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老太太-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农门老太太》作者:票票小僧
文案:
叶八妹寿终正寝之际重生回到八十年代。
家有面黄肌瘦的孙子,皮包骨的儿子、媳妇,
买粮食要票,买肉靠抢,顿顿吃白粥,啃地瓜,食芋头。
靠着某位金手指,叶八妹靠卖菜,开菜园,搞农家乐,推广生态菜园,发家致富。

注意:
1、本文男主金手指粗大,女主是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雷者请绕道,么么哒!
2、本文慢热!半架空!
3、本文有甜宠,有高能撒糖,觉得腻歪的请绕道么么哒!

内容标签: 种田文 重生 美食 年代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叶八妹 ┃ 配角:春秀,大壮 ┃ 其它:宅斗,升级流,励志人生



第1章 八十年代
  叶八妹家住在村尾,独门独院,院子门口放着十几个白花花的灯笼,等着叶八妹咽气了就将灯笼挂在院子门口,告诉周围的人,这家有白事。
  穿过院子走过露天天井,往前直走是主人房,此时,主人房门口呜洋洋地跪着一群人,有年近六七十的大爷大妈,也有三四岁大的孩童。
  主人房大门紧锁,里面静悄悄,只偶然听见咳嗽。
  叶八妹仰躺在床上,双眼蒙着一层薄雾,目中无神。
  四天前她去菜园挑水种菜,走在路上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摔了一跤。
  她虽然看着硬朗,但是毕竟上了年纪,全身的骨头都脆了,不经摔。
  摔了那一跤后,人就不行了,整个人迷迷瞪瞪没精神,已近奄奄一息。
  她手中揣着一枚白龙玉佩,嘴巴张着合不上,嘴角溢出口水。
  尽管她现在的模样很是邋遢,但她的眉眼间却挂着微笑。
  她活了一百岁,五代同堂,儿孙满堂,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已经足够了。
  墙上的古董摆钟“啪嗒啪嗒”的响着,当时针指向八,分针指向12的时候,叶八妹缓缓闭上眼睛,手上的白龙玉佩滑落到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不一会,房门被推开,一众男男女女推搡着挤进房间。一位七十来岁,白了胡子的大爷慢吞吞挪到床前,抓起叶八妹的手,呜咽着。
  “娘啊,您走好!别急,走慢一点,爹在奈何桥上等着您呐!”
  在无人注意到的角落,白龙玉佩发出一阵淡淡的白光,随后消失。
  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刀子似的钻进茅草房顶,从微小的缝隙溜进泥砖房。
  一阵风吹过,叶八妹睁开双眼,因为睡得太久的关系,她的眼睛酸酸涩涩,睁开的瞬间眼角流出泪水。
  她用手颤巍巍地擦掉眼角的眼泪,心里发出疑惑:她不是死了吗,这是到哪了?
  带着几分茫然,叶八妹拉起头下枕着的枕头,将枕头放到床头,蜷缩着坐起来,扭动脖子打量所处的环境。
  她睡在床上,床上挂着蚊帐,蚊帐白中带着黄,补丁零零落落,蚊帐顶上铺着一层灰尘。
  视线往下看,她身上盖着棉被,棉被用的是花色的被单,上面打满了补丁,伸手轻轻抚摸,手感很硬。
  身下是一块两指宽的床板,这块床板用两张长板凳架起造成一张床,床上铺满了茅草,茅草上铺了一床花色的被单。
  掀开蚊帐往外看,入眼的是黄色的泥砖墙壁,怪不得蚊帐的颜色又是黄色又是白色的,原来是住泥砖房的关系。
  房子的正中间摆着一张四角圆桌,门的两边各有一扇窗户,左边的窗户旁边摆着一个一米五高的柜子,而右边的窗户上面放着一个古董摆钟。
  看到这里,叶八妹心中有了答案,这是她的家,准确来说是她几十年前的家。
  只是她为什么会回到几十年前的家,难道像小孙女写的小说那样,她重生了?
