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术(端木)-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碾压了。
“太好了!苏林,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的。”
听到震动,看到金光,都是源自苏林所在的方位。洪离玉的心情也激动了起来,甚至于比她自己写出鸣州之诗更加地激动。洪离玉也不知道为什么,在不知不觉当中,她的心中,已经牢牢地牵挂着苏林。
“镇国!苏兄,看来我还是小觑你了。你的诗才,当真是无与伦比……”
季雨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苦笑一声,不过很快又释然了。重新振奋精神起来,“饶是如此,就算你的战诗镇国,我也要用我的血甲战车同你一战。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随着季雨的慷慨激昂和紧张,半空当中的血甲战车上的战将也紧绷着神经。如临大敌,目光凝视着眼前的圣力金光。等待着镇国诗词的化形,也不知道会幻化出多么强大的战车来。
“我的镇国诗词。不需要战车……”
苏林微微一笑,思想沟通圣力,那半空当中的圣光渐渐划去,显现出来的却不是众望所归的霸气战车,而是一名脱去了甲胄卸下了武器的将军。
镇国的战诗,难道就只有这么一点威力么?
将军,没有了甲胄和武器,没有了兵士和战车,还是一名将军么?
所有人见到此景,都大大吃了一惊,实在是和心中的期望相去甚远。观望的百姓们开始怀疑了起来,这真的是镇国战诗么?为什么感觉化形出来的将军,连出县的小将都不如啊?更不用说鸣州战车了。
“良老,这……这是怎么回事?方才九鼎的震动,明明显示苏林的战诗乃是镇国级别的啊!怎么会只幻化出一名没有甲胄和武器的徒手将军啊?”
知府袁天章也是大为不解,他主持府试也已经好几届了,但是却从来没有碰上这样的状况,急忙询问经验丰富的良如霖。
“什么叫徒手将军,你没看到那将军的手中拿着武器么?”良如霖嘿嘿一笑,指着那将军道。
“武器?我怎么没看到……那……良老,那哪儿是什么武器啊?明明……明明就是一个和您老手中一样的酒葫芦啊?”
袁天章再次仰头望去,看清楚之后便更加疑惑了起来。
“袁小子,这你就不懂了吧?酒是最好的武器!嘿嘿……看来苏林这小子,和老夫一样,恐怕都好这一口……得得得……改天将我珍藏的猴儿酒拿出来,和这有口福的小子痛饮几杯……”良如霖是一半戏谑一半认真地说道,但是他的心中已然深深地记住了“苏林”这两个字。
“这真的是镇国战诗么?怎么将军不佩剑,反而拎着个酒葫芦啊?”
“看不懂!看不懂……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后会是谁赢谁输啊?”
“拎着酒葫芦怎么打啊?那血甲战车随便一名亲卫上前一枪,就能够轻易战赢啊!”
……
“苏兄,这是什么意思?镇国战诗,难道就是这一副样子?”季雨也大惑不解,空中的血甲战车开始奔驰,朝着苏林的酒葫芦将军杀气腾腾地冲去。
“你有战车宝马,我却有良辰美酒!
你有滔天战意杀气,我却笑着敬你一口!
自古杀伐纷乱终无果,何不醉卧沙场渡清秋?”
面对迎面而来的血甲战车,苏林的酒葫芦将军却呵呵一笑,端起酒葫芦,打开葫芦口的塞子,先是晃了晃酒葫芦身子,然后凑鼻上前,轻轻闻了闻醇厚的酒香,仰头往嘴里灌了一大口,咕噜咕噜下肚,忍不住啧啧大赞道:“好酒!”
自己饮毕,便摇了摇酒葫芦,让酒香飘散出去,对着疾驰战车上的战将,笑着道:“此等好酒,将军舍得不来一杯么?”
