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小公举-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留柱是越想心里越难受; 他一肚子的委屈也没人说; 一直忍着,这会儿是实在忍不住了; 竟然呜呜地哭了起来。
“曼娜,我知道你看不上我,一直想回城,所以才不想要这个孩子,可他毕竟是我的骨肉; 我舍不得啊,曼娜,我求求你了,这个孩子,留下吧,等到孩子生下来,我啥事都不让你管,就算是你以后要回城了,我也不让他拖你后腿……曼娜,咱俩好歹夫妻一场,日后要是回城了,这孩子也是你留给我的一个念想……”
王留柱还是头一回在她跟前哭,孙曼娜心里其实也挺不好受的。
要说孙曼娜对王留柱没一点儿感情,那也是不,毕竟俩人同床共枕了将近10年,更何况王留柱对她是真的好,不管她咋闹腾,他都没动过她一根指头。
可以说,这个男人,除了窝囊点,没别的毛病。
现如今,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在自己跟前痛哭失声,她咋能不动容?
她都想坐起来,跟他说“你别哭了,孩子我留下来行吧。”
可是一想到回城的事,她还是狠狠心没理他。
哪知道哭着哭着,王留柱竟然扑通一声给她跪下了,“曼娜,我给你下跪了,孩子留下吧,下辈子我给你做牛做马……”
这下孙曼娜再也躺不住了,她心肠再硬,也不可能让自己的男人给自己跪着啊。
她坐了起来,指着王留柱,急道,“你看你这象啥样子,赶紧起来。”
王留柱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他也不起来,也不说话,就跪那儿一直哭。
孙曼娜被他哭得彻底没辙了,心里长叹一声,心说兴许这就是她的命吧。
而她一辈子怕是都摆脱不掉这个命了。
孙曼娜无力地靠在墙上,“你起来吧,孩子我不打了。”
王留柱抬起头,有点不敢相信孙曼娜的话,“你说真的?”
“真的。”
孙曼娜又躺下了,想了想,又对王留柱说道,“我饿了,你去给我弄点吃的吧。”
孙曼娜想吃东西了,那肯定就是真的不打掉孩子了。
王留柱赶紧从地上爬了起来,高兴地应了一声,然后便着急慌忙的去给孙曼娜做吃的去了。
他先洗了把脸,想了想,觉得应该给他娘说一声,便跑去了堂屋,“娘,曼娜不打掉孩子了。”
孙老太嘴硬,“量她也不敢。”
王留柱顿了顿,“娘,曼娜有了身子,你往后别再挑她的刺了……”
孙老太立马就炸了,“是我挑她的刺吗?你瞅瞅合大队,有几个媳妇象她这样,能骑到婆婆头上去,你还说我挑她的刺,咋着,往后是叫我跪着伺候她?”
王留柱狠了狠心,“反正往后你别跟她吵了,你要是心里有气,你冲我发……”
孙老大都要被这个儿子气死了“行,我看西屋那个才是你亲娘,你得敬着供着,我算啥,一条老狗,不中用了,说扔就要扔了。”
王留柱嘴笨,在他娘跟前,向来是有理说不清,怕再说下去,把他娘气个好歹出来,可又实在不想跟他娘妥协,便皱着个眉走了。
孙老太气了一阵子,心说你们不是嫌弃,想让我死吗我还偏不死,就在你们跟前晃悠,恶心死你们。
这么一想,她也不气了,躺床上歇觉去了。
王晓菲在孙桂枝家一直待到快吃晌午饭了才回了自已家。
磨磨蹭蹭的进了家门,发现家里风平浪静的,王留柱正在灶屋忙活,看到她回来了,还跟她笑了笑,“不跟二丫玩了?”
王晓菲有点疑惑,跑到灶屋,小声问王留柱,“我妈……”
“你妈已经想开了。”
她妈这是同意留下那个小宝宝了?