  她望着窗口发愣,身上的棉被从肩膀处滑落到腰上,伴随着一阵寒风,她打了个喷嚏。
  叶八妹从愣神中回过神来,伸手想要拉一拉被子,刚抬起左手,发现左手上揣着一块白龙玉佩。
  看见白龙玉佩的瞬间,上辈子的回忆像雪花片一样纷纷扬扬地回到脑海中,她记得今天是她老伴去世的日子。
  早上她的老伴也就是叶爱国忽然在田里晕倒,几个儿子火急火燎地将人送回家,只是送回家的时候人已经没气了。
  事情发生得猝不及防,她因为悲伤过度也病倒了。
  不过,她虽然病了但仍然坚持要亲自给老伴打理妆容。
  这是乡下的习惯,家里若是有老人去世了,家里人要为这位老人清洗身体,换上新衣裳。
  在打理妆容的过程中,她将一众儿子孙子赶出门外,想要单独和老伴呆一会。谁知道过了没多久,老伴的身体忽然消失了,她只在一堆衣服下面找到一块白龙玉佩。
  她上辈子以为老伴是被白龙玉佩给吃了,吓得一下子晕了过去,然后大病了一年。
  她是死过一回,经历过后世繁华的人,此刻看着手中的白龙玉佩,不由得有点发愣。
  重来一回,她怀疑老伴并不是被白龙玉佩给吃了,而是他的身体化成了白龙玉佩。
  她之前在菜园摔了一跤,本应该是当场咽气,只是在她倒下的时候,嘴巴磕到了胸前的白龙玉佩,出了血。
  她晕晕乎乎地看到玉佩散发出一阵白光,随后她被玉佩的白光牵引着回家。
  她总觉得白龙玉佩是她的老伴,所以才会在她弥留之际现身,领着她回家。
  为了印证这个猜想,叶八妹咬破食指指腹,将流出来的血滴到白龙玉佩上。
  血碰到玉佩的瞬间,白龙玉佩发出一阵淡淡的白光,随后化成了一条手指大小的小白龙,看起来很像白化了的壁虎。
  叶八妹点了点小白龙的脑门,轻声喊了一句:“老伴?”
  小白龙没有回应她,只是慢吞吞地爬到她的手心,蜷缩成一团呼呼大睡。
  不管他有没有回应,叶八妹已经确定他就是自己的老伴。
  她将小白龙揣进内衬的暗格里,掀开被子走下床,心里想:老伴刚走,她又昏迷不醒,家里肯定乱成一锅粥了。
  下了床,拿起床边的花袄子穿上,叶八妹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走到门口,拉开门上的门栓,打开门。
  门外坐着一个人,当她打开门的时候,门外的人往后倒,摔倒在她脚边。
  叶八妹弯腰将他拉了起来,柔和道:“大壮,你怎么坐在这里?”
  大壮是她的大儿子,今年四十岁,娶了隔壁村的姑娘,生了三个儿子,最大的儿子已经十八岁岁了,还没有娶媳妇。
  叶大壮猛地抬起头,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随后在自己的大腿上掐了一把,直到感受到疼痛后才激动地抱住叶八妹的小腿。
  “娘啊!你终于醒了,可算是醒过来了,我还以为你要丢下我们跟着爹去了。”
  叶八妹在看到叶大壮的那一刻,内心软成了一块海绵,想要抱着他痛哭一会,这是他的大儿子!
  她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在三十年代末的时候遇到了叶爱国,也就是她的老伴,毅然决然嫁给了他。
  一件是给叶爱国生了七个儿子,在农村,能生儿子是一件大喜事。
  她将内心的激动隐藏,波澜不惊地拉起叶大壮,骂道:“哭什么哭,哭丧呢,我还没死呢,别哭了。”
  叶大壮傻笑着擦干净眼泪,拉着叶八妹大跨步往外走,大着嗓门喊:“二壮、三壮、娘醒了!”
  话落,院子里响起了一阵“咯吱”的开门声,不一会,五六个中年男子围到叶八妹身边,个个泪眼婆娑地看着叶八妹。
  叶八妹上前挨个摸了摸头发,强忍住泪水道:“乖孩子,不哭了,娘没事,娘健健康康的,能陪你们到七老八十呢。”
  几个儿子齐声喊:“娘!”
