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术(端木)-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徐县令听到苏林是以“君子不器”开智的,一时半会都快要反应不过来了。

“是。”

苏林微笑着点头承认道,他明白自己的圣言开智,对徐县令意味着什么。翰林之言开智的孩童,县令大印就能有所感应,因为这已经足以算作一方县令的政绩了。更何况苏林这真正的圣言开智,恐怕禀报上去,足以让徐县令在功名榜上攒够升任知府甚至是州牧的功名了。

“天佑我吴国啊!不……是天佑我人族啊!数千年了,竟然真的又出现了以真正圣人之言开智的天才。”

明明有着进士文位,宠辱一向不惊的徐县令,此时却一副老泪纵横的模样,拉着苏林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开,生怕一放开苏林就会消失了般,一个劲儿的扯着他往县衙方向走,道,“苏林,陪本县回县衙,本县要与你这样的天才好好促膝而谈一番。而且,本县要立刻上报给知府大人,不……直接上报给国君,对……还有圣殿……真正的圣言开智,这是我整个人族的大幸事啊!”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苏林那臭小子,竟然真的……真的是以圣言开智了?”

根本没有被徐县令正眼看过的董峰,看到一向板着脸威严的县令大老爷,竟然对苏林如此和善,看那架势,要不是年龄差距太大,似乎恨不得要和苏林称兄道弟了。

“大哥,我就说了嘛!苏林哥哥是真的以圣言开智的,你偏偏不相信。”董子衿一脸得意地对大哥董峰道,徐县令邀请苏林到县衙做客,她并没有跟着去,反而一脸笑嘻嘻地看着呆若木鸡的大哥董峰。

丰乐县县衙门口,徐凌霄压着江洋、江海两名大盗,兴致勃勃地对在田捕头道:“老田,我叔父呢?今日我可是兑现了当日说过的大话,将江洋江海两名大盗给他抓来了。又多了二十点功名。”

“徐秀才,县令老爷和县丞大人刚刚出去了,并不在县衙内。此二贼卑职可以先将他们压入大牢,不过您的功名就只有等到县令老爷回来,亲自颁发嘉奖了。”田捕头说着就要上前缉拿住江洋和江海,但是徐凌霄却伸手一栏,叫道:“不行。我就要压着二贼在这里等着叔父回来,让他亲眼看到。”

秀才徐凌霄与县令徐文良是叔侄关系,徐文良进士及第之后,变被委派到丰乐县担任县令一职,正好同年其大哥徐文涛之子徐凌霄也考中了秀才文位,便也一同跟随徐文良来到这丰乐县历练一番,赚取功名。

盖因丰乐县乃吴国边陲小县,距离吴国边境的万里长城已经不到一百里,和南方蛮族、妖族等也相距不远,所以时常有蛮族妖族趁着万里长城有疏漏的地方,以小股蛮兵杀了进来,是一般秀才、举人杀敌赚取功名的好地方。

不过,徐凌霄跟随叔父徐文良来到丰乐县的这两年,却是没有机会击杀满足,只能够抓捕一些小贼小偷赚取些微的功名。前几日,丰乐县文人茶会,徐凌霄便当着叔父徐文良的面,放出大话,十日之内,定要捉到危害乡里的大盗江洋和江海兄弟二人。

如今不过三日,徐凌霄就在集市之上发现了乔装打扮的二人,当场识破,并且以秀才圣力神通,大显神威,将二人抓住,自然少不了要在自己叔父面前好好邀功一番了。

可是谁知,他急匆匆压着二贼到了县衙,偏偏徐县令却出去了,而且连县丞李廷也一道,便郁闷道:“究竟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叔父和县丞李廷竟然都不在。”

徐凌霄这心里面正纳闷着,就见徐县令有说有笑地携着苏林的手欢快地朝着县衙走来,县丞李廷却只能在一旁很恭敬地陪着。

“叔父!你看,这才三日,我便将江洋和江海两名大盗捉拿回来了。”