王晓菲松了一口气,看王留柱备做饭,乖巧道,“爸我烧火吧。”
王留柱,“都是烟灰,仔细把你熏黑了,还是回屋看书吧,爸一人能行。”
王晓菲心疼她爸,一定要留下来帮忙,王留柱见劝不动,便也随她去了。
王晓菲烧着火,时不时的跟王留柱说几可话,说说学校里的事,说说她从王美清那儿听到怕的新鲜……
王留柱大字不识几个,其实跟他说这些,他也听不懂。
不过即使听不懂,他也很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的问王晓菲点什么,父女两个倒也其乐融融。
其实这正是王晓菲一直想要的。
她倒也没想过象王美清家那样多有钱,她只想要家里不吵架,象王美清家那样,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就行了。
就象今天她跟她爸这样。
只要家里能一直这么平和,就是天天吃糠咽菜她也愿意。
只是不知道,她这个愿望啥时候才能实现。
或者说,这一辈子,还能不能实现。
孙桂枝和高大全在王庄大队待了一天,把过年的事都安排妥当了,才带着王美清回了县城。
过年的时候,家里就他们仨人,不过只要有王美清在,就不会冷清。
王美清就跟只小鸟似的,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有时候还跟高大全合起伙来跟孙桂枝斗嘴,热闹极了。
高大全和孙桂枝都是王美清最爱的亲人,眼下她能做的,也只有在他们跟前卖卖萌,撒撒娇,逗他们开心了。
年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虽说罗老太一年到头的都跟孙桂枝生活在一起,可老规矩不能废,初二该回娘家还是要回。
更何况娘家还有6个哥哥呢。
孙桂枝他们先去了王庄大队人,跟王爱军他们会合,一大家子十来口人,热热闹去串亲戚了。
孙桂枝的意思,老太大岁数大了,喜欢热闹,最好初二这天一块儿去看老太太,让老太太乐呵乐呵。
王爱军和王建军两口子都没啥意见,所以年年初二,他们都不回自己娘家,都是一块儿去看罗老太。
孙桂枝那几个哥,也都没有走,都在家里等着呢。
罗老太一共6个儿子,6个儿子又给她生了十来个孙子孙女,往一块儿一站,乌泱泱的一大群,王美清都有点懵,分不清谁是谁。
不过不管人再多,她水远都是最受瞩目的那一个。
她想不被瞩目都难啊,因为从见了老太太的面,老太太就把她挂在嘴边了。
“咱二丫又拿回家个奖状,家里的奖状贴了一整面墙,都要贴不下了呢。”
“你们别看她小,脑瓜子好使着呢,过了年还要去参加比赛,先在县里比,再去省里比,最后去京城,就咱二丫这个聪明劲,肯定能拿个第一名。”
……
王美清,“……”姥姥你这话说的是不是有点早了,万一我拿不到头名咋办
罗老太可压根儿就没有想过王美清能不能拿到头一名这个问题,因为在她心里头,她这个宝贝外孙女,跟头一名是划了等号的。
罗老太得瑟完了王美清,又数训她那些孙子孙女,“瞅瞅你们,还是当哥当相的,可哪个都比不上二丫学习好,也不知道你们爸妈都是咋教的。”
莫名躺枪的儿子儿媳妇,“……”不是教训孩子们吗,咋又扯到他们了?
打眼扫了一下那群叽叽喳喳的孩子,这一个个看着也不笨啊,咋就没一个学习好的?
别说超过二丫了,就是有二丫一半学习好也行啊。
肯定都象他们爸/妈,要是象我,脑子咋会这么不开窍?
王美清心说不能让老太太一直显摆她啊,这不拉仇恨吗?
