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七零年代-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开大悲寺,许家宝又去了那座桥。
    “一块五毛。”小店里的女人将两张干菜饼递了过去。
    隐约觉得声音有点耳熟的许家宝转头看了一眼,愣了愣。
    赵美丽把两个硬币放进旁边的铁盒子里,不经意间对上许家宝的目光,也为之一愣。
    许家宝有些不敢认赵美丽,印象里她还是泼辣丰腴甚至尖刻的模样,可眼前的人彷佛被生活磨瘦了一圈,面容中也染上了风霜的痕迹。
    赵美丽却是一眼就认出了许家宝,他和几年前比没什么太大变化。
    前姐夫和前弟媳妇相遇,两人都有些微妙的尴尬。
    许家宝冲她点了点头,就走了过去。
    赵美丽也没说什么,正巧又来了一个客人,立马麻利地开始装饼。
    许家宝回头看了一眼,若非刚才对视时,她面上浮现的窘迫,他差点就以为自己认错人了。怀孕后连班都不想上饭都不愿意做的赵美丽原来也能如此勤快。
    望着平静的河面,物是人非四个大字映入脑海之中。
    送走一位客人,清闲下来的赵美丽转脸瞅了瞅,只看见许家宝的背影,这个方向,他是要去桥那边看看梁红英吧。
    梁红英三个字冒出来,赵美丽怔了怔,明明才过去四年而已,却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和梁老二离婚之后,她拿到了两万五,这笔钱不算少,可要是说多也不多。爸妈怕她拿着钱乱花,逼着她买了这间十平米的店面。
    当时她还怪过父母,店铺一买,她手上就没多少钱了。可这两年懂事后才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以她当时的德行,有钱还能不好好潇洒。
    她能和梁老二结婚也不是没缘由的,一样的好吃懒做,还爱占小便宜。
    直到嫁给了老周,老周比她大了八岁,也过一次婚,老婆病死了,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家里一套三间式的小二楼,老周大哥一间,老两口一间,老周一间。
    刚嫁过去,她还想在梁家似的,去占老两口和老大家的便宜,可老周不是梁老二,在这上头跟她不是一条心。
    说了几次,她没往心里去,最后挨了打。她大吵大闹要离婚,老周说离就离。她一下子就懵了,她已经离过一次婚,再离一次婚还怎么做人,还是以这种原因。
    爸妈闻讯而来一边骂她一边说好话,把这事囫囵了过去。
    她也消停了好一阵子,仗着怀孕了又故态复萌,这次老周把她拉到了医院要打胎离婚,她吓坏了又哭又求,最后两家父母都来了。
    这一次把她吓得厉害,她才明白过来,老周真的跟梁老二不一样,她要是不改,这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了。
    爸妈又苦口婆心的劝,这次要是离了婚,她名声臭大街了,以后就别想再找好人家。
    她就开始慢慢的改,中间吵吵闹闹过几回,一年一年的也就这么过来了。
    老周开公交车,挣得不少可也不多,养三个孩子有困难,周家没有一心贴补娘家的大小姑子,她只能出来工作,把孩子交给婆婆。可能因为只有一个姑娘的缘故,虽然不是亲生的,周家人对女儿还行。
    她先是打小工,后来跟人学了做饼,就把店面拿回来自己卖饼,挣得也还行。
    说句心里话,现在的日子是没以前在梁家舒服的,不用上班还不缺钱花,不是在家看电视打麻将就是出去玩。那会儿她都觉得这种日子能过一辈子,哪想才过了一年就结束了。
