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二个地球-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晓月已经吓得面色如土,但她心里还挂念着她的同事,边跑边回头去看,只见在他挣扎着要爬起来时,脚下已经塌了下去,随着一声巨响,他的身子被巨大的冰块卷入了水里。晓月大叫一声,声泪俱下,她突然挣脱掉同事的手,转身往回跑。
这时候,冰床上已到处是裂痕,它们大部份已承受不住人体奔跑的力量。可这时晓月没想那么多,她只知道她无法忍受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同事被冰河吞没,昨夜还在一起共欢啊,叫她怎么能见死不救?
岸上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被晓月的举动吓住了,他们想不明白是什么力量驱使她回头的。曾经柔弱的一个姑娘,她在灾难面前的举动让所有男人都为之汗颜!
后面的那个男同事猛地回身朝晓月奔去,如果说之前他曾恐惧过,但从晓月转身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忘记了恐惧,他被晓月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力量彻底地震憾了!不管怎么样,他也得把晓月救回来,不然即使他侥幸存活下来,也会觉得生不如死。
由于冰床的大量塌陷,这时的海面上到处都是激流漩涡和汹涌的波滔,岸上的黎艳揪着心捏紧了拳头,她知道落水的同事已经救不回来了,便嘶声喊道,“晓月,快回来!”可是就在她喊出声的时候,她看到晓月的身子随着冰块陷了下去!
晓月当时看到她的同事在水里挣扎,她想快点跑过去救他,却忽略了脚下碎裂的冰床,突然一脚踏空,整个身子就掉了下去,冰块砸在腿上,只觉一阵剧痛袭来……这时候她的脑子里浮现出了肖扬的面容。她还记得分别时肖扬说的话,他说他们还会再见的,一定会。她也答应过他,一定会的。可现在她知道她要食言了……
修订版(十)
肖扬今天觉得十分烦躁,他也不理解自己为什么像女性进入更年期似的情绪大变。他觉得今天特别地想晓月,从来没有如此废寝忘食地想过。从上班到现在整整半天了,什么事也没做,脑子里乱得像一团麻。
该不会是晓月出事了吧?他心里突然掠过一抹不祥的预兆。正想给晓月打电话,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他抓起电话,“我是肖扬。”
“昨晚故宫博物馆进贼了。”电话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的局长胡京打来的,他是位老警察了,大大小小的阵仗他没少见过,但今天的语气却显然带着不安。肖扬也感觉到了不对劲,“现在情况怎么样?”
“市局已经介入了此案,但整个案情很离奇,市局没看出个名堂来,现在已经通知了各分局,要求联合破案。”
“丢失了很重要的文物吗?”肖扬第一反应就是博物馆的重要文物被盗了,在他的思维当中,对博物馆来说,没有比丢失国家级文物更严重的事了。没想到胡京却说,“东西一样没丢,现场也没有发现任何打斗的迹象,但三名盗贼却离奇死亡了。”肖扬的眼睛一下子直了,“怎么死的?”胡京说,“要是知道怎么死的,还用得着通知我们共同破案吗?盗贼身上毫发无损,但就是不明不白的死了。”
肖扬听完,反而笑了,“有这种事?胡局,我想去趟现场。”胡京想了想说,“也好,那我们在市局碰头。”
故宫博物馆座落在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俗名故宫,又叫紫禁城,现名故宫博物馆。先后有24个皇帝在这里统治全国。博物馆内各类藏品多达百余万件,其中大多为明清宫廷收藏的历代奇珍异宝。
肖扬开车到博物馆时,现场已经被封锁了起来,三名窃贼的尸体被送到医院去化验了。他凭着证件进去后,在现场看了一遍,除了地上零乱地散着两幅字画和几件玉器珍玩外,并未发现其他异状,显然窃贼还来不及拿走这些文物就暴毙了。
肖扬看着地上的几件文物不禁皱起眉来,窃贼怎么会突然暴毙的?如果他们身体本身有病的话,也不会一起死啊。
正思忖间,地上的一颗墨褐色石粒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那颗石粒约有粟子大小,呈一个不规则形,像是一块从山里拣来的石头,并无出奇之处。但正是这样一块不出奇的石粒,怎么会出现在故宫博物馆里?
