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系统]大唐宝宝成长日记-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蓄着胡人长须的虞樊看着从相见两眼泪汪汪立马转换为贫嘴嬉闹的娘俩,咧嘴大笑,走到一直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的大儿子身旁,大掌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万千,抓抓头,这个年过四十的男人此时有些愧疚道:“三郎,这两年来,辛苦了。”
说实话,虽然在外遇害的他们心知稳重老成、完全能独当一面的三郎定能撑起商行,并照顾好阿弟。劫后归家,看到比起自己走之前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商行,他们心中更是自豪又欣慰。
然而看到此刻窝在七娘怀里撒娇的九郎,他们才惊觉,他们家三郎似乎也还未及冠,却已立天地,功业已成。这期间多少隐忍,多少付出,多少惊心动魄,不为人知。但幸好,有小九儿一直陪着他。
兄弟俩彼此扶持,互相依偎,似乎是从小到大,便养成的习惯。
虞渊不知他内心感慨,看着有些憔悴,风霜满面的父亲,语气里带着杀气,淡淡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何人迫害你等?”
虞樊闻言,脸色也冷了下来,嘴角露出一抹有些渗人的笑,“此时说来话长”,说到此,突然顿了下,看了一眼三步外的小儿子,低声道:“等会回书房再议。”
虞渊也注意到了他的动作,联想了一下,便回到:“无妨,冉冉已知自身身世。”
“什么?!你这混账小子!他年纪尚幼,你便让他知道这等满门惨事,你,你让你阿弟如何承受!”虞樊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想打死这个之前还在内心大夸特夸的大儿子。
“不小了,都可以成亲入洞房了。”虞渊云淡风轻道,入洞房三个字咬得格外清晰。
虞父:……
第52章 大唐宝宝成长日记五十二
七娘摸着个头已经长得跟自己一样高的九郎,一头青丝柔软地如同他的一颗玲珑心,轻声说道:“无论如何,小九儿都是娘的宝贝。【鳳/凰/ 更新快 请搜索//ia/u///】”
“九郎也永远是我虞樊的小儿子。”
虞韶九此前已经从阿兄口里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也知道从小宠爱自己的阿娘阿耶并非生身父母,此时听到这话,知道他们是在刻意安他的心,直接红了眼眶,但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嗯!”
虞渊看着三人,不语,只是越发抱紧了怀里的人。
做好铺垫,便是正事,虞樊问道:“三郎可还记得你幼时从沈府抱回九郎,曾一并拿回一枚刻着奇怪印记的令牌?”当年,那枚令牌掉落在一位被一刀穿心的刺客身边。从小到大,虞渊也知道阿娘和阿耶从未放弃过寻找这枚令牌背后势力的下落。
“记得,你们……便是遇到了他们?”
“是的,当日我同洛京的几家商行一同上路,前往龟兹,未曾想半路竟遇见一伙贼人截货……”
双方人马打斗中,有一人不小心掉落一枚令牌,虞樊眼尖,越看越发觉,上面的纹饰十分熟悉。便擒贼先擒王,抓了那为首的头领,想要拷问一番。未果,这帮人武艺高强,组织性极强,而虞樊队伍的人除了他们这队人,其他商行多为普通人,只会些拳脚功夫。
当初也便是因为这样,其他人才提出可否随行,也好有个照应,虞樊欣然应允。虽然人数上占优势也没用,双方战了个势均力敌,那帮贼匪眼见讨不到好处,冲天放了一枚信号弹,便逃了去。为首之人被虞樊不小心砍成重伤。