便上前晃了晃老太太,“姥姥我想出去玩。”
罗老太打眼一扫,从人堆里揪出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王美清也分不清这是哪个舅舅家的孩子。
“小霞,你带妹妹出去玩,把妹妹带好了,不许惹着妹妹。”
王美清还以为老太太刚才那番拉仇恨,小姐姐会不原意搭理她,哪知小姐姐一幅很高兴的样子,过来拉着她的手,“走吧二丫,我们出去玩。”
说完,还朝着那帮吵吵嚷嚷的孩子喊了一嗓子,“出去玩喽。”
立马响应声一片,大大小小的孩子能有五六个,簇拥着王美清,众星捧月一般出了门。
罗老太还不放心地在后面喊,“别在风口玩,仔细冻着二丫,也别叫她疯跑,出了汗又要感冒。”
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回道,“知道了!”
王美清有些不好意思,心说姥姥我不是琉璃圪嘣,一动就破。
出了门,—帮孩子便在玩啥游戏上产生了分歧,有孩子提议跳绳,有孩子提议丟沙包,有孩子提议跳皮筋,甚至还有孩子提议碰拐……
但都被小霞给否决了,小霞跟个小大人似的,大声道,“奶的话你们都忘了,不能叫二丫疯跑,跑出汗感冒了咋办”
王美清,“我没那么娇弱,玩啥都行。”
小霞却态度坚决,“不行,要听奶的,不能让你感冒。”
王美清:姥姥你给我树的这个身娇体弱易推倒的形象哟。
第109章 走亲戚
农村孩子; 能玩的游戏无外乎就是跑跑闹闹的,如今全都被小霞一口否决了,哪还能玩啥?
几个孩子只搔头。
然后一个大点的叫孙立志的男孩眼睛一亮; 提议道,“咱们带二丫烤红薯吧。”
这个提议好; 立刻得到了一片声的响应; 小霞想了想; 烤红薯似乎比较符合她奶的要求,便答应了。
然后使是回家拿红薯的红薯; 去捡柴的捡柴,挖坑的挖坑……
他们怕累着王美清,啥也不让她干,王美清只能待在一边当乖宝宝。
很快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孙立志先用秸杆引燃了几根木柴; 然后把燃烧的木柴垫到坑底; 在木柴上放了5块红薯; 放好后,又在红薯上铺了一层点燃的木柴; 最后把个烂搪瓷盆扣到了火堆。
接下来就不用管了,只等吃红薯就行了。
几个孩子也不怕烟熏火燎,围着火堆眼巴巴的等红薯熟。
很快的,烤红薯特有的清甜香味飘了出来,勾得一干孩子只咽口水; 一个年纪最小的,叫孙立勇,是孙立志的亲弟弟,一直催孙立志,“四哥,已经烤熟了吧?”
孙立志经验老道,“现在还不行,还得再等至少5分钟。”
“5分钟是多久”
孙立志一脸坏笑,“你跑回家,再跑回来,时间就到了。”
孙立勇听了,二话不说,站起来撒丫子就跑了。
剩下的几个孩子拍着腿的笑。
王美清:是亲哥。
孙立勇跑的还挺快,也就4,5分钟的时间,就气端吁吁的跑了回来,“四哥,我跑回来了,能吃了?”
