重其事地看着许家康:“康康,还有四十天你就要参加毕业考。咱们努力突击一下,看看能不能把成绩提一提,考不上也没关系,可以复读。”
她和许向华商量好了,暂时先不搬到城里去,这会儿搬过去几个孩子怎么办?
跟着他们搬去的话,上下学不方便。转到县城学校的话,刚到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期,影响功课。把孩子们留在村里,自己去县城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他们商量出的决定是,等孩子都毕业了再搬家,反正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
正好她有空,可以抓一抓许家康的功课,临阵磨枪不光也亮。
许家康垂死挣扎:“小婶,这你都回来了,继续住在再春叔家里多不方便啊,你们还是搬去县城啊,我在这没关系的。”语气十分诚恳,他不想被小婶抓着补课啊,真的不能再真了。
秦慧如抿了抿唇:“我已经和你四叔商量好了,反正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不方便也有限。”和孩子的学业比,这点不便之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说刚才许家康的表情只是裂开,这回是裂成渣渣了。
孙秀花举双手双脚赞成这个决定,她大字不识一个,可对读书人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崇拜。哪怕这些年不少读书人倒了大霉,然而根深蒂固的思想还在,文化人就是精贵有出息。
许家康欲哭无泪,很想说他四叔也就初中毕业,现在不挺好的,可他不敢说。他只能扭头看着许向华,放出了强烈的求救信号。
许向华还给他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许家康:天要亡我!
从此,许家康便开始了水深火热的补课生涯。
秦慧如第二天就去公社初中找许家康的各科老师交流了他的功课情况。老师们对许家康都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这孩子聪明啊,就是不肯用心。
见家里有人要管了,配合的不得了,还友情赞助了好几套试卷。
秦慧如拿着卷子让许家康做了,再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整理出许家康的薄弱知识点,对症下药。
许清嘉端着一盘子枇杷进去时候,就见许家康苦大仇深的在做习题,旁边是监工秦慧如。
当即用眼神表示了无限哀悼。
许家康拒绝她假惺惺的同情,并且想把桌上的参考书全部扔她脸上。
“妈妈,二哥,吃点枇杷休息休息。”许清嘉笑眯眯地把枇杷放在桌子上。
秦慧如对她轻轻一笑,见许家康要拿枇杷,立刻正了脸:“别分心,把这套题做完了再吃。”
许家康默默将手收了回去,眼神那个哀怨。
秦慧如无动于衷,她要是一心软,这孩子马上就能打蛇尾棍上。
可怜啊!许清嘉毫无同情心的啧了一声,然后高高兴兴地退了出去。虽然她也要面临毕业,不过在秦慧如拿了几套卷子测试过之后,便只叮嘱她上课认真听讲,不干预她放学后的生活。
只要功课好,秦慧如并不会强求孩子每天只能看书做作业。
许清嘉便有空忙活她的养兔大业,忍不住去催许向华,公兔子,她的公兔子呢?
对于自己养兔子这码事,许清嘉抱着无限热忱。靠养兔子发家致富,那必须得是非常大的规模,显然在这两年内是不切实际的。规模大就得雇工,那是资本主义尾巴。
目前她就是想改善下生活,起码每天都能吃上肉,最好还能攒点小钱。等改革开放了,这就是本钱。有时候在起点上比别人多跨的那一步,可能造成终点上的天壤之别。
面对女儿的催促,许向华笑道:“我已经托人去山里收了,你再等等。”对于女儿说的养兔子这事,许向华觉得可以试一试,就冲兔子那惊人的繁殖能力。
不过在养兔子之外,他最近还在忙养猪的事情。自打从北京回来,他就没闲过。
孙秀花和许家康户口在村里,都有宅基地和自留地,他想把这几块地换在一块,然后造一个小型养殖场。为此他还专门跑去县城的养殖场参观了一回。
他答应了岳父岳母不再做危险的事情,家里就少了最大的进项。虽然存款不算少,可坐吃山空立地吃陷,所以他一直在琢磨着怎么弄个合理合法的赚钱路子。
想来想去,就把主意打到了养殖上,正好上头已经放开了养殖上的限制。
他已经和许向党商量好,两口子帮他养猪,到时候分红。要是他弄来的猪仔多,两人忙不过来,他还打算找其他关系铁的人合作,有钱大家一起赚。
“等咱们家养殖场造好了,爸爸给你留一块地养兔子。”许向华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而不是哄小姑娘玩。养猪周期长,养兔子周期短,兔毛兔肉都是好东西。
再说了小姑娘难得想做点事,必须支持下。他压根没觉得自家姑娘这点年纪琢磨着养兔子吃肉挣钱离经叛道。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十岁的时候,已经会拿着抓到的田鼠麻雀或者蛇去跟人换粮食了。
许清嘉幽怨的看着他,这样子真的很让人没成就感啊!要是她以后不再动脑子,决定当米虫了,怎么办?
