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系统]大唐宝宝成长日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酆海傩战园簿永忠怠S谑桥丫嗡的娣词О堋
幽州战役一触即发,叛军拟攻下幽州朝洛阳而来,正在洛阳行宫同三千美人共度春。宵的皇帝得知消息,气的摔碎了最爱的玉器,传旨长安命太子平乱的同时,在羽林军的护卫下,带着贵妃和一众美人连夜沿京杭大运河南下扬州。长安在叛军的行军路线上,显然也比洛阳安全到哪去。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微博见到一个超可爱的小天使给我的留言。
只能说,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存在,所以作者菌才能坚持下去,才能不敢不努力啊!群么么(づ ̄3 ̄)づ╭?~
第86章 大唐宝宝成长日记八六
扬州城,烟花三月。
城内一处青瓦小院; 木门咿呀一声从外打开; 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师尊!平卢和成德二州叛反了!现在正打幽州呢!”
院子里蹲在地上的孙大夫咦了一声; 放下手中的草药,站起身来; 朝药童招手:“这是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朝廷出兵了吗?派的谁呀?”
“这是从府尹那里传出来的; 说是要招募府兵。还没听哪位将军领旨出兵平叛,但约莫圣意会落在虞大将军上。”
“这倒也是; 毕竟幽州是虞小子辖下的。”摸了摸白须,孙大夫背着手朝屋内走去; 边对药童说:“你去发信号; 让谢云流回来商议事情。”
“是。”
彼时,在京城动荡,暗涌流动的时候,三皇子解除了府内的足禁。每日的朝堂均争论不休。
“寡人以为; 边境平卢、成德二州胡将作乱,以幽州之力虽能一挡,但到底不长久。诸位须知!东北境多为胡人居住地,若是让其连横; 直取幽州、那么洛阳便危急了。朝廷因当派兵支援; 彻底铲除胡祸!”朝堂上太子李瑛掷地有声。
肥头大耳的兵部侍郎当即出列,高声道:“殿下三思,此事不妥!朝廷出兵劳师动众,且劳民伤财; 区区蛮夷妄想逆反,军队必定难成气候,只需以幽州、常山(毗邻幽州)为堑,集二郡兵力击退即可。”
“臣附议。”底下一堆老臣贵戚纷纷附议,太子李瑛主张朝廷出兵援助,速战速决,但此举却遭到了朝中诸多老臣的反对,老人家的想法总是保守的,能不打战还是别打战了,圣人言以和为贵啊!
“李侍郎此话不然,胡人奸猾,五胡乱华历史历历在目,若是不尽早将其击散,恐重蹈覆辙!”太子党人愤而反驳,其他人回击。
太子有些焦头烂额,朝堂上缺了一言九鼎的君王,年轻的太子殿下虽然监国,但是却无法实现一言堂和绝对的权威。他内里憋着火气,恨不能将这帮不知居安思危满口只有圣人言的儒酸通通流放。看着底下老神在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虞渊,再想想卧病在床缺席早朝的虞小侯爷,太子头疼地问道:“虞将军对此事有何看法?”
虞渊终于不做壁花了,“回殿下,幽州如今尚能抵挡一段时日,但非长久之计,臣请命回幽州,率军尽诸宵小!”
“好!不愧是军中战神虞将军!我堂堂大唐岂容胡祸再起!父皇临行前命我监国,如今父皇尚在外,想必定然也是支持寡人荡平边境的决定的。寡人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再议!”
“殿下三思啊!”不断有老臣拼死进谏,不过无论是死谏还是拿出圣人之言这顶高帽子言之凿凿的人都被太子置之不理。太子从小好武,从小就有个军事奇才的小伙伴王忠嗣,早就对边境那些只知道拿着朝廷军款胡作非为酒肉池林的边将们不满已久,这大唐外在就多繁华,内里就有多腐败。太子李瑛之前虽然是个中二熊孩子,只懂感情用事。但是在虞九的影响下,现在可是个有理想的boy!他不满自己父皇的怠政已久,因此在虞渊等人的扶持下上位后,就一直满怀改变风气创建新大唐,实现大唐梦的壮志!此处应有掌声!
