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失在星空-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离去后,趁妹妹收拾房间的时间,李庄把数码照片拷进自己电脑里面。吃过晚餐,李庄处理积累起来的信息,李想则翻着李庄旅游过程中拍的照片。

手机铃声响起,李庄拿起电话,是杨董的电话。

“小李啊,我收到你带回来的东西了,这次我不客气,以后不要这么破费了,”杨董在电话那边说。他见多识广,一眼就看出了李庄送的东西价值不菲。

“杨董,我还得谢谢您多年的照顾,这点东西不算什么,”李庄道。两人客气了几句挂了电话。

“谁?”

“你德哥的老丈人,我的老老板。”

随后房间里又陷入沉寂,只有电脑硬盘声音在响。

“哇,这女老外是谁?看你们靠得这么近,哥你不会跑到澳洲去泡了一个小姑娘吧?”李想看到了李庄和丽莎在珀斯拍的照片。

“一个朋友的女儿,别瞎说,她比我小十一岁呢,”李庄说。

“不会吧,我怎么感觉有二十出头,还有啊,你看她的动作和眼神,哥,她喜欢你,我可以确定。”

听到妹妹的话,李庄的心不知怎的猛的一跳,紧接着李想的话又让他哭笑不得。

“想不到我老哥喜欢老牛吃嫩草啊,原来是个怪叔叔,”李想顿了顿,不知道想说什么,又犹豫了一下,正色道:“哥,如果你真的接受不了大龄的女孩子,想找小一点的,我也不反对,你现在条件不错,但娶一个洋婆子,还不如娶静静呢,至少静静比她漂亮。”

李庄无语。柳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美女,但他真的只是把她当妹妹看待,不是嘴上说说,看着长大的,对她的欣赏不过是出于一种男性对异性的评判习惯而已。

“不说这个了,你老哥的事情还轮不到你拿主意,我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好,那你说。”

“我拿了澳洲的绿卡,”李庄说。

“啊,哥你变外国人了?”李想一惊。李庄晕倒,拿了绿卡怎么变成外国人了?

他跟妹妹详细解释了澳洲绿卡的由来,拿了绿卡,国籍还是国内,绿卡只是澳洲有永久居住权而已,不过有效期只有三年或五年,需要续签。

“我这个有些特别,不需要续签,意味着我以后想去就去,想回就回,”李庄补充了一下。

李想还在读书,出身贫困家庭的她对移民这种事情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绿卡拿着也好啊,总多一条出路,不过换国籍的事情,我反正是接受不了,”李想说。

李庄习惯性的敲了敲妹妹的脑袋,让她别想这么多,他自有主意。

这世上果然如此,知识越多,越那啥的。普通的小老百姓,见识少,都被忽悠得团团转,所幸有过社会阅历的聪明一点的人,总是能比较清醒的判断有些东西。

李庄有时候想起这种事情就有些悲哀,但又能怎样,他连做棋子的资格都不配,连自己都未必能拯救得了。

有些事情,发发牢骚容易,YY一下容易,真想做出点什么成绩,总是缚手缚脚的,没那么轻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只不过是一堆无聊的文人在发梦而已。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他甩甩头,把负面情绪赶走,跟妹妹商量过年的事情。

“我打算今年去娟姐家过,你看怎么样?”

李庄想到这么多年来,娟姐为妹妹操了不少的心,他最大的付出就是妹妹的生活费和学杂费之类的,这两年不错了,应该回去看看。娟姐对李想来说,就如同母亲一样,娟姐的家就是她的家,回自己的家过年,当然不会反对。

第十六章 过年事情多

李庄回到杭城的时候,已经临近年关,李想也放了寒假。

勇子今年不打算回家,他刚买了房子,准备在杭城过年。他让李庄开他年中新买的奥迪A6L回去,李庄考虑到长途大车舒服,便接受了他的好意。

四个圈的3。0T动力很强大,空气悬挂很舒服,空间也很大,开惯了自己捷达的李庄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娟姐家离杭城并不是特别远,一天时间足够了。李庄开长途的精力非常好,六点出发,傍晚就已经进入市区。

