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琐窗寒-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六十五章 白水庵
仰云和宛冰走的那天早上宛心并没有出来送,仰云本来心中还有些等待,但听得下面的人说宛心的病情又加重了。心里也不好过,再家宛冰在旁边的冷嘲热讽,他垂头丧气的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衣府。
吴夫人也甚是烦恼,但也不过是请医问药,什么时候痊愈还是得靠宛心自己的调养。眼看着正月已过,天气果然见见回暖起来,宛心身子弱是弱些,但也能下床来活动。
“姑娘,外面桃花都开了。看你精神还不错,要不要上外面晒晒太阳。”侍琴笑着跑了进来。
宛心倚窗而立,春日里的阳光从窗户照了进来,正好照在宛心的脸上,显得格外的恬静。
“你怎么和珍儿一样变得冒失起来。”宛心笑道。
侍琴说:“姑娘有好久都没笑过了,今天看见你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般的温暖。侍琴看着也高兴。现在好了,天气暖和些,姑娘的身子也渐渐好了。”
宛心说:“身上好些,心里也好些了。正好你来了,我们去太太房里看看。”
侍琴依命,跟着宛心到吴夫人的房里来。
吴夫人正和戚夫人说笑话,宛心上前拜见过。
吴夫人道:“你病了这大半月的,总算好些了。叫我劳了好些神。”
宛心道:“心儿让太太操心了。”
戚夫人说:“做父母的,儿女有个什么病痛怎么能不担心啊。”
吴夫人说:“春天来了,你们都大好了。我也应该歇歇了。旧年叫下面的人抄了那么多的经书说那去散也没散完,我正说哪天上白水庵一趟,也算是结点善缘。偏又走不开,如今上了些年纪倒不太喜欢出门了。”
戚夫人说:“嫂子喜欢这些吃斋念佛的事,我可是怎么也静不下这个心来。我们那府里事更多,也操心。”
吴夫人忙道:“前几天我听下人说二老爷又花银子买了个丫头收在房里,可真?”
戚夫人面有愧色:“是啊,所以闹心。我们老爷都快六十的人了还这样。”
“你该劝劝。你们房里年轻的侍婢小媳妇还少么。多少也得顾及着衣家的脸面,若是让外面的人传说出去,指不定会说得怎样的不堪呢。”吴夫人道。
戚夫人说:“我怎么没说,他就是不听。还说别人家都是三妻四妾的,怎么偏他不行,我若多说几句,他还骂我是醋坛子里泡出来的。我怎么敢管他。再说他在外面忙生意我也管不了。”
“婶子就是太软弱了,才会如此。”吴夫人叹息道。
宛心道:“太太不是说要去白水庵么,让心儿替你去吧。”
吴夫人听说,忙道:“你身子才好些。怎么又好劳累。”
宛心道:“心儿好得差不多了。正想去个清静的地方,太太就派了我去吧。大嫂有家事,也难得出门。”
“你单独出门我怎么放心得下。”吴夫人有些顾虑。
“不过多派几人跟着。再说我坐在轿子里面,前后都有家人跟着,太太就放心吧。”宛心道。
吴夫人思虑着,“你若真想去也可以。就是得注意安全。”
宛心笑道:“请太太放心。”
吴夫人说:“我倒很不放心。”
戚夫人说:“嫂子倒可以放心,不过离开几个时辰就回来。”
吴夫人心中还是担忧。
宛心穿了一套素净的衣服,准备上轿。陪同的有侍琴,宛心的奶娘几个常跟着出门的婆子,得力的家丁。宛心坐在轿内,透过轿内的小纱窗往外张望着,穿过繁华的街道,接着又走郊外。外面还真是一派盎然的春guang,新出的嫩叶,闪过的桃花李花。宛心匆匆看过,却没有机会停下轿来,下去欣赏过一株野草。