  叶八妹抱住小儿子,摸了摸他的脸,轻声说:“你爹那事,你们媳妇不知道吧?”
  她指的是叶爱国忽然消失变成了白龙玉佩的事情,当然了,她的几个儿子只知道叶爱国消失了,却不知道他变成了白龙玉佩。
  叶大壮点头,左右看了一眼道:“娘,这里人多嘴杂,我们回屋说。”
  叶八妹点头,领着几个儿子走回房里。
  叶大壮走到门边拉开灯盏,灯泡亮起荧黄色的光,将整间屋子照亮。
  叶八妹坐到床上,几个儿子或蹲着,或站在,或挨着,或坐着将她围在中间。
  她拿出内衬里面的小白龙,摊在手掌心道:“你们看。”
  几个儿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将视线集中到叶大壮身上,叶大壮挠了挠头发道:“娘,看啥?”
  叶八妹疑惑问:“你们难道看不见我手上的东西?”
  几个儿子齐齐摇头,叶八妹心里有了想法,难道小白龙只有她能看见?
  想到这里,她收回小白龙,咳嗽一声道:“看不到就看不到吧,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说回正事。”
  小儿子叶七壮急忙问:“娘,爹真的没了?他会不会是,是······”
  叶八妹板起脸,严肃道:“不是!我现在说的每一句话你们都要给我记牢了,你们爹没消失,他还睡在棺材里面,家里什么奇怪的事情都没有,你们记住了吗?”
  叶七壮小声问:“可是爹真的······”
  叶八妹急忙打断他的话:“没有什么可是,从今天起,你们要把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哪怕是你们的媳妇和儿子都不能告诉,明白了吗?”
  几个儿子齐齐点头,叶二壮问:“娘,出殡的时候怎么办,爹不在了,重量对不上。”
  他说的是棺材的重量,农村人在出殡的时候会邀请四个大力士抬棺材,现在叶爱国人没了,有人和没人的重量肯定不一样。
  村里的大力士都是熟手,一上肩膀就能掂量出大概得重量,从而猜测出里面躺着的人的身高体重。
  叶八妹看向叶二壮道:“二壮,你读的书多,脑子转得快,你觉得该怎么办?”
  

    
第2章 美味佳肴
  叶二壮读书比较多,虽然参加高考没考上,但是现在在徐水镇当临时教师,准备明年夏天再次参加高考。
  叶二壮摸了摸胡子,一副老书生模样道:“好办法没想到,笨主意倒是想到一个。”
  叶大壮照着他的后脑勺拍了一巴掌,不耐烦道:“二壮别卖关子,快说说!”
  叶二壮看向叶八妹,食指顺着八字胡的一撇:“娘,你说咱们往棺材里面放石头怎么样?我爹大概一百三十来斤,放十来块十斤左右的石头就可以了。”
  叶八妹摩挲着手指头,暗忖:比起放木材,放石头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行,就放石头吧,这件事交给六壮去办。”
  她看向几个儿子中长得最矮小的六儿子,六壮没足月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可能是受到的白眼比较多吧,打小练就了一身看人脸色的本领,拿主意虽然不行,但是执行能力却是一流。
  叶六壮扫了眼几位哥哥,随后拍了拍胸脯保证道:“放心吧娘,这件事情交给我准没错。”
  叶八妹点着头拉过床头的枕头,将枕头端端正正地放到膝盖骨上,在几个儿子不解地眼神下拉开枕头的拉链,从里面拿出一沓钱。
  这些钱里面有一分两分,一毛两毛,一块两块,也有五块十块。
  她拿起钱仔仔细细数了一遍,数完后将钱放在枕头上,叹了口气。
  “这是咱们家所有的积蓄,一共一百块钱。这里面有你爹几年前卖猎物的钱,有你们几兄弟打工拿回来的钱。现在你爹是65岁去的,符合村里喜丧的规定,按照规定,咱们要在出殡那天请全村人吃一顿白饭。”
  叶八妹看了看几个儿子,见他们露出悲伤的神色,扫了扫小儿子的头顶接着道:“家里虽然钱不多,但是这白饭可不能马虎,这关乎到你爹的脸面。咱们家不久前晒了十来斤腊肉,粮食和蔬菜什么的也不缺,我想这一百块钱就不花了,存着以后备用,你们觉得呢?”
