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奋斗在六零-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想想也有道理,再好的东西他们不懂,给也是白瞎,“那我给你们拿几个去,都是用过的没事吧。”
  自然是没事的,叶爹想着大不了回头拿热水煮煮。
  他们队上的赤脚大夫说了这样能消毒。
  孙干事又将包裹系回去了,“炉子还有三节烟囱挺占地方的,你们还是搭车走吧。”
  本来没想给烟囱的,这回就好人做到底吧。
  一回家,林二舅坐在炕上开始和妹子、外甥、外甥女白话(夸张的说)上了,“这回我算是知道啥叫睁眼睛说瞎话了。”
  被自家大哥一瞪,“那个孙干事还挺吃这套,给了我们不少好东西。”
  叶爹被说“睁眼说瞎话”也没生气,知道二舅子也没贬低他的意思,反而笑呵呵的开始显摆,“这是烟囱和炉子,到时候就可以在屋里生火了,比烧炕还暖和。闺女,这是玻璃,到时候安你屋里。”
  叶冰是喜欢,可是有好东西当然要先给爹娘啊,“我用窗户纸就好,给爹娘用。”百事孝为先。
  林二舅不愿意他们推来推去的,又插话说起来麦乳精那段,“孙干事肯定寻思咱傻呢,好东西不知道要。可一口吃的在好吃也有吃完的一天,可是两个水壶,三个铁缸子,虽然都不是新的,用个十几二十年完全没问题啊,这么一想,还是咱聪明。”
  他们三路上商量好了,玻璃、炉子归叶爹,铁锅归林大舅,自行车票三家平分(一起出钱,买了之后放叶家,谁有用谁用),其他的票平分,至于三个水缸子他们三一人一个。
  林大舅也开了口,“人家是有好东西,我都没见过铝壶票和铝饭盒票,还有暖壶票居然一下子拿出四个。”
  他们家也有一个暖壶,还是去年用两只兔子换的票。
  “很多东西都要用工业券的,孙干事让我们下个月再去一趟,他帮着多要几张。”叶爹对孙干事太满意了,毫不犹豫给他发个好人卡。
  这次临县之行,他们都特别满意。
  日子过得飞快,春风一吹大地解冻,小草也开始往外冒。
  队长开始召集队员们上工了,修整田地、筛黑土做苗床。
  叶爹拥有的三分之一的自行车也买到了手,是大金鹿。它的主要特点是“三大一吊”,即是大飞轮、大牙盘、大扣链子和吊簧鞍座。
  因为是国防车承重力大,所以显得特别瓷实。
  三人都不会骑推着回来的,到了队上就被人围上了,即使知道这是黑牛屯他大舅子二舅子买的,也挡不住人们想要摸两把的心,特别是一群大老爷们,眼里那个羡慕。
  就是队长都没忍住拍了拍后车座子。
  一进院子,叶冰娘娘三也围了上来。
  叶爹将闺女直接抱横梁上儿子坐后车座,在院子里推了两圈。
  这样叶小哥哥还不满意,还想让他爹骑两圈,可惜他爹还没学会。
  虽然他家这边鲜有人至,叶爹还是将自行车推屋里去了。
  心里琢磨到时候盖仓房就好了,自行车就有放的地方了。
  之后林大舅妈和大山小山也特意过来看自行车,可见它魅力之大。
  盖房子的事也该准备起来了,最起码先得把材料准备好。
  石灰也弄到了,是林大舅和一个采购那找的路子,最后花了五十块钱两只野鸡的价格买了足够三家盖房子用的石灰。
  现在雪差不多化干净了,他们也要去砖瓦厂买砖去了。
  牛是叶爹和队长借的,代价是一包大前门。
  林大舅就会赶车,倒不用再麻烦别人。
  介绍信是早就开好了的,三人穿得厚厚实实的在一个下午出发了。
  他们现在走,差不多上半夜能到砖厂,然后排队,运气好当天能买到砖,运气不好连着几天也买不着也不是啥稀奇的,这年头啥都缺,一窑砖烧出来转眼就被分吧了。
  要是赶上政·府项目,砖厂几个月不对外销售也是有的。
  所以叶爹他们除了拿干粮,还带了两只野鸡,看能不能走个人情啥的。
  林大舅将牛车停好,数数前面排了十几辆牛车了,他们还是不够早啊。
  叶爹也下了车,拿着草料喂牛,他可是和队长保证过了,绝对像伺候祖宗一样伺候这牛,自己丢了都不带让牛少根汗毛的。
  “大兄弟,哪个大队的?”前面的汉子等的无聊看到后边来了人,就想找人聊两句。
  林二舅接上话了,“我们红花大队的,大哥,现在砖难买不?”