肖扬转身,叫来了馆长,“这块石粒也是文物吗?”馆长看了一眼那块石粒,“这石粒是当年从秦皇陵挖掘出来的,它看起来确实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它却有神奇的力量。”肖扬一怔,“什么神奇的力量?”馆长略作沉吟,说,“当年在挖掘秦皇陵的时候,这块石头一见到阳光,就发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高达数丈。考古学家曾把它拿去做研究,最后无果而终。天文学家说这是天外陨石,但陨石是如何进入秦皇陵的,却无人得知。后来就把它作为文物收藏在这里。”
“天外陨石?”肖扬喃喃地念道,“难道窃贼是被这块石头击死的?”馆长笑了笑说,“我也是这么想,这石头一见到光就会发出神奇的光芒,窃贼一定是给石头电死的。”肖扬回头道,“电死的?你是说这石头一遇光就会生电?”馆长说,“应该是的。”
肖扬向馆长说了声谢谢,便离开了博物馆,开车直接往市公安局跑。一路上他脑子里一直萦绕着几个问题:那块石头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会见光生电?当年各界专家一定研究过石头的成份,最后却无果而终,这说明那石头可能真的不是地球之物,而用天外陨石来解释似乎是最合理的。姑且把它当作是天外陨石吧,它怎么会见光发电?它是哪个星球的产物?这样一块天外陨石又怎么会跑到秦始皇的墓里去了?
大约一小时后,肖扬到了市公安局,只见大门外围了一圈来自各媒体的记者。肖扬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挤了进去。会议室内各分局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到了,其间还有考古界和科学院的专家,满满地坐了一会议室。肖扬双目一瞥间,看到严正也在场,向他点头示意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北京市公安局局长这时正在讲话,他说,尸检报告已经出来了,窃贼全身无一处伤痕,确实是被电击死的。如果说那块石头真能见光发电的话,窃贼是在昨晚进入现场的,当时并无阳光,除非它见到月光也能发电。早在挖掘秦皇陵的当年,考古界也曾对那块石头作过分析,但到底是什么成份导致其能发出电光,却没研究出结果来。
公安局长作了一番分析后,又说,“外面的媒体在等着我们的解释,我想听听各位专家的意见。如果它真是天外陨石,那么是如何进入秦皇陵的?”
会议室内静了一会儿后,其中一位考古界的权威专家说,“关于那块石头的来历,已经猜测了几十年,一直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说,当年秦始皇曾接见过外星人,这石头是外星人留下的。显然这一说法难以令人信服。如果说秦始皇接见过外星人,为什么五千多年来我们没发现过外星人?我想关于那块石头的来历,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严正调整了一下坐姿说,“我们没发现过外星人,但并不能否认他的存在。我曾在‘寻找第二个地球’的报告中指出过,真正的科学态度应该是,不轻意否定未经科学证实、但反映到了我们这个客观世界中的现象。我想在座的考古学家一定不会忘记《拾遗记》里的一段描写:‘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瞭如亲睹。’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以秦朝的科技,怎么会有‘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的工具?而且《拾遗记》著于晋,凭当时古人的想像力,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像到潜水艇上去的,很显然这段文字并非完全杜撰。”
“严教授的意思是说,秦始皇当年真的接见过外星人了?”那位考古学家不屑地笑了笑,“这也太荒唐了,这个消息如果告诉媒体,全世界都会笑话我们的。”严正也笑了笑,然后看着那位考古学家说,“其实这并不可笑,就像世界各地经常报道发现UFO一样,我们不会把它当作笑话。这起案件对我的研究很重要,现在我关于‘闲置DNA’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我想在不久后,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圆满的答案。”公安局长好奇地问,“严教授认为那块石头与您研究的‘闲置DNA’有关吗?”
“有关。”严正肯定地说,“如果确认‘闲置DNA’是外星人留给我们的加密信息的话,那么里面的信息很可能是外星文明的兴衰史,或者是人类的起源史!”