不过两个多时辰,轿子已经到了白水庵。白水庵建在半山之中,分外的幽静,不是初一十五,所以才上香的人也并不多。庵里的两个小尼知道是衣府的轿子忙迎了上来,侍琴扶宛心下轿来。
从正殿里传来了诵经之声。
一个十岁上下,带发修行的小尼姑说:“师父知道小姐要来,早早就将西厢收拾出来了。请小姐过去坐坐。我们师父做完了法事就来。”
丫鬟婆子及幽尼簇拥着宛心到西厢来,宛心见院里种了好些梨树,树上梨花正开。宛心停下脚步来欣赏了一番。小尼姑说:“请小姐里面坐。”
宛心只得走进内室。
便有人奉了香茶。旁边只留了侍琴和奶娘,屋里静悄悄的。宛心透过窗户正好看见外面大株的梨花。
侍琴将带来的经书从褡裢里拿出来。又坐了将近半个时辰,庵主妙殊才进来,“阿弥陀佛,原来是衣家小姐来了。老尼正在做一场法事,耽搁了。”
宛心昔日是最不喜欢这些和尚尼姑的,但今天是为太太跑的这一趟,又是单独出来的,不能少了礼数,忙说:“老师父见外了。太太叫我来将这些经书带来,散给那些善男信女们,还有就是我们太太捐的一个月香油钱,共五两银子。”
奶娘将银子拿给了旁边的一个小尼。
妙殊双手合十的说:“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夫人了,夫人可康健?”
宛心忙回答:“多谢老师父问候,太太很好。”
妙殊又说:“贵府家的大奶奶怎样呢。上次贵府来人说大奶奶有劫难,让老尼在佛前念了一个月的《血盆经》现在都好了吧。”
“劳师父费心,都好了。”宛心含笑的说。
“今天我们庵里真是长脸了,适才德亲王妃过来做法事,现在又遇着侯府千金送经卷。”妙殊笑道。
宛心听说,忙问:“德亲王妃也来了。”
“可不是,现在还在东厢那边休息。”妙殊答道。
宛心道:“那么宛心有个请求,还麻烦老师父过去传宛心一句话,就说衣府宛心来了。要拜见王妃。”
妙殊有些迟疑:“话是可以带到,不过王妃见与不见,老尼可不敢保证了。”
宛心道:“老师父只要将话传到即可。”
妙殊答应着出去了。
侍琴说:“偏巧在这里遇见了王妃。”
“是啊,我还总说没有时间上王府去拜谢,现在正是个机会。”
没多久,一个小尼姑进来说:“王妃请小姐到东厢一叙。”
宛心起身整理了一下裙袂款款走去。
嫣然听说宛心也在庵里忙叫人快请。很快宛心已经过来了。
“妹妹,好些时候不见你了,怎么大瘦了。”嫣然见到了宛心,面露喜色。
宛心便要去施礼,被嫣然一把扶住了,“妹妹还是这么多礼。”
“姐姐可好?”
“我很好。上次我派人给妹妹送东西,听说妹妹病了,可巧我那几天身上也不大好,所以也没去看望妹妹,还希望妹妹不要见怪。”嫣然笑道。
宛心说:“姐姐的心意,宛心心领了。上次姐姐送了一幅赵伯驹的画来,东西太贵重了。我也很喜欢,本该亲自上王府去给姐姐道谢的。偏又生了病,还说过两日去的。”
嫣然说:“那幅画是我们王爷送的。”
宛心有些惊愕。
嫣然笑道:“我们王爷听说妹妹喜欢丹青,偶然得了这幅画所以就叫人送来了。”
“哦,那么我该向王爷道谢了。不过和姐姐说也一样。”宛心笑道。
“妹妹在这庵里住多久呢?”嫣然拉着她的手说。
宛心忙摇头:“我不过是替我们太太跑的这一趟,再坐一会儿就要回去。”
嫣然笑道:“皇后娘娘叫我来替她还愿的,可能还得留两日。妹妹要不留下来陪陪姐姐,我在这里也怪闷的。”