    不过苦就苦点吧,起码现在的日子心里踏实,伸手跟别人要钱,真不如自己挣钱踏实。
    想起了以前,赵美丽不免的就想到了梁家,听说梁父是被梁母折腾死的,大儿子一家不见之后,这老太婆就越来越疯癫,自己都照顾不好更别提梁父。后事还是街道办的,老太婆也被送进了疯人院。
    不过在去年梁老二出来之后,他又去疯人院把老太婆强行接了出来,接出来干嘛?当然不是孝顺,而是带着要饭,不过市区熟人多,被揭穿了几次,他们就跑到外地去了。
    走之前梁老二还来找她要钱,嚷嚷着让她把半套房子钱还给他,叫老周打了一顿。
    赵美丽深恨,这人怎么只是瘸了腿,死在里头才好。大男人一个不想着自己挣钱,居然拉着疯了的老娘一块要饭,丢死个人,她真怕女儿知道她亲生爸爸是这样德行的一个人。
    赵美丽再一次后悔,后悔自己当初不该脂油蒙了心嫁给梁老二。
    报应,都是报应。
    在桥上站了一会儿,许家宝又漫无目地走在大街小巷里,这个城市变化不小,很多地方他都不认识了。他想这次离开之后,估计以后也不会轻易再来了。
    看时间差不多了,许家宝打车去了车站。
    回到京城之后,他一边进行剩下的康复治疗,一边跟父母一块筹备将农庄改造成农家乐,为此还专门报了培训班学习有关管理和财务的知识。
    经营过程中遇上吃不准的问题就向许向华和许家康或者许清嘉请教,三人自然不吝啬点拨他,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
    第二年春天,农庄迎来第一批前来摘草莓的客人——嘉阳的员工。嘉阳每年都会有一次户外活动,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景美物好性价比高,大家自然而然就会宣传出去。
    许家康也安排了部分员工来农庄踏青。
    几波人一来,山清水秀,草莓甜,鱼儿鲜,大锅菜味美的名声传了出去,慕名而来的客人便越来越多,渐渐的周边城市的客人也多了。
    如此过了两年,许家宝已经能独当一面,还把旁边的四百多亩承包下来扩建了农庄。
    许向党和周翠翠不必再为农庄操心,却还是不能颐养天年,为何?
    只因许家宝至今还孑然一身,这两年夫妻俩不是没有明里暗里的催促过,可许家宝大抵是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相亲兴致缺缺。
    几次被父母催着见了人家姑娘都没有下文,可把两口子操心坏了。这一年一年的,他年纪也不小了,就是小女儿都在学校里谈了对象,许清熙打电话正巧被周翠翠听到了。
    周翠翠自然要问,见瞒不住了,许清熙便大大方方的说了,是本校比她高两届的师兄。
    一听也是医学生,周翠翠就高兴了几分,忙问哪里人?
    女儿已经大四下半学期了,如果不是医科要读八年,马上就要毕业,毕业了可不得谈对象,她都想到结婚上去了。
    许清熙一边嘟囔着妈,你是不是想多了,我们只是谈恋爱而已,一边乖乖地回答,也是京城人。
    周翠翠顿时吃了定心丸,俨然一副看准女婿的心态,京城人又在本地读书,那将来肯定是在京里发展的,她可舍不得女儿远嫁。
    周翠翠还要问小伙子是圆的方的高的瘦的?在儿子婚事上一筹莫展,女儿的恋爱让她兴奋不已。
    许清熙无语,不得不拿出手机给她看,里头有照片。
    小伙子白白净净高高瘦瘦架着一副眼镜,看了就让人高兴。
    周翠翠喜滋滋的和许向党分享了好消息,男人和女人在女儿找对象这件事上心情是不同的,尤其女儿还没大学毕业。
    许向党颇不是滋味地说道,“让他们慢慢处着,有什么也等毕业了再说。”
    周翠翠应了一声,又开始为儿子发愁。
