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小公举-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了公社才知道,是因为公社会计上调去县里了,这个位置就空出来了,高大全就往上头了个报告,提出让孙桂枝来补这个缺。
上回查帐,上头的人也看到了,孙桂枝的帐做的是又干净又清楚,再加上孙桂枝又是县里树的典型,所以立马就同意了。
王永群听说这件事后,差点没气吐血。
当初他原想给孙桂枝使个绊子,要是能把孙桂枝拉下马最好。
哪知事与原违,他不但没有把孙桂枝拉下马,还变相帮了孙桂枝一个忙,帮着孙桂枝步步高升。
社员们都笑话王永群,说他心强命不强,净落气的慌。
所以这人呢,千万不能黑心,黑心就容易给自己招晦气,一辈子的运数也会越来越低。
三天后,孙桂枝走马上任。
她性子直爽,能力又强,很快就在公社混的风生水起。
当然了,这里头王美清的功劳也不小。
孙桂枝去公社上班,有时候会把王美清带上,王美清聪明又好看,嘴巴又甜,乖乖巧巧的很招人喜欢,给孙桂枝加分不少。
尤其是高大全,就特别待见王美清,以前他办公室里啥也没有,现在经常备有糖果,瓜子,糕点啥的,见了王美清就拿给王美清吃。
罗老太得意地说,“福娃娃就是福娃娃,不管到哪儿都招人待见。”
招人待见的福娃娃却有点闷闷不乐,因为石南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王美清在家里有一搭没一搭的逗着大黄玩,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听着象是朝着她家这边儿来的。
王美清刚想出去看看是咋回事,还没出院子呢,就被一个跑过来的人抱了个满怀,“丫丫,我回来了。”
是石南回来了!
罗老太从灶屋走了出来,高兴道,“南南回来了,啥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
进了村,他连家都没顾上回,第一时间先来找王美清了。
走了这么久,他想他的丫丫了。
王美清咧着小嘴笑,“南南哥,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我说过我会回来的。”
其实石南还真是差点回不来。
石父确实是病了,病的还不轻,不过在石国强和石南回去后,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还见到了眉清目秀看着就很聪明的孙子,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心里一高兴,病竟然开始好转了。
石国强怕石父病情有反复,所以没有急着回去。
石父病好转了,就开始琢磨石国强回城的事。
这两年不象前不几年,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这两年有所松动,返城的知青也越来越多,石父就石国强这么一个儿子,自然也想让石国强回到自己身边。
正好他们打听到,他们教书的学校,有一批名额,好好找找门路,托托人,应该能轮到他们头上。
石父石母刚开始跟石国强商量返城的事时,石国强怕刺激到石父的病情,含糊其词的糊弄了过去,后来见石父精神越来越好了,他也没办法再糊弄了,这才跟石父石母说了真心话。
“爸,妈,你们也别忙活了,目前我没回来的打算。”
石父石母都很惊讶:多少知青挤破了头都想回城,石国强咋跟别人不一样,反而不想回来啊?
石父,“你是不是不想让我们求人?这个你放心,这些年,我跟你妈都很小心,虽说没站过队,可也没得罪过谁,去求个招工名额,应该还不成问题。”
石国强摇了摇头。
石母急道,“你是怕跟南南他妈分开是吧?你不用担心这个,咱石家也做不出那种回了城就抛妻弃子的事,爸妈的意思是你跟南南先想办法回来,以后再慢慢想办法让南南他妈和兰兰也回来。”
石国强笑了笑,他回城就难于上青天,更何况程爱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而他答应过程爱淑,有她的地方才是家,他一辈子都会守着她跟孩子,哪儿也不去。
他说过的话,得算数。
石国强正想跟石父石母解释,一直没吭声的石南开了口,小脸很严肃,“爷,奶,我跟爸爸不回来。”
石母,“为啥不想回来?昨儿个奶带你去小学转,你还说这儿的小学比你们那儿的条件好。”
“我要跟丫丫一块儿上学,丫丫不来,我就不来。”
“丫丫是谁?”
