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骑战机-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亏被击穿的是一个不重要的空舱,若是直接击中控制舱,王学军等三人的生命安全还是小时,恐怕“不周山”计划就不得不宣告中途夭折。
35秒后,摇晃、震颤和异响消失了。
“总算扛过去了,要我老命了!”
王学军感到自己的手都在发软,甚至比跟敌人狗斗一个小时还要疲惫。
“第一波撞击结束,下几波预计在5小时后、17小时后、23小时后、27小时后,持续时间至少1分钟,嗯,在提升到1000公里轨道前,至少还有4波,我们的麻烦还没有结束。”
协助计算规避路线的司强想伸手去抹一把冷汗,却是碰到了一层透明的阻隔,这才发现自己仍然穿着宇航服。
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不过现在的损失情况已经是最好的结果,没有航天员出现伤亡。
“5小时?还好,让毛嘉冬马上把SEG安装上去,只要激活斥力盾,我们就安全了。”
孟艺南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刚才在精神高度集中下,他也是超水平发挥。
司强耸了耸肩,说道:“那是最好,否则我担心空天港能不能坚持过去。”
“那就试一试吧,我不会轻易放弃的。”
王学军甩着手,面对挑战没有露出任何怯意。
“SEG安装槽有点不太对劲。”
看向自己面前几块屏幕的司强看到了一处不同寻常的信号,他连忙呼叫空天港外的另一名航天员:“毛嘉冬,马上去SEG安装槽的位置检查一下。”
“收到!马上行动!”
抱着SEG密封盒的毛嘉冬立刻从外部维护舱里钻了出来,继续着原来的工作。
半小时后,他打开了安装槽所在的密封舱,左右看了一眼,报告道:“一切正常,没有发现物理损坏,可以安装吗?”
“等等,有点不太对劲,毛嘉冬,你看看一下,XRAT模块是否有污染物,嗯,我发出一个信号,你看一下,有没有快闪三下的黄色信号灯。”
司强的眉毛越拧越紧,安装槽内的几个功能模块反馈回来的信号有些不太正常。
“有什么不对吗?”
王学军的目光投了过来。
“有六个模块短路失效,我让毛嘉冬先检查其中一个。”
司强在屏幕上轻轻点了几下,将SEG安装槽的模块立图解析图显示出来。
这是直接来自于X…8“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的安装槽结构,经过专家们的调整,可以应用于大型空天港。
“没有看到,我先检查一下看。”
毛嘉冬从腰上取出了一个强光手电,细细地在安装槽内侧仔细检查起来,忽然有几根丝一样的反光落入了他的视线,这似乎有点不同寻常。
他第一时间将异常状况报告给控制舱,“报告!好像有点不太对劲,我共享视频给你们,用高倍焦近拍模式。”
通过宇航服上的高倍光学镜头,立刻锁定了那几根不同寻常的反光。
“是哪里松脱出来的金属丝吗?”
王学军、孟艺南和司强疑惑地看着出现在画面内折射着金属光泽的牛毛细丝,计算机系统自动识别出了尺寸,长度约1。78厘米。
“不是安装槽上的电路导线,是西福特针!美国人的东西。”
航天员们耳边传来地面指挥部的声音,地面人员显然已经认出了这究竟是什么。
由铜制偶极天线组成的西福特针计划,是美国人通过在以近地轨道上散布金属针形成云状环来反射无线电信号,然后通过设置在西福特镇的卫星天线来进行远程通信的辅助。
幸亏只发射了一次就被中止了,不然整个外太空轨道上都会遍布着这些被太阳辐射压力推离轨道的4亿3000万根,全长1。78厘米和直径25。4微米的铜制偶极天线。
“密封舱罩被击穿,发现极细微的小孔。”
毛嘉冬发出了这些细针侵入的痕迹,在舱盖外侧表面密密麻麻地小洞让人头皮发麻,刚才的撞击中,SEG安装槽很不幸地遇上了一团西福特针。
别看这些小针丝毫不起眼,在太空里的速度带来的穿透力会非常可怕,极少数细针在前辈们不懈努力的撞击牺牲下,成功的侵入到了安装槽内部,破坏了部分模块组件。
“准备更换损坏的模块,必需尽快激活斥力盾,否则我们就只能放弃‘不周山’。”
地面指挥部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作出了最新指示,他们并不认为以空天港的现状能够支撑的过接下来四轮撞击。
“SEG安装槽的备件存放在东4号舱内!呃……”
三个人已经说不出话来,他们想起就在刚才,系统报告被击穿的舱体正是东4号舱。
“我去东4号舱检查!”