娟姐全家在小区门口迎接李庄兄妹,然后大家一起到外面酒店吃饭。

李庄打量了一下,两年没见,娟姐还是保养得很好,娟姐丈夫柳哥却明显老了些,帅气的脸上有一股沧桑感,柳静半年前他就见过一次,变化不大。

“小庄,你发财了啊,奥迪都开上了,做大老板了?要不要看门的?”柳哥打趣。

“恩,这两年赚了点钱,不过奥迪是朋友的,”李庄在柳哥面前也不需要掩饰什么。

“现在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做老板?”娟姐问。

“算自由职业者吧,说是老板也可以,我打算过几年回老家这边投资办厂,到时要你们多多帮忙了,”李庄回答道。

“这事让你柳哥帮你参考一下,他做业务多年,本城和你们家那边上上下下的都熟。”

吃完饭,两家人坐在客厅闲聊。

柳哥问起李庄的具体打算,说到地方上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S市这里交通方便,资源丰富,但就是发展不快,混乱的官场是主要的原因。当然这里大企业也不少,城市这些年日新月异,城市配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错,就是地价现在不便宜,而且很难拿到大块的地。

李庄也问了柳哥生意方面的情况。

柳哥出道比较早,比娟姐大五岁,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后直接上班,那个时候上大学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分困难。起先在一家国企做推销员,后来自己单干,前些年利用产业转移的机会和几个D省的老关系开了一家锂电池厂,不过占的股份并不大。

“现在生意不好做啊,我和那几个合作伙伴的理念有些差别,现在内部斗得厉害,他们觉得这里没有我当初说的好,打算撤资,我现在都知道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柳哥抓了抓自己的头发,神情很是颓废。

当初他看好这个市场,孤注一掷,借了很多钱,没想到会碰到经济危机,而几个合作伙伴让他非常失望,果然涉及到利益的东西,多年的友情,有时候也不免打折扣。

“盘下这个工厂要多少钱?”李庄问。

“我们当初总投资两千多万吧,我投了三百万,外加自己的客户关系和本地网络,占了20%的股份,他们三个加起来占80%。如果让他们撤资,估计得三千万左右,这几年工厂的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大,”柳哥道。

李庄略一沉吟,道:“如果你盘下来,经营方面会出问题吗?”

柳哥有些激动,拍了拍胸脯,说:“我关系圈还不错的,各方面的人才都可以接得上,再说厂里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不会出现太大变动。当初要不是我们内部分歧,加上现在银根紧缩,贷款困难,也不至于落到如此被动的局面。”

“如果你有信心,我可以借你五千万,生产设备我也帮你改装,不过有个前提,你得把相关的实验室办起来,纯粹的生产企业没有前途,”李庄道。

柳哥大吃一惊,连边上正在把玩李庄从澳洲带回来的一堆礼物的娟姐三人,也停下来看着李庄。娟姐一家是知道李庄底细的,他们从来也没想过能从李庄这里得到支援。

这笔钱对于工业投资来说并不多,但就李庄而言这挣钱的速度未免有些快。

“你厉害啊,这个年纪白手起家,能挣到这份家产可是少数,比你柳哥强多了,”柳哥由衷的佩服。

李庄苦笑,他这些年除了工作就是研究,没有正常的生活,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虽然他乐在其中,却知道在周边圈子的眼里,自己是个怪人。他没有考虑值不值得的问题,人生短短数十年,总需要在老的时候留下点值得回忆的东西。

“如果你能帮我搞定这个,科研方面不用担心,我大外甥就是电化学方面的博士毕业,以前我就跟他说过希望他过来帮忙。”

“成,你跟那几个合作伙伴谈一下,有结果了跟我说,我再安排让人把钱汇过来。”

解决了心头大患,柳哥仿佛一瞬间年轻了很多。大家的话题转移到李庄的澳洲之行上,听他谈起这次旅行的种种趣事,都有些神往。

“果然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真想什么时候也去看看,”娟姐羡慕的说,又问起李庄给他们送的礼物的价格,“这个羊毛毯和羊毛被很贵吧,看起来做工非常精致,料子也非常柔软。”

“加起来也就七千美元左右吧,不算太贵,”李庄说。

娟姐捧着羊毛毯的手抖了一下,忙说,“这个我们不能收,太贵重了。”

两人客气来客气去,柳哥打断他们,跟娟姐说,“收下吧,也是小庄的一番心意,他现在是有钱人了,呵呵!”

娟姐就勉为其难,把它收好,嘴里还嘀咕着,“这哪是毯子和被子,分明是工艺品,以后得小心点不要压坏了,要不把它们挂起来?”

