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道门法则-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九章 快要饿死的大师
认真看完供状后,赵然沉吟良久,问:“那人怎么处置的?”
“一直关在寨子中,小人叮嘱他不可胡言乱语,否则就杀了他,他已经被吓怕了,至今好好的,听话得紧。”
赵然道:“把人看好了,不要出差池,此事我自有分寸,等我消息。”
宋雄道了声“是”,便告退了,竟然一字也不提自己要当火工居士的心思。
赵然暗暗点了点头,心道这是个聪明人。
当夜,赵然提笔向无极院典造房写了一份公文,大致意思是君山庙原有的空缺拟申请补足,具体为:关二进受牒道士,招林双文、钟三郎、宋雄为火工居士。
其实这些人的薪水和使费银子都是君山庙自行开支,这是当年新任无极院监院的董致坤定下的手尾,赵然虽说不爽,但那会儿大势不在他这边,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不过一应开支虽然都不用无极院本院负担,编制也是当时谈好的,可依旧要行文无极院,让无极院出具正式文书,上述几人的身份才能得到道门承认。
第二天一早,赵然便让金久派人往无极院送公文,叮嘱他一定要送到陈致中的手上,当年立君山庙的相关事宜是陈致中办的,这次也要让他出面办结。这陈致中是个墙头草,想来不会为了这么点原本定好了的事情为难君山庙,若是送到了董致坤那里,说不定事情就会出现波折。
公文发出后,赵然便将全副心思放在了修路上。他第一个找的,便是在小君山开辟洞府的五色大师。
五色大师人——不,鸟,说勤快不勤快,说懒散也没多懒散,主要还是看赵然在不在。赵然在的时候,那是相当的勤奋努力,斗志昂扬;赵然不在的时候,就懒得一塌糊涂,十天半个月不出门。
所以赵然回来那么大的事情,引起了君山百姓那么大的轰动,这只五彩锦鸡居然愣是不知道,一直猫在洞府里睡大觉。
赵然站在水塘幻境旁,扯起嗓子大喊:“大师……大师……”
喊了半天也没个动静,如果不是从金久口中得知,这位压根儿没出去,他恐怕真以为人家出远门了。
喊不动怎么办,好办。赵然跟身边脚下捡了一堆拳头大的石块,双手叉腰,扭了扭脖子,转了转屁股,伸了伸胳膊,踢了踢腿,揉了揉手腕。
感觉热身差不多了,捡起一块石头,臂上灌注法力,喝了声“走你!”
石块迅捷无伦的砸在水塘幻境上,激起一圈波光涟漪。
赵然继续“走你”,转眼间,脚下的石块扔出去了一半。
水塘幻境猛地一震,自里面扑棱棱飞出一只大鸟,扯着嗓子叫唤:“咯咯……谁打扰本师清修……咯咯,咦,居然是小道士!你可回来了!”
大鸟扑扇着翅膀,一头扎在赵然身上,鸟喙在赵然身上好一通乱啄,啄得赵然浑身疼痛。
“咯咯……小道士……肉呢?抹了蜜汁的烤肉在哪?快拿出来!馋死本师了……”
“大师,虽说一年……哎,哎,别啄了……虽说一年多没见,但你的热情有点过火了……哎,啄哪儿呢?”
“小道士啊……自从你走了之后,本师这日子苦啊……山下那个姓金的道士,给本师供奉的都是陈谷子烂芝麻,还有些莫名其妙倒足了胃口的果子,本师没办法,就去山里抓鸡、抓猪、抓兔,抓回来交给姓金的道士,他居然把本师抓回来的吃食都分给村户了,本师是有苦不能言啊……”
“等会儿,等会儿,怎么才一年多,开口闭口的‘本师’起来了?大师你能好好说话么?你这都是跟谁学的?”
“咯咯,太华山的白山君,他说不这么说话别人不尊重你……”
“什么乱七八糟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自卖自夸的,懂不懂?哎,白山君是谁?”
“小道士,你那烤肉还有没有,快拿出来,本师……我饿死了,这一年多,毛都饿掉了好几根……”
“不至于吧,大师你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那谁呢?蓉娘呢?没给你做好吃的?”
“那个小姑娘,咯咯,做的菜难吃死了,说好的炒个肉,里面就放一点肉星子,其他全是素的,本师……我忍不住跟她斗了一场,她打不过我,气跑了。”
“就为了人家炒菜少放了肉,你就跟人打架?大师你可真好志气啊……什么时候走的?”