负责维修管损工作的范黎明立刻行动起来,一边快速在舱体和节点通行,一边说道:“司强,帮我封锁节点,准备抽空东4号舱的空气,把备件位置告诉我,穆宏田,进入一小时睡眠模式,一个半小时后出发。”
“是!”
另一名航天员也迅速准备起来,这与死神在争分夺秒。
“只找到1个完好的备件,其他的备件都已经损毁!”
片刻之后,只抓着像板砖一样模块组件的范黎明脸色难看地望着一片狼藉地东4号舱,仿佛这里刚刚挨了一枚碎甲弹,许多备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似乎是一块蒲扇大小的金属残片击穿了舱壳,在舱内崩解成了无数碎片四散飞溅,只有两片带着强劲的动能从另一面舱壳,余势不减的穿透了出去,破口已经被高强度凝胶临时封堵住。
非常不凑巧,SEG安装槽的备件货架被穿透入舱的金属残片直接命中,能够找出一块完好无损的备件已经是非常幸运。
空天港内的八名航天员和地面指挥部前一秒还有积极讨论应对方案,下一秒却集体陷入了一片死寂。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真是命运弄人刚刚给人一线希望时,又把人给踹到了阴沟里,这一起一落的感觉,几乎要让人郁闷地喷出血来。
“马上组织紧急发射!抢运备件!”
航天局的某位大佬打破了寂静,却出乎意料地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第992节 天塌了
准备放弃“不周山”!这真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
谁也没想到中国积累许久,轰轰烈烈展开的空天港计划在刚刚完成了两次载人发射后,就陷入到不得不放弃的危险之中。
“真该死,都是我不好,我要是再早一秒或晚一秒干掉那个鬼子的卫星就好了。”
孟艺南懊恼地砸着自己的脑袋,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脑袋自然毫发无损,他的拳头生生被宇航服的头盔给承受了,再加上厚实的手套,脑袋不疼,拳头也不疼。
“闭嘴!孟艺南!”
王学军突然喝斥正在自责的孟艺南,这完全就是一场意外。
“那不是你的错!这种巧合谁都没可能想到,按你这说法,那我和王学军也同样有错,早一秒告诉你和晚一秒告诉你,也不会发生这种事,王学军控制空天港变个角度,你换另一门激光炮,也一样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司强也从另一个角度劝解对方。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在考验中国的航天科技。
究竟是在破茧重生还是化作一朵瑰丽的烟花消失在大气层里,谁也不知道“不周山”空天港的命运将会如何,难道要像神话传说中的那样,最终坍塌的命运吗?
在这种危险情况下,竟然有位领导在指挥部大喊出声:马上组织紧急发射!抢运备件!
许多人都摇着头苦笑起来,谈何容易?
每一次发射都是经过精心筹备和计算,准备了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够向外太空运送物资,尽管如此,也是冒了奇大风险。
外太空不是公园,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运载火箭发射也不是出租车,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马书记!这是没可能的事情,最快的发射准备也需要一个星期。”
作为“不周山”计划项目执行负责人,庄朋许中将自然明白其中的难度。
“那怎么办?眼睁睁地看着‘不周山’变成一堆太空垃圾吗?国家为此准备了整整三十多年,两万亿人民币,整整两代人的计划,你说放弃就放弃了?这个责任谁能承提得起。”
相比起价值六千多亿人民币的国际轨道空间站,“不周山”空天港的价值无可估量,哪怕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未必能够扛得住。
“斥力盾系统已经损坏,经过计算机,‘不周山’只能扛过两次撞击,很有可能在第三次发生解体,为了航天员们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需放弃。”
庄中将自然明白其中的风险,也完全清楚自己一旦确认这个指令后,从上到下,一撸到底都是轻的。
正如马书记担心的那样,这个责任换成谁都无法扛下来,简直就是天塌下来了,究竟谁能补这个天呢?