其他商行的人都庆幸贼匪离去,心下戚戚,想要立马上路。虞樊却心挂令牌之事,于是便带着一队人跟踪而去。一开始由于虞樊一伙人皆乃高手,行踪隐秘,遂跟踪十分顺利,后来不知怎的便暴露了,许是那枚信号弹的缘故,贼人援兵赶到,双方交战,大意的虞樊一行人被迫撤退,却仍被紧追不放,一番苦战,最后只剩下挥舞着大刀的虞樊和身后一直护着的挥鞭子抗敌的七娘,二人狼狈躲避,误入了白龙堆。
这段事实虞渊当年在他们出事后,便已经通过调查得知是同行的洛京另一仅次于虞氏的商行当家从中作祟,事先买通西域的杀手——后来出现的那帮劫匪,然后再邀虞樊等人上路,途中通风报信,目的便是要将虞氏商行的当家人截杀在无人知晓的大漠,后再图谋吞并虞氏这块大肥肉。
没想到因为令牌一事,虞樊误打误撞,正中埋伏。
那家买凶谋害的商行却是没想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虞家的大儿子三郎才是最深不可测的,后来事迹暴露,那曾是洛京第二的商行便屡遭打压,渐渐没落。那当家人也“不小心”中毒身亡。
那一年,虞家三郎刚满十五岁,正式接手虞氏,将虞氏商行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今天响彻内外的庞然大物。
“后来呢,阿娘你们又是怎样走出来的,还有,怎么这么久才归家?”虞九迫不及待地插嘴问道。
“这白龙堆果然名不虚传,我和你阿耶着实受了一番苦头,差点命丧大漠。后来呀,幸好有小九儿给我们的保命药和疗伤药,加上我和阿耶又是修炼了功法,中间迷了几次路,半月后,才侥幸慢慢走了出来。”
然而,两位家长的运气着实不太好,虽是走出了大漠,却是走错了方向,往吐蕃人的方向而去。结果出了大漠,因为明显的中原人样貌和着装,自然被警惕仇外的吐蕃骑兵团团围住,被当做俘虏抓了起来,压往吐蕃国境内进行“劳改”。
期间两人想方设法逃跑,但是吐蕃营内戒备森严,尤其是俘虏营里。加上两人并没有暗卫们和虞渊那样异于常人的轻功,只是脚法快而已,自然抵不过骑兵追赶的吐蕃人,每每都被抓了回去。
好在,两人因为有虞九给的众多好东西和不俗的武艺,日子并没有太难熬,甚至后来知道单凭二人之力逃不出去,还开始表现突出,态度良好,取得了吐蕃人的信任,混入了敌人内部,拿到了一些好东西。
今年年末,就在虞樊二人觉得又不能同家中儿郎和好友一同过年而思念非常的时候,吐蕃境内由于虞渊率领的骑兵几场大战的连连击退,王国内混乱不堪,惊恐万分,迅速从各部调派兵马应敌,虞樊所在的部落因为临近边境,是以绝大多数兵力都被调派,虞樊二人趁势便也顺利逃了出来,一路隐姓埋名,风餐雨露,回到了长安。
竟然是到了敌国去,难怪虞渊手下的人马遍寻无果。
“可是,积石军那处为何有人曾于半年前见过阿耶你们?”虞九还记得阿兄和自己会在积石军的原因便是因为那里有人曾说在三月前见过画像上的人,这跟虞樊说的时间点不符。
“哦,你说的那次是我同你阿娘作为翻译人员,被迫和一众吐蕃人前去刺探消息。”
“可惜了,还是没能问出令牌的消息!”虞樊看着虞小九,有些愧疚。
“阿耶阿娘你们为了令牌一事差点与我们天人永隔,以后莫要再这样冒险了!就算找到了杀害沈府满门的人又能如何呢,他们已经不在了。那帮人一看便是凶煞之人,小九儿不希望耶娘也因此离开……”虞九屈膝跪坐到虞樊和七娘坐着的榻前,依偎着他们,依赖之情表露无遗。
“哎,傻孩子,不单单是为你。沈郎乃我至交好友,与我年少时便相识,助我良多,要是没有他呀,我恐怕早已被人骗尽钱财,哪里还有今日的大唐第一商呢!幽娘更是你阿娘义结金兰的姊妹,当年你未出生前,以为你是个小娘子,我们两家甚至还交换信物,定下娃娃亲,盼着亲上加亲,永结秦晋之好。这样的情谊,我虞樊早在得知二人遇害的消息后,便立下誓言,此生定要找出那凶手,手刃贼人!”