    不是他们自夸,儿子个子高长得精神,收入好,脾气也温和,他们家底也有点,就是年纪略大了点还离过一次婚,不过胜在没有孩子。
    这两年看上他们儿子的姑娘也是有的,可儿子就是提不起劲来相处,总是说忙。
    分明是借口,他哥哥姐姐哪个不忙,也没哪个耽误了结婚生孩子。
    周翠翠一边愁一边继续寻摸着条件合适的姑娘,他们要求不高,只要姑娘和家里人讲理就行。哪怕离婚有娃的,只要儿子喜欢,他们都能接受。可难就难在儿子喜欢上。有时候周翠翠都担心儿子是不是得打光棍,愁的不行。
    不想到了年底峰回路转。
    这事还得从许清熙说起,许清熙住的是混合寝室,里头有两位师姐已经在附属医院实习了,一个寝室住了四年,差不多都知根知底的。
    所以知道许清熙有个离过婚的哥哥,人她们也见过,许家宝经常来学校。谁让家里是开农庄的,几乎一年四季都有水果收获,每次都会收拾一篮子让许清熙带到学校分给同学们吃,这么重的东西,许家宝当然要帮着送。
    尤其是许家宝拿到驾照买了车以后,周翠翠在家做了好吃的,都会让许家宝送到学校让女儿补补,学医苦得紧。
    这一来二去的也就混了个脸熟,许清熙还半真半假地说过,有好姑娘就替她哥做个媒。
    这姑娘就是两位师姐介绍的,同医院的护士,遇上了一个渣男。订婚不久未婚夫得到了公司的一个出国交流的机会,说好三年回来,结果一去不复返。最可恶的是为了骗姑娘拿工资支援他硬是想方设法隐瞒,甚至一家人联合起来骗了她三年,直到被拆穿。
    分手之后,这姑娘元气大伤,两人高中就开始谈恋爱,加上大学以及毕业后一年,再算上这三年,整整十年的感情毁于一旦,如何不伤心。
    很是消沉了一年,直到最近才恢复过来,准备重新开始。
    姑娘人缘好,从医生到护士都替她相看,可订过婚的二十八岁姑娘,找对象可选择的空间太小了。
    两位师姐听说之后就想到了许家宝,许家宝虽然离过婚,但是其他条件能掩盖这个缺陷,就跟许清熙这么一说。
    许清熙借故跑到医院看了看,不是很漂亮那种,但是五官很舒服,对待病人轻声细语的。细细一打听,诶呦,居然还是老乡,她也是浙省人,老家在省城下面一个小县城里。父母是当地老师,上头一个哥哥也是老师,教师世家。
    许清熙觉得不错,跑回家跟父母一说,两口子一听父母哥哥都是老师,心里就高兴了几分,一家子都是文化人。
    在父母和妹妹六只眼睛下,许家宝同意见面。
    许清熙拿着两大盒妈妈做的猪肉脯去找师姐帮忙做媒,递上照片双手合十,“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两位师姐嬉笑一阵过去找那姑娘。
    俞思敏闻言垂下眼看着桌子上的照片,“那就见见吧。”她没想一个人过一辈子,所以这一阵同事们介绍的相亲对象,她都会去见见。期间也被介绍过二婚,她这情况在部分人眼里也跟二婚差不多了。
    只是纸面条件靠谱不意味着合适,所以她至今都没相成功。
    一个想让她辞职当家庭主妇,她辛辛苦苦考大学真不是为了将来只干家务的。
    一个是警察,十分敬业,三次约会,一次有突发工作没来,两次中途被紧急叫走了。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条件不错却三十出头还单着。她敬佩这样的人,但是她没这么伟大。
    还有一个二婚的拐弯抹角问她是不是处女。
    ……
    相亲相的俞思敏都快绝望了,再一次看了看照片,俞思敏并不抱希望。有钱的男人哪怕离过婚都能找到二十出头的漂亮小姑娘。只是若是她这边拒绝了,知道的说她有自知之明,不知道的还当她眼光高,她还指望着同事给她介绍对象,她一个外乡人只能依靠这张关系网,不然靠她自己猴年马月才能找到对象。