孙立志觉着时间也差不多了,大声回道,“能了。”
孙立勇欢天喜地地又围在了火堆旁。
一帮孩子不错眼地看孙立志用根根子掀开了破塘瓷盆,扒开了已经烧成了木炭的木柴,露出了里面黑乎乎的烤红薯,然后用棍子把烤红薯拨拉出了火堆。
果乎乎的烤红薯看让入没有点想吃的**,可把被烤焦的外皮剥掉,露出里面被烤得金黄的红薯肉后,就连王美清都忍不住流下了口水。
孙立志把一个红薯的外皮剥一半留一半,然后递给王美清,“趁热吃最好吃,可甜了。”
王美清一边哈气一边接过了烤红薯,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外面焦香,里面软糯,比地灶里烤的还要好吃。
王美清一边吃一还不忘夸孙立志,“立志哥真棒,烤的红薯真好吃。”
孙立志洋洋得意,“那是,我不光会烤红著,我还会烤玉米,特别香,明年收秋的候,你过来,我都烤给你吃。”
王美清便开始期待明年秋天了。
刚把烤红薯吃完,使听到有人喊他们去吃饭。
大家你一脚我一脚的,把烤红薯的灰烬用士埋了起来,然后踢踏踢踏的跑回去吃饭了。
他们一进屋,屋里的人一看几人的样子,都乐了:几个孩子脸上都是黑灰,东一道西一道的,扮小丑都不用化妆了。
尤其是王美清,生的白嫩,脸上上更是黑白分明,看着别提多可乐了。
“哎哟我的小乖乖,这是吃啥了,脸都吃成个小花猫了,赶紧去给她倒点热水叫她洗洗。”
大妗忍着笑,去倒了盆热水,给王美清他们洗干净了手脸,然后便准备开饭。
今儿个大大小小的将近四十口人,共置办了四桌酒席,还特意给那几个小不点单独开了一桌。
用罗老太的话说,“一个个皮猴子似的,让他们坐一块儿,随他们闹腾去。”
王美清比了一下年龄,觉得自己应该被归到“皮猴子”那一列,那帮皮猴子也冲她狂招手,“二丫快过来这边儿坐!”
王美清便自觉的去“皮猴子”那一桌,哪知她刚要往那边走,大妗便拉住了她,“那帮皮猴子忒闹腾,二丫不去,过来跟你姥坐一块儿。”
罗老太也向王美清招手,“过来跟姥坐。”
王美清便撇下了那帮皮猴子,坐在了罗老太身边。
小不点那一桌果然闹腾,一会儿这个喊,“你筷子戳到我头了!”一会儿那个嚷,“你踩到我脚了!”
一言不和就开吵,前一秒还吵的热火朝天,后一秒又亲亲热热的你给我夹菜,我给你拿馒头。。。
简直能闹翻天,王美清顿时庆幸自己没有坐过去,要不然,耳朵怕是要被吵聋了。
小不点的吵嚷声把隔壁邻居都惊动了,一个老太太趴在墙头上,跟罗老太太打招呼,“嗬,你们家今儿个可真热闹。”
罗老太,“还不是那几个小的,一个个皮猴子似的,看我回头咋揍他们。”
听着象是抱怨,可老太太眉里眼里都是带着笑的。
人活一辈子,图的不就是儿孙满堂?如今儿子们家里都是齐齐整整的,闺女又找了个好女婿,孙辈们也都健健康康的,而且还有个那么聪明的外孙女,她还有啥不满足的?
等以后去了地下,她也好向老头子交差了。
吃过了饭,孙桂枝要帮着收拾,王美清大妗杨云把她扯到了一边,“让她们干去,你过来,我跟你说件事。”
孙桂枝跟着杨云到了罗老太屋,“啥事啊大嫂?”
“咱大丫有对象了没?”
“没有。”
“我这儿有一个,我瞅着跟大丫怪合适。”
孙桂枝想了想,过了年,王莲清都17了,是该说婆家了。
便问杨云,“孩子是哪儿的?干啥的?多大了?”
“我娘家那边的,叫杨飞跃,19了,在公安局上班,说是很上进,指不定哪天就调到县里去。”
孙桂枝奇怪道,“年纪也不小了,工作也好,咋一直没说亲?”
“小伙子长的好,工作又体面,眼光也高,说了好几个,他都看不上。”
这媒要是换别人说,孙桂枝可能要好好思量思量可不可信。
可如果是杨云说,那绝对是可信的,因为杨云说话做事向来稳妥,如果事先没有打听清楚小伙子和家人的品性,家境,她是不会跟孙桂枝开这个口的。
孙桂枝动了心。
在公安局上班,工作可是一等一的好。
更何况小伙子的人品,相貌也不错。
至于他能不能看上王莲清,孙桂枝压根儿就没有往这上面想。
她的闺女,还会有人看不上?!