宛心显得有些为难:“怕家里太太不放心。”
嫣然笑道:“这有什么,不过叫个人去传个话,就说我将你留下了。想来侯爷夫人也是答应的。正好我们姐妹有很久没见面了,正好促膝长谈,我还有事要与你说呢。”
宛心仍然感到为难:“怕不妥,也怕太太不答应。”
嫣然道:“妹妹不用担心在这里我照顾你,怕什么。”又叫来了一个婆子让她去衣府传话。宛心又命自己的奶娘同去。
两个多时辰过去了,被派去的婆子来回话:“回王妃,衣家夫人答应了。还说给王妃添麻烦了。”
奶娘又取了几件衣裳来。
嫣然笑道:“妹妹,我说的不错吧。你们太太必然会答应。我才来的时候还埋怨冷冷清清的,正好有个说话的了。”
妙殊收拾了一桌上等的素斋请她们姐妹过去用,嫣然携着宛心的手,比同胞姐妹还亲密十倍。妙殊暗暗赞叹。
“王妃娘娘,娘娘要的圣水已经有了。”
“哦,是吗。你交给我们何妈妈,让我们何妈先带回府去。”嫣然道。
宛心不知嫣然要这圣水有何用,不些不解。
嫣然有些不放心,忙叫来了何妈:“妈妈,千万别让王爷知道了。他若知道是要发火的,他若问起你为什么回去,你就说我派你取东西。”
何妈笑道:“姑奶奶放心。”
嫣然又命了两个小厮跟着。
吩咐完毕后,嫣然对着妙殊笑道:“老师父,今晚就让我这妹妹同在东厢歇息吧,可好?”
妙殊忙答道:“就依王妃的吩咐。”
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六十六章 谈心
做过了晚课,嫣然携手与宛心同进东厢歇息。内室桌上只有一盏青灯,墙上供着观音大士的画像,设着香案。嫣然让其他人都先退下了,屋里只她们姐妹。
嫣然脸上似乎没了刚才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忧伤。她说:“妹妹定是好奇我求这庵里的圣水有何用处。”
宛心忙道:“宛心不敢妄加猜测。”
嫣然道:“告诉你也无妨。这是为我自己求的。妹妹我身上有那些恼人的烦症。你是知道的。这么久以来吃了好几位太医开的药也始终不见效果。我嫂子说这白水庵里的圣水灵验,所以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来求上一符。其实我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一直都是半信半疑的。”
宛心说:“若真是灵验的,天下还要这些大夫做什么呢。”
“所以我一直拖到了今天才来。实话给你说吧,我嫁给王爷已经两年多马上就快三年的时间了。王爷也一直待我很好,他身边也没其他的女人。可我就是一直没有身孕,所以才不得已为之。要不我才不会来求的。偏我们王爷很反对这些东西,若是让他知道了指不定又会闹出怎样的事来。”嫣然叹道。
“姐姐的烦恼,妹妹却一点忙也帮不上,实在是很惭愧。”宛心说。
嫣然立刻说:“你可以帮我的。”
宛心不解:“宛心不明白。”
嫣然忙拉着她的手说:“我正是为了这事才将你留下来的。实话给你说吧,我们家王爷早就看上你了。我心中也明白,妹妹比我聪明多了,想来心里也是有数的。今天索性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只要妹妹点个头,等我们家身上的孝服一满,就立刻派人到府上提亲,到时候必是用八抬大轿迎妹妹进门,一过来就立你做侧妃。若过个一两年为王爷生下个小世子,我甘愿退其次,怎样?”