“是啊,幽娘她…她在我那次前往西域时,还念着要吃小胡饼呢,哪曾想,再回京,已是百年身……”当时的云七娘还是个豪爽的性子,却独独喜欢静若处子温雅端庄的幽娘,二人时隔多年后,异地重逢,俱欢喜非常,一日日的相处,情同姊妹。
“所以啊,阿耶阿娘还是不会放弃寻找的,好在这次又知道了一点线索。”
“好了好了,正事谈完了,该报的仇继续报,该好好休息的人也要谨遵大夫指令吃好睡好,老夫我呀也要梳洗一番,你们俩是不知道啊,为了尽快赶回长安,虞渊这小子快把老夫这把老骨头拆散架咯!”孙大夫直接半躺榻上,摸着长须,一副起不来的样子。
“孙叔,我扶您回屋歇息……”虞樊向来对孙大夫敬重有加,闻言连忙起身道。
“哎呀,虞樊这小子就是好,在外两年,也没忘了老夫我啊……”被人搀扶着的孙老大夫慢悠悠往外走,声音愉悦,渐渐远去。
“我也自去换衣。嫂子在外受苦了,还请好生休息。”谢云流抱剑起身,对着七娘俯身道。
“谢郎在外护着这两小儿也辛苦了,快去歇着!”
末了,侧身对还搂在一起的两人吩咐道:“你们俩也快去,一身风尘,特别是小九儿啊,脏兮兮的。”
虞九不服,噘着嘴,胡说,自己明明是香香的,阿兄昨晚在韶车里还抱着啃呢!啊呸,亲。
虞渊捏捏他可以挂油瓶的小嘴,向阿娘吩咐了一声要注意修养,便和阿弟相携而去。云七娘看着姿态十足亲密的两个儿子,有些疑惑地皱起秀眉,随即又摇头暗道自己真是年纪大了便爱瞎想,自己这两个儿子不是从小便犹如连体婴一般嘛。
后来,虞大将军同其弟开国侯——即世人口中的摇光侯的关系早已为大唐世人所知的时候,嫁衣红烛,鸳鸯锦被中,虞渊对着怀里终于属于自己的人笑道:“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童养媳’,嗯?”
虞韶九羞耻到简直无言以对:“……”
虞渊这个时候却不是很体贴,像以为他听不懂一样,继续道:“两家耶娘结娃娃亲,阿兄亲自养大的冉冉”,他边说边用手抚摸过自己身下的每一寸领土,“这么说,冉冉可不就是阿兄的小童养媳……”
虞韶九忍无可忍,顾不得羞耻,闭眼直接用唇堵住了阿兄接下来尺度更大的话。没看见虞渊笑得一脸正中下怀的模样。
一行人收拾打理好自身,终于将连月奔袭的大漠风烟洗去,宫里也来人了。
“敕:命虞家三郎连同其弟整装队伍,携虏及有功之臣即日进宫面圣。”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虞渊眼神安抚了有些紧张的虞九,然后便打赏了来传旨意的公公。
这次随同杀敌的除了虞渊自身的暗卫队外,还有边城的守将戍卫,一些将领和士兵也同样战功卓越,随虞渊前来长安受封赏。而立下大功的暗卫等人,也同样隐姓埋名以边民的身份入宫。
兴庆宫内,圣人做于高堂,文武百官执笏恭敬地战于两旁。
“诏曰:朕闻边关岁末,夷蹄屡次踏境,扰我安西四镇,百姓惶恐,朝堂震怒。昔日汉有霍骠骑,八百骑兵大破匈奴,今我大唐虞氏儿郎,五百轻骑退吐蕃……斩首捕虏二千一十八级,生捕都护,以五百两赏钱、百匹绢布封虞渊为正三品上护军……其弟学贯经史,才通世务,颖悟绝伦,制火药发火铳,以退蛮夷之地,以食邑一千封开国侯。锡之敕命于戏,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骏烈功宣华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暂锡武弁,另加丕绩,钦哉。”
“边将曹达有功,封轻车都尉……”
