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僧帝传-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属下基本上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那就是,那个墓,很可能是在黄鹤楼之下!”

此话一出,吴不成跟赵梦瑶都是非常吃惊的。

黄鹤楼下面有墓,还是先秦时期的墓,这个实在是……

“可能吗?”赵梦瑶眉头紧皱,实在是有些想不通。

“……”吴不成不讲话,对于常大哥他是很相信的,再加上,他以前对黄鹤楼什么的也不甚了解,底下有个墓,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毕竟是当过和尚的人,某些方面就是厉害……

常有为接着说道:“属下的推断是这样的,建造陵墓,多看风水,龟蛇二山风水极佳,就说那位赖神医所在的鲁肃墓,也是个好地方,当然了,眼下还不确知鲁肃公到底在不在其中,很多只是传说。但,也能看的出来,此处的风水是不错的。

而要建一些个别的东西,就说如黄鹤楼这样的所在,那自然也要仔细的研究风水,若是不重风水,那这楼恐怕……我们当下都如此,更别提先人了。

此楼是在三国时候建的,鲁肃公的墓就在对面,这恐怕是有一定的讲究。

那么,既然都讲究风水,而鲁肃公的墓在对面,简单的来想一下,龟蛇二山这么两个地方,会有许多风水很好的所在吗?

所以,属下大胆猜测,也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赖神医要找的墓,就在黄鹤楼左近,甚至有可能正在其下,那么……”

最后这话,常有为没有说出口,但意思已经很明白的了。

很可能,当初建这个黄鹤楼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那个墓,毕竟不管怎么建东西,那都是要开挖地基的嘛。

而眼下,那个黄鹤楼已经是千古大名的所在,而且正好是当今闻名天下的紫阳书院的所在呀。

原来,我们这次恐怕不是盗墓那么简单……

第一百六十六章一刺之威!

中京,承天殿。

“陛下!金陵附近各州各县都已经开始施行新税法,百姓都称赞陛下皇恩浩荡!”

“陛下,齐鲁之地的税银应该明天就运到了,这可是非常少见的呀,都是陛下督税有方。”

“陛下,川蜀的税银也是如此,而且川中官员尽皆表示,新税法深得人心,不光是百姓们高兴非常,便是商贾大户那也是积极踊跃。”

“陛下……”

坐在龙椅上的赵乾元,听着下面来自大臣们的讲说,他的脸上舒展了许多,原本已经是有些沟壑的脸,也似乎平坦了,整个人都见轻松。

要知,税法之变,惊天动地,纵观历朝历代,税法往往是一朝之兴衰关键,而今日,自己变法成功,这大齐天下,无论是怎么看,似乎都要平稳顺当的延续下去了。

去了朕的一块心病!

税法税法,谁还不知道这其中的重要?

而眼下,赵乾元大动干戈,特别的是重用唐襄龙这个年纪最轻的阁老,其决心之大,可见一斑。但这个变革也绝对不似想象中那么简单的,这其中定然要想许多的招法。

谁愿意坐以待毙?

谁愿意平白给别人钱?

就说之前,天下九道,自己的七个儿子各有一道,大儿子福王还好办,这个家伙是没救了,也好就在自己的身边,可是其他的几个儿子,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那一个个的……最特别的是,赵乾元还允许这些个儿子养兵,这可是让人最是看不懂的一件事。

当年帝国内乱,缘何而起?

还不是各路藩王手上有兵,不然如何能动的起来?

要说藩王之祸,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想来只要一招也就能解决,便是藩王不能养兵,他们没有了私兵,那不就无法作乱了吗?

可是,赵乾元好似不懂一般,依旧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养兵,这让太多的人都看不懂了。

其实……

兵算什么?

养兵最需要的是钱!

若无银钱,那些个兵还能如何?

银钱哪里来?

以前的税法里,虽然各路藩王也不能自己截留税银,可是,大家心照不宣,藩王与地方上的士绅商贾合作,这个钱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进入了他们的口袋。

至于吴家那边,他们倒是光明正大的从中截留,借口也简简单单,就是要养兵嘛,要防范北方蛮族嘛。

可是现在,税法之改最大的好处便是在这里。

对大户士绅商贾他们动手,那么这些个藩王就直接受到了损失,这其实才是赵乾元最想做的,而到了这一步,那之前所养的兵,嘿嘿嘿……

若是想继续从军,那就来禁军吧。

赵乾元一早就都已经想好了,甚至一切都已经有了把控,只不过,这税法之改还有一些个地方,那就是,细处可如何搞?

