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76年软妹子宠夫-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秋原本估计,二姐夫要被打几次,李婆子才会跑到唐家来闹的。
    可没想到,当天傍晚,李婆子在女儿的陪同下就跑了过来。
    一进唐家院子就吼道,“唐桂芳,你这个小蹄子,竟然怂恿卫国分家,你是烂心肝了吧。告诉你,有我在的一天,你这辈子休想分家。哼,今日你不想回,那以后也永远不要回我李家的门。你……”
    唐传河压抑着怒气,直接打断李婆子的话,喝道,“张春美,你当我唐传河是死人么?”
    唐家其他众人也刚刚下工回家,听李婆子的话,脸色都有些不好。可李婆子算是长辈,比她低辈分的唐家人都不好回话。
    周菊被一个人当着面骂女儿,心情很不好。可她不善于人争吵,只是紧紧绷着面容,自己跟自己较劲。当初真是瞎了眼了,给二丫找了这么个婆家。
    李婆子闻言一愣,似乎没想到以前总是沉默的唐传河竟然开了口,无意识地道,“我是在说唐桂芳呢。亲家,你说,有她这样做媳妇的。竟然威胁我儿子,不分家就不回李家。我还想让亲家好好教教她,怎么做人媳……”
    噼里啪啦一阵声响打断了李婆子絮絮叨叨的话。
    李婆子一看,竟然是唐传河抡起竹扫帚仍在了她面前,吓得连忙后退几步。
    唐传河瞪着李婆子。“我唐家当你是亲家,这么多年对二丫受的苦不闻不问。还抬着你,你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停顿一下呸了声,“不过是个寡妇,也只会在媳妇儿子面前逞能摆摆威风。你到外面试试,有谁理你?你还问我如何教女,我倒是想到张家坝去问问,他张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女儿!”
    本来还想劝女儿的唐传河此时真的生气了。当着他的面,张春美就敢如此对待二丫,那这么多年,二丫还不知道受过多大的委屈。以前老是劝着二丫,如今想想真是委屈她了。
    人都是欺软怕硬的,这一回,他可要跟李家好好唠叨,“今日,我就把话搁这,桂芳就不回你李家。我倒要看看,你李家以后如何不让她进你李家的门。”
    李婆子被唐传河一连串的话镇住了。
    “娘。”李婆子的女儿李翠花拉了拉她的衣袖。李婆子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这里是唐家。看着唐家众人的目光,以及院子里站着的两个唐家的儿子。李婆子沉默了下来。良久后,李婆子恨恨地瞪了眼唐桂芳,然后拉着自己女儿仓皇离开。
    李卫国听到这事后,匆匆赶来,却发现李婆子已经离开了。
    而唐家众人因为李婆子这么一闹,心情都不是很好,对李卫国自然没有好脸色。李卫国最后只能讪讪地离开。
    叶秋把这一切看在眼,见唐家对李家的态度明显转变了,心里高兴不已。
    原本叶秋是打算李婆子因儿子受伤来闹时,冲动之下必会说些不好听的话惹怒唐家。唐家的人就会亲眼体验体验,李家究竟是怎么样的。
    但没想到李婆子这么给力,竟然追到唐家门当着人家父母口大吼大骂,这不是目中无人么?
    后面竟然还把唐桂芳数落一翻,难道她不知道这里是唐家么?