众人无语。大家都是平民阶层,以前只在电视里面看到这些奢华的东西,何尝会想到今天自己能用上。

李庄当初买这个,也是想到娟姐身体不太好,有风湿,羊毛毯和羊毛被保暖透气防潮,就给她带了一套。至于他自己,没准备,他比较喜欢棉纺织品,不贵,还省得打理。

柳静捧着那个蛋白石爱不释手,李想则在剩下的一堆小玩意里面东挑西捡。李庄带回来的三条珍珠项链,一条被夏元德那厮拿走,一条李想自己藏好,剩下的一条被李想自作主张给了柳静。

李庄开长途车有些疲惫,大家没聊多久,看见他开始打哈欠,就让他先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餐,柳哥带李庄到电池厂参观。电池厂的设备不错,工人也比较熟练,就是产品档次不高。李庄在车间里面逐一检查设备情况,在本子上记好基本的布局和设备参数,以便理清初步的思路。

从电池厂出来,李庄心里有了初稿。他对锂电池并不陌生,他以前的老板杨董的发小齐董就是做锂电池和镍氢电池的。柳哥这家工厂的设备比以前有改进,现在生产技术是日新月异。

他让柳哥和合作伙伴谈转让股份的事情,自己则和妹妹回老家给父母扫墓。临行前,娟姐和柳哥对望一眼,好像想说什么,又打住了。

路上接到国宝的电话,问李庄年后有空不?他们高中同学约好一起聚聚。李庄同意了,国宝跟他说了具体的时间。

同学聚会?呵呵,经常发生的故事。无非是发达了的回来显摆一下,然后以前玩得好的一起联络感情,看看有什么能互相用到的地方。李庄心里不以为然,车子继续前行。

李庄的老家和娟姐的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挨得很近,两个小时不到就到了,这还是在李庄回来太少,家里变化大有些路不怎么熟悉的情况下。

熟悉的老人纷纷故去,李庄倚在车门上,周围都是欢声笑语的围绕车子到处乱跑的小屁孩,李庄基本上都不认识,偶尔觉得脸熟的,也不知道名字。一个老人牵着牛从远处走来,李庄迎上去。

“六伯,您还好吗?我是李庄啊。”

老人老眼昏花的眼睛扫视着李庄,终于想起,“是小庄啊,怎么今年回来了?”

“到家里看看,顺便给两位老人扫墓。”

“好,好,回来就好,你现在混得好,你父母也该安心了,”老人看了看远处那黑漆蹭亮的奥迪车。

老牛老人慢悠悠地离去。

李庄凝视着自己长大的老房子。

这些当初花了父母大量心血造就的安落窝,早已破旧不堪,厨房还倒塌了,屋后房前,到处都是乱长的花草树木,冬日的冷风吹过,枯枝哗啦哗啦的响,更让眼前的一幕显得萧瑟。

李想拉了拉哥哥的袖子,两人带好祭拜物品一起上山。

“咦,谁动过了?”李庄看到新修的墓碑。墓碑修建的时间是在李想上大学之前,是七月底,上面刻着李庄父母及兄妹的名字。

“是不是他们?”李庄的眼神非常锐利,脸上一片冰寒。

李想唯唯诺诺,不敢看哥哥的眼睛,低头小声说道:“舅舅他们一家七月底帮我们修的,我当时没敢让你知道。”

李庄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他脖子上的青筋直冒,脸色泛红,上面充斥着愤怒、不甘、委屈和伤心的复杂情绪。

“他还有脸过来?!!!是不是觉得现在老了,后悔了,想安心了?早知道如此,当初干嘛去了?”

李庄的声音很大,近乎咆哮,边上树林的鸟被惊起了一片。

李想不敢说话,等待哥哥心情的平复。好半天,她才弱弱地说了一句,“他毕竟是我们唯一的舅舅。”

李庄冷笑一声,“我没这个舅舅!”兄妹两人不再说话,默默的把祭品摆好。李庄将香在快烧尽的纸钱上点好,插到罐头瓶里,拜了几拜,然后木然的立在坟前。

袅袅升起的蓝色烟雾,把李庄的思绪拉得很远。一晃过了这么多年,父母的音容依然如在眼前。

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双手,父亲给的,他的超强动手能力来自于父亲的赐予;自己那智商相当不错的脑袋,来自于母亲的基因。他只看到父亲的骨灰,没能看到他的痛苦;但母亲临终前那瘦骨嶙峋的身体,一直在刺痛着他的神经,那双已经没有神采的眼睛,满是不舍、不甘、期待和想念。