这酒香飘散出来,不仅是在半空中,甚至都弥散到底下的百姓当中。这股酒香非常奇怪,不似寻常的酒的浓烈,而是带着一股安逸和平的香醇。酒本来就是粮食酿造,而只有和平的丰年才能够丰产粮食。只有人民百姓都吃饱了,才有余粮去酿造美酒。
古来美酒本来就有庆贺丰收与和平,感谢上苍赐予幸福生活的寓意。如今,苏林镇国战诗所化的这个酒葫芦将军,身无甲胄,手无寸铁,只有一葫芦的美酒,既是美酒,更是和平。
酒香之处,让人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和战争。
止战!止战!
当代表着和平、不战的酒香飘向血甲战车的战将,连那汗血宝马都醉了,双眼通红,任凭两名血甲亲卫如何鞭笞,都再也不能向前再迈动一步。
而当两名血甲亲卫和战将也沉醉在这酒香当中,整个血甲战车竟然开始褪色了起来。血甲战车的血色,本来就是杀气和煞气的凝结,但是此刻,和平的酒香将所有的煞气和杀气都化解了。
战车褪色,继而开始解体。亲卫们醉在酒香当中大呼过瘾,扔了长枪,脱了甲胄,**着臂膀,在半空当中跳起了古时庆贺丰收和平的舞蹈来。战将也是一样,丢盔卸甲,将佩剑狠狠地掷在了地上,长叹一声,便化作一道圣光姓名,朝着那九鼎光幕射去了,最后的评分也是“甲中”。
败了!
根本连一招一式的打斗都没有,血甲战车就在和平酒香当中自行解体。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苏林的酒葫芦将军再次举起葫芦一饮而尽,然后大呼一声:“痛快。”就也化作一道圣力姓名金光,射入了九鼎光幕当中,赫然名列榜首,评分成绩也是唯一的一个“甲上”。
“赢了!”
苏林微微一笑,轻轻地放下了手上的文宝毛笔,又是一首镇国诗词,让他再度收获了九块镇国的诗词圣砖。不过,他收获最大的,还是从虎符当中领略到了“战和非战”的真实思想含义。
真正的战争,都是以维护和平为最终目的和使命的。也只有这样的战争,才是伟大而神圣的,才值得无数人前仆后继用自己的鲜血去守护每一寸的河山。
“非战?和平?这就是你领略出来的镇国战诗么?苏兄,虽然我很佩服你的才华和思想,但是……我去并不这样认同,战争便要战,妖蛮的残酷你恐怕没有亲眼所见。我于蛮荒当中两年,击杀的妖蛮不下数百,人族和妖蛮乃是世仇天敌,是不可能有和平而言的。”
季雨细细地品味了苏林《凉州词》当中的思想情感,却摇了摇头,并不赞同这种思想。虽然在诗赋卷再次被苏林击败,但是季雨却没有气馁,此次他的鸣州之诗,也收获了三块鸣州诗词圣砖,融入智海当中,思想也更加精深了不少,望着苏林座位的方向,笑道:
“苏兄,贴经和诗赋我都屈居你之下,但是府试考察的重点却是墨义。我只要在墨义胜了你,综合成绩考量下来,圣力九鼎必然会判我为第一名茂才!”
ps:第三更!为350张月票加更!月底了!新人月票第十一名,距离第十只有两百票!大家能助端木赐冲上去么?若是本月终了能保持第十,九月份每日三更!求月票!求自动订阅!也求赞一个吧!
第一百五十四章妖蛮之辩
飘逸的酒香长久不散,几乎所有的百姓和儒生们,都沉浸在这和平丰收的气息当中。没有战争带来的苦痛,尽享丰年的欢庆,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好一葫芦的和平佳酿啊!可惜,现实当中,又要如何去酿出哪怕这样的一滴和平之酒呢?”
良如霖兴叹一声,大袖轻轻一挥,那飘逸着的酒香就渐渐散去了。
紧接着,剩下的考生也都陆续完成了自己的诗赋卷,但是却再也没有哪怕达府以上的边疆战诗出世了。
“良老,诗赋卷的时间已经到了。是否让考生们休息一番,享用午膳,等待下午再考墨义了啊?”
骄阳已经到了头顶,袁天章看了看时辰,拱手请示良如霖道。科举都是由圣殿统一安排的,所以一切事宜都由圣殿的监察做主,地方的主事官员只是奉命辅助罢了。
“去准备吧!”
