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僧帝传-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王一听,心中自然也是明白的,可是,他考虑的是另外的东西。

“先生,陛下对我们吴家一直是很忌惮,本王私自用兵,那陛下如何看待本王?”

张茂祥一听,便是心中一叹,这位燕王可真的不像他父兄那样,行事也太小心了,但不过,眼下既然上策主动出击是不行了,那还有中策。

“王爷,既然不想陛下见疑,咱们却也不能就什么都不做,眼下就应该守紧门户,将战线前移,王爷可亲赴宁北一线,前军驻防边界,不能让契丹的败兵南下,不然到时候陛下肯定会降罪的。”

“此计大妙!”

燕王觉得这么做还不错,至少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不过,那张茂祥则是有些摇头,自己怎么就碰到了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主了呢?

这个时候,燕王却问了另一件事,“本王的那个侄子,现在可有什么消息吗?”

张茂祥回道:“应该是在宁北,入了龙鼓营。”

“哦,这样啊,知道了。”燕王只是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不再说了。

如此这般,便是张茂祥也有些不知所措……

同一时间,梁西道的梁王府中,也是有人得到了契丹的消息。

“契丹如此快的就完了,确实让人出乎意料,二弟,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

“大哥,早有腹案,何必问我?”

“好!我明日便带兵深入河套,到时候,千里沃野都归我吴家所有!”

“大哥,你还是那样,锐利不减当年呀。”

“哈哈哈……”

吴敬诚,吴敬轩兄弟俩,似乎对今日之事早有定计,甚至连行军打仗最基本的准备都不需要,明日便领军出战,所谓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恐怕他们已经是先行了很久了。

此时的契丹南院,黄龙府,也有的人是无法安眠的。

“大王!皇上败了,我们可要早做定夺!”

“这……哎~楚材,我契丹是不是气数已尽?”

黄龙府是契丹南院大王设府之地,南院大王眼下是耶律大石,耶律是契丹皇族,现在跟他讲话的也是一位皇族成员,只不过非是嫡出,他便是耶律楚材。

听到了耶律大石的问话,耶律楚材有些难以回答。

耶律大石道:“楚材,你就明讲了吧,本王知道你是我族中人,最有见识的一个。”

“哎~”耶律楚材一声长叹,“其实,我契丹在之前与中原签下那一纸盟约之时,便已经败了。”

耶律大石咦了一声,“此话怎讲?”

耶律楚材言说道:“我契丹本来也是起于白山黑水,本就是个飘荡狂野之族,可是后来崛起,与中原交战,每次都是我们凭着族人本性才能取胜。可是,夺地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难,族人中大多不懂如何应付,于是便学中原之法。这也是好事,可是如此以来,我们只能做个学生,中原之法慢慢消磨我族人野性,慢慢与中原之人一样,那么大家都一样了,比数量,我们怎么能赢?

再加上那一纸盟约,看上去我契丹占了莫大的便宜,南人年年交予岁币,数目惊人,可是这些个岁币能做什么?绢布丝绸只能让我族人更喜,要的更多,腐化的就更加的快。

钱货能干什么?

我们又不懂生产,只能是更加的依赖南人,结果只是十几年而已,大王你看,我族人中哪里还有能征善战之辈?”

耶律楚材这番话,让耶律大石惊的满头是汗,原来如此气象恢宏,雄踞大齐北方契丹,眼下连一个小族北狄都打不过,据说那一族,上阵之人从不满万,就这么少的数目,契丹竟一点办法也没有。

自己的那位皇帝兄长,竟然还妄想着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结果却身死疆场,何其好笑?

“那眼下……”耶律大石有些话实在是不想说。

耶律楚材当然明白,不好的话只好他来说,“大王,眼下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契丹能战之兵,也就剩下大王手头的两千铁骑,加上一万步卒,这些个兵士去对抗北狄恐怕是不够的,皇帝陛下二十万大军都没了,我们再上去也是无用。其实,大王之前已经有远见,在陛下提出亲征的时候,力劝陛下将太子跟长公主来南院,此时正好,我们只有保住太子跟公主,然后……”

说到了然后,耶律楚材便不讲了。

耶律大石明白其意,到了这个地方,是要选择方向了,去哪里?

去哪里呢?

耶律大石真的不知道,眼下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西,一个是向东,当然了,总体而言都是要往南走的,到了两辽之地,然后再分东西,可是眼下就要决断,那么……

“往东吧!”

