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小公举-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摸了摸石南的头,“南南,往后你就是二丫的三哥,你要对二丫好,可记住了?”
说完,自己又笑了,“其实不用我嘱咐,这孩子,早就把自个儿当成二丫的哥了,刚来的路上还跟我说,他要给二丫妹妹烧蚂蚱吃呢。”
“那一会儿我叫我娘挑个好日子,咱也别张扬,悄没声儿的把这事儿给定下来。”
现在都在破旧,虽说没人清楚认干亲是不是属于旧,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事儿还是不能太招摇,省得被有心人揪住小辫子然后上纲上线。
“行,婶子是这方面的行家,咱都听婶子的。”
“有句话我得说到前头,我把二丫认到你跟前,可不是想你的东西,所以你呀,也别琢磨着要给二丫封啥礼,你要真觉着面儿上过不去,等到二丫大了,你多留她在你家吃顿饭就齐活了。”
程爱淑笑道,“想要好东西,我还没有呢。”
话虽这么说,可正式认亲的时候,程爱淑还是给二丫准备了一份厚礼:一身水红色的薄夹衣。
布是石国强爸妈寄过来的,让给石兰做身衣裳,程爱淑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还是给王美清做了套衣裳。
程爱淑跟孙桂枝素来要好,再加上程爱淑也是真心疼这个生下来就没爸的孩子,别的忙她帮不上,一块布她还是舍得的。
因为怕被人说闲话,两家人也没敢张扬,就把大勇奶喊了来,然后聚到一块儿吃了顿饭,王美清就算正式认在了程爱淑跟前,成了程爱淑的干闺女。
王莲清上学的事也定下来了。
王满银去公社问了问,因为王永庆是烈士,王莲清确实够格免学费,只要大队打个报告就行了。
王满银以大队的名义往公社打了份报告,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王美清小学五年的学费全给免了。
当初孙桂枝怕生下孩子身边没人,王莲清虽说小,到底是个姑娘家,多少能给她搭把手,所以就把王莲清上学的事往后推了推,现在她亲娘来了,用不着王莲清了,孙桂枝就催着王莲清赶紧去上学。
王莲清很听话的去公社小学上学了。
王庄大队离公社并不远,步行过去顶多二十来分钟。
农村孩子自小就是在外面跑惯了的,这点路,对王莲清来说不算啥。
上学放学有王建军,在学校有程爱淑男人石国强照顾着,孙桂枝别提多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国庆快乐,吃好玩好!
第14章 满月
王莲清上了学,就由罗老太接替她照应孙桂枝娘儿俩。
罗老太自然比王莲清照应的要精心,一天至少要给孙桂枝做五顿饭,还天天一碗糖水鸡蛋一碗麦乳精的贴补着。
而且有罗老太在,老王头也不敢再作妖,所以孙桂枝这个月子坐的安安生生的,出月子的时候,身子比生孩子前还丰腴了些。
王美清的变化更大。
她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比一般的孩子胖,养了一个月,现在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小胖球,圆滚滚的,小手都胖成了刚出锅的白面馒头,手背上还有小肉窝窝。
不光胖,看着比别的孩子还机灵。
别的1个月大的孩子,逗他的时候,最多会咧下嘴,可王美清呢,不光会笑,偶尔的她还能笑出声。
满月那天,孙桂枝让她趴在床上,她竟然能稍稍抬起了头,旁边有人拍了拍巴掌,她便循声把头扭过去,咧着没牙的小嘴冲着人笑。
这让过来给她过满月的舅舅妗妗们稀罕得不行。
“保平小时候身子骨算壮实的吧,可他也是一个半月才将将能抬下头,可你们瞅瞅这丫头,这才刚出满月呢,她就能抬头了。”
“我就稀罕她这对眼睛,多水灵,透着股机灵劲儿。”
“这孩子,长的真洋气,都不象咱农村的人,跟城里孩子似的。”
“就是城里孩子,怕是也没几个象她生的这么白净好看的。”
一群孩子也围着王美清在那儿叽叽喳喳。
“她可真白,就跟大白馒头似的。”
说话的是一个七八岁的男娃娃,趴在那儿看王美清看了半天,然后抹了一下鼻涕下了结论。
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女娃娃立马反驳道,“才不象大白馒头呢,象剥了壳的鸡蛋,老师就是这么说的。”
“象大白馒头。”
“象剥壳的鸡蛋。”
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中间还夹杂着其他几个孩子的叫嚷。
“她对我笑了。”
“她想叫我抱她吧,奶,我抱抱她行不?”