“子欲养而亲不待,”李庄念着这句看到过无数次的话,以前他没这种感觉,现在年纪到了,能体会了。他那一直被坚强的心支撑着的身体,禁不住有些摇晃。

晚餐是在李猛家吃的,李猛是李庄发小里最好的朋友,虽然小时候这个朴实的傻大个经常被李庄当枪使,但长大后倒分外珍惜这种感情。

李猛家的条件不怎么好。父亲是癌症中期,开支很大,他母亲身体还可以。从部队退役回来,因为没有关系,只好出外打工,李庄在杭城还接待过他几次。

李猛结婚比较早,妻子很朴实,两人有一双儿女。

“猛子,你明年什么打算?”看着李猛依然很强壮的身体,李庄问。

“我还能干啥,还不是开我那货车,现在运输也不好跑了,大头还是老板的,”李猛有些无奈的道。开大货车跑长途非常辛苦,收入虽然不错,时间长了,人也受不了。

“你先开着,我打算这几年回老家办厂,到时候如果你愿意,可以过来帮我,”李庄说。

“行,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跟我说,我们一起长大的这帮人里面,就你最有出息,勇子也不错,上次还回来给我们小队家庭困难的都发了钱。”

李猛并不知道勇子是在帮李庄做事,勇子回来时也很低调,四个圈当时还没买。

晚上李庄没有在李猛家过夜,有妹妹在,不是很方便。他给猛子留了五千块,然后驱车返回邻市的娟姐家。

回来时,已经快十点了,娟姐家客厅的灯还亮着。大门没关,李庄兄妹进去时,柳哥正在客厅里转圈。

“你们回来了!老婆,泡茶。”

“柳哥,那事情谈得怎么样?”李庄问。

“嗯,很顺利,协议我都带过来了,就等着你回来呢,”事关重大,平时很有耐心的柳哥这次也按捺不住。

股份转让协议上柳哥很有经验,李庄不担心他吃亏。至于李庄给他的借款,柳哥坚持要按贷款利息算,李庄坚持用一年期定期存款结算,双方僵持不下。李庄就说了句,“反正我这钱也是存在银行的,我不放贷,你要是按贷款利息算的话,我就不借了”,柳哥只好作罢。

李庄在国内账上的存款并不多,先转给柳哥三千万,刚好够购买股份的钱,账上就所剩无几。至于调用国外的存款,则没那么轻松,他打算让勇子出面处理剩余的款项。

柳哥很感激,这年头,私人大笔借贷,用银行贷款利息,鬼才借给你,起码也得高出一两倍才有可能。

全家都放下了心事,这个年过得非常热闹。身在红尘中,无奈!

第十七章 复杂的同学聚会

年初六一大早,李庄就被国宝的电话吵醒。

“李庄,早点过来啊,地点还记得吧?”那边浑厚的男中音似乎有些急促。

“国宝啊,才七点,天刚亮呢,你急啥?我会准时到的,”李庄很意外,按国宝这厮的脾气他是不会急的,再说了,这家伙怎么会对高中同学聚会感兴趣?他现在可是博士级人物,日子过得还不错。

“一定要到,不然我就过来找你,”国宝说。

“知道了,保证到,”李庄有些不耐烦,那边嘟哝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天很冷,李庄躺在被窝里琢磨着这个不寻常的事情,回忆这几年跟国宝说过的话,但找不到什么眉目,“奇怪啊,这厮怎么这么反常?”

李庄恶意地揣测着,“莫非想去吃顿好的?”国宝比他稍矮,白白净净,微胖,特能吃,而且喜欢吃,但跟饭桶刚好相反。

娟姐昨天晚上值班,早餐是李想和柳静爬起来做的。李庄舒舒服服地吃完早餐,写完昨天剩下的程序,才驱车去高中边上的一个酒楼,大家约定在那里。

到的时候,酒店的停车场里停满了车,老同学们三两个按照圈子聚在一起。不得不说,李庄上的高中颇有档次,这次来的人总体水平很高,怪不得大家都拼命想上好学校,一个好出身还是很重要的。

李庄的四个圈进来的时候并不太起眼,A6L现在很多,停车的时候屁股露在外面才把它的真实面目给暴露出来。他今天特意穿了新买的品牌服装,原来的半新不旧的穿了好多年的衣服,被娟姐扔进了垃圾桶。

“有实力得装B,没实力,装B遭雷劈”,李庄下车的时候不知怎的脑海里突然冒出这句话。

下了车,国宝等一些熟悉的同学都围过来,有几个还钻进车里摆弄了一番。

“李庄,你发财了啊,都买了七八十万的车,”一堆同学围着车子七嘴八舌的。

“朋友的,长途我借过来开开,不是我买的,”李庄说。大家都不信,他无奈之下只好拿出四个圈的行驶证,不依不饶的同学才作罢。

李庄抹了把汗,他也没想到大家对好车这么热衷,幸亏没听夏元德那厮的,要是把他那一百六七十万的叉五开回来,估计午饭都吃得不安稳了。这年头,车子就是某种身份的象征,好车跟古时候的豪华马车和骏马应该没有差别。