    呵,也许李婆子不是不知道,而是她欺压唐桂芳成了自然,成了习惯。就像呼吸一般,一时难以察觉。
    唐传河的表现也让叶秋惊喜,不过想想也是,作为一个父亲,人家站在门口这样说你女儿,肯定会生气的。而上辈子唐桂芳去世后,唐传河也差点带着三个儿子拆了李家。想来他也是有血性的,只是被这个时代的道德约伦理束着。
    叶秋做这一切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上辈子李卫国一人带着孩子过了几年后,才慢慢知道唐桂芳的好。有一次在唐家喝醉后,跪在唐传河和周菊的面前嗷嗷大哭,后悔不已。一个大男人哭的满脸泪花,叶秋当时也在场,看得出来,李卫国是真的后悔和难过的。而上辈子,李卫国还因为这事与他娘几乎成了陌路毕竟唐桂芳之所以会死,李婆子要负担大半的责任。唐桂芳生第四胎时是深夜,接生婆说唐桂芳难产要送镇上医院,却被李婆子阻拦了下来。李婆子的理由是唐桂芳已经生了三个了,这一个怎么会难产。
    可没想到,这一挡,就这样葬送唐桂芳的性命。
    如今叶秋是打定注意要干涉唐桂芳的结局。可这第一步就是要让李家分家,这样唐桂芳和李卫国才能自己做主,以后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因耽搁而出事。
    而目前这些事,叶秋最终目的是换一种方式,让李卫国提前面对没有唐桂芝的日子。只要他受不了,想来唐家接回唐桂芝,那么就一定会跟李婆子发生矛盾的。
    因为以李婆子的性子,肯定会觉得自己今日受了天大的气,对唐家更是会怀恨在心。可唐家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和交集,那她就会把这种恨转移到唐桂芳身上,然后就会拼命地拦住李卫国接人。
    可李卫国是一个成亲有媳妇的男人,并且这个媳妇八年来一直都温温和和,顺从自己的。他如何能适应没有媳妇的日子?何况还有二弟一家和乐地生活在眼皮子底下。所以,李婆子阻拦得越凶越好,这样李卫国最后反弹才会越大。
    叶秋满心期待着。
    
    第34章 连载
    
    叶秋和魏红芝正讨论着一道数学函数题目的解法时,吕建斌在门口晃悠一下,见魏红芝屋里有两人,立刻跨了进来。他边走还边道,“你们两个这几日都在干什么?听说中午都一起窝在屋子?”然后走进了叶秋和魏红芝坐着的桌子前,一屁股坐在一张竹编圈椅上。
    “正想找你呢。”叶秋把书在吕建斌面前一放,“这道题,我跟红芝姐有些争议的,我觉得应该xy轴……”
    叶秋才刚讲,吕建斌陡然站起来,拿起叶秋的数学书,吃惊地道,“你们竟然是在复习高中数学?”顿了顿,似乎回神,“什么时候开始的?你们怎么想起要复习这个?”
    说完盯着二人,心里却想着魏红芝应该不可能有关系的,否则有这样的关系,她早就回县城了。视线忍不住落在叶秋身上。
    “叶秋中午来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在看高中的书。不过,数学是最近才看的。我们就是想你跟着一起复习,我和叶秋有什么问题还能问问你。可前几日你老是大中午没人影,”魏红说完,又道,“对了,建斌,你理科怎么样?”
    吕建斌却是把书房桌子上一放,没有回复,只是扔下一句,“你们等等。”说完朝着门口大步离去。
    叶秋看向魏红芝,“怎么了?”
    魏红芝摇了摇头,“难道他是不愿意跟咱们一起复习。”
    叶秋摇了摇头,吕建斌的模样,看着不像。
    不一会儿,吕建斌领着个黑色的袋子走了进来,放在了叶秋和魏红芝的桌子,然后一屁股坐在了之前的竹编椅子上。他因为走得太急了,还有些气喘。
    叶秋和魏红芝疑惑地对视一眼。
    魏红芝站起来,打开了黑色布包。看着里面的东西,魏红芝惊讶地盯着吕建斌,“这……”
    叶秋上前一看,黑色布袋里面,竟然是高中各科的复习资料。当然,书肯定不是新的,资料上还有些读书笔记,有些边角也破损了。叶秋大致翻了下,资料非常全面的。
    “建斌,你哪来的?”魏红芝拿起一本资料问道。
    “这就是前几日去邮局拿的东西,我家里人寄的。”
    魏红芝闻言,有些欣喜地追问,“是不是要恢复高考了?”吕建斌家可是在b城的,听说家里条件也不错的,也许真的有隐私消息的。
    “你们怎么知道要恢复高考?”吕建斌不答反问。
    魏红芝看着叶秋。
    叶秋抿了抿嘴,心跳有些加快。