“好像是,唔……三觉之前走的。”
“啥玩意儿?‘三叫’是个什么东东?”
“她走了以后,我睡了三次。”
赵然彻底无语,想了想,道:“你也别睡了,赶紧起来活动活动吧,我这里要大搞建设了,能者多劳,挖石子、平整土地之类的活你给我多费费心。”
“十只烤猪,十只烤鸡,唔,都要抹蜂蜜的!”五色大师开价了。
赵然撇了撇嘴,心说话你那点出息,但表面上还得讨价还价,不能把五色大师的毛病惯出来不是?
“蜂蜜不够,烤不了那么多,烤猪、烤鸡各五只。不许讨价还价!”
五色大师脑子没那么多弯弯绕,听说有得吃就很满意了,当即就从洞府里拖出两只活生生的山鸡,当着赵然的面宰杀去毛。
“哎,不得了啊大师,居然学会圈养了,是不是就等我回来呢?哎,还学会拔毛了啊,蓉娘教的不错嘛。话说这两只鸡……和大师没有亲戚关系吧?”
赵然架起火堆,将去了毛的山鸡用树枝串了,搁在火堆上烤着。边烤边问:“大师,你刚才说的太华山白山君是个什么东西?”
五色守候在火堆旁,眼珠子都不带眨的,一边盯着渐渐发黄冒油的烤鸡,一边道:“咯咯,那是我的好友,是只白鹤,占了太华山清修。”
“哦,我还以为是老虎呢,听名字威风得紧,原来也是只鸟。这白鹤什么修为?比大师你如何?”
“比本师……比我差远了。小道士,烤鸡好了没?”
“耐心点好不好?你们差多少?相互之间比试过么?”
“我饿死了,咯咯……”
“你别故意岔开话题啊,我这儿有正事儿呢,赶紧说说,比你差多少?”
“也没差多少,差一点点。”
“说实话!”
“差不多吧,一样。”
“能叫过来帮忙么?”
“他喜欢吃鱼……”
赵然打了个响指:“没问题!你回头跟他说,红烧鱼、糖醋鱼、煮鱼丸、香叶烤鱼,任他吃个够!”
第二十章 孔县尊的疑惑
五色大师领了赵然交办的任务,甩着翅膀往太华山去了。太华山在都府境内,位于都府和龙安府的交界处,离君山有一百多里路。以五色大师的惫懒性子,赵然估计他至少要三五天以后才有可能回来。
回头把金久找来,问了问蓉娘的情况,金久说蓉娘是去年十月走的,说是家中有点事要让她回去,具体是什么也没讲。
赵然问,蓉娘仙乡何处,她说过么?
金久摇摇头,说没敢问,蓉娘也没提起,只是平常偶尔言谈的时候,感觉似乎不是川省人,至于是哪里,因为一口标准的官话,还真是不知。
赵然翻了个白眼,心道这还用你说?他想发符问问东方敬,忽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便就此作罢了。反正将来有的是时间,到时见了面再问也不迟。
趁着这段时间,赵然离开君山庙,赶往谷阳县城。
三年前那场青苗钱改革风波,引发了整个无极院高层剧震,监院宋致元调职玄元观,赵致然被发往君山立庙,董致坤接任无极院监院,典造陈致中转知客,蒋致恒升方主。此外,三都还被罚俸一年。
当时,孔县令以为自己也完蛋了,他听说了一些传闻,据说龙安府那几位上官是要准备行文布政司,参劾他治县不靖,以致西真武宫监院被刺之罪。当然,他知道这不过是明面上的理由,具体为了什么,都是官场上混老了的油精子,谁心里没个数呢?