封赏的名单一长串,等到念完,已是一炷香之后。众人躬身领赏,俱心绪激荡,特别是那群本以为会送死结果峰回路转竟然还受封的边将脸上皆是喜意。虞渊一举由县男封为上护军,众人却是毫无异议。这还是由于他出生商贾而可以压低封赏的结果。
此战堪比当年霍去病八百骑兵夜袭匈奴之战,当年的霍骠骑大将军年仅十八,而虞渊如今也刚才满十八。这样的英伟猛将,这样的大胜战,无怪乎圣人龙心大悦,大肆封赏。
虞氏满门,出了一位正三品的上护军,还出了一位王侯,这意味着洛阳虞氏正式进入了大唐的贵族阶层。
第53章 大唐宝宝成长日记五十三
年近五十,双鬓有些泛白的一代帝王亲自下榻,端看兄弟二人,笑赞道:“卿骁勇如此,尔后必为良将。”
这是圣上第二次说出这句话,同样的赞语出现在几年前同养子左威卫将军王忠嗣的对答中,众臣一时对这新出炉的上护军虞将军的重视又再上一层楼。
上护军乃大唐的勋官,是授予有功之臣的封号,没有实际职务,需领兵打战时圣人可随时调遣。但是视同正三品的地位十分高,再往上便是最高勋位,视同正二品的“上柱国”了,加之圣人这番夸语和器重,一时之间,很多大臣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你问为什么没有人打虞韶九的主意,他不是封侯了吗,比之其阿兄,也年轻有为啊。
大臣们也是心里苦啊,家中小女在听闻家人有意撮合自己同虞家九郎时,纷纷拒道:“耶娘万万不可,九郎乃天上的仙人,地上的明月,风光霁月的神仙人物,岂是我等凡女等配得上的”,末了还低头掩袖,不胜娇羞道:“我们京里这般姊妹都说好了,只要静静地在远处多看几眼九郎便可。”
这样让大臣们怎么给女儿做媒?
这就是把男神当成心中的明月光,心头的朱痣砂,可远观而不敢亵玩的大唐贵女迷妹们的内心想法。
九郎(男神)是大家的,大家都不可以抢!谁抢了,便等着被打压吧!
暗地里,夫人们偷偷问道:“儿啊,你跟娘说真的,你为何不愿同那虞县伯结亲?才貌双全,且还是你喜欢的,不是美事一桩吗?”
“阿娘,哎呀,九郎生得这么美,身为女子,若嫁给九郎,站在他身旁,女儿实在是自行惭愧!”
贵妇们:……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反驳。
朝堂上,圣上的心情显然大好,尤其是对虞氏两兄弟,大加赞赏,虞渊躬身回道:“启禀陛下,臣不敢贪功,臣等之所以能以五百骑兵击退吐蕃来犯,乃得益于九郎所发明的火药和火铳之利器。”
“哦,此事我也听说了,不知是何利器,竟如此神奇?”
“回陛下,此乃臣书写的火药方子和火铳制作之法,今次进宫,特献于圣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臣虽不敏,愿以绵薄之力护我大唐安宁。”
圣上早已从战场的探子回报得知了火药和火铳的巨大威力,对制作的方子自然也是心心念念,就盼着到手之后将一直对大唐虎视眈眈的吐蕃骑兵一网打尽!封虞氏九郎为侯也是因为如此。此时对虞家自动将方子进献的做法更是相当满意,如虞韶九所料,也没去计较他为何会有此等危险物品,接过方子,扫了一眼,放声大笑:“好!好!好!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大唐的好儿郎,便该有如此壮志与胸怀!来人呀!给虞侯和将军赐坐!赏!”
“朕观两位郎君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尤其九郎的美名,就连朕也有所耳闻呐!”
