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六零纪事-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江一留真的很想告诉他奶一句,他的脑壳还挺硬的,没那么容易挤坏。
托老太太雌威的福,江一留几个终于全须全尾地挤到了学校门口,只是早上出门前烫的笔挺的新衣服,早就已经被挤成了咸干菜。
几人掏出口袋里的准考证走进了那道被封闭的铁门里。江大海不放心地冲他们嘱托了一句:“别又太大压力,考不上咱明年再考。”
他也是之前听白叔说的,说是考试之前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然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发挥。
“瞎咧咧什么!”老太太狠狠给了自己曾经最喜欢的大儿子一个脑崩儿,“咱家孩子那是文曲星下凡,哪还用的着下次。”
江大海有些委屈地揉了揉脑门,看不仅亲娘不赞同他的话,连自己的媳妇和要进去考试的女儿也用这种眼神看他。
他委屈。。。。。。。
“爸,你就别担心了,你二闺女一定给你考个大学生回来。”江二妮立下豪言壮志,老师可还在都城等着她呢。
几人都在不同的考场,江一留看着大门口贴的指示图,走到自己的考场,他的位置是所有考生都避之不及的,就在监考人员的眼皮子底下,不过江一留本来也没打算作弊,十分坦然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拿出钢笔,他准备两支钢笔,防止有一支钢笔的墨水被冻住,写不出来。
幸好,每间教室里一前一后放了两个火炉,教室里暖洋洋的,一下子冲淡了外头严冬带来的寒意,江一留做好准备工作,在考试没有开始前,环顾了一下四周。
是他!
江一留看到了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容靖,自从他小学毕业后,几乎就再也没见过他,只是偶尔会从小姑嘴里,听到他和孟向文的进展,算起啦,孟向文今年都二十四了,已经是个大龄未婚女青年了,只是孟家人对她处于放弃状态,文家人又与她有了龌龊,因此她的婚事,反倒没有人催。
江一留记得小姑说过,孟向文似乎也参加了这次的高考。
容靖注意到了江一留的视线,抬起头朝江一留看去,看到他时微微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他这么小的年纪,居然也会来参加这次高考,还很友好的和江一留点头打了招呼。
江一留对容靖的人品不做评价,不过容靖也没招惹过他,他也友好地回了个招呼。
这时候的高考还真挺有意思的,整个考场就像是公务员考试,在考场里,你可以看到稚气未脱的学生,也可以看到已经工作十几年,成熟稳重的中年人,就像是一个小社会。
早上的第一场考试是数学,江一留先是将卷子粗略地浏览了一遍,然后松了口气,这次的试题还是比较基础的,阮爷爷在给他们复习的时候基本都提到过,除了个别几道难题,他估计几个姐姐还有光瓢他们,都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流畅地做完整套试卷,还仔细地检查了两遍,看看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坐在他附近的一个考生,看上去三十左右的年纪,手上拿着钢笔,一手不断挠着头,面露愁色,迟迟不敢下笔;还有一个看上去和三姐差不多年纪的姑娘,似乎被后头的一道难题给难住,脸色通红,仿佛下一秒就会哭出来。
知道高考恢复的消息也就是这几个月的功夫,要在这几个月里,扎实地学完十几年的课程,实在是太难,那些考生的模样,才是这场高考考试的正常水平。当然,像江一留这样轻松的土著也有,只是很少罢了。
上午的考试完成,江一留就在教学楼前的老榕树下等着几个姐姐还有小伙伴,这也是他们一早就约定好的。
“最后一题的答案是什么,我算了好久。”
“是a吗,我选了b。”
“这个不是该用那个公式吗?”
熟悉地对题的声音,所有出考场的人都三三两两凑在一块,这是一种空前绝后的场景考生中,有兄弟、姐妹只是平常,还有叔侄、夫妻同考的现象。
所有人出考场的时候,都没有了考试时的紧张和害怕,不论考的好坏,面上都是一副神圣憧憬的表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辈子还能遇到高考恢复,已经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了。
“小宝,你简直就是我的福星。”
光瓢一冲出来,就想抱着江一留一阵狂亲,却被江一留毫不客气地捂住嘴,往远离自己的方向推去,他可不想被糊一脸口水。
“你太神了,最后那道难题居然被你猜对了大半,要不是提前做过类似的题目,这道题目我绝对做不出来,这可是十五分的大题,你最后算出来的答案是什么?”
