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萌夫-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多多一愣,回过神来。匆匆洗了把脸,才和何焕赶往城内,一路上都在想着她的这一副新容貌。

    很明显,这个身体不是她的!

    这发,这身,这眉眼,统统不似以前的她。她到底是怎么进入了这具身体成了现在的钱多多?好神奇,大清朝居然也有和她同名同姓的女子?是所谓的魂穿吗?她还能回去吗?

    这个问题,整整纠缠了钱多多一路,直到进了城,来到一家书坊门前。

    “恩公,到了!”

    何焕出口唤住还要往前走的钱多多,她才止步,抬头看一眼招牌,见上面写着:锦绣书坊。

    “进去看看!”钱多多当先迈步入内。

    这书坊原来就是清朝时期的书店,各种经史子集应有尽有,价钱也公道,难怪宋朝出了那么多流传千古的才子。

    昨天何焕说过,清朝重文轻武,科考分为三级,一解试(即州试)、二省试(由礼部举行)、三殿试(天子主考)。解试由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连考三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并定出名次。仅考策,限千字以上。凡殿试中进士者即可授予官职,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所谓大经,是指《易官义》《诗经》《周礼》《礼记》,而《论语》《孟子》称为兼经,乃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钱多多信手拿了几本翻来看,才发现居然全是古文,还是竖版的,看着就眼晕,好多字不认识呀!颇令在前世拿到大学文凭的她十分无语。

    “书生!自己去挑!”

    钱多多把难题丢下,独自走出了书坊,打算到门口等着,脑子中还在乱七八糟想着一些问题,一不留神和刚进门的一名男子撞个满怀。

    她一抬头,刚想道歉,却猛然看见前方大街上一个熟悉的身影骑在马上,飞快而来……

    “査瑜——”

    钱多多眼前一亮,惊喜地冲马上之人招手。然而,骑在马上的英俊男子却如闪电般从她眼前飞驰而去,仿佛没有看到她,仿佛根本不认识她,仿佛……有什么急事般只顾不停扬鞭驱使马儿再跑快些。

    “査……”

    钱多多急忙推开和她相撞的男子,匆匆跑到书坊外面的街道上,却只看到马儿留下的滚滚烟尘。她傻眼了,愣愣地站在街道中间,痴痴地望着马儿离去的方向。

    “査瑜?是你吗?真的是你吗?还是我眼花了……”

    不知为何,钱多多的泪水泉涌而出。刚才那一眼,虽然没有看仔细,可那留着清朝长辫子,一身华贵官服,英姿勃发骑在马背上的男子,分明是她熟悉的査瑜没错!

    可是,又有些不同!

    马上之人似乎比査瑜要年轻十几岁,看着也就二十岁左右的样子,而她认识的査瑜,除掉在玉镯中被封印的几百年不提,起码也有三十多岁。但是,他们的容貌、身形、气质……分明是同一个人!

    难道……难道……这是她穿越到了査瑜二十岁的时代?

    钱多多一时间心乱如麻,眼睛湿润地傻傻望着前方,忘了去追,也忘了周遭的一切。她的衣角忽然被人扯了车,打断了她的出神。

    “这位姑娘……”

    一声唤,刚才和钱多多相撞的男子施施然走了过来。钱多多闻声回头,顿时满脸惊愕。

    “辰风?你你……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不不不,姑娘肯定是认错人了,在下从不曾害人性命。”

    “你魂淡!你还敢狡辩?我就是被你一枪打死的!”

    钱多多怒上心头,压根忘了自己现在只是灵魂穿越,就算眼前这位身穿白色长衫,一副书生装扮的男子,和辰风十分相像,可她的容貌、体形、年龄却和前世大不相同。

    那男子又好气又好笑道:“姑娘!你不是好端端站在这里吗?怎么说自己死了呢?在下真的从不曾害人性命!姑娘想必是误会了。”

    “误会?”

    钱多多震惊地望着眼前的男子,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这时,书坊老板走来,冲那男子唤了一声:“方公子!”

    方……公子?

    钱多多愣愣地听着,诧异地望向那张和辰风容貌一模一样的男子,他姓方?难道他也和她一样魂穿,占据了另一个人的身体?

    “辰风?”

    “姑娘想必认错了人吧?在下方明,字雨生,祖籍海宁,并不是口中的‘辰风’。在下与姑娘也是初次相见。”

    方明落落大方地自报家门,借以澄清误会。

    “方、明?”