石国强笑道,“爱淑认的干闺女,小姑娘聪明着呢,南南看她比看兰兰都亲。”
石母哄石南,“回头爷奶想办法也让丫丫回来。”
石南却不上当,“丫丫说她不是城里人,她回不了城,不过她说她以后肯定会考到城里来,到时候我跟她一块儿考。”
石南再聪明,也只是个孩子,孩子的话作不得数,这事儿还得石国强拿主意,石母再次征询石国强的意见时,石国强却比石南还要坚定。
“爸,妈,我跟爱淑说过,不会跟她和孩子们分开的,我要是回来了,难保她不会胡思乱想,而且一年半载的,她也回不来,我们分居两地,万一我俩中间会有啥变数,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所以目前先这么着吧,就是苦了你们俩,身边也没个人能照顾一下。”
第76章 上学
石国强说了不想回城的理由; 石母叹了一口气。
石国强是独子,按理来说; 是轮不到下乡的。
可他们老两口看当时局势风雨飘摇的; 城市里比农村闹腾的更厉害,他们怕他们出了啥事再牵连到石国强,所以就把石国强送去插队。
插队虽然苦了点,但好歹安全点。
后来石国强说当地有一户人家很照顾他; 后来又说他看上了人家姑娘,想跟那姑娘结婚,他们老两口权衡再三; 答应了。
石国强在当地找一个家庭成分好的; 对石国强来说,是又多了个保障。
而且石国强身边能多个人照顾; 他们老两口也能稍稍安心些。
后来石国强每次来信,都跟他们说他过的很好,字里行间,他们也能看出来儿子确实过的很好,这说明,他们儿子找的确实是个好媳妇。
这样的媳妇,他们也不舍得说不要就不要。
可石国强要是回了城,小两口就得两地分居,时间久了,出现变数的可能性确实很大,石母也不忍心拆散那个原本和和美美的家。
石父想了想; 决定退而求其次,“要不让南南跟着我们,毕竟这里的条件要好一些。。。。”
石父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石南给打断了,“爷爷,我不回!”
石父引诱他,“爷爷这儿有公园,有动物园,有书店,有图书馆,吃的东西也多,今天早上你奶给你买的豆浆油条,你不挺喜欢吃吗?往后爷爷奶奶天天买给你吃,回头爷爷奶奶还带你去吃酱牛肉,卤猪蹄,灌汤包子,高门台的灌汤包子可好吃了,里面全是汤汁,又鲜又香。。。。”
不论石父和石母咋引诱,石南就是不为所动,坚持着一定要跟王美清一块儿上学,然后一块儿考到城里来。
石母颇为无奈,“你们下次回来,把丫丫也带过来,我想看看到底是个啥样的小姑娘,叫南南连爷爷奶奶都不要了。”
石父和石母虽然想让儿孙陪在身边,可他们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寻死觅活的逼儿孙回来,而且他们也看出来了,儿子那一家子,过的和和美美的,他们咋忍心拆散他们。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喜欢吧。
石国强等到石父身体确实没啥问题了,就带着石南回来了。
刚回村,石南就迫不及待的跑过来找王美清了。
石南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打开来,里面是几颗圆圆的橙黄色糖果,外面还裹着一层糖霜。
石南拿起一颗递到了王美清嘴边,“这就是冰糖金桔干,你尝尝好不好吃?”
王美清就着石南的手吃了糖果,是颗软糖,估计是用金桔做的,甜中带有那么一点点酸。
石南一脸期待地看着王美清,“好不好吃?”
王美清点了点头,“好吃。”
石南笑了,用手比划了一下,“我给你带了这么大一包,都放在我爸的包里,你可以吃好久。”
兴冲冲跑过来找哥的石兰,心酸的停下了脚步:她哥又把她这个亲妹妹给忘了……
不过很快的,自愈能力很强的石兰又自我安慰道,“哥不给我吃,二丫也肯定会给我吃,我俩是好朋友嘛。”
这么一想,石兰立马又高兴起来,大声喊道,“哥你回来了!”
是啊,石南回来了,一切又跟以前一样,平静又顺遂。
平静的日子过的飞快,仿佛是转眼之间,时间就到了1975年的夏天。
王美清已经5岁了,她想去上学了。
孙桂枝倒没啥意见,老闺女聪明,学啥都快,那些比她大好些的,都不一定有她强呢。
罗老太却不舍得,说她小,上学太早会累坏脑子。
王美清听得直乐,“姥姥,脑子是越用越灵,咋会累坏。”
倒也是这么个理儿。
罗老太又找了个理由,“你这么小,姥姥又不在身边,万一别的孩子欺负你咋办?”