  现在什么行情,他们一点都不知道啊。
  为了多打听点消息,叶爹还送出去颗烟。
  赶车大哥拿着烟感叹了句,“还带过滤嘴呢!”放在鼻子下闻闻,然后夹耳朵上了,没舍得抽,“砖不好买,我都是第三趟过来了,我是车圃子的,队上要修修小学,要买点瓦片。”
  车圃子?他大嫂也是那边的,叶爹又问了句,“现在砖厂负责人姓啥啊?”
  “姓赵,明早他来了我指给你们看。”这个大哥倒是没藏着掖着。
  赶车大哥也在疑惑,这是哥三吧,看来家庭环境挺好,两个穿着军大衣的,还抽大前门。
  因为知道晚上要外宿,林大舅二舅都穿了军大衣,叶爹虽然没穿,可是她闺女把狼皮毡子借他了,一会困了躲进去,比大衣还暖和。
  四人聊了会,后边又来了人,不过大家伙倒都守规矩,顺着排队。
  晚上的时候三人在牛车上睡了一觉,周围都是人倒不用留人守夜。
  天蒙蒙亮,三人就起来了,到旁边放了水,拿着水壶簌簌口,开始吃干粮。
  今天带的是发面饼,白面掺苞米面的,隔了夜吃还宣乎乎的呢。
  “大兄弟,那个骑自行车过来的就是赵厂长。”赶车大哥伸手指了指。
  叶爹谢过,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套交情,看看一会能不能进他办公室。
  这时候就见有人赶着车越过他们直接进了厂。
  周围都是嘀咕声。
  赶车大哥又和他们讲,这人就是这个大队的,是队长弟弟,平时帮人运个砖赚点车费。
  虽然没说太明白,叶爹他们三也懂了,说白了就是人家有关系,想要买砖通过他肯定能买着。


第五十五章 
  知道这人有门路; 很多人都动心了。
  林二舅凑到叶爹身边,低声含糊着; “要不要找他试试?”
  叶爹摇头,他们可是带了野鸡过来,为啥不试试正主(厂长),隔着一层干啥; 这里又不像临县的疗养院级别太高,他们能认识个干事就不错了; “先看看再说。”
  看到对方装满一车砖头走了,“大哥二哥,你们在这等等,我进去晃一圈。”叶爹和两个舅子说了句。
  对于进砖瓦厂他丝毫没压力; 想当年也是混过的,干了多少现在看来缺心眼的事儿。
  比如说为了好奇; 就想招儿进机械厂、造纸厂溜达了一圈; 然后和几个朋友吹牛B…忽悠门房这活他熟!
  “二哥; 军大衣借我穿下。”他身上的棉袄别看外面不咋地,内里可是带兔毛的; 不过现在他需要的就是外面光鲜的,二舅子的军大衣就不错。
  林二舅呲呲牙; 两人快手快脚的换了棉衣。
  叶爹背着小背篓,拿出一根烟送到门房眼前,把他到嘴边的呵问给憋回去了。
  “大哥,我看到那边挺多煤渣; 这玩意有人要么?”叶爹扬扬下巴指了指远处的煤渣山。
  烧砖就得用煤,他们县是没有煤矿的,听说要从临市拉。
  “没啥用,咱这条道就是用煤渣铺的,下雨天也能进车,其他的都是厂子里的人谁要谁弄点。”这也不是啥保密事,门房大哥直接说了。
  叶爹“哦”了声,掏出洋火柴给大哥点上烟,“大哥,我要找人要点能成不?”