出主意,说点子,这事儿是最简单的,只要脑子不太笨,那就都会,人嘛,总是能想到各种招法的,可是,要如何来把这些个招法给实施的好呢?

就说眼下的这个税法,向大户征税这谁都懂其中的好处,可是怎么才能施行下来呢?

“皇爷爷,孙儿觉得,襄龙公虽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亦是知难而上大豪杰……可是,便有这般的豪情壮志,却也少一些个手段。孙儿倒是想了一些个不入流的小计,还请皇爷爷观瞧一番,若是说的不好,皇爷爷可别骂孙儿。

第一,襄龙公定然要下江南。

江南富庶之地,税之大户繁多,也最是艰难。

那么,孙儿就想,不如在江南这里做上一场。

襄龙公浩然正气,那么,自然就有人要谋划刺杀于他,可我们干嘛非要等有人来呢?不若我们自己就策划一番,一方面,也是解除了襄龙公的危险,所谓引蛇出洞是也,可以通过这么一场,消灭要暗害襄龙公的人。

另一方面,襄龙公被刺,那若是死了,自然我们的新税法功亏一篑,日后也无人敢再为皇爷爷谋算什么了。但是,若襄龙公不死呢?

想来皇爷爷就明白,若是经历了一番刺杀,襄龙公还不死,那么,孙儿敢说,天下各道都会乖乖的把税银给交上来,没有人敢不从。

道理,皇爷爷自然懂,孙儿就说些……

祝皇爷爷心想事成,寿比南山。”

赵乾元不禁就回想起之前收到的一封迷信,便是自己最喜欢的孙女瑶瑶的,而瑶瑶在其中便说了这么一个办法。

刺杀!

假意刺杀唐襄龙这位钦差,而实际上是保护唐襄龙。

而只要钦差不死,那么,天下各道都会把银子给乖乖交上来,那么,税法之变也就成了。

真个好办法呀!

赵乾元一见这个迷信,心中就高兴的不得了,可同时也有些无奈,瑶瑶怎么就不是个男孩子呢?

瑶瑶若是个皇孙,那现在赵乾元就敢立太子,宁王就是太子,未来就让瑶瑶来登基大宝,咱大齐这江山也就真个千载万年了。

这里面的道理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一般人很难看的出来。

最简单的一点,唐襄龙如果不死,那么谁还敢违抗新税法吗?

谁违抗新税法,不就是等于再说,自己跟唐襄龙这位钦差遇刺有极大的关系吗?

这是最明显的了,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赵乾元真的是……哎,瑶瑶怎么就是女孩子呢。

无奈归无奈,可是这接下来还要做一些个事情。

“钦差,身子可好?”赵乾元问。

那大殿上的诸位大官自然很是积极。

“回禀陛下,钦差大人的伤势已经无碍了。”

“陛下,这全仗了武当弟子李青虚,此人追上了那位什么驯兽师,一番狠斗之后夺回了解药。”

“甚好。”

“陛下,此番钦差遇刺,武当有功呀。”

“嗯,他们还想修什么大殿?”

“陛下洪恩浩荡。”

唐襄龙大难不死,这是天下人都看的到的,而天下人自然也是看不到,赵乾元跟赵梦瑶已经做好了打算,一切都算计到了。

而那位李青虚……其实,任谁也想不到,锦袍珍兽师是赵梦瑶的人,便是赵乾元这个皇帝也不知道。

于是,自然的,唐襄龙安然无恙,但这接下来,他可要去哪里呢?

“钦差何时回京?”赵乾元觉得唐襄龙已经不错了,可以回来休息一番。

可大臣们都言道。

“这个……”

“实在是有些不知道呀。”

“唐襄龙……臣有本!”

“讲!”

“算日子已经快到重阳了,臣所知,汉口紫阳书院每年会有重阳诗会,说是诗会,但其实总是讲一些个文论,多有大儒在场。这一次,臣以为,钦差大人恐怕会沿江而下,参与一场这个重阳诗会。”

“哦~”赵乾元一听,大概的也就明白了。

想来,唐襄龙很可能是去那里,重阳诗会是很有名气的。

汉口大江交汇之处,四通八达,自然就有许多人熙熙攘攘,这其中书生举子也是数不胜数,重阳诗会天下之名,许多书生都会在这个诗会上谈诗作对,还有发表文论,对天下之所见有何心得,都可以讲说。

而那唐襄龙是大齐帝国最为年轻的阁老,那么,这里自然就有一个大问题。

他门生不够,说穿了,就是自己的人脉还单薄,若是能从这个诗会中遇到几个自己能看的上眼儿的举子,那么,他唐襄龙日后,没准就可以搞出个唐党来。

不可结党营私,这是千古以来朝廷的规矩,但很可惜,赵乾元非常的明白,你越是叫人不可以做什么,那么他们就是要做,因为不做的话,更加的麻烦,更加的难办。

唐襄龙羽翼未丰,又如何继续推行税法之变?

