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纪事-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就把黄金卖了是极其不划算的,毕竟现在金价便宜,留着收藏也好。
  “给我四万就行。”三妮看了眼冷冰冰,一板一眼的弟弟,咬了咬嘴唇,终究没有说出不要这句话来,“你有那么多钱吗,要是不凑手,我——”
  “凑一凑还是有的。”江一留打断了她的话:“我不知道你要这些钱做什么,只是千万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不会的。”江三妮想也不想地回答道,“我是真有急事,刚刚,对不起。”
  三妮看了弟弟一眼,说了声抱歉,有些愧疚地离开了江一留的屋子。
  江一留默默地将那一箱金条收到空间里,躺倒自己的床上,这些天他实在太累了,他要好好休息一会儿。
  ******
  从那天以后,江二妮和江四妮都隐隐觉得三妹三姐和弟弟之间怪怪的,虽然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块做饭做菜,可就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怪异。感觉三妹三姐似乎有点巴结讨好弟弟的感觉,可是仔细一看,似乎又不是。
  总之,江二妮和江四妮看两人这副相处的模式,有些摸不着头脑,而且当事的两人也闭口不谈到底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她们也只能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
  很快就到了开学的日子,江一留还得去学校报到。
  “江同学——”
  江一留还没走进教室,就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江一留一回头,果然是傅云生这个甩不掉的背后灵。
  “江同学,你下午有事吗,要不咱们一块去食堂吃个饭。”傅云生笑眯眯的,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可是江一留一点都没给他面子,冷着脸拒绝了。
  “不用了,我怕我吃的太好,傅同学再告我一个奢侈浪费。”说完转身走进教室。
  傅云生站在他后头,眼神诡谲难测,看着江一留的背影,忽然勾起了嘴角,看上去似乎胸有成竹的模样,更在江一留背后,向教室走去。
  

   第168章 广告
  “江同学; 我们之间有很多的误会; 但是你要相信,我对你没有丝毫的恶意; 相反,如果可以; 我们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傅云生跟着江一留走到教室里,江一留径直走到教室的最角落; 拿出自己的摘记本做着规划笔记,在傅云生靠近的时候,将笔记本一合; 仰靠在椅背上; 露出不欢迎的姿态。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但是有一点我能肯定,我们注定成不了朋友。”江一留可不想留一个随时会捅他一刀的人在身旁; 虽然这些年; 傅云生仿佛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对他和善友好; 可是江一留看得出来,这些友好的背后; 有着更深的嫉恨和算计。
  “没事,来日方长; 相信以后相处久了,江同学就会看清我的心的。”傅云生没有因为江一留的冷脸而失落,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很有眼色地转身离开,走到和他交好的同学身旁坐下。