良如霖点了点头,然后又坏笑地对袁天章道,“袁小子,要不你也将那一百个鸡屁股拿出来当午膳?”
“……”
一提到鸡屁股,袁天章的脸立刻就黑了下来,借着吩咐手下准备午膳,赶紧走开。
围观的百姓也散了回去吃午饭,养好精神等看下午的墨义争斗。考生们却只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府衙安排午膳。
“也不知道下午的墨义会考什么样的辩题,去年考得是‘孝悌之辩’、前年是‘师生之辩’、再往前有‘小人之辩’、‘服丧之辩’、‘问礼之辩’……题目来源很泛,但是却要求考生的逻辑清晰。运用百家思想来阐述己意……”
府衙准备的午膳有鸡有鸭有鱼,但是苏林吃在口中。却味同嚼蜡。因为他此时所有的精神思想都集中在思考应对下午的墨义,根本就不在乎口中吃的到底是美味佳肴还是白面馒头。
“不论这一次墨义的辩题是什么。我于蛮荒当中历练精神思想两年,苏兄,这一次我决然不会再输给你!”
季雨信心满满,他可比苏林更早两年获得案首童生的文位,又在蛮荒当中历练了两年的精神思想。百家的思想宗旨和理论,张口就能来,而且能够运用于实际的辩题当中,自然在墨义卷上有信心压苏林一头。
时间一晃而逝,很快。府衙之前再度聚集了围观的百姓们,他们看着九鼎上方的光幕排行。贴经和墨义的排行前三都是一样的,苏林第一,季雨第二,以及洪离玉第三。
就目前而言,苏林一骑绝尘,贴经和诗赋都是第一甲上评分。而这最后一科“墨义”至关重要,若是季雨能够领先苏林,此次府试的第一名茂才说不定就要易主了。
“府试墨义。试题……开!”
同上午一样,墨义的试卷依旧是由圣器九鼎颁发。良如霖圣力涌入九鼎当中,九鼎发出嗡鸣,便发出上千道金光。将墨义试卷发布在每一名考生的案桌之上。同时,圣器九鼎发出一道圣光,直接沟通了圣殿。爆发出一阵浩大的圣光,紧接着。就见到无数圣力化作的虚拟巨鼎仿若分身一样,落在了每一名考生的书案之前。
每一个考生的面前都有着九尊圣力巨鼎。这便是用来检验他们墨义言论威力和等级的依据。
“不知道今年的墨义是什么辩题,记得去年的‘孝悌之辩’,有童生一言七鼎,获得了唯一的一个甲等,虽然是甲下。但是你们是没有见到,那七个圣力化作的巨鼎被言论之力顶上了半空,七鼎同辉,何其壮观啊!”
“听说府试的墨义非常之难,寻常的童生很有可能连一尊圣力巨鼎都无法举起来。能够举起三鼎以上的已经十分了不得了!不知道今天,苏林、季雨和洪离玉这三名天才,他们能够举起多少鼎呢?”
“若想要获得甲以上的评分,必然需要举起七鼎以上,就是不知道,他们三人当中,可有人能够一言九鼎,这可是九国府试都罕见的盛举啊?”
……
百姓们可不管九鼎如何难举,他们看的就是一个热闹,看的就是一个盛况,当然希望举的鼎越多越好了。
可是,当在场的考生们拿到了此次府试墨义的辩题之后,却一个个愁眉苦脸起来。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此次的府试会如此之难,不仅诗赋考了最难写的“边疆战诗”,而且墨义竟然考的并不是寻常的“礼义仁智信”范畴,而是“妖蛮之辩”。
“妖蛮之辩?这这这……良老,这不过是府试考秀才,怎的会考如此深奥的墨义啊?”