庄中将心中一阵苦涩,时运不济,真是命运弄人。
“庄中将,或许有人可以……”
在旁边的孙少将忽然小声说道。
“谁,谁还可以。”马书记耳尖,立刻听到了孙少将的话。
“难道‘蓬莱号’太空梭已经完工了吗?你们也准备好了驾驶太空梭的飞行员?能找到人也不行,不不不,就算‘蓬莱号’完工了,它也没有经过试飞,那太危险了。”
庄中将知道孙少将所在的第五航天训练中心地下秘密基地里正有一架太空梭正在组装之中,自认为猜到了对方的意思,连忙摇头否决。
十分严谨的航天界从来就没有小事,更不能随便涉险。
“庄中将,马书记,我说的这个人确实可以驾驭‘蓬莱号’,不过我说的不完全是这个。”孙少将看了一眼露出再不说就枪毙你神色的两人,连忙说道:“国内有那么一架飞行器,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近地轨道,我们可以……”
说到这里,他就紧紧地闭上了嘴,因为后面的责任也不是他能够承担得起的,这倒不是怕承担责任,而是怕这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纯属是说话的技巧。
只有位高权重的人亲自作决定,才是最具执行力的。
“国内有这架飞行器吗?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庄中将很疑惑,作为航天系的高层领导,居然还不知道有一架可以突破到近地轨道的飞行器。
要是有这玩意儿,那么航天局仍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组装中的“蓬莱号”岂不是笑话?
“那架飞行器在哪儿?马上联系他,让他来酒泉报到!不对,我要向中南海打电话,下达最高等级的命令。”
救人如救火,还要算上两万亿的空天港,马书记根本不在乎这架救命似的飞行器是哪里来的,哪怕是美国人放到中国展览的,这会儿事从权急,抢也要抢到手。
“它刚刚从酒泉卫星发射场离开!”
一说完,孙少将机敏地往后退了一步。
“什么?”
庄中将和马书记同时大叫起来。
两人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表情,目瞪口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打摆子似的浑身颤栗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孙华庭?你别开玩笑!你要是敢耍我,小心我毙了你。”
庄中将突然极为生气地伸出手想将对方抓到身前来,却没想到抓了个空。
“孙少将,这个事情可不能开玩笑。”
马书记也同样恨不得揪住这位第五训练中心的训练处主任好好质问一番。
那架能够飞入外太空的飞行器刚刚离开酒泉卫星发射场,怎么里面有一股浓浓的打脸味道呢?
合着他们这几个人在这里干着急,却是骑驴找驴,傻乎乎地看着最好的解决方案从眼皮子底下飞走。
“事实上,它不属于航天局,属于空军,而且还是一架重型战斗机,‘不周山’所采用的斥力盾技术就是从它身上获取的。”
孙少将也觉得这个非常蛋疼,能够飞上太空的飞行器居然不是航天局的,空军这帮家伙要逆天吗?
看到两位大佬极为吃惊地神色,他赶紧接着说道:“这架型号为X…8的变形翼战斗机装备有涡扇引擎、脉冲爆震引擎和磁等离子体引擎,曾经尝试过极限高度飞行,至少能够飞到53000米,根据当时飞行数据,它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全部的输出功率,若不是空管局制止,也许还能突破到散逸层顶端。”
散逸层顶是距地高度1000公里,事实上距离高度800公里的“不周山”空天港仍然在大气层的散逸层内,只不过这里的气体已经极其稀少。
三种引擎合体?斥力盾的原型机?
这里面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庄中将和马书记两人已经毫不怀疑空军这是要逆天。
这让航天局情以何堪,空军难道要组建空天战斗机大队了吗?
“马上联系这架战斗机,若是有必要,出动战斗机把它拦回来。”
和马书记对视一眼,庄中将立刻作出了决定。
哪怕死马当活马医,为了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只要有一线可能,就不应该放弃,希望这架性能堪比“蓬莱号”的飞行器能够达到任务所需要的性能吧。
不过以“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的速度,庄中将想用战斗机拦截注定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地面的防空火力阵地也只能望空兴叹。
“‘龙骑士’,请立即调头返航!”
刚刚进入高超音速状态,林默听到了来自于空管局的通话连线。
“返航?返哪儿?”
这又是要闹哪样?林默放缓油门,在斥力盾的托浮下,战斗机的速度却没有明显下降。
“我是空管局副局长孟帅,‘龙骑士’,请立即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是紧急事件!”
空管局的声音换一个人,换成了领导跟林默直线对话,也许对方认为这样才能够让林默重视起来。
“呃!好吧!”