  江一留冷哼一声,没有在意他意有所指的那段话,在他看来,所谓的来日方长,只是傅云生一厢情愿罢了,也就再过两年不到的功夫,到时候大伙各奔东西,他还哪来的机会和他相处。
  江一留翻开自己做了一半的笔记,奋笔疾书起来。
  *****
  “老板,咱们这第一批蒜蓉辣椒酱已经完成,只待装瓶分箱了。”老厂长也就是汪国华带着江一留来到酱料生产的最后一条流水线。
  现在的厂里可不止原先的一百多个工人,江一留又额外招了五十个工人,将原本车间的工人打乱从组,保证每个车间都有原先和新来的工人相互制衡,互相监督。
  每一个车间还有一名车间主任监督,车间主任负责把控他们车间的工作情况,工资比普通工人高,可要是在工序上出什么问题,车间主任也要全权负责。除了车间主任,每个车间还配有两到四个小组长,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在每三个月一次的考核中作为每个工人工作的考核标准。
  在工厂以新的模式运行之初,还是有不少问题的,毕竟大伙对做酱料这件事都不怎么熟悉,所以江一留几乎是全天留在工厂内把控他们的每一个步骤,幸好现在生产的酱料只有蒜蓉辣椒酱和豆瓣酱,工序也比较简单,厂里的工人也很快就上手了。
  每个工厂刚刚开办的时候,最好不要生产过多种类的产品,一来不易于产品推广,二来,对工人来说,操作难度上有一定挑战,所以江一留前思后想,决定在酱料上先着重推出蒜蓉辣椒酱和豆瓣酱,这两种酱料是百姓生活中使用最频繁且需求量最大的酱料,至于酱菜上,着重辣白菜的生产,其他酱菜的生产暂时不开启,少量的供应都由在老家的老太太操持。
  现在江一留面前的是一排排摆的整整齐齐的褐色大缸,汪国华走上前去,打开其中一个大缸的盖子,一股辛香麻辣的味道扑鼻而来。
  “老板,你可以先试试味道过不过关。”汪国华从后头的工人手上接过一个干净的小碗和勺子,从酱料缸里舀出一小勺来盛到碗里,然后又将那罐酱料盖子紧紧封上。
  江一留当然不会干吃辣椒酱,只是拿着勺子稍微舔了一下,尝尝味道。
  够辣,够麻,还带着微微的蒜香,舌尖被酱料的味道刺激分泌大量唾液,江一留觉得,现在面前要是有一缸白米饭,他可以就这这辣椒酱全部吃完。
  “还不错。”这种批量生产的辣椒酱当然不能和苗老太这样对酱料腌制的时间、调味、温度几乎了如指掌的大师相比,在味道上,说实话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不过江一留已经十分满意了,在他看来,眼前这坛辣椒酱的味道,不比后世的李帛记,老千妈来的差。
  “过会儿我会让人来抽查这些辣椒酱,等抽查完确定全部合格后,就可以装罐封箱了,记得提醒所有工人,卫生工作一定要做好,手套口罩还有头套,必须穿戴齐全。”江一留看着那几十缸辣椒酱,还算比较满意。
  不过这年头,消毒设施的技术还没跟上,想要将东西做的干净卫生,重点要抓的还是工人在生产时的卫生情况。
  “是,我到时候一定让人检查仔细了,保准不会出什么差错。”厂长连连点头,他不知道这个新老板是什么来头,可是看他买下厂子到现在这一出出,就不是个没算成的。汪国华不敢和这个年纪轻轻的小老板虚与委蛇,老老实实地点头答复到。
  “豆瓣酱做的怎么样了?”看完了辣椒酱,江一留的注意力放在了另一个主打酱料身上。如果说辣椒酱是可以直接当下饭的配菜和佐料的话,豆瓣酱就是在炒菜时候,不可多得的调味佳品,像是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干锅肉的时候都离不开这个调味料,豆瓣酱咸香带辣,在这个调味料比较单一的年代,几乎是所有川菜必备的调味,拥有极大的市场。
  “豆瓣曲正在发酵,估计还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出场。”汪国华对着江一留回答道。