李庄在本省的同学大部分都买了车,在外地的同学买房的也不少,基本上都是实力派人士,小小的酒楼里面博士硕士云集。来的基本上都是高一理科班的,连后来改读文科的几个同学都过来了,同学中有几个是李庄辍学后才转校或者转班的,他不认识。

大家都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登记好,然后复印每人留一份。不知道是不是觉得世界末日过了好久,都出来透口气,还是为了比一比,众多家属都列席。

李庄经常联系的几个人里面,国宝老婆韩清秀在,周志夫妻一起回家探亲。还有一个当初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叫肖新的,毕业于某重点高校,现在是材料工程师,也把老婆带过来了。让人受不了的是,当年的班花王梅,这次把京城的老公也带了过来,这不是诚心刺激人吗?

聚会由一个在本地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叫李慧的主持,气氛热烈。大家一起回忆往事,大叫当时的外号,胡侃海侃,酒喝多了就大骂当局,搞得李慧很尴尬。

一个小个子同学,李庄记得叫王顺的,说了一句话,让李庄印象很深,“我们这地方,交通便利,人杰地灵,为什么一直发展不起来,还不是官场上的问题?不是那些莫名其妙的ZC,我们在座的各位,就足以支撑起几个行业,更不要说外面赚了钱的师兄师姐、老乡等,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大家一起起哄叫好。没人认为自己不是人才,呵呵,所以捧场也是应该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有人提起安全软件,一个自称在某部门工作的同学说的话让李庄一惊。

“我现在用的就是永逸电脑安全管理专家,其他的我通通卸掉了。我们测试主管说,这款软件很棒,平常用用,没有一个比它好的,自从装了这个,我的电脑就再也没有重装过。”

王顺还拼命向其他人推荐,说到激动处,还直接说某个有ZF关系的知名软件是狗屎。李庄想不到在自己同学里面居然还有自己产品的狂热粉丝,又不好显摆,一句话都不敢说,憋得好辛苦。

宴席散后,主持的同学李慧带大家到酒店咖啡厅休息,没事的留下来,有事的先走了。李庄、肖新夫妻、国宝夫妻、周志夫妻坐一桌,其他的各按亲近关系坐下

李庄去年见过周志一次,时间很短,周志老婆则是第一次见面。他老婆是沪上人,叫任明美,挺有意思的名字,是他的同事,现也在物理研究所工作。

任明美从面相上看是典型的沪上人,白白净净,不高,长得娇俏玲珑,让李庄意外的是她居然还是沪上J大博士毕业。周志身材中等,跟国宝差不多高,其貌不扬,脸上还有些雀斑,偏黑,气质也不怎么像知识分子,这两口子放在一起对比强烈。

一个家境不怎么样的外地硕士是怎么将一个长得不错的沪上博士追到手的,这个让李庄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对周志周大侠景仰有加,五体投地。沪上人优点很多,被人诟病的缺点也大把,至少李庄就知道这旮旯的丈母娘很难缠,不知道周志怎么摆平的。

国宝夫妻李庄很熟,光去年就见过两次。肖新是好久没见,这次聚会又回忆起当年的纯真时代,双方都有些激动。

肖新上学很早,有材料学和自动化双硕士学位,在某些方面算是李庄的同行,有共同语言的同学聊起来更加亲热。

众人正聊得高兴,旁边有人搬了凳子坐过来。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李慧,这个李庄的本家当初还是他的暗恋对象,她家族在本地很有势力。李慧已年过三十,还是跟当初一样的气质,没有太大变化,官宦家庭出身的孩子果然成熟很早。

“美女,大驾光临,怎么敢当啊,现在在哪高就?”李庄调侃道。

“呵呵,看不出李大老板现在这么能说会道了,当初可是个老实蛋;我在招商引资办公室工作,”李慧笑道。

“啥老板,就是一穷打工的,为你们相关部门打工,”李庄毫不示弱。

李慧谈到工作时,并不是很开心,说现在本地招商引资比较困难,新开的开发区好一点的企业很少,要么就是沿海转过来的污染型企业,她和同事不愿意往家里带。

“如果你有朋友愿意过来投资,相关的手续都好办理,我们这里房价低,居住条件好,工业区交通方便,只要有足够的投资,就算是大面积的土地转让都没问题,”李慧说。

李庄心中一动,仿佛解决了什么问题,“有靠江可以建码头的大面积地块吗?最好是在现在工业区的边缘,以后可以很轻松的拓展。”

