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小公举-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知道呢。”
一个妇女笑着冲孙桂枝嚷嚷,“要是上了报纸,多拿一份给我,回头我家那臭小子说媳妇的时候,我就拿给人家看看,看在你的面子上,说不定我家那臭小子能说个好媳妇。”
旁边一个妇女笑骂道,“呸,你家成林才5岁的娃,你就想着当婆婆了。”
“这事儿得趁早想,晚了好媳妇就叫人给抢走了,你看人家爱淑,就比咱机灵,早早就把二丫给定住了,那可是个福娃娃哟,我看着就眼馋。”
有妇女听了,好奇地打听,“两家真成亲家了?”
“你听她在那儿胡说,没影儿的事。”
“那还不是早晚的事,你没瞅那俩娃形影不离的。”
。。。。
王美清早就被孙桂枝抱着走远了,要不然,她听到这些妇女的八卦,怕是会满头黑线吧。
红旗公社这次有不少人被评为“抗洪积极分子”,公社专门抽调来两辆拖拉机,把人一块儿拉过去。
所以孙桂枝要先去公社跟大伙儿集合,到时候一块儿坐拖拉机去县里。
孙桂枝她们到公社大院的时候,大院里已经来了不少人,有认识孙桂枝的,就过来跟孙桂枝打招呼,还跟大伙儿介绍孙桂枝。
大伙儿一听,这就是传遍了各生产大队的那位救人英雄啊,了不起哟,都纷纷朝着孙桂枝竖大拇指。
罗老太骄傲地挺起胸膛,逢人便说,“这是我闺女。”
简直恨不得诏告天下:这位救人的英雄,是她闺女。
大伙儿正站在院子里说笑着等拖拉机来,高大全走了过来,看到罗老太抱着王美清站在那儿,就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王美清知道上回她妈掉到河里,多亏了高大全,才保住了命,对高大全更有好感,远远的便冲高大全喊,“高伯伯,高伯伯!”
高大全走过来笑着摸了摸王美清的头,“要跟你妈一块儿去县上开表彰会啊。”
王美清脆生生道,“去给我妈助威。”
高大全乐了,“那我们一块儿去给你妈助威。”
说完又问王美清,“要不要跟伯伯一块儿坐车去县城?”
呀,这是让她坐吉普车去县城的意思吗?
坐吉普车当然要比坐拖拉机舒服多了,王美清扭着看她妈,眼睛晶晶亮。
孙桂枝笑道,“我们坐那车不大好,还是跟大伙儿一块儿坐拖拉机吧。”
高大全,“我过来就是想找个人跟我一块儿坐车,那车能坐下5个人,空着也是空着。”
高大全这么一说,罗老太也不再推辞,爽快道,“那今儿个咱就跟着高书记一块儿坐车过去,叫我也坐坐那四个轮的车。”
亲娘和闺女都想坐,孙桂枝哪还有不答应的,“那今儿个就麻烦高书记一回吧。”
这是同意坐吉普车了,王美清高兴得咧着小嘴笑,“谢谢高伯伯。”
“不用谢,来,让高伯伯抱抱。”
高大全说着,很自然的把王美清接了过去,“走,咱坐车去。”
高大全抱着王美清,跟孙桂枝并肩走着,一边走一边逗王美清。
罗老太跟在后面,看着前面那仨人,说说笑笑的,就跟一家三口似的,看着别提多温馨了。
罗老太心里就是一动。
罗老太不是那种死脑筋的人,什么好女不二嫁,这种思想在她这儿行不通。
说起来,王永兵已经走了快五年了,是该给闺女瞅个伴了。
虽说闺女有儿有女,也不愁钱花,可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别的不说,等到老了躺到床上不能动了,起码身边有个人给倒口水喝。
倒不是说儿女指望不上,儿女再孝顺,也不可能见天儿守在身边不是?
所以还是得找个伴。
高大全倒是个好人选,模样周正,人品也好,工作也好,是个万里挑一的好人选。
就是她闺女是个结过婚的,别说孩子都有好几个了,就是孙子都快有了。
而且她闺女虽说也拿工资,但不是吃公粮的城里人。
而高大全,听说他一直都没成过家,还是个大领导,她闺女有点配不上。
不过缘分这种事可不好说,万一这俩人就看对眼了呢?
崔莺莺一个千金大小姐看上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不就是俩人看对眼了吗?