    叶秋原本怕高考因自己的重生会有变化,毕竟这辈子跟上一世还是有很多不一样了。可看到吕建斌拿出的高考复习资料。叶秋高悬的心慢慢地落了下来。她可以肯定地说,高考的事情一定是有眉目了。毕竟,以吕家在b城的地位,没有确定的事情,根本不会给吕建斌寄复习资料的。
    其实以吕建斌的家势,可以不通过高考就回城的。只是吕建斌当初在b城的圈子里,名声不太好,所以他若能以高考的方式回城,名声肯定能洗白。以后的前程也更宽广些。
    可叶秋知道,吕建斌虽然爱玩爱闹,但确实很聪明的。上辈子他就是以c城第二名的分数考上了b城的一所大学。
    不过,最让叶秋激动的是这些资料,上辈子秦国文带回去誊抄过的。只不过时间有些差异,是今年年底。而秦国文参加完高考后,还说多亏了这些资料啊,好多题目都涉及了。
    叶秋当时也没追问是谁的复习资料,只是没想到是吕建斌的。
    不过,叶秋心里有个疑惑。上辈子魏红芝和吕建斌关系也不错的。按理说,她应该是看过这些资料的,怎么她没参加高考呢?
    见魏红芝看向叶秋,吕建斌的视线也落在她身上。
    察觉到二人的视线,叶秋抿了抿嘴,道,“我下乡时,一个爷爷送了我一套高中的书,他叮嘱我在乡下,不要落下学习。他说,总有一天国家会拔乱反正的,到那时就是有识青年的天下了。”
    吕建斌也没在乎叶秋说的是真是假,指着书道,“这些是我家老头子寄给我,让我提前看看这些书。”顿了顿,认真起来,“我家老头子不会做无用的事,这高考的事情十之八九应该会有变动的。”
    魏红芝闻言有些激动,可随即想起唐伟勇前天说的事,激动慢慢褪去。
    “红芝姐,怎么了?”
    “我……”魏红芝有些不好意思,“我不知道能不能参加。”停顿一下,又道,“我要结婚了。”
    “我当这是什么呢!”叶秋吓了一跳,“我也是结婚了的呀。咱们先复习,说不定到时候已婚的也是能参加的。”
    “怎么可能!”魏红芝有些不信。
    “怎么不可能呢?”叶秋看着魏红芝,“红芝姐,你想想,咱们国家已经九年没有举行高考了。这其中有多少文化人啊,这些若是没有放弃学习,那可定比应届高考生强多了。而这些人中,结过婚的可定不在少数。我觉得国家如果真的恢复高考,应该不会放弃这些人的。”
    魏红芝想想有些道理。
    吕建斌听到叶秋的话,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竟然跟老头子的暗示差不多,老头子让自己在合适的时间,提醒身边结婚的和学识不错的人把高中知识复习起来。听了叶秋的话,吕建斌才知道是什么原因。想来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应考人,估计跟叶秋猜测的情形八九不离十。
    三人又聊了会,魏红芝建议列出一个复习计划来。
    叶秋举双手赞成,吕建斌可有可无地点点头。眼神若有似无地看着叶秋,心里琢磨这她说过的话。
    制定好复习计划后,村里上个时间也要开始了。
    吕建斌站起来准备离开时,魏红芝有些犹豫地问道,“要不要叫秦璐国文和建刚,程国他们一起复习。”
    叶秋准备阻止。
    吕建斌就已经开了口,“暂时不要,等消息传来后,可以把资料给他们誊抄。”
    叶秋连连点头,“红芝姐,现在虽然上面闹得厉害,那四人也被看押起来,可还没有确实文件下发,我们若出头让人复习高考知识,万一被扣了一个大罪名下来,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而下方文件确定高考时间到真正参加考试,这其中肯定有一段时间,咱们把资料借出去,他们誊抄一遍,记忆肯定深刻。”
    魏红芝点点头,然后和叶秋魏红芝一起走出了房间,关门,上锁。
    刚出院子,三人就看到秦璐慌慌张张地跑来,一下子拉住了魏红芝,“红芝姐,求求你帮帮秦大哥。”说着更是呜呜地哭了起来,“红芝姐,求求你了,帮帮秦大哥。”
    平时秦璐是一副眼睛朝天看的高傲模样,根本不会叫魏红芝姐的,今儿个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说事。”吕建斌皱着眉头不悦地道。心里却想着,上次自己去镇上,看到李国文有一封从s省寄来的挂号信。难道是那封信上说了什么?可即使信封上说了,秦国文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吧?