    钱多多鹦鹉学舌般重复这个名字,瞬间眼神一黯,原来是她认错了人!这个人并不是辰风!哈!她就说嘛,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

    “对不起……”

    钱多多低着头,失魂落魄地离开。

    方明站在原地未动,目光却望着离去的瘦弱背影,询问身边的书坊老板。

    “她是谁?”

    “哦,这位姑娘是和里间两位客人一起来的。”

    “可知是哪家的千金?”

    “这个不清楚,不过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氏。”

    “哪两位客人?”方明又问。

    这次,书坊老板直接带着他走入里间,指了指正选好了书籍和老乞丐一起抱着走过来的何焕二人。

    书坊老板忙转入柜台内。方明看着二人付了银子,各自抱着一摞书走向了门口。然后又看着他们走到门外那女子身边,说了些什么后便一起离开。

    方明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居然跟在了他们身后。

222。第222章 222 我要进京 

    “恩公,买书花了二、二十两。”

    “嗯。”

    “恩公,我今日会多画几幅画,把买书的钱赚回来。”

    “嗯。”

    “恩公,我一定会用功读书考取功名。”

    “嗯。”

    “恩公……”

    “嗯。”

    何焕不管说什么,钱多多只有一个“嗯”字。一直到了断桥边,昨日他们算命先生摆摊的地方,三人才停下脚步。

    躲在一旁看了半天,方明才知他们原来是在这里卖字画。

    不知是昨日出了名,还是怎么地,他们刚一到就被等候的客人围了上来,争相要让“未来状元”为其作画,倒让钱多多省去扮演拉客角色的活儿,只能站在那半旧桌子边上,有一下没一下地磨墨。

    反倒是算命先生十分热情地指挥着一伙人排队。

    钱多多心情很不好,很不好!

    眼看着满大街都是留着长辫子的满清子民,想到这个时代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没有高铁没有动车,连火车都没有,而她穿越来的西湖距离京城起码千里之遥,她的心情就好不起来。

    刚刚骑在马背上的俊美少年,分明是査瑜。

    马儿离去的方向,分明是北!

    她记得,査瑜曾经说过,他是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那么他肯定在京城。可她要如何才能到京城?走路吗?那要走多久啊?

    只要一想到,马是大清朝最快的交通工具,她的心情简直沮丧到了极点。从这里到京城,让她骑马几天几夜才能到的话,那还是让她死了吧!

    骑马多累啊!

    咦?貌似有马车!

    钱多多忽然振臂一呼道:“我要去京城!”

    何焕吓了一跳,手中的笔猛然一顿,惊愕地抬头望来。四周排队等着他为自己作画的客人,也都诧异地望过来,一个个像看神经病一样。

    钱多多却不理会,高兴地跳到何焕身边,拍着他的肩膀鼓励道:“书生,你不是要进京赶考吗?好好画!等赚够了银子,我就陪你去京城。”

    何焕喜出望外道:“恩公!真、真的吗?”

    “当然!加油!”

    钱多多握拳,给他打气,同样也是在鼓励自己。

    “好!算我一个!”

    尾随三人身后,一直躲在角落里的方明,忽然摇着折扇走了出来。微风吹来,一袭白衫悬挂玉佩的男子,宛如翩翩佳公子般缓缓走来。

    钱多多一挑眉,这才发现此男子虽然拥有和辰风相同的容貌,却和辰风的气质完全不同。

    他,不是辰风!

    他说,他叫方明,字雨生,祖籍海宁……浙江海宁?那岂不是査瑜的家乡吗?

    钱多多心思电转间,已见方明走到了眼前。

    “姑娘!还未请教如何称呼?”

    “我家恩公,姓钱!”

    方明上前主动搭讪,钱多多还没开口,何焕碍于姑娘家姓名不便告知外人,主动代答,神情间对钱多多十分尊敬,看她的目光中也不由带着一丝胆怯的敬慕之情。

    “哦,原来是钱姑娘!失敬失敬!”方明别有深意地看了何焕一眼,拱手对钱多多行了一礼,文质彬彬气度不俗,倒也让钱多多消除了之前的成见。

    她问道:“方公子,你也要去京城?”

    “是的!在下十年寒窗苦读,自然也要进京赶考的。两位若是不嫌弃,不如结伴同行如何?”

    “好!”