一见徐县令回来了,徐凌霄急忙邀功道。可是徐县令此时却只顾着和苏林侃侃而谈,只是略微抬头对徐凌霄点头道了一声:“知道了,一会儿让李廷将二十点功名帮你记上。”

说完之后,徐县令就不再理会徐凌霄,而是邀请苏林往县衙内堂去。本以为会被徐县令一阵嘉许的徐凌霄,此时却是怒瞪着双目,这才注意到,被自己叔父如此另眼相看的竟然是方才他在集市上抓捕二贼时候嘲笑的那个少年。

第九章功名

“连童生都还不是的小子,凭什么被堂堂县令的叔父如此重视?”

徐凌霄不甘心地拉住县丞李廷追问道,“李大人,此人是何来头?能得叔父以同辈之礼对待?”

“徐秀才,此子绝非凡人,将来成就必然远超我等千万倍!”县丞李廷回答道。

“哦?李大人,我倒是真想知道知道,此人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难不成,他是圣人世家的子弟?纵使他有如此显赫的家世,也不能代表他将来的成就。我辈文人儒生,自身的思想和感悟才是真正夺不走的财富。”徐凌霄一脸地轻蔑和不屑,他以为县丞李廷的意思是苏林的家世来头恐怕不小。

“非也!非也!徐秀才,你想错了。这苏林的出生还不如你,乃是本县一名苏姓秀才的嫡子,虽然是建州苏家一脉,却是旁系,不得宗室重视。不过恐怕今天过后,建安府苏家就要赶着来认这门宗亲了。”

李廷一边摇头,一边笑着说道,倒是让徐凌霄更加奇怪了,这苏林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十五六岁的年纪连童生的文位都还没有获得,难不成能比自己这个十八岁的秀才更有潜力?

“我说李大人,您老就别和我这兜圈子了。这苏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来头?您就开门进山一口气和我说明白吧!”

“不说不说……说了怕打击到你的文心,将来万一文位不能更进一步,反过来怪我,我岂不冤枉。”李廷推辞道。

“不行!李大人,你若是不说清楚来,我就不放你走。”徐凌霄一把抓住县丞李廷的手臂,叫道,“我不怕打击,尽管说吧!”

“那我可真说了,今日徐县令的官印突然金光大盛,便知县中有孩童以翰林以上言论开智,便邀我一起四处相寻,最后找到了苏府。”李廷道。

“只是翰林言论开智而已,我徐凌霄也是翰林之言开智,而且,我还是九岁开智,比起苏林来早了五六年,这有什么好了不得的?”

“徐秀才,你恐怕还没有听清楚,县令官印金光大盛,表明的是一县之内有翰林以上开智的孩童,但是却不仅限于翰林,如果只是区区翰林、大儒言论开智,以徐县令进士文位,会对那苏林如此盛情相邀么?”

李廷笑了笑,徐凌霄却已经恍然大悟,一声尖叫道:“难道……那苏林竟然是圣言开智?以半圣之言开智的天才?”

“的确是圣言开智,却不是半圣之言,苏林是以孔圣的一句‘君子不器’开智,是真真正正的圣言开智啊!”

说完之后,李廷看着呆滞的徐凌霄,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往县衙之内走去。

徐凌霄听言,整个人脑海当中就轰的一声,满满的都是“圣言开智”这四个金光大字,再无其他的念想。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不可能!不可能!”

丰乐县衙内,徐县令让苏林上座,一副恭敬地模样讨教道:“苏林,本县四岁便诵读《论语》,近四十年来,也曾经细细琢磨过这‘君子不器’四字,却始终不得真义。如今你以孔圣‘不器’之道开智,饶是本县进士文位,也要厚着脸皮讨教一番,孔圣口中的‘不器’之道究竟是何意?”