光瓢喋喋不休地说着,表达他内心的激动,不过他也担心,自己会不会在最后算答案的时候出现错误,他做题的速度太慢,最后一题刚落完笔,考试时间就结束了,他都没来得及检查一遍。
“之后还有三门考试,为了又充足的信心,这两天不准互对答案。”
江一留毫不留情地拒绝,光瓢只能用哀怨的小眼神看着他。
没过多久,二妮几个也从人群中挤到了榕树下,看大家此时的表情,看样子都考的不错。
苗老太和儿子媳妇压根就没有离开过,就扒着铁栏杆,一直等在外头,不知是不是江大海把白昉丘所说的那段话告诉了她们,从江一留几个出考场到孟家的这段距离,她们就没有问过他们几个考得如何。
江城和江大川也来了城里,只是两人腿脚不便,就留在孟家没有出去。
“考得怎么样?”
江大川的人生已经废了大半,他现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看着儿子跟着二妮几个回来,迫不及待地问道。
江爱国这些日子也一直跟着阮援疆学习,江一留给几个姐姐开的小灶,也会给他们两兄弟一份,所以这场考试,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家庭的巨变,真的让江爱国仿佛变了一个人,现在,在他的身上,江一留已经找不到上辈子的记忆。
江大川听到儿子的回复,激动不已,自从回来后,阴郁深沉的脸都开怀了些。
这两天,他们的作息变得非常规律——吃饭,考试,吃饭,午睡,考试,吃饭,看书,睡觉,家里人也统一了口径,在家里丝毫不敢提及有关考试的事。
两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最煎熬的是等待成绩的时间。
第105章 高考(三)
“九; 九九。”
江一留坐在床上; 手里拿着一本册子; 在上面涂涂画画。
他在纠结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该上华清; 还是华北。
这话要是说出去; 放在后世绝对会被人乱棍打死,太遭人恨了。
每个人对于这种名校; 可能有着先天的向往,上辈子,江一留上的只是一所普通的大学; 学的是会计的专业,那两所站在华国顶峰的大学; 他也就放在心里想想。
可是这辈子; 他比其他人多了一个优势,那就是他知道今年高考会恢复; 在学习上; 他比其他人; 多了十几年的复习时间; 而且说实话,七七年的高考试卷实在是简单的有些欺负人; 据江一留的初步估计,总分四百分,他应该能拿个三百五十左右的分数,只是在语文和政治上; 批卷老师会有很大的主观情绪,所以一时间他也有些摸不准。
“九九,九。”
一旁肥嘟嘟的小娃娃看自己的九九不搭理她,生气地拽了拽江一留的衣服,蹬着小肥腿,爬到江一留盘着的膝盖上,藕节般的小手一挥,把霸占九九视线的那本小册子挥到地上,仰着小脑袋,朝着江一留露出一个无齿又无辜的笑容。
不,准确的说她已经不是那个无齿的小宝宝了,现在妞妞的上下各长了四颗小米牙,咧嘴笑的时候,口水就像是小瀑布一样从嘴角流下。
“都说了是舅舅,不是九九。”
江一留用她脖子上系着的口水兜帮她擦了擦下巴的口水,笑的温和又宠溺。
上辈子美琳也总是叫不惯小姨,总是叫她一一,直到长大了才改过来。
“九九,九九。”
小娃娃看自己喜欢的九九搭理她了,开心地在江一留身上直蹬腿,一声声叫的更欢了。
“妞妞最喜欢的还是小宝这个舅舅,连我这个当妈的都得排到后头去。”
江大妮在一旁给弟弟妹妹缝补着衣服,看着胖闺女黏糊着小宝,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现在的江大妮已经没有了当初瘦黄的模样,整个人白胖丰腴,两条少女的麻花辫被剪成了齐肩的短发,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了个样。
她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向前进对她极好,不仅每个月赚的钱老老实实上交,在她怀孕之后,连家务都舍不得让她做,因为当年那件事,江大妮做月子的时候,向家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要来帮忙,当然,他们就是要来,向前进也不敢让他们来帮忙。
顾冬梅倒是想来伺候闺女坐月子,可是来到了县城,发现向前进一个大男人把大妮照顾的妥妥帖帖,洗尿布,哄孩子,买菜做饭,根本就没有她插手的地方,顾冬梅这才放心地离开。
“也不知道这高考成绩啥时候能下来,这都半个月了。”
江大妮把视线从闺女和弟弟身上收回来,一边缝补着衣服,一边有些焦急地嘀咕道。
“小宝,小宝。”
江大妮家的大门只是虚掩着,江二妮欢呼着推门进来。
