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阳的距离-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坎贝姆缩回脑袋,从弹着点的闪光和地面的震动来看,应该是大山猫上的4寸炮。这种炮击基本就是敷衍,坎贝姆啐了一口,也许那些指挥官们认为一个班用机枪阵地根本不值得浪费炮弹。而且那个阵地布置的很巧妙,从这点上看不是安哥拉人的手笔,如果是中国人指导的,那么刚才那种弹道平直的炮击根本无法摧毁那个阵地。
“好啦,小子们,我们有活儿干了。”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老兵韩荣涛
韩荣涛半夜醒来的时候,外面的北风刮的很大,吹得窗户缝嗷嗷直响,今年入冬后一场雪也没有下,最常见的天气就是呼呼的北风,吹得各种尘土,纸片,沙粒什么的漫天乱飞。今年的电力集中供暖不是很给力,经常要开空调或者电暖风,干燥的要命。平常在家里当花盆看的加湿器也派上了用场。
这样的天气总让韩荣涛想起他在阿克塞钦服役的日子。那些日子里,大风刮着沙子把营房的玻璃撞的沙拉沙拉响,那种声音就像催眠曲一样,让他们很快就睡着。
但是现在这种风声却总是让韩荣涛失眠,看看依然睡的很熟的妻子,他慢慢爬起来,蹑手蹑脚的走出卧室。静悄悄的走进书房坐下,点上一根烟,一页一页的翻看着相册。
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儿子推开房门,揉着眼睛迷迷糊糊的往卫生间走去。一阵水声后,从卫生间里出来的儿子看到了自己的爸爸正在书房里看什么。马上吧嗒吧嗒的跑了过来。
“爸爸,你在看什么啊?”
“看爸爸当兵时候的相册。”
“当兵好玩儿吗?”
老韩被自己儿子的问题问住了。
“这个,当兵跟好玩儿没有关系吧。”
“那爸爸为什么每天晚上都看这个相册呢?”
老韩语塞,半晌,他只好祭起当爸爸的法宝。
“好了,快去睡觉。早睡早起才是好孩子。”
看着孩子爬上自己的小床,韩荣涛暗暗的叹了一口气。自己现在也算“五子登科”,房子,车子,妻子,儿子,票子一样不缺。可是自己这个贱骨头竟然觉得不那么幸福,总在怀念当兵的那些苦哈哈的日子。
把烟掐灭,蹑手蹑脚的返回卧室,小心翼翼的躺下。
第二天,他正在车间里干活的时候,厂子门外来了几个意想不到的客人。
为首的是自己的老连长,现在正在一个街道上当派出所长。平常总会时不时找自己坐一坐,喝一杯。跟他一起来的是市里武装部负责预备役的人,也算比较熟悉。而后面跟着的那个脸膛黑红黑红的汉子,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但是老韩却在他身上闻到了一丝高原上特有的味道。
果不其然,当老连长把他拽到一家小饭店坐下之后,在介绍的时候,那个黑红脸膛的汉子报出了一个让韩荣涛非常在意的番号。
“54机步旅,合成一营装甲一连连长,索朗平措。”
看着对面这位有些稍微发福,但是依然显得精干利落的汉子。索朗平措还是很容易把他和荣誉相册中那个精悍的兵联系起来,虽然脸上被高原紫外线晒出来的黑红色没有了,但是皮肤上那像刀刻一样的纹路是抹不掉的。
两杯酒下去,武装部的人都借故出去了。屋子里就剩下了老连长,韩荣涛和索朗平措三个人。扔嘴里一个蚕豆,老连长开了腔。
“本来我不但算找你,你现在过的挺好的……”
“连长,您就直说吧。我猜这位兄弟才是正主儿吧。”韩荣涛夹了一块鸡肉在嘴里嚼着,老连长这种吞吞吐吐的态度让他多少有些不适应。
老连长刚想说话,索朗平措把酒杯端起来了。
“我先敬老兵一杯,这件事情,我还是自己来说吧。”说完,一杯酒又下了肚。
韩荣涛也把酒咽了下去,盯着面前这个看着像藏人在性格上却不太像藏人的兵。他要说什么,韩荣涛多少能猜到一些。
“七年前,现在应该说是八年前,也就是退役的前一年,您干了一件大事儿。”
“嗯。”韩荣涛点了点头,“算是吧。”
“如果靠两个人,在印度边境巡逻人员的眼皮子底下潜入到富克彻基地附近进行侦查还不算大事儿,我们这些兵都该臊死了。”索朗平措拿起酒瓶,给韩荣涛满上,也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
“你是装甲兵吧。”韩荣涛没搭理他的话茬。
“是,刚换了新装备。”
“那你感兴趣的应该是‘列城-洛马-汗来公路’,而不是那个富克彻机场吧。”
索朗平措嘿嘿一乐,黑红色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变化。
“行了,别兜圈子了。我韩荣涛退役了这些年,边境上的事情我还一直在心里装着。是不是要动手了?”