  叶爹觉得往土坯掺点煤渣,这土坯就能好上几分。
  本来是个借口,现在觉得能弄点也不错。
  门房大哥也说不清,“我也不知道啊。”没这个先例不是。
  “要不我找赵厂长问问,你给行个方便,我不耽误人工作,不行我今立马出来,绝不连累大哥。”叶爹又送过去一根烟。
  门房大哥觉得这小兄弟这么会来事,应该不会讨赵厂长厌,犹豫了下还是接了烟,“快点出来啊!”顺手还指了指赵厂长在那间办公室。
  进了厂子,叶爹心里得意,要不是想教好这个赵厂长,以后也多个人脉可以长来往,他装着厂长亲戚进去烟都不用送的。
  “赵厂长你好,我是红花大队黑牛屯的,过来买青砖和瓦盖房子。”叶爹进了屋先介绍了下自己。
  赵厂长虽然有些懵,但也站起来,“啊…那你找我什么事?”
  “我们黑牛屯都是猎户,你看这是我们打的野鸡。”叶爹将两只野鸡放到桌上,“我们要买不少砖呢,也不知道钱够不够,不够能不能用猎物抵账?”
  赵厂长看着桌上两只退了毛肥硕的野鸡咽了咽口水,他一个月才二两的肉票,有时候大晚上就得去供销社排队还不一定能买到肉,家里的孩子们老早就吵吵想吃口肉了,何况还有老人呢。
  厂上不好走账,他可以买下肉,然后把钱给厂里不就成了,“钱差多少?准备用多少肉抵啊?”太多了他害怕自己钱也不够。
  “我们三家一起的,都要盖房子,需要青砖三万五千块,瓦片五千块。”叶爹直接报了数,“我们带了小一千呢。”
  赵厂长倒没觉得砖数多,每天一个砖厂出砖数可比这个大多了,可是按价格一算,人家钱根本用不了啊,心里有些郁闷,“这钱够买的,快把鸡装回去吧。”
  “够啊,那我就放心了。”叶爹装着要拿鸡走人,然后突然想说什么来,“赵厂长,我能用两只鸡换些煤渣和碎砖头瓦块么?”
  他眼多尖啊,一进厂子里就看到好东西了。
  他早就听说烧砖也不是都能成功的,也有开裂的或是烧碎的。
  赵厂长呗都没打,立马给他开了条子,“煤渣那玩意你随便,碎砖头我给你开五车。”
  赵厂长在心里算了下,两只鸡也得五六斤,要是卖钱的话,五六块肯定有人买的,用来买好砖,红砖也能买三百多块,所以换成五车碎砖头,他也不算占人便宜。
  “那就谢谢赵厂长了。”叶爹也不拿野鸡了,一顿感谢,“赵厂长,今天砖够吗,能轮到我们么?我的意思是不够的话,我们就先装车碎砖回去,明天再过来排队。”
  “走,我带你去趟仓库,先把砖瓦买了。”赵厂长把野鸡放进抽屉里,带着叶爹去存放砖瓦的地方了。
  林大舅赶着牛车,叶爹和林二舅坐在车边上,车上整齐的摆放着青砖。
  “国建,可以啊!你没看排在咱前面那大哥拿啥眼珠子瞅咱们呢,还以为咱也是关系户呢。”林二舅哈哈大笑。
  “现在还称不上关系户,再来往几次就差不多了。”叶爹和这个赵厂长处了一回事,认为他还是可交的,不是那种心黑的。
  “要是人不错的,可以来往。”林大舅还以为今天买不着砖了呢,没想到妹夫这么能干,“碎砖也是好东西,到时候打地基用,省得到处捡石头子了。”他们自从定下来盖房子就到处捡石头了,可还是差很多。
  没想到两只野鸡就把这事给办成了,有了这么多碎砖正好把地基打深点,这样房子才结实。
  之后叶爹三人轮班(林大舅因为会赶车必去,叶爹和林二舅一人一天,人少去,就能多拉点砖)开始往家里拉砖,因为有赵厂长关照了,也不用晚上过去了,他们上午(九、十点)出发晚上回,这样拉了几回砖队上也没谁看见。