第二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用“人类文明源自外星”、“故宫惊现外星高科技产物”等醒目的标题刊出了严正的话,一时间全国上下众说纷纭,纷纷猜测外星人是不是真的存在。而媒体和百姓的猜测无形中给严正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修订版(十一)
自从那次会议后,公安局心安理得地退出了故宫的案件当中,把问题交给了科学院。严正虽然感到了压力的加重,但并未对此感到不满。他觉得那颗石粒给了他灵感,或许破译“闲置DNA”可以就此入手。正如杜小平所说的,外星人应该并无为难人类的意思,只是在里面用了一个我们最常见的简单的图形,而这个图形很可能就藏在我国历史当中。
杜小平认为,如果人类文明真是起源于外星的话,那么外星人在秦朝时来走走亲戚再也正常不过了。关键在于当时外星人真是来走走亲戚那么简单吗?显然不是的。外星人一定是想暗示秦始皇什么,只是当时的秦始皇听不懂罢了。
杜小平说完他的想法后,严正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现,他想起了《拾遗记》里的另一段话:“俗多阴雾,遇其晴日,则天豁然云裂,耿若江汉。则有玄龙黑凤,翻翔而下。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堂。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这段话说的可能就是故宫里收藏的那块石粒的由来,其中什么“天豁然云裂,耿若江汉。则有玄龙黑凤,翻翔而下”云云可以当作是古人杜撰,但里面提到的两点,却引起了严正的注意:
一是“及夜,燃石以继日光。”很显然这种石头在月光下也会产生电光的,那么故宫窃贼之死也就合情合理了;二是“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要知道炎黄二帝被认作是人类的祖先,如果真如书中记载,炎帝煮食生火用的就是这种石头,那么外星人在炎帝时期或者更早就介入了人类的生活。由此推理下去,人类最早的胚胎是外星人制造出来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了。那么外星人为什么会那么关心人类的生存,让人类吃熟食尽早进化?很显然,外星人是想让人类尽早地破译出他们留在人类体内的信息,而那加密信息内藏着惊人的秘密便是显而易见的事了。
这一想法的形成,让严正兴奋不己,他能感觉到自己离成功又进了一步。之后,他又细细考究了《拾遗记》第四卷《秦始皇》的那部份,果然又有新的发现,其中“外星人”说的那段话引起了严正的注意,书里这样写道:“臣少时蹑虚却行,日游万里。及其老朽也,坐见天地之外事。臣国在咸池日没之所九万里,以万岁为一日。”这段话明显是在暗示秦始皇,他是坐高科技的飞行工具来的,要不然怎么能“日游万里”?另外,他也明确地告诉了秦始皇,他是从外星来的。“咸池日没之所,”是指太阳落山的地方,《淮南子》曰:“日出扶桑,入于咸池。”这就是很明显的凭证,就是说他住在离太阳落山处九万里外。“以万岁为一日,”是说以在地球上的时日计算,他们那里的一天就是地球上的一万年,这不是外星是什么?也许是秦始皇当时曲解了外星人的话,以为他们有长生不老之法,所以后来才让徐福去日本找长生不老药。(作者注:扶桑指东海,也是指现在的日本。据传后来徐福找不到长生不老药,无颜回来见秦始皇,就在日本岛安居下来,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早在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就说过,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也就是说,日本的祖先是中国人。关于这个问题与本书内容无关,只作简单介绍,不予深究。)
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外星人既然造出了人类,为什么偏偏会在秦朝出现,并去会见了秦始皇?此举用意何在?
也许是当时外星发生了什么巨变,外星人见人类进化太慢,要破译“闲置DNA”的话需要在几千年后了,所以才找了秦始皇,透露信息给他,没想到弄巧成拙,在秦王朝上演了一段求长生不老药的闹剧。
严正想通了这些关节,只觉眼前豁然开朗,就像是被关在黑暗中数十年的囚犯,终于看到了一丝阳光一样,他只觉破译那串密码的符号已经触手可及。
也许是冥冥中早有定数,也许是人类自身的愚蠢,或者说是人类亲手促成了这场灾难,就在严正即将破译加密信息时,一场全球性的毁灭性灾难来临了!