“不能抱,她这么小,你摔着她咋办?”
屋子里闹腾成一片,罗老太被吵闹得头晕脑胀,毫不客气的把自己的孙子孙女都轰了出去,“哎哟喂,屋顶都要叫你们掀翻了,都出去玩去!”
孩子们踢踢哒哒的都跑出去了,罗老太抱起王美清显摆道,“你们瞅瞅这孩子生的多机灵,多俊,我看年画上的娃娃都没她俊,她不光生的好,还一脸的福相,以后肯定有出息,哎哟这孩子真是越看越招人疼,小乖乖,笑一个给姥姥看看。”
王美清挥动着小肥手,冲着罗老太咯咯地笑,白生生的脸颊上,隐隐露出两个小酒窝。
罗老太喜的不行,抱着王美清一迭声的喊,“哎哟我的小乖乖哟,姥姥的小心肝。”
当着儿子儿媳的面,罗老太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外孙女的喜爱,她的几个儿子儿媳,想想刚跑出去的自家那几个皮糙肉厚有的还挂着两筒鼻涕的臭小子臭丫头,再看看眼前这个肤白貌美还机灵的小可爱,只觉有些心塞。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前吧,看自家的那几个孩子,还挺顺眼的,可今儿个跟二丫这么一比,再看他们,咋一个个就成了歪瓜裂枣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10。1韭菜看了阅兵式,我大中华威武!必须为英俊帅气的兵哥哥点赞啊,而且韭菜好羡慕兵姐姐的飒爽英姿啊,看着兵姐姐那比模特还要顺的条儿,再看看自己的五短身材,韭菜哇的一声哭的找不到北了……
第15章 运气来了
心里再稀罕王美清,满月的时候,孙桂枝也没敢大办,就娘家哥嫂来了,在一块儿吃了顿饭,吃过饭,哥哥嫂子又很快回去了。
正是农忙的时候,地里的活儿耽误不得,请假扣工分倒是其次,怕的是被扣上一顶干活不积极,拖社会建设的后腿的帽子,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要是真给扣上了,一辈子就完了。
不过,虽说是来去匆匆,可该送的礼物一样儿都不少,有送小米鸡蛋的,有送包红糖的,有送肚兜的,有送双学步鞋的。。。。
孙家的日子过的都不算差,对她这个妹妹又舍得,送的礼也都能拿得出手,尤其是老六孙东强,不光拿了两包红糖,还送了个稀罕东西,是一个红头绳编的手链,手链上还栓了颗狗牙。
小娃娃身心纯净,容易撞邪,而狗牙辟邪,尤其是黑狗牙,给小娃娃戴最好不过。
只是,也不是所有的黑狗牙都辟邪,一定得是黑狗嘴里的那两颗犬牙才行,而且牙还要完整,干净,要是脏了,裂了或是有残缺,那就不起作用了。
条件这么苛刻,想要找到,得看运气。
说来也是王美清的运气好,孙东强赶巧还就得了这么两颗,又买了根红头绳编了个手链,给自己的小外甥女当满月礼物。
孙东强打小就手巧,编的手链花纹繁复,市面上可见不到这么好看的红绳手链。
孙桂枝把狗牙手链给王美清松松的系到了手腕上,大红的头绳衬着她白得跟嫩藕似的小胳膊,说不出的好看。
王美清挥舞着小手咧着嘴笑,孙桂枝看得心都要化了:这么多人疼这个孩子,她的二丫,确实有福。
王美清出了满月,就不用再伺候月子了,罗老太便回了自己家,孙桂枝呢,也准备出工。
生王美清前,孙桂枝一直是大队的记工员。
孙桂枝识文又断字,为人公正,再加上出身又好,根正苗红的,王永庆又是供销社的干部,所以她当记工员,社员们都服。
生王美清前,王满银跟孙桂枝说了,他先代她记一个月,等她出了满月还是她来干。
孙桂枝就抱着王美清,打算去王满银家问问她啥时候正式上工。
谁知她刚出家门,便看到王满银朝着她家走了过来,看到孙桂枝抱着王美清出来了,老远便跟孙桂枝说道,“嫂子,出去啊,得耽误你一会儿,有件事要跟你商量商量。”
“我正准备去找你呢,可巧儿你来了,快进屋坐。”
两人进了屋,孙桂枝喊着王爱军给王满银倒水喝,王满银却连连摆手,“别倒了,刚吃过饭,喝了一肚子的稀汤。”
说完,又去看孙桂枝怀里的王美清,“这丫头,生的就是俊,怪不得大伙儿都在夸。”
孙桂枝笑着客气了两句,便问王满银道,“你找我有啥事?”