  就是队长也以为他们倒霉一直没排上号呢。
  一天一趟,如果队上要用牛车他们就拉不成,再加上不敢多装,每次一千多斤就不装了害怕累到牛。
  这样用了一个多月才把所有的砖瓦拉回来。
  叶爹也不吹牛他家院子大了,砖太多根本放不下,直接摆放在大门口两侧。
  林大舅找屯里人帮忙,拿着扁担往家里挑。
  林大舅和叔爷爷商量之后,要了两块挨着的新宅基地,他现在住的房子准备新房盖好后便宜卖给屯里人,这样也能得些钱,而且盖房子期间也有住的地方。
  现在虽然生活困难,但是不打仗了,以后孩子会越来越多,所以房基地会越来越宝贵。
  他们现在在屯子边上新盖房子,房基地能划的大点。
  五月份进入了春播时间,黑牛屯地少三四天就干的差不多了。
  林大舅他们开始自己规整宅基地,叶爹娘每天下了工也要过来帮忙,叶冰和小哥哥几乎整天在舅舅家,帮着搬石头、踩土喀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以上的活是大舅妈、叶小哥哥和大山小山的。
  叶冰和舅舅们一起推石碾子压地。
  “你们过来干嘛,干一天活了不累啊,赶紧回去歇着,你们闺女顶你们俩,快走!”林大舅有些生气了,说话声就有些高,这两人说啥不听呢。
  林二舅、大舅妈也都开口让他们回去。
  叶冰和小哥哥对视一眼,直接一人拉一个!回家!
  “这孩子,着啥急,让我和你们大舅说几句话啊。”叶爹半路上抱怨。
  他虽然干活不行,但是插秧总得弯腰,他咋不累,可是舅子要盖房子,他不到场不太好,要不是农忙不让请假,他们就应该直接请了假过来。
  “行了,别怨孩子了,他们也是心疼我们。”叶冰娘开了口,“明个我们不过来了,你们帮舅舅多干点。”
  叶冰和小哥哥才有了笑模样。
  “我今天搬了好些石头呢。”叶小哥哥比划了一大堆,表明自己没少干。
  “爹娘,回去我给你们按按腰吧。”叶冰看着他们用手捶腰,就知道腰不好受了。
  “太好了,闺女,爹正想着这事呢。”叶爹想起上次秋收闺女给他按腰,那个好受劲。
  他闺女咋这么聪明呢,谁不会按两把捶两拳,可是谁也没他闺女手艺好,按完之后身上能轻两斤。
  “我也给爹娘按。”叶小哥哥也是很孝顺很心疼爹娘的。
  大半个月的农忙时间过去了,叶爹娘虽有闺女的贴心按摩,也累的够呛。
  林大舅那边宅基地收拾好了,准备打地基了。
  这个时候盖房子都是平地起,根本没有打地基的概念,顶多把宅基地的土地塌实一些。
  这还是邹老头告诉他们地基的重要性,林大舅和二舅虽然没用邹老头给的图纸,却觉得挖地基很有道理,人家可是干过大工程的,说的也头头是道的。
  挖完地基之后垒砖很快的,三四天差不多就能把框架赶出来,不过之后一些细节上就有些费时间了,比如说窗户、门之类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人士了,也就是木工。
  现在农村盖房子,除了劳动力就两个大师傅,木工和泥瓦工。
  黑牛屯别看人少,人才不少,连接生婆都有呢,还多数都会打猎认草药。
  木工当然也不缺,至于泥瓦工倒是没有,不过砌墙抹泥的活谁都会,也没必要专门请人。
  叶爹因为不想从队上找人盖房子,要雇黑牛屯的人,那就得和两个舅子错开些时间,好在他也不着急。