知府袁天章一见到墨义的辩题,脸立刻就跟苦瓜似的,急忙拉着良如霖问道,“这可是连圣殿当中的半圣都在相互争辩的论题啊!关乎我们整个人族对付妖蛮的态度问题,到底是战还是和?千百年来,长城为我们抵挡了妖蛮长驱直入的全面入侵,却依旧无法避免一些妖蛮的突袭……”
“你问老夫,老夫问谁去?圣殿每一年的府试命题,都是经过圣文部半圣们的重重甄选的。妖蛮之辩,半圣老家伙们争论了上千年,还不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还不如将这个问题丢给这些小家伙,听听他们有什么看法呢!”
良如霖虽然也有些意外墨义的辩题,但是却更加地期待要看到苏林对这个辩题的回答,心中暗暗道:“圣殿这些老家伙,定然是知道苏林必然会参加这一次的府试。所以就用‘妖蛮之辩’的墨义,来试探苏林对待妖蛮的态度,以便更加准确的预测日后应对大劫的策略。好一个算计啊!圣言开智,事关重大啊!”
在府衙考场当中,考生们看着“妖蛮之辩”四个圣力金字,有的束手无策,愁眉苦脸地托着下巴思索着。有的却执着笔,搜肠刮肚地从历代半圣大儒的经义当中,寻找可以支撑立足的观点。
“对于妖蛮,这还用得着辩么?自古以来,人妖不两立,战……将所有的妖蛮都杀尽便是!”
一名考生胸有诗书,自信满满地下笔,洋洋洒洒,很快就写完了一篇墨义。极尽各种优美的辞藻和雄辩的说辞,详尽地阐述了为何要杀尽妖蛮的理由。
这篇墨义一边写着,他面前的圣力九鼎就摇动了起来,被他的言论力量所支撑举了起来。
一鼎!
两鼎!
三鼎……
举到第四鼎的时候,那名考生的笔下实在无法再写出一个字来了,所有的思想和圣力都用尽了,却没办法再举起一鼎,只好叹了口气,放下了文宝笔墨。
三尊圣力巨鼎立刻便化作圣力姓名,飞向了九鼎光幕,后面是“乙下”的评分。
“快看,第一个答完墨义的,他举起了四鼎……”
“还有那边……那边是三鼎……”
“这里有个五鼎的……”
……
一时之间,在府衙考场当中,一尊尊圣力巨鼎被举了起来,外面围观的百姓们都能够清楚的看到,哪一个位置上是举起了几尊巨鼎。不过截至目前位置,举起最多的也不过是五鼎罢了。
“良老,果然这次的墨义太难了。考生们都是在关内成长的,学习研究的大部分都是仁义礼智信方面的墨义,要让他们去辩驳妖蛮和人族的关系处理,言论力量太过有限了。你看……寻常府试,到了这个时候,至少也有一两个举六鼎的呀?可是现在,连五鼎都只有一个……”
知府袁天章看着那半空中大多都是三鼎、四鼎,没有一个超过六鼎,焦虑地道。
“袁小子,你急什么?又不是你参加府试?”良如霖很鄙视地瞥了他一眼,然后意味深长地盯着苏林所在的方位,心中暗暗道:“苏林啊!你这小子可要小心谨慎地答这一道墨义啊!要知道……你的态度方向,很可能会影响到一大堆半圣老家伙,甚至是整个人族对妖蛮的策略啊!”
苏林可不知道这一次的墨义试卷竟然关系如此重大,他只当做一次普通的考试,盯着眼前的“妖蛮之辩”四个字思量了起来。
“妖蛮和人族自古以来就是天敌一般对立,最早有上古有巢氏为了让人族免于妖兽的入侵,而用泥土、木头等构建了房屋。之后更有圣人孔子,用圣力构筑长城,彻底地将妖蛮从人族的活动区域驱赶了出去……”
苏林的智海当中,将天仁大陆人族和妖蛮对立的历史追溯到远古,各种半圣和大儒的经义理论也在智海内快速地过了一遍,自己也在寻找着答案:“到底人族和妖蛮,是要战,还是要和呢?