“南南哥在学校呢,他会照顾我的。”
罗老太想想也是,别看石南小,护短着呢,尤其是对王美清,要是谁敢欺负王美清,他敢跟别人拼命。
罗老太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别的理由拦着王美清,只好说了实话,“姥姥这不是舍不得你嘛,你长这么大,还没离开过姥姥身边呢。”
王美清可是罗老太一手带大的,感情上比对别的孙子都深,王美清离开她一会儿她都想,去学校上了学,一整个上午和整个下午都见不到宝贝外孙女的身影,想想就不能忍受。
王美清摇着罗老太的胳膊撒娇,“我晌午会回来的嘛,姥姥,你就答应吧。”
王美清一撒娇,罗老太就抗不住,心里再舍不得,也还是答应了,亲自带着王美清去学校报名,哪知到了学校,负责报名的老师一问王美清年龄,给拒了。
农村的孩子上学普通都晚,岁9岁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多的是,就是石南,也是7岁才上的一年级。
而王美清才5岁,还是个狗屁不通的娃娃,象她这么大的孩子,好些都还穿开裆裤呢,上的哪门子学啊。
再等两三年再来吧。
王美清忽闪着大眼睛跟负责报名的老师说道,“老师,要不然你考考我吧,我要是答不上来,我就不来上学了。”
负责报名的老师姓姜,是个年轻的女老师,看王美清长的可爱,看着也聪明,还是很喜欢王美清的,但是王美清实在是太小了,所以也没把王美清的话当回事,便以哄小孩子的口气跟王美清说道,“那好,老师就考考你,要是答不上来,可不许哭鼻子啊。”
王美清小手背在身后,“老师你考吧。”
“1加1等于几?”
“2。”
“那1加2呢?”
“3。”
“1加3呢?”
“4,老师你考的太简单了,要不你考20以内的加减吧,我都会。”
王美清不敢显得太过聪慧,所以没敢把数目说的太大,20以内的加减就足够了。
石国强以前教石南的时候,她在一边旁听过,所以她会20以内的加减,也说得过去。
她是出了名的聪明嘛。
姜老师纯粹就是看王美清长的可爱,所以想逗逗王美清,可王美清的这句话,一下子把她给震住了:这孩子,口气还挺大,还让考20以内的加减,那可是二年级才学的内容。
姜老师显然不大相信,“那老师问你,10加5等于几?”
“15。”
“20减3呢?”
“17。”
……
姜老师连着问了好几道,有加法也有减法。
对小娃娃来说,减法比加法要难,毕竟这里牵涉到借位,可王美清却全都答对了,还答的很快,连手指头都不用掰。
姜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怕不是个神童吧?
为了能上学,王美清又拿出了个杀手锏,“老师,我还会背乘法口诀表,我背给你听,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王美清流利地背着乘法口诀表,连个哏都没打,背完了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老师我只会背,不会算。”
看着被惊艳得几乎石化的老师,罗老太得意极了,忍不住显摆道,“我家二丫,打小就聪明,5个多月就会说话了,现在她不光会算数,还会念小人书呢,不信你问问南南爸,就是你们学校石老师,二丫都是跟他学的,二丫是啥水平,他最清楚。”
王美清扯了扯罗老太,示意罗老太弯腰。
等到罗老太弯下腰,王美清才趴到她耳边小声道,“姥姥,在外头要叫我大名,王美清。”
她可不想跟她妈一样,都快四十的人了,还被她姥姥叫“狗妮。”
罗老太恍然大悟,“姥姥给忘了。”
直起身,竟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不过这回把二丫给改成了王美清。
罗老太刚说完,就看到石国强象是朝着这边来,便大声招呼石国强,“国强,你过来跟这位老师说说,咱二丫是不是打小就聪明。”
石国强过来,弄明白是咋回事后,笑了,“美清这孩子,确实比一般孩子都要聪明,她虽然小,但跟上课,完全没问题,我建议学校录取她,要不然,怕是会误了一个好苗子。”
姜老师终于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在笔一挥,在报名表上写下了“王美清”仨字。
石老师说的对,这孩子是个好苗子,不录取她,难道录取那些连自己大名都说不清的孩子吗?