  以前叶爱国在的时候叶爱国是一家之主,他负责拿主意,现在他走了,叶八妹想从几个儿子里面选一个能做主的出来。
  叶大壮挠了挠耳朵,声音暗哑道:“娘,我们都听您的,您拿主意吧。”
  她看向剩下的几个儿子,几个儿子都表示让她拿主意。
  叶八妹收回视线,心想:家里没分家,几个儿子依赖叶爱国依赖惯了,一时之间都不能担当家主的重任。
  看来她得先接替叶爱国家主的位置扛几年了。
  她点头表示明白,将叠好的钱重新放回枕头里面,吩咐道:“那就按我说的来办吧,还有七天你爹就该出殡了,这几天,大壮负责上山挖冬笋,二壮负责通知家里的亲戚来看你爹最后一眼,三壮、四壮和五壮负责照顾家里的田,六壮负责联系村里的大力士和送葬乐队,还有七壮,你负责搞定家里的媳妇和孙子,别让他们起疑心。”
  叶八妹话一出,几个儿子纷纷应是,确定好具体事宜之后,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离开。
  等所有人都走了以后,叶八妹拿出兜里面的小白龙,轻轻地顺着他的下巴抚摸。
  小白龙抬起头任由她抚摸,舒服得眯起眼睛。
  七天转瞬即逝,出殡那天,叶家除了叶八妹其他老老少少全部跪在门口迎接亲人。
  跪着迎接亲人是徐水村的风俗,家里有人去了,除了大家长,其他人都要披麻戴孝跪在门口迎接客人。
  炮仗声响起,现场的人开始嚎啕大哭,俗称为哭丧,哭得越伤心,越是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和不舍。
  叶大壮是大儿子,他走在最前面,手里捧着牌匾。
  紧接着是大力士,随后是送葬乐队,接下来是叶家的儿子和孙子,最后是放鞭炮的村里人。
  送葬队绕了徐水村一圈,随后上山,送死者入土为安。
  送葬队一离开,家里的媳妇婆子就要开始做饭了,白饭只吃一顿,等送葬队回来就开饭,吃完后主人家送亲人和村里人离开。
  本来这顿白饭应该请村里的婆子张罗的,但是叶八妹在上辈子练了一手做菜的好本事,便没请村里的婆子来帮忙,而是亲自带着七个媳妇张罗白饭。
  几天前家里就准备好了食材,荤菜有十来斤腊肉,刚杀的鸭子和鸡,以及村里人送的腊兔肉。
  蔬菜有大白菜、萝卜、冬笋、冬瓜和南瓜。
  主食则是大米、芋头和番薯。
  她打算做六菜一汤外加大米粥,八十年代,虽然大家都有田有粮食,但是家里人口多,谁家都没有余粮。
  早上,她叫大媳妇春秀熬好了大米粥,现在只需要做菜就行了。
  叶八妹换上一身黑色的袄子,穿上围裙,在头上戴了一顶针织的毛线帽子。
  当她走进厨房,几个媳妇纷纷停下手上的工作,停下来向她行礼。
  叶八妹摆了摆手示意她们无需多礼,走近灶台,看了眼按照她的要求切好的食材,转身舀了一勺水洗手。
  洗完手后,她面向七个媳妇道:“别站着了,都过来。今天是个大日子,我会做几个家常菜,你们来学一学。”
  话落,几个媳妇熙熙攘攘走上前。
  她和几个媳妇的关系都不错,虽然不至于亲如母女,但也还算和和睦睦。
  见几个媳妇都到齐了,她开始做汤,农村的食材都是自己种的,安全又卫生。
  她准备做一道小白菜冬瓜浓汤,要用到的食材是鸭骨架、小白菜、冬瓜和姜葱蒜。
  叶八妹将剖好的鸭骨架放进大铁锅里,搅拌几下后依次放下其他几样食材,随后盖上盖子,放大火熬汤。
  熬汤在大火熬制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小时,在熬汤的过程中,她开始做其他的菜。