“您是老兵了,知道条例。”
“嗯。”韩荣涛点点头,“说吧,让我干什么。”
索朗平措和老连长对望了一眼,然后转过头来,盯着韩荣涛的眼睛说。
“希望你能重新服役。”
韩荣涛抬了抬眼皮:“我现在还是预备役,重新征召入伍我没理由拒绝吧。”
索朗平措摇了摇头:“没有全面动员,我们不想这样干,最终的决定权在您手上。”
老韩抓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扣在了桌子上:“你让我考虑考虑!”
看着韩荣涛远去的背影,老连长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把他的消息提供给你们是对是错,那条路的资料,部队上有记录吧。”
“有,但是太简陋。我们需要一个切实走过那条路的向导。尼欧马和富克彻两个基地处于印度北部防空预警雷达网的正中心位置。您在部队的时候,不是向那里’突击‘了多少回了吗?”
“我那是步兵,谁知道部队上现在这么大手笔,想把坦克开过去。”
——————————分割线——————————
无风三尺浪,这是大洋深处的常态。哪怕是像航空母舰这种的钢铁巨舰,在大自然的面前,依然脆弱的像是玩具一样。
重庆号航空母舰刚刚回收了舰载反潜直升机,现在正把所有的飞机往机库里运送,三台升降机正在全力运作。就在不久前,船上的气象雷达就探测到了预报中的积雨云,在回收了所有的飞机后,为了保险起见,航母舰长命令把飞机都挪到机库里去,同时也趁这个时候给紧张了好几天的甲板勤务人员放松一下神经。
反潜直升机在巡逻的时候报告,在舰队偏西方向100余海里的地方,发现了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踪迹,当然不排除它是故意暴露的。也许美国人的第五舰队正在用这种方法向年轻的中国海军示威,同时也显示一下,谁才是海洋的主宰。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毕竟美国人认为马汉的理论是属于美国的,而且这个版权没有过期的时候。
在南非和安哥拉开打的时候,美国人就通过各种渠道告知中国政府,美国人不会容忍pla大规模的踏上安哥拉的土地,并且一路推进到开普敦。但是其他的动作,美国人自认为还没有能让中国袖手旁观的能耐。对于中国开始大规模支援已经确定要出兵的东非共同体,第五舰队仅仅做了一些表面功夫,并没有摆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对于中国将一个航母战斗群派驻达累斯萨拉姆的行为表示了默许。这其实已经表明,东非共同体是安哥拉的后方,并且这个后方的领海领空安全,处于中国海军航空兵歼-21h型隐身战斗机的护翼之下。这也明确的告诉了南非海军,那艘硫磺岛级老老实实的扮演存在舰队就好,不要到非洲西海岸来自找不自在。
大国之间,有时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协和默契。
在这种情况下,非洲联盟主张的非洲人决定非洲事务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竟然实现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对此,受了无妄之灾的安哥拉政府是非常不满意的,对此总统范杜内在中国驻安哥拉大使的面前就没有过好脸色。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不向中国出口石油?把丰富的油气资源向南非拱手相让?范杜内认为自己干出这种事情第二天就会被人活吃了。所以,就算一百个不愿意,范杜内向中国提出了一大堆关于战后重建,经济援助,基础设施建设等条件后,开始全民动员,准备跟南非死磕。
而对于指着那条管道弄化肥种粮食的东非共同体5国则急的直跳脚,赞比亚对此也非常不爽。但是南非的军力和经济实力不是这几个刚刚开始过上吃饱饭日子的国家能抗衡的。尤其是坦桑尼亚,被人在海上堵在家门口的话,就算完蛋了。
中国政府的一个航母战斗群彻底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15架隐身战斗机可以解决很多事情了。有了后台的东非共同体5国就开了一天的会,借到赞比亚,援助安哥拉的计划就通过了。在中国援助的先进空军开始向安哥拉转场之后,以坦桑尼亚陆军为主体改编的东非国防军陆军接收了大批中国二手军火库存,开始用坦赞铁路向安哥拉开进。