  豆瓣酱的做法比蒜蓉辣椒酱更复杂些,通常豆瓣酱的发酵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期间还要保持适当的温度,以及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豆瓣酱进行人工搅拌,不能有雨水进入罐坛,还要有充足的日晒,一旦哪个步骤出了问题,这豆瓣酱可能就失败了。
  江一留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豆瓣酱生产还需要一段时间,趁这两个月的功夫,倒是可以先把辣椒酱的市场打开。
  ******
  一个普通的晚上,在国棉厂上班的李泉和工友交接完工作,骑着自己已经有些旧了的自行车回到家里。
  李泉和妻子王爱红都是国棉厂的工人,两个人的排班经常是错开的,往往一个从生产线上下来回到家,另一个就已经在去上班的路上了,常常一个月下来,每天就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的见面时间,而且还是处于一个刚刚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回来,一个刚刚沉沉地睡着的状态。只有偶尔运气好的时候,两个人排班到了一块,才能好好在下班的时候培养培养感情。
  李泉和王爱红有三个孩子,最大的是闺女,后头两个都是小子,闺女今年十二岁,两个小的是双胞胎,今年才八岁,因为他们夫妻太忙,几乎两小儿子懂事之后,都是闺女在照顾,洗衣做饭,这个十二岁的小姑娘都已经做得十分顺手了,这让他们做父母的,又是愧疚,又是心疼。
  “回来了,饭都做好了,赶紧洗个手洗把脸过来吃饭吧。”王爱红比丈夫早一点时间到家,和闺女两人把饭菜都准备好了,两个皮小子坐在餐桌上,拍着桌子喊着要看电视。
  李泉和王爱华是双职工,国棉厂还是效益极好的工厂,早早就分了福利住房,因为他们家人口多,分了个两居室,住的还算宽敞。两人的父母也都是国棉厂的老工人,虽然退了休,可是每个月还是有不少退休金的,除了把自己照顾好了,偶尔还能补贴一下孙子孙女。因此家里的经济也算宽裕,在电视机出来没多久,就托人搞来一张电视机票,买了一台十四寸的彩色电视机,好让几个孩子平日里不那么无聊。
  “今天看哪个台啊?”李泉接过闺女端来的一盆水,草草地抹了把脸,笑着对几个孩子问道。
  “都城台,今天晚上放地道战,轰轰轰,炸死那些小日本。”李泉的两个儿子拿着筷子当做枪,争先恐后地在他面前表演八路军战士的动作。
  这部电影算是电视里头出镜率最高的了,几乎过一段时间就会重新播放一次,偏偏所有的大人和孩子还乐此不疲,一遍一遍的看着。
  “行,咱们就看都城台。”李泉乐呵呵地,打开电视机,调到要看的频道,此时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四菜一汤,三素一荤,汤是最普通的紫菜蛋花汤。
  “多吃点,你这个年纪就是长身体的时候。”王爱华给闺女夹了一大筷子的肉,生怕闺女吃的少了。然后又给两个皮儿子也夹了一筷子,看着两人嬉笑打闹,都不认真吃饭,瞪了他们俩一眼,还没开骂呢,就被闺女给打断了。
  “你们两个认真吃饭,不然我就转台,让你们看不成地道战。”长姐如母,这个日常管教弟弟的姐姐,比王爱华这个做妈的更有威信,她把脸一板,这么一说,两个小屁孩就安分下来了,老老实实地吃饭吃菜,只是互相挤眉弄眼的,明显心思还活泛着。
  李泉和王爱华看着眼前这一幕,再多的疲累都消失了,做父母的辛辛苦苦,不就是想要儿女健康和乐,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长大吗。