  第一道是腊肉焖冬笋,冬笋是天生天长的食材,由于采摘得比较晚,竹笋自带苦涩的味道,在进行烹饪之前,需要先将竹笋过水。
  厨房有三口大锅,一口正熬着汤,还剩下两口待用。
  叶八妹打开中间那口锅,将锅里面的水舀走,烧开锅后,将切成条状的肥腊肉放到锅里。
  只需片刻,锅里发出带着香味的‘滋滋滋’声。
  空气中弥漫着腊肉的香味,几个媳妇有的猛吸了几口气,有的按住肚子不让肚子叫出声,有的咽了咽口水,眼巴巴地看向锅里。
  叶八妹只当看不见她们的小动作,这时候,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谁都馋肉。
  他们家今年就吃过两回肉,一回是叶爱国上山猎了一只兔子,约莫有五六斤肉,叶八妹看家里人都馋了,便一口气将所有的肉都炖了。
  但因为人多,每个人只分了两三块。
  一回是买腊肉那天,家里买了十来斤腊肉,叶八妹切了半斤瘦肉做了一道汤,一家人开开心心吃了一顿带荤的晚饭。
  过了一分钟,锅里的肥腊肉变成了金黄色,散发着油光,肥腊肉的下面铺满了熬煮出来的油。
  要是放在以前,她肯定是要将油舀出来放着以后慢慢吃的,但是今天要做的冬笋比较多,需要大量的油才好吃。
  她将盘子里的瘦腊肉倒进锅里,搅拌几下后将冬笋全部放进去,然后放水漫过冬笋,接着是放姜片和葱花根。
  这道菜不需要怎么翻炒,只需要大火炖上十来分钟,将水熬干后,就可以了。
  一个多小时后,门口传出鞭炮声,叶八妹知道这是送葬队的人回来了。
  她招了招手,指挥几个媳妇将做好的饭菜一一摆放到门口的桌子上。
  院子里面一共摆了二十张长桌,一张桌子可以坐十三个人,就这么多桌子却还是不够,需要分两轮才可以让所有的客人吃上饭。
  里屋另摆了三张圆形桌子,这是给送葬队准备的。
  送葬队因为出了力气,他们吃的会比较好,比如一般的客人吃的是大米粥,但他们吃的却是捞饭。
  四个大力士当中有一个是叶爱国哥哥的儿子,也就是叶八妹的侄子,名叫叶富贵。
  他领着送葬队的人走进里屋,看着桌上油亮亮的饭菜,脸上笑开了花,露出几颗白花花的大槽牙。
  桌上的饭菜摆得满满当当,有油炸得黄灿灿的南瓜番薯饼,焖得骨肉分离的鸡肉炖香菇,香气十足的腊肉炖冬笋,卖相十足的南瓜蒸土鸡,只看一眼就移不开眼睛的鸭肉炖冬瓜,以及青绿色的烫小白菜。
  送葬乐队由一群半大的孩子组成,他们一走进里屋就被屋里的香气馋得迈不动腿,等到看到桌上的荤菜后,更是馋得移不开眼睛。
  叶富贵是这些人中年纪最大的那个,算是送葬队的大哥,他率先拉开椅子坐下,随后招了招手。
  其他小伙子见他招呼了,顿时猴子似的窜到桌上,也不拿筷子,直接用手抓向盘子里的肉。
  这时候在吃喝面前装绅士的都是傻/缺。叶富贵也不甘示弱,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汤,只见汤水莹白,鸭骨架炖得糜烂,深呼吸一口,真是香得灵魂出窍。
  他急忙喝了一口汤,鲜得恨不得连舌头一起吞下。
  火急火燎地喝完汤,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鸡肉塞进嘴里,鸡肉入口即化,但是化开后细细咀嚼,却发现肉质十分有嚼劲。
  尽管饭菜很烫,但没有人有慢下来的意思,每个人不断循环着两个动作,一个是夹菜,一个是吞咽,根本顾不上咀嚼。
  三十来个人个个吃得满头大汗,大喊痛快。
  

    
第3章 物归原主