“讨教不敢当,徐县令,孔圣言称君子不器,而是要成为执器之人。君子要形成自己的道,以道贯彻始终,而非固执于某一方面的具体才能,仅此而已。”

徐文良进士文位的县令之尊,竟然向苏林这个连童生文位都没有获得的儒生讨教学问,传扬出去,恐怕会被人笑掉大牙了。但是如果笑的人听到苏林说出的这一番“不器之道”的话,就决然不会也不敢再笑半句了。

“不器!不器!原来是要成为执器之人,形成自己的道。我自小学习孔孟儒道,家族长辈言之凿凿,要我成器。几近四十不惑,以进士文位成为一方县尊。到头来,原来我一直走在别人安排好的道路之上。于家族,我是长辈手中的器。于国家,我乃国君手中的器。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徐县令听了苏林的一番言论,顿时整个脸都绷紧了,心在狂跳,一股股思想的火花在他的智窍迸发了出来。

在一旁的苏林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徐县令身上的圣力在不断地增长,最后似乎抵达了一个关口,苏林见状忍不住惊道:“徐县令这是要冲击大学士的文位了?”

苏林也想不到,自己的短短几句话,竟然能够让徐县令有了冲击大学士文位的能力。不过,让苏林遗憾的是,徐县令身上的圣力气势最终还是卡在了那里,面对大学士文位,怎么也冲击不上去了。

“哎!果然如此……”

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徐县令才睁开了双眼,眼神当中丝毫也没有修为增长的喜悦,反倒是满脸遗憾地对苏林道,“苏林,你这不器之道,奥妙非常,实乃人生至理。但是,却并非人人都可以修行和领悟的,我已经成器太久,根深蒂固,就算此刻知道了不器的真义,却也身不由己了。”

“可惜了,徐县令,方才差点就能冲破进士瓶颈,成就大学士的文位了。”苏林也遗憾地道。

“不可惜。苏林,我得到的已经够多了,不说今日你的一番言论,省了我至少三年的苦读之功,摸到了大学士的瓶颈。就单单你在本县以圣言开智,便算在我这个县令头上的大功劳。真正的圣人之言开智,我吴国从所未有,也不知道我将此事上报,能授予多少功名。但是至少也够我升任知府一级了。”

徐县令笑着摸了摸下巴,道,“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竟然也被我徐文良碰上了一回。”

徐县令口中说的功名,苏林却是知道的。在天仁大陆,九个国家都是以科举取士,只要考中了最低的童生文位,便自动登录到隶属各国的功名榜。

功名榜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记录每一名儒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以功名点计数。每一级别的官职,都必须拿到相对应的功名才能够担任。而获取功名的办法也非常之多,包括儒生获得不同等级的文位,也都有相应的功名嘉奖。

童生一点功名,秀才十点功名,举人一百点功名,以此类推。一县县令,至少要功名达到一千点才有资格担任,知府便要上万点。

徐县令才担任县令不到两年时间,丰乐县风调雨顺,无天灾人害,一年的时间,处理大小政务不下千件,他也才积累了不到一千点的功名,可是现在只不过因为治下的苏林以圣言开智,算作他的功名,便至少可获得上万点的养才之功,这还不是天上掉馅饼么?

第十章字林

“苏林,你稍候片刻。我这就发圣力传书,将你以圣言开智的天大喜事,逐级上报给陛下和圣殿。不过,想必你开智的时候,气冲斗牛,寻常百姓虽然看不到此光华,但是陛下的玉玺和圣殿的孔子圣像都能够感应到。”

修为大进,徐县令不惜耗费圣力,用妖兽毛发骨骼制作的天良笔,一连书写了四封书信。一告建安府知府袁天章,二禀建州州牧庞世华,三承国君孙建实,最后一封更是斗胆发往了九国圣殿。

逐级上报,知府袁天章愣了,州牧庞世华大惊,国君孙建实大笑,但是圣殿的诸位半圣却喜忧参半。因为当日亚圣孟子弥留之际,曾留下遗训预言:“再有以孔圣之言开智者,人族大劫将至。”。

“今有吴国儒生苏林,十五岁以孔圣‘不器之道’开智,诸位有何感想?”