    ~
    这一阵周翠翠神采飞扬,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无他,许家宝和俞思敏处上了。
    处了大半年后,各自见了家长,之后便是谈婚论嫁。谈得顺顺利利,余家父母哥嫂都是老师,文质彬彬的,对于彩礼什么的,只说按照当地习俗来还会全部陪嫁回去。
    许向党和周翠翠就觉得这不愧是当老师的,反倒愿意多拿一些给儿媳妇长长脸,至于拿不拿回来,他们倒不在意,他们家不差这个钱。
    自己愿意给和别人强要,真的是两回事。
    余家呢也不想让人看轻了自己姑娘,他们是没人家有钱,但也不贪图他们什么,只要对自家姑娘好就行。千万别再跟那家似的,一家子都是缺了德的,装得人模人样把人骗到团团转。
    提亲过后,许家宝一行返回京城,在省城略作停留。
    许芬芳听说许向党要来省城,当然要见个面吃顿饭,顺便见见侄媳妇。
    许芬芳早几年就调到了省城,周红军干脆也把生意重心转移到省城来。大儿子在市公安局上班,女儿在省检察院上班,小儿子在英国留学,他还留在余市干嘛。
    酒店门口那条路堵上了,一家四口提前下车走过去。
    “算算,有三年没见你姑姑了。”许向党感慨,上次见面是老太太八十岁大寿,妹妹一家上来给老太太过寿。
    俞思敏听得心头涩然,兄弟姐妹有了自己的小家,关系难免疏淡,尤其还不在一个城市,见个面都难。过上几年,她和大哥之间也难以避免。
    忽的手上一热,侧脸就见许家宝碰了碰她的手,安抚一笑。
    俞思敏不觉也笑了下。
    冷不丁的听到一阵哭啼,四个人不禁循着声音看向广场。
    蓬头垢面的梁母被一根绳子绑在栏杆上,日复一日的重复着那几句话,“你们有没有看见我大儿子阿伟,这么高……”连比带划接着道,“还有我孙子牛牛,眼睛大大的,脸蛋圆圆的……”
    故意露出瘸了那条腿的梁老二跪在地上,前面是一张铺平的写满了字的纸箱,简直就是人间悲剧。
    哥哥一家和妹妹出车祸没了,他瘸了,老父亲悲痛之下中风偏瘫,熬了一年也去世了,老母亲疯了,而他为了给父母看病,卖了房子,只能带着母亲乞讨,筹集医药费给母亲治病。
    许家宝没有认出梁母,他是听见阿伟和牛牛这两个名字之后才反应过来,那个披头散发瘦骨嶙峋的老人竟然是梁母。
    目光下移,那么那个跪在地上磕头的人是梁老二?许家宝仔细看了几眼,依稀辨认出来。
    没了梁红英,他们竟然沦落到了乞讨的地步,不知道此时此刻,他们有没有后悔,后悔逼迫过甚,逼死了梁红英。
    这时候,四名城管突然出现,梁老二想跑,他一点都不想被遣返,就算是要饭,他也不想在家门口要。
    然而就凭他一条腿还有个被绑起来的梁母,往哪里跑,只能束手就擒,被城管推搡着上了面包车。
    不经意间,梁老二看见了十几米外的许家宝,突然激动起来。许家宝居然没死,他居然还活着,他活的好好的,可他呢,坐了牢还断了一条腿。
    俞思敏纳闷,“认识?”那个男人在喊许家宝的名字。
    许向党和周翠翠脸都黑了。
    许家宝神色倒是没有太多变化,“梁家人。”
    俞思敏一怔,他前妻的事情,许家宝跟她说过,她前未婚夫的事情,她也说过。
    “我们进去吧,姑姑他们应该等久了。”许家宝说了一声。
    俞思敏收回目光,点了点头。
    许向党和周翠翠见她神情如常,皆是松了一口气,忙道,“对,赶紧进去,太阳这么晒。”
    被扭着往面包车里送的梁老二死命掰着车门不肯进去,一双眼睛牢牢盯着许家宝以及他旁边的女人,这女人是不是他新娶的老婆。
    一名城管走上来询问许家宝是否认识梁家母子。