所以,这个事情,赵乾元觉得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好。

而此时,唐襄龙正在蛇峰山之上……

第一百六十七章重阳诗会

黄鹤楼,经历千年风雨,自然需要许多修葺才可屹立如初。

当今的这个千古名楼,更是因为四十多年前的战火而老早就面目全非,现今的这个巍峨的大楼,是二十年前修复的,自然的,也是动用了大量的财力,并非易事,这才有今日恢宏之气势。

相传,当年修造黄鹤楼,乃是东吴孙权抗曹魏所用,其中还有周郎宴客的故事,此楼当年的意义恐怕就是在于曹魏来犯,而东吴军校可以从高楼之上发箭迎击了。

而后来,功用发生极大变化,东吴终被曹魏吞并,再也无需发箭了,那么,这么个楼,风光自然极好,南来北往的大家都在此汇聚,以江风送酒,吟诗作对都能多上三分气势。

今日正式九九重阳,此节本有登高一说,而眼下,占据此楼的紫阳书院,更是有一出,办上个诗会,品评书生举子们的佳作。

本来只是江北江南左近人物常来,可渐渐的名声越来越大,这气象也是越来越足,自然的也吸引了好多远方的学子,甚至有不少人不远千里游学而来,得先把脚力跟时日给算准了,若是错过了这一会,可就太让人神伤了。

眼下,于重阳登高,还可参加诗会,结交天下名士,这黄鹤楼自然就是人山人海,甚至是彩旗飘飘的架势了。

“我淮左书院今日要名扬黄鹤楼!”

“怎么可能?我江右名士辈出,竖子安敢妄言!”

“少来,我川蜀大地人杰地灵……”

“别扯了,谁有我孔孟故里更谙圣人之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便是这些个书生也有争强好斗之心,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其实就是大哥别笑话二哥。

各路的书生齐聚,好似分了几多的门派,更有不少真的是要挂佩剑,颇为英姿飒爽,走路都有风。

遇到了熟人就打打招呼,遇到了不熟的那就结交一番,正所谓,南来北往都是客嘛。

“这两位老弟,看着面生呀,可是外地来的举子?”

“这个……”

“对呀,我们都是江都人士,老早就听闻这黄鹤楼的重阳诗会,向往已久,游学到此,怎么能不进来看看?”

这边厢,一个卖杂货的老汉见到了两位学子,便攀谈上来,显然是想让自己的生意开个张,别看眼下这人多,可是也要分卖什么,那卖大碗茶还有瓜果的,自然就生意兴隆,可是想这位卖针头线脑的,真就不怎么样了。

但,为何这诗会门前要卖针头线脑呢?

那两位书生也有此一问,这老汉便答道:“两位有所不知,眼下这是学子居多,可是等诗会开始,这些个学子都到了那黄鹤楼里面,那老汉的生意就来了。”

“哦~”其中一位学子就明白了,“感情,之后就会有许多的姑娘云集此处喽?”

“正是如此。”那老汉相当得意,接着又说道:“这不是有说法嘛,叫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紫阳书院平时也没这么严,可这个当口来的人太多了,所以,姑娘们自然就挤不进来,也不能挤呀,对不对?那得多失礼?可是,就诗会中的这些个书生举子,那还不是天天的被大姑娘小媳妇的惦记着?别说那出名的了,便是那些个在诗会中败北的,也有的是人要,诗会之后,做媒的婆子们最是忙碌了,就跟抢人一样。”

这老汉算是深知内情的,本以为这么一说,那就算是不得两句赞,也多少会聊的下去,展开话题,可是……

“哼!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那都是曲解圣人之言!”这其中一位书生的脸色……

“好了,好了,别管什么德不德的了。”旁边的那位赶紧拉住。

那老汉好生尴尬,但还好,旁边的那位还是比较知道礼数的,心肠好,说道:“这里的东西似乎还是不错的,做的很精致,这个雕花还不错,这个钗可是金的?”