而他本人也准备好了辞呈手本,委托布政司衙门里的一位好友帮忙打听,一旦消息确实,他就立刻返乡回家。主动递上辞呈的官员一般是不会追究罪责的,他已经做好了结束宦海生涯,回去当个乡宦富家翁的准备了。
可后来的事情发生了转机,听说布政司的一位参议把他的罪责压了下来,说是张监院遇刺一案与佛门修士有关,他身为县令虽然也有责任,但只需申斥即可。
后来事件的进展也的确如此,龙安府发来一份申饬令,将他狠狠责骂了一顿,然后罚俸六个月了事。
这一转机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托人携带重礼专程去成都拜望那位参议,参议将他的礼收下了,却只字不曾透露其中的究竟。
就这样,孔县令继续在谷阳县又当了两年县令。
去年底的时候,孔县令任期结束,因为县里新开了两万亩良田,新增了八千多丁口,所以考核上佳。按理说孔县令应该升官了,或者调至更加富庶的上县为官,可布政司下发的公文中,仍旧让他继续署理谷阳县,于是他便继续干了下去。
孔县令在上头没有过硬的背景,所以他也不是很清楚其中的道理,不过经过这两年的思索,他隐约感到,这肯定还是与青苗钱一事有关。他也曾让人去请过赵然,但听说赵然接了道门的任务,去白马山军前效力了。今日听说赵然来了,便连忙出来,将他迎入后堂书房。
快有三年没见,孔县尊额上的皱纹又多了两道,鬓间的白发也愈发浓密。
赵然递上一张单子,笑道:“老县尊一向可好?前几天是老县尊五十大寿,贫道因不在县中,未能参逢寿宴,当真惶恐之至。今日特来拜望老县尊,为老县尊贺寿了。”
赵然原先只打算备些薄礼过来,加起来不到三十两,后来听金久说了一嘴,知道孔县令前几日刚操办过五十整寿,这才将礼单加到了五十两。
不过孔县令和他是一同发起过青苗钱改革的“战友”,也差不多可以算得上“难友”,共患难的关系往往要比共富贵来得更铁一些,所以也不在意礼物的多少。孔县令道了声谢,大致浏览了一遍礼单,以示尊重,便直接将话题引向了困扰自己长达三年的疑问。
“赵道长,我在谷阳已经九年,足足历任了三次考评,按理说,依照朝廷制度,做知县最多最多也就是三任。无论吏部考评好坏,或升或黜或迁调,都是不能在谷阳继续做下去了。可我去年底在南京吏部待选时,考功司的姜郎中却说,因川西战事未休,所以要我继续在谷阳县做下去……”
“怎么?县尊是想挪一挪位子?还是说不想在谷阳继续待下去了?”
“倒也不是……这么说吧,三年前张监院遇刺后,赵道长和宋监院都离开了无极院,当时我就做好了辞官的准备,可后来却没了动静,令我得以将知县本任做完。凭借赵道长在君山的大力垦荒,我去年也得了个上佳的考评,按制度应当升迁或者转任,可吏部却让我继续做下去,这有违常理。不知道长是怎么想的?道长是入了馆阁的仙师人物,窃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当年的一幕幕过往,赵然至今记忆犹新,为了保全无极院高层,他和宋致元不仅将无极院的重宝——唐代传真天师杜光庭原本《神仙感遇传》送了出去,自家还往外掏了一块七宝松萝根,换来了一份华云馆的嘉奖令,这才不至于让整个无极院陪着一起倒霉。
就在上个月,严长老还果断否决了自己想往上升一升的念头。
这些经历都在提醒他,道门对子孙庙修士不得插手十方丛林的诏令,约束的还是相当严格的,连自己都如此,何况孔县令。因此,赵然摇了摇头:“应当不是华云馆的意思。”
“那……道长是否在布政使司有熟人?”
原先赵然的确在布政使司有个不算熟人的熟人——周雨墨的老爹周峼,但一来周峼已经升任川西总督,二来赵然从未求告过这位大员的门路,所以他想了想后,仍旧摇了摇头。
见赵然自己也不清楚,孔县令只得作罢。
“道长今日来,所谓何事?”
“是这样,君山如今已经有丁口八千余,很多东西都无法自给自足,急需与县城沟通。贫道想在君山和县城之间修一条路,以方便车马通行,方便行人来往,不知县尊以为如何?”
有人愿意修路铺桥,这当然是好事,修好了也是一条重要的政绩,孔县尊自是不会在中间使绊子。只是以他多年的宦海生涯来看,这件事难度真心不是一般大。
“道长还是那副老样子,为了县中百姓忙上忙下。修路嘛,我是绝对赞成的,但说实话,县里钱粮有一分是一分,全部都要发往白马山去。想要修路,恐怕只能待战事停歇以后了。”
赵然道:“白马山那边,已经打了七年了,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那如何来得及。县尊,我的意思,钱不是问题,我君山庙自行筹措银两和人力。”
“道长为民而不惜身、不吝财,本县佩服。既如此,但凡县中无主之地,赵道长尽管去用便是。但那些大户人家的田亩山林,这却需道长想想办法了。有需要之处,道长尽管提出来,本县尽力相助就是!”