在大部分人眼里,南非军队对付现在的安哥拉军队应该跟踩死一只小鸡崽子一样。这可不是八十年代,有苏联那个红色帝国,有古巴军队。在南非人的心目中,最好古巴军队再来一次,好让南非彻底的碾压一次。
可是真打起来,人们发现现实跟想法是有差距的。
安哥拉军队很烂不假,组织不力,后勤混乱,各种瞎指挥,在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个步兵连连续接到三次不同的命令的情况。在纳马昆代外围的阵地上,安哥拉军队一窝蜂的冲向阵地,然后发现除了自己身上携带的步枪,手雷和rpg外,一点重装备都没有跟上来。在中国顾问的指导下修建的那些隐蔽的交叉火力点中,该配齐的重机枪和高射机枪,平射机炮都没有到位。本来都能给南非的轻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造成重大杀伤的隐蔽布置,仅仅发挥了不到三成的效果。
可是南非的表现也实在是不怎么样。安哥拉犯的毛病,南非陆军一个也没落下。支援炮火不到位,战斗队形千奇百怪。平常训练的东西全都扔到了爪哇国。攻击波次脱节,相邻的部队不知道互相掩护侧翼。轻装甲威力搜索分队全是睁眼瞎,更让人闹心的是本来打算在雷场中开辟攻击通道而发射的扫雷火箭差点砸在自己攻击前锋的脑袋上。如果不是南非空军的狂风ids还算给力,多次用火箭,炸弹给予地面部队强大的支援,攻击纳马昆代的第四机械化步兵营和“坦普”军团的第三伞兵营就得吃个闷亏。
就这样,两支笨拙的军队互相打了一天一宿,纳马昆代的战事依然不明朗。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轰响的克什米尔
江军门出场,小的们撒花……
——————————分割线——————————
“秋山澪?”寇希梅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听起来像是个日本女孩儿的名字?不过这东西哪里像女孩儿了?”
卡拉奇空军基地开放日,印巴边境氛围紧张的时候搞这种东西在巴基斯坦政府和军方来看是一种提升士气,显示信心的方法。尤其是当中国驻卡拉奇的两架J-20A也应巴方请求而拉出来做静态展示,更是给印度和世界一个信号——咱是有后台的人!
而被迫在旁边当飞机模特的寇希梅一天下来脸都笑僵了,而且还要应付层出不穷的古怪问题。很多人看到处于鸭翼差动,垂尾偏转姿态的J-20A时,会不由自主的问一句——它会变形吗?而当某位明显受日本动漫毒害的参观者说出一个“秋山澪”的诡异称呼时,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应付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人鼓捣二次元的东西真是碉堡了。
这些天印度人贴着边境飞行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许多巴空军的飞机不得不中断正常的执勤,天天上去搞伴随飞行。虽然气氛紧张,但是双方还算克制,没让战争在不经意间爆发。不过这样半个月下来,印度人轮换的飞机多,地勤和飞行人员也多,时间一长,巴方非常疲劳,可是局势如此,巴基斯坦的空军人员们只好生扛着。这次开放日,也算变相的放松一下。
对于应对印度方面的方案讨论中,巴基斯坦曾经有一个拍脑袋的主意。他们拿尺子在地图上一量,提出一旦双方动武,中方的12架J-20A从卡拉奇起飞攻击印度的后勤集散中心和西北部拉贾斯坦邦的铁路枢纽斋浦尔。寇希梅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个提议,心说你看出殡的不怕殡大。攻击斋浦尔的那800多公里对于J-20A的作战半径不算什么,但是炸了斋浦尔跟炸了新德里没啥两样。中国保护巴基斯坦南部领空的安全主要是为了卡拉奇这个港口。攻击斋浦尔,244枚小直径雷石下去,爽是爽了,等着跟印度打灭国之战吧。
现在的架势,是个明白人都知道,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就差一个借口了。然后,就在2028年的1月9日,借口就来了。