宛心早已经听呆了,见王妃问她。宛心连忙跪下,她急切的说:“姐姐,宛心从来就没有存过这个心思。”
嫣然见宛心推辞,有些不解:“我说的都是实话。我们王爷妹妹也是见过的,你们两个又是如此的相配。我若这一辈子都没有身孕岂不是大罪过,还求妹妹帮帮我。”
宛心连忙磕头:“请姐姐收回成命,宛心从不敢这样想。宛心只是一个平民丫头,还是庶出的身份,哪里有资格与姐姐分享丈夫,万万使不得。”
嫣然道:“我们王爷现在心里只有你一个。你知道吗,他为了你暗自伤过多少神。好几次出去喝得大醉回来,背地里叹过多少的气。我们王爷并不是一个贪爱女色的人,并不是见一个就爱一个之流。他是真心看上妹妹了。”
宛心怵然的说:“宛心何德何能得到王爷的抬爱。”
嫣然几乎用请求的声音说道:“所以就当姐姐求妹妹帮我一把。”
宛心拉着嫣然的衣角哭泣道:“不,此事万万不行,求求姐姐。”
嫣然深以为然,她扶宛心起来:“妹妹这是何故?”
宛心流着泪说:“我与姐姐结拜为异姓姐妹。本就是上天的照顾了。我是当真将姐姐当作同胞姐妹来看待,不敢有任何的想法,也不敢有任何出格的心思。”
嫣然感到十分的纳闷:“妹妹心眼太直了。我何不是将妹妹当作亲妹妹看待呢。我们家你是知道,家里只有一个亲哥哥,再没有姐妹的,从小我就觉得孤苦伶仃。我时常羡慕那些姐妹多的人家,常常感觉到身边没有一个能说知心话的。好不容易才认了你这个妹妹,也是上天的缘分。实话给你说吧,若我们王爷看上了别的女人,我心里未必就情愿,可自从见了妹妹,我就觉得万分投缘,我一点都不介意。”
宛心继续恳求的说:“请姐姐见谅,唯独这件事宛心是爱莫能助。姐姐若再这样,怕宛心以后再也不敢上王府了。”
嫣然见宛心说得如此的决绝,也不好十分逼迫了,于是改口说道:“妹妹这样的抵触莫非心里早就有了别人。”
宛心忙道:“我心里没有别人,只是觉得我和王爷没有那个缘分,也远配不上他。”
嫣然试探性的说着:“你说的话,我有些不相信。我听人说,你和你们二姐夫……”
宛心脸色立刻就变了,“什么,姐姐是从何处听来这样的流言蜚语?”
嫣然道:“也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上次我派去你们府上的婆子回来说你二姐姐和二姐夫回来了,还听说你二姐姐和你闹不愉快,据说就是为你姐夫的事。”
宛心哭泣道:“事情不是姐姐想的那样。都是我二姐成亲以前的事了,我曾答应过要等他,后来他就成了我二姐夫。这还是婚后第一次回府,两家一南一北。我并没有去勾引他。我二姐姐嫁过去过得并不幸福,我心里觉得愧疚,但并没有做出格的事来。”
嫣然笑道:“我相信妹妹不是那样的人。我只是感到好奇,能让我们衣妹妹放在心上的不知是怎样的品貌风liu的人物。但恨没机会相见。”
宛心忙为自己分辨着:“这些话我从没和别人说起,想来下面的人有说三道四的,还请姐姐能够体会。”
嫣然说:“我当然能够体会,不然我这个姐姐也白做了。这些也都不怪你,只是命运弄人,偏偏我们这些弱女子是做不得主的。”
“别说我们女人,就是男子能做主的也少。”宛心叹道。
嫣然握着她的手说:“我再想我们王爷还真是没有这个福分,我也没这个福分。不能得这样好的一位妹妹一辈子陪在身边。”
宛心宽慰的说:“姐姐对自己的身子该有信心,说不定哪天遇上一个神医,就将姐姐的病药到病除了。”
嫣然笑道:“但愿应了你的话吧。”
两姐妹说了大半夜的话才相拥睡了。第二日一早,宛心又陪嫣然做过早课,才回到厢房歇息。妙殊立马就过来奉承,“王妃喝这圣水若感觉好派人来给老尼说一声,老尼马上就派徒儿送到府上去。”
嫣然笑说:“我知道了。”
妙殊又对宛心说:“请小姐回去代老尼问候府上太太和少奶奶。”
宛心道:“一定转达。”
嫣然问道:“老师父看我究竟能不能有身孕?”