虞韶九面上端庄,一派清隽名士之风,但是奈何群众的力量太过强大,“洛京第一美人”的称号就连圣人都有所耳闻,那到底是传了多广啊摔!身为男子,对于大唐吃瓜群众给他封的这个爱称,他简直想死。
然而内心再如何汹涌澎湃,他面上还是不显,装逼能力一流,只是衣袖一摆,淡笑道:“陛下谬赞了,臣年幼时便是听着在座诸位大臣们的美名长大的,比之如此皓月,臣自愧不如,皆是百姓垂爱罢了。”
大唐沿袭了魏晋时期遍地是颜狗的风气,虽不如前朝夸张,但从男子带簪花傅米分的爱美行径来看也是病的不轻。对于男子有美貌之人,人们不会轻视妄议,反倒是更加青睐追捧,这也是虞韶九的美名传播地如此之广的重要原因。
“哈哈哈哈哈哈哈,九郎不必谦虚!不过,朕的大臣中有几位确实当年也是京中的第一风流人物啊!就连朕,当年也是人称才俊三郎呢!”
满朝文武也笑了起来,在座的有几位重臣当年也是长安百姓口中的“长安一枝花”,此时闻言,俱感慨万千,忆起旧日少年风流时光来,心中对这小小年纪的开国侯也是有了更多好感。
想想,当年老夫也是一表人才,每次出街游玩,都能收到成车的彩花,风姿倾倒长安无数贵妇少女啊!再看看虞韶九,暗地里点点头,不错不错,这少年有我当年十分之一的风采!
虞韶九并不知道自己在无意间便刷了一波大人物们的好感度,只是对着旁边看着自己笑意盈盈的阿兄轻轻对瞪了一眼,示意他收敛一下。
朝堂之后,便是犒劳将士的宴会。众臣谈性大发,圣人也是忆起当年年少,圣上钟爱乐舞,在席上随着胡姬和梨园的乐声,起身伴舞。随后一时兴致高昂道:“朕尝闻虞家九郎剑舞乃天上仙姿,人间不可见,不知诸位大臣和朕是否有幸得以欣赏一番啊?”
虞韶九放下手中的糕点,起身握拳道:“臣愿效劳,以助佳兴。”
一旁的虞渊也站起身来,微微一笑,道:“有剑舞,怎可没有配乐?臣斗胆愿请为臣弟奏乐。”
“准!来人哪,配合虞护军和开国侯!”
“是!”
虞渊走到梨园乐伎的大鼓前,拿起鼓架上的鼓槌,高举,振臂便是力破惊天的一锤。
咚咚咚,由弱到渐强,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
虞韶九一听便知阿兄跟自己的想法又一次重合,嘴角蓦然绽放出一抹清艳的笑。今日恰巧虞韶九进宫面圣穿的便是朝堂之前分发的县男朝服,一袭绯衣的少年执剑立于堂下,风姿绝然,目光清冽,毫不怯场。
鼓声再一次响起的时候,少年挥剑而起,漂亮的剑花起势,反手便是跃然而起,一剑刺空,剑气长虹,众臣被这破空一剑惊起,纷纷放开怀中美姬和美酒,目光投向场中二人。
梨园的舞伎们个个都是舞技高超之人,几息后便知虞家九郎跳的是何舞,纷纷汇入到场中,翩翩起舞。不多时,鼓声开始加速,中间还加入了其他乐器声,高昂激亢,雷霆阵阵,战鼓齐鸣,观舞众人仿若已经不是在歌舞升平的宫廷宴会上,而是身处塞北大漠的远古战场。
以虞韶九为中心,上百舞伎们频频变换队形,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往来刺击,以像战阵之形。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与歌节相应。
绯衣少年,走马如飞,左旋右抽,顷刻间,掷剑入云,高数十丈,长剑又若电光下射,直逼门面,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有些胆小的甚至闭上了眼。却只见他面色不变,脚尖轻轻踏过一圈舞伎肩上,半空中一个周身圆转一圈,衣角翩然翻飞,便伸手引剑,横空一劈,荡气回肠,剑气扫荡四方,如浪扑面而来,众舞者甩袖皆退。却见那正在击鼓的上护军全力一击,将手中之槌置地,横空而起,凌然而至,踏红袖而来,将空中红衣之人抱于怀中,旋转而下,翩然落地。
此时,鼓声刚好停止,满室寂静。
观者数百人,满座惊哗,无不惊栗。几息后,待众人回过神来,掌声震天。