罗老太心里顿时美滋滋的,越看前头走的仨人是越顺眼,看高大全的时候,已经用准丈母娘的眼光来看了。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吉普车就停在公社大院,司机就坐在车里等着,高大全他们上了车,司机就发动车子往汉阳县开去。
两辈子加起来,王美清都是头一回坐这种老式吉普车,充满了好奇,坐在车里东摸摸西看看。
这两吉普车无论是外观和内饰,以王美清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丑爆了,不过再怎么丑,也是整个公社唯一的一辆,一般人还真坐不上。
今儿个还不是高大全,王美清也没机会坐进来。
刚才坐车的时候,她可是看到了,公社大院里的那些人,看她们的眼光都羡慕着呢。
这么一想,王美清对高大全的好感又噌噌的涨了好几个百分点,爱屋及乌的,对那个她不大喜欢的康伟也表示了下关心,“高伯伯,咋不见康伟来我们大队玩?”
提到康伟,高大全就有点头疼。
就他来说,他是鼓励康伟来找王美清他们玩的。
康伟这孩子,从小到大,连个玩伴都没有,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就应该鼓励他多跟王美清交往,交往的多了,人就不会再那么孤僻了。
可康伟他妈,也是他妹妹高玉芬,管孩子管的太严,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把孩子绑在自己身边,说这个孩子脏,不能玩,说那个孩子性子野,也不能玩……
上回康伟偷偷跑到王庄大队,让高玉芬知道了,拉着康伟哭唧唧的哭了半天,都快把孩子吓傻了,最后又让孩子发誓说再不去王庄大队找王美清了才罢休。
他多说两句吧,高玉芬就眼泪汪汪的看着他,开始说她生这个孩子有多难,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他这个当哥的,是吵也吵了,劝也劝了,没用,他总不能因为这个就天天跟她吵架吧。
唉,他妹这个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看着她就让人头大。
为啥她就不能象孙桂枝这样,大大方方,爽爽朗朗的,多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一更哈
第71章 领奖
红旗公社离汉阳县城也就五六十里地; 开着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表彰大会在县委大礼堂召开,县委礼堂可比红旗公社的礼堂气派多了; 是一幢灰色的高大建筑; 屋顶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三角形的门楣上,嵌着一颗红五星,红五星下面是五个鲜红大字:为人民服务; 礼堂的两边也刷着大红标语,左边是“建设和保卫伟大祖国”,右边是“服从服务于四化大局”。
此时这里早已是人声鼎沸; 彩旗飘飘。
罗老太和王美清不是与会人员; 原本是不能进会场的,高大全想让她俩进去开开眼界; 便给经管领导说了一声。
经管领导一听她们两个是救人英雄孙桂枝的娘和闺女,立马大手一挥,放行。
进了会场后,高大全给罗老太和王美清安排好了座位便离开了。
他是公社书记,是坐在主席台上。
而孙桂枝这些先进,是坐在最前面最靠近主席台的位置。
王美清好奇地看着主席台,看到主席台正中间挂着一幅硕大的油画,油画正中间是两位领导的画像,画像两边,对称画着五面鲜艳的红旗。
主席台上一共有两排座位,王美清看到高大全走上主席台后; 和台上的人打过招呼后坐到了后排。
前排显然是给县里的领导准备的,而后排是各个公社领导的位置。
会议开始,开场照例是主要领导讲话,讲的都是一些场面话,无非是号召大家向先进分子学习,为早日实现国家四个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间或还要喊一些口号,下面坐着的也跟着一块儿喊,喊的那叫一个群情激昂。
王美清现在终于知道为啥现代的人喜欢怀念这个年代了,其实他们怀念的是这个年代强大的精神信仰。
只要有了强大的信念支撑,再穷再苦也打不垮。
主要领导讲过话后,表彰大会便开始了。
各个公社推选出的先进分子,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喜气洋洋的走上主席台领奖。
别人都是一个奖,只有孙桂枝是俩奖,人家是上台一次,她是两次,第二次还就她一个人,站在主席台上,万目瞩目,别提多风光了。
第二次上台领奖的时候,给她颁奖的领导郑重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一下孙桂枝的英雄事迹。
“孙桂枝同志为了搭救社员的性命,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激流之中,奋力把社员推到了岸上,自己却因为体力不支,沉入水中。在这里,我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红旗公社的高大全高书记,关键时候,是他跳入水中,救了孙桂枝同志。高书记原本也获得了“救人英雄”的光荣称号,可他说他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所以婉拒了这个奖项,但在我们看来,他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高书记,请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下英雄的真容。”
不得不说,这位领导的发言非常有感染力,在高大全站起来向大家鞠躬致意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孙桂枝的母亲罗秀荣同志,也是一位英雄母亲,在抗战和国内解放战争中,为我们赢得最终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听说这位母亲今天也来到了会场,罗妈妈,请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罗老太是咋也没想到,今天她也能跟着风光风光,乐得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她可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人,当下便抱着王美清,站起来落落大方的向大家挥手。
得,这下大家不光认识了英雄的母亲,还认识了英雄的闺女。
小娃娃长的真是好,不亏是英雄家的闺女。
全场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等到掌声停下来了,领导才继续说道,“同志们,我们的英雄将自己的汗水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国家才走出了泥淖,迎来了光明,让我们一起向英雄学习,为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志,请大家全体起立,再次为我们的英雄鼓掌!”