在克什米尔前线,一名巴基斯坦士兵在己方的阵地上向山下的印度哨所撒尿。山下的一名印度山地步兵将其一枪撂倒。炸了营的巴基斯坦人在几分钟之内就把迫击炮弹砸在了山下印度哨所的头上。而紧接着,数次印巴边境冲突的明星,印度的FH-77B榴弹炮开始猛烈的轰击。而且这次冲突选择的地方也让人心里一激灵。和平常的在锡亚琴察冰川和卡吉尔,噶莫,达拉斯一带不同,这次的交火地点竟然是阿萨德克什米尔,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不足120公里。
被触动了敏感神经的巴基斯坦人出动了4架F-16轰炸了那个哨所,并且开始向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射大量的炮弹和火箭。同时,大批好像打了鸡血的武装分子开始越过印巴克什米尔停火线,向卡吉尔地区运动。
对此,印度立刻还以颜色。
1月13日,印度从列城空军基地和旁遮普邦的哈尔瓦拉空军基地各起飞四架米格-29和米格-27M,向巴控区发射火箭,炸弹。并扫射运动到卡吉尔附近的渗透份子。其中一家由乌克兰改进的米格-27M投掷了KAB500型激光制导炸弹,摧毁了巴方边境的一个物资仓库。
此外,一架紧急起飞拦截的巴基斯坦空军的幻影-3型飞机被米格-29击落,而当后续的F-16和J-10B赶到时,印度飞机已经缩回旁遮普的防空圈了。
从战绩上看,印度占了便宜。
但是,这个便宜印度却没什么高兴的,起码已经被授权指挥三军的总参谋长阿格尼霍特里上将就很不满意,他现在正在向北方司令部的最高负责人辛格大发雷霆。
“为什么是克什米尔!你难道认为那些需要让人拼上性命才能爬上去的高地比整个对巴基斯坦战略还重要吗?!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你这个家伙在克什米尔打了一个胜仗!知道国内的媒体对收复克什米尔全境有多高的呼声吗!”
而对此,电话那一头的北方司令部司令辛格低头不语。
“我们的战略是夺取巴基斯坦的中南部,而不是在克什米尔和那些异教徒捉迷藏!而你最重要的任务是看好中国人!所以北方司令部的第一任务是防守,而不是去开枪击毙一个正在露出老二的巴基斯坦人!现在,你把热点弄到了克什米尔!我们的战略方向是不是要转移?!”
老头子喘了一口气,然后再次咆哮起来:“现在,给你一个命令!让你的兵端上步枪,去把那些该死的渗透分子用刺刀挑死!空军不会再去轰炸那些连一百个卢比都不到的帐篷和山洞,明白了吗!”
咆哮完,阿格尼霍特里有些无奈的倒在自己的真皮圈椅里。被西方政府抽了一回血的印度政府现在面临着财政上的困难,根本无力在两个方向上展开重兵。而且,克什米尔的山地地形也决定了在那个地方打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是痴心妄想。
而适合印度部队展开的,只有巴基斯坦中南部。印度陆军的装甲师和打击师沿苏库尔至奎达一线将巴基斯坦拦腰斩断!而对此,巴基斯坦方面也是心知肚明,他们除了在塔尔沙漠一线布置重兵之外,恐怕这次的克什米尔冲突这么激烈的反应也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将战略方向向中印边境吸引。先不说中国方面的陆军力量,仅仅是设在青藏高原上的雷达监测站,就足可以让印度方面的任何调动都没有秘密可言。
上将先生烦恼的事情还有另一个,那就是像一根鱼刺一样卡在印度脖子上的卡拉奇港。如果没有这个港口,印度基本上是在海上封锁着巴基斯坦的。目前巴基斯坦的水面舰艇部队仅仅是在扮演存在舰队,基本上是所在自己的12海里范围内不敢出去。也就那几艘阿戈斯塔B型潜艇敢去印度洋里转一转。
但是中国承包卡拉奇港之后,整个事情被复杂化了。本来完美的封锁被开了一个大口子,同属伊‘斯‘兰国家的油霸们可以把资金和物资通过这个脐带源源不断的输送进来。而强推掉这个港口……好吧,如果是十年前印度说不定脑袋一热就办了,但是现在北方的那个国家航母一气就下三条,阿格尼霍特里自问自己没那个本事把对方的重型航母变没。
所以,切断卡拉奇同巴基斯坦腹地的联系,是印度能否尽快击败巴基斯坦的关键所在。
————————————分割线————————————
江清月捂着一个厚厚的口罩,用带了塑胶手套的双手把一名倒毙在路边的士兵尸体翻过来。一名安哥拉的黑人士兵在旁边持枪警戒,后面的收尸队在一边等着。这个时间的南部非洲天气潮湿闷热,各种细菌滋生迅速,尸体会在很快的时间内腐败。也许战场上的硝烟味还没有散去,至今没有一只食腐动物敢靠近开饭。