“大王英明!”

“哈哈……”耶律大石苦涩一笑,“本王再傻也知道,西边是吴家老大跟老二,他们二人都是本王打了老交道的家伙,鬼的厉害,至于东边则是吴家老三,这位老三勇则勇矣,可真的要厮杀起来,这家伙只能算是一般般。”

“大王,小臣愿意留在黄龙府,抗击外敌。”耶律楚材把最后的事情说了。

但是耶律大石摇摇头,“楚材,日后我契丹若是想中兴,还要靠你的,我们这些个老头子早晚是要去见先帝的。”

耶律大石已经做了决定,他把自己一家老小都留在黄龙府,然后找人来假扮他这个南院大王,以此来稳定军心,而自己,则跟耶律楚材一起,率领主力,两千铁骑,加上五千步卒,往南,杀出一条血路来。

“先让新皇登基!”

“正该如此。”

至此,两辽战事起!

第六十六章将令!

杀!杀!

宁北镇,龙鼓营校场上,一百六十人排成一个紧凑的方块,大家手持同样的长枪,对着同一个方向,右,一杀一刺!

如此的整齐划一,任谁看了都会觉得,此军人数虽少,但绝对是能战,敢战的精兵。

吴不成便在其中,他也是口中大喊,手上同时刺出,与众人没有两样。

以前的吴不成真个不懂,从军是这般的模样。

以前的吴不成真的不知道,什么叫战友,什么叫同袍,他知道这词句的意思,但却不知其内涵。

以前的吴不成真的没有听过白老大唱的东西,真的不知道,便是嗓子那般的难听,却也能唱的出来。

现在的吴不成懂了,现在的吴不成知道了,现在的吴不成还是觉得白老大的嗓子难听,可是他却非常的喜欢听白老大唱。

原来那是一种戏,原来白老大是梁西人,后来因为梁西梁东,两地换兵,梁东的去梁西,梁西的来梁东,他这才过来的。

原来还有一句话,东北军如虎,西北军如狼。

原来,这人世间,也有这许多有意思的事儿,这许多热血的汉子。

杀!杀!

校场上,杀声震天,吴不成的脸上,心上,都很快活。

“燕王军令!”

便在此时,校场外来了一骑,其后还跟着五六骑。

白老大一听,马上叫兄弟们停下,然后对着那骑士说道:“兄弟是哪路人马?”

“可是宁北龙鼓营校尉白修?”那骑士翻身下马,也不见礼,只是简单的抱拳。

“正是。”白老大一见,也有些生气,这话里便没那么多的客气了。

那骑士也不介意,便拿出一道军令来,讲道:“燕王军令!宁北龙鼓营进三十里,在刘侍郎山驻防,等待燕王大军到来!”

“得令!”白老大把军令接下,仔细的看了上面的印鉴,但是他心里想法很多,当下只好舔着脸问了一句,“兄台,可是要打仗了?”

那骑士哈哈大笑道:“怎么?白老大是怕了不成?”

白老大被这一激,当下怒道:“老子怕过什么?正等着仗打呢!是爷们的,怎么能死在炕头上!”

“哈哈……好!白老大果然硬朗!”那骑士此时说话态度好了不少,接着道:“有消息说,契丹国主亲征,身死疆场。燕王提前布阵,就是防着契丹溃军南下。”

“这样啊,哈哈哈……那契丹竟然败了?”白老大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

那接着,便是几个人说话就态度好多了,特别是这个骑士还说了,他们这几骑要跟着龙鼓营一起行动,便是当个传令的使,以串联诸营。

白老大他们聊的是不错,可是这些个话,龙鼓营的兄弟也都是听到了,本来军令是要秘密的,但是那骑士压根儿没有想要保密,反正大家都知道也是一样,于是,龙鼓营众人便都议论开来。

“兄弟们!要打仗了!”

“什么?”

“真的要打仗了!听说是契丹败了。”

“这……怎么就……我们是不是太倒霉了?”

“屁话!明明是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喂喂,你怎么净往好的地方想呀?”

“那干嘛要往坏处想?”

一百十五九人,议论起来声音能小了?

但白老大也没有制止,虽然显得军纪松弛,可这毕竟是打仗,已经很久没有跟北方蛮族交手了,大家议论一番,情有可原。

吴不成自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确实有些让他意外,他之前来从军,有想过的,没准自己运气好,没有战事,那不是挺好嘛。但是眼下,还真的就让他给摊上了,这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呢?