妙殊陪笑道:“要不还请王妃在菩萨面前算上一卦,问问菩萨的意思。”
嫣然道:“算了,还是顺其自然吧,不能强求的。”
妙殊看看屋里的两人,方说:“王妃想要病好,还得靠这位侯爷家的小姐帮助。这位四小姐就是王妃命中的贵人。”
嫣然面露喜色的问道:“可真如此?”
妙殊双手合十的说:“出家人不打诳语。”
嫣然忙拉了宛心的手说:“妹妹,这下真好了。”
宛心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府的一个婆子送来了王爷带给嫣然的东西,嫣然问她:“是谁带来的?”
婆子回答:“回王妃,据说是王爷书房里的王南。”
嫣然笑着对宛心道:“还有一件事差点就忘了。妹妹,这位王南是我们王爷身边的人。当初王爷伐南的时候从南边带回来的。王爷觉得他可怜,于是就带到了身边。那小子机灵又会办事。哪知他看上了你身边的侍琴。我正想与你商量此事,我甘愿做保山,还请妹妹能成全他们。”
宛心见妙殊在场也不方便说话,觉得有些为难,只有说:“不知我们侍琴是如何的想法。我不会勉强她的。”
“有妹妹这句话就好办了。”嫣然笑道。
王南是替世祯跑的这次腿,本打算将东西送道后,就回去复命的。偏在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见梨花树下闪过一个女子。他正纳闷的时候,突然觉得这身影如此的熟悉,正是他日思夜想的人,忙叫道:“侍琴姐姐!侍琴姐姐!”
侍琴听见有男人叫她,想到这是庵里哪来的男人。正感到疑惑,忙回头又不见人影,心中正是觉得奇怪。突然一人站在了她的面前,侍琴吓得倒退了几步,定睛一看,见这人好生面熟。
王南忙打这拱说道:“真还没想能在这里遇上姐姐。看来为王爷跑的这趟差事还真是件美差。”
侍琴惊讶的看着他,“你是……”
王南笑道:“姐姐果然是贵人多忘事。我是王南,是德亲王爷身边的。”
侍琴才记起了,突然红了脸,她低下头来问道:“你叫我做什么?”
王南说:“我见姐姐在此,特来向姐姐问好。多日不见姐姐,姐姐真是愈发标致了。”[WWW。WRSHU。COM]
侍琴见他口中说话不知轻重,不免有些恼意,于是扭头就走。
王南见侍琴要走,忙追了上去:“姐姐怎么急着走,我们说说话吧。”
侍琴头也不回的说:“谁是你姐姐,也不嫌臊。”
王南嬉皮笑脸的说:“王南脸皮厚,不嫌。还请姐姐略等等,王南有几句话要说。”
“狗嘴里还能吐出象牙么。我也不稀罕。这里都是女眷,你一个小子往这里跑做什么。”侍琴头也不回的走开了。急得王南在原地跺脚,又不敢追上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六十七章 题诗
世祯正在书房里歇午觉,王南兴冲冲的跑进来说:“王爷,王爷,喜事,大喜事啊。”
世祯睡梦被人吵醒,显得很不耐烦,十分不悦的说:“你没看见我正在睡觉么,吵什么吵?”
王南往后退了两步说:“王爷,你猜我在白水庵里遇见谁呢?”