“妞妞,想死二姨了,让二姨香一个。”
江二妮正想和弟弟说一个大好消息呢,就看到了难得不是在睡觉,清醒地窝在弟弟怀里的小侄女。
“哇——”
妞妞哭闹着想要逃离面前这个试图凌辱她的魔女的掌控,嚎啕地伸手抓向一旁的舅舅,想要舅舅把她救出火坑。
“坏,坏——”
江二妮悻悻地把侄女塞回弟弟的怀里,妞妞立马停止了哭泣,依恋地往舅舅充满肥皂清香的怀里蹭了蹭,纤长卷翘的睫毛上还沾着泪珠,粗短的小手指指着江二妮,嘟着嘴朝着小舅舅告着状。
江大妮捂着嘴,看着憋屈的二妹笑着说道:“你又不是知道那丫头的德行,只要小宝在,她眼里就容不下别人。”
“你火急火燎地跑来有什么事啊。”江大妮好奇地问道,被闺女一打岔,都忘了正事了。
江二妮拍了拍脑袋:“嗨,都被妞妞气糊涂了。”
江二妮看了看白白嫩嫩,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她的小侄女,这被气到的心一下子又软了下来:“高考的成绩出来了,就贴在县委大楼前的公告栏上,三妮他们已经去看成绩去了,现在人越来越多,我这不是叫小宝赶紧过去吗。”
“成绩出来了。”
江大妮惊呼一声,赶忙放下手上的针线,把赖在弟弟怀里的胖闺女抱过来:“小宝,你快跟着二妮过去看看,查完了成绩别忘了来告诉我一声。”
“九九,九。”
妞妞被妈妈抱在怀里,还是不安分地想要往外扑,向前进和江大妮都是正式工人,又只有妞妞一个孩子,什么牛奶羊奶,只要是对孩子好的,都毫不吝啬地往家里般,偏偏妞妞的胃口还极好,就养成了现在这副胖嘟嘟的模样,手脚劲道大的,江大妮都快制不住她。
江二妮只能赶紧拖着弟弟离开,生怕那小丫头又开始音波攻击。
******
现在县委公告栏前,早就围满了闻讯赶来的考生,还有考生的亲戚。江一留和江二妮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别说挤到前头去了。
“第一名还是个十四岁的孩子,你说这孩子的脑袋怎么长的,满分四百分,他考了三百八十七,数学和理化全满分,我数学就考了三十二分。”
“第二名也很厉害,考了三百六十五,他和第一名还是一个村的呢。”
。。。。。。。。
看完成绩出来的,有些高兴,有些沮丧,嘴里还不断议论着。
“十四岁。”
江二妮眼睛一亮,推了推一旁的弟弟:“小宝,他们说的该不是你吧。”
没等江一留回答,江二妮就兴奋地跑到刚刚议论的两个青年面前,把人拦了下来。
“你们刚刚说的那个考第一名的叫什么名字,是不是叫江一留,家住青山村的?”
被拦下来的人一愣,不过看拦住他们的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姑娘,又有些紧张羞涩:“是,是的,是一个叫江一留的十四岁孩子,你——”
回话的青年还想问些什么呢,江二妮早就欢呼着跑开:“小宝,你是状元,我弟弟是高考状元。”
江二妮此刻完全没顾得上查自己的成绩,自家弟弟成了渝川县的高考状元,他今年还只有十四岁,这是多大的喜事啊。
江一留也没想到,自己居然真的考了第一,三百八十七分,他的思绪混乱了一秒,所以,他是上华清还是华北呢。
江二妮也不用挤进去,先头过去的三妮四妮还有光瓢几个,兵分几路,每人一张榜单,记录下了榜上面所有熟人的成绩。
考了第二名的是莫向东,江二妮考了第四名,三百四十六分,三妮、向芳、光瓢、江爱国也不错,都上了三百三,孟向学、铁柱都上了三百二,四妮和江爱党就差了点,刚刚过三百,不过即便如此,也进了前六十名了。
最让大家意外的是于小草,那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姑娘,她这次考了三百四十一分,排名全县第七。
“小宝,你还记得荣老师吗,他这次考了第三名,只比莫向东差了两分。”莫向芳对于那个温文儒雅,和身边大多数男人都不一样的老师还是很有好感的,看到他考了这么高的分数,一下子好感就更盛了。
“这有什么,他连十四岁的小宝都比不上。”
孟向学冷哼一声,对于和孟向文搅和在一起的男人,他是半点好感都没有,只是一想起刚刚在榜单上看到的孟向文的成绩,他又忍不住开心起来,两百三十一分,亏她以前总在他面前耀武扬威的,这次他可是足足比她高了一百分呢。
知道几个孩子的成绩后,整个青山村都沸腾了,尤其是面对江家,那简直就是羡慕嫉妒恨啊。
托阮援疆的福,青山村几个参考的孩子,成绩都不差,至少都过了两百分,只是在全县第一的江一留面前,所有人都被秒成了渣渣。
十四岁的状元,这是祖坟冒青烟啊。
那些日子,江老头和苗老太走路都是带风的,最乐意的事就是被人请去向他们请教家里是怎么教孩子的。
连带着二妮三妮四妮几个也受了老太太一段时间的好脸色。