  农忙后队上给全体队员放了三天假,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叶爹娘想去黑牛屯帮忙挖地基,又被骂回来了。
  老老实实休息了三天之后又和队长请了假。
  叶爹和队长处的不错,队长也知道叶爹能盖房子还要靠大舅子二舅子呢(谣言的力量),不去帮忙说不过去,就没为难痛快的给了假。
  这回林大舅他们没有说啥,让他们跟着一起干活了。
  地基已经挖完了,现在只剩下往里灌石头子、煤渣、碎砖头和黄泥石灰了。
  为了问清楚煤渣能不能往地基里放,叶爹又特意去问了趟邹老头。
  如果能用的话,他们就能省不少碎砖,因为煤渣不要钱啊,而那五车碎石因为有厂长的关照,他们随便挑,有些稍微开裂一些的砖头完全能当好砖用,舍不得往地基里放,准备以后都垒个猪圈、鸡圈啥的。
  结果当然是可以的,叶爹还想着过阵子再去拉两车,他也不空手去,正好拿点野味卖给赵厂长,即得了煤渣又得了钱还能加深一些关系,简直一举三得。
  而且他还有个想头,冬天的时候在砖瓦厂弄点煤,他们家可是从临县疗养院弄了个炉子,虽然也能烧木头,但肯定没有煤好,这是孙干事和他说的。
  拉煤渣还得往后推,谁让他不会赶牛车呢,现在还是老老实实挑煤渣吧。
  两天后地基就打好了,要晾晒几天,叶爹趁机和大舅子商量拉煤渣顺便把家里的两头猪杀了卖了。
  他们家要盖房子,但时候人来人往的,养猪的消息再透露出去,那就得送一个当官猪了,虽然会得一些工分补偿,也很吃亏啊。
  这两头猪养了差不多一年,因为吃得好,都有二百来斤,现在杀不算亏。
  林大舅自然不会反对,和二弟过去帮忙杀猪。
  家里留了一副下水和半扇猪肉,其中一半是要给林大舅的,他们盖房子黑牛屯的人可是纯帮忙,当然尽可能让人家吃好点。
  剩下的除了自己吃,也要腌上一些,过不久他们也要盖房子了,也要供饭的。
  叶爹晚上就把牛车借过来了,准备明天一大早就出发。
  猪肉都收拾好,放大背篓里,外人只要不趴着筐看就没事。
  他们走的特别早就是害怕有人搭牛车。
  现在猪肉绝对好卖,因为这个季节有猪草的,那些养猪的哪舍得现在杀猪。
  林大舅那边的采购朋友都没用林大舅抬价,直接给了一块二的价格,和过年时候一样,一共一百八十三斤肉和一副下水一共卖了234块六毛,六毛给抹了。
  除了特意留下的一块后丘,其他的都卖了,这块后丘叶爹是准备卖给赵厂长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以前盖房子都没有地基这说的,那肯定会慢慢塌陷的…


第五十六章 
  林大舅二舅房子的青砖墙已经砌好了; 这上梁的日子是要掐算一下的。
  叔爷爷就懂这个,用天干地支进行推算。
  最后推算上梁的日子在六月末; 这样中间有十来天,叶爹也准备盖房子了,看到两个舅子的新房他眼馋啊。
  他都和黑牛屯的帮工说好了一天五毛钱帮着盖房子了。
  起先他们是不肯收的,只要求供饭就好; 叶爹很坚决,不收钱他就去别的村屯找人; 最后还是叔爷爷发了话,这事才定了下来。
  叶冰娘带着闺女儿子把屋子里的东西打包都往外抬,到时候这木屋就会被扒了。
  一转眼也住了一年了,还微微有些不舍呢; 不过更多的是对新房子的期待。
  他们娘三是要去大舅那里去住的,叶爹要留下来看砖和家什; 还自己用青砖搭了个不带盖的小屋; 好在六月了; 即使幕天席地也冻不着。
  “一二三…撞!一二三…撞!”