“是这样,小刘他突然要回城了,会计这个位置就空下来了,我琢磨着,你记工员也干了好些年,有经验,所以就想叫你去补这个缺。”
孙桂枝吃了一惊,压低了声音问王满银道,“他们这些城里来的,都能回城了?”
从64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不少知识青年下乡,这些城里来的孩子,小的十四五岁,大的也顶多二十来岁。
知识青年们刚下乡的时候,都是斗志昂扬,几乎天天在那儿喊口号,什么“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广阔天地炼红心”,“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裹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
可在农村干了俩仨月的农活,这些城里孩子就都吃不消了,想要回城,一些姑娘甚至直哭鼻子。
可回城是那么好回的?这么些年,光听说下乡的知识青年是一波又一波,还没听说有谁回城的。
中间也确实时不时的有小道消息传出,说允许知识青年回城了,可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都是知识青年一厢情愿的瞎想,其实压根儿就没那回事。
这么几年下来,好些知识青年就断了回城的念头,有些年龄偏大的,就在当地结了婚,算是打算一辈子扎根在农村了,石国强和刘水清就是其中的一员。
石国强跟程爱淑结了婚,大前年去了公社小学教书。
刘水清娶的是西头王富贵家的老闺女王秀娟,孩子也已经生了两个了。
就是想着刘水清已经在王庄大队娶妻生子了,一辈子都扎根在农村了,所以在老会计年纪大干不动后,王满银才让刘水清当了会计,谁能想到刘水清竟突然要回城了。
这是他一个人能回城了,还是所有的知识青年都可以回城了?
一提起刘水清,王满银的脸色就不大好看,“就他一人回城,这人可是个能耐的,不声不响的,说回城就回城了,看样子,这是老早就开始跑动回城的事了,要不是好些关系证明上要大队盖章,眼见着瞒不住了他才说出来了,要不然,保不准他一声不吭的就走了。”
“刘水清走了,秀娟娘儿仨咋办?”
“刘水清说等他在城里安顿下来了,就想办法接他们娘儿仨进城,我看他就是在说好听话,咱农村人进城,是那么容易的?他就是在哄着富贵叔那一家子。我说不给他盖章,叫他在这儿老老实实的跟秀娟过日子,秀娟都差点给我下跪,他这是把秀娟给哄住了,这城里人呢,比咱农村人心眼就是多。唉,不说他了,一说我就满肚子气,嫂子,你当会计的事,没啥问题吧?”
孙桂枝这才想起来王满银说的让她当会计的事,这可真是她的运气来了,她当然愿意了。
当会计可比当记工员体面多了,而且会计每年补贴的工分也比记工员的高。
除了补贴工分,每月还有6块钱的工资呢。
至于她能不能干下来,她才不担心呢:以前她也没当过记工员,后来不照样干下来了?
主席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话搁到人身上,也一样:人有多大胆,就能干多大的活!
这一点她随她娘,就是这么自信,干什么都不带怯的。
第16章 担心
孙桂枝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当会计的事,她一口答应了王满银,“行,明儿个我就去找小刘,把那一摊子接过来。”
“不急,小刘这里,我先扣他几天,叫他带带你,啥时候把你教会了,我啥时候给他盖章。哼,臭小子,我非叫他焦心几天不可。”
孙桂枝笑了,“他心都不在这儿了,你还吓唬他干啥?”
“谁叫他跟咱农村人耍心眼,嫂子,那咱就这么说定了,我走了。”
王满银走到院门口又回来了,“我倒是忘了,你刚才说有事找我,啥事啊?”
“我就是想问你我啥时候上工,这下也不用问了。”
“不着急,你多在家歇两天也不打紧,反正我不给盖章,那小子也走不成。”
这是还在生刘水清的气呢,孙桂枝笑道,“留住人也留不住心,随他去吧。”
“我是气不过他拿咱们当猴耍,算了,不提了,一提就一肚子气,我走了。”
王满银走后,王爱军姊妹仨都围了过来,“妈,你要当会计了?”
孙桂枝嗯了一声,低头看了看王美清,忍不住的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喜滋滋道,“你姥姥说的一点儿不假,二丫就是个有福的。”
可不是有福嘛。
记工员虽说不用下地干活,可也得经常到田间地头跑动,核实下工分啥的,有时候还得帮着大队长分派一下活计,或是帮着分一下农具。
可会计就不用下地了,平时记下帐,到年底再拢下帐就行了。
这不是老天爷怕她带着二丫出工,二丫被风吹日晒,忒受罪,所以赶紧安排了个轻松点的活给她吗?