    秦璐对吕建斌老是看不惯很生气,可今日她要求人,于是忍住了,紧咬着嘴唇,可怜兮兮的模样。
    魏红芝心里也疑惑不已,连忙道,“你别哭啊,先告诉我秦国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秦大哥被民兵抓起来了。”秦璐连忙道。
    “怎么会被抓起来?”魏红芝大吃一惊。大队的民兵一般不会对他们这些人出手的,毕竟他们是接受再教育,而不是劳动改造的人。
    “我也不是很清楚,今日早晨秦大哥让我去代课。中午放学后,没有找到他人。村里找一圈后,听说他去了大队办公屋那边。我就赶了过去,刚好就看到秦大哥被民兵抓走,关进了祠堂。”秦璐满脸着急,“红芝姐,你是村里的记工员,我还听说你跟村长家的小儿子处着对象,你帮帮秦大哥吧。”
    秦璐不说最后这话还好,魏红芝好歹跟秦国文相处了快三年了,怎么也会帮他的,可秦璐最后那一句话让人听着很不舒服。况且她跟唐伟勇还并没有任何明确的关系,怎么在秦璐口里就变了味道。
    “红芝姐,求求你了。”秦璐抓着魏红芝的手臂苦苦哀求。
    吕建斌有些看不过去,一手捉住秦璐的手臂,在秦璐吃痛下一把拎开,冷冷地道,“别在这儿装模作样,好像全天下就你一人担心秦国文,咱们都是在见死不救一样。别踩着我们来抬高你自己。”说完,对着魏红芝和叶秋道,“咱们先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叶秋闻言有些犹豫,她这一辈子不想跟秦国文有任何牵连。可听到他被民兵抓走,心里却是有那么一点好奇。秦国文到底干了什么事情?如此一来,叶秋心里很矛盾。
    “走呀。”魏红芝不知道叶秋心里的纠葛,拉着她就走。
    秦璐擦干了眼泪,连忙跟了上去。
    此时临近上工时间,村干部已经出去安排大队工作了。只有新上任的村主任唐宗元坐在一张桌子前。见到叶秋几人进来,对着叶秋道了声,“五婶,可是有事?”
    唐宗元算是唐伟山一大家子的,辈分是宗字辈的,比唐伟山矮了一辈,所以称呼叶秋五婶。可唐宗元却比叶秋和唐伟山大了十多岁,乡下人讲究的是辈分而不是年纪。
    叶秋一时也不好意思称呼唐宗元的名字,毕竟他比自己大了近一轮的年龄。直呼其名,叶秋心里总觉得不好意思,连忙含糊道,“呃,他们有事想问问你。”说完,拉了拉魏红芝和吕建斌。
    “唐主任,我们想问下,秦国文到底犯了了什么事情,竟然被民兵关进了祠堂?”魏红芝连忙道。
    
    第35章 连载
    
    唐宗元看了眼叶秋,才想起她也是下乡的青年,想了想道,“秦国文同志要求我们村里开证明,他要回s省。可村里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所以拒绝了他。被拒绝后,秦国文同志情绪有些激动,所以才被民兵带走了。”
    秦璐听到秦国文只是因为情绪激动而被带走,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从外面冲进去,对着唐宗元道,“唐主任,我能不能去看看秦大哥。”
    唐宗元点点头,“能。去了之后,好好劝劝他,咱们村里也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他若想回城,要么给出城里用工证明,我们村里一定会出推荐证明。要么就好好在村里接受再教育,只要再教育合格,咱们村也会向上面推荐。”
    秦璐道了声谢谢后,转身就朝大队祠堂而去。
    魏红芝没有想到是这个原因,在秦璐离开后,看向叶秋和吕建斌,“他要回s省?难道是他家里出事了?”