第40章 第四十章
六月初; 省教育厅毫无预兆地下达通知; 将因为闹革命而缩短的学制,从‘五二二’改回‘六三三’。
许家康闻讯,激动地在院子里翻了个跟斗; 他不用参加毕业考啦!四婶终于不用像看管犯人一样的看着他; 这半个月来,他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绝对是他这十五年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的记忆之一。
许清嘉凉凉提醒; 今年不考,明年也要考,只是缓刑罢了。秦慧如是打定主意要把他送进高中的; 怎么可能放过他,还不如早死早超生呢!
许家康僵住了; 深深地觉得小丫头真是越来越不可爱了; 以前多乖多萌啊,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跟他呛。
对于这个消息; 秦慧如的反应是松了一口气。许家康拉下的功课有些多; 瞧着是她走后,这孩子就没认真上过课。
四十天的时间,哪怕没日没夜的补; 想全部补回来也有些强人所难; 秦慧如估摸着; 许家康这成绩考高中还是有些悬。
多读一年初三正好; 反正考不上也是要复读,复读压力大,还不如这样好。有一整年的时间备战中考,她觉得明年许家康肯定没问题了,这孩子是真聪明,就是心不在学习上,得有人在后面逼着他学。
相较于两人的如释重负,许清嘉则是纯粹的郁闷,她一点都不想当小学生。她就盼着自己快点上完中学,然后上大学,既然年纪小,正好可以继续深造。当年她大学毕业都二十三了,犹豫了下最终还是没考研究生,深以为憾。
她知道这学制早晚要改,可怎么就这么寸,偏要卡在她将将毕业的档口,等她毕业再宣布不行吗?也就的一个月时间。
教育局的领导表示,不行,绝对不行!
这些年因为闹革命,教育都被耽搁了,好不容易大革命结束了,当然要争分夺秒的弥补。这会儿宣布,就是为了卡住这一届学生。
思来想去,想来思去,许清嘉还是蹬蹬蹬跑到秦慧如面前商量跳级的事,她都准备好上初中了,冷不丁告诉她要继续当小学生,她不甘心啊!
秦慧如耐心地听完许清嘉的理由,温柔的拒绝了她的请求。这边多是八九岁才上学,许清嘉五岁上学已经比别人早了好几年。其实说是上学,就是换个地方带孩子,那会儿家里孩子多,婆婆忙不过来,所以秦慧如把女儿带到了学校。
她都做好了陪着她留级的准备,不想这孩子磕磕绊绊跟上了,到了四年级,成绩还名列前茅。
秦慧如为女儿骄傲,却不想她继续再跳级,年纪差距太大,她怎么融入同学之中。
许清嘉焉哒哒的垂下脑袋,秦慧如语气很温和,态度很坚决。算了,多当一年小学生就多当一年吧,还能多过一年学霸的瘾。许清嘉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没了升学压力,搬家便被提上了日程,住在别人家到底不方便,尤其是许向华,他觉得太不方便了!
许家康幽幽地看着他四叔撸起袖子准备搬家,心里呵呵两声。他十五了,一些不读书的小伙伴,家里都开始替他们攒聘礼相媳妇了,能不懂那些事。
前两天,他四叔居然从棉纺厂附中的老师那拿了一套习题回来。
中了暴击的许家康深深觉得,他四叔这么做,是为了报复他。
四婶带着妹妹住一个屋,他和四叔住一个屋,阳阳两边随便跑,爱住哪住哪儿。有时候,他都觉得四叔的眼睛都是绿的。
对此,许家康表示哀悼。
现在总算是好了,他不用遭受地狱式集训,四叔也不用再独守空房,皆大欢喜,喜大普奔!