“有的,现在入住工业园区的企业,都靠市区近,大家不愿意去比较偏的地段。明天我带你去看工业区规划图。”

“李庄,你真的打算在这边投资?要不要我给你打工?”国宝笑着问,旁边的周志和肖新也是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李庄正色道:“我打算投资实验室,我还可以搞到境外的风险投资,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专门为你建一个实验室,并给你股份。”

国宝呆了呆,他没想到李庄想玩真的。这事去年李庄跟国宝说过,但国宝没当回事,以为是李庄在开玩笑。

“这个你们包括亲戚朋友如果谁有兴趣的话,以后也可以跟我联系,我初步打算明年开年开始行动,最迟不超过明年十月份,在外漂泊久了,还是家乡舒服,”李庄说。

大家于是一起发呆,都不知道在想什么。当晚,很多不在市区的同学都被迫在酒店休息。

第二天,大家告别离开,李庄驾车去市招商引资办公室,办公室还没有正式上班,不过有值班的。

李慧有个好老爸,老早就是正科干部。李庄刚进大门,就被李慧发现,然后迎了出来。

“李庄,看不出来,当初你辍学,我们都以为一颗新星陨落了,没想到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李慧还是那么能说会道。

“老同学,别调侃我了,我的前途命运都寄托在你身上,”李庄半认真地说道。

两人一起看了规划图,李慧指着边上的一个地块说,这里是未来工业区还要拓展的方向,交通也方便,就是离市区有些远。

“恩,远期能到五千亩不?我除了实验室,将来还打算做新能源、新材料、精密加工、仪器、制药、生物科技之类的,”李庄问。

李慧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李庄,李庄摸摸脸,没什么。

“你有奇遇了,捡到了外星宝贝?赶快拿出来给我看看,”政府部门的工作相对清闲,李慧喜欢看小说。

“晕,外星人要打过来了,你还是赶快到山里避难吧,我老家那旮旯不错的,要不我帮你留个地方?我家宅基地很大。丫头,说正事呢,你能帮我搞定不?不要说套话,我对你们家的情况有一定了解的。”

李慧这才回过神来。

“今年我去杭城后,会带几个工厂的老板过来参观,机械类的,以零部件为主,老同学,你要是能让他们满意了,最起码三亿以上的投资,建成后产值不低于十亿,”李庄继续刺激她。

现在杭城周边地价飙升,杨董他们苦不堪言,眼见着可以发财的机会要溜走,到处托人找信得过的地方建新厂。奈何内地到处都是不正常的情况,很多老板被地方优惠政策骗过去,都弄得倾家荡产。

李慧看老同学是认真的,于是带他到工业区现场走了一遍。李庄觉得不错,他做过很多准备工作,看到工业区各种基础设施都基本完成,不像空手套白狼的,比较满意。

当即给杨董打电话,当然不是拜年的事,这个早就拜过了。杨董让他先不要急着回来,初八他们圈子的人一起过来和政府相关部门详谈。

电话的声音很大,里面的消息让李慧很激动。李庄放下电话,跟李慧说清楚具体时间。两人分开,看着李庄驾车离去,李慧连忙给父亲打电话报喜。

李庄当然没这么天真,以为凭着老同学的关系就可以信任什么。当初他做计划时,李慧也是他考虑的目标之一。他做过详细的调查,李慧的父亲,官声一直很好,虽然因为官场现状,没法有大的作为,但他们家族的子弟,在外面都很守规矩。以他们家几代经营的条件,李慧也不过开一个最差的POLO而已,值不了几个钱。

不怕没抱负,就怕觉得没希望。只要不乱搞,这颗树短期内是倒不了的。就算将来倒了,也没关系,依附的力量已经壮大,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各种变化。

第十八章 意外和不意外

在等待杭城来人的几天,李庄也没法闲着。李想和柳静到处瞎逛的时候,他还得和柳哥工厂里的技术人员窝在车间里改装设备。

现在人赚钱的欲望强烈了,电子和电脑市场开门很早,李庄花得最多时间就是去省城购买光电元器件及检测仪器。编制技术文档、操作说明、维护说明、都是轻车熟路。他没有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电脑,而是使用了纯软件模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