那位书生拿起了一只黄色的钗子来,老汉一见,知道没准有生意了,便赶紧说道:“老汉这里哪有什么金钗,公子可切莫说笑了,这是个铜的。”

钗子可不是随便戴的,金钗那只能是皇家人物或者是当朝一品那样的人才能用的,旁人最多也就是银钗,至于铜的也是有身份的人才可以的,一般的人家顶多也就是戴个铁钗,或者干脆草木棍子插一下就行了。

“这……”一听不是金的,那位好心的书生就很是犹豫,他其实也不知什么人要戴什么钗,只是想着,若不是金的,恐怕……

“铜的就铜的喽,反正只要是你送的,我都喜欢的。”可是,之前那位脾气不好的书生,却一把将这铜钗给拿了过来,好生端详。

“好,好。”那位好心的书生便直接对着那卖杂货的老汉问价钱了。

“这,这……”那老汉僵硬至极,好半天才报出个数来……

为何僵硬?

这分明是两个男子,如何能不僵硬?!

不光僵硬,这卖杂货的老汉还想提前收摊了,今次的这个重阳诗会……有妖孽呀!

其实,这两位书生,便是吴不成与赵梦瑶,他们真的不是两个男人,只不过那老汉并不知情而已。

而且,不光是那老汉不知情,便是此时来个认识他们二人的,那恐怕也是不知情的,此时的他们已经换了一副模样。

这一身的书生装扮,可是花了不少的银钱,吴不成倒是不在乎,这衣服也就好办,可是,他们现在模样也是变化了。

吴不成变成了一个国字脸浓眉大眼的书生,他本来身材偏高,也比较精壮,配合这一副面容,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而赵梦瑶则是一副清秀书生的模样,她本是个女子,扮作了男人自然就矮上许多,面容改了一下,做清秀状,颇有江南书生的味道。

能如此变化,全都是借了赵梦瑶之力。

当日吴不成与赵梦瑶、常有为三人一起来到了这个蛇峰山,可并没有马上就去盗墓,实在是因为这次似乎不太好办,墓上有一座黄鹤楼不说,这里还是一个大大的书院,人来人往的,可怎么行事?

但赵梦瑶还是有办法的,她当时就讲,不如等上三日,三日之后便是重阳诗会,那么,到时也就可以动手了。

至于如何动手,吴不成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娘子’太过聪明,便听着好了。

眼下,二人扮作了书生,而常有为本来也是个书生,他也是如此装扮,但却往别处,做那‘倒斗’的准备了。

到底如何,吴不成真个不知,但眼下都是这般,这次盗墓说到底是为了给赵梦瑶治伤,她总不会自己耽误了自己吧?

没多久,便听到支呀呀一阵牙酸的声音,紫阳书院的大门开启,这外来的书生才能入内。

便在此时!

“天下书生且慢!今日重阳诗会,实在是人数太多,我紫阳书院虽然好客,可无奈地方太小,所以,只能是让许多人置身书院之外了。但,大家不要着急,能进入书院者,当为好学先进,为有识之士,是以,出一题,答对者,便可以进入书院当中,登临黄鹤楼,答错者,就请回吧。”

竟然搞了这么一套!

“怎么回事?”

“这怎么了呢?”

“今次怎么不一样了呢?!”

许多的学子都很纳闷,但有的人似乎也是想到了。

“听说内阁大学士,钦差大人唐生唐襄龙到此。”

“莫非……”

“差不离呀。”

那刚刚宣读规矩的紫阳书院之人接着又说道:“此题,乃是内阁大学士唐生襄龙公出的,题目在此,大家听仔细喽。

圣人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题……就这样的完了?

好多的人,都跟之前那个老汉差不多的僵硬了起来。

第一百六十八章入得门来

黄鹤楼上,面朝大江,远处龟峰山清晰可见,景色宜人,凉风习习。

有两人凭栏对视,面带笑容,都是三十多快四十的人物了,只不过,宽袍大袖,文人雅士的风范,却让人无法鄙视。

其中一人开口道:“襄龙兄此番来黄鹤楼,真的是给了我紫阳书院好大的面子。”

襄龙兄,自然就是唐生唐襄龙,当下便笑着回道:“正浩兄,此言差矣,今番前来,本官是做要什么的,正浩兄肯定早就已经心知肚明。”