    钱多多打量着方明,当即爽快答应。一旁的何焕和老乞丐,一左一右地纷纷拉扯她的衣袖,焦急地冲她施眼色。

    她笑了笑,对二人道:“就这么定了!方公子一看就是富家子弟,肯定见多识广,认得去京城的路。有方公子带我们上京城,安全方面自然不用担心。对吧?方公子?”

    “哈哈……钱姑娘真是快人快语!好!在下生平最喜欢结交爽快之人!还未请教这位兄台,如何称呼?在下方明,字雨生,祖籍海宁,”

    方明又一次自报家门,问话的对象却换成了同为读书人的何焕。

    何焕忙抱拳还礼:“不敢当!小弟姓何名焕,字仲浩,浙江永康人氏。”

    “原来是仲浩兄!”方明又是一礼,满脸惊喜。

    “方兄!”

    两个人一时间称兄道弟起来,你一礼我一礼,显得十分斯文,却让钱多多直翻白眼,这两个人还有完没完。

    “方公子!”

    钱多多唤了一声,问道:“请问你住在哪里?打算什么时候启程?还有,我们怎么才能找到你?”

    方明回道:“实不相瞒,三位刚才去过的书坊,正是在下家族的产业之一。我们方家虽祖籍海宁,但在杭州也有一处房产,在城南永安巷,门前挂着一对红灯笼的就是。我看三位可能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才在此地卖画,若是三位不嫌弃,可到我府上暂住月余,等在下安排好家中琐事,即可同去京城赶考。钱姑娘,何兄,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有住处?

    钱多多蓦然眼前一亮,笑嘻嘻道:“好啊好啊!你府上在哪?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当然!”

    “那走吧!”

    “恩公!这……我……”

    “哦,差点忘了正事!书生啊,你安心留下来为客人作画赚钱,我去去就来。不许偷懒,知道吗?干爷爷,你帮我监督他。”

    钱多多交待了两句,转身对方明又道:“可以走啦!”

    “好!钱姑娘这边请!”

    方明显得很有教养,礼数十分周到,举止投足间也落落大方,很难让人不心生好感。

    钱多多眼眸微闪,这才确定眼前男子,确实不是辰风穿越而来。她跟上方明的脚步,朝城南方府而去。何焕虽然担心她孤身前往有危险,可也只得留下来继续作画赚钱。

    “不用担心!吉人自有天相!”

    老乞丐安抚地拍了拍何焕的肩膀,用他那双黑乎乎仿佛从来不洗的脏手。何焕的衣衫上立时脏污一片,可他只是淡淡瞥了一眼,丝毫未放在心上,目光频频望向走远的一男一女,最后又定格在笔下的画像上。

    赚钱……没错!有足够的银子才能上京城赶考,才能考取功名,才能报效国家才能衣食无忧,也才能完成对恩公的诺言。

    没有银子的话,一切只不过是空谈。

    他要努力赚银子!

    这一刻,何焕暗暗在心底下了决心。刚刚浮躁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老乞丐一双小眼睛不停地转来转去,将何焕的表情尽收眼底,不仅暗暗赞许地点了点头。这小子,心性坚定,是个可造之材啊!

    城南方府。

    实际上是一处江南普通民宅,但由于方家在建造此居时使用了大量花窗、月洞和太湖石,粉墙青瓦,有水墨渲染的清新格调。庭院中又多种植落叶树,和常绿树木,再辅以青藤、篁竹、芭蕉等,做到四季常青,而繁花翠叶却又季季不同。

    从进门一路所见,花街铺地,嵌贴壁饰,门窗装修,屋面翼角、家具陈设、联匾字画、桥廊小品、花台石凳……处处匠心独具,清幽别致,彰显出江南宅园的独特风情。

    钱多多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这里,想到能在这里暂时容身,心情不由地大好。

    “方公子,你家好大啊!”

    “呵呵,钱姑娘过奖了!”方明笑道:“在下家中兄弟众多,我是最不争气的一个。少年时交了几个狐朋狗友,是以,家父才将我遣来此地独居,期望我能收收心,安安静静读书将来考取功名。”

    “这么惨啊!那你一个人住这里呀?”钱多多不仅对方明生出几分同情之心。孤独,是很可怕的感觉。

    “那倒也至于!”

    方明解释道:“府里除了我和花伯之外,还有四个负责打扫的仆人。”

    说来他自己也感到很奇怪,他与钱多多不过只有一面之缘,何以会对她无话不谈?