要不然,刘水清早不回城晚不回城,咋偏偏在她刚出满月的时候回城呢?
孙桂枝本来挺高兴的,可是一想到刘水清,她就有点高兴不起来了,因为由刘水清她又想到了石国强。
石国强也是下乡知识青年,刘水清回城了,石国强能不心动吗?
说不定石国强跟刘水清一样,也在偷偷摸摸的办回城的事呢。
到时候,石国强是不是跟刘水清一样,扔下程爱淑娘儿仨,然后自顾自的就回城了?
孙桂枝坐不住了,跟王爱军他们说了一声,然后便抱着王美清去了程爱淑家。
程爱淑离孙桂枝家不远,走过去也就五六分钟的时间。
程爱淑家看上去倒是没啥异样:程爱淑娘坐在院子里纳鞋底,石南缠着他爷爷讲故事,石兰大约是困觉了,哼哼唧唧的,程爱淑抱着她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的哄着。
看到孙桂枝抱着孩子来了,程爱淑娘赶紧站起来把板凳让给了孙桂枝,又凑过去看王美清,“哟,几天不见,我瞅着这孩子又胖了。”
“满月那天我娘称了称,8斤6两,抱着都有点砸胳膊了。”
“娃娃还是胖点好看,瞅瞅多精神。”
……
别看爱淑娘表面上看起来跟平时一个样,其实她心里装着事儿呢。
王庄大队不算大,满打满算,也就百十来口人,再加上队上总有那么几个爱传闲话的,所以刘水清要回城的事,很快就在队上传开了。
石国强跟刘水清一个样,都是知识青年,还都在当地成了家有了孩子,眼下刘水清走了,石国强心里能没有想法?他是不是跟刘水清一样,也悄没声儿的在办着回城的事,然后哪天说走就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王美清:命好的人就是这么牛掰,躺赢。
石南:我喜欢你躺着……
作者:嘟,这是一辆开往幼儿园的车,请不要乱开车。
第17章 愁的慌
因为担心石国强会突然回城,爱淑娘的心就一直悬在那儿,吃晚饭的时候,她旁敲侧击的试探过石国强,石国强让他们放心,说他干不出那种抛妻弃子的事。
石国强算得上是个好女婿,可爱淑娘心里还是不安,悄悄的问程爱淑,石国强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可程爱淑一幅不愿跟她多说的样子,这让她心里更不踏实,可表面上又不敢带出来。
爱淑娘心里正愁的慌,这会儿见孙桂枝来了,想着肯定是孙桂枝听说刘水清的事后,特意来问程爱淑的。
孙桂枝跟程爱淑素来要好,程爱淑不愿跟她说的事,说不定愿意跟孙桂枝说,所以爱淑娘跟孙桂枝扯了两句闲话,就对程爱淑说道,“外面凉气大,别让二丫着了凉,你跟桂枝去屋里说话
吧。”
怕石兰闹起来影响俩人说体己话,爱淑娘又伸手把石兰接了过来,“兰兰给我,省得一会儿闹起来再吵着二丫。”
程爱淑没有拒绝,领着孙桂枝去堂屋了。
程爱淑娘见石南跟着要进屋,喊石南道,“南南过来帮姥姥一块儿哄兰兰睡觉。”
石南忽闪着大眼睛,“我要跟二丫玩。”
程爱淑娘被逗笑了,“她一个才出满月的小奶娃娃,你咋跟她玩。”
石南却很固执地拉着程爱淑的衣角不松手,他也不说话,就忽闪着大眼睛看着程爱淑。
程爱淑笑道,“娘,让他跟着吧,不然,一会儿桂枝走的时候,怕是得跟着桂枝一块儿走呢。”
石南不象石兰那么爱闹腾,爱淑娘便随他去了。
程爱淑给孙桂枝搬了个凳子,让她坐下了,石南也搬了个小凳子坐到了孙桂枝跟前,目不转睛的看着王美清。
王美清看东西还是影影绰绰的看不大清,不过她记得石南的声音,知道他经常去看她,哄她玩,对她好着呢,所以王美清挥舞着小手,算是跟石南打招呼了。
石南小心地把手伸了过去,王美清一下子握紧了,冲着石南咿咿呀呀地叫。
石南又惊又喜,“妈,妹妹握我手指头,还跟我说话。”
程爱淑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
石南也不把手指头抽出来,就那么任王美清握着,然后一直瞅着王美清乐,还小声地跟王美清说话,“二丫,我是哥哥,叫三哥。”
孙桂枝摸了摸石南的头,然后问程爱淑道,“咋没看见南南他爸,不在家?”