    许家宝只道,“在津市见过,他们是津市人。”
    城管又问了几个问题,希望把人尽快遣送回籍贯地。
    许家宝除了没说这是他前岳家,其他知道的都说了。
    说完了,便带着家人走向旁边的酒店。
    梁老二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许家宝走了,他被强行塞进了面包车,扭着脖子死死地盯着许家宝,看着他们走进金碧辉煌的酒店大门。
    梁老二眼睛都瞪红了,突然扑过去厮打梁母,“都怪你,要不是你逼死了红英,我怎么会变成这样,我可以去找许家宝,可以找他的。”
    要是梁红英没死,她去求求许家宝,他就不用沦落到讨饭了。再不济,有梁红英在,他哪用得着像条狗似的到处要饭,还得被其他要饭的欺负。
    都是死老太阿婆害的,还有老大,这个畜生居然跑了。
    梁老二死命打着梁母,梁母凄惨哭叫,挣扎间,露出身上青青紫紫的伤口,都是梁老二打的,他一气不顺就拿梁母撒气。
    厉喝、痛骂、惨叫充斥了小小的车厢,久久不绝。
    
    第309章 第三百零九章
    
    从省城回来之后; 许家宝和俞思敏便领了结婚证,三个月后在农庄举行了婚礼。
    许向党和周翠翠笑逐颜开; 一桩心事终于了了,然后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当爷爷奶奶。周翠翠不敢明着催,怕给小两口压力,不是说越着急越怀不上嘛。她就经常炖些营养品给许家宝和俞思敏补身体; 儿子受过伤身体不比平常人,而儿媳妇当护士得上夜班,熬夜伤身体。
    大抵是汤汤水水起了效果; 来年春天便传出了好消息,一家人喜得做梦都能笑出来。
    到了年底,瓜熟蒂落; 俞思敏生下一个粉粉嫩嫩的女儿。
    俞思敏有些担心,担心公婆失望。
    若说许向党和周翠翠一点遗憾都没有,那是骗人的,他们生长在那样的环境里; 难免更希望是个孙子。不过一想儿子差点就没了; 如今能醒过来能娶妻能生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再贪心; 老天爷都要看不过眼了。
    周翠翠还让许家宝安慰俞思敏放宽心,好好坐月子; 她生孩子的时候都三十了; 不比小年轻恢复容易。
    许家宝安慰着; 公婆每天都得来月子中心看一次女儿,笑容满面爱不释手。俞思敏也逐渐释怀,觉得自己否极泰来,这回遇上了好婆家。
    宽了心,又有专业月嫂照顾着,俞思敏迅速恢复起来,离开月子中心时,她气色红润,身材也恢复了大半,人瞧着比怀孕前还精神了点。
    母女俩回到家没多久就是除夕,以前都是许向党和周翠翠眼热地看着兄弟逗孙子孙女,这一回总算他们也有孙女逗了,乐得合不拢嘴。
    老太太看着二十多个儿孙,同样笑得满脸菊花开,又遗憾缺了好些个。今年许清嘉一家都不在。韩东青要留在部队和战士们一块过年,许清嘉小年的时候上来了一趟,过年就不回来了。还有三胞胎,在国外上学,那边不放假,元宝也在外头上学,这一个两个的大了都往外头跑了。
    看出老太太的遗憾,许向华笑着道,“再过十天就能见到了。”
    正月十二,是老太太85岁生日,在他们老家那边有一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说的是这两个年纪是一个槛,很难熬。
    科学依据是没有的,但就是有人信,尤其是在他们老家那一带,这好不容易把八十四熬过去了,老太太也能松一口气,兄弟三个就想给老太太庆祝下,也借机尽尽孝心,让老太太看看满堂儿孙。
    八十开头的老太太,说句不吉利的话,指不定哪天就一睡不醒了,可不得趁着还健在多多孝顺,别等人没了再来遗憾。