修订版(十二)
严晓月掉入冰床时,几乎是绝望了的,她甚至默默地与她亲爱的肖扬作了最后的道别。可就在这时,她的同事抓住了她的一只手,使劲一拉,把她整个身子带了出来。尽管严晓月被这么一带,由于用力过猛,手关节脱了臼,但身子却完全脱离了水面,并随着这一带之力,在冰地上滑出了几米之远。当她回过头去看时,她的同事因拉她时脚下用力过大,踏碎了冰床,他把晓月救来后,自己却掉了下去。
晓月失声大喊,挣扎着起身,还想回头去救,却被从岸边跑过来的人硬架了出去……
晓月脱身了,那两位同事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她。对此,她感到非常地自责,认为如果不是为了救自己,他们是不会死的。[小说下载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又入夜了,北极的天空上乌云滚滚,没多久稀稀拉拉地下起了冰晶,并且越下越大,整个世界都被冰晶落地的声音覆盖了。如果换在白天的话,漫天飞舞的冰晶会在阳光下闪烁出五颜六色的光彩,使人感到如处在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里,这就是北极著名的“冰晶尘”。但在此时的晓月眼里看来,这漫天的乌云,怒吼的风声和冰晶落地的声响,像是苍天的的悲呼,在凭吊她死去的同事。
这次的事件对晓月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尽管在来时已经做好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准备,但当她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同事罹难时,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也让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极地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一连数天,晓月都萎靡不振。但不管怎样,工作还是得进行,在这里多呆一天,危险系数就会大一分,所以其他专家忍着失去战友的伤痛,继续着科研工作。
据以往的资料显示,北冰洋海冰平均厚约3米,冬季覆盖海洋总面积的73%,约有1000万平方公里;夏季覆盖为53%,约有750-800万平方公里。但现在这些数据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冰洋冰层的厚度还不足2米,冬季覆盖海洋总面积的比率才45%。至于北极的冰川,实际上就是冰雪的河流,它们的厚度一减少,在自身的重量下,塌陷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格陵兰岛上的冰雪也在融化。如果说北冰洋的冰川大面积融化不会给人类造成直接威胁的话,那么格陵兰岛冰雪的融化却是致命的。科研人员意识到,人类即将面临一场严峻的生死考验!
这两天黎艳陷入了左右两难的境地,她已经有两天没有向台里传送北极的最新动态了,台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问她到底是怎么了。她觉得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最新的真实的资料公布给百姓。但站在另一个角度想,如果真把这一消息公布于众,怕是要引起非常大的动荡,甚至全球都可能处在一种无政府的混乱状态下。
黎艳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哪怕是丢了这份工作,也要把这个消息暂时保密起来。研究人员只是把这个消息转达给了中央,要中央做好应急准备,并通知联合国。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想要保住一条秘密简直太困难了,从世界各国的应急措施中,百姓还是从各种渠道得到了风声,全球顿时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在这个时候,作为政府部门,除了安抚民心外,也全面启动了应急预案,让百姓迁徙,尽量往高处躲避。
肖扬在第一时间感觉到了那种草木皆兵的气氛,他在街上看到大批的百姓携老带幼地往高地避难。这种情景让肖扬想到了战争年代,为了射避敌人的攻击,百姓不也是这样避难的吗?他不禁叹了口气,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追求全球和平的时期,没想到还会有类似的情景出现!这时,他切身体会到,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人类本身,而是大自然。自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那天起,我们就在无意识地破坏它,它忍了数千年,今天它终于忍无可忍了,它要以它的实力来证明,它并不是可以任意凌辱的!
肖扬抬头望向天空,天空依然蔚蓝,这是暴风来临前的宁静吗?
他不禁又想到了晓月,如果说灾难即将来临,那么最先受到冲击的应该就是北极,晓月他们怎么还没有回来,她现在怎么样了,她还好吗?前两天他打了晓月的手机,却一直接不通,难道是北极收不到讯号?他只觉心里的一股不详的预兆越来越强烈,于是掏出手机打给了严正,他想严正是科学院研究人员,他应该知道北极那边的情况。
“我也很担心。”严正叹了口气,“北极那边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你应该从最近的气氛中也感觉到了吧?所以晓月他们在这时候更应该留在那边继续观察。”肖扬很理解严正的话,在这种时候研究组应该站在灾难的最前沿,就像他们警察一样,在发生动乱时与敌人对阵的就是他们。但他心里还是有点莫明其妙的恐惧,万一灾难突然发生了怎么办?
严正感觉到了他的忧心,“肖扬,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他们会平安无事的,直升机随时在北极待命。”
其实严正也很担心晓月的安危,在挂了肖扬的电话后,他在短时间内陷入了沉思。他刚刚接到消息,已经有两名科研人员牺牲了,北极现在已经成了一只愤怒的野兽,它随时都有可能吞噬生命。
在国家气象研究中心内,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地监视着从外太空传来的卫星云图,在这非常时刻,没有人敢有丝毫大意。
突然,工作人员发现一股极大的暴风雨云团在地球的北部积聚,而且速度非常之快。那个工作人员吃惊地看了会儿,猛地回过神来大喊,“不好,有危险!”这时,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卫星云图上,只见那股云团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形成,按这个速度和规模,它足以覆盖整个北极!