  这顿丧饭从下午三点一直吃到夜幕降临,临近六点才送完最后一批人。
  叶八妹叫来叶大壮和大媳妇春秀,吩咐叶大壮将借来的桌子和椅子逐一还给村里的人,又吩咐春秀领着几个弟媳妇去将天井边上的锅碗瓢盆洗了。
  天井边上的锅碗瓢盆很多,远远看去像一座人工堆成的小山峰。
  这些东西不少是向村里人借的,乡下地方,谁都不宽裕,他们得赶紧将锅碗瓢盆洗干净后还给人家,省得别人晚上做饭不方便。
  叶八妹回房间拿了十几个红纸封的红包,每个红包封了一块钱,还桌椅和还锅碗瓢盆的时候需要封给别人一个大红包。
  丧饭虽然叫喜丧饭,但毕竟晦气,因而要在换东西的时候送上一个红包,以此洗去晦气。
  叶大壮是大儿子,但是在叶八妹健在的时候他还不能代表叶家,所以还桌椅的时候需要叶八妹领着他们去。
  叶八妹揣着红包走出门口等着,几个儿子、孙子有的单独抗两张椅子,椅子是长板凳,有两人座的,也有五人座的。
  有的两个人一起抬一张桌子,有的四个人一起抬一张桌子。这些桌子是从几户邻居家里借的,大小不一,重量不等。
  出了院子门,叶八妹直接领着人走向右手边的第一家,那是叶爱国大哥家,叶爱国的大哥名叫叶爱民,今年七十岁,身体健康,农忙时候还能下地插秧。
  叶爱民家小院的格局和叶八妹家的小院大同小异,小院门口是茅草搭建的圆形拱门,往前走是第一个小院,院子的左边是柴房和厨房,院子的右边是牲畜房和工具房。
  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圆形拱门,这个拱门与第一个拱门不一样,这个拱门用泥砖搭建,虽然叫拱门,但是并没有门。
  进入拱门的正前方是主人房,主人房的两边是大小一致的厢房。整体来看,这是一座葫芦形状的院子,两道门,门窄院子宽。
  第一道门的门上有一个铁质的门把,来人可以用门把敲打木门以此提醒里面的人来客人了,不过农村人大都喜欢直来直去,一般不会用门把敲门,而是扯开嗓子喊:“哎,xxx在不在家?”
  叶八妹站在门口,打量了几秒铁门把,随后转身对叶大壮道:“叫人。”
  她年纪大了中气不足,喊几嗓子,明天就不用说话了。
  叶大壮放下肩膀上的三条板凳,扒在门口,对着门缝喊道:“大伯,大婶,富贵,我是大壮啊,你们在不在家,我们来还桌子凳子了!”
  “哎,大壮啊,等一下,我这就去开门。”
  叶大壮接着喊:“大伯啊,您慢点别急,慢慢来。”
  里面传来一阵嘻嘻索索的脚步声,不一会木门从里面被打开,探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脑袋。
  叶八妹上前,距离叶爱民一条手臂的距离,开口道:“大哥,我们来还桌子和凳子,您看放哪里合适?”
  叶爱民拍了拍叶八妹的肩膀,叹了口气道:“放门口吧。爱国不在了,你可要照顾好自己。”
  在农村,谁家要是有白事,在一个月内是不允许去别人家做客的。
  叶爱民虽然是叶爱国的大哥,在根上是一家人,但是他们已经分家了,那么在实际上却是两家人。
  叶八妹点头表示明白,挥了挥手示意几个儿子将叶爱民家的桌子和凳子放下,拿出一个红包,双手拿着两端递给叶爱民。
  “大哥,请您收下。”
  叶爱民接过红包,随后摸了摸口袋,摸出一袋烟叶,又从另一个口袋摸出一张白纸,拿出袋子里的烟叶放到白纸上,卷成一根烟放进嘴里,
  左右手的食指因为常年吸烟的关系染上了一层黄色的烟渍,他从裤兜拿出一盒火柴,抽出一根划出火点燃烟的一端,吸了一口,鼻孔喷出一股烟。
  他咳嗽一声,问道:“都忙完了?”