刘彦方作为今年的轮值首圣,接到徐县令的上禀文书之后,皱了皱眉头,向盘膝坐在孔子圣像周围的三十一名半圣询问意见。

诸圣却笑而不语,有的摇头,有的点头,最终轮值首圣刘彦方还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圣言开智,非同凡响。不论是否牵扯到人族大劫,皆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完之后,刘彦方以指代笔,凭空书写文字,鎏金色地字体,笔走龙蛇,一共只有两个字,一为“禁”,二为“口”。

只不过是写这两个字而已,刘彦方却似乎耗费了很大的心力,字成之际,朝着圣殿之外的长空,重重地道了一声:“去!”

瞬间,两个金色大字划过长空,降临在吴国疆域当中,国君孙建实正大笑着感叹吴国出此良才的时候,那金色的大字由九天之上飘然而至,竟然隐隐还带着一丝肃杀之气。

“何方圣人,竟然如此卑鄙无耻,我乃吴国国君,岂是你一个区区半圣也能下禁口令的?”

目光一凝,孙建实连忙祭起社稷神器龙蛇玉玺,只见那“禁口”二字,在和玉玺僵持了一阵之后,最终还是溃败,被龙蛇玉玺吸纳了进去。而此时的国君孙建实,却气喘吁吁,目露惊恐之色,暗自揣测道:“圣言开智,果然非同凡响,竟然能让轮值首圣刘彦方下‘禁口令’。”

孙建实拥有吴国社稷神器传国玉玺,能够抵挡住半圣之威,但是其他人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州牧庞世华、知府袁天章、县令徐文良、县丞李廷、秀才徐凌霄、董子衿、董峰、苏刘氏、苏文……

甚至是苏林自己,也瞬间被一股庞大的圣力强行约束住。即便他们心中知道苏林是以圣言开智,却根本就说不出口,半圣的禁口令就是有如此威能。

“这……连圣殿都亲自下了禁口令,不得了!不得了!”

徐县令大惊失色,体内圣力流转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了下来,苦笑了一声,从县令大印当中,取出一个金光闪闪的“勤”字,交与苏林道:“苏林,此是你前几日交来的‘勤’字,如今你已开智,无需消耗此字,也能参与县试,现在就交还与你。”

“谢徐县令,不过此番惊动圣殿,甚至被下了禁口令。我是否要回去交代府中后母、弟弟和妹妹,让他们也三缄其口?”苏林有些惶恐,他也不知道,自己以圣言开智竟然惊动了圣殿,由圣殿的轮值首圣亲自下了禁口令。

“不必了。苏林,半圣之威,包括我等在内,但凡知道此事的人,都再也说不出任何有关此事的半个字了。你放心吧!此事事关重大,妖族蛮族对我人族觊觎甚大,是万万不能被他们知晓的啊!”

又告诫了苏林几句,徐县令便让苏林回府去了,并且叮嘱他好生准备后日的县试。

回到府中的苏林,独自坐在书案前,拿出了徐县令交还回来的那个“勤”字,智窍之中,两砖圣力流淌,苏林大喝一声:“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字还不速速归位?”

嗖一声!

圣力照耀下来,“勤”字便顺着光芒,被收入了苏林的智窍当中。顿时,苏林就觉得浑身舒坦了起来,更加耳聪目明,而且,念头心思的运转竟然更加地流畅起来。

“果然如此,有了这‘勤’字,能够大大提升我读书做事的效率,连同圣力的运转都更快了五成。也不知道等到我考取秀才文位以后,进入蛮荒字林当中,又能够取得一个什么‘字’呢?”