这实在是一曲艺术水平极高的剑器舞,在座各位皆惊叹,不得不说,二人实在是玲珑心思,竟然选取的是《秦王破阵乐》。
《秦王破阵乐》乃太宗所编舞曲,最初为大唐军歌,秦王太宗大败叛军刘武周后,巩固了刚刚建立的大唐伟业,将士们填词歌颂,称其“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选在这个时候献上这一曲,真可谓是妙极!既是应了这大胜归来的景,又暗喻着当今圣上如同一代霸主先祖太宗一样扫清敌寇,安定四邦,受到万民歌颂,创下一代伟业。既展现了自我,又在不经意间,讨了圣上欢心。
这要是别人来这一出,可能还没有这样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谁让虞九郎不仅才名在外,竟然连舞技也是惊艳绝伦,加之虞三郎的气势加持,让一干见过无数大场面的帝王和大臣也不得不赞叹,翩翩虞郎,如日在东,实在是没有说错半字啊。
这马屁完全拍到了圣上的心坎里去了,真正的龙心大悦,开怀大笑,“妙,妙,妙哉!九郎与三郎这一场破阵舞,真乃我大唐一绝。朕今日得此二位良臣,当浮三大白!来人啊,将我的御剑和战鼓拿来,分别赐予九郎和三郎。”
——————————————
三日后,东都虞氏大房出了一侯一将,圣人下诏御封虞九郎剑舞为一绝的消息便传遍了洛阳和长安以及周边府郡。无数三月前得知虞家九郎竟然身陷战场而整日提心吊胆以泪洗面的小娘子们终于可以拧干帕子,奔走相告了。
近日虞氏商行的主管还发现,自从自家主子和小九郎回京后,商行的生意竟然在短短几日内多了三成!剑器行的掌柜的也感到很奇怪,近日怎的剑器如此畅销,都卖脱销了,每日都得进货,且买的还大多都是一些娇滴滴的小娘子。怪哉,怪哉。
与此同时,一些麻烦也上门了。虽然,这在旁人看来,是大好的喜事。
这日,听闻被卷入战争的好友平安回京特地急哄哄上门拜访的李约和司空曙来府中做客,便发现友人有些提不起劲来,心情也似乎有些低落。
“九郎这是怎么了,莫不是伤到了哪里?”司空曙最是心细,一眼便看出虞九的心绪不佳来,以为是在战场上哪里受了伤,连忙问道。
“伤着了?用不用我去请宫里的御医来看看。九郎你是不知,三月前我和文初听闻你在西域遇上了吐蕃骑兵犯境,急得呀,三日吃不好睡不好。好在祖父(郑王元懿)同我说起,你同兄长二人平安无事,我才放下心来。”李约上前,意欲看看好友的伤势。
“你们别担心,我没有伤及,阿兄将我护地很好。”
“那就好,听闻虞将军在战场上以一敌百,将吐蕃夷敌整整击退到境内五里,无法,全数投降,真是大快人心啊!没想到,你阿兄竟是这般勇武善战!”
“阿兄自是最厉害的,平日里不知,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见过他真正的武力。”提到阿兄,虞韶九想到正厅里正在讨论的事,一时又有些心塞塞。
“那你这是怎么了?”司空曙不解道。
“三房的叔伯今日上门,说是要给我阿兄说亲,现在他们正在大厅里议事。”这已经是三日来的第八个上门要给虞渊说亲的。虞家三郎,丰神俊朗,年方十八,西北一战,一战成名,一朝封将,虞氏当家,再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商贾之人,可谓有钱有势,贵不可言。又是大名鼎鼎的虞家九郎的兄长,家中无妻妾,兼之本人洁身爱好,素有宠弟美名,一夕之间,跃然而上,成为两京贵女金龟婿榜首,说媒的人差点踏破虞府的门槛。前几个还都是给一些三品以上官员庶女嫡女说媒的,虽说均被虞渊拒绝了。
“这不是很好吗?你阿兄尚未成婚,连相好的女子都没有,如今已是十八,成家立业乃正常之事啊,像我阿娘,一年前便要为我选几位妻妾和通房……”说到这,李约鬼使神差地看了司空曙一眼,发现他也正静静地看着他,清秀的面容上,一双眸子无波无痕,不知怎的,下意识转了话头,道:“虽然被我以读书为由,不谈儿女之事拒绝了,但你阿兄到了这个年纪,娶亲成家不是很正常吗?”