这让人,其中一位便是内阁大学士钦差大人唐襄龙,而另外一位,则是紫阳书院祭酒,孙亮孙正浩。

孙亮孙正浩乃是当世大儒,不光极善诗词歌赋,而且文章也是厉害的很,更兼经史子集无一不通,当世很多人都对他是推崇备至。

而眼下,两个人,一大儒,一高官,绝对是同根生的,却似乎有些气氛不对。

这都是因为唐襄龙所说的,实在是太过直接了点儿呀,若以文章而论,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绝对没有任何噎着藏着的。

“哈哈哈……襄龙兄还是那般直率。”

“没办法,时不我待,天下之局变化奇妙,若是我慢了,那别人就快了。”

孙正浩跟唐襄龙两个人这一番看上去是闲聊,可其实绵里藏针,端的是厉害。

唐襄龙直言自己是来挑人才的,虽然没有一句是说的这个,但是,今日可是重阳诗会,他唐襄龙怎么就如此巧合的来了呢?

最关键的是,那个‘入门题’还是唐襄龙给出的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就这么一句话,没错,这是圣人之言,可是,就这么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是要解说这圣人之言?

还是要解说之下,再讲自己的道理?

反正,怎么想似乎都可以。

所以,此时现身,再加上这一题,唐襄龙喧宾夺主之意,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

那孙正浩可如何接招呢?

“襄龙兄,莫非是要为你们杨党来增加基石吗?”

“哦,杨党是什么党?”

孙正浩一问,唐襄龙却很是奇怪。

这……

“莫非,襄龙兄真的是要为这大齐天下,舍弃一己之私?”孙正浩脸上的笑意都不见了。

要说这话也好奇怪的,可是唐襄龙听完便笑道:“要说,也不是没有一己之私,本官也有想当多的想法,其中自然有许多是为了自己着想,甚至还不少,特别的,本官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儿日后有个好归宿吧?哈哈……但,这一切并不与本官所做相违背,本官正是知道,这天下太平了,咱们大家才有好日子,不光是老百姓,便是本官,便是本官的孩儿,那都是这般……正浩兄,不知你听明白了吗?”

孙正浩听完,脸色多少有些愧意,但马上便说道:“襄龙兄浩然正气,让人钦佩,其实道理很简单,可真正能这么做的人,少之又少!好!我孙正浩也不多言,襄龙兄想要谁,那都没说的,而且,这也是紫阳书院的荣幸,哈哈……”

“多谢正浩兄。”唐襄龙拱手一拜。

这二人对话颇为怪异,但其实内里却讲了许多,这唐襄龙来紫阳书院,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挑选一些个良才,似乎要破格提拔,为朝廷效力。

而这个目的,孙正浩其实非常的明白,便讽唐襄龙是为了杨党添砖加瓦。这个杨党,自然就是指唐襄龙的老师,当年的阁老杨慎这一党了。

所谓结党营私,在儒生眼中那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只要到了朝中,不结党营私的,往往都会下场很惨。

而且,孙正浩非常的明白,此时唐襄龙为何如此心急,甚至要甘冒结党营私的名头来找人才。

变法!

唐襄龙此时正在变税法,可这却是最重要的变法,历朝历代,变法之事无比凶险,别说走错,便是全都走对又如何?

最后主持变法之人,没一个落得好下场的。

孙正浩确实很佩服唐襄龙,竟然敢承担如此重则。但变法还有另外一个关键,那就是,人!

得有自己的势力,得有自己的助力,不然别说变法了,就算是自己想要做什么也做不了呀。

当年王安石主持变法,其中好多事情大家说起来都是觉得可笑,就说好多的人,被这个王安石给提拔起来了,似乎都是支持变法的,可是到了后来,这些个人一个个的又出来大骂恶批新法,让安石相公难堪不说,还搞的有宋一代乌烟瘴气。

那后来的大奸臣蔡京等,可都是变法一系的,而且后来还出了一个贰臣册,就是指他们前后不一的。

但,好笑是好笑,可如果孙正浩也在当时,也是如王安石那般推行变法,孙正浩又能如何做?

自然是能找谁就找谁,只要他有能力,就算是没能力又如何?

只要人多势众,在朝廷上可以帮自己,那为何不笼络到自己旗下?

眼下的唐襄龙就是要学安石相公,不学也是不行,也是没办法。

而孙正浩后来听唐襄龙所说,自己是心系天下,以天下为重,他便真的信了。

也不由得孙正浩不信,唐襄龙这样的人,绝对不是笨人,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变法之人的下场呢?