如果是战,人族的百姓普遍羸弱,远远不是妖蛮的对手。儒士虽然强大,却远远不及妖蛮数量之多。要战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完全消灭那远多余人族的各族妖蛮,也只能像如今一般僵持下去。
如果要和,人族拿什么和妖蛮谈和呢?妖族就有十几个大种族和上百个小种族,蛮族也分蛮、夷、狄、戎、胡、羌、苗等等大种族,每个大种族诸如蛮族又分为马蛮族、牛蛮族等等……如何一一去言和呢?妖蛮难道就能如此罢休?人族要付出的代价,恐怕更大……”
ps:第一更!
第一百五十五章杀杀杀杀杀杀杀杀
妖蛮之辩,这道墨义题目,已然不是只存在于纸上的口舌之辩,而是真正能够应用于实际的策略方针了。
比起苏林,在场的考生当中,有一人面对这样的命题,更加的纠结起来。她便是洪离玉,和所有人不同的是,洪离玉不是人族,她是玉兔妖族。
所以,在面对“妖蛮之辩”这样的命题墨义的时候,洪离玉所处的位置十分地微妙。明明她是妖族的圣女,却偏偏要站在人族的角度上思考着人族和妖蛮的关系。这样的思维转换,是洪离玉所始料未及的。
“人族和妖蛮之间的关系,我该要如何去自处呢?”
洪离玉微微闭上双眼,智海当中,从小到大的一段段记忆闪现而出。在她的这些记忆当中,她见过人族大军屠戮整个蛮族部落的残忍景象,也曾看到蛮族部落将人族的村落夷为平地的惨状。
人杀妖蛮,妖蛮屠戮人族,就好像是一个天生的死结般,根本就无法化解开来。
“战!似乎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够战个你死我活……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战呢?方才苏林的战诗,不就是厌战之声么?”
洪离玉的智海内闪现出非常多的场景,无数人和妖蛮的身影来,最后却定格在苏林的身影上,耳边回荡着苏林方才写作的战诗《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来征战几人回!人族其实是最不愿意战争的了,从最初始人族的战争都是为了抵御妖蛮。守卫家园……只是我们妖蛮不知教化,缺乏人性……只知道以血食牺牲增长力量……”
洪离玉的智海便颠覆了。整个智窍在翻滚着。时而智海在上,时而智海在下。这是她智海站在人、妖两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的结果。
“止战!和平!非攻!人族和妖蛮为何就不能和平相处呢?诸如我们玉兔妖族这样的妖族,根本就没有任何想要和人族发起战争的意愿,如今的边关不也有许多的城镇兴起,沟通人族和妖蛮的有无,买卖货物的么?”
深吸一口气,洪离玉睁开双眼,露出一股长久以来困惑想通之后的精光,再也不犹豫地拿起文宝笔墨,落笔成书:“战非长计。唯和方定。妖蛮之属,沟通有无,来往议和……”
落笔挥毫,思想与圣力一同涌动,洪离玉越写越快,思绪潮水就仿佛海啸般狂涌而出。思想言论之力,被九尊圣力巨鼎感应到,九鼎蠢蠢欲动,不过却又被洪离玉的一股气给按耐住。直到最后洪离玉集中了全身的精神思想和圣力,屏住这一口气,抬笔片刻,再次落下之时。笔走龙蛇,大笔一挥:
“和、和、和、和、和、和、和……”
一口气写下七个“和”字,每写出一个“和”字。面前便被举起一尊圣力巨鼎,但是洪离玉拼尽了全力。也只写出了七个“和”字,就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思想支持着去落笔了。
“鼎!七鼎……快看。那边的位置,举起七鼎来了。啧啧啧……没想到真的有人能够以言论思想之力举起七鼎,而且还只是一名童生……”
“当真是七鼎,快看她的姓名,洪离玉,没错……就是之前的天才洪离玉,贴经五百道全对,诗赋也写出了鸣州战诗的洪家天才啊!”
“洪离玉能够一言七鼎,不知道比她更加天才的季雨和苏林能够举起多少鼎呢?貌似他二人截至目前还没有动静啊!”