    是那书坊门口的一撞?还是她闻声回头时,含泪的眼眸中不经意流露的深情与震惊?那深情,是对那骑在马背上的俊美少年才有的吗?那震惊是对她口中的“辰风”吗?辰风,是骑在马上那位俊美少年的名字?

    犹记得她一句“你这个杀人凶手”说出口时,他的错愕和惊讶!

    杀人凶手……辰风……马上俊美少年……加上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

    方明下意识地觉得这位小姑娘必定有着离奇经历,否则她的眼眸中不会有那么浓重的悲伤,那种悲伤本不该出现在她这个年纪。

    所以,他接近她,甚至提出“一同进京”,还自作主张让府里多了三位“长住客人”。

    他无法解释自己的这种行为,只是觉得若和眼前的女子失之交臂的话甚是可惜,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带钱多多来了方府。

    果然是富家公子!

    钱多多点点头,忽然问道:“花伯是谁?”

    “花伯是书坊的掌柜,花是他的姓氏。平日里替家父打理书坊的生意,关了店铺之后就会来此处监督我读书练字,还要负责我的饮食起居。”

    “哦,原来如此。”

    二人说话间,已经过了正厅,来到一处“冂”字形两层阁楼,专为家眷的卧房,又称上房。方明独居此处又尚未成亲,故而也没有什么家眷,所以上房二层是空着的。

    方明平日也不讲究,就在书房搭了张床铺,读书休息也都方便,之所以特意带钱多多来看这处上房,本就是打算让钱多多暂住,对钱多多可谓礼遇有加。

223。第223章 223 方府 

    “钱姑娘若是不嫌弃,就暂住此处如何?”

    “好啊!多谢!”

    钱多多蹦蹦跳跳地里里外外参观起来,自然对这一安排十分满意。方明看着她欢快的身影,嘴角情不自禁弯了起来。

    她答应了?她没有像别的女子那般婉言谢绝与他同住一处?方明心底简直乐翻了天,说不清道不明此刻的情愫在心间缓缓流淌,只觉得看着她开心,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开心起来。

    他喜欢看着她天真无邪的笑容,但她的笑容之下,分明藏了许多他不了解的东西。

    当晚,钱多多、何焕、老乞丐便一起住进了方府,总算是解决了住的地方。钱多多可不想再去睡城西那破旧茅屋,不说连张床也没有半夜还会冒出老鼠。

    三个人进门时,刚巧碰见了书坊掌柜,也就是方明口中的花伯。

    他邹着眉站在门口,眼看自家公子里里外外地忙着招呼“三位贵客”,又是亲自帮忙拿东西,又是唤来府中仆人准备茶水糕点,还有沐浴用的热水。

    当一切收拾妥当,方明开口问道:“三位是先沐浴,还是先用晚膳?”

    “先沐浴!”

    钱多多早就看见了屏风后面摆放的大木桶,猜也猜得出来,这就是电视剧中清朝人用来沐浴的器物。何焕和老乞丐自然以她马首是瞻。

    “呃……好!我这就让下人去准备热水和干净衣物。”方明似没料到她如此直言不讳,还这般兴奋的神情,他反而尴尬起来,匆匆说了两句就走了出去。

    门外,花伯正等着他。

    看到花伯皱眉,方明心里咯噔了一下,才讪笑着走了过去,问道:“花伯,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刚忙着接待咱们府里的贵客居然没留意。”

    “贵客?”

    花伯不赞同道:“那三位不是日间去书坊的客人吗?少爷怎么让他们住进府里来了?这若是被老爷知道了……”

    “嘘……嘘……”

    方明紧张地朝身后望望,见房间里的三人并未望来,才忙将花伯拉远了一些。

    “这件事,先别告诉我爹。府里空着也是空着,那位钱姑娘年纪轻轻性格直爽,就像我的妹妹一样。她身边的何焕何公子,也是读书人,正好可以和我作伴。花伯,您也希望我有长进是不是?”

    “这……可……总是不妥。”

    “有何不妥?”