如今便是一次杀鸡儆猴的好机会,他怎能放过!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妥妥主战派呀!早朝于是就在太子的强势任命和群臣的反对声中不欢而散。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一直以来都跟太子唱反调的三皇子党人对此事却是没有表示阻挠的明确态度。
众人寻思着,这是经过贿赂之案之后,被关小黑屋深刻反省,深知自己大统无望,遂识时务者为俊杰,该效命于太子了?
高头骏马在虞府高门前停下,朝服披身的虞渊大步跨进门,脚下一刻不停直奔着西厢房而去。
屋内榻上美人青丝如瀑,容色令窗外春色黯然,不修边幅也端着风情。只见他手枕着小几,拿着一份信,虽有病容,姿态慵懒,却也眉眼如画。听到熟悉脚步声,脸色一变,把信一扔,即刻躺下睡去。
虞渊脚步放轻踏进里头来,看了看榻上人端端正正的睡姿,也不恼,只半跪着,手探入内,撩他的腰间嫩肉。果然不过三息,就见榻上人身子微微颤抖,眼睫毛像翻飞的蝶翼。最后实在忍不住轻喘了几声,笑了出来,“啊哈哈哈好痒,哈阿兄你放开我……”
“不装睡了?”声音低低的,带着无限的宠溺,虞渊双手掐他腰,将他拥入怀里低下头去寻他的唇,被虞韶九笑着躲开了,“嗯……别把病气传给你了。”虞韶九从小患寒疾,往年有系统的随时监护自然没什么问题,如今没了系统管着,又有改进农具和良种之事日夜劳累,虞渊因为边境作乱一时不察,虞韶九入冬以来不一小心就染了风寒。
虞渊没将这点小挣扎放在眼里,却也顺着他的意,细细地吻他的墨发。
“殿下派阿兄去幽州?”虞渊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哼!即使殿下在朝堂上表现的强势,但哪有那般容易!那群只忠于陛下和三皇子的大臣阴奉阳违这一套做起来不知道有多熟练,恐怕在粮草和调兵遣将一事上怠慢。”
“无碍,殿下虽略激进,但也预料到此事,已将运粮一事交与司空三郎(司空曙)。至于调兵一事,我率一万骑兵先行,至于后头的何时赶上随他们,我还看不上一群虾兵蟹将。”
虞韶九笑了,的确,效命于阿兄麾下的神策军骑兵营可不是好惹的。神策军是虞渊在击败吐蕃后,为防守要塞由虞渊亲自建立训练的一支戍边骑兵军队,后来凉州会盟签订合约,建立吐蕃自治区后,神策军也随之进京,成为负责保卫京师、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的机动部队。不过他心中仍然有隐忧,“这几日暗卫那边传来的消息,三皇子有异动,其岳家韦氏近日频频与兵部的人接触。”
“我三日后便发兵平卢,京城局势莫测,你便带病在家,闭门谢客,一切等我回来。”
“嗯。对了,孙爷爷、谢师尊他们从扬州来信,恐怕明日便到长安了。”
“恐怕是听到了战事的消息才赶回来的。”
三日后,虞渊率一万骑兵赴北,大军浩浩荡荡,长安城送行的车马队伍无边无际。虞府里留下从扬州赶回想上战场结果被众人拦下的孙大夫,病美人虞韶九、不靠谱爹娘和被托付一家老小的谢云流。
东北边境,刀光剑影,炮火轰鸣,杀声震天。
“报!曹将军,平卢和成德二州联合出兵,我们快挡不住了!”胡子渣拉、满眼血丝的将领眺望长安的方向,末了看着底下喊着城快破了的负伤的下属,声音沙哑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今天这帮狗崽子敢叛我大唐,待明日大将军的铁骑踏来,便是他们的死期!来啊!大唐的勇士们,随我杀出去!”