第二十一章 重回无极院
为了积攒功德力,赵然也是拼了,一回到君山之后,就风风火火开始筹办起来。他骑着老驴,带着金久、关二、鲁进等人,向着谷阳县城方向一路勘察过去。
这条线路,金久去年就已经有所规划,这也是赵然比较看重他的地方——愿意主动做事、主动分担,这是任何上位者都喜欢的下属。
指着前方山坳处的一片村庄,金久道:“便是这里,这家姓曲,祖上做过安徽布政,也是咱们县中的豪强。旁边这座山林就是他们家的,如果不从山脚下把路开过去,就要绕道东边,多出二十里地。我去年问过家中大人,大人说最好等你回来再议。”
连金县尉都不敢轻举妄动,说明这家底蕴很深。
众人继续向前,骑马往前赶了两个时辰,金久在一条河边停下道:“这里要建一座木桥,建桥处我也已经探明了。至于路线,我是打算绕着田边走的,但无论如何,想要把路开到河边,至少要在田里占出两亩地。此处其实才是难解决的,这里都是上等水田,人家肯定不同意。”
赵然问:“这户人家什么根底?”
金久道:“咱们无极院的刘高功家……”
赵然:“……”
如此转了一天下来,回到君山庙时,天已经黑了,赵然吩咐挑灯夜战。金久取出去年从县里临摹的谷阳县舆图,几个人就趴在桌上认真商议。
从冲马河上的木桥算起,到接上曲家庄旁的县中官道,全长将近五十里,其中冲马河北岸君山的地盘上,已经修好了十来里地,剩下还有四十里。
这四十里地大部分都是县中官府登记造册的荒山野岭,赵然已经和孔县令谈妥了,所以不存在问题。还有三、四处地方可以绕路,虽然要多修五六里地,但可以减少很大麻烦。
所以最大的问题就是曲家和无极院高功刘致广家,如果不从他们两家土地上开路,整个工程要多费三十里地,工程量大增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整条路的长度几近翻倍,开路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一般来说,解决此类问题都是无外乎双管齐下,一方面从上面强行压下来,要求凡是路线规划之处都必须支持配合,否则严厉处罚;另一方面私下里接触,直接拿银子砸,就跟后世一个道理。
以这两家的背景,指望县里出具公文是不可能的了——出了公文人家也一样不搭理你,强征违反大明律。
所以赵然很快就定下了拿银子砸的决心,他现在缺的东西有很多,唯独不缺银子!
当下两边同时行动,金久去找曲家谈,看看他们开出什么条件,至于刘高功那边,就只能自己出马了。
老驴熟门熟道,撒着欢的往无极院赶去,赵然觉得老驴的速度似乎比以前要快很多。赵然很是欣慰,这说明老驴的修为有所增长了。至于老驴怎么修炼,赵然从来没有看明白过,或许是睡觉的时候吧,谁知道呢?
不到半天工夫,老驴就赶到了无极山下,赵然拍了拍老驴的屁股,让它自去周围玩耍,自家顺着山道就登阶而上。至山门处,望着熟悉的飞檐重楼,心中忍不住一阵唏嘘。算下来,差不多三年多没来了吧?
值守门房的火工居士是个生面孔,赵然从来没见过,想必是巡山护院的方堂这两年所招。赵然没有穿戴自家那身华云馆的道袍,那身道袍是馆阁道士的装备,实在太拉风,自己不过是来找人办点小事,没必要搞得那么郑重。
火工居士见一位年轻道士登门,以为是来挂单的,还待上前询问,赵然直接道:“不用麻烦,自家人,我是君山庙赵致然。”
那火工听了之后,脸上表情相当精彩,一时手足无措的僵在那里。他身后正巧出来一个同伴,却是熟人,当年在赵然手下跑过腿的一位武师,见了赵然连忙躬身道:“啊……赵道长……您老人家好……”
赵然也冲他笑着点了个头,抬脚跨过门槛,迈步就进去了。
前头那个问:“这就是赵致然……赵仙师?君山那位?”
后头那个咂摸着舌头:“就是那位,当年……啧啧,可了不得!”
于是,无极院山门处,又开始上演一段老人教导新人如何努力奋斗的故事。
赵然穿过前院,径直来到后院,见高功房门开着,往里一看,正巧刘致广就在里面。
“刘师兄,一向可好?”
刘致广正拿着一份文书看着,忽见有人推门进来,抬眼一看,立马就从桌子后面跳了出来:“哎呀呀,稀客稀客!赵师弟……听说赵师弟入了馆阁修仙,我今后是不是应该叫赵仙师了?来来来,坐坐坐。”
赵然客气道:“什么仙师不仙师,我入了馆阁修行是没错,但在刘师兄跟前,我还是当年那个学经的师弟。师兄若是称什么‘仙师’,那就太过见外了。”
顿了顿,又道:“再者,我还是无极院君山庙祝嘛!”