    老太太嘴里说着瞎折腾浪费钱,心里却跟喝了蜜一样的甜,翘首以盼那一天。
    初七那天,许向党和周翠翠先带着老太太坐火车回老家,这个生日老太太想在老家过,见见娘家人见见老邻居,说不得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许向党和周翠翠相对比较空闲,农庄交给许家宝之后,两人就闲下来,而且老家那边他们最熟,他们先回去打点下,也让老太太多两天休息,到时候精神更好。随行的还有这几年专门照顾老太太的看护以及两个保镖。老太太八十五,许向党和周翠翠都是六字开头的人了,哪放心让他们三个老的单独行动。
    一行六人定了两间高包软卧,虽然火车比不得飞机快,但是对老人家来说更舒适安全。
    抵达余市火车站时,周红军已经带着司机在车站等着了,老岳母上次回来还是99年,许家阳回老家办婚礼,时隔八年再回来,他这个唯一还留在浙省的女婿哪能不来迎接。
    “妈,三哥,三嫂。”周红军迎了上来。
    坐了一天火车,老太太精神头却还不错,离老家越近她就越激动。
    老太太端详女婿,乐呵呵,“比去年瘦了点,生意这么忙,注意身体,你也老大不小了。”去年许芬芳去京里开会,周红军也跟着来了。
    周红军笑着道,“老来瘦是福气。”从老婆到儿子到女儿都让他减肥,怕他三高,他能怎么办,只能游泳打球慢慢减肥,不过这人瘦了,精神的确好了些。
    老太太赞同的点点头,“瘦一点是好,可也不能太瘦了。”
    周红军拍了下自己的胳膊,“我这离瘦子还差得远呢。”没办法基数大。
    说的老太太乐了。
    一行人先去吃饭,坐在车里,老太太就问周红军,“飞飞对象一起回来吗?”孙子一辈里头就许清熙和周如飞还没结婚,不过许清熙的对象,老太太见过了,唯独小外孙的还没见过,是以老太太十分好奇。
    “昨天打的电话,说一起回来给妈您贺寿,他们二十八号到。”周红军也挺高兴,他只见过小儿子女朋友的照片,还没见过本人。
    这女朋友是小儿子在英国读研的时候认识的,毕业后两人留在了英国,都打算在那边积累几年经验再回国发展。
    如今周红军最大的心事就是让小儿子赶紧结婚,大儿子大女儿都结婚有了孩子,就小儿子还没定下来。
    大儿子周如龙02年结的婚,儿媳妇是一名法制记者,两口子在工作中认识的。04年生了个小孙女,可招人稀罕了。
    女儿周如媛03年结婚,女婿开了家网络公司,做啥软件的,他是不懂的,就知道经营的还可以。外孙比孙女小了半岁,是个调皮鬼。
    眼下他就等着小儿子结婚,把三个孩子终身大事办完,便是功德圆满。
    老太太乐呵呵的,“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随着正月十二的临近,分散在各地的许家人陆陆续续出现在村里,三家村都因此热闹起来。
    这些年来,许家在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学校敬老院活动中心健身场地都建了,路也修了。还把之前承包的那座山捐给村里,由村委和村里的三大姓许马纪四方派人经营,再请了县里监督,确保钱落到实处,用于助学治病改善村民生活。
    除了村里,就是镇上县里市里省里都不只一次收到过许家的捐款。像这一次老太太过寿,儿孙们各自拿了一些钱出来,多的多拿点,少的少拿点,不在多寡就是各人一片心意,凑了850万以老太太的名义捐给市区红十字会用于扶助孤寡老人。
    ~
    十一上午,许清嘉和韩东青在余市下了飞机。
    “爸,妈。”
    许清嘉接住兴奋地扑过来的女儿,16岁的小姑娘已经和许清嘉差不多高了,“几点到的?”