  “爸,地道战啥时候才开始啊。”双胞胎弟弟吃了口肥肉,嘴巴泛着油光,看着电视里依旧播报的新闻,闷闷不乐地说到。
  “马上就好了。”李泉看了看家里柜台上的老钟表,晚间新闻也快结束了,等新闻一结束,就是电影开始的时候了,他的话音刚落,就传出了新闻播报主持人宣布今晚的晚间新闻结束的话语,两个孩子一阵欢呼,饭刚吃了一半呢,眼神就紧紧黏在电视机上了。
  没有预想中地道战黑白的电影画面,入目的反而是个干净整洁的厨房。
  镜头对准一个烧开的锅子,一双修长的手进入镜头,将壶里金黄透彻的植物油缓缓倒入锅子内,发出微微的滋啦滋啦的声音,放缓的速度,氤氲升起的白雾,仿佛鼻尖已经闻到了里头传来的香味。
  豆瓣鱼、回锅肉、麻婆豆腐、辣酱面。。。。。。镜头的切换,一道道精致美味的菜肴就从那个铁锅中出现,所有的人在为那一道道热腾腾的菜肴流口水的时候,都注意到,在菜肴烹制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那一罐豆瓣酱和辣椒酱。
  画面一转,厨房的镜头消失,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张干净的饭桌,上头摆着两碗热腾腾冒着热气的白米饭,白米饭的边上各自放着一罐豆瓣酱和辣椒酱,又是那双修长的手,用筷子将米饭挖了一个小坑,一勺浓稠的豆瓣酱盛入碗里,在热气的作用下渐渐渗化在米饭里,边上那一碗也是如此动作,只是放入米饭中的改成了辣椒酱。
  放慢的镜头,那渐渐升起的白雾似乎就带着酱料独有的香气,随着画面的静止,屏幕中央出现一个图标,以及一行广告语——江味调味酱,美味一级棒。
  然后,画面消失,接着出现的就是地道战电影开篇的黑白画面,只是所有人的脑海里都停留着刚刚广告中的画面,看着自家餐桌上那几道家常饭菜,顿时没了什么胃口。
  “姐,我要吃电视里的那个辣椒酱。”
  “还有豆瓣酱。”
  李家两个双胞胎咽着口水,对着一旁的大姐说到,大女儿听了弟弟的话,眼巴巴的看着李泉和王爱华,眼里同样充满了渴望。
  “买,两种都买,不知道咱们这的供销社有没有。”王爱华也被这电视广告里的辣椒酱吸引了,只是作为大人,不好意思表现的和几个孩子一样明显。
  “那等买完豆瓣酱回来之前,我就不吃饭了。”双胞胎里头的哥哥放下碗,为自己的不想吃饭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弟弟看哥哥这个做派,也有点跃跃欲试。
  “不吃饭,小心你爹我揍你。”李泉威胁地看了他一眼,哥哥缩了缩头,苦着一张脸吃起来饭桌上早就吃腻味了的饭菜。
  他妈和她姐什么都好,就是这饭菜做的实在太糟糕,只求电视上的豆瓣酱能像他宣传的那样,美味一级棒。
  *******
  同样的画面在华国大多数有电视的家庭展开,虽然在黑白电视里,美食的画面效果大打折扣,可是所有人还是记住了,这个和现在一板一眼的电视广告截然不同的宣传。
  许多人都决定,在第二天去买菜的时候看看这个所谓的辣椒酱和豆瓣酱,如果价格适当,也可以买一罐来尝尝味道。
  因此第二天,供销社刚一开门,就遭到了许多买菜的大爷大妈的询问。
  “你们这有那一级棒的辣椒酱和豆瓣酱吗,好像是江,江味,没错,就是这个名字。”
  一个穿着整洁的老大娘超供销社的柜员打听到。
  “蒜蓉辣椒酱有,至于豆瓣酱,咱们这没进过货啊。”柜员想了想,似乎前些天,的确进了这么一个牌子的辣椒酱。只是这价格比他们以前卖的辣椒酱贵了一毛钱,他们几个柜员也觉得这东西估计不好卖,一直把它摆在货架的最角落里,因此到现在都没有卖出去过一罐。
  怎么今天有人专门打听这东西来了。
  “多少钱?”听到没有电视里做的那个豆瓣酱,在场的人都有些失望,不过有辣椒酱也不错。
  “八毛钱一罐。”柜员不假思索地回答。