见吴不成如此神色,旁边的马蛟龙便打趣道:“阿成兄弟,你这是怕了?”

吴不成当下摇摇头,“倒不是怕。”

“又在吹牛?”马蛟龙肥脸上全是笑意。

“真的没有。”吴不成觉得这从军哪都好,就是自己本来说的是实话,可是却没人相信。

边上的常有为听了,过来插了一句,“我说马蛟龙啊,你就不怕吗?”

“我,我……”马蛟龙脸上神情复杂,但还是说道:“我其实也有些害怕,可是,英子对我讲,若是我只做个小小的兵卒,那她嫁我也没什么意思。我想着也对,自己总是要有些出息,这才好配得上英子,眼下,这立功的机会不是来了吗?所以,我虽然怕,可也有些高兴。”

英子便是白老大的闺女,便叫做白英,长的虽然有些心宽体胖,可是白老大是宁北的校尉,英子从小就在军中,心气儿很高,总有一股子英气,倒是合她的名字。

按说,马蛟龙讲的这些,也没什么不对,人家英子是白老大的闺女,你马蛟龙小兵一个,凭什么娶人家姑娘?

但不过,听到了此处的常有为则是皱着眉头说道:“哥几个,不光是马蛟龙,我给大家说说,想来,你们也是听了,那边传令的已经说了,我们龙鼓营要前三十里,去刘侍郎山,那本来就是刘侍郎村,曾出了个侍郎才叫的这么个名字,那里其实是三山相对,都是不高的小山,刘侍郎村在南,说穿了两山夹着个口子,刘侍郎山在中间顶着……”

常有为对山川地理很感兴趣,一方面是家学渊源,另一方面就是当兵打仗,这玩意都用得着,学了总是没坏处。

龙鼓营的人,虽然大家在宁北,可是大多来自四面八方,知道那三十里外刘侍郎山情况的并不多,毕竟已经是十几年没有与契丹打仗了,两边一直安稳,那个哨站里的兵士,是吴家军里单独的一军,叫做烽燧军,如有敌情他们就点燃烽火。

“书生,你的意思是,我们这回是要守那么个地方?”梁添算是听明白了,也凑了过来。

“没错,从地形上来看,那个地方是很难守的,我们龙鼓营才一百六十人,那种大豁口子没个几千人,根本就顶不住。”

常有为深知,辽东的地形很有意思,北大梁到了这里就是往东北方向走,但是却给留下了辽东这么一块一马平川的大地,东边又有白山余脉,也就是说,西边有山,东边有山,正好留下中间这一段,若是这一段都是大齐的,或者都是契丹的,那么也好办,大齐可以回退到关内,以天下第一雄关据守。

可是,当年两国交兵,就是打到了这个地方,两边在这里互相争夺了好几年,也没办法,好大一片的土地,还都是肥沃至极的黑土,种什么都好,怎么能轻易失去?

再说了,这里本来是大齐的地方,是契丹崛起之后,才占了许多北面的好地方,当今圣上登基了之后,为啥叫承业这个年号呢?

承上一代的业嘛,四十多年前的内乱,叫这个名字是最好的,但,要是在这里退了,这还怎么承业?

你这皇帝没有守好祖宗的基业呀!

当年,一纸盟约,两边不再争了,这其实是个大大的好事,听说这个盟约还是吴家二爷力主的,而这么一纸盟约,也让无数的文官起来攻击,据说当年中京里,大骂吴家二爷的,甚至干脆如泼妇骂街一般的言官、折子,不计其数,甚至一时之间,洛城纸贵,最后,吴家二爷便没有封王,挂将印而回。

文官都觉得这盟约丢了大齐的国威,其实……那帮家伙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常有为能想到这些事情,但是他知道,眼下自己的这班同袍恐怕都理解不了,所以这些就不说了,只是讲讲那里的地势。

如此这般,也让大家有个准备,别老合计着没事,就说马蛟龙这样的,就说……

“哎?阿成兄弟,你有没有听我讲的呀?”常有为看到吴不成这家伙根本就没有看他,而是盯着那边来的几个骑士。

“啊,啊,我听着呢。”吴不成可算是反应过来了。

常有为眉头一皱的问道:“你看什么呢?有你认识的人?”

“这……好像。”吴不成第一次感觉自己好似打了诳语。

为何?

他看到那骑士中有一人,就是留仙楼里会过的,中平枪王真!