虞韶九没注意他俩的交锋,听了他的话,脸色越发苍白,不语。
李约继续说道:“莫不是九郎怕那新嫂嫂进门,你这小舅子便会被兄长扔过墙不成?放心,依你兄长对你那宠溺的程度,恐怕是新娘子要嫉妒才是……”
“好了,在博,不要说这些了,九郎可不是这等心胸狭窄之心,你莫要胡扯。不说这些了,九郎给我们说说西游中好玩的事情吧,我同在博都未曾去过呢。”司空曙观看虞九郎快要哭出来的神色,有些心疼地转移了话题。
他素来擅观人心,即使虞九郎并没有露出太多情绪,但他还是看出了一些苗头,虽不知具体底细,但到底叹息,只好强行转移了话题。
“也是,九郎快同我等说说这一路上的事迹吧……”
第54章 大唐宝宝成长日记五十四
虞韶九虽是初始因为有人给阿兄说亲的事有些低落,但一来这几日已经麻木了,而来就是性子豁达透亮,不屑做那深闺怨女的小娘子样,今日也只是从友人口中听到一些调侃有些不适,但他之前已经细细思量一番,打定了一番主意。【 更新快&nbp;&nbp;请搜索//ia/u///】此刻听到友人,再回想起此前西域一行,也来了谈性,顺着他们的话语挑了几件比较好玩的事情说与他们听。
阿书阿墨见状,对视,也松了一口气。拜将封侯本来是天大的喜事,不说还是一府两门,虞府的下人都知道主家这是要在长安城里更上一层楼的预兆,府上人人到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这几日每日都有一些身份贵重的高官达吏携重礼上门拜访,这人多了也不好,是非多。不知是谁起的头,竟是有人提出要将家中好女或是好友家中适龄小娘子介绍给虞府正当年纪的虞渊,说起了媒来,这可捅了马蜂窝了!虽是被主子以家业未成,不谈儿女之事给婉拒了,但是还是有人上赶着要抱大腿。
阿郎每日都阴沉着脸,气势骇人不说,连自己小主子也心情低落,闭门不见客,一门心思练剑。难得今日有同窗好友上门,自己小主子总算不在窝在练武场里虐树了。
两人脑里的思绪万千,回过神来,就见外院的清璃姐姐一袭天青色襦裙,端着一盅补汤娉婷而来。三人见过礼,已经年当十七,出落得端庄大气的青璃听着屋内的笑谈声,也放下心来,将端盘递给两人,吩咐道:“阿郎吩咐的,等会记得提醒小郎君喝。”
这几日,虞家九郎夜里小腿开始无缘无故地抽疼起来,有时候还会猛然抽筋惊醒。孙大夫看过后,摇头示意众人特别是边上紧绷着一张脸的虞三郎不用紧张,说小郎君这是年龄到了,再加上最近练剑太过频繁,要开始发育,长身高了,这小腿骨抽痛也是骨头正在生长的缘故,也就是虞九所说的“生长痛”,叫人无须担心,多喝一些滋补汤水便可。
于是我们的大家长虞渊便每日命府上的厨子精心熬制各种骨头汤,像喂小猪一般投喂自家阿弟,然而骨头汤的滋味喝久了,真是要卿老命,今天早膳,被荼毒了几天的虞小九便软磨硬泡不愿喝汤,虽是被大家长不动如山的冷酷眼神镇压了,但还是垂死挣扎。
阿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