会场上又是一阵暴风骤雨般的掌声。
“下面请我们的英雄孙桂枝同志给大家说说她的感想。”
孙桂枝有点懵,让她说,她说啥?
其实她最大的感想就是往后再遇到二狗子娘那种事,她就不会光想着咋救人,而是要咋保住自己的命。
在确保自己能保命的情况下,再考虑救人。
不过这种真心话,不能说呀,那就感谢吧,感谢国家和人民,感谢各级领导,连王满银这个大队长也给感谢上了。
反正都谢一个遍总没错。
感谢完了又说了一些场面上的话,自然是又引起热烈的掌声。
颁奖结束,孙桂枝喜滋滋的下了主席台,手里拿着俩奖状,俩奖品,一路走过来,吸引了不知道多少羡慕的眼光。
其实这个年代的奖品,基本上都是那三样:奖状,笔记本再加上一个搪瓷缸。
笔记本和搪瓷缸上一律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就是这么简单的奖品,在这个荣誉至上的年代,让无数人趋之若鹜,多少人辛苦一辈子,也不见得能拿上一个,可孙桂枝一拿就是俩,你说能不惹人羡慕吗?
罗老太看着奖状和奖品,笑的是合不拢嘴,“比你娘强。”
孙桂枝,“哟老太太,您终于承认你闺女比你强了。”
罗老太拿手去戳她额头,“比我强又能咋的,不还得管我叫娘。”
王美清往左边扭身,抱抱孙桂枝,“妈最厉害。”
又扭过身搂搂罗老太,“姥最最厉害。”
罗老太登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还是我的小乖乖会说话。”
正说笑着,一个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的工作人员走了过来,说是要拍张罗老太和孙桂枝的合影。
罗老太,“把我外孙女也拍上。”
工作人员笑道,“行。”
罗老太抱着王美清坐在椅子上,孙桂枝拿着奖品站在罗老太的右手边。
祖孙三人都是精精神神的,工作人员表示非常满意,正要按快门,突然灵机一动,让孙桂枝把手里的奖品放到了王美清的怀里,这才满意地后退两步,“笑一笑,对,就这样,不要动,我要拍了。”
“喀嚓”一声轻响,神采奕奕的祖孙三人的笑容便被定了格。
这张照片可是要上报纸的,工作人员连题目都想好了,叫薪火传承。
肯定倍受好评。
刚照好相,王满银便过来了,叫祖孙仨一块儿去吃饭。
每次下面的人来县里开会,县里都会管一顿饭,毕竟都是大老远过来的,到饭点了也回不去,总不能叫社员们都饿着肚子吧,所以县里每回都管饭。
尤其是这种表彰大会,更是管饭,还是好饭好菜,也算是对先进分子的另一种奖励吧。
据王满银说,管的这顿饭非常丰盛,有肉有白面馒头,随便吃,管饱。
这年头,有肉有白面馒头还随便吃,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吃饭的地方就在县委食堂,人多,食堂小,桌椅板凳也不够,来的早的还有地儿坐,来的晚了,就随便找个地儿蹲着了。
孙桂枝他们过来的时候,看到食堂里蹲的站的都是人,人人一碗菜,手上还抓着俩仨大白馒头,吃的那叫一个香。
这么多人,炒菜那是不可能的,一般都是炖上一大锅烩菜,一人给盛一碗,不够吃还可以再盛。
大白馒头就在旁边的大箩筐里放着,堆的跟小山似的,随便吃。
总之肯定是管饱。
孙桂枝他们刚进食堂,有人看他们这一行又是老人又是孩子的,便站起来让了个位置,自个儿蹲到墙根那吃了起来。
孙桂枝让罗老太和王美清在饭桌前坐下,然后和王满银一块儿打饭菜去了,不大功夫,便端着两碗菜走了过来,放下菜,又去拿了仨馒头,祖孙仨一人一个。
饭菜果然是王满银说的那样,很丰盛,虽然只是一个菜,可里面都是一咬满嘴流油的大肥肉,这可是一顶一的好菜。
王满银咬了一大口肥肉,满足得直叹气,“等咱们国家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咱们大队就养上一大群猪,一天宰一头,天天吃肉。”
王美清,“满银叔,天天吃肉,你准备咋吃?”