“誓死捍卫大唐!杀啊!!!”
“誓死追随(虞)大将军!”
血气冲天的战场上不断有人倒下,终于从远方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有眼尖的小兵看见远处崩腾而来的骑兵和飘扬着的黑红色“神”字军旗,哭喊道:“是神策军!大将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长安城虞府内,一家人对着手中的请帖,气氛有些凝重。
“这是韦相府里的管事亲自送上的请柬,邀请我俩共赴牡丹宴赏花。”虞樊将请帖随手丢在榻上,愤愤道:“边境战事未平,这些人怎么还有心情奏乐作乐?”自古豪门出纨绔,空前的盛世使得官员们即使在战乱时照样歌舞升平,饮酒作乐。打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封捷报上扁平的叙述,大唐有着最精锐的部队和火器,怎么可能输?!他们只需要在重兵把守的长安城里享受即可。
“这其中有些蹊跷,韦氏一族乃几百年望族,荣宠不断,因此也向来低调,明哲保身。在这种敏感关头大摆宴席宴请宾客,委实不太符合他们家族的风气。”“城南韦杜 去天尺五”说的一点不夸张,韦氏子弟多仕,且多与皇族结亲,是个不折不扣的豪门大族。云七娘也觉得有些奇怪。不过不止虞府,朝堂上但凡位极人臣的官员都收到了牡丹的宴客请帖。
“韦氏是三皇子的岳家,近来三皇子有异动,恐怕此次乃鸿门宴。”初春时节还裹着狐裘的虞韶九接过阿娘剥给自己的红薯,边吃边将请帖扔进小火炉里,“阿兄不在京,耶娘你们便托病不去吧。”
“还有这层关系?也是,就是不知道三皇子葫芦里在卖什么药,难不成他觉得能够趁着此次圣上未在京城,太子殿下又忙于战事无暇顾及拉拢朝臣?”
事实上,三皇子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可是要干大事的人!
入夜不久,一声轻响,虞府西厢房的灯火亮了起来。早睡的虞韶九披衣而起,看向暗卫。
“郎君,宫外有不明禁军集结,隐隐有包围皇宫之势!韦府周围同样有不明禁军包围。”
虞韶九在心里咯噔一下,暗道果然有蹊跷,赶紧边穿衣服边问:“宫墙外的士兵大约有多少?”
“人数大概在千人,皆有兵器。”
“韦府的宴会还未结束吗?”
“今日韦相府请了西域来的胡戏班子,热闹得很,这会也还未散去。”
“可能有人要趁乱而起了,小八,你们随我去一趟郊外的军营。”
开元三十年春,朝廷发兵镇压边疆叛乱,长安城中三皇子忠王趁乱谋反,与其岳家韦氏一族勾结,拘牡丹宴宾客中数十朝廷重臣于相府,并率一千士兵逼宫,拟于东宫胁迫太子。
东宫,衣着有些凌乱的太子李瑛看向不再掩饰桀骜狰狞面孔的三弟,有些无奈地笑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你哪里来的兵力!虞三带着他的禁军走了,这长安城剩下的禁军早已收归孤的麾下,你怎么可能还有胜算!”谋划已久,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逼宫竟然并不顺利,对方也有丝毫不逊色的兵力,这做着杀了太子,挟持了大臣,再伪装成太子趁乱谋反不成反被三皇子镇压的假象——既除去了心头大患,又平反有功,定能登上太子宝座美梦的三皇子李亨脸色狰狞,如同最恶毒的猛兽。