因为不知道每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大家伙只能向阮援疆请教,结合自己的想法,填报了心中的志愿。
录取通知书陆陆续续的到达,江一留最终还是填报了华清大学的金融系也是全村,第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人。
在大多数人都收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唯独江爱国和江爱党两兄弟填报的学校,迟迟没有回应。
第106章 向红婚事
青山村今年一共出了十三个大学生。
江一留不仅是渝川县的状元; 还是j省的探花; 他上华清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和他一样,莫向东也选择了这所站在华国顶端的大学; 他选择了法学专业。
江二妮收到了理想中华国医科大学的录取书,三妮考上了华国工商大学经管系; 光瓢; 铁柱、孟向学都考上了国防大学; 只要通过体能测试; 就能在明年三月,前去报道。莫向芳梦想成为人民教师; 又想和小伙伴在都城团聚; 于是冒险报了首都师范大学,幸运的收到了录取通知。
于小草偷偷报名了和江一留同一专业的金融系,她的分数很危险,被调剂到了化学系; 现在的人对化学这个专业了解的少; 也不知道这专业毕业了能干什么。于小草的姑姑还来不及兴奋侄女考上了这所名校; 即将出人头地,就开始愁侄女的一意孤行,硬是要选一个自己的的分数注定上不了的专业。
到是于小草的态度还是和以往一样; 沉默胆怯,看不出她心中真正的想法。
江四妮只比小宝大一岁,而且今年的分数也不是很理想; 她最终选择再复读一年,至于苗老太的不满,都在江一留的撒娇下被压了下去。
今年江家出了三个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老太太最疼爱的小孙孙,只要不是触及底线的事,老太太都能睁只眼闭只眼的混过去。
唯一让人例外的就是江爱国两兄弟,尤其是江爱国,他的成绩比孟向学和铁柱都要高,可是连铁柱几个都上了很难进的国防大学,只选择了一个内省高校的江爱国却迟迟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
江爱党和哥哥的选择一样,因为放心不下瘸腿的江大川,他们两人都选择了省内的大学,这样一来,每个礼拜都能回家一趟,来回也就三四个小时,而且他们选择的专业都是国家补贴的专业范围,不需家里出一分钱。
现在,大学的学费都是国家出的,每个学生只要自己负责自己的生活费,一般在每月二十五到三十五块钱之间,特殊的专业除外,类似军校和师范类大学等,国家每个月都会给学生一笔补贴,足够应付大学内所有的开销,要是节省点的学生,还能省下些钱和粮票回家补贴家用。
眼看着同村甚至是邻村那些考了两百多分的人都上了他们报考的大学,江家人也渐渐坐不住了,纷纷找关系打听。
尤其是江大川,他心中已经隐隐地有了猜想,整颗心就像是放在锅上煎熬,后悔、愧疚、憎恨。
“阮老哥,你可打听出什么消息来。”
江城看着阮援疆进屋,焦急地问道,江大川今天也放下地里的活在老宅子里等着,就是想知道阮老爷子联系自己以前的同事打听来的结果。
“哎——”阮援疆看了眼江大川,摇了摇头。
顿时,所有人都知道,江爱国和江爱党两兄弟恐怕没希望了,这根节就在江大川身上。
现在距离文化大革命才过去不久。这场刚刚结束不及的浩劫,除了邓首长为首的老领导之外,其他领导干部的思想并未完全从极左思想中脱离。
在执行高考文件时,“读书无用论”、“唯成份论”的浊流还留存在他们的心中,因此,即便上头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指示,执行政令的部分干部,还是抱有抵触反对的情绪,这一点,体现在了高考录取上。
家庭成分不好,家中有直系亲属犯错的,考生年龄偏大,即便考分很高也不予录取。并未真正贯彻“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
江爱国的成绩比别人更高,可是他的亲生父亲江大川身上有一个劳改的污点在,他就过不了政审那一关,江爱党也是如此。
阮援疆解释完原因以后,江家人都沉默了。
“没事,我有手有脚,上不了大学也饿不死,明天我和爱党就跟着一块下地。”
江爱党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家里的鸡还没喂,爱党,你和我回家煮饲料去。
江爱党还没从大学梦碎的悲伤中回过神来,就被自家大哥拎走。