“出去,出去,快出去。我管你遇见谁,被人吵醒真是件很讨厌的事。”世祯呵欠连天。
王南笑道:“小的看见侍琴了。”
“侍琴,侍琴是谁?”世祯还没睡醒,根本就不知道王南说的是什么。
王南笑说:“王爷真是睡糊涂了。”
世祯摸摸脑袋,“等等,你说侍琴,莫不是衣家……”
王南立马说:“可不是,若是遇上别的事,小的还敢来吵王爷么。”
“我还在睡梦中了。一时也糊涂。不急,你去备马来,我要上白水庵去看看。”
“好的,小的立刻就去办。”王南欣然听命。
世祯立刻就有了精神。不过他又突然冷静下来,“我这样去会不会不妥,再说他们是家尼姑庵,我一个男人如何进得里面。再说若遇见衣姑娘我该说些什么,若她们姐妹住在一起,所不定嫣儿将那些话已经给她说过了,我这样去她若害羞不见我,岂不是白跑一趟。”但又立刻转念一想,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错过了这次,要见面又是何时。
王南很快就备了马来,世祯没有带宝砚出去。临走前对他交代道:“我若今天夜里没有回来,麻烦你明天替我往宫里跑一趟,就说我生病了,不去早朝了。”
宝砚道:“王爷这不是在欺君么。”
世祯拍拍他的脑袋说:“你呀什么时候才能开窍。好了,府里有什么事就让管家去处理。明天我就回来。”世祯策马而去,王南也骑了一匹马跟在后面。两人飞快向白水庵里奔来。
何妈进来说道:“奶奶,王爷来了。”
嫣然道:“不是让他明天来接我么,怎么今天就来了。还有谁敢来了?”
何妈回答:“还有王南。”
嫣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定是那猴儿回去说衣家妹妹在这里,所以我们王爷这么急着赶过来。”
世祯已经下了马,让王南去找庵主。
妙殊听说王爷要在庵里借住一晚,感觉十分为难,但又不好拒绝。王南说:“只要收拾两间干净房子出来就好。我们王爷又是正经人,不会给你惹事的。至于斋饭供应嘛,也是好说的。”
王南拿出五两银子来,妙殊见了银子哪里还想起什么顾及来,忙笑着答应了:“我这就叫人去办。不过还请你们男客不要四处走动,千万不要去南边那一带的房子。”
王南好奇的说:“南边住的是什么人?”
妙殊拉下脸说:“是庵里的徒儿们。”
王南笑着答应了。
嫣然忙迎了出来,“王爷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世祯道:“家里怪闷的。”
嫣然笑道:“好牵强的理由啊,我知道王爷的心思。这会儿我妹妹正在房里替我写经书了。王爷要去见她?”
世祯有些为难:“她若恼了怎么办?”
“这个我就不敢说了。昨晚我已经问过她的话了,我这妹妹心里有了别人,不过王爷放心,那是不成的事。今早这里的庵主老尼姑还说衣妹妹是我命中的贵人。”
世祯想了想说:“还是先不见吧,这样也太冒失了。明天多久回去呢?”
嫣然回答:“做了早课就走。”
世祯点头,暂时离开了这里。
妙殊忙将西厢腾挪出来给德亲王爷居住,反正衣家小姐和王妃住在东院,他们来往也方便。
宛心抄了大半天的经书,实在是有些累了。打算出来透透气,她见西厢那边种的全是梨花,而这东厢却种着几株桃花。院子里红白交错,构成了一片花的海洋。太阳已经渐渐落下了,落日的斜晖正好洒在院子里,花树上也染上了一层绚烂的光辉。宛心见大好的春guang,忍不住来到桃树下,手执花枝近距离的欣赏着这片盛开的桃云。
世祯正出门的时候恰巧就看见了这一幕,不免有些呆住了。他站在梨树下,静静的欣赏这幅天然的画卷。
宛心丝毫感觉不到院里还有其他人在场,口中喃喃自语:“黄师塔前江水东。春guang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世祯再也忍不住了,他走上前来说:“花好,人更好。”
宛心冷不防吓一跳,见是德亲王爷,忙退了几步:“王爷怎么在这里?”