太子李瑛不再答他,退后,虞崒(原史思明)率数百士兵上前厮杀。虞渊走时有感于他走后,京城可能有乱,遂秘密留下了一千神策军护卫皇宫(阿弟),眼前这支尖锐便是。当然对于注定失败的人无需解释这么多。
三皇子一党不仅逼宫,而且还派兵围困住了大量不明真相的朝廷重臣,时虞侯率数千神策禁军与之战,长安城城门封锁,百姓门窗紧闭,鲜血染红了这座辉煌都城的青石板路。黎明的曙光初现的那一刻,城楼上传来的钟声回荡整个长安城。虞韶九被层层禁军护着,朝远处而来的太子殿下遥遥而望,笑了。
忠王兵败,逃亡,三日后获于乡野间。
数月后,各地或大或小的胡乱均被平定,虞大将军班师回朝,沿路百姓欢呼声震天。七月,圣上经扬州回归长安,随架的还有数十位扬州美人。三皇子被贬为庶人,韦氏一族助纣为虐,处以斩首或流放,并对有功之臣大肆封赏。
第87章 大唐宝宝成长日记八七
历史的齿轮在这一刻急速变动,后世记载; 正是在这一年; 开创了开元盛世的一代圣君唐玄宗开始退居幕后; 由后来被称为英宗的太子监国,辅以重臣处理朝政。
时太子仁孝; 于东都骊山大兴土木; 修建了穷极奢华的行宫,又二年; 唐玄宗与贵妃窦氏迁东都,此后五年长居于此; 广招天下术士入宫; 沉溺于长生不老之道。
天宝五年春,长安城外一处山丘,雅士云集,谈笑风生; 数十位府学学子结伴踏青赏玩。
众学子登高晀远后,在一处凉亭内席地休憩。众人都是有学问的人,聊天的内容自然也会围绕着阳春白雪之事,什么这边的山多么富有野趣; 脚下的花儿多么怜俐可人; 我身边的诸子多么有贤德和才情,以致于身在其中的粗鄙的我仿佛都升华了呢等诸如此类从夸赞景色开始,你夸我我夸你,中间再“即兴”赋几首早在家里就写好的诗不着痕迹的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 最后切记一个秘诀,就是当别人夸你的时候,前往得自黑以表示谦虚。这一套下来,等踏青结束,诸子各回各家,保证第二天坊间就会传出某某学子富有才学,且琼枝玉树,谦虚内敛。
以上环节上演完毕,诸子踏青的目的已经完成一大半了,众人吃着喝着,开始撩起袍子,撸起袖子——谈八卦。要说现在坊间最热门的一件事是什么,从人群里揪出十个人来,十个人有九个人要跟你说一说本朝虞国公虞渊被和亲的那些事儿。剩下的一个人说的还是要和亲的另一个主角——吐蕃的公主。
“听说没,去年永安道吐蕃那帮手下败将不是又搞事闹着要独立吗,想当时,大唐的战神虞国公可是直接派手下一神策军小队悄然入永安道,便捉拿了当年签订盟约,如今又闹事的首领吐蕃大皇子押入京,转而分封了忠于我大唐的吐蕃三皇子为爵!”
“这我当然知道!还听说吐蕃以前的王族企图将自己的公主与我大唐和亲,为了巴结我们,结亲的对象竟然还是虞国公,但是虞国公却断然拒绝了,还明确表示他比较喜欢大唐人。”
“这个我也知道!而且坊间传言,虞国公是因为胡人女不识汉字不通汉律才拒绝的!确实,娶妻娶贤娶德,徒有皮囊又有何用呢?毕竟虞公其弟可是乃当朝名士虞九郎,张嫂怎能是一位粗鄙的胡女呢!这个说法特别有道理啊!”
“你别说,在这之后,不断有大诗人和名士撰诗文夸赞大唐女子其特有的温婉娴静气质和才识,太白先生的诗作更是传天下,举国上下更是掀起了一股女子学文的风潮。尤其是边境地区。”
叽叽歪歪像妇人一般一直说八卦太不像样了,所以话题告一段落,一年纪较大、在众人中显然比较有声望的学长另开了一个高大上的八卦帖:“在座诸子可有农学院的贤者?可否为某及在座诸位介绍一番学院中的境况?”