  众人拿着一颗松木喊着口号撞击木屋,三次木屋就歪斜了; 又来了两次,“砰”的一声; 彻底坍塌了。
  一阵灰土扬起,大家赶紧后退让风吹吹。
  这些木板子年头长了,虽然不能用到新房上,但收拾起来当柴火烧总是可以的。
  他家房子是半山腰; 虽然之前围围墙的时候也垫过,但也不是特别平整,所以推完房子第一个活就是担黑土垫房基地。
  好在周围不缺土不用去远地方挑,这样很节省时间。
  “把线拉直了!”邹老头冲着对面的小伙子喊了声。
  叶爹为了新房能盖好,到底磨的邹老头过来现场指挥了。他是害怕第一次盖这种新房子,大家没经验。
  就是承诺盖好房子要送给馋老头两只野鸡,以前他还心疼来着,没想到人家很是有几把刷子。
  叶冰和小哥哥帮她娘和大舅妈打下手,烧火洗菜啥的。
  大山小山也跟着帮忙。
  今天中午菜是五花肉炖土豆、野菜蘸酱,一荤一素。
  主食是高粱米捞饭。
  因为天气,所以做的捞饭,将高粱米煮熟用凉水过几遍,这高粱饭就变得凉快快水灵灵的了。
  吃得好还给钱又是亲戚,大家伙干的特别认真,要不是叶爹总喊着休息,他们都想一口气给干完。
  中午吃饭,叶爹给邹老头特意挑了两块大肥肉压饭碗底下。
  邹老头吃到一半看到肉咧咧嘴,“放心,一定给你把房子盖瓷实的,只要你们不嚯嚯,住到你孙子结婚生孩子都没问题。”
  孙子结婚?他儿子还是小屁孩呢!…咋滴得三四十年吧!
  叶爹往近便凑凑,“我算算,砖啥的都多,还有那么多碎砖头呢,要不把猪圈、鸡圈顺便都弄弄。”
  “先可房子来,猪圈啥的等上梁前看看砖剩多少再说。”邹老头不知道他着啥急。
  低头扒饭,肥肉片子真香啊,他年轻时也学两手打猎好了,现在也能进山寻点野味。
  等他们地基打好了,正赶上林大舅二舅上梁,倒是不耽误功夫。
  汉子们搬着木头上房,因为热都脱了上衣光着膀子。
  周围大姑娘小媳妇都不太当回事。
  叶冰也觉得没啥大不了了,想当年她可是混过军营的人,光膀子算啥,就是屁股蛋子她也是看过的。
  “现在是新社会,不讲究那些了。”叔爷爷感叹了句,以前上梁可是大日子,很热闹的,还有很多讲究。
  “回头我问问满金大哥(林大舅)这房子多少钱,攒几年我也盖一个。”要说以前是不敢想,可是卖了狼肉、狼皮,手里有了余钱。
  这砖房看着就阔气。
  “问问,我家那土坯房越来越暗了,再过阵子就要下雨了,又该漏了。我听满仓(林二舅)说打了这个地基房子就不会塌了,住的年头就多!”
  “叶家那房子更大,都快顶这两个了,看来冰丫头打的狼卖了个好价钱!”