  “比普通牌子贵一点啊。”在场的都是熟知各个东西物价的老人精了,听到柜员说的价格,自然就有些犹豫了,八毛钱,都能买一斤猪肉了。
  “行,给我来一罐,也就贵了这么一点钱罢了,人家这可是上了电视的大品牌,味道肯定差不了。”一个老头乐呵呵地说到,虽然昨天看广告之前,他从来听说过这个牌子,可这并不妨碍他在看到广告后,就将这个江味,当做一个知名品牌。
  要知道现在能上电视的,都是威斯汀豪斯、西铁城之类的外国名牌。
  八毛钱的辣椒酱,可是省着点吃一家子可以吃一个月呢,平均下来,这一毛钱的差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人家敢卖的比别的辣椒酱贵,自然有人家的底气,味道要是差了,那不就是砸自己的招牌吗。
  “你说的对,同志,给我也来一罐江味牌蒜蓉辣椒酱!”大家听了连连点头,这年头有电视的,家境都差不到哪里去,哪还真缺这一毛钱了,纷纷掏钱让柜员拿一罐江味牌蒜蓉辣椒酱。
  柜员还在纳闷呢,这十几双手就冲着她要辣椒酱了,只能和同事手忙脚乱地将积压在其他货物下的辣椒酱搬了出来,一罐罐分给那些想要买的人。
  “呦,江味还真的开始卖这辣椒酱了,同志,给我来两罐,不,来五罐。”一个三四十岁的妇女看大伙都挤在一起,好奇地凑过来看,看到那熟悉的品牌和商标,顿时眼睛一亮,双手迅速地掏钱,生怕那辣椒酱被抢没了。
  “这个同志,你吃过这牌子的辣椒酱?”大家都是买一罐试试味道的,还没有像她这样,一买就是五罐的。
  “吃过!”女人连连点头,“咱们都城不是开了家味道极好的火锅店吗,这辣椒酱和那家火锅店是同一个牌子的,当初我在火锅店第一次吃到这辣椒酱就想着多买一点,别说配菜了,光是拌饭我都能一口气造三碗,可惜当时产量小,人家老板多贵都不卖,说是等将工厂办好了,会统一销售,我还想着这辣椒酱什么时候才有卖呢,今天就碰上了,咱们家人都喜欢那家店的东西,五罐不多,每餐做菜配饭,一大家子,一个月就没了。”
  女人对这个辣椒酱的味道赞不绝口,让没尝过味道的人都对此更加有了信心,交钱的时候也就更爽快了。
  人都有从众心理,大伙都争着买这个牌子的辣椒酱,那些没看过广告,也没在江一留开的火锅店吃过饭的人也忍不住心动了,掏钱买了一罐带回家去。
  这家供销社不算很大,一开始也就进了两箱的蒜蓉辣椒酱,几乎转眼间,这两箱辣椒酱就被销售一空,最后的那一罐,被好奇的柜员偷偷藏了起来,准备回去试试,这个大家嘴里,美味一级棒的辣椒酱。
  *******
  “老板,好消息,好消息。”
  汪厂长一把年纪了,却笑得和一个孩子一样地冲进江一留的办公室,连门都忘了敲了:“卖光了,全卖光了,各地的供销社都打电话来要求增加进货,而且他们还跟我打听了咱们厂的豆瓣酱,说是只要一生产出来,他们就立刻订货。”
  “一开始各地供销社试着收下的三千罐辣椒酱全都销售一空,出厂价是六毛五分钱,现在各地要求追加进货,光是订单,就收下了整整五万罐,说要是卖的好,再增加进货。”之前的出货,加上现在的订单,算起来,那就是整整三万块钱啊,这还是一开始,照这个速度,简直就是日进斗金的节奏。
  汪厂长泪眼汪汪,他在这个食品厂当了整整八年的厂长,第一次感受到赚钱的感觉。
  江一留坐在办工作上,接过汪厂长递过来的厚厚一叠订单,直到这一刻,他一直高高提起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大半。
  

   第169章 震惊
  江一留决定投放广告的计划很成功; 几乎在第一天广告放映完后; 酱料的销售情况就有了质的飞跃,加上苗老太独家秘方的辣椒酱味道的确独到; 几乎所有尝过辣椒酱味道的家庭,都成了它的回头客; 并向身边的人,积极推荐这个神奇的辣椒酱。
  煮面的时候加一勺; 吃饭的时候拌一勺,做菜的时候可以加点,懒得做菜; 随便焯一点白菜青菜; 沾着辣椒酱也好吃; 配馒头,配煎饼。。。。。。总之怎么弄都好吃。