既然是紧急情况,就先服从吧,林默向后拉动操纵杆,“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同步拉起迎角,角度越来越大,迅速翻转了一百八十度,然后以机身轴心轻轻地做了半个横滚改平,完成了转向。
刚作完这个变向机动,一个加密通信突然接入了“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等级权限高到一接入就自动开启了通话模式。
“这里是‘不周山’项目指挥部,我是庄朋许中将,听着,‘龙骑士’,这里有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你的帮助,首先,我想知道你的战斗机能够进入散逸层吗?”
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在林默耳边响起,对方直接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你好,庄中将,我是‘龙骑士’,动力系统没有问题,只不过我需要一些特殊的装备,问一下,是不是孟艺南那里出了什么问题?”
林默在战术头盔内的脸色凝重了起来。
“不周山”项目组中将级领导突然有求于自己,他立刻想到了刚刚完成发射升空,进入空天港的小弟孟艺南。
再结合之前空管局领导所说的紧急事件,难道真的出了什么意外。
林默的猜测是正确的,接下来对方的话证实了他的担心。
“空天港发生一些意外,需要有能够在短时间内突破到近地轨道的飞行器运送一批重要零部件,你和你的战斗机能够做到吗?”
庄中将刚刚从孙少将那里得知了林默跟孟艺南等人的关系,也没打算瞒着这位曾被淘汰的航天员候选者。
“没有问题!交给我吧,我马上把所需要的物资清单发给你,只不过我要先回基地准备一下,将于30分钟后回来。”
无论事关不关那个小弟,林默都不会拒绝。
曾经作为航天员候选者的他当然清楚空天港发生意外代表着什么。
虽然“妖孽”变形翼战斗机没有真正飞出地球引力圈,但是他花费如此巨大代价的持续改装,就是为了应对包括超高空和超高速在内的各种极端环境,自从上次被空管局制止后,就一直没有机会再次尝试。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任何需要我都会满足你。”
听到这个“龙骑士”毫不犹豫地答应接下这次的救援任务,让庄中将和马书记等人看到了一线希望。
谢天谢地,这意味着事情有了转机。
这可真是命运弄人,升上太空去救援一批真正航天员的竟然是一个被淘汰的候选者,实在是太具有讽刺意义了。
可是在这个时候却顾不得了,与人命和空天港相比,航天局的面子根本不值一文。
加装了可以抵御宇宙射线的全封闭式驾驶舱罩,“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稳稳地着陆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场,片刻之后,数架大型运输直升机从远处缓缓飞来。
固体燃料推进火箭,紧急赶制的导流罩以及“不周山”空天港急需的备件,陆陆续续地通过直升机送到了停机坪。
灯火通明的停机坪上很快忙碌了起来,进入太空需要做相当多的准备。
航天局在酒泉的许多顶尖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放弃了休息,服从上级命令,越来越多地赶到这里,投入到繁忙的工作。
两枚助推火箭挂载在机翼下的挂架上,然后整架战斗机将会被包裹在与斥力盾外形一模一样的导流罩内,借助导流罩的保护顺利地突破电离层。
“妖孽”变形翼战斗机气动力外形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导流罩让它变成翼身一体化,仿佛就像一支扁平的箭头,和一架真正的太空梭几乎完全没有什么区别。
“‘龙骑士’,这是你的宇航服。”
庄朋许中将亲自给林默送来了航天员专用的宇航服,配合一件外置式供氧系统,足以支持林默8小时的消耗,如果换成其他航天员则可以支持12小时。
当他和马书记亲眼看到张开了斥力盾,悬浮于距地一米左右的高度,正在由技术人员展开加装导流罩的变形翼战斗机,心底稍稍松了一口气,也许这种技术集成度真的能够飞上太空吧。
“我不用宇航服,‘龙将’战术铠甲能够代替宇航服在外太空活动一段时间。”
林默只接过了自带收放机的安全索,却没有选择笨拙厚重的宇航服,如果对比成本和技术含量,“龙将”甚至还超过宇航服,由于防御力的关系,龙骑士更信任前者。
“准备升空!”