王满银,“当然是炖着吃,今儿个萝卜炖肉,明儿个粉条炖肉,后儿个白菜炖肉,吃个过瘾。”
罗老太鄙视道,“就知道炖,没见过世面。”
王满银虚心请教,“老太太,您见多识广,您给说说,肉还有啥吃法。”
罗老太,“那肉的吃法可多了,红烧肉,回锅肉,粉蒸肉,梅菜扣肉,酱肉,白切肉,卤肉,烤肉……知道红烧肉是咋做的不?做红烧肉最好用五花肉,七分肥,三分瘦,肉先焯水,再放到锅里煸炒,然后放糖,盐,酱油,桂皮,八角,加水慢慢炖,啥时候肉炖的酥烂就成了,红扑扑,亮晶晶,香喷喷,趁热咬上一口,入口就化,那香味,保准你们吃一回想三年。”
那些吃饭的人,都围过来听罗老太说话,罗老太说着说着,就听到周围响起一阵吸溜口水的声音,有一个小伙子都快要馋哭了,“哎哟老太太,您快别说了,再说下去,我的口水都不够用了。”
旁边一人拍了那小伙子一巴掌,笑骂道,“瞧你那点出息。”
小伙子不服气道,“刚才我听你吸溜口水,比我吸溜的都响。”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声。
作者有话要说: 在此韭菜也想提醒大家,在救人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先保护好自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再考虑救别人,毕竟除了身体力行,还在其他方法可以救人,比如大声呼救,比如报警什么的,生命只有一次,请大家一定要珍惜……最后祝大家都能痛痛快快的吃红烧肉,不用担心money也不用担心长肉肉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彼岸花 1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2章 额外补助(今日有红包哦)
其实不光周围这些人被罗老太勾得流口水; 就是王美清,也被罗老太的描述勾起了馋虫。
说起来; 她都好多年没有吃过红烧肉了; 姥姥要不说,她都快忘了世上还有红烧肉这道美味了。
姥姥这么一说,关于红烧肉的记忆就都跑了出来。
她馋了。
王美清看着罗老太,眼睛晶晶亮。
罗老太最了解她这个宝贝外孙女; 一看王美清那样子,就知道这孩子也馋红烧肉了。
对王美清的要求,罗老太一向是有求必应; 当即手一挥; “馋红烧肉了是吧,明儿个……”
话还没说完; 便被孙桂枝给打断了,“娘,翠英快生了。”
孙桂枝多了解她娘啊,她娘刚开口她就知道她娘想干啥,肯定是想说“明儿个姥就买肉给你做红烧肉。”
家里确实是攒了点肉票,要是搁以前,小闺女馋了,孙桂枝肯定是二话不说就去买肉给闺女解馋。
可杨翠英眼看着快要生了,等孩子生下来,要办满月酒,办满月酒就得买肉; 家里那点肉票都不一定够呢。
从里面匀出一两二两的炒到菜里给小闺女解解馋还可以,可做红烧肉怕是不行。
孙桂枝这么一提醒,罗老太才想起家里还有一个快生的孕妇。
罗老太本来还想给宝贝外孙女展示一下厨艺呢,这下展示不成了,心里那个遗憾哟,安慰王美清道,“过段日子姥再给你做红烧肉。”
王美清啊呜一声吃了一大口菜,“姥姥我不想吃红烧肉,我喜欢吃这个。”
瞅瞅孩子多懂事,这么懂事的孩子,连口红烧肉都吃不上。
把罗老太心疼得哟。
孙桂枝和罗老太话,一字不落的被在旁边吃饭的高大全听了去。
尤其是王美清想吃红烧肉时那期待的小眼神,让人看了想笑又有些不落忍。
高大全想起,他手里倒是还有些肉票,既然孩子想吃红烧肉,就把肉票给了孙桂枝,让她去给孩子买点肉吃吧。
高大全这么一想,就想站起来去给孙桂枝说一声。
可刚一站起来,他又觉着不大对,他跟孙桂枝非亲非故的,突然送人家肉票,总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吧。
啥说头都没有,突然说要给人家肉票,还不得把人家给吓住。
高大全又坐下了,绞尽脑汁的想理由,可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不方便送,那就想个别的法子,比如趁孙桂枝不注意,把肉票丢在她脚边让她捡走?