也亏得这年头对入学年龄卡的不是很严,要不然,就算是王美清表现的再聪明,就年龄不够这一点,就卡着她上不了学。
王美清上了学,作为王美清最忠实的小跟班,石兰也吵着要上学。
虽说石兰不如王美清聪明,但她毕竟有石国强这个当老师的爸爸,学的东西肯定比一般的孩子都多的多,报名时也小小的秀了一把,然后也顺利的上了学。
因着罗老太的刻意宣传,也就半天的功夫,几乎全大队的人都知道王美清上学了,而且报名的时候,因为会的东西多,把负责报名的老师都震得一愣一愣的。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孙曼娜耳朵里,孙曼娜的好胜心上来了,琢磨着让王晓菲也去上学。
王晓菲比王美清还大一岁呢,王美清会的,她家晓菲也一样会。
这几年,孙曼娜把回城的希望都押在了李建业的身上,跟李建业一直保持着联系。
李建业也确实想帮她一把,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说白了就是没那个能力帮忙。
渐渐的,孙曼娜也死了回城的心。
不过,她回不了城,却一心想让王晓菲进城。
作者有话要说: 谁来陪韭菜唠会儿嗑,谈谈掉发的事,再这么掉下去,韭菜迟早会成个秃韭菜……
第77章 抢人
这些年; 孙曼娜恨透了这里的一切,也恨透了身边这个恶俗的婆婆和窝囊的男人。
这一切; 她这一辈子怕是摆脱不了了; 她不想她闺女跟她一样,在这穷窝窝里憋屈一辈子。
所以,王晓菲必须得上学,王留柱家庭成分好; 别说三代了,就是往上数十代,都是贫农。
家庭成分好; 王晓菲就有机会通过推荐上大学; 成为一个工农兵大学生,上了大学; 就能离开这个穷窝窝了。
在孙曼娜的计划中,是让王晓菲满7岁再去上学,一是怕王晓菲年龄小跟不上功课,再一个是她没钱。
以孙老太的德性,肯定是不愿意拿钱给王晓菲上学的,她想自己攒钱供王晓菲念书,她现在已经偷偷攒了1毛5分钱了。
哪知道王美清5岁就上了学,王晓菲说啥也不能输给王美清,所以王晓菲必须得跟王美清一块儿上学,而且还要一个年级,一个班。
这两年; 孙曼娜不跟孙老太正面刚了,却又跟孙桂枝暗暗较上了劲儿。
确切点说,是让王晓菲跟王美清暗暗较上了劲儿。
孙桂枝家日子过的好,王美清又受宠,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好的,王晓菲比不过。
吃穿用度上比不过,那就比聪明才智。
罗老太好显摆,尤其是爱显摆宝贝外孙女,王美清学会了啥,不出半天,她就得瑟出去了。
这要传到孙曼娜耳朵里,孙曼娜立马就去教王晓菲。
反正是王美清会的,王晓菲也得会。
孙曼娜还就不信了,她一个城里人生的娃,会比不过一个骨子里都带着土味的农村娃。
王晓菲去上学,王留柱倒是没啥意见,反正他对孙曼娜一向是言听计从,不过在孙老太这儿,不出所料的被卡住了。
“小丫头片子,早晚是人家的人,上的哪门子学,在家里学着做饭做针线活才是正经事。”
孙曼娜没理她。
孙曼娜现在想开了,跟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俗老太婆计较啥,就是把自己气死,老太婆也是死性不改。
所以她现在不再直接跟孙老太起冲突,有了啥事,她让王留柱去跟孙老太交锋。
反正在她跟老太婆之间,王留柱基本上都会偏向她。
这回也一样,不管孙老太说啥,她都不理不睬,转过身就向王留柱施压,她也不多说,就一句话,“反正晓菲得去上学,你看着办吧。”
王留柱权衡再三,觉得还是得听媳妇的,就去问孙老太要钱,孙老太那叫一个气啊,用手指狠狠戳着王留柱的脑门,“你说你,在你媳妇跟前,啥时候才能硬气一回?你说这都多少年了,她生了个赔钱货她就趴窝了,她有啥底气问我要钱?这要搁以前,早就被休了!还由得她在这儿蹦哒。”
王留柱闷闷地蹲在一边。
其实他心里头也奇怪,自打生过王晓菲,孙曼娜的肚子为啥再也没有过动静。
虽然他沾孙曼娜身子的次数不多,可也不是绝对没有,而且回回他还挺卖力,这都5年了,咋一次都没中过?