“去刘水清家了,说是去跟刘水清告个别,毕竟他俩是老乡,还是同一年下的乡。”
说完,叹了一口气,“刘水清这一走,他怕是坐不住了。”
其实何止石国强一人坐不住,怕是整个知识青年点的人都坐不住了。
程爱淑也坐不住,可她不敢带出来,怕她爹娘担心,也就在孙桂枝跟前,她才敢稍稍表露出一点。
孙桂枝安慰她道,“南南他爸跟刘水清不一样,他是个有担当的男人。”
程爱淑一声苦笑,“再有担当,也没回城的诱惑大,他们都是文化人,咋会甘心在农村当一辈子的泥腿子,有机会了,谁不想往回跑?”
作者有话要说:
美清公举:你更的太少了,小天使们会抛弃你的
韭菜哭:情况特殊,小天使们一定不要抛弃我啊,再等等,韭菜很快就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到时候,你们谁也别拉我
第18章 不服
听了程爱淑的话,孙桂枝柳眉一竖,“想跑,那也得大队同意,到时候满银不给他盖章,我看他咋跑!”
程爱淑苦涩地笑了笑,不想再说自己的糟心事,便转移了话题,“刘水清走了,也不知道谁会去顶他那个缺,我听说好些人都惦记上了。”
刚解放的时候,队上基本上都是睁眼瞎,也没人敢往当大队干部上想:斗大的字都不识一个,还想当大队干部?还是老老实实土里刨食吧。
可现在不一样了,早些年队上办过扫盲班,识文断字的人多了,识了字,心也就大了,都想给自己谋个体面又不吃苦的好差使,所以,刘水清回城的消息一传出来,不少人都盯上了刘水清腾出来的那个缺。
估计这会儿大队长王满银正在头大,毕竟选个能服众又有真本事的人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孙桂枝挺了挺胸脯,自豪地笑道,“我,刚满银跟我说了,叫我去顶刘水清的缺。”
程爱淑略略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又为孙桂枝感到高兴,“是你就好,大伙儿都服你。”
“不管服不服,反正就是我了。”
孙桂枝说的相当霸气,因为她有这个底气:她为人公道,做事爽利,记工员当了那么多年,就从来没有因为工分的事跟人红过脸。
所以,大伙儿确实都服她。
当然,也有例外。
老王头是一个,老王头的二儿子王永群也算一个。
不过,这俩人不是不服孙桂枝处事公道,他们不服的是,凭啥好事都落到孙桂枝一人头上?
孙桂枝当记工员,王建军去供销社上班,王莲清减免学费,孙桂枝生个娃公社领导都亲自来看望,那都是沾的王永庆的光!
王永庆可不光是孙桂枝的男人,他还是老王头的儿子,王永群的大哥。
王永庆的光,他们都有份!
这不,孙桂枝抱着王美清刚到家,家里就有人等着她了。
王莲清在院门口守着,看到孙桂枝回来了,还离得老远呢就跑了过来,跑到孙桂枝跟前,小声道,“我爷跟我奶来了。”
孙桂枝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心里纳闷:老头子干啥来了?
不过很快的,她便猜到了老王头的来意:八成是听说她要当会计,然后心里又有啥想法了。
哟,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亲自出马了?
看来这回王永群两口子又没少给老头子点眼药水。
孙桂枝心里冷笑了一声,然后抱着王美清进了院子。
老王头坐在院子里抽着旱烟,王奶奶坐在一边,一幅手足无措的样子,看到孙桂枝回来了,站起来把王美清接了过来,掀开搭在王美清头上的小被单,疼爱地看着小孙女胖乎乎的小脸蛋,“睡了?”
“在爱淑家就睡着了。”
“看着又胖了。”
“爱淑娘也这么说呢。”
“南南还那么待见她?”