刘致广心中高兴,连忙给赵然忙活着倒茶。赵然也坦然受之。
喝着茶,两人聊起了别后情形。
赵然这边倒也简单,他在君山立庙的事情,无极院中上下皆知,而去夏国当暗桩这一出又不能随便透露,便假做自己去了白马山——这也是玉皇阁那里可以查证的消息,一盏茶没喝尽就说完了。
说完自己的事情,赵然就问刘致广,刘致广却唉声叹气起来。
董致坤担任无极院监院以后,将三都抛在一边,从未召集过三都议事,在处理院中事务上主要依靠陈致中和蒋致恒二人,其中,陈致中被他由典造转为了值司和地位都更高的知客,蒋致恒则由方堂的堂头直接提拔为方主——也就是赵然之前的值司。
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大大方方在三都议事中议决,可不知董致坤怎么想的,几乎全部猫在自家监院房中,就依靠这二人偷偷摸摸开小会,弄得鬼鬼祟祟。
如此一来,原本可以参与三都议事的三都,以及高功刘致广和巡照张致环都被排除出了无极院的核心权力圈子。
刘致广当然对此满腹牢骚。
第二十二章 老都管
牢骚归牢骚,现实归现实。现实就是,董致坤得西真武宫力挺,哪怕无极院其他人再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干看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刘致广向赵然发完牢骚以后,心气稍微舒坦了几分,又道:“赵师弟,若我是你,早就不在无极院待着了,一心一意在华云馆那等神仙所在,好好修自己的仙,享自己的福,多好!”
赵然道:“师弟我就天生是劳碌命啊,不做点事情,心里就不踏实,修行的念头就不通畅。说到做事,正有一事要向师兄请教,还请师兄相助。”
“师弟尽管开口,但凡我能做的,无有不从!”
“师兄是知道的,我在君山出任庙祝,不仅要管道门十方丛林事务,劝人向教,还要兼顾民政。君山那地方实在太偏僻了,实在是穷啊……”赵然开始诉苦。
刘致广问:“不是说新开了两万多亩良田,安置了两千户百姓吗?”
“……师兄你也说了,新开的嘛,生地哪儿有熟田好?现在人丁也的确多了,但一半都是山民搬迁过去的,还有一半是灾民和流民,简直是身无恒产,穷得响叮当啊!”
“原来如此……”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砍树……”
“此言虽然粗俗,但十分有理,却不知是谁说的?”
“……恩,先贤说的,先贤……”
“哪位先贤?师弟知道,我乃院中高功,有传业授道之责,似此类格言警句都是要记录编纂的。”
赵然干咳了两声:“……咳……这个师弟我也记不清楚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想好了,想要让君山百姓们吃得饱穿得暖,就必须从那处山疙瘩里走出来。只有将山里的特产拿出来卖,恩,交换,把百姓所需的盐和铁等等换进山里去,让山里的百姓走出来见见世面,让山里的孩子能够接受教化,才能从根子上解决贫困的问题。”
结束了自己短暂的演讲,赵然用了挥了挥手:“想要做好这一切,就必须修路!”
刘致广瞬间有些失神,继而揉了揉眉心,问:“赵师弟,想要修路的话,是不是应该找县里孔县令去谈呢?”
赵然微笑:“孔县令那边已经谈妥了!”
“那……是财力不足么?这个我也帮不了你啊,你或许应当去找董监院,看看他这铁公鸡愿不愿意拔毛。”
赵然继续微笑:“钱也有,不需院里掏一个铜子。”
“赵师弟你就明说吧,需要师兄我做什么?”
赵然连忙从袖中摸出那幅谷阳县舆图,摊开在桌子上,将刘致广拉过来,手指点这规划中的路线,然后定格在一条小河边:“师兄,我的路要从这里搭桥过河,这附近都是师兄的田,我算过了,宽一丈、长半里,约等于一亩半,算你两亩地,师兄,卖给我吧?”
刘致广一口茶水好悬没呛出来,瞪着眼珠子看向赵然,道:“师弟,那可是上好的水田,我刘家将来传家的,你用来修路,是不是太奢靡了?”