杨云一看孙桂枝的样子,就知道她动心了,便笑着说道,“不瞒你说,这是飞跃他大姑先找的我,想跟你结个亲家,我也觉得俩孩子挺般配的,等回头得了闲,你问问大丫的意思,她要是没啥意见的话,挑个日子安排俩孩子见个面。”
“行,等回去了我就跟大丫说。”
孙桂枝和杨云的对话,被王美清听了一耳朵,她跑到罗老太跟前,跟罗老太咬耳朵,“大妗要给我姐说亲。”
哪知背后有耳,王美清跟罗老太咬耳朵的时候,孙立志偷偷贴了过来,王美清的话被他听个正着,转身就大声嚷了出来,“莲清姐要说婆家了!”
完了还特意跑到王莲清跟前,对着王莲清做着鬼脸。
王莲清正跟几个年龄相仿的表姐表妹说话,冷不丁被孙立志喊了这么一嗓子,脸腾的一下就红了,站起来就要去打孙立志,孙立志一边吐着舌头一边跑远了。
几个表姐表妹都打趣王莲清,王莲清羞得跑屋里去了。
到屋里后她慢半拍的有点着急了,因为她一下子想到了王治。
她敢说,给她说的那门亲,肯定不是王治。
那可咋办?
她喜欢王治,不想跟别的小青年见面。
要不要主动把王治的事跟她妈说了?
或者让王治托人去她家提亲?
可王治都没跟她明说啥,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个啥意思,贸然让他托人去提亲,她说不出口哇。
王莲清脑子笨,在屋子里转悠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稳妥的解决办法,急的不行,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说,这事儿她妈肯定先问她的意见,到时候她找一个借口先给推了。
至于她跟王治。。。走一步说一步吧。
院子里,孙桂枝和杨云已转移了话题,在说老太太。
老太太一年到头都很少在家,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儿子媳妇都不舍得她走,想让她在家里过完十五再去县城。
老太太一年到头都是帮自己看管孩子,操持家务,着实辛苦,孙桂枝也想让老太太在家多歇歇。
反正王美清现在也大了,在家里看看书,看看电视,一天说过去就过去了。
而且县委家属院也安全,就是她一人在家也没事。
老太太也答应了,毕竟她不光是个姥姥,她还是个奶奶,对那些个孙子孙女,她嘴上说着嫌弃,其实心里也疼爱的很。
只是对王美清,也着实放心不下,一再的叮嘱孙桂枝,要把外孙女给她照看好了,等她回去了,外孙女要是少了一根汗毛,就算孙桂枝已经是当奶的人了,她也照打不误。
罗老太的话引来一阵大笑,孙桂枝无奈道,“我的娘啊,你还知道我已经是当奶的人了啊,您好歹给我留点面子嘛。”
在罗老太那儿热闹了大半天,孙桂枝他们才走。
走的时候,王美清的口袋里塞的全是吃的,有核桃,糖果,果丹皮,枺!!
谁让她舅多妗多表哥表姐多呢,就算是一人给一个,她的口袋也轻轻松松的就被装满了。
罗老太还给她出主意,“下回来,你把你的书包背过来,给多少都能装下。”
王美清顺着老太太的话逗她,“书包太小,我把我爸的大提包拿过来。”
老太太笑眯眯,“我看行,喜欢啥咱都给拿走。”
王美清,“。。。”姥姥,我这不叫走姥姥家,这叫土匪进村。
第110章 康伟伟来信
孙桂枝他们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回王庄大队; 刚到村口,就看到石南和石兰在路边儿站着,看到王美清回来了; 石兰远远的就张着胳膊朝着王美清跑了过来,然后一下子把王美清抱了个满怀; “二丫; 我想你了。”
就跟好些年不见一样; 其实俩人腊月二十二才刚见过面。
石南不高兴了,上前把石兰拉开了; “你抱的太紧了,丫丫都喘不过气儿了。”
石兰朝着石南噘了噘嘴:就知道她哥会跟她抢二丫。
不过还是听话的松开了王美清,拉着王美清的手,叽叽喳喳地跟王美清说着这几天她遇到的新鲜事,无非是她过年又吃了啥好吃的,队里哪个孩子跟哪个孩子打架了; 谁跟谁吵了一架; 然后就不在一块儿玩了。。。
要是不打断她; 她说一天都不带停的。
石南知道咋叫她停嘴,只问了一句话; “跟丫丫说说,你寒假作业写多少了?”