这一枚“勤”字,是苏林的父亲苏景天在成为秀才的时候,获得资格进入蛮荒字林,从字林当中取得的。

天仁大陆蛮荒之中,有一片神奇的区域,被称为字林,但凡拥有秀才文位的儒生,进入字林之中,便能获得一枚代表其品性人格的“圣字”。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九字真言已经被九国圣人取走,成为镇国之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鲁国因为承袭了孔圣的‘仁’字,所以实力最为强大,孔圣就曾言‘仁者无敌’。而邹国是亚圣孟子的故乡,以‘义’镇国,所以实力仅次于鲁国,周以‘礼’立国,再次……”

苏林脑海当中慢慢浮现出整个天仁大陆各国的版块分布来,九国中心是圣殿,所有达到半圣修为的儒士,都会进入其中修行。九国边缘是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之外是蛮荒世界,分布着蛮、夷、狄、戎、胡五大部落氏族,还有像羌族、黎族等等的小氏族,这些氏族并非完全的人族,而是妖兽和人族杂交之后的野蛮氏族。

有的人头蛇身,有的狼头人身,这些野蛮氏族不修思想,不懂仁义,单凭肉身蛮力,好劫掠人族,最喜食人族思想之士。他们往往也是妖族侵略人族的炮灰和前锋,不过在数千年前,孔圣联合诸子百家半圣,以圣力造就了万里长城,彻底地将这些野蛮氏族隔绝在长城之外的蛮荒世界。

不过,万里长城虽然远远不止万里之长,却也有疏漏薄弱的地方,就往往会有小股的野蛮氏族等突破入关,劫掠中原人族百姓,以北方的胡族和南方的蛮族活动最为频繁。好在各国都有镇关的军队,以及派出有文位修为的儒士前去杀蛮镇妖。

“在蛮荒大陆的字林,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圣字’,不可能再从字林获取。不过诸如勤、勇、让、力、慧等圣字虽然比不上九字真言的威力,却是可以源源不断在字林当中生成,而且各有功用……”

苏林慢慢消化脑海中的信息,他消化了这个勤字,思维变得更为敏捷,做事更加有效率。

虽然脑海中的“无字天书”能够让他查询任何典籍经义,可是那也只是一个搜索引擎,并不是属于苏林自己的思想。天仁大陆思想至上,苏林知道,就好像“君子不器”这四个字一样,如果不能够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即便读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是没有任何效用的。

所以苏林虽然可以查询到无数华夏优秀的诗文典籍,并且这些典籍绝大部分都未曾在天仁大陆出现过,但是苏林如果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诗文的能力,吃透其中的思想,就算他真的将这些诗文抄袭出来,也并不是属于他的。

“我的古文功底并不强,靠无字天书作弊只是一时权宜之计,要想长久的在天仁大陆慢慢成长起来。我就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则,努力丰富自己的思想,以思想为武器,对百家思想,兼收并蓄……”

认识到自己的短处,苏林便痛定思痛,两天的时间,基本上是闭门不出,狠狠地下了一番苦功,有了“勤”字和“无字天书”的辅助,苏林事半功倍,看书可以一目十行,理解能力更是飞速提升。

很快,便到了县试之日,苏林整整看了两天两夜的书,非但没有觉得头疼脑涨,反而脑海当中更加清明。上至圣人之言,下到大学士著书,言之凿凿,倘若有人问起来,苏林结合无字天书的搜索功能,无论是何辩题,都能够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哥哥,快……再晚就赶不上县试了。”

苏林抖擞精神,听到妹妹苏茹的呼唤,便两袖清风,什么也不带的就走出了门。县试乃是九国同考,天仁大陆的盛事,考生空手进入考场便可,笔墨纸砚甚至是饭食都由国家统一供应。

“你们快看,苏家的那个苏林还当真来考县试了。哎,白瞎了苏秀才的一枚‘勤’字啊!”

“是呀!十五岁都没有开智,又何必浪费‘勤’字来参与县试呢?倒不如将‘勤’字卖了,我听说现在黑市中一个‘勤’字足足价值一千两纹银呢!”

“据说这一次我们整个丰乐县考生将近一千人,却只取头二十名为童生,竞争当真是严酷啊!”