地机坪上完全被清空,地勤人员冲着完全变了模样的变形翼战斗机挥着手中的信号棒。
第993节 补天
庄朋许中将、马仓书记和孙华庭少将等人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在SEG激发的斥力盾作用下,飞行器是如何升空的。
完全没有任何声音,甚至连引擎都没有点火,被包裹在导流罩内的变形翼战斗机根本就不在乎自身的气动力外形发生变化,自信而缓慢地垂直升向天空,速度越来越快,在大功率探照灯的照映下,迅速而轻盈地没入夜空。
这才是真正原版的斥力盾应用,布置在“不周山”空天港上的斥力盾充其量只发挥出了一半的功能。
没有人能否认,斥力盾真是一个好东西,不过这个东西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在世界上,SEG的珍贵程度远远超过核武器,原子弹好搞,SEG却没可能轻易弄到手。
对于掌握在空军手里的这套SEG,航天局各种羡慕嫉妒恨,可是无比护犊子的空军却狡猾狡猾的,连别人开口的机会都不给。
不得不让人怀疑,空军也许真的打算甩开航天局单干,抢夺外太空市场。
导流罩完全笼罩住了“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只留出尾部引擎喷射空间,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厚厚云层间飞行没有任何区别。
为了保证驾驶,封闭式驾驶舱罩内的全覆盖式显示屏上显示出多枚卫星的联合导航。
30000米!
X…8“妖孽”变形翼战斗机不费吹灰之力的爬升到这个高度。
引擎依旧没有点火,它完全是被地球引力场与斥力盾的排斥作用给推上来的,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料。
变形翼战斗机的爬升速度跟长二捆运载火箭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连作为被甩到屁股后面吃灰的渣渣资格都不够。
不过航天局和林默并不需要“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具备这么极致的速度。
在斥力盾的作用下,第一、第二等宇宙速度规则并不适用于这架变形翼战斗机,因此林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突破大气层的飞行。
若不是“妖孽”并非真正的太空梭,恐怕航天局拼着跟空军撕破脸也要下手抢夺,相比起来,仍然在拼装中的“蓬莱号”太空梭在技术层面上依然比“妖孽”逊色了不止一筹,人家高富帅有开外挂,屌丝太空梭只能以勤补拙的泪奔。
“喂!喂!呼叫‘龙骑士’!你的高度已经是49000米,不能再往上了,那里是航天局的管辖范围,咦,升空授权居然是航天局,你不是空军吗?你,你,你骗人!”
“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突破到49000米高度时,完全不知情地空管局一如即往地再次发出了警告和抗议,他们是天空管理局,不是空天管理局,两个字的前后顺序所含的意思完全是天差地远。
泪奔的还要再加上一个空管局的工作人员。
真是可怜的家伙,就像当初被林默的隐形战斗机给戏耍的雷达兵。
世界上一些强国注意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位置升起了一个神秘的小光点。
导流罩破坏了“妖孽”变形翼战斗机的电磁隐形能力,使它曝露出外国航天部门的视线内,特别是美国人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达到40000米高度后,就发觉到了异常。
从雷达反应上看,似乎是一个箭头形状的飞行物正在不紧不慢地爬升。
披着一层马甲后,谁都没能认出其实是一架重型战斗机。
原本还在看中国人“空间站”笑话的各国一片哗然,为了解决“空间站”事故,中国人竟然连太空梭都放了出来,而且这太空梭似乎看起来十分诡异。
难道不需要加速吗?
光现在这样的速度可是远远没可能挣脱地心引力啊。
“没有运载火箭?没有动力系统,那玩意儿是怎么上去的?神啊,谁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0”
借着地利优势,印度方面的印度宇航局看着天文台高精度望远镜采集到的电话哇哇大叫,入目的画面实在是太违和了,完全不科学嘛。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一时间取消了内部高层所有人员的休假,将外太空卫星截获的画面径直传送到了白宫和空军空间司令部(AFSPC)。
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表现出任何动力特征,却不断攀高的太空梭带给世界的震撼实在是太大。
这究竟是什么技术,难道中国获得了外星技术吗?(真相和猜测也确实是相差无几)
这无疑于往热油锅里浇进了一瓢凉水,俄罗斯、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和日本等国家航空航天部门完全沸腾起来。
这比发射组建“不周山”空天港引发的动静还要热闹,一而再,再而三的带给世界更大的意外和惊喜。
中国人究竟要闹哪样?
究竟哪张牌才是真正的底牌?