    已经长成美少女的西西亲亲热热地搂着许清嘉,“9点半到的。”他们三个坐昨天晚上的航班过来的,天亮了正好抵达余市,知道爸妈快到了,就在机场等候。
    “累不累?”许清嘉摸着她的头发问。
    西西摇了摇头,“一路睡过来一点都不累。”
    “行李都是我们拖得,她累个毛线。”左右各放着一个28寸行李箱的北北抱怨,当年憨吃贪玩的小家伙已经长成一米八三的小伙子,面如白玉,眉眼风流标致。
    西西哼了一声,“有点绅士风度好不好。”
    北北耸耸肩,“想让别人有绅士风度,你也得像个淑女。”
    “韩怀谦,你皮痒了是不是。”西西一脚踢过去。
    北北灵活一闪,得意洋洋,“打不着。”
    西西咬着牙冲过去。
    北北赶紧躲到南南背后,跟西西玩转圈圈。他可打不过她,擒拿术学的比他和老大都好,一个姑娘家这么暴力,完了完了!
    许清嘉好笑不已,大概八岁开始,西西和北北开启了内战模式,而南南作为大哥,两不相帮,或者说坐山观虎斗。偶尔会翻船,掐架的两个忽然握手言和一致对付他。
    被当做盾牌的南南被转的头晕,揪着北北送到西西手里。
    北北惨叫,“叛徒,你个叛徒。”
    西西狞笑一声,上去把他下飞机前对着镜子精心打理了半个小时的脑袋一通揉,揉成了鸡窝头。
    顶着一个鸡窝头,北北飞扑到许清嘉怀里,可怜兮兮,“妈,你看,你女儿欺负我。”
    许清嘉拍拍他的脸,这年轻就是好,满脸的胶原蛋白,“你都说是我女儿了,我能怎么办?”
    北北伤心欲绝,眨巴眨巴桃花眼,转头看向含笑站在旁边的亲爸,“爸,你儿子被人欺负了。”
    “大小伙子被姑娘欺负,挺长脸?”韩东青语调凉凉。
    北北把头靠在许清嘉肩膀上,“小白菜啊,地里黄啊,有个哥哥,有个姐姐,他就没人爱啦。”
    西西嫌弃的不行,摸着不存在的鸡皮疙瘩对南南道,“戏精又开始了。”
    南南微微一笑,“真该录下来放到学校论坛上。”
    西西心里一动,掏出手机,开启录像功能。
    然而北北的表演已经结束,擦了擦莫须有的眼泪,“爹不疼娘不爱,哭了也是白哭,我找外公外婆哭去。”
    许清嘉就笑,“嗯,我等着你彩衣娱亲。”拍了拍他的背,“先去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哭不是。”
    北北沉沉一叹,“就知道我不是亲生的。”
    “你能长得这么帅,怎么可能不是亲生的。”许清嘉义正言辞。
    北北心花怒放。
    西西小声对南南嘀咕,“自恋狂。”
    南南失笑。
    西西蹬蹬跑回去,把她爹手里的箱子推给北北,然后左手挽着爸,右手挽着妈,“我饿了,爸妈,我们快去吃饭。”
    北北瞪眼。
    西西会回过头,一脸的小人得志,“生儿子干嘛用的,就是当苦力用的。”说罢,头一甩,雄赳赳气昂昂的大步往前走。
    许清嘉笑眯眯地回头,“小伙子们辛苦了。”
    韩东青更无情,连头懒得回,关怀备至的询问女儿在学校的情况。
    “我们肯定不是亲生的。”北北沉痛地对南南道。
    南南握住行李箱,“什么叫物以稀为贵,你怎么到现在还没认清现实。”
    北北上下打量他,“所以我是被你连累了。”
    南南呵呵一笑。
    北北干笑,“倒带重来,有个兄弟真是好,打架一起上。”
    南南扫他一眼,求生欲不错,“走吧。”
    一家五口去了市里颇有名气的酒楼。
    “国外的中餐馆就是没有国内那个味道。”北北心满意足地感慨。
    西西吞下油爆虾,瞪着他,“还不是你起的妖风。”
    北北不甘示弱怼回去,“又不是我求你们跟着我出去上学的。”
    出去读高中,是北北主动要求的,从五岁开始他学习马术,渐入佳境。国内还没有像样的马术比赛,没法切磋,许清嘉就带他去港城参加各种比赛,小有斩获。
    北北在那交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一个准备去查非中学,那所学校的马术社团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