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国后文物不许成精-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案:
  瞿清时看得到器灵。
  当然,器灵也不是所有物件都有,只有那些历时经久,源远流长的物件才会慢慢生出灵智,化出器灵。
  比如说明清时期大花瓶的器灵是垂髫小童,唐宋时期字画的器灵是意气少年,而商周时期的就是额头老高耳垂老长的寿星爷爷了。
  曾侯乙编钟的横梁上坐着个胖老儿,袒胸**对主角说:“给爷挠挠痒?就这儿就这儿,对!对!那儿那儿,啊~~~~~~~~~~~~~舒服!”
  瞿清时活得好好的,突然哐叽一个任务砸到他身上,于是带着贴身帅气保镖,公费出国,吃喝全包,把我们**流落在外的古董,一一找回家。
  前特种兵耍流氓大狼狗×清冷美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研究员
  新文请多支持,每天早上9点稳定更新,么么哒!(づ ̄+3 ̄)づ
  内容标签: 灵异神怪 异能 爽文 异想天开
  搜索关键字:主角:瞿清时,顾豪峰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湖北省博物馆。
  由于工作日的关系,博物馆里的人寥寥无几,三三两两,偌大的展厅里回荡着脚步声,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伫立在展厅中央,被玻璃房保护的严严实实,刀枪不入。
  玻璃房内,曾侯乙编钟的钟架上,在最不可能出现人的地方躺了一个胖老头,他一手撑着头,一手摇着蒲扇,不拘一格袒胸露乳,活像一个胖弥勒,听玻璃房外几个人的对话。
  一个男的带着两个女的,男的大热天的穿着一身白色西装,皮鞋噌亮,还梳着背头,拿博物馆宣传册当扇子挥:“这个就是曾侯乙编钟,他们这儿的镇馆之宝,第一批被列入不可出镜的文物,是世界上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从出土到现在只演奏过三次。”
  两个女的全程没在看钟,反而盯着西装男看:“哇,嘉文你懂的真多。”
  西装男故作谦逊的笑了笑,继续道:“这个东西啊,贵就贵在它是乐器,这么大规模的青铜器在整个春秋时期都是很少见的。”
  钟架上那胖老儿闻言嗤笑一声:“屁,老子战国的。”
  胖老儿正说着,突然瞥到三人旁边不远处还站了一个人。
  这个人身材清瘦,肤色白白净净,看上去顶多二十出头,穿了件白衬衫,黑色的头发衬得他皮肤雪白,一双眼睛清澈澄净,眉眼弯弯,正朝他这个方向笑。
  胖老儿心想他在看我?
  西装男继续道:“这个编钟还有个厉害的地方,就是他每个钟都能敲出两个音,而且据说这钟和钢琴的音域差不多。钢琴17世纪才发明出来,这编钟的历史比钢琴早2000多年。”
  两个女的连连惊叹,一个女的问:“这钟上面刻的什么字?不会是乐谱吧?”
  西装男愣了下,连忙道:“啊,对,被你猜对了。这上面刻的全是几千年前的乐谱。他们演奏的时候就是照着这上面的乐谱演奏的。”
  胖老儿气笑了:“放他娘的屁,老子身上铭文内容多着呢,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乐谱。”
  话音刚落,胖老儿就看到旁边那男人,本来正好侧着头听西装男说大话,突然朝他这边转过头,又冲他一笑,就好像是被他的话逗笑了一样。
  胖老儿心想不会吧,这人不仅看得到我,还能听得到我说话?
  胖老儿一脸狐疑,试探着问:“这后生,你看得到我?”
  胖老儿问完,心想自己莫不是傻了,自己乃器灵,他一介凡人怎么会看得到自己。
  只见那后生一笑,朝他点了点头。
  胖老儿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从钟架上坐直了身子。
  西装男还在装逼:“放这儿这个是假的,复制品,真的怎么会拿出来给你看……”
  胖老儿一听,顾不得和男人说话,气得眼睛都瞪圆了:“我是假的?你还是假的呢!装什么大尾巴专家!这这这……这厮胡言乱语,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胖老儿刚要挥扇子,就见白衣男人朝他摇了摇头,手向下虚压,让他稍安勿躁。
  两个女的眼神亮晶晶的盯着西装男看:“那真的呢?”