……
原先只有三鼎四鼎的考场上空,洪离玉的一言七鼎,瞬间成为了最夺目的风景线。尤其是七鼎连成一道七色彩光,从考场当中蹭地一下升了起来,逗留了片刻之后,就朝着九鼎光幕上化作了圣力姓名,赫然是“甲下”的评语。
“和?呵呵,这个妖族的小丫头,心地倒是不坏。不管站在妖族还是人族的角度上,都想要以和为贵。”
寻常的百姓只看到了一言七鼎的气势壮阔,但是良如霖却能够从这道七色彩光当中看出洪离玉答出墨义的思想主旨,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暗道,“人族自然是想要和,和了便不需要战争。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这是人族最希望看到的。但是,妖蛮又何尝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啊?人族和妖蛮斗了成千上万年,从一开始的弱势,到现在的略占优势,依旧是一个谁也无可奈何对方的局面……”
很显然,良如霖很欣赏洪离玉的思路,但是却不完全认同她的策略。当然了,在圣殿当中,也是有一批半圣和洪离玉一样,是主和派。譬如开辟吴国关外四通镇的张正知便是主张和妖蛮言和,互通商业,并且他也以自身的行动在蛮荒当中开辟出一个人族和妖蛮能够和平相处的四通镇来。
不过可惜的是,饶是这个表面上看似人族和妖蛮和平相处的四通镇,那些妖族和蛮族却也只是被震慑于张正知半圣的威严之下,才不敢违背四通镇的种种规定。倘若有一天,四通镇没有了半圣张正知的镇压,妖蛮照样会见人便杀,没有任何的公平与和平可言。
“和?可笑!可笑……和那些不知道礼义廉耻道德的妖蛮,讲什么和平共处?人族身体赢弱是天生弱势,妖蛮生来就靠血食获得力量。别说妖蛮不可能和我们人族说和,就算妖蛮肯和,我们人族倘若长久和妖蛮和平共处,也会逐渐被削弱,最后彻底地沦为妖蛮的附庸甚至是奴隶……”
季雨也注意到半空当中洪离玉的一言七鼎,感受到其中言“和”的思想,一脸地嗤笑,他在笑,笑的是洪离玉的太过天真。
“这些关内的童生儒士,根本就没有真正见识过妖蛮的残忍恐怖。和这样的异类言和,无异于自掘坟墓。圣人尚且恐怖于此,需要用圣力长城替整个人族护卫,我等又岂可同妖蛮讲和?简直是荒谬至极……”
嗤笑了一声,季雨也握住手中的文宝毛笔,闭眼沉思片刻,智海当中的思想凝聚成为一只巨大的冲天水柱,没有任何其他的杂念。其中一股让人凛然地杀气夹杂在其中,更是于智海当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无数妖蛮肆虐人族村落的画面在季雨眼前晃过,那些残忍没有人性的妖蛮,那些可以徒手将人撕裂掏心掏肺的畜牲……
落笔,季雨手中的文宝毛笔沾染的墨不仅是思想和圣力,还夹杂着一股庞大的杀气。这一股杀气,是季雨在蛮荒当中历练的时候,驯服的一道“杀气之脉”,然后将其装入自己的智海当中。
激发杀气,季雨的双眼变得通红,秉直心中的杀念,奋笔疾书,连周围的空气都顿时都冷了下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天之生人族,天之生妖蛮,生死对立,世世代代,血海深仇……”
一字一句之间,杀气洋溢其中,却没有一个杀字,季雨像洪离玉一样,将这一股气屏住,不断堆积和酝酿着,让圣力九鼎嗡嗡嗡作响,却被按耐着无法一飞冲天。
“杀气!好强大的杀气,这……这是哪儿个考生在作答?”
季雨的墨义还没有写完,良如霖就已经皱起了眉头,感受到了这一股溢出来的杀气了。
“能够有如此强大气势的考生当中,只苏林和季雨才有可能。”袁天章也目光凝重地看向了考场的上空,竟然发现有一丝一丝的杀气阴云开始在蕴结着。
“不可能是苏林,苏林才刚在诗赋篇写下了《凉州词》这样的不战和平之诗,又怎么可能在墨义当中展露出如此强大的杀气呢?”