这也不行,以孙桂枝的为人,她捡到肉票,肯定不会一声不吭的拿走,而是上交。
要不然买了肉在家里烧好,然后让王美清去他家吃?
这倒也可行,就是去他家吃的话,孙桂枝不大方便跟孩子一块儿过去。
孩子吃肉,总不能把当妈的撇到一边吧。
做事向来稳妥,从不为工作上的事发愁的高大全头一回遇到了难题,顿时觉着吃到嘴里的肉都不大香了。
就这么绞尽脑汁的想了两天,总算给他想出了一个自觉再合适不过的理由。
于是这天孙桂枝去公社办事的时候,要走的时候被高大全叫住了。
高大全把她叫到自己办公室,看四周没人,迅速掏出几张肉票塞到孙桂枝手里。
孙桂枝有些莫名其妙,“给我肉票干啥?”
高大全,“这是县里给几个表现特别突出的先进人物额外发的补助,咱们公社就3个人,里头就有你。”
孙桂枝惊喜道,“还有这好事?”
高大全认真地点头,“因为是给你们几个额外的补助,县里的意思是最好不要声张,省得惹来闲话。”
孙桂枝连连点头,赶紧把肉票塞到了兜里,“我懂我懂,高书记,肯定是你帮我说话了,要不然,怕是轮不到我。”
高大全不自然地咳了一声,“你是咱县唯一一个救人英雄,咋会轮不到你?这都是你该得的。”
孙桂枝眉开眼笑,“说的也是。”
高大全最欣赏孙桂枝的一点就是,孙桂枝不矫情不做作,爽快,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心里松快。
孙桂枝拿着这些肉票,美滋滋的离开了公社大院,心想她的小闺女果然是个有福的,前两天想吃红烧肉,今儿个她就得了这份额外补助。
这些补助可是老天爷特意给她家二丫送来的,所以,必须得如二丫的意,买肉去,然后做红烧肉。
走到没人的地儿,孙桂枝掏出肉票看了看,一共一斤六两。
孙桂枝还挺纳闷,这额外补助的肉票,咋还有零有整的?这是肉票不够了,然后每人匀了点?
带着一脑门子的疑惑,孙桂枝去肉店买了块五花肉,把一斤六两的肉票花了个精光。
肉店的服务员都认识孙桂枝,看到孙桂枝一口气买了这么多肉,还问她,“孙姐,买这么多肉,这是家里有喜事了?”
孙桂枝笑眯眯,“老闺女想吃红烧肉,难得做一回,就多买点,一家人都开开荤。”
“托生到你家,你家小闺女可真有福气。”
“她最小,家人难免多疼她点,小娟,你帮我找个小点的麻袋装下。”
“好勒。”
现在人都穷,一年到头都难得吃顿肉,孙桂枝一下子买这么多肉,被人看到了,难保不会有人眼红。
这人要是眼红了,就容易起坏心,还是不张扬的好。
小娟给孙桂枝找了个小点的麻袋,把肉装了进去,孙桂枝拎着肉,兴高采烈的回了家。
到家后把袋子里的肉掏出来往案板上一放,得意地跟罗老太说道,“五花肉,一共一斤六两,够不够做顿红烧肉?”
罗老太吓了一跳,“你把家里的肉票都用光了?”
孙桂枝挺了挺胸膛,骄傲道,“我额外得的。”
罗老太顿时脸一沉,“你偷的?”
孙桂枝“……”你就不能想我点好?
“我是能干出小偷小摸那种事的人吗?这是县里额外补助的。”
罗老太脸上顿时雨转睛,高兴道,“县里还额外给发了肉票?”
“没几人有,所以这事儿你可千万别往外说。”
“我知道,这是谁给你的?”