    吕建斌摇了摇头,他虽然跟秦国住一个屋子,可对秦国文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是来自s省,家里父亲已经去世了,只剩下母亲。不过,他还有个姐姐和大哥,都已经成亲了。
    叶秋却没有注意到魏红芝看过来的眼神。她听了唐宗元的话后,一愣,唐家出事了?难道张爷爷把那些事情抖了出去。可张爷爷应该是明年才会复出的啊?
    叶秋有些疑惑,难道因为自己重生,提前了?想到这种可能,叶秋心跳忍不住加速,连忙追问唐宗元,“秦国文同志有没有说回去干什么?”
    唐宗元摇了摇头,沉默了片刻道,“不过,就算秦国文同志是家里出了事情,我们村如今也不会开证明的。”
    “为什么?”魏红芝有些不解。
    吕建斌和叶秋却若有所思。
    唐宗元不着痕迹地看了眼叶秋,思考着要不要告诉她们。
    如今的唐家人里面,有出息的就算是五叔唐伟石了。他进村干部班子时了解,唐伟石如今已经是军官了。士官和军官的区别在于,军官只要有军功就能往上升职,而士官当得再久也是士官。就像前任村主任,十几年征战,到头来说退伍就给退伍了。但军官就不一样了,军官退伍叫转业,地方要给安排对应职位的。
    而上面公布的事情现在虽然算秘密,可过不了多久大家都会知道的。
    权利衡量一番后,唐宗元还选择告诉叶秋三人,“如今各省下乡的知识青年情绪都有些浮动,所以这段时间,上面要求禁止这些青年外出活动。就是你们最远只能到镇里,去县里就要介绍信了。”
    叶秋心里猜测到了一些。
    魏红芝只是一时没想到这上面来,毕竟唐伟勇在县里国营饭店上工,回来时,也跟她唠叨过的,只是没想到现在形势竟然这样严重起来。
    “好了,你们也回去吧。”顿了顿,唐宗元提点道,“以后有什么事情,也不要参加去。安安分分地待在村子里,时间到了,你们总会能回去的。”其实这话是说给叶秋听的,他担心那股风气传到这边时,叶秋冲动之下也跟了去。
    三人道了一番谢后,出了村干部办事处。
    魏红芝和吕建斌要去大队祠堂看秦国文。叶秋却不想去了,心里一直琢磨着秦国文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秦国武倒台了?
    这样一直想着,以至于上工的时候还心不在焉的,用锄头挖土豆时,挖碎了好几多,惹得计工分的频频说着叶秋。
    “弟妹,你怎么心神恍恍惚惚的?”姚小兰这一次和叶秋一组,看到她明显不在状况,担忧地问道。
    “大嫂,没事,没事。”叶秋回过神来,自己对秦家的事,竟然一时魔怔了。
    其实秦家发生什么,都与她无关了。秦国武倒台自然是好事,这样秦国文这辈子肯定不会像上辈子那么顺遂了。秦国武不倒台,也跟她没关系。毕竟,这辈子她跟秦国文已经没有任何牵连了。
    想到这里,叶秋把秦家的事情放置脑后,认真地干起农活来。
    如今村里开始挖着土豆和收割冬黄豆了,这里的土豆俗称洋芋。土豆和冬黄豆都是去年春节前种下的。挖出来刚好填补如今没有菜的时节。土豆可炒可煮着吃,黄豆则可以发豆芽,做豆腐等等。村里也公布了,土豆挖完后就要准备分粮了。
    建设村分粮食是半年分一次。上半年麦子收割后空闲时分一次,下半年稻谷收割后分一次。上半年分的粮食主要有麦子,土豆,冬天做的干菜等等。下半年分的比较多,大米,玉米,花生,各种豆类,蔬菜,红薯等等,还有一些水果之类的。
    这上半年的分粮虽然种类少,可村民却翘首以盼着。毕竟去年下半年分的粮食吃到现在,好多家庭已经吃完了,都在借粮过着日子。这一次分粮刚好接上,所以最近村民干起活来非常有劲的。
    叶秋今日挖的这一片地是沙地,不用费太多劲儿就能把土豆挖起来,有时直接手一扯土豆藤就能带出沙地里的土豆。而大家干活又齐心,所以很快就干完了今日的活计。大家把土豆放到村里粮库后,叶秋和姚小兰一起回了家。
    家里这段时间的洗澡水都是唐桂芳的大女儿李夏红带着妹妹李冬红烧的,两个孩子懂事得让叶秋非常心疼。叶秋刚进屋就看到他们准备烧水,连忙上前帮忙。舀水事却看到缸里的水已经快到底了,于是准备拿桶挑水。
    出了门,叶秋看到姚小兰背着背篓出门,“大嫂,还要去干啥子?”