他还特别体贴地为这个话题进行了背景补充,这主要是说给那些今年刚从各地府郡上京赶考的举子们,免得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全然不晓身外事:“自从开元三十年以来,虞侯各地推广新式农具,使得农务减半的同时粮食增产,天下震动,令我等都振奋不已。后当今圣上便下诏,在长安设立农学院,各地通过考试选拔农学人才入院研习农事,学满四年通过结业测试的学子可立即入职九十石的官职,这可是从六品的品级!课业优异者甚至可直接入朝廷六部。”
这么优越的晋升条件自然是报名者如云啦!不用参加科举就能直接做官!哪里来的好事!就算干的是农事也行啊!这个时候没人会去想最后的结业测试难度有多大,然而幻想着考上农学院受到圣上青睐、当上朝廷重臣迎娶宰相女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考生们还是太年轻了!
“原本朝廷预备招收一百名学子,结果考试成绩出来后,能及格者寥寥无几,无数颇有才名的府郡贤士纷纷或折戟或低空飞过。”
农学院这个话题可是近年来的热点啊,内心同样八卦的年轻学子们纷纷在下面跟帖求大佬分享干货。
长安府郡的学子甲:四年已过,我的男神沈行之已经率先完成了结业测试并获得了魁首,但是听闻朝廷招他入朝为官,竟被他以学识尚浅、拟在先生——虞侯的教导下继续深造,待到来日学业大成再为朝廷效力。”沈同学大学四年毕业后,强行选择了留校,争取攻读硕士学位,尽管农学院到现在都还没开设这个学位。
长安郡府学子乙:好羡慕沈生能够得虞郎教导!世人皆知虞郎的才情乃当世之绝,举止风仪更是无人能及,据说虞郎嫣然一笑,可惑洛京,迷长安~若是有幸能得一观虞郎风采,便是叫我长醉不醒也是甘愿的!”
农学院某大一生笑得一派矜持:“不才在下正就读于农学院。要我说,农学院与其他府学确实有很大不同。按照课程进度,学院内会分为预备、初级、中级、高级班。规定习六日,休假一日,每日上课乃分上、下午之别,上午习科学理论,下午则入实验室操作,如此反复,将所学知识巩固与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是最佳的学习方法。不过中级或者高级班则理论课渐少,多注重实践了。行之师兄便是长年占据实验室的大牛啊!”
众学子皆叹,不明觉厉——做实验什么的一听就很厉害的样子啊。
今年参加商科举试的学子丙:“某闻农学院诸位贤士或研发新式浇灌、播种农具、灭害农药,或进行诸多改良尝试,可对于良种改良之事,却是仍无进展,不知这杂交理论是否不切实际呢?”
农学院的大二生一听可不高兴了,“子此言差矣,杂交之术最早乃虞侯提出,是我与诸位同窗共同奋斗的目标!学院方面已经在实验中取得了诸多成绩。改良之事亦非一朝一夕可成,我等并非一事无成。不过良种除结合本国优势外,还需引进域外品种。学院每年均有朝廷人员和院内学子组建海外交流团,路途遥远,如此才耽误了时间啊。不过想必诸君在不久后便能迎来好消息了。”
一听到竟然还有海外考察团,一群没出过国的学子都好奇了:“海外可有仙人?”“仙人是否绝世无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有移山倒海之力?”“你们可曾去了蓬莱仙岛?昆仑山上有王母吗?”
原本孤零零的两位农学院学子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被诸子团团围住,个个发问。不过虽然他们并没有到过国外,也不妨碍他们通过师长的口中获取信息(八卦),“据那些远行的师长们说,传说中的仙人其实可能并不存在呢,有一个叫做暹罗(泰国)的地方,当地的人犹如昆仑奴(黑奴)一般,其人举止奇特,语言粗鄙。不过听虞郎提起,在海外,有一块比我大唐疆域还要广阔的无主大陆,在那样一个金色的陆地上,黄金遍地,香料数之不尽……”
众人纷纷心驰神往,辽阔、富饶、重点是无主的!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未曾有人见过,但只是想象一番,就让人热血沸腾啊!那里的土壤必定是洒满了金子的!