所以,若是真的有人愿意跟着襄龙相公变法,那就去吧,就算是自己这紫阳书院,就算是咱们紫阳书院跟襄龙相公不是一路的。

杨党,杨慎本是霸州人,紫阳书院这可是在江南,大家本来就尿不到一起去嘛。

但,确实也很佩服唐襄龙……

可那道题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

“你?行不行呀?”

“这个……圣人之言中比较常见的了,似乎课业上,先生们都讲过的呀。”

黄鹤楼外,一大堆书生交头接耳,这边入门题已经是出来了,那么,这个题可怎么答呢?

有个人出来要试试,看这位,一脸的清秀,但脸型不太好,好似弯弯月牙,即下巴怪怪的,可是,不能以貌取人,所以,大家就都……

“好哎,就让这个家伙出去试水,我们看着就好。”

“啊?这……”

赵梦瑶跟吴不成正混在人群中,见有人出来要挑战题目,那赵梦瑶还是很老道的。

“不要心软,我觉得这个题一定有玄机。”赵梦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出一把小扇子来,掩口对着吴不成讲道。

“哦,哦。”吴不成莫名的脸红,赵梦瑶吐气如兰,丝丝热气打在他的脸上,让他感觉……此时两个人是两个男人呀。

感觉怪,真的怪。

但那边已经是说答案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应该解为,让百姓劳作,这便好了,至于让老百姓明白些什么,却是不用,嗯,就是这样。”

这位清秀的,下巴有些怪的书生答案一出,现场就比较的安静了。

“……”没人说话,但似乎很多人都在等着什么,当然了,也有人在心里……

“哈哈哈……”赵梦瑶不光是在心里笑,干脆就是在吴不成的耳边笑,不好意思,不能笑的太大声,不然太显眼了。

“这……有什么可笑的吗?”吴不成实在是很尴尬。

赵梦瑶笑道:“那家伙,无知者无畏,简直是太让人……哈哈哈……”

吴不成听完却道:“我也不太清楚这一句。”

这话,真的是充分暴露了吴不成的实诚。

但赵梦瑶却说道:“你以前是个和尚,不知道也没什么,可那位不一样,那么大年纪了,圣贤书估计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其实,那位的解释,确实比较的粗鄙,可是,如此解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有人还因此引出,若想天下太平,便需要百姓愚化。

那么这个回答……

“请回吧。”

直接就这么的给否了!

“啊呀呀,怎么可能……”那书生还待说什么,可是马上就有人过来把他给拖走了。

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许多的书生都是大眼瞪小眼,按理来说,那书生的解说有些道理呀。

可是这个时候,赵梦瑶却在吴不成的耳边小声的说了几句。

“真的行吗?”

“试试喽,反正我们又不是来参加诗会的。”

吴不成听完,便觉得也没错,便走上前去,对着那个守门的讲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一顿一挫的,这句圣人之言就被吴不成给念出来了,而且,这就完了!

这就是你的答案?

“哈哈哈……”好多的学子都是笑出声来了。

因为这没解呀,完全的没有解呀,这叫什么答案?

可是,却在此时,那守门之人笑着说道:“请进!”

这……

第一百六十九章妙题

“啊!?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

“是呀!怎么这样就让进去了!到底是何道理!?”

“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对呀!对呀!”

说群情激愤也不为过,此时黄鹤楼外,无数的莘莘学子都发出了愤怒的吼叫,实在是让人气愤不已!

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怎么就让他进去了呢?

是呀,吴不成他自己……

“这是为何呀?”实在是不解,只好问问身边的赵梦瑶。

“哈哈……”赵梦瑶用小扇掩口笑个不停,“对那位小哥说,把我也带进去。”

啊?还有这样的要求?

吴不成本来不想说的,但是之前赵梦瑶的计策竟然一下子见效,他眼下自然也就再试试呗,于是便对着那个守门人道:“这位是我朋友,可否一起进去?”

简简单单的一句,让人实在是有些觉得……这可能吗?

“当然可以。”

竟然又可以了!

“这,这,这……”

“怎么可以这样?!”

“到底是怎么了!?这个题到底是搞什么的?还能带着别人一起?”

众书生再次难以压制心头的怒火,但不过,马上的就有那膀大腰圆的出来耀武扬威,想来是紫阳书院临时找来的护院,这帮书生……都又回复到了心平气和的境界了。

而吴不成则是跟赵梦瑶进去了,这个时候……

“我来!”有书生马上就站出来,然后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