    姚小兰左右看了看,悄悄地上前,“我准备去茶山采点茶叶,你要不要去。”
    叶秋闻言,准备应道好。却忽然想起姚小兰的处境,“大嫂,太阳都快下山了,明天早点去吧。”
    “你大哥今日在茶山那边和爸一起砌田坎,出工前就说好的,我下工早就去茶山等他。”
    叶秋闻言了然,连忙道,“那大嫂自己采吧,现在采的茶叶只能做成红茶了,我还是喜欢春茶做的绿茶。”
    姚小兰闻言点点头,好多人都喜欢喝绿茶的,于是背着背篓朝着山上快步走去。
    其实叶秋是说的是反话,她很喜欢喝红茶的,特别是建设村后面茶山的茶做成的红茶。口感滋润醇厚,初尝微微苦,但回味却隽永甘甜。只是采茶和制作红茶却是个辛苦的活计,她怎么能要大嫂的呢。何况大嫂这么偷偷摸摸的,是为了采茶给她父亲的。
    叶秋上辈子在农村时,第一次品尝的就是姚小兰父亲做的红茶,一喝就喜欢上那微苦却回味甘甜的味道。后来,一个人也慢慢研究起来做红茶。有一次做茶时,被姚小兰父亲看到后,指导她做了一番。做出的味道虽然赶不上姚大叔,可自己喝喝也还行的。后面十多年的钻研,叶秋的技术也算是很好的了。
    但跟姚大叔比起来,叶秋知道自己还是差一大截的。
    毕竟姚小兰父亲小时候就开始学做茶了,那手艺可是祖传的。
    乌渡镇的红茶虽然在全国没有名气,可在过江县范围内还是有点名气的。而乌渡镇的红茶又数姚家沟的红茶最出名。姚家沟就是建设村背后茶山的另外一面的一个山坳里,那里以前也是一片的茶树林。全都属于姚小兰家所有。姚小兰的父亲也因家里的茶林,受过批判,住过牛圈,带过高帽。有一段时间,姚家成了过街老鼠,人人打骂。
    后来华国打击富农地主运动中,茶林归于国家。而姚家成分也定为了地主。接着没过多久,华国大搞粮食生产运动。姚家沟的茶树几乎全部被摧毁。
    人们对茶叶的观念也有了变化,起了轻视的心理,总觉得不能饱肚子,留着也无用。不过也有这个年代的局限性,毕竟商品经济不流通,很多东西即使有也难以卖出的。所以建设村后面的茶山,村里只采采春茶,然后买到国营铺子里。春茶过后,村里人若想采摘就可以去采了。只是这时候,村里温饱都难解决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想要去采茶的,毕竟做茶也很麻烦的。尤其是春茶之后的茶叶,随着天气变热起来,这时采的茶叶最好是做成红茶才能长久放置。但制成红茶的步骤比绿茶复杂多了。
    不过,姚小兰能嫁给唐伟石也是因为采茶的事情。
    当年姚家那种情况,姚小兰一直无人提亲。
    毕竟姚家的成分是地主,谁敢取?取了姚小兰,那么家里别想安宁了。因为姚家是地主成分,当家人时不时要被人拎出来游游街,戴戴高帽,让人指指点点。而姚小兰作为姚家的女儿,肯定也会被连累。
    更为难的时,那个时候是推荐上学。贫农只要有钱就可以上,中农富农找找关系也可以,可地主成分就有点难了,基本不会给念书的。于是姚小兰在那样的情况下被人嫌弃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姚小兰也心慌起来。
    而姚小兰的父亲虽然受过苦,可对红茶还是情有独钟。姚家沟没有了,于是让姚小兰到茶山采,自己在家悄悄做着喝。于是姚小兰常悄悄上茶山采茶,有一次,被唐伟石遇到。生怕被唐伟石告到大队,自己会被游街戴高帽和批判,于是抱着唐伟石就哇哇大哭起来。