  西装男说谎不打草稿:“真的在国家博物馆那儿!他们说,那国家博物馆的馆长,趁着拍《国家宝藏》的时候,借口霸占着文物,不还了!”
  白衣男子转向西装男,打断三人的对话:“国家博物馆从来没有霸占别馆的文物不还。”
  西装男和两个女的转过头,诧异的看着男子。
  男子严肃道:“我国博物馆之间经常会举办文物交流活动,国家博物馆经常会展出一些别馆的文物,但是展出结束后就还回去了,霸占文物什么的纯属谣言。”
  “顺便,”男子指了指曾侯乙编钟,“这是战国的。”
  西装男先是一愣,然后回过神来,风度翩翩道:“怎么会是战国的呢?小兄弟大概是读书读岔了吧?我研究文物十多年,这文物大致年份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旁边的女的阴阳怪气帮腔:“我们嘉文是微博文物大V,网上有100多万粉丝呢,专门鉴定文物的,他怎么会看错。”
  男人看了西装男一眼,解释道:“春秋早期的青铜器基本采用平面蟠螭纹为饰,而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生产力和制造技艺的提高,浮雕成了最流行的装饰技法。你看这个编钟,采用大量的铜焊,错金技术,以浮雕,圆雕,阴刻作为主要的装饰,所以怎么能说是春秋的文物呢?”
  胖老儿一听:“哦哟,这后生你懂不少啊。”
  两个女的听得云里雾里,什么浮雕什么错金听都听不懂,茫然的看向西装男。
  西装男面色不悦:“我都说了这是假的,复制品,复制品怎么会复制的那么真?真的早就藏在国家博物馆的地下仓库了。”
  男子争锋相对:“您说他是复制品有什么证据么?还是说您去过那个地下仓库亲眼见过?网上确实流传过相关谣言,但是我相信一个有判断能力的成年人一定不会相信的。更何况是‘见多识广’的微博大V。”
  西装男被男子堵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支吾了半天:“别一副教育人的样子,我没去过,难道你去过?”
  没想到男人点了点头:“对,我去过。”
  他伸出手:“国家文物研究院研究员,瞿清时,你们好。”
  三人愣住了。
  。
  三人灰溜溜走远了,空旷的展厅三三两两的散落着零散的游客,没人注意到这里。
  胖老儿对男人很是感兴趣:“你真看得见我?”
  瞿清时点头:“真看得见,不仅看得见,还听得见。”
  胖老儿不信,伸出手指:“我这比划的是几?”
  瞿清时:“四,”他顿了顿,“您不用考我,我不仅知道您比划的是几,我还知道您坐在钟架上,我还知道您没穿鞋。”
  胖老儿低头一看,确实没穿。
  他不好意思的嘿嘿笑:“哎反正除了大家伙儿也没人看。”
  他口里说的大家伙儿指的不是人,是展厅里的其他器灵。
  胖老儿从钟架上跳下来,和瞿清时隔了一面玻璃说话:“诶,我问你,我乃器灵,吸天地灵力孕育而生,肉眼凡胎根本察觉不到我的存在,你是怎么看到我的?”
  瞿清时摇摇头:“不知道,家族遗传。”
  胖老儿盯着瞿清时从上到下瞧了又瞧:“稀罕,稀罕……”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跳上钟架:“对了,小后生,你来,进来帮我敲敲,我这儿痒的不行。”
  瞿清时吓了一跳:“什么?”
  胖老儿热情的朝他招手:“进来啊,帮我敲敲钟,就用旁边这根槌子敲。”
  瞿清时吓的结巴了,连忙摆手:“您,您是国宝,出土以来只奏响过三次,怎么能随便敲呢。”
  胖老儿一拍大腿:“就是因为这个,这老胳膊老腿的不动弹多难受啊,诶你帮我敲敲怎么了,你没给你家长辈敲过腿?”