  叶八妹点了点头:“客人都送走了,还剩下一些东西没还给村里人。”
  叶爱民吐出一口烟,抖了抖烟灰道:“那你们忙去吧,等时间过了,有事情过来找你大嫂,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一家人。”
  他说的等时间过了说的是等一个月孝期过了。
  叶八妹点头,叶爱民吸完最后一口烟道:“行了,你们忙去吧,天色不早了,早忙完早点休息。”
  叶八妹回头看了眼摆在门口的桌子和凳子,扭头看向叶爱民道:“大哥,你看下这些桌子和凳子是不是你们家的。”
  叶爱民挥了挥手:“不看了,天都黑了,看也看不清,明天再看吧。”
  说着,他回头喊了一嗓子:“爱宝,快来搬东西。”
  叶爱宝是叶爱民的大儿子,今年四十五岁,长得高高壮壮,很是憨厚。
  叶八妹见他没有聊天的意思,笑了笑道:“那大哥我们就先走了,改天再来探望您。”
  叶爱民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叶八妹领着人继续往前走,拐了个弯到了下一家。这一家的老太太和叶八妹的关系很好,平时喜欢坐在一起烤火聊天。
  他家人口比较少,院子是普通的圆筒形院子,只有一个门。
  叶八妹这次没叫叶大壮喊门,而是敲了敲门上的铁门把,扣了三下,里面传出脚步声,十几秒后门被打开。
  出来的是个老太太,名叫袁君,小时候家境不错,裹了小脚,后来在特殊时期家道中落,灾荒年代流浪到了徐水村,嫁给了徐水村的瘸子,生了两个儿子,四个闺女。
  现在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四个闺女全部都嫁人了,虽然家境不富裕,但是儿子还算孝顺。
  一打开门,袁君上前抱住叶八妹,眼泪哗啦啦地流,一边哭泣一边道:“前几天还好好的人,怎么就去了,哎,人老了,都不知道还剩下几天能活了。”
  叶八妹抱着她的肩膀,上辈子她也是这么想的,前几天还好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她和叶爱国的感情很好,自从他去了之后,一直接受不了他去世了的事实,以至于大病一场。
  不过,这辈子不一样了,她伸手摸了摸袋子里的小白龙,轻声道:“别哭了,你看我都不哭,你哭什么?”
  袁君捶了她一拳头:“我看你是想哭哭不出来,老姐妹,听我一句劝,想哭就哭出来,别忍着。咱们年纪大了,看着身体健康,实际上毛病多着呢,别没病把自己憋出病来了。”
  叶八妹抹掉她眼角的泪水,从口袋拿出一个红包道:“拿着,我是来还桌子和凳子的。”
  袁君推开她的手,扭开头擦了擦眼角道:“我不拿,你拿回去,桌子和凳子就搁这吧,我一会叫他们出来拿。”
  叶八妹收起脸上的笑意,虎着脸道:“拿着,这是村里的习俗,你不拿像什么话?”
  叶大壮接话:“婶子,你就拿着吧,我知道你和我娘关系好,但习俗就是习俗,破了不好。”
  袁君瞪了叶大壮一眼,叶大壮缩了缩脖子。
  她往衣兜上擦了擦手才慢慢接过红包,叹了口气道:“行行行,你们娘俩对付我一个,我说不过你们。”
  收起红包,她看向叶八妹。
  “八妹,家里有事,不管大事还是小事记得来找我。我这辈子娘家人都不在了,我和你好,你就是我娘家人,咱们不讲究那些虚的,你明白吗?”
  叶八妹拍了拍她的手:“知道了,你回吧,时间不早了。”
  袁君摸了摸口袋,拿出一沓钱塞到叶八妹手里:“你拿着,不够再找我。”
  叶八妹怎么能拿她的钱,急忙将钱塞回她的兜里:“不用,家里还有。”
  袁君怒骂:“有什么?今天这顿饭吃了不少吧,你还能剩多少?听我的,这些钱你先拿着,就当我借你的,等有了再还给我。”
  叶八妹推拒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