    “男女授受不亲!再说公子与他们三人非亲非故,并不知道他们的底细,贸然与之结交,只怕又要重蹈覆辙。”花伯忧心忡忡。

    方明忙道:“不会的不会的,他们是好人。”

    花伯还待再劝,却终究忍了回去,摇了摇头,准备晚膳去了。

    钱多多住了方府上房,何焕和老乞丐就住在了方明的书房隔壁那间卧房。白日里,何焕依旧一早出去卖画赚银子,老乞丐和钱多多跟着帮忙。太阳落山了才回到方府,和方明一起用晚膳之后,两个人就关在书房里埋头苦读。

    一连三日,花伯看到自家公子确实用功读书了,倒也没再说出反对的话来。

    钱多多却从花伯对他们三人阴沉的脸色中,看出了一点端倪。所以,这两天她盘算着找花伯聊聊天什么的探探口风。若是人家真不赞同他们住在这里的话,那他们也不愿意寄人篱下看人脸色。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晚膳!堂堂大清朝,民间百姓富裕如方家,早上也只有两个馒头,午膳和晚膳虽然能吃上白米饭和两三道炒菜,可半点荤腥不见不说,花伯的厨艺也真让她不敢恭维。

    这天,她特意跑了一趟书坊。

    “花伯好!”

    “钱姑娘?有事吗?”

    “没啊!就是来看看您老,顺便问问你是不是该收店了。”

    这还叫没事?花伯心里好笑,却板着脸不紧不慢地开始整理被客人翻乱的书籍。钱多多嘻嘻笑着也凑上前去帮忙。

    等两人收拾完,花伯锁了店铺之后,钱多多跟在他身旁又开始问东问西。

    “花伯,我们现在去买菜吗?”

    “嗯。”

    “花伯,晚上还要吃鸡蛋吗?”

    “嗯。”

    “花伯,你每天收了店铺要走这么远去买菜呀?”

    “嗯。”

    “花伯……”

    一路走一路问,钱多多把能问的不能问的,全都问了一个遍,眼看着已经回到方府大门口,花伯终于忍无可忍。

    “钱姑娘,你有事就直说。”

    “咳,您看出来了?”钱多多干笑起来,看到花伯十分无语地黑了脸,转身进府,她急忙跟了进去。

    “等等!花伯!是这样的……那什么,您看我们爷孙三人住进来也十多天了,一直是您在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我挺不好意思的。我呢,小时候跟着我娘学过几天厨艺,不如今天让我来帮您做饭好不好?”

    钱多多总算是找到机会,说出了自己的主题。

    “你行吗?”花伯十分怀疑。

    “行行行,我当然行!”

    钱多多眼见有戏,忙主动上前接过了花伯刚买的青菜和鸡蛋,欢快地直奔厨房。

    哈!到了厨房,她傻眼了。一个灶台,四周墙壁上堆满了木柴,外面也是。一个木墩上还摆着一把斧头,显然是平日用来砍柴之用。没有煤气灶没有液化气,没有电磁炉没有电饭煲,生火都是问题,这让她怎么做饭啊?

    花伯随后走来,眼见钱多多蹲在灶台前研究怎么生火,搞的灰头土脸,小脸上一片脏污,忍俊不禁地笑了。

    “还是我来吧!”

    花伯从灶台上取过一个火折子,扭开上面的盖子,在风中晃了两下,那黑漆漆的火折子就变得通红起来。他又冲着火折子吹了口气,火苗燃起,他随手抓起一把稻草,先把稻草点燃才塞进灶台下面,一根一根朝里面添加柴火。

    不多久,火便旺了起来。

    原来大清朝百姓是这么生火做饭的呀!

    好稀奇!

    钱多多大开眼界,有样学样,拿着火折子把玩了一会儿,摸到了诀窍,又打量起四周的锅碗瓢盆。

    烧水,下米,煮粥。

    花伯做得有条不紊,钱多多暗记于心,等到他开始切菜洗菜的时候,她连忙上前抢着做。

    “花伯,我来我来,切菜我最拿手了。”

    花伯将信将疑,把手中洗好的青菜递了过去。钱多多拿起笨重的菜刀,在手中试了试重量,才啪啪啪地切起菜来。

    花伯眼见她娴熟的刀法,不由感到诧异。拥有这样一手好刀法的人,怎么可能不会烧火呢?

    “钱姑娘不是本地人吧?”

    “对呀!”

    “敢问钱姑娘是哪里人?”

    哪里人……

    钱多多手中的菜刀一顿,想了下,回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干爷爷在西湖救下我的时候,我正发烧昏迷不醒,后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谁,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只知道自己姓‘钱’,多多这个名字还是干爷爷给取的呢!”