两人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院前的小路上,大伙都看出了江爱国的言不由衷,毕竟在考前那几个月,他的刻苦用功,所有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这只是第一年高考试行,之后的招生条件一定会更规范,现在邓首长在位,他支持的是择优录取的高考方针,让大哥二哥复读一年,明年,他们应该不会被政审卡下来了。”
江一留不了解上辈子,这一年高考的这些情况,可是在他记忆中,78年之后,就不会有人再拿政治成分说事。
“小宝的话有道理,今年的高考制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明年的高考,肯定会调整改进,我看可以让他们两兄弟复读一年。”
阮援疆肯定了江一留的猜测,同时也为他敏锐的政治天赋惊叹。他刚刚说的那番话,也是他琢磨了许久,想要宽慰众人的,他没想到,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人指点的情况下,从几份报纸里,看出了这些。
“阮叔,你说的可是真的?”
江大川现在能抱着的也就只有这一根浮萍了,不然,他不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来。都是范晓娟那个贱人,如果两个儿子的前途毁了,他就是拼了自己的命,他也不会放过他。
“不能肯定,但也比不尝试一把来的好。”
阮援疆这句话戳动了江家人的心,江爱国今年也就十九,江爱党也就十七,男娃娃比女娃娃好些,不着急结婚,一两年,还是耗得起的。
事已至此,再无奈也只能将这件事放下。
*******
“考上大学这么大的事,妈就没提给几个孩子半个酒席?”
晚上回房,顾冬梅试探地朝自家男人问了问。
江大海现在正半睡半醒得,被顾冬梅这么一问,一下子有些回不过神来。
“爸妈也不能这么偏心啊,小宝可是咱们渝川的状元,二妮和三妮也考的不错,你看村里那些考的不如他们三姐弟的,也都大办酒席。这些天上工,不少人都问了我这事,说我们家这次出了三个大学生,也不能饭都不请大家出一顿啊。”
顾冬梅有些抱怨:“老二家那两个上不了大学也不是咱们害的啊,凭什么不让咱孩子风光一下。”
这事憋顾冬梅心里很久了,她这辈子的福气就在后头,看看她生的几个儿女,谁家的孩子有她家争气。她知道,在小宝没出生前,那些叼嘴的女人都在背后议论什么,她就是想让那些人看看,即便是姑娘,她生的闺女也比他们生的强百倍。
顾冬梅说了这么一大串,成功地把江大海从半睡半醒拉起来:“胡说啥啊,小宝在咱妈心里啥地位你不知道啊,只是老二一家的想法也得顾虑一下,咱妈已经说了,过些日子,选一个好时间就请亲朋好友上门聚一聚,只是不能大办。”
江大海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只是这些年和老二一家的关系处的不错,没必要为了这些琐碎的事情,让老二一家有疙瘩。
“行了,明早还得上工呢,早点睡吧。”
江大海扯了扯被子,含糊地朝妻子说了一句,没多久,就打着呼沉沉睡去。
看他那没心没肺的样子,顾冬梅都想把人拉起来质问一下,自家孩子重要,还是那些不相干的人的心情重要。
可是手伸出去好几次都没有动手,只能憋着火,把盖在江大海身上的被子扯过来大半,闭着眼,久久不能入睡。
*******
“莫大嫂,今个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顾冬梅在院子里搅拌着米糠和番薯皮煮出来的饲料,准备喂给院子里的鸡鸭,就见到莫大栓的媳妇步履匆匆地朝他们家走来。
“没啥事,就是来和你们说一声,向红要结婚了,请你们十五来喝喜酒。”莫大嫂脸上没什么喜色,反而带着一丝愁绪。
“向红要结婚了,这可是大喜事啊,你放心,等我家老太太回来,我一定告诉她,给向红包一个大红包。”
顾冬梅热情地说道,要说莫大栓家这个闺女也奇怪,都二十六岁了,还不嫁人,看看青山村,哪个闺女和她一样,这么迟了才嫁人,就是有,也是那些长得不好,或是家里条件艰难的。现在莫向红要嫁人了,和莫大嫂交好的顾冬梅别提多替她开心了。
“向红的对象是哪里人?”欣喜过后,顾冬梅忍不住好奇地打听到。
“就红旗村一知青,现在在红旗小学教书。”
莫大嫂似乎不愿多提,简单说了几句,就告辞离开:“我还得去通知下一家呢,也不和你多聊了。”
说完,匆匆离开,顾冬梅想要多问几句,也没那个机会。
等吃午饭的时候,顾冬梅就把这事在饭桌上一提,听到男方的条件,江一留就忍不住眉头一条,总觉得有不好的预感。
红旗村的知青,还是在红旗小学教书,据他了解的,似乎只有那个男人吧。
只是容靖不是和孟向文在处对象吗,这次高考,还考了第三名,他怎么可能愿意和向红姐结婚。
难道是真爱?还是他搞错了?