  这辣椒酱算是彻底在一小部分的群众中火了; 并在他们的口耳相传间渐渐扩散; 从一开始的三千订单; 到后来的五万订单; 一直到后期井喷式的增长,直到热度渐平; 几乎每个月还能保佑二十万罐左右的销量,并且缓慢增长。
  辣椒酱的成功彻底打开了江味这个品牌的市场; 几乎所有看过这个广告的人都对另一个同样出现在广告上,却一直都没有上市的豆瓣酱充满了期待,等到两个月后; 豆瓣酱制作完成,一经投放,瞬间被等待已久的百姓抢购一空,并且得到不亚于辣椒酱的好评。
  光是这两种酱料,除去食材的成本和人工的费用,每个月,都能给食品厂带来将近十万的净利润,也就是说,只需要将近半年的时间,他就能收回购买食品厂,制作投放广告等一系列前期投入,并且达到真正的创收。随着其他产品的开发上市,市场的不断扩大,或许这一天,来的更快。
  在一个万元户都十分稀罕的年代,再过不久,就要成为一个百万元户的江一留,现在看着那一本账簿久久不能回神。
  百分之十是夏艾的,百分之三十是奶奶的,江一留搓了把脸,让自己清醒些,别和没见过世面的人似得被这么点钱就吓呆了。想想他空间里的张大千齐白石,那些可是在后世价值上千万上亿的名画呢,作为一个不差钱的男人,他必须要稳住,稳住,再稳住。
  *****
  怀着轻松愉悦地心情回了家,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忙活厂里的事情,都没好好和家里人吃个饭,江一留特地早早地去买了都城有名的全记烧鸭,还买了几块一个胡同前刚开不久的豆腐坊的水豆腐,用新鲜的小葱拌一拌,滴上几滴苗老太特地给他捎过来的极品小磨麻油,在加上老抽和豆豉酱,别提有多开胃了。
  今天火锅店进了一批新鲜的羊肉,都是郊区的农户现场宰杀的,江一留这个大老板给自家人留了一条羊腿和一大块脊椎骨肉,准备做一锅滋补羊肉汤,和一锅麻辣鲜香的羊蝎子锅,给家里人好好补一补。
  大包小包地拎进门,江一留脸上的笑还没收回呢,就被屋里坐着的人惊讶道,动作僵直,一下子转不过神来。
  “江同学,你好,今天冒昧来打扰了。”
  傅云生就坐在堂屋,二姐三姐四姐三个人也都在,上首还做着白爷爷,此刻正喝着茶,看到江一留拿着一堆东西进来,急忙迎上来。
  “今天这是要吃大餐呢,拿了这么多东西回来。”老爷子以前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现在有二妮几个陪在身旁,衣食起居都有人照顾,几个孩子又都是活泼好动的性子,每天都热热闹闹地,让老爷子的心态都年轻了不少。
  尤其是有三妮在,这丫头喜欢鼓捣些好吃的东西,而江一留则是喜欢带新鲜又稀奇的食材来回家,几乎每一天,都能吃到不重样的饭菜,白老爷子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整整胖了一圈。
  “小宝可能猜到今天家里要来客人了,特地买了东西回来好做一桌大餐呢。”二妮笑了笑,朝着三妮挤眉弄眼地说到:“让我看看,你都带了什么东西回来,今天是你三姐第一次带对象来家里,这菜色可不能少了。”
  江二妮丝毫没有发现弟弟和妹妹口中正在处对象的男人的不对劲,自顾自地看着江一留拿来的东西。
  “你跟云生是同学吧,这还真是缘分,我刚刚听他说起的时候,还不相信呢。”江二妮看过弟弟拿来的食材,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和人云生先聊着,四妮,你和我进厨房,你三姐今天是主角,可下不了厨房了。这羊肉很新鲜,咱们得快点煮了。”
  四妮脆生生地应了一声,又冲着一旁的三姐做了个羞羞脸的动作,这才笑着走进厨房,徒留江三妮羞红着脸,看着一旁的傅云生。
  “这是怎么一回事?”