  展厅里的游客寥寥无几,没人注意到他们这儿的动静。
  瞿清时无奈:“不是……您是国宝,再说您在玻璃房里,我也进不去啊。”
  胖老儿:“这好办。”只见他一挥扇子,旁边的智能密码锁倏地暗了下去,玻璃门缓缓打开了一条缝。
  瞿清时:“……”
  瞿清时死活不肯,后来禁不住胖老儿软磨硬泡,硬着头皮推开玻璃门,想了想又退出去,从包里拿出一双一次性鞋套套上,又戴上口罩套上手套,这才小心翼翼走进房间。
  胖老儿:“哎不用那么小心,我又不是那些玉器,一吹就散。”
  瞿清时心想幸好玉器不跟他一个展厅,不然大概要吵翻天。
  瞿清时大气都不敢喘,千年前的文物零距离展现在他面前,激动得胸腔里的心脏咚咚直跳,贪婪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珍重的拿起木槌:“敲哪儿?”
  胖老儿手一指:“就那,最左边那钮钟。”
  瞿清时照着指示,用木槌敲了一记,只听来自2400年前的钟敲响,悠远空灵,绕梁不绝,仿佛空谷幽兰,蝴蝶振翅。
  胖老儿兴奋道:“对了对了,再敲敲,敲重点。”
  瞿清时又是一记。
  胖老儿手舞足蹈:“舒服舒服,敲下面那甬钟,再敲旁边那个,右边右边,然后最当中那个,对了对了……”
  瞿清时在胖老儿的指挥下奏出一首绝美乐曲,钟声如同凤凰振翅,云起雪飞,有时似兵临城下战鼓齐鸣,乌云压城城欲摧,有时似阳春白雪柳絮纷纷,斜风细雨不须归。最后钟声齐鸣,仿佛产生愉悦的共鸣一般余音袅袅,三日不绝。
  曲终,瞿清时放下木槌,一转身,看到玻璃房原来没人的展厅在此时外聚满了被音乐吸引而来的游客,一个个的长大了嘴巴看着他,全场鸦雀无声。
  胖老儿在他身后瘫着,心满意足发出喟叹:“舒服。”
  工作人员终于赶到,远远的往这儿冲,大惊失色:“你干什么的,给我出来!快点抓住他!”
  胖老儿一看:“啊呀,快走快走,别让人抓住。”
  瞿清时连忙从玻璃房里出来,手忙脚乱背上背包,游客还拉住瞿清时不让走:“小伙子,你刚刚敲的曲子叫啥名字?噢哟可好听了。”
  “你怎么进去的?咱能进去摸摸不?”
  “能再给我们敲一遍不?啊呀这好听的……”
  胖老儿急了,一挥扇子:“磨磨蹭蹭的,我送你一程。”
  瞿清时眼前一花,被一股柔和的力量一推,人已经在展厅门外了。
  胖老儿又是一挥,只见工作人员平地摔跤,摔了个狗吃屎,连带着后面的人也纷纷摔倒,一时间现场手忙脚乱,混乱无比。
  瞿清时不敢再逗留,匆匆离开,胖老儿爽朗的笑声从身后传来:“哈哈哈哈哈,小后生,今天多谢你了,改天再来啊。”
  作者有话要说:  新文打滚卖萌求收藏
  注:
  此文内有一些内容会介绍文物的过往历史,这属于必要的背景知识,别举报我抄袭啊QAQ


第2章 
  瞿清时从湖北省博物馆出来,在路边小店点了碗热干面,边吃边拌,脑子里乱哄哄的全是刚刚那一幕,又是愧疚又是暗爽。
  他从小就能看到器灵。
  这没什么奇怪的,人老了还成精呢,还不许年长的器物生出点灵智来?