……

苏林在妹妹苏茹的陪伴下,一同来到了考场之外,不过他这一出现,便很快地引起了围观者的一番冷嘲热讽。盖因这些人并不知道苏林已经于前日开智了,而且还是连国君和圣殿都被惊动的“圣言开智”。

第十一章比试

“哟!这不是苏林么?连开智都没达到,也敢来参加县试?可惜了你那个‘勤’字,我可是出了一千五百两纹银的。你不卖给我,反而浪费来参加县试,真是自不量力,你以为只有二十名的童生名额能有你的份儿?”

正在等待进场的时候,迎面便走来一名和苏林同龄的翩翩公子,明明已经都入秋了,手上还拿着一柄花鸟折扇,故作文雅地对苏林讥笑道。他的身边,跟着好几个同样要参加县试的儒生,闻言也纷纷大笑起来,都在笑苏林自不量力。

“你胡说!我哥哥已经开智了,比你们这些人都厉害多了。一定能考中童生的。”苏茹见哥哥被人嘲笑,不甘心地反驳他们道。

“哦?就算你哥哥已经开智了,想必也只是这几日才开智的吧?是以秀才还是举人的言论开智啊?难不成……哈哈……是以童生的开智不成?”

“我哥哥是以……”苏茹刚想说出哥哥苏林是圣言开智的天才,却因为被半圣之力下了禁口令,偏偏有口难言,任何有关苏林圣言开智相关的话,一律都被约束了说不出来,苏茹只好道,“反正我哥哥比你们都厉害多了。”

“真是可笑!小丫头,就你哥哥那十五岁才开智的呆瓜,也想考上童生?考一辈子去吧!”那人继续不屑的嘲讽道。

“赵爽!即便我前日才刚刚开智,但是这一次的县试,我必中童生。”

苏林本来不想和这伙看不起自己的同窗多言的,但是他实在不能忍受妹妹苏茹因为自己而被赵爽等人嘲笑。这赵爽严格来说,并不是丰乐县的儒生,论起他的来头还真不小,乃是建州豪门赵家的嫡系子弟,赵家那可是族中有大儒的豪门世家。

之所以赵爽这个建州的豪门子弟会在丰乐县这个边陲小县参与县试,盖因其父希望赵爽能够拿到县试第一名案首的头衔。科举县试的名额都是固定的,一县二十名童生,第一名称案首。所以一些豪门子弟想要获得童生名额或者是第一名案首的头衔,便会由家族安排到一些边陲小县参加县试。

赵爽就是被家族安排到了丰乐县,这种做法,让苏林想起了上辈子地球上国内因为各地高考政策不同,也出现这种情况,许多人特意想办法将自己的子女送到一些高考试卷更容易的省份高考。

建州豪门林立,才子辈出,赵爽以翰林之言开智,在建州也只不过是中上之资,因为建州每年都有不少以大儒经义开智的天才。但是在丰乐县这种小地方已经算了不得的天才了。

可以说,丰乐县这一次参与童生考试的一千多名儒生当中,赵爽的天资和才学都是公认的第一。而且因为他乃建州豪门赵家的嫡系子弟,便有许多儒生故意讨好巴结,希望能够攀上赵家的高枝。

之前在丰乐县士族学堂之时,赵爽便知道了苏林这个十五岁还未开智的呆才,而且获悉了苏林手中有其父传与他的“勤”字,就想要出资购买。字林,只有获得秀才文位的儒生才有资格进入。而“圣字”也并不是每一个进入字林的秀才都能获得的,其中有一定的几率,一般一百个秀才里面,只有二三十个能够获得“圣字”。

获得“圣字”的秀才,都珍惜异常,即便是死后也会传给嫡系子嗣,很少有放在市面上买卖的。所以即便是赵爽来自建州赵家,现在却也没有一个“圣字”在手。所以他嫉妒苏林手上的“勤”字,想要出资购买,却被苏林严词拒绝,便一直怀恨在心。

“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苏林,你的水平我们还能不知道么?别说一千人里面只取二十名童生,就是取九百九十九名,你也别妄想能上。”听到苏林竟然放言能够考中童生,赵爽十分不屑地拍打着折扇说道。

“赵爽!你不是很想要我这个‘勤’字么?”