不过,“可惜现有的船只太小,无法抵挡无边大海上的大风大浪,所以无法前往到达。”
诸子扼腕。
不过又有消息灵通的人开口了:“诸位不必怅然,据说朝廷已经在计划要设工部附属下的天工府学,培养我大唐的科技人才。”说完又指了指天,低声道:“我阿耶每天上朝都在争论‘商业富国,科教盛唐’这一国策的设立,两帮人据说每次都差点打起来。”
哟豁!没想到一八卦,八卦出这么了不得的东西。
商业富国,科教盛唐——即在大力发展商业的基础上,以科技,教育为利刃开创一个远胜于各朝各代的盛世大唐。底下还有若干个五年计划、十年计划等。要知道,在君主至上的封建时代,计划手段是个好东西啊!
此话一出,众人都像打了鸡血般,热烈谈论起来。
就在诸子热议国策时,不远处的山道上慢悠悠地踱来了一群马队,马上一众身着幞头袍衫的雅士,有老有少,簇拥着中间白衣袍的年长者而来。正是仲春时节,山川皆绿,落英缤纷,野物觅食。马队上的人都配备有弓箭,后方人有些驮着猎物,显然是春猎满载归来。
这是李太白和杜子美第二次一起春猎,俩人自两年前在洛阳初次相逢,便惊为天人,为彼此的才华所惊艳,又得知对方与自己经历颇为相似,立刻把酒话知己,促膝长谈,并时常相约出游。彼时李太白已经经由虞韶九的引荐,得召进宫,觐见天子,并供奉鸿胪寺,职务是为对外文化交流。李太白表示对自己的职位很满意,能够利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做出贡献,哪怕只是向那些蛮夷宣扬(灌输)我大唐的文化,令他们在精神上臣服于大唐(被洗脑)。
李太白对自己的小友杜子美的才华十分欣赏,自然是不吝于将其引荐于朝廷,二人的相知相交,在朝中被传为一段佳话。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一章晚上会小修一下,主要是添加虞渊战场上霸气侧漏的剧情,来个完美落幕~然后后面的剧情就是主角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富国拓疆的大致交代和一点甜腻腻~
今晚要去家教,晚上回来,如果时间来得及就更新。人生中第一次家教很紧脏!宝贝们给我力量吧!
第88章 大唐宝宝成长日记八八
马队越来越近,诸子的谈话也越发激烈; 不同的儒生对发展“不入流”的商业和奇技(科技)有着不同的意见; 诸子时而高声表达自己的看法; 时而尖锐地攻讦彼此的观点。声音大到经过亭外的人都被吸引而来。
亭中的学子显然认出了长安城如今如日中天的大诗人李太白和新贵杜子美,纷纷停下辩论; 上前交谈; 两拨人在亭子里坐下畅谈。听闻了诸生争辩的原由,李太白和杜子美二人对视; 抚须开怀大笑,欣然与在座诸子侃侃而谈; 史称——长亭论策。由此可窥得此时文学风气之开放; 民间议政之热情。
长安城门前,队伍排的老长,有老有少,也有外国人; 有骑单车的,坐韶车的,也有走路的,仰望眼前巍峨气派的城墙; 所有的人脸上都是一副或惊叹或自豪的神情; 这是当今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大唐的都城。
坐在驷轮韶车里的杨玉娘抱着怀里的小儿,和几个孩子一起撩开帘子,看着阔别多年的京城。她的夫君李家大郎因为在地方州郡政绩突出,如今被调至京城。旧日京都更加繁盛; 新的生活即将开始,但是看着敬爱她的夫君和几个健康的孩子,她的心中一片安宁。