“想来姑娘是寻花而来。”世祯笑笑,并不回答她的问题。
“花开得再好也不过一季,究竟能有几世的繁华。”宛心叹息的说。
“这季谢了,明年还会有青春,姑娘何必烦恼。”
宛心说:“而人只有一度花季。明年这里的花再开,也不是现在是花,现在的人了。”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又何必做这风马牛之叹。”世祯笑道。
“杜工部这诗写得真好,花也开得好。”宛心赞叹着。
嫣然正进院来找宛心说话,忽然看见他们两人站在树下,知道自己这一去,两人不方便于是又退了回去。
“工部的诗大多沉郁,有史诗之说,像这样轻快明丽的倒也少。诗人中我喜欢李白的句子,读起来也潇洒飘逸。词人里独爱六一居士和辛稼轩的。”世祯道。
“人们常说杜甫多名句,李白多名篇。六一居士和稼轩的风格差得到远。稼轩受东坡影响,词曲慷慨悲壮,但也有不少消极的情绪。王爷身为皇族读这些似乎不妥。我喜欢晏殊的,他的清新淡雅,也不少好句子。”宛心娓娓道来。
“姑娘说得偏了,稼轩也有‘春在溪头荠菜花’不可一概而论。叔同的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受冯延巳的影响颇深。他身在高位,说起这些惆怅和忧思总觉得难免有些牵强。”世祯说着自己的见解。
宛心笑道:“六一居士的那首《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写得好。”
世祯吟出了后一阙:“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还真是应景。”
宛心低头想了一会儿,方说:“宛心先告辞了。”
世祯忙说:“才谈到兴头上,怎么要走?”
宛心道:“打搅王爷赏花的雅兴了。”
世祯微笑道:“赏花,赏人。花好,人更好。”
宛心见王爷说得有些过了,忙扭头就走。
世祯忙叫道:“对不起,冒犯姑娘了。”
宛心回头说:“宛心不敢当。”
世祯吟道:“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写给姑娘的句子,姑娘都忘了么。”
宛心停下脚步说:“不敢忘。可是王爷,也许宛心不过就是你贪杯以后一个嚼不烂的名字而已,宛心何德何能能得要王爷的垂爱。王爷已经有了王妃姐姐,就应该珍惜。你也是饱读诗书之士,难道不知道‘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么,王妃姐姐虽然口里不说什么,暗自岂不伤神。”
宛心又一次巧妙的拒绝了他,世祯深感挫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去。宛心刚走,嫣然一步踏了进来,见世祯还愣在桃花下。
嫣然道:“我倒不知自己认了这么玲珑剔透的妹妹。”
世祯看了看她:“我们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嫣然点头,她又笑道:“王爷放心。我不是妹妹口中说的那样,我是真心一片想为王爷解忧。”
“你的心意我明白。”世祯黯然的离去。
嫣然独自看着满园开好的花,却没有心情来欣赏。宛心倒和以前一样与嫣然有说有笑,傍晚的那一幕就像根本没有发生一样。
临睡前,侍琴将一把折扇拿给了宛心,还轻声在宛心耳边说:“这是王爷让我带来的。”
宛心心中一惊,看看床上已经睡下的嫣然,也不惊动她。她展开扇子一看,上面什么图画文字也没有。宛心手里拿着扇子想了半天,见桌上有笔墨,便提笔在扇上提下了一首诗。又看了几遍才将扇子交给了侍琴,让她在明天离开的时候交给王爷。宛心方上chuang休息,嫣然已经睡熟了。
世祯和宛心私下交谈过也就这么一次,还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第二日宛心早一步就离开了。世祯就再也没见过她。
世祯双手枕着脑袋半躺在卧榻上休息,王南进来将一把扇子递给世祯。世祯见是昨日送出去的那把,怎么今日又到他的手上了。他不解的展开扇子,扇子上已经题上了一首诗,世祯念道:“昨夜西风吹乍起,一阶闲絮惹清寒。
素心奈何潇湘月,独照花前梦影残。
望尽天涯皆过客,香腮欲度泪痕干。
尘香风入栖霞院,帘拢黄昏倚画栏。”
世祯读罢,难道自己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么。
似曾相识燕归来 第六十八章 求媒
宛冰回到顺州后就病下了,这一路的舟车劳顿,再加上晕船,近日心中所受的愤懑。家人忙请了大夫来诊治。
大夫诊过脉后,说道:“所幸少奶奶身子结实,没什么旧毛病,胎像也好。只用吃一两剂药数日就可痊愈。不过要切忌动怒,心平气和的养好精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