~
许向华雷厉风行地把许家康和许清嘉的学籍转到了棉纺厂附属中学和小学。他好歹是运输队队长,平日里人缘也不错,弄两个插班生名额对他而言小意思。许清嘉这儿一点麻烦都没有,她是职工子女,许家康稍微麻烦点,多交五块钱借读费后才成功办了下来。
学校落实之后,便开始搬家,东西有点多,许向华打了申请,把吃饭的家伙借了出来,油费自理就成。
搬家当天是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左右邻居都来帮忙了,你抬床,我搬衣柜,不到半个小时,家具行礼都搬上了车。
前房东许再春十分不舍,许向华一家住进来之后,他家伙食直线上升,两个孩子都白胖了不少,没见这会儿许麦两兄弟那幅依依不舍样。
不过想想那些猪,许再春顿时又精神抖擞起来。
养殖场已经建好,猪仔许向华也弄来了一批,还弄了三头没骟过的种猪。
对外说是合作,其实他们就是出点力气,猪草河里有的是,春夏秋不用愁,冬天许向华会弄饲料。
许再春算了算,一年下来,怎么着也能能分到千儿八百,登时整个人都充满干劲。
孙秀花拉着两孩子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就在县城,过去也就一个小时的路,可估计一个星期也就能见一面,到底不比住在村里,天天能见。
许清嘉喜滋滋的出主意:“奶奶,您要不跟我们一块走算了,县城住半个月,村里再住半个月。”这样两边都不耽误。
孙秀花笑了:“好好好,等奶有空了就去跟你们住。”儿子给她留了房间的,不过住半个月就算了,老屋这边一摊子事,她哪能离开这么久,偶尔离开个三两天倒行。
转而又叮嘱:“周末记得回来看奶奶啊,奶给你们做好吃的。”
许清嘉笑眯眯的:“我最喜欢奶奶做的饭了。”
东西都搬完之后,孙秀花嘱咐一声:“开慢点,路上当心。”便催着他们上路了,到时候还得搬进屋,且有的忙。
“妈,那我们先走了,过两天就回来。”许向华说道。
孙秀花:“去吧,去吧。”
三个孩子和秦慧如又跟孙秀花打过招呼,随即上了车,秦慧如抱着许家阳进了驾驶室。许家康和许清嘉则是坐在敞开的车斗里,许家阳十分羡慕哥哥姐姐的位置,也想去,被秦慧如按住了,他在上头蹦蹦跳跳,万一摔下去了怎么办?
日头有点大,许清嘉带了个草帽,幸好车开起来之后风大,人倒是不热。
许家康瞅着草帽嘲笑她是娇气包。
“黑炭头!”许清嘉反唇相讥,顺便翻了一对大白眼给他看,小姑娘皮肤又白又嫩,跟剥了壳的鸡蛋一样,她可得好好珍惜。
“我这是爷们!”许家康一撇嘴,谆谆教导:“那些小白脸都是中看不中用,就说咱们村那几个知青,连一桶水都担不起来,白长了那么大的个。”
许清嘉闷笑:“小白脸不用自己担水,有人帮他们。”
许家康愣了下,反应过来,也忍不住笑了,末了笑骂:“一群傻子!”这话说的就是村里几个姑娘了,偷偷帮着知青干活,可那只是她们以为的偷偷,其实私下谁不知道。
说话间,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县城。
天气热躁,哪怕是周末,街上行人也少,偶有零星几个也是步履匆匆。
刘红珍吃力地扛着一个麻布袋,额头上都是细细密密,走在她旁边的许家全手里也拿着一篮子蔬菜,小脸晒得红彤彤。
母子俩刚从刘家村回来,这些东西就是刘红珍从娘家带回来的,当然不是白带,是拿钱买的。
当初离开许家时拿的那点粮食早就吃光了,他们都是农村户口,没有粮票,哪里买得到粮食,黑市上粮价太高还危险。
所以刘红珍只能厚着脸皮回娘家买粮食,白拿这个念头,她压根就没动过,她要是想白拿,她妈和几个嫂子能扒了她的皮。
价格略微比黑市低一点点,这还是刘父发了话才给的优惠,原本刘家的女人想按着黑市上的价格来的。
“妈,四叔四婶!”苦着脸的许家全突然用力拉扯刘红珍的袖子,指着开过来的大卡车惊叫。
弯着腰的刘红珍猛地抬起头来,愣愣的看着抱着许家阳的秦慧如:“她真的回来了!?”
刘红珍不敢置信地瞪大眼,活像见了鬼。秦慧如要回来这种话,她当然听说过,可她压根就不信,不信!好不容易回城了,怎么可能回来,那可是首都。
此刻事实摆在面前,刘红珍恨恨啐了一口:“天生贱命!”语气中夹杂着说不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