第107章 向红婚事(二)
“我那个大姐; 你知道吧; 她居然还真考上了j省师范; 真担心以后被她教的学生。”
今天是江家请客吃饭的日子,江家的亲戚; 包括村里交好的人家都来了,来的人有点多; 屋子里摆不下那么多的桌子; 还在院子里打了个棚子; 向大队部借来了桌椅碗筷; 足足摆了六桌。
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老头老太太忽然转变了态度; 而且看江老二一家的表情; 也没什么不满,反而还忙进忙出的帮着招呼客人。
江一留和二妮几个就是今天宴席的主人公,不需要去帮忙,只要坐着接受三姑六婆的赞美就行了。
这一世; 没有经历过母亲流产之类的事的孟向学显然朝反方向长了; 一点都看不出上一世严肃兵哥哥的模样; 反而热心嘴毒。此时孟向学就坐在小表弟边上,和他吐槽自家的大姐。
“她还以为考上了大学,爷奶和爸的态度就会软化呢; 也不想想自己做的那些事。”孟向学撇撇嘴,怀里抱着自家五岁的肥弟弟,眼中闪过一丝后怕; 要不是大表姐护着,自家蠢弟弟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生出来。
“真当自己是大团结了,人人都得喜欢她。”不管将来爷爷奶奶和爸爸会不会原谅她,反正他这关,孟向文就过不去。
“小宝,我要小宝抱。”
被孟向学抱在怀里的孟向兵长得十分壮实,肥嘟嘟的重量着实不轻,此时他有些不安分地朝江一留伸着手,黑黝黝的大眼睛骨碌骨碌转着,显然不是个安分的小鬼。
“叫表哥,没大没小。”孟向学捏了捏自家弟弟肥嘟嘟的小脸蛋,接过黏了一手的口水回来,嫌弃地拿手帕擦了擦,恶作剧成功的小鬼嘿嘿笑着:“小宝,小宝。”
那样子,是打定主意不肯叫表哥了。
“九九,九九。”
被江一留抱在怀里的妞妞显然察觉到了危机,满是肉窝的小手紧紧抓着江一留的衣领,勒得他都快翻白眼了。
此时的江大珍和江大妮都在厨房里帮忙,两个小娃娃只能交给哥哥舅舅带着。
这种争夺表哥舅舅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孟向学和江一留见怪不怪,一个往孟向兵手里塞了一把糖果,一个往妞妞的手里塞了个奶瓶,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
做顺手的两人都没有发现坐在四周的七大姑八大姨看着他们奇怪的视线。
小小年纪就这么会带孩子了,以后一定是个好爸爸,我家里的侄女外甥女。。。。。。。和他们年纪正好般配,不如。。。。。。。。
就这样,排排坐,哄小孩的两人一跃成为了村里妇女拉纤保媒的最佳对象。
“我记得孟向文不是和容老师在处对象吗,容老师的成绩应该不会留在j省吧,那两人怎么办?”
江一留好奇地问道,向红姐的婚事,他可还有不少疑惑。
“分了。”
孟向学无所谓地说道:“好像那个姓容的和爱国表哥他们一样,都没有通过政审,孟向文现在考上大学尾巴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