“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在突破到80000米高度时,从垂直上升姿态切换成了高迎角爬升状态,两枚固体燃料辅助火箭喷射出赤蓝色的高温火焰。
与此同时,一大两小的三组脉冲爆震引擎开启了火箭模式,联合爆发出澎湃的强大动力将“妖孽”变形翼战斗机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起了全速冲刺,对准了西方,追逐着地球的阴影区。
双翼后方喷射出纯蓝色尾的“妖孽”变形翼战斗机才像一架真正的太空梭,锋矢之刃直指星空。
在这一刻,哪怕是庄中将还是马书记等人,没有人怀疑林默的变形翼战斗机能够突破大气层,成功地进入外太空。
中间层之上是电离层,厚度达到420公里,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气处于电离状态,虽然空气稀薄,但是温度却能达到900至1200摄氏度,想要顺利地飞向太空,就必需尽快突破这一层。
5马赫!
改装过的变形翼战斗机甫一爆发就是其在大气层底部的巡航速度,在太空中不论是本国还是他国的光学卫星险些就跟丢了它。
在十秒钟后,顶着导流罩马甲的“妖孽”变形翼战斗机飞快地达到了10马赫,而且仍然在不断加快,覆盖式导流罩几乎被火焰包裹着,红里透亮,就像一枚火流星高速升向天际。
中国人的太空梭!
太惊人了!这究竟是什么技术?怎么会采用这么古怪的升空方式?
中国人怎么可能会拥有这样的技术,难道人类空天科技的大革命时代到来了吗?显而易见,这种升空方式将会节约大量的燃料,运载力将会大大增强。
许多国家的技术专家在心中狂喊。
他们眼红了,失控了,暴动了。
个别失控地航天科学家被保安死死地按在地上,发出像野兽一般的怒吼。
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这架“太空梭”将执行什么样的任务,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中国人的“空间站”很有可能就此化险为夷。
“妖孽”变形翼战斗机,双层密封驾驶舱罩保证了舱内的气压和地面上没有任何区别。
哪怕到现在为止,“龙将”的供氧系统也没有被触发,完全依靠放在后驾驶座里由航天局提供的提供的氧气系统平衡着舱内的生命环境。
林默让航天局采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工人紧急定制的导流罩在此时发挥出了作用,熔金化铁的火焰环绕下,导流罩表层耐高温涂层不断汽化崩解,也同时带走巨大的热量,或许在真正进入太空后,这层白灰色的外壳会变成难看的焦黑。
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全部被导流罩挡在了外面,再配合无形的斥力盾成为双保险,妥妥地护住正在向更高的高度发起冲刺的战斗机,哪怕在驾驶舱内,也没有感受到外面可怕的高温。
15马赫!
战斗机的爬升速度一直恒定在这个速度上,相当于每秒钟5公里的超高速。
位于距地高度349公里轨道上的国际空间站内,包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共7名航天员死死地盯着舱外那个从地球高速升上来,散发着光和热的红点,正不依不饶地向更高的高度发出挑战。
“上帝啊!这是中国人的太空梭!简直太可怕了。”
美国航天员德维特·默多克在胸前划着十字,他亲眼目睹了一个奇迹。
哪怕是美国人自己的航天飞机也不可能在没有大型外部燃料箱和助推火箭的帮助下,如此轻易地爬升到外太空,而对方似乎做的比过家家还容易。
两枚辅助火箭引擎全力爆发了51秒,让“妖孽”变形翼战斗机一鼓作气地攀升到了电离层的顶端。
在斥力盾的作用下,战斗机的速度却并没有放慢多少,终于在十余秒后,成功的进入了散逸层。
虽然仍然处于大气层内,却和真正的外太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充满无垠黑暗和数不尽星光的宇宙就像大海,轻轻地包容了“妖孽”变形翼战斗机。
“呼叫‘不周山’,送快递!”
变形翼战斗机打开了通信模块,肆无忌惮地明码发送出了信号。
第994节 空天战斗机?
随着几朵火花延着导流罩边缘依次爆发,几片导流罩被抛飞了出去。
“这不可能?这不科学!不科学!”
一瞬间,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的高层所有人声嘶力竭地疯狂嚎叫了起来。
那是太空梭?
之前作出如此论断地人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几个耳光,哪个缺心眼儿的家伙指着那玩意儿叫太空梭,简直是胡说八道。
正式进入地球引力圈边缘后,斥力盾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