  ……
  众人围在新房前,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挺欢。
  黑牛屯一下子就有了两个砖瓦房,以后肯定会有更多,大家伙过日子也是比着来的,叶冰可以想到今后人们打猎会更勤快,因为要攒钱盖砖房。
  叶爹不想让队上知道他盖房子,所以和队长请假的借口也是舅子盖房子,等到自家房子要上梁了,才请了几天假。
  队长挺热心的,还问用不用他喊几嗓子让大家伙去帮个忙。
  叶爹那里会用,借口早就想好了的,这房子是大舅子二舅子送给媳妇的嫁妆,他们黑牛屯过来人帮盖,他自己都插不上手。
  队长听这话不吱声了,还是少让队员和黑牛屯的人参和吧,那可是能打狼的狠人啊。
  有邹老头指挥活干的快,倒不是人们偷懒,邹老头管这个叫统筹,叶爹听了半天也迷迷糊糊的,还被邹老头骂了两句朽木。
  不过等叶爹给他碗里放一个鸡大腿,他话口就变了,成了尚可雕琢,以后可以慢慢教他。
  瓦片铺好了,顺便还把猪圈、兔圈、鸡圈又重新弄了弄。
  邹老头觉得猪圈、鸡圈盖的时间不长,还能用,趴了可惜了,就让他用碎砖和煤渣和石灰铺地,这样以后起粪啥的就方便了。
  兔圈是新盖的,一个长方形建筑,贴着后墙右侧,用来放兔子笼子。
  这下子到了冬天也能继续养兔子了。
  回头就让闺女抓兔子去,尽快养起来。
  想到大兔子生小兔子,小兔子长大继续生小兔子…然后都是钱,叶爹心里火热。
  就在叶家欢天喜地盖房子的时候,一场长达十年的文化革命到来了。
  马队长被叫到镇上开会,会议内容就是传达中央精神。
  要警惕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号召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认为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马队长听的一头雾水,开完会也没明白镇长说啥,他是个谨慎的,故意磨蹭在后面,给镇长递了颗烟,“镇长,你给弟弟说的简单点,没听明白,回去咋传达啊。”
  镇长吸了口烟,他也是照本宣科,反正就是斗上了呗,而且还是神仙打架啊,“回去让队员都老实点,别偷懒,秋天多打点粮食是正经的,把文件拿好,回头照着念,赶紧回吧。”
  马队长这回听懂了,响亮的应了声走了。
  房子就剩些木工活了,也不用整天看着了,叶爹娘也都上工了,难免被问到新房子的事,都两言三语的给差过去了。
  听到队长敲锣让队员大队院集合,还以为发生啥大事了呢。
  “都安静,中央有指示,大伙老实听着,宋会计你念吧!”马队长将文件交给会计,自己背着手也专心的听第二遍。
  他把念文件的活交给了会计,他是认字,但是不多,总会懵住,得想一想才能想起来字念啥。
  等会计念完了,地下的队员都围成了几个圈嘀咕呢,都…没太听懂!
  “好了,好了,记住就行,中央精神要牢记,下面我说说八月的农活安排啊,这个月太热,我知道,但这个月的除草得跟上啊,要不然到了秋收麦穗不实成啊,这可关系着咱的肚皮呢,明个开始,早上工晚下工,把中午留出来…”马队长借着这机会正好把上工改时间这事说说。
  林大舅二舅的房子可以入住了,每天都有屯里人进去参观,摸摸墙踩踩砖地的,越看越心热。
  叶爹和舅子们商量三家一起办暖锅饭,就在黑牛屯办,虽然他家房子还得小半个月才能住。
  粗粮米饭、五花肉炖豆角土豆、小鸡炖蘑菇土豆、乎茄子土豆、酱油拌野菜。
  没有那么多盘子,索性都用盆子装,量大管饱。
  叶冰看大家吃饭这豪爽劲很有军营战士风范,都是下筷如风、嘴大如盆,每桌两盆荤菜最先光的,然后速度明显降下来了,夹一筷子野菜沾沾大酱也吃的倍香。
  “小叶,你可真深藏不露啊,在哪找的玻璃,这个透亮。”给叶家安窗户的木工也是叶冰娘的伯伯辈老人用抹布小心翼翼的擦拭两块玻璃。
  “拿野味换的,就这两块。”语气很是遗憾。
  “两块还嫌少。”老人瞪了他一眼,他为了这两块玻璃把窗户样式都变了,可废了不少功夫。
  “你啊就是太惯着闺女了。”老人叹了句,不过想想冰丫头那么厉害,宠点也是应该的。
  这砖瓦房能盖起来大半是冰丫头的功劳。
  老人说这话倒不是因为这两块玻璃安在了叶冰屋里,而是因为那道门。
  老人的意思是整个屋子只有一道门,叶冰和她小哥哥屋之间开一道门,可是叶冰不愿意,她想自己单独开门。
  老爷子认为这样不美观(一屋两个门不对称了)还浪费(还得打一个门,内门用门帘子就行),而且到了冬天,也不保暖。
  老爷子也是好心,无奈叶冰想要单独空间,而且总从哥哥那屋过也不方便。
  叶爹综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