石兰登时哑巴了,瞪着眼睛,气鼓鼓地看着她哥:她哥真是太讨厌了,哪壶不开提哪壶; 大过年的,干啥要说作业的事啊?
王美清乐得不行。
石南石兰这兄妹俩,性格大相径庭,石南沉稳,做事计划性强,而且有条有理,只要定了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而石兰性格跳脱,爱吃,做事更是想起一出是一出。
兄妹俩的性格,在假期作业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石南的假期作业,每天做什么,做多少,都安排得清清楚楚,而且他也都会照着计划来。
石兰呢,在她的人生字典里,可能根本就没有计划这一个词,都是刚开始疯玩,快开学了,才拼命的赶作业。
因为这个,石国强和程爱淑没少批评她,每次一批评,小姑娘都是虚心接受,却是坚决不改,批评过后,照样没心没肺的撒欢。
两口子相当无奈,便也由着她去了,反正小姑娘的学习,还是说得过去的。
石兰正说到兴头上,石南却跟她提作业的事,气得她把王美清往自己身边拉了拉,“二丫,不跟他玩,咱俩玩。”
可是王美清还真不能跟她一块儿玩了,要不然,天黑之前,他们要赶不回县城了。
一听说王美清马上要走,石兰立马蔫了,可怜兮兮地瞅着孙桂枝,“大伯娘,让二丫跟我玩几天吧。”
石南也眼巴巴地看着孙桂枝,显然也是不想让王美清走。
孙桂枝有点为难。
老太太刚发过话,让她照看好王美清,要是知道她把王美清往老家一丢,自己去了县城,还不得骂她个三天三夜?
孙桂枝想了想,有了主意,手一挥,“你跟你哥都跟大伯娘走,去县城玩几天,等开学的时候我再把你送回来。”
石兰顿时乐得见牙不见眼的,撒丫子就往家里跑,“我去跟我妈说。”
跑了几步不放心,又返回来再三叮嘱王美清,“二丫,你可别自己走了,要等我。”
见王美清点了头,这才又连蹦带跳的跑了。
孙桂枝他们刚到家,石兰就把程爱淑给拽来了,还不停的催着程爱淑,“妈你快点,二丫要等不及了。”
程爱淑被拽着跑得呼哧带喘的,坐下老半天才缓过劲儿来。
石兰回了家,是拉着程爱淑就跑,问她啥事都顾不上说,这会儿才知道是想跟孙桂枝一块儿去县城。
程爱淑就有些不好意思,正想婉拒,孙桂枝却手一摆,“别跟我说那些有的没的,我就是跟你打个招呼,不管你答应不答应,南南跟兰兰我都要带走,再跟我扯别的,回头俩孩子我一个也不还给你。”
程爱淑乐了,“行,南南跟兰兰给你,我要二丫。”
石兰还当真了,立马抱住了王美清,“我们仨要一块儿。”
石南抬手就给了她一个脑崩儿,“笨丫头,啥都信。”完了又叮嘱石兰,“赶紧回家拿作业,要不然,不带你去县城。”
石兰就有些傻眼,“为啥去县城还要拿作业?”她去县城不就是去玩的吗,拿了作业还咋玩?