没有儿子,就是绝了后,以前他心里还是有点难受的,不过他现在已经想开了,可能他就是命里无子。
既然是命中注定的事,那就不强求了,要不然,不光没儿子,怕是媳妇也没了。
王留柱知道不管他咋求,他娘都不会往外拿钱,索性也不求了,把孙曼娜撂给他的话又原样撂给了孙老太,“反正晓菲得去上学,你看着办吧。”
说完就走了,气得孙老太在后头跳着脚的骂。
骂归骂,最终孙老太还是妥协了。
自打上回崴着脚在床上躺了个把月,孙老太精气神已经没有原先那么足了,她也看出来了,孙曼娜和王晓菲是指望不上了,她以后真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王留柱,要是王留柱也恨上她不管她了,那她只能躺床上等死了。
孙曼娜如愿拿到了给王晓菲报名上学的钱。
孙曼娜一直都在教王晓菲算数识字,所以也顺利的入了学。
负责报名的姜老师大发感慨,“往年咱们学样招的学生,别说识字算数了,连自己的大名叫啥都说不出来,可今年竟然一下子招了仨“神童”,尤其是那个叫王美清的,那叫一个聪明,长的又好看,真招人喜欢,我得向校长打个申请,把她要到我班上。”
好学生谁都想要,她得先下手为强。
公社小学是面向整个公社招生,所以来上学的学生比较多,今年一共招了俩班,姜老师就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
跟姜老师一个办公室的杨老师笑道,“你呀,晚了一步,王美清早就被李老师抢走了,李老师都说了,她可是早在两年前就看上那孩子了,就等着那孩子来上学呢。”
杨老师口中的李老师,就是当年石南那一届的报名老师,也是今年另一个班的班主任。
为了能把王美清要到自己班,李老师是年年都盯着来报名的学生,今年一看到王美清来了,二话不说,先下手为强的把王美清抢到了自己班上。
姜老师愣了愣,“我刚把报名表递上去,王美清就已经被李老师抢走了?”
“抢走了,刚我还听到她在那儿得瑟呢,还有那个叫石兰的,也去了李老师班上,我听说那个叫王晓菲的,她妈主动要求跟王美清一个班,校长怕是已经批准了。”
总共仨“神童”,李老师都给抢走了,姜老师顿时捶胸顿足,“她下手也忒快了吧?!”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没抢到人的姜老师因为自己下手晚而痛心疾首,抢到人的李老师喜笑颜开,连着好几天都乐得合不拢嘴,走个路都觉得能飘起来。
跟李老师一样高兴的,还有康伟,听说王美清也来上学了,开学第一天就跑到王美清班上找王美清,“丫丫,你总算来上学了,我跟你说,我爸又给我寄过来好多小人书,回头我拿过来咱俩一块儿看。”
他妈管的严,除了上学都不让他出门,现在王美清来上学了,他俩在一个学校,他妈再也管不着他找王美清玩了。
跟着过来的石南不高兴的把康伟推开了,“你都三年级了,还跟一年级的小姑娘玩,你羞不羞。”
康伟不服气道,“你也是三年级,你为啥来找丫丫?”
石南理直气壮,“我是丫丫的三哥,姥姥早就跟我说了,叫我在学校多照顾丫丫。”
康伟一下词穷,绷着小脸,一幅要生气,却又不知道跟谁生气的样子。
王美清怕他哭,赶紧给他顺毛,“李老师说过一会儿要打扫卫生,等有空了我就去找你玩。”
石南不满地皱起了小眉头,王美清悄悄扯了下他,石南只好不吭声了。
听了王美清的话,康伟立马又高兴起来,“那过一会儿咱俩一块儿打扫卫生。”
见王美清点了头,才高高兴兴的跑了。
石南,“丫丫你别跟他玩,他脾气可坏了,在我们班,都没人理他。”
“他也不是脾气坏,他只是不知道咋跟别人相处。”
康伟不象他们,从小就是跟村里其他孩子一起野大的,康伟一直跟着他妈,他妈管的又严,不让他跟别的孩子接触,没跟别的孩子接触过,他咋知道咋跟别的孩子相处?