窗外,人群忽然热闹起来,喧哗四起,看着像是许多人都朝着一个方向涌去。莫非是来了什么大人物?杨玉娘难得生出一丝好奇之心,忽而风吹过,帘子恰巧掀起,一张惊心动魄的脸与之擦肩而过,他骑在马上,马后稳稳当当坐着一只通体雪白,其形如豹的拂菻狗。郎君的身姿风流,背影纤细到令人胆战心惊,害怕粗鲁的马儿不小心将他掀了下来。那样一个神仙般的人儿,整张脸暴露在日光下,仿佛浑身在发光。那一瞬间,杨玉娘的心脏好似被人紧紧抓住。城门前的声音在那一瞬间都消失了,只剩下人们下意识的吸气声。
原来是他,虞家九郎。
还未等众人从痴痴而望中回过神来,后头狂风一般掠过一人,依旧是那身标志性的墨衣,仿佛绝世高手一般,一眨眼,便在众人的头顶、车顶轻盈踏过,朝前面骑马之人追去。骑马的人显然技术不佳,转眼间便被追上了,被人从后搂住腰,二人同骑一匹马,向城外而去。
风中传来渐行渐远的欢笑声,是九郎嘟囔:“不是说了要让我了,好你一个堂堂国公,竟然说话不算数!小小你怎么不揍他,要你何用”被美人抱在怀里的拂菻狗小小一脸生无可恋:你美你说什么都对。
无奈的训斥声若隐若现:“坐好,小心掉下马去。别连小小都不如。”不用说,下一秒,虞家大兄就被阿弟的喵喵拳“临幸”了。好了,这也是幼稚的没sei了,兄弟二人相视而笑。
长安西市最繁华的街道上,谢氏武馆生意兴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武馆老板正在馆里虐学员。哀嚎声中被震天的叫好声掩盖,染上一丝白鬓的男人依旧眉眼如霜,但看着用崇拜眼神看着自己的学员和徒弟,偶尔也会有笑意融化。跨过大半个城,东市地段最好的街道上,神医孙大夫正给看病的人津津乐道地第九十九遍重复“自己当年不畏强权,绝不给某姓纨绔子弟救治,结果被追杀到天涯海角,不得不隐姓埋名,化身乡野村医,岂知天道好轮回,好人终长命……”
已经长成翩翩少年郎的小药童在旁边凉凉地加了一句:“最后这大官因为叛反被九郎君砍死了。”
“哎哟喂,你气煞老夫了,我这还没说到这呢!”
“您老都说了八百遍了,结局不就这样嘛”,说完不等孙大夫反驳,提醒他:“师父,针该拔了。”
“哎哟!对对对,我的针!”旁人都憋着笑,显然这情形不是第一回了。就是苦了被扎针的病人看着这疯疯癫癫的大夫,深深地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进了一家黑店,扎了假的针。
国公府里,喜鹊叫唤。
“今天又有几家媒婆上门来说亲了,三郎的,九郎的都有,还个个都是长安城有名的媒婆,牙尖嘴利的,说得我头都大了,好不容易才将人忽悠了送出府去。你看看这都是什么人家的姑娘,最差的都是三品宰相朝廷官员的嫡女了。”云七娘边抹口脂,一边抱怨。她手上的口脂外形是镶金戴玉的圆管子,用手轻轻一旋,便会露出红似火的胭脂,用来涂抹于唇上,方便又好看,是虞氏商行新出的新鲜玩意,时下长安城最受妇人追捧的东西,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虞樊翻着商行各个分店送来的几沓账本,打着算盘,仿佛能看见流水的钱哗啦啦的进了自家的口袋,忙得不亦乐乎,自然没空理云七娘的抱怨。事实上,这已经她是这个月以来的第九次了,同样的话他都能对口型背出来了,保证连语气都惟妙惟肖。
自家两个儿子太有出息了,家里的产业他们自然不能全方面照看得到,再加上,本朝有做官便可不经商的传统,越是大官越顾忌着不能与民争利的名声。于是自虞渊当家后就开始养老的虞家耶娘只好重新披挂上阵。虽说有虞渊手下的专门的管事打理各地的店铺,但是商行的生意实在是太大,也太蒸蒸日上了,虞樊可不敢完全放手让底下人去折腾。
二老自从几年前知道了兄弟俩的事情,初时确实是难以接受,但后来想通了,也就坚定地站在了两个心肝宝贝这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