江清月是中国派驻安哥拉军事顾问团的一名战场评估专员。在开战前国内也对双方实力对比和作训水平做过一定的预估。但是双方都是没怎么打过仗的士兵,这种战前评估是很不靠谱的。而且安哥拉的军队建设也就那样,为了准确的判断南非军规的战斗力,中国不得不亲自派出战场评估小组来搜集第一手资料。
但是小组在开展工作时遭受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倒不是条件艰苦什么的,而是黑人士兵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在做这种评估的时候,对结束战斗的士兵进行询问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要求士兵最客观的表述战斗中的情况。但是这一点上黑人士兵非常奇葩,先不说掺杂了大量土话的葡萄牙语,他们语言中的各种玩笑和吹牛简直让中方工作组的人伤透了脑筋。
不得已,这种实地勘察成了中方评估小组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佳途径。
江清月用镊子捅了捅尸体右胸上的那个焦黑的创口,仔细观察了一会,对帮自己记录的助手说:“记录:第177号样本,机枪手,致命创口右胸,高温破片贯穿伤。死亡地点,纳马昆代公路西侧约500米处,死亡时样本正处于一处隐蔽火力点,由炸点可判断为南非陆军FT-5型火箭推进榴弹。根据周围弹孔和毁伤判断,本火力点被一队轻装步兵抵近摧毁。评估人,江清月。时间,2028年1月8日。”
负责记录的助手合上防水文件夹,这就像一个信号。在后面蹲着的收尸队员们推着小平板车走了上来,然后连拖带拽的把尸体扔到小平板车上,推到后面的大卡车附近,然后通过后边的一块木板推上去,把尸体扔在车上。为了防止瘟疫,几个扎着红十字袖标,背着喷雾器的兵再往地上喷一遍消毒水。
回到营地后洗了一把脸,江清月打开了记录本,开始往电脑上输入数据。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经过统计,筛选,就能够帮助中方工作组得人重现战场姿态。这件事情必须要快,在下次战斗打响之前,如果能找出双方的优缺点将是一个莫大的成绩。
一晃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江清月揉揉自己有些酸痛的手腕,比较满意的看着显示屏上的各种图表。从统计分析上看,战斗情况多少有些出乎中方人员的预料。
营房的门开了,一名中方人员走了进来,向她敬了一个礼:“江工,于组长让我通知您,今天下午四点,我们要去向司徒大校做汇报,请您做好准备。”
“知道了。”江清月看了看表,还差三十分钟,她整理了一下衣服,在要出营房的时候在旁边的镜子里瞥见了自己的光头,想了想,又把07作训的军帽拿出来戴好,然后出了营房。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无题
哲村孝明是一名日本三重县普普通通的高中生,虽然坐在第二排靠窗的位置上,但也从来不是什么主角命。从某些方面讲,他有些不合群。虽然也会在无聊的时候翻翻漫画什么的,但是像日本普通高中生那样把漫画当第二生命可是从来没有过。这让他在平常和同学们聊天时都不知该谈什么话题。平常翻报纸和手机上的时政新闻是他的一大爱好,他的青梅竹马总说他像个老头子。
但是,把他的家谱往上翻的话,会在他的母系里发现一个不得了的名字。他的外婆名叫中西直子,而外婆的父亲,名叫中西功。
在日本,这是一个会让让右翼分子高喊“天诛”的名字,因为他是一名日籍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而且他是一名“红色间谍”,曾经冒死传出了一份改变了二战进程的情报。
哲村孝明本来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只不过在大外婆中西淮子那里发现了中西功的手稿,他才知道自己有个传奇般的曾外祖父。而正是阅读这些手稿,让他的兴趣转向了时政。
“呐,孝明,你决定考哪一所大学了吗?如果是孝明的话,一定能拿到学校的推荐的。”自己的青梅竹马奈奈子把胳膊支在课桌上对他说。
“我已经放弃了推荐,准备考东大。”哲村头也不抬,依然在照着一本汉语字典查什么东西。
“唉~~~本来以为可以和孝明一起上一所大学的。”
“一同上一所三流大学,然后毕业后一起失业吗?不考上东大,我拿什么赚钱养你。”
“呀~~讨厌!H!”奈奈子笑着拍打他,“孝明,你为什么总在翻看那么难懂的汉子字典啊?”