气象研究中心的主任瞪得眼睛都直了,心头“砰砰”狂跳,他的经验告诉他,这场暴风雨可以直接酿造一场灾难,如果北极的冰盖和格陵兰岛上的冰雪全部在这场风暴中崩塌、消失的话,那么北半球所有的国家都可能会被摧毁!
几乎在同一时间,其他国家也监测了到这股云团,北半球各国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百姓开始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大逃亡!
中国领导人在接到这一消息后,立即通知了在北极的科研人员,要他们在一个时辰内迅速撤离!
修订版(十三)
今天,北极的白天漆黑如夜,十米外难辨景物。其实北极从入秋后到来年的春天,大部份时候都是处在黑夜当中,几乎很难见到太阳。所以这种天气对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来说,太正常不过了。但他们却想不到,一场毁灭性的大灾难已经到了!
黎艳望着黑色的天,心里有些发悸,好像天空要塌下来似的,一种极度的压抑笼罩了她。后来索性躲进帐篷,一步也不走出去了。
晓月虽还没完全从同事牺牲的阴影中走出来,但见到黎艳的表情,忍不住钻进帐篷跟她搭话,“怎么了黎大记者?你不会被这天空吓坏了吧?”黎艳可怜兮兮地看了晓月一眼,“长这么大我还没见过这种鬼天气,像一口铁锅似的罩在头上,随时都会砸下来。”晓月爱怜地摸了摸她的头,“没事的,这种天在北极很正常。”
劝了会儿黎艳,晓月转身出来,只见天上风起云涌,海面上波浪滔天,一阵阵风的尖啸和浪滔的翻滚声在黑暗中听来,犹如鬼哭狼嚎。晓月毕竟也没经历过这种场面,这时站在无边的极地黑色中,心里不免也害怕起来。她捏紧了拳头,告诉自己一定要振作,要知道人类的生死存亡都肩负在我们身上了啊!
她对着黑夜吸了口气,不禁想起了肖扬,脸上慢慢地露出一丝微笑来。肖扬,我答应过你,要安然无恙地回到你身边,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相信不久后,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到那时,我们就去领结婚证,我要一辈子厮守在你身边。经过了这场生死考验,我终于知道了两个在一起是多么的重要!
正在她神游物外时,突见担任这次科研队队长的熊天奇大步跑了过来。熊天奇已经四十多岁了,以镇定著名,不管发生什么,你都看不出他脸上有任何的变化。可是这时,晓月看见他脸上明显地挂着焦急。
晓月感到不妙,忙迎上去问,“怎么了?”熊天奇喘了口气,“北极上空有一股非常强大的云团正在形成,据气象部门说,它的面积可以覆盖整个北极,其威力是毁灭性的。中央来命令了,要我们在一小时内撤离。”晓月浑身一震,转身和熊天奇一起往前跑去,“通知直升机了吗?”熊天奇说,“已经通知了,直升机会在十分钟后到达。”
晓月跑到自己的帐篷里,一把将黎艳从里面拉了出来,“快收拾东西,马上撤离!”黎艳见晓月的脸色不对,暗吃了一惊,“怎么了?”晓月望了望天空,“灾难爆发了,马上就会袭击北极!”黎艳一听,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十分钟后,科研队已收拾完毕,四架直升机也正好到了。熊天奇作为队长,指挥大家上机后才跳上去,转身朝飞行员说,“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这里!”晓月一眼瞟过去,正好看到了熊天奇铁青的脸,她可以从这张如岩山般的脸上看出,这次他真的是紧张了。
晓月转首望向窗外,这时直升机已飞到了三千米的高空,只见窗外到处都是层层的铅云,飞机像是被浓烟包围了一般,看不清前面的天空。飞行员咬紧了牙关,控制着被强大气流冲击得不断晃动的飞机。
突然,一阵“劈劈啪啪”的声音响起,熊天奇身子微微一震,转过头去,只见外面下起了冰晶,颗颗都有儿拳般大小。尽管飞机的玻璃窗是特制的,但万一被砸出丝缝隙来的话,那么机上的人都完了!