  当然这器物并非指工厂流水线里生产的器物,得要年深日久的,且由匠人精心打造的,独一无二的,才会生出灵智。器灵是器物生出灵智的具象表达。
  明清时代的器物,器灵大多是懵懵懂懂的孩童,扎着两个髻。
  唐宋时代的器物,器灵大多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少女。
  而像曾侯乙编钟这种年代的,器灵大多是鹤发童颜的老人了。
  他看多了,能总结出几条经验来。
  第一,器灵吸收天地灵气,年龄和什么时候出土无关。
  第二,器灵体型大小和器物大小成正比,且不是实体。
  第三,器灵不能离开器物独自存在,他们存世时间久了会习得一些能力,一般存世时间越久,能力越强,像刚刚曾侯乙编钟露的那一手,瞿清时就从未在其他器灵身上见过这么强的能力。
  所以,奇怪的并非器物能生出灵智,这世上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事情多了去了,器灵只是其中一个。
  奇怪的是瞿家家族遗传,生来便能看到器灵。
  瞿清时还记得小时候爸妈忙,一旦出差能几个月不回来,只好把他交给外公外婆带。但是他却从来不寂寞,因为家里有好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和他一起玩,“哥哥姐姐”教他读书写字,他幼儿园就能背诗,写字写的端端正正。小学的时候他不开窍,老师教的记不住,“哥哥姐姐”就在家里一遍一遍教他,直到他会为止。
  有时候“哥哥姐姐”还会吵架,哥哥吐槽姐姐教的宋词是靡靡之音,教坏小孩,姐姐骂哥哥教的数学一塌糊涂,连平方立方都算不清。他和弟弟妹妹们在旁边看热闹鼓掌,姐姐一瞪眼指着弟弟:“好歹也是清末的,让你教英语你一句不会,要你何用!”弟弟一撇嘴,哭了。
  后来瞿清时在小学里终于交到了朋友,兴冲冲的带朋友到家里玩,指着家里某处:“给你介绍我哥哥!”
  朋友吓得小脸煞白:“什么都没有啊?”
  瞿清时言之凿凿就在那儿,朋友瞪大了眼睛就是没看见,后来两个孩子都哭,小朋友边哭边跑回家,好像后面有人追他似的,瞿清时则委屈的扑到外婆怀里:“哥哥明明在那里,他为什么说看不到!”
  外婆仔细的抹去瞿清时脸上泪花,反而笑他:“傻孩子哦,这有什么好哭的,这是福气,人家想看都看不到呢。”
  那个时候瞿清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福气,只知道后来学校就盛传他能看到鬼的谣言,瞿清时也越来越沉默,把自己埋进书桌里,后来考上京城的学校,又进了国家文物研究院,这都是后话了。
  。
  瞿清时热干面吃到一半,突然手机响了,瞿清时接起来一听:“院长。”
  院长声音严肃:“你在哪儿?”
  瞿清时心想湖北博物馆那么快就把我查出来了,一慌:“我,我我……”
  院长打断他的话:“不管你在哪儿,现在马上给我回京,定最快的一般飞机,快!”
  瞿清时咽下嘴里的面:“怎么了?什么事那么急?”
  院长:“上面给的任务,电话里说不清,你反正给我快点回来,待会儿航班号发给我,我派车接你。”
  说完吧嗒一声挂了电话,瞿清时一头雾水,只好定了最快的飞机,起身出门,打车去机场。
  由于瞿清时订票时间晚,紧赶慢赶踩着最后一分钟上飞机,位子也只有舱门旁边的位子了。他座位旁边早就坐了人,寸头,T恤,工装裤,年龄三十不到,布料遮掩不住的肌肉彰显着雄性力量。
  他即使坐着也能看得出身材高大,坐姿笔挺,仿佛受过什么训练似的已经形成了习惯。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两道浓眉衬着英挺的鼻梁,下颚轮廓坚毅硬朗,双眸冰冷如X光一般,见到瞿清时过来,把他从上到下迅速扫视了一遍,然后收回目光。
  瞿清时也注意到了他,然而不是注意他这个人,而是他肩膀上的,器灵。
  器灵当然不止博物馆里有,民间古董收藏,个人身上佩戴的东西,都可能有器灵。瞿清时有一次甚至凭借着器灵指认了企图走私文物的嫌犯。
  男人脖子里戴了一块明代玉牌,它的器灵是个小男孩,就苹果手机那么大,正坐在男人肩膀上左顾右盼,见到瞿清时坐下,说了一句:“哇,清冷美人,我主人喜欢的类型。”
  瞿清时:“?????”