良如霖非常肯定地道,“必定是那季家小子,而且如此强大的杀气,即便他在关外历练过,就算是从尸体当中爬出来的,也不可能具备。必然是借助了外力,很有可能,是关外蛮荒深处的思想之脉……”
良如霖的话还没有说完,考场当中一股无与伦比的杀气就彻底地爆发了出来。季雨深吸一口气,智海当中的杀气之脉实在是太过强大了,强大得连他自己都无法完全驾驭,杀气完全融在笔墨当中,这是最后的一句,再也不用压制和隐藏杀气,连同着之前满篇的文章,思想沟通,上下贯穿,汇聚成为这最后一句:
“人族妖蛮,势不两立。一战到底,永不言和。见蛮屠蛮,见妖戮妖。
杀!
杀!
杀!
杀!
杀!
杀!
杀!
杀!”
八个巨大无比的杀字,彻底地灌入了杀气,将整篇墨义当中的杀意全部都倾泻了出来。九尊圣力巨鼎嗡嗡嗡颤抖着,竟然因为这滔天的杀意而恐惧了,其中的八尊圣力巨鼎,再也承受不了如此庞大的杀意,冲天而飞,在半空当中,与蕴结而成的杀气阴云结合在一起,竟然连成了一片乌云。
圣力的金光都被杀气乌云所掩盖住了,八尊巨鼎化作八个巨大的杀字,释放出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庞大杀气。
ps:第二更!大家早点睡,不要熬夜!月票很给力,还能再给力一点么?明天三更,庆月票达到400!
第一百五十六章孔子居九夷
杀妖!
杀蛮!
杀夷!
杀狄!
杀戎!
杀胡!
杀羌!
杀苗!
杀彝!
八个杀字,誓要杀尽天下所有的妖蛮。季雨之前那个温文尔雅的半圣世家公子模样荡然无存,手中执着的虽然是文宝笔墨,却更加仿若是沙场上的悍将。
那一股杀气之脉从季雨的智海当中爆了出来,却根本连季雨自己都难以控制了。杀意思想全部都溢了出来,季雨见状,急忙运用大儒文宝史镜,圣力疯狂涌入,一道金光射出,就想要将杀气之脉给压制住。
可是,这杀气之脉蕴含的杀意思想太过强盛了,一旦释放出来,又岂能是季雨这个小小的童生能够压制的呢?
即便季雨的手中握有大儒文宝史镜,却根本无法完全发挥出史镜的功效来。
杀气四溢,狂风骤起,半空当中的杀气乌云越来越厚,凝结出来能够杀人的雨滴来,寻常百姓看上一眼,都觉得心慌慌没有着落,想要转头就跑。
“良老,不好,那季雨究竟写了什么文章墨义啊?竟然有这样的杀气威势,本来府试圣力幻化的任何气息景象都是虚拟的,不会伤及平民百姓。可是如今这杀气乌云,若是真的让杀意之雨落下,这这这……整个建安府都要被毁了啊!”
袁天章坐不住了,他急得团团转,冲着良如霖求救道。
“蛮荒当中的思想之脉果然非同小可。季老头也真是的,竟然将这么强大的杀气之脉封在季雨的智海当中。如今杀气之脉被释放出来。季雨这小子根本就收不住!看来……还得老夫给他们季家人擦屁股!”
良如霖笑了一声,然后一拍坐下的太师椅。跃身而起,圣力金光在脚下凝成祥云,一路踏云飞了上去。
道家的思想主张虽然是清静无为,但是道家的圣力法术却最是神奇莫测,尤其是与自然的沟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追求的极致便是像自然一般规律,所以更加注重与自然状态和事物的沟通。因此诞生的道家圣力法术,大部分都是与自然有关,譬如布云施雨、移山填海等等,都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而现在,半空当中凝聚出来的杀气乌云,还有那一滴滴即将要饱满落下的杀意雨滴,良如霖登云飞了上去,一双厚实又苍老的手掌轻轻一拍,便演化成一双巨大的圣力金掌。朝着那乌云揉捏了过去。
“再厉害的杀气!再我良如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