“我们必须放慢速度,不然很危险!”飞机员的额头沁出了冷汗,焦急地等着熊天奇的指示。
熊天奇的浓眉蹙了起来,双目紧紧地盯着外面的天空,只见外面的云团活动越来越快,显然风在加大,巨大的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如果飞机缓下速度,很可能被卷入这场巨大的灾难中;但如果不放缓速度的话,飞机也随时都可能出事。
晓月望着像石头一样的冰晶一块块砸在机身上,“劈劈啪啪”的声音越来越响,像是死神在拍打着拳头,只觉惊心动魄。突然,一只冰凉的手搭在了她的手背上,她回过头去,看到了黎艳苍白的脸,禁不住心里一酸,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没事的。”晓月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说出这三个字的。其实她很想和黎艳抱头痛哭,她前几天刚刚从死神那边跑出来,这种感觉对她来说简直太可怕了。“我们能撑过去的。”这话看似在安慰黎艳,其实也是在安慰她自己,但她看到了黎艳眼里的泪水。黎艳虽然对气象知识不怎么了解,却好歹也是个高材生,她明白这个时候的危险系数有多大。
晓月忍不住转过头去,她发觉自己经控制不住泪水了。她对着漆黑如墨的天空深吸了口气,脑海里不禁跃上了严正和肖扬的影子,我最亲爱的人啊,此时此刻,我是那么地想念你们,但我可能要永远地见不到你们了,请你们相信,我没让你们丢脸,我会坚持到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
“冲过去!”这是熊天奇再三思考后说出的三个字,三个像铁一般坚硬的字!
是的,冲过去!晓月振作起了精神,这里已成了死亡地区,与其留在这里等死,倒不如作最后一番拼搏!飞机在强气流中加快了速度,冰晶撞在机身上的声音越发的响亮了。
这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呼救声,“我是洞幺,我是洞幺,我被一股强大气流卷进来了!”飞行员打开强光灯,灯光穿透层层铅云,只见大约在两千米外有一团白色的气雾,一架飞机像纸鸢般地在那团气雾中飘摇。
“我们撞上飓风了……”还没等飞行员说完,突见前面那架飞机的螺旋架被飓风撕裂,飞机打了个飞旋,疾速地朝下面坠去。
晓月和黎艳“啊”的一声惊呼出来,惊恐万分。熊天奇突然道,“命令其他两架飞机降低高度,低速飞行,无论如何也要冲出这片死亡地区。我们去下面看看,能救一个是一个。”飞行员往下看了看,“熊队长,下面是北冰洋中心,现在巨浪滔天,怕很难接近海面。”
“下去!”熊天奇双目暴突,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眼里的红丝,他几乎是吼出这两个字的。
飞机一声呜鸣,急转而下。晓月这时突然不怕了,熊天奇的镇定和无畏深深地震憾了她。作为一个队长,他是天下最称职的领导,有这样一位领导在身边指挥,她还有什么可怕的?
已经可以看见掀天的巨浪了,一望无垠的北冰洋,此时已经成了一只巨大的熔炉,刚才那架掉下去的飞机早就已经无影无踪。晓月只觉热血沸腾,她的同事就在下面,她已经作好了牺牲的准备。
这个时候,机舱里的每个人都忘记了死亡,黎艳紧紧地攥着拳头,眼神里不再是害怕,而是担忧,她在为坠海的同事们担忧。人就是这样,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会忘了死亡的恐惧。
洋面上浪滔掀天,飓风把水雾带到了数百米的高空,从飞机上往下望,只能看见一片白茫茫的雾气。飓风像魔鬼一样晃动着飞机,飞行员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
十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搜索到坠机人员的踪影,风速越来越强烈,几乎可以把飞机吹走。正在这时,突听得一声巨响,洋面上的冰床像纸一样被飓风撕裂开来,一块犹如圆桌大小的冰块被飓风带上半空,向机身撞来。飞行员大吃一惊,想要躲开去却已经来不及了,只听“砰”的一声响,机身剧烈地晃动了一下,整架飞机向左猛地一偏,朝海平面坠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飞行员临危不乱,仓促间一动操作器,飞机几乎贴着海水而过,又升了起来。
这个时候,一阵阵巨响不断地传来,雪山全面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