苏林却不理会他们的嘲笑,直接智窍一动,从其中飞出“勤”字,拿在手中,对赵爽道,“你可敢同我比试一番,这一轮的县试,谁的名次更高?如果你赢了,我这‘勤’字便拱手相让。不过如果你输了,你必须当面像我妹妹道歉,她不叫小丫头,她有名字,叫做苏茹!”

“什么?我没有听错吧?苏林,你要做什么?和我比试?哈哈……”赵爽仿佛听到了这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一样,又对周围的跟班儒生道,“你们听到没有,十五岁才开智的呆瓜竟然要和我比县试的名次,你们说,可笑不?”

“苏林你真是自不量力啊!赵公子可是以翰林之言开智,这一届的案首非赵公子莫属。”

“我说苏林你要是想要将‘勤’字送给赵公子就明说呗!用不着这种委婉的方式!哈哈……”

……

周围的儒生也纷纷看了过来,他们都是认识赵爽和苏林的。一个是建州苏家嫡子,另一个却是本县秀才家十五岁都不能开智的呆瓜蠢材,这两人要比县试的名次,用屁股想也知道谁输谁赢了。

“一句话,赵爽,你比还是不比?”苏林却并不将他人的嘲笑放在心上,他可不相信,自己真正的圣言开智,还能输给一个翰林开智的纨绔公子?更何况,自己还有“勤”字和“无字天书”的辅助。

“比!当然比。没想到你竟然是自己开智报名参加的县试,并没有动用‘勤’字。既然你甘愿将‘勤’字送上门来,我赵爽焉有不接的道理?”赵爽哈哈大笑一声,又道,“不过为了避免别人说我占你的便宜,如果你赢了,我不仅会向你家这小丫头道歉,而且外加一千两纹银,如何?”

在赵爽的心里面,自己是赢定了,根本就不在意赌注大小,便假装很大方豪爽地说道。

“呵呵!行,正如你说的,你要送银两与我,我又怎么能够拒绝呢?”苏林笑了笑,问人借来纸笔,顷刻间便写下一张字据道,“空口无凭,立字为据。赵爽,签字吧!”

“好!我正愁你输了以后赖账怎么办呢!”赵爽很痛快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刚签完字,县衙内便敲击了进场的鼓声,考生们便排着队,一个一个陆续经过验身之后,进入了考场。

“李县丞,那苏林可曾来参加县试?”

县衙之内,作为主监考的县令徐文良,询问道。

“县令大人,来了。不过有意思,卑职听说,方才在县衙门口,苏林和那赵家的赵爽起了冲突,二人还立下了对赌字据,比试的内容就是这次县试的名次排名。”县丞李廷如实禀告道。

县令徐文良一听,倒是来了兴趣,笑道:“哦?那赵家乃是我建州数一数二的豪门世家,赵爽的祖父便是大儒赵修文,听说他是以翰林之言开智,这次的县试如果不出变数的话,恐怕第一名案首非他莫属。不过可惜,现在出了苏林这么一个大变数,连我也不知道这案首会花落谁家了。”

“徐县令,这苏林是何人?竟然能得县尊如此高看?”

同坐在主监考位置上的叶鸿业,进士文位,乃是圣殿派来的监察,昨日方到,并不知道苏林那天圣言开智的事。

“叶监察乃从圣殿而来,难道不知道这苏林么?”徐县令反而意外道,按理说,苏林那天圣言开智,诸圣都震动了,这叶鸿业身为圣殿监察,岂能不知?

“不知!”叶鸿业摇头道。

“其实也没什么,苏林是本县一名秀才之子,比较聪慧罢了。”

徐县令便想起了那天半圣的禁口令来,心道恐怕除了圣殿的半圣以外,其余人恐怕都并不知道天仁大陆又诞生了一名圣言开智的天才。所以,徐县令也觉得自己不应该多说,便含糊一句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