  瞿清时不禁转头看了一眼男人,谁知正好和男人四目相对,目光在空气中猛的一碰,又迅速分开。
  瞿清时低下头,手机关机,从包里掏出本书,飞机在跑道上滑翔,飞向天空。
  器灵小嘴叭叭叭的,仗着没人看到没人听到说话没边:“说两句话吧,我坐在这儿都感觉到你心跳得老快了。gay找男朋友不容易,而且还正好坐在你旁边,这是什么!这是上天为你准备的缘分。”
  “连看的毛片都钟意这种类型的,你以为我不知道?电脑里还专门分了一个文件夹……”器灵继续揭主人老底。
  瞿清时咳了一声。
  器灵越说越过分:“快点快点,你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到时候和他一起酱酱酿酿把学到的动作都试一遍,不然你还想用右手到什么时候……”
  瞿清时深吸一口气,恨不得把头埋到书里。
  器灵说的话连自己的主人都听不到,偏偏只有瞿清时听到,自己听到了只能当听不见,不然人家把他当神经病呢。
  正当他准备看书把这两小时混过去的时候,空姐过来倒水,男人帮他递了一下纸杯,两人的指间飞快的接触了一下,彼此指间的温度转瞬即逝。
  “谢谢。”瞿清时猛地想起刚刚器灵说的话,脸不禁微微发红,连忙低头喝水。
  “不谢,”男人的目光在他红透的耳尖上转了一圈,指了指瞿清时手里的书,“你也研究古董?”
  瞿清时愣了下:“你说文物?”他不擅长和陌生人对话,一边说话一边想到器灵刚刚说他电脑里收藏的全是他这种类型的毛片,不由一阵紧张,“嗯,平时爱研究这个。”
  器灵双手捧脸呈花痴状尖叫:“啊啊啊啊终于搭上话了!”然后由坐姿换成趴着的姿势,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两人看。
  瞿清时:“……”
  “这本书我也看过。”男人说。瞿清时不禁好奇的又朝他看了一眼。
  “怎么了?”男人观察入微,迅速捕捉到瞿清时脸上一闪而过的表情,“觉得我不像会看这种书的人?”
  瞿清时点点头:“我以为看这书的都是中年人。”
  “你不也在看吗?” 男人声音低沉,如同上好的大提琴倾泻出音乐流淌过耳边,“我看的那个是初版,和你这本封面不一样,这本书的作者很有趣。”
  “有趣?”
  男人继续道:“他说文物像人一样,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还在书里天马行空的想象了文物会说话的场景。”
  瞿清时没说话。
  “书里四分之三的内容都是文物与人的交流,我想这个作者一定是一个很热爱文物的人,将全部热情都投入到文物中才会写出这样的内容,”男人看向他,朝他笑了起来,“你觉得呢?”
  瞿清时无奈,只好主动坦白:“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
  男人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朝他伸出手:“顾豪峰。幸会,我很喜欢你的书。”
  两个人握了握手。当初初版的时候,编辑找他要照片,他磨磨蹭蹭不想给,后来编辑亲自去他们院抓人,硬是给他拍了一张,现在这张照片就在书的封页里面,羞耻的一逼。
  现在他手里这本是准备再版的校对本,本来是准备在飞机上看看书捉捉虫,没想到凭借着初版的照片被人认了出来。
  顾豪峰问:“听你口音不像京城人,你是哪里的?”