便晃着石南的胳膊,拖长了声音地撒娇道,“哥。。。。”
石南却铁面无私,“不行。”
石兰气得直跺脚,“哥最烦人了,要是二丫,你肯定答应。”
无辜躺枪的王美清:你们兄妹俩的事,咋又扯上我了。
再不情愿,石兰还是听话的回家把作业拿上了,要不然,她哥真有可能不让她一块儿去县城。
说笑了一阵,孙桂枝和高大全得赶紧回县城。
大过年的,汽车没通,他们是骑车来的,再不走就要赶夜路了。
走的时候,高大全一人带俩。
本来想让王美清坐车前杠,可石南却把石兰拉到了高大全跟前,“兰兰坐前面。”
坐车前杠上硌屁股,而后座包有棉垫,坐着要舒服点。
舒服的位置当然要给丫丫坐。
孙桂枝:这到底哪个是亲的,哪个是干的?
幸好石兰没心没肺的,也没想那么多,高高兴兴的坐到了车前杠上,还跟坐后头的王美清得瑟,“二丫,我在你前头。”
天快要黑了,高大全和孙桂枝骑的快,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县城。
天晚了,回家做饭也来不及了,高大全和孙桂枝索性带着仨孩子去饭店吃了。
石兰还是头一回在饭店吃饭,兴奋得不行,吃得小肚溜圆。
不过,更让她兴奋的还在后头呢。
到家后,王美清打开电视,石兰都看呆了,围着电视机只打转,然后便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二丫,这里头咋有人啊?他们是咋钻进去的?这么小一个小匣子,咋能装下那么多人?为啥他们的个头都缩小了?”
王美清耐心的一一给她解释。
石兰惊叹道,“原来这就是电视啊,比黑匣子好,黑匣子只能听声音,这个还能看人。”
年前供销社进了一批收音机,石国强托王建军给买了一台,一下子成了石兰的宝贝,成天抱着不撒手。
她以为收音机已经够好了,没想到还有比收音机更好的东西。
王美清给她找了个故事片,又给她拿了糖果,瓜子,糕点啥的让她吃。
有电视看,有东西吃,把石兰美的不行,眼睛眨也不眨的,一直看到电视节目都结束了还意犹未尽,“二丫,明儿还能看吧?”
石南,“明儿个先写作业,写完了作业才能看。”
石兰一下哭丧了脸,“哥你真烦人。”
孙桂枝招呼着仨孩子洗漱了,然后让他们赶紧上床睡觉。
石南还睡在他一直睡的那屋,王美清和石兰睡在她和罗老太那屋。
石兰今天见到的新鲜事太多,兴奋得睡不着觉,躺在被窝里,还一直跟王美清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说着说着,突然没声儿了,王美清探头一看,竟然已经睡着了。
没心没肺的人就这点好,心里不装事,能吃能喝能睡,真好。
王美清也困了,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正准备睡觉,却听到自己房间的门吱呀一声开了,然后听到有人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王美清还以为是孙桂枝,结果等那人走到跟前一看,竟然是石南。
石南不知道王美清还没睡,走到床前,仔细地给她和石兰掖了掖被子,然后又轻手轻脚的走了。
王美清感叹:小哥哥真是个细心的小暖男啊。
有石南看着,石兰就是再跳脱,也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写作业,因为石南说了,不完成当天的作业,就不给看电视。
石兰趴在桌上,苦着一张小脸写作业。
写完了还得给石南检查,错的要订正,完全会了才给看电视。
气得石兰直喊石南“法西斯。”
该写的作业都写了,石兰终于可以坐下来看电视了,高大全和孙桂枝也下班回来了。
高大全手里拿着一封信,回了家就递给了王美清,“康伟给你的。”
康伟走后,经常给王美清写信,有时候能写上好几张,也不知道他哪儿来那么多话。
王美清也会给他回信,来而不往非礼嘛。
王美清接过信,撕开一看,又是满满的两大页,她坐到沙发上看了起来。
石南想要凑过来一起看,可又觉得不大好,坐在一边别别扭扭的。
王美清余光瞥到了,便过去跟他坐到了一块儿,俩人一块儿看。
康伟的信还是一如既往的啰嗦,上学的时候,他的信里基本上都是写同学,写老师,写学校,甚至哪一天考试了,考的是哪一门,他考了多少分,都写的特别详细。
别看王美清没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