孙桂枝笑道,“可不是嘛,从我过去到我走,一直不错眼儿地看着,你说二丫就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小奶娃娃,也不知道他咋就那么喜欢她。”
被无视的老王头,在旁边重重地咳嗽了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韭菜厚着脸皮跟小天使们求一波收藏和评论,么么啾
第19章 有打人的冲动
孙桂枝斜了老王头一眼,从王奶奶手里接过王美清,“我去把她放床上,外面有点凉了,娘进屋坐吧。”
孙桂枝把王美清放到了里间,又把王莲清喊了来,叫她在床边看着王美清,把王美清安顿好了,才从里间走了出来,在王奶奶旁边坐下了。
老王头咳嗽了一声,又清了清嗓子,“听说满银叫你去顶会计那个缺?”
孙桂枝嗯了一声。
“你还当你的记工员,叫永群去干会计。”
孙桂枝心里嗤的一声笑:果然打的是这个主意,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当自己是大领导啊。
“这我可做不了主,这是队上安排的,你得去找满银这个大队长。”
“你说你干不来,他还能绑着你非要你去干?”
“那可不成,我能干下来,你非要叫我说干不来,那不成了说瞎话欺骗主席欺骗组织了?”
这年头,欺骗主席欺骗组织可是大罪,老王头一下子被堵得张口结舌,半天才气急败坏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咋会干会计?我看你就是逞强!你赶紧去跟满银说说,叫永群去顶这个缺,永群比你有本事,也比你会来事儿。”
孙桂枝冷笑道,“既然他比我有本事,还比我会来事儿,那叫他自个儿去找满银说去啊,还叫你来找我干啥?”
老王头又被堵了嘴,气得冲孙桂枝吼道,“老大家的,你以为叫你去当会计是你自个儿有本事?你还不是沾永庆的光,可永庆的光不能叫你一家都占完,他不光是你男人,他还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儿子,他还是永群的大哥,当年他在部队,家里家外的事可都是永群在帮他操持,永群他发过一句牢骚吗?永群老实,啥也不争,可你也不能不叫他落一点好,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得一碗水端平。。。。。”
老王头说得是唾沫横飞,就好象他说的那些都是真的一样。
孙桂枝现在终于明白了,为啥她娘每次一听老王头说话,就手痒脚也痒的想活动活动手脚,因为她现在也有这种冲动。
你说一个大老爷们儿,咋就那么碎嘴子,这些车轱辘话,翻来覆去的,他都说了快二十年了,他不烦吗?
他也不想想,要认真掰扯起来,王永庆付出的还少吗?
王永庆在世的时候,每月给老王头5块钱。
王永庆每月工资是36块钱,说起来,给老王头5块钱是不算多。
不过,除了每月这5块钱,逢年过节,还得给老王头10块钱的过节费。
而且,老王头说了,爱军他们姊妹几个结婚的时候,他是一分钱都不会出的,还有就是以后他和王奶奶的养老和后事,王永庆也得全包起来。
除了这些,老王头还要求,王永群家三个小子结婚的时候,王永庆得出一半钱,理由是王永庆之所以有出息,那都是一家人抬起来的,他不能有出息了,就忘恩负义只顾自己,他得回报爹娘兄弟。
王永庆不是那种愚孝的人,老王头的话,有些他没意见,比如给爹娘养老送终。
他是家里的老大,又是家里唯一一个拿工资的人,给爹娘养老送终,那都是应该的。
侄子结婚,他帮衬一下可以,可全部都包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们两家早就分了家,凭啥要他当这个冤大头?
不满归不满,王永庆也没有当场反驳,一是他知道他爹的为人,他要当场驳回去的话,他爹肯定闹得家里不得安生。
再一个,王永群的孩子都还小着呢,要娶媳妇,那都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那时候,说不定他爹就不会这么偏心眼了。
王永庆可真是高估了老王头的为人,就因为他没有当场驳回去,在老王头这儿,就是同意了,这也导致王永群家三个小子娶媳妇的时候,老王头揪住这一点,跟孙桂枝闹了好大一场。
孙桂枝自然也没让他。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
再回到老王头想叫王永群接替孙桂枝当会计这件事儿上。
孙桂枝跟她娘罗老太性子不一样,罗老太的性子有点躁,跟老王头向来是刚对刚,硬碰硬。
孙桂枝的性子则象她爹,不声不响,然后一招制敌。
她也不跟老王头吵,也不跟他闹,就冷眼看着老王头在那儿唾沫横飞。
等到老王头说得口干舌燥,再也说不下去的时候,她才慢条斯理地开了口。
“刚我不是说了嘛,我去当会计,那都是队里安排的,我要是不当,那就是不服从组织安排,我可没胆子上赶着给自己弄这么大一顶帽子戴,你要真想让永群干,你还是去跟满银说,反正我是没那个胆子跟他说,我还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