“因为我想去中国大连去看一看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外曾祖父的事情。而且我经常要访问中国的BBS,不会汉语很麻烦的。”
“为什么总去中国的BBS啊,2CH不好吗……”
“奈奈子,我跟你说过,不要上2CH!会变蠢的。”哲村打断了青梅竹马的话,“你最好也学些基本的用语。我打算在大学毕业后去东南亚工作,会汉语会省不少麻烦的。”
“可以学起来好难啊,而且2CH上有好多有趣的话题啊……”
“嗨嗨,你就尽情的去看吧,被那些死宅们同化掉我就不要你了。中国人因为到底是每一个家庭装电暖气独立采暖还是用电力锅炉集中供暖的问题吵的不可开交,我们却在看偶像们猜拳。日本已经没救了……”
一根手指伸过来碰了碰他,他回头一看,是后面的那个眼睛宅男。平常把手办什么的当性命一样,而且胆小如鼠。
“哲村君,日本已经没救了吗?中国人会不会进攻过来啊,朝鲜人是不是也会进攻过来啊,好可怕啊……”
“中国人打过来你就抱着你的硬盘和手办去跪地求饶吧,他们多半看不上你的手办,就算看上了也会付钱给你的!”哲村的头皮一阵发痒,“庵野君,好好想一想,日本还有什么值得中国人打过来的吗?如果中国人愿意养这一亿官僚和一亿的宅男宅女,我宁愿他们打过来!”
————————分割线————————
中国的互联网上确实在吵,而且吵的稀里哗啦的。当然,大部分是北方人在吵,南方人在看热闹。因为吵的内容跟北方人关系很大,跟南方人嘛,基本没多大关系。
起因就是因为某位人大代表的一份报告。这位有点无知者无畏的代表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北方的集中供暖和各地的热力公司。他在报告里算了一笔账,认为如果采用家庭分散电力采暖的话,可以节省大笔的水暖管道维修费用,也不必维持热力公司的人员。因为现在电力辐射采暖效率比起电热锅炉送出热水的效率高的多,而且安装简易方便。虽然现在的集中供热不烧煤,改用电热锅炉,但是锅炉的跑冒滴漏,管道定期维护等依然要浪费大笔的资金,而且容易造成腐败。最后他隐隐的指出,中央一直不出台集中水暖向电热独立采暖的政策就是为了养冗员。
这份报告不知为什么被捅到了网上,不少地方因集中供热改造而挨冻或者一脑门子官司人们顷刻间吵成一片。讲怪话的,骂人的,还有去热力公司堵门的,干什么的都有。
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吵,最后吵到了刘继鹏那里。
满对着一份份措辞激烈的网络舆情监控报告,刘继鹏心中五味杂陈。作为一个从基层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人,他很清楚一刀切的危害性有多大。工科毕业的他非常清楚电力远红外辐射取暖方式的优点,但是他也很清楚中国房地产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的畸形发展带来的隐患。配套设施不足,各种电气,管道系统的不达标,以次充好和私改配置。更加明白中国对民用低压线路进行全面改造的话是一个多麽耸人听闻的工程。不用多说,以现在这些20年龄的小区的电气线路水平,只要有三分之一的住户改用电辐射采暖,那么这个小区的变压器就面临着三天两头紧急抢修的危险。
而且另外的原因则是一个说出来就会被人口诛笔伐的理由了。
刘继鹏并不想看到第二次下岗潮。97年,刘继鹏还在基层的时候,亲历了那次下岗潮对中国城市普通家庭造成了什么样的冲击。一些双职工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双双下岗,生活窘迫到要靠去菜市场拣菜叶的不在少数。共和国的长子一夜之间成为了弃儿。从某种意义上讲,改为电辐射采暖是正确的,可如果一刀切……刘继鹏心里很清楚中国北方有多少工厂和工人在水暖行业里挣钱吃饭。
任何一个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乘以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都会变成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结果。对此,刘继鹏不得不慎重再慎重,保守再保守。
思绪万千的他坐在椅子里使劲揉自己的太阳穴。这些日子,南非的战事和印度以及巴基斯坦的冲突牵扯了中央大量的精力,同时民间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去。本来以为可以趁着这段机会加紧完善一些设想,没想到又出了这档子事。战争远在万里之外,可是供暖这事情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中央不出对策是不行的。刘继鹏都有点怀疑这是不是外国人搞得鬼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