其实他的本性是不坏的,要不然,那次他们去他家,他也不会把所有的小人书都搬出来给他们看。
虽然后来一生气,又把小人书都拿走了。
石南还想说什么,看到李老师来了,只好走了。
头一天开学,也不会正式上课,一般都是先打扫下学校的卫生。
经过一个暑假,学校的院子里都是杂草,好些地方,杂草都长的有一人高。
所以开学第一天,学生和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拔草。
李老师先把班里的学生都召集到一块儿,分派了下今天的任务,为方便管理,又给学生分了三个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出来。
别看大家来学校才半个多小时,可王美清已经凭自己的聪明,相貌还有衣着打扮和谈吐,得到了大家的拥戴,尤其是她身上背的绿书包,大家都眼馋着呢。
绿书包是王永兵听说王美清要上学了,特意寄过来给王美清用的,崭新崭新的,上面还绣了一颗红五星。
跟着绿书包一块儿寄过来的,还有一个铁皮文具盒,上面画的是几个少先队员向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行少先队礼。
打开文具盒,盒背面还印有乘法口诀表。
这年头大伙儿都穷,学生用的书包,基本上都是用做衣裳剩下的边角料拼到一起缝制成的,文具盒也是从赤脚医生那里讨来的装注射液的纸盒改成的。
这么一对比,王美清的绿书包和文具盒就显得特别亮眼。
尤其是男孩子,对跟军营有关的东西,天生就有好感和向往,看到王美清的绿书包,羡慕得不行,团团围着王美清,想要摸摸绿书包。
王美清也很大方,来者不拒,谁想摸只管摸。
小孩子心思最是单纯,你对他好,他也会对你好,王美清大方,不光让他们摸绿书包,还让他们挎着绿书包过过瘾,就这么一件事,王美清就在他们中间有了威信。
相较于男孩子,女孩子可不是都对王美清有好感,王美清就听到两个女孩子在那儿嘀嘀咕咕,说她不是来学习的,是来显摆的,还断言说就她这种爱臭美的性子,往后肯定学习不会好。
那两个小姑娘,年龄都有点偏大,年龄大,心眼也多了,自己不当面跟王美清为难,而是在别人跟前唧唧咕咕的说王美清的坏话。
作者有话要说: 康伟:我要跟丫丫玩
石南:丫丫是我的,谁也抢不走。
从此石竹马正式开启“盯妻眼”……
第78章 拔草
王美清自然不会跟两个小孩子去计较; 而且她也知道,那两个小姑娘哪里是看不惯她; 分明是眼红她; 眼红她身上的衣裳没有补丁,眼红她有新书包有新文具盒。
这就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葡萄可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上的,吃不上那就只能眼红,而且是王美清又不是真的小孩子; 她们那些酸溜溜的话,对王美清没有一点儿影响。
她又不是人民币,没想过人人都喜欢她。
王美清的人气高; 李老师刚说过每组要选个组长出来; 王美清这组就众口一词的喊,“我们组选王美清当组长。”
作为王美清的忠实小跟班; 石兰喊的最响,“我们选二丫!”
王美清扯了扯她,石兰吐了吐舌头,赶紧改口,“我们选王美清!”
李老师笑眯眯地看向王美清,“王美清同学,你愿意当组长吗?”
同学们信任她,她咋会不愿意呢?
王美清落落大方的回道,“我愿意。”
说完了还面向大家鞠了一躬,“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
李老师感慨:也不知道这孩子的家人平时都是咋教的,咋就教出来这么懂事的孩子。
王美清这组定下了王美清当组长; 另外两组也七嘴八舌地嚷嚷着选自己的组长,有胆子大性子活泼的孩子,还大声毛遂自荐。
王晓菲在第二组。
上学前,她妈跟她说了,不管做啥,都不能被王美清压下去。
现在王美清当上组长了,王晓菲也要当组长。
可他们组里没一个人选她,她也想象有的孩子那样毛遂自荐,可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洗得发白还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衣裳,再看看王美清身上穿的粉红色还带花边的的确良上衣,她就没勇气吭声了。
她妈总让她跟王美清比,可她拿啥跟王美清比啊,王美清她妈有钱,她二哥有钱,还有一个当兵的三叔也有钱,时不时的给她寄东西。
一家人都宠着王美清,吃的穿的用的都先紧着王美清吃用,王美清长这么大,王晓菲都没见过王美清穿补丁衣裳。
而王晓菲,就没穿过不带补丁的衣裳。
俩人差这么多,咋比?
她羡慕王美清,更嫉妒王美清。
其他人可不知道王晓菲那丰富的心理活动,选组长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一阵吵闹后,另外两个组的组长也选出来了,李老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