  瞿清时说:“H市。”
  顾豪峰点点头:“你们那边果然人杰地灵。”
  瞿清时不知道他是不是意有所指,毕竟之前听器灵逼逼了半天。
  器灵边叫边鼓掌:“正中靶心!这句话又夸了他的家乡又夸了他,充分表达了你对他的欣赏,孺子可教!照这样的速度下了飞机就能来一炮……”
  瞿清时恶从单边生,心想我连曾侯乙编钟都敲过了还怕你这个满脑子黄色废料的明代玉牌?
  他不动神色,指了指顾豪峰脖子上的玉牌:“这个是?”
  顾豪峰扯出挂玉牌的挂绳:“你说这个?这是我从鬼市淘来的,说是明代的,您赏脸看看?”
  他没有把玉牌拿下来,瞿清时只能凑近去看,温热的气息拂过顾豪峰肩膀,从他这个角度能看到瞿清时纤长白皙的脖子,弯成一个柔和的弧度。
  玉牌形状扁平,上下以灵芝状云纹做装饰,中间用浮雕刻了一个童子,童子面带微笑,双手执灵芝,做行走状,再抬眼看那器灵,样貌居然和玉牌上的童子长得一模一样。
  顾豪峰说玉牌是从鬼市淘的,瞿清时却不大相信,这玉温润洁白,大巧若拙,虽说明代玉牌刀工粗狂,线条简单,但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童子天真纯稚的模样,一看就不是凡品,鬼市能有这种好货?
  再说他留着寸头,坐姿挺拔,飞机起飞那么久也没见他有丝毫松懈,刚刚握手的时候能感受到他手心布满茧子,如果瞿清时没猜错的话,他应该是个军人。
  军人,戴明代古玉,还读过他的书,这三个特质加起来,形成了奇异的矛盾感。
  瞿清时点评了几句:“你这个玉牌线条圆润,温润洁白,可以说是玉牌中的精品了。就是话有点多……”
  顾豪峰没听清最后一句:“什么?”
  瞿清时笑了下,看了一眼坐在顾豪峰肩膀上还懵懂无知的器灵,:“玉牌是好的,不过平时也要注意保养,空气中沾到的赃物油脂都会让玉失去光泽,最好可以定期浸泡清洁。”
  器灵一听大惊失色:“你你你!你个蛇蝎美人口蜜腹剑!臭小子可别听他的!”
  别人不知道,瞿清时却清楚,他接触过的玉器就没有爱洗澡的。
  瞿清时笑意更深:“如果想盘出包浆,还可以用牙刷把表面污垢刷洗干净,夏天两个月一次,冬天三个月到半年一次。”
  器灵尖叫一声,向后栽去,好不容易又爬上来,指着瞿清时眼泪汪汪控诉:“枉我刚刚还盼着你俩能成,没想到你心肠歹毒,带坏我主人!哦我的小心心碎了它碎了~~~~”
  清冷美人朝他的方向阴测测一笑,然后在器灵不可思议的眼神中,再仔细瞧了瞧玉牌:“特别是童子的嘴巴这块儿,要好好刷一刷。”
  器灵还有什么不懂的,捂住嘴巴不吱声了。
  后来的行程中,瞿清时神清气爽,与顾豪峰相谈甚欢,器灵一声不吭直至下飞机,连顾豪峰问他要联系方式他也爽快的给了,下飞机之后坐上车扬长而去,这件事情如同小插曲一样被他忘在脑后。


第3章 
  瞿清时上了车,被司机从机场一路狂飙拉到二环,把他放到一幢办公楼前,他的领导,国家文物研究院院长李岩,正在门口焦急等待。
  国家文物研究院院长李岩,一手核桃一手串儿,脖子上再套个观音玉坠,整个看上去就一油腻中年男,放在大街上都没人多看他一眼。此时一看到瞿清时,立马拉着他往办公楼内走:“快快快,会议要开始了。”
  瞿清时一头雾水:“什么会?”
  李岩在门口登记,刷刷几笔签上自己名字,带着瞿清时上二楼:“上次我让你填表的,后来还有人来院里查档案那事儿你记得不?”