    “呃,原来钱姑娘是孤儿,真对不起!我无意提及你的伤心事。”花伯面有尴尬。

    “没事没事,算不得什么伤心事。”

    钱多多一笑置之,丝毫不放在心上。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孤儿的身份她早就习惯了。说来也巧,若非老乞丐给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取名“钱多多”,那她是不是就不能魂穿了呢?

    老乞丐……干爷爷……

    她好像一直忘了问问老乞丐的姓名,虽然把他当成自己在这陌生的大清朝第一个亲人,可却对他一无所知。只晓得老乞丐在西湖乞讨为生,曾经救过她一命,爷孙两个相依为命,而且老乞丐平常话很少哦,但是见到银子会眼睛发光,和她一样,嘻嘻……

    想到这里,钱多多呵呵笑了起来。

    她一边切着菜,一边闷头独自发笑,却看得花伯越发不解。从没见过哪个孤儿像她这般,还能笑得出来的,这小姑娘也真是……乐天知命。

    被孤儿的身份一打岔,花伯也忘了才套话的初衷。钱多多适应了这个时代的厨房,做饭炒菜对她而言那就是轻车熟路。

    晚膳时,当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摆在大厅桌上,不仅花伯惊呆了,就连方明、何焕和老乞丐也傻了眼。

    她……几时学会做饭的?

    这手艺,看起来比花伯更胜一筹啊!

    “愣着干嘛?快坐下来吃饭啊!本姑娘今天心情好,专门跑去厨房和花伯学炒菜做饭的,虽然是第一次还不太熟练,但味道肯定差不了。你们快尝尝!”

    第一次?

    不太熟练?

    花伯、方明、何焕、老乞丐一人夹了一筷子之后,面色各异地纷纷朝她望来。

    “不敢当!”花伯满脸黑线,他自问自己的手艺也没这位小姑娘好。

    “好吃!好吃!”老乞丐赞不绝口。

    “嗯嗯,恩公好手艺!”何焕连连点头。

    方明看了看钱多多,很想说“钱姑娘以后你来给大家做饭吧”,可人家是客人,这话实在说不出口。

    不料,钱多多忽然主动说了一句:“不如,一日三餐以后交给我吧!我保证,不重样!”

    她的话一出口,立刻遭到厅内三人的大力支持,方明、何焕、老乞丐连连点头。

    花伯的脸色更黑了。

224。第224章 224 澹远兄? 

    从这一日起,钱多多果然言出必行。她每天早早起床为众人准备早饭,八宝粥,绿豆粥,枸杞粥,红枣粥……面汤,疙瘩汤,鸡蛋汤,各种烙饼,各种口味的包子,单单一顿早饭每天从不重样的。让众人大开眼界之际,也一个个吃得眉开眼笑。

    午膳和晚膳就更不必说了,哪怕只是一盘炒青菜,她每天也总能变出不同的花样来,清炒、蒜蓉、微辣……只有他们没见过没吃过的,就没有她做不出来的。

    巧手啊巧手!

    这样的姑娘若是娶进门,那真是有口福了!别说花伯对钱多多大改观,就连方明和何焕也都拿“娶妻如此夫复何求”的眼神频繁打量她,导致老乞丐大吃干醋。

    “多多是我孙女!是我孙女!”

    每天,他都要一再强调这句话,生怕别人把钱多多抢走似的,其实,是怕抢走了他的口福。

    “呵呵……爷爷放心吧!以后就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多多会养您一辈子的。”

    “真的?”

    “爷爷不信?那算了!”

    “信信信,我信!”

    老乞丐连声点头,差点要对天发誓,惹得众人哄堂大笑。笑声中,却也越来越融洽,少了之前的隔阂。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转眼他们住进方府已经有月余。

    钱多多除了负责一日三餐之外,每天晚上还要负责清点卖画所得,后来居然想出奇招,把书生的画放到书坊去卖,别说,还真吸引了不少买家,书坊的生意也跟着火了数十日。

    这么一来,花伯看钱多多的眼神就更不同了。别看她身材瘦弱,不仅有一双巧手,还懂经营之道,脑子里更是时不时冒出一些奇思妙想。

    花伯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虽然他很看不惯她每天都要把赚来的银子反反复复数上好几遍的贪财行为。

    他很不解,有什么好数的?数来数去,连他和自家公子都无比清楚书生每天卖画赚了几两银子,她存了多少银子。那白花花的银子,就在饭桌上散落着,晚膳之后,钱多多就开始一一数起来,算盘珠子打得噼啪直响。

    “三百一十二,加二两,三百一十四,加五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