    唐伟石憨厚老实,也从没跟一个女孩子亲密过,一时愣住了。然后惊醒后就连忙保证不会告诉村里。
    后来姚小兰遇见几次后,就主动靠近他。等到打听到他家情况后,直接赖上了他。
    唐家那个时候也是穷得铃铛响,再说周菊自己身份也特殊,对姚小兰也有些怜惜,所以就同意了这门亲事。所以姚小兰嫁过来快十年了,虽然有点小心思,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如意之处,但对周菊还是很感激的。
    叶秋看着姚小兰的背影,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去采点茶叶做成红茶喝喝。
    挑了两担水后,叶秋准备休息一会儿。却看到邮递员同志背着个军绿色的包朝着她笑嘻嘻地走来,边走边道,“叶秋同志,叶秋同志,有你的信和汇款单。”
    
    第36章 连载
    
    叶秋听到邮递员的话,心里激动不已,连忙跑了上去。
    可刚拿到信封时,叶秋就看到唐传河拿着锄头站在公路边。唐传河明显是听到邮递员的话了,正看着叶秋和邮递员,眼里虽然没有露出什么情绪,可叶秋突然觉得有些心虚起来。
    此时,村口也有很多人上工回来,都听到了邮递员的话,纷纷注视着叶秋。有的心里嘀咕着,这个城里来的小姑娘真是厉害,短短几天的时间,竟然让唐伟山把钱都直接汇给她了。原先羡慕周菊和唐传河找了个城里媳妇的,心里却是幸灾乐祸起来,有的甚至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望着唐传河,看他会不会不高兴。
    “叶秋同志,请尽快带着村里开的身份证明到邮局里领钱。”邮递员同志好心地提醒叶秋。
    叶秋连忙对邮递员同志道谢。
    邮递员笑笑就离开,朝着下一家人走去。
    而叶秋和邮递员说话的时间,唐传河已经下了公路。
    叶秋见邮递员离开后,虽然有些觉得窘迫,可还是把信封放进口袋里后,上前拿唐传河的锄头,“爸,娘今日怎么还没回来?”
    唐传河腿脚不方便,也没跟叶秋客气,把锄头给了叶秋,“你娘割了些草,在后面,一会跟你大哥和大嫂回来。”
    一听说跟大哥大嫂回来,叶秋心里就了然了,肯定是去采茶了。
    说着话,二人就朝着唐家走去。看热闹的人愿望落了空,失望地进了村子。
    唐传河看到院子里的水桶,又看了看叶秋单薄的背影,朝最左边的屋子叫道,“老三,老三,出来。”
    刚下工回来,屁股还没坐热的唐伟田从屋里冒出来,“爸,怎么了?”
    “缸里的水没有了,你赶紧挑两担。”唐传河皱着眉头道。
    “好。”
    叶秋拿着锄头走在前面,所以就先进屋放锄头去了。听到唐传河的话后,连忙出来,见唐伟田已经挑起了木桶,“三哥,我能挑的。”虽然这一世的身体还没适应,可叶秋确实是会挑水的,不会挑水的,扁担是会从肩膀滑下去的。
    “你会挑什么,肩膀都没磨平,扁担不稳怎么挑?”唐传河道,“让你三哥去挑。”
    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