“高书记,背着人给的,我觉着八成是他替我说好话了,要不然,这种好事可不一定能轮到我。”
高大全给的?还背着人?
罗老太总觉着哪里不太对劲,不过在那块上好的五花肉跟前,她也懒得去琢磨别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给她的小乖乖做红烧肉吃。
王美清一听说要有红烧肉吃了,高兴得直蹦,一直守在灶屋门口,看着罗老太将一块五花肉变成了一锅香喷喷的红烧肉。
红烧肉刚出锅,罗老太便用筷子夹了一块,吹吹凉,然后喂王美清吃。
这个年代的肉,即使啥也不放,就加点盐,就香得不得了,更何况是称得上精加工的红烧肉,肉质嫩滑,入口即化,唇齿留香。
王美清使劲点了点头,“香。”
罗老太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待会儿多吃两块。”
王美清想了想,“姥姥,南南哥也没吃过红烧肉。”
小哥哥对她那么好,有了好吃的,她也不能忘了小哥哥。
罗老太噗哧一声笑了,“少不了你南南哥的,一会儿姥姥分一半出来,叫你大哥给你南南哥送过去。”
因着王美清的关系,这几年,他们家跟程家处的就跟一家人似的,不管谁家有了好吃的,都会想着另一家,这次做了红烧肉,罗老太自然也不会把程家撇一边去。
王美清,“我去送。”
“叫你大哥送,你大哥跑的快。”
王美清只好点了点头。
红烧肉上了桌,肉香扑鼻,别说孩子了,就是大人,也被这香味勾得直流口水。
罗老太手一挥,“开吃。”
王美清,“大哥还没回来。”
就算是再好吃的东西,他们家也都是一块儿吃,这是她妈定的规矩。
罗老太疼爱地摸了摸她的头,“锅里给你大哥留着呢,快吃吧,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王美清这才拿起了筷子。
王莲清夹起一起肉,没有立马吃,而是放在跟前仔细端详,“这就是红烧肉啊。”
王美清,“姐姐你快吃,可香了。”
王莲清咬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好吃,真香,姥姥这是咋做的?”
“回头姥姥教你,现在,吃肉。”
一边说一边又给王美清又夹了一块儿,“小乖乖多吃点。”
王美清给罗老太和孙桂枝各夹了一块,“姥姥和妈也吃。”
她可是看到了,姥姥和妈,俩人都没动筷子,肯定是不舍得吃,留给他们吃。
罗老太和孙桂枝几乎同时开口,“姥姥/妈不爱吃这个。”
王美清眼睛小脸一板,“不爱吃也得吃,这是任务。”
罗老太和孙桂枝的心都要被这小宝贝给暖化了:这孩子,咋就这么招人疼呢?
“好,听小乖乖的话,我们吃。”
王美清这才笑了,“这才乖嘛。”
罗老太和孙桂枝被逗得都噗哧一声笑了。
正吃着,王爱军回来了,石南竟然也跟着过来了,罗老太赶紧让王建军给石南搬了个凳子过来,又让王莲清去石南盛饭。
石南却拦住了他们,“姥姥我不吃,我过来有事。”
“啥事啊?”
“明儿个我要跟我爸去看我爷爷。”
大伙儿听了就是一怔。
第73章 检举
石国强是头一批到王庄生产大队插队的知青; 说起来,也差不多快10年了。
在还没跟程爱淑结婚的时候; 他回去过一次; 打那儿以后,再也没回过。
孙桂枝听程爱淑提过,石国强的爸妈,好象也都是老师; 虽说没有被打倒,可日子也过的战战兢兢的,他们怕万一自己出啥事再牵连到石国强; 所以不让石国强回。
再加上石国强家离这儿有点远; 坐火车都要坐上两天一夜,车票钱都不是小数; 所以如果不是有特别要紧的事,石国强是不会回的。
这突然要回去,是石父石母出啥事了?
罗老太拉着石南问,“为啥突然回去看你爷爷?”
石南摇了摇头。
孙桂枝坐不住了,把筷子一放,“我去问问爱淑。”
说完,饭也顾不上吃了,起身去程爱淑家了。
罗老太皱眉:可千万别出啥事。
王美清一听说石南要去看他爷爷,就一直怔怔地看着他,心里莫妙还有点小难受。
石南走到她跟前,郑重其事地跟她说道; “明儿个我就走了,顶多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