赵然叹了口气:“我也是没办法啊师兄,不从这里开路,我就要绕三十里地出去。”
刘致广连连摇头:“不可不可,再想想别的办法,我家水田被你从中间穿过,这算怎么回事?要传之子孙后代的啊……”
“市价上好的水田一亩十六两,你家一亩半我算两亩,给你三十二两!”
“师弟,不要难为师兄我了,这地是我好不容易攒下的……”
“五十两!”
“师弟啊,你为何就盯上我家……”
“一百两!”
“成交!”
“师兄,你可占了大便宜,将来路修通了,你家可就方便了。”
“哈哈,那还要多谢师弟费心了!”
刘致广这边的事情谈妥,赵然也不想跟无极院里待着,有董致坤这帮人在,他感到无极山很压抑。
为了庆祝合作愉快,临走的时候,刘致广送了赵然一个消息,罗都管病了。
“什么病?严重么?”赵然问。如果只是头疼发烧或者哪里不舒服,赵然不介意出手,以法力帮助罗都管调养。或者干脆赠送罗都管一粒养心丹,给他加张中和的方子,让他泡开熬汤喝上一个月,保证药到病除。
当年赵然以重金买通这位老都管,让他在自己受牒一事上帮忙,事后赵然知道了三都议事的过程,这位老都管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让时任监院的钟腾弘一时之间拿不定决心,才由老方丈史云乘拍板定下了录取的方式。
你可以说这位老都管贪财,但赵然却觉得他人品很有保证,至少拿了钱以后真心为你办事,比大部分人都要强出太多。
罗都管在无极院中数十年,深孚众望,当年老方丈史云乘过世时,全院道士打算向西真武宫陈情,要公推罗都管接任方丈“升座”,但却被西真武宫压了下来,理由就是无极院在张云兆一案上有责,此时不宜公推方丈。此后一压就是三年,始终没有下文。赵然怀疑,罗老都管的病情会不会与心疾有关。
因此,赵然决定去看望看望他。
罗都管住得不远,离刘致广的高功房也就隔着几个院子,刘致广便干脆陪着赵然前往。此刻院子里满是熬煮药汤的苦味,几个火工居士在忙前忙后照料着。
罗都管躺在床榻上,正昏昏欲睡中,刘致广轻轻在他耳边唤道:“老都管,睡了没有?赵致然来看你老了。”
罗都管缓缓睁开眼睛,看了看床前弯腰的两人,有气无力道:“你们来了?赵致然也来了?好啊,谢谢你们来看我老道。”说着,两手撑着床榻就要起身。
赵然伸手扶着他的后背,将他半个身子搀起来靠在床头,顺便度让了一丝法力过去。法力不敢深入老都管经脉,只是在他后背处游走一圈,他脸上便露出了红光,精神头也恢复了不少。
罗都管嘴角笑了笑:“果然是仙家的手段,赵致然,你如今已经是仙师了,老道我替你高兴啊。这两年,从我无极院走出去了三位仙师,你一个,诸致蒙一个,还有于致远,这是我无极山大兴的兆头啊。”
刘致广和赵然都在旁边凝神倾听着,只见老头越说越兴奋:“……千年之前,无极山也曾是神仙洞府,传真大天师杜光庭曾在我无极山修道,咱们山门上那对匾,就是传真天师亲手所书……”
老头滔滔不绝的说了小半个时辰,然后就渐渐眯上眼,靠在床头打起鼾来。赵然将他小心翼翼的放平,然后和刘致广一起轻手轻脚出了门。
“怎么样?能治么?”刘致广问。
“老都管今年高寿?”
“六十七岁。”
“这不是病,是走到头了。”
第二十三章 少年曲凤和
不知不觉来到这方世界已经整整七年,赵然遇到了很多人,也经历了很多事,其中的有些人渐渐走完了生命的旅程,让人回想起来忍不住的唏嘘和感慨。
罗都管也即将走完他的人生之路,而赵然则刚刚开始,他努力把这些伤感的情绪驱赶到心底最深处,继续着自己的使命。
虽说是以市价的四倍才买到了刘高功家这一亩三分地,但赵然知道自己绝对没有挨宰,相反的,他应该承这份情。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田地的主人换做赵然,别人要花一百两银子在他家的田地里开一条路出来,他肯定是不同意的。
身为无极院的高功,刘致广肯定不缺钱,一百两银子和一两银子对他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分别。之所以选择这个价格答应,赵然私底下揣测,或许刘致广只想表明这些田土在他心里的重要性,以此告诉赵然,他卖了赵然多大的人情。
刘致广的事情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