  江一留的声音有些冷,看着傅云生的眼神仿佛淬了冰一样,白老爷子看他这副模样,就知道他和三妮带来的那个男同学似乎有点不对劲的地方。
  “小宝?”白昉丘的眼里带着些许疑惑,他相信小宝的人品,绝对不会无缘无故针对一个同学,虽然傅云生从进门到现在,一直表现的彬彬有礼,气度不凡,可是白老爷子还是偏心眼地对他带上了些许不喜,觉得是不是三妮这丫头被人给骗了。
  “小宝,我和云生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处对象了,只是当时相处的时间不长,不好意思和你们说,现在我们俩都觉得时机成熟了,也不想瞒着了,我就带他上门来让你们参谋参谋。”江三妮的脸上红晕未退,看着傅云生时少女含春的目光,是江一留从未在三姐身上见过的。
  “我知道你们曾经有一点误会,云生也和我讲了,他说他很后悔,这些年也一直在向你道歉,只是你都不接受。”江三妮有些为难,“云生真的是个好人,当初我遇到抢劫,是他帮着我把钱包抢回来,为此还挨了那小混混一刀。我相信,他当初真的不是有意那么做的。”
  “三妮,日久见人心,我相信只要相处久了,小宝就会明白我的为人的。”傅云生一脸风光霁月,似乎一点都不为江一留的冷脸而感到难堪。
  “云生!”江三妮有些感动,其实当初她也有过纠结,只是傅云生待她实在太好太好,好到让她觉得错过了这个男人,她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对象了。
  “小宝不是谁都可以叫的,请你叫我江同学。”江一留看着眼前刺眼的一幕,他总算是明白了傅云生这些日子来奇奇怪怪的原因了,原来他早就和三姐在暗中交往了。
  什么抢劫,这么巧合的事江一留打心眼里不相信,他更愿意相信的是,这一切都是他暗中计划的,为的就是通过三姐接近他。只是他身上到底有什么值得他惦记的地方,为此不惜曲线救国。
  江一留很生气,内心的愤怒都快抑制不住了。
  “小宝。”江三妮咬了咬下唇,夹在弟弟和爱人之间,有些手足无措。傅云生安抚地看了她一眼,微微摇头,让江三妮既心疼,又替他委屈。
  “江同学,我和你三姐是认真的,等到大学一毕业,我就会和三妮结婚,到时候,我就会成为你的姐夫,我不希望让三妮这么好的姑娘夹在你我中间受尽委屈,所以接下去的两年,我会尽量争取你的谅解。”傅云生说的一脸诚恳,收获了江一留的一个冷眼,和江三妮越发亲昵的柔情。
  “小宝,你和我去厨房看看。”白昉丘制止了江一留接下去的话,拍了拍他的肩让他和他一块去屋里。
  江一留看了眼白爷爷似乎看透一切的眼神,满腔的怒火顿时就消散开去,冷冷地看了眼站在一起,双手紧握的两人,跟着他朝屋内走去。
  “你似乎很不喜欢那个姓傅的同学?”白昉丘很好奇,为什么小宝会如此讨厌那个同学,江一留将食堂那件事简单地讲了一遍,一听到这件事,白昉丘都忍不住皱起了眉。
  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把革命挂在嘴边的人,当初那场浩劫,他又多少老伙计没有熬过去,死在了那个年代。
  “你三姐和他现在是最甜蜜的时候,你越反着,你三姐没准越赶着,这件事,你不方便插手,再不济也有你爷爷奶奶,他们也不会允许你三姐和那个傅云生在一起的。”白昉丘就怕小宝这孩子热血上涌,一时冲动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
  “今天这顿饭你就让他们好好吃完,傅云生你可以背地里调查一下,不过表面上,千万不要再表现出对他的不满了,不然只会让你三姐更加心疼那个男人。”
  “吃点亏不算坏事,今天来个傅云生,明天没准还有王云生,你三姐的日子过得太一帆风顺,是时候吃点苦头了。”白昉丘都多大年纪了,这些情情爱爱,他虽然没经历过,可不代表他不懂。
  江一留默默听着白爷爷的劝解,其实白爷爷说的那点道理他也都明白,自己刚刚那些做法,的确只会把三姐往傅云生边上推。
  自从上次关于金条那件事后,江一留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和三姐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