  瞿清时:“记得。”
  李岩:“就这事儿,本来这事儿轮不到咱,可谁知你前面那个突然怀孕了去不了,这不轮到你了嘛。你进了里头就知道了,别傻不愣登的问啊,回头我跟你解释……”
  瞿清时一脸懵逼:“去哪儿?开会的都谁?要我干嘛?”
  “本子,笔!”李岩嘱咐瞿清时,转头帮他打开会议室的门,瞿清时抬头一看,只见PPT投屏上几个大字——海外文物追回小组启动会议。
  李岩在他身后:“桌上有名牌,找到自己位子哈。”
  瞿清时刚想进去,又被李岩一把拉住,压低了声音又说了一遍:“记得,会议内容,绝对保密!”
  门啪的一声在他身后关上了。
  会议室不大,坐满了也就十多个人的样子,瞿清时懵懵懂懂的走进会议室,找到自己位子,所幸会议还没开始,人还没到齐。
  瞿清时打开笔记本,这时听到身后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小瞿?”
  瞿清时回头一看,居然是国博的熟人,俞栋。
  俞栋跟他年龄相仿,兴奋道:“你也来开会啊。”
  瞿清时点点头,招招手让俞栋凑近点,只听他轻声问:“这到底是什么会啊。”
  俞栋:“……噗,不是吧,你连这都不知道?你们李院长没跟你说?”
  瞿清时:“刚从武汉回来,就被拖来开会了。”
  俞栋于是热心解释道:“就是去年啊,上头准备重启海外文物追回小组,派人出国去海外各地低调收回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
  瞿清时扭过头,带着不可思议的神色:“是以前周总理批准成立的那个?”
  俞栋:“对!当时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五牛图》现身香港,周总理批示□□收购《五牛图》,保护我们国家的珍贵财产。第二年文物收购小组成立,秘密收购流落在海外的中国文物,并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拨专款抢救,王献之的《中秋贴》,王珣的《伯远帖》就是那个时候收购回来的。”
  那个时候还是1950年,连年的战乱使无数文物流落海外,周总理得知《五牛图》现身香港之后,做出三条批示要求□□派人拍下,隔年2月文物收购小组成立,花了大价钱收回了大量珍贵国宝,使其不至于流落海外。
  可能会有人质疑那个时候国人吃不饱穿不暖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拍下文物,然而从现在来看,周总理眼光长远,为我国文物保护作出的极大的贡献。
  瞿清时:“那现在怎么突然想起来重启了?我们这些……是组员?”
  俞栋咽了下口水:“这我也不清楚,我也是才收到通知,不过我猜啊,主要是现在海外文物回流形势越来越严峻,再加上全球经济形势都不好……”
  俞栋还没说完,只见大门打开,两个领导模样的人走了进来,会议室迅速安静下来。
  两个领导其中一个他见过,是俞栋的领导,国博的院长施耀华,另外一个不认识。
  “各位同事,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党组领导徐国荣徐局长,今天我们在这儿开一个海外文物追回小组的启动会议,请各位在座的同事过来参与,主要目的是准备重启海外文物追回小组,具体情况请徐局长帮我们介绍一下。”施耀华说。
  徐局长打开小话筒:“各位好,也许很多人都在想,现在我们追回文物的方式大多是依据法律手段,或者说通过文物拍卖回流到国内,为什么要重启这个小组呢,是因为近些年来海外文物回流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第一:以往我们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文物拍卖把我们的国宝带回家,现在中国人越来越富,不少华人在拍卖会积极活动,把属于中国的文物带回国内,这导致有些商人恶意炒作中国文物价格,利用国人的爱国心恶意抬价。
  我们接到通知,现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一种针对中国人的假文物一条路服务——伪造大品牌的拍卖会,从国内出口假货,把拍卖地点设在那些看起来很高端的场所,再找几个外国人抬价炒气氛,有售后服务好的还给你弄个after party,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国人去买。我们国人以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