第六十七章龙鼓营,齐了!

“你是王真?”

“你为何来找我?怎么找到的我?”

“想来杀我?你武功能杀的了我吗?”

“对了,你怎么好了呢?被谁治的呢?”

得了军令,宁北龙鼓营开始整理行装,然后前进刘侍郎山,而这个时候,吴不成则是择机找那个王真,他很想问问这个家伙干嘛出现在这里。

可是那个王真,则是一脸嫌弃的样子,还说道:“你谁呀?老子不认识你!你离我远点儿!”

竟然不认识自己?

吴不成可以肯定,那个家伙一定是王真,可是……

“陈辽!你小子干嘛呢!”

那边来传令的骑士们,竟然叫他这个名字。

难道真的不是王真吗?

吴不成有些奇怪,自己怎么可能看错?

“阿成兄弟!你干嘛呢,快着的吧,赶紧的,可不能误了时辰!”

龙鼓营这边也是来叫人了,吴家军中军令如山,快了还好说,若是慢了,立斩不待!

吴不成也没办法,但是他还好,本身行礼就不多,最大的物件是那头青骡,可是眼下带不上去,于是,便只是简单的收拾了一番,最重要的,便是那个青面獠牙的面具了。

“呀呵,你还有这玩意。”那梁添偶然间看见吴不成拿出了这么个东西,非常的好奇,伸手就要抢过来。

吴不成的身手怎会让梁添如愿?

嘿!

哎?

三下两下的,梁添竟然好似个没头苍蝇一般,而吴不成只是晃着自己的面具,这家伙怎么也碰不着。

“哈哈哈……”大家都笑,觉得梁添那家伙好滑稽。

而这个时候,常有为却有些奇怪,他毕竟是肚子里有墨水的家伙,见识方面也比别人多一些,只觉得,吴不成的动作虽然简简单单,但是却无拖泥带水,似乎……像是武功呀。

不过,这个时候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周本却过来说道:“阿成兄弟,这个东西能让我看看吗?”

“好啊。”吴不成便递了上去,其实刚刚,他只是觉得有趣,大家都这么熟了,互相的戏耍一番,没什么的。

递了上去,那梁添自然也就能看能摸了,可是周本也不给他,但看了看之后,便讲道:“这是鬼面军的面具,观其做工,相当不凡,阿成兄弟,谁给你的呀?”

听了这话,大家都是一惊,伍长周本虽然话不多,但他家本来就是宁北的军户,吴家军里的一些道道,他是很熟悉的。

吴不成当下很实诚的说,“我二叔。”

周本问道:“莫非,你二叔是鬼面军中的统领人物?”

此话,就已经抬的很高了,统领级别的人物就很厉害了,可是那吴不成却答道:“他是个将军。”

这一下……

“阿成兄弟,你又吹牛!”

“宁北之牛又遭殃了!”

“再度死于阿成兄弟之口!”

没人信,众人嘻嘻哈哈。

也对,一个将军,那是什么样的存在?他的后人怎么能在军中当个兵卒呢?

吴不成也只好笑笑,还挠挠头,最后周本也把面具还了,便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只不过,那常有为则是多了吴不成好几眼。

当晚,龙鼓营在宁北整装,可白老大却没有闲着,他则是挨家挨户的去敲门。

到了第二天,要出发的时候,龙鼓营原来的一百五十九人则是发现,他们的身边多了很多的同袍。

“陈三!”

“有!”

“陈五!”

“到!”

“林滔!”

“来了!”

白老大,拿着一本名册点名,许多却不是原来练兵时候的熟人,龙鼓营的军士不免有些犯合计。

“哥几个,我听英子说了,这都是白老大昨天晚上连夜找来的人,都是宁北镇上的老兵,以前在龙鼓营中待过的。”

马蛟龙小声的说着话,让大家心中疑团解开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此时的龙鼓营便是满满的三百人了,比之之前,看上去要雄壮了许多,虽然这些个老兵已经是务农许久,但是回到了龙鼓营里,穿上那一身的军装,腰胯短剑,手持长枪,却也真个雄姿勃发。

吴不成看到这里,也被这阵势有所感,真的是要打仗了。

白老大点完了名,然后将名册交给了昨天传令的那位骑士,说道:“严兄弟,我龙鼓营,三百人全员到齐!”

这位被叫做严兄弟的骑士颔首接过,然后郑重其事的做了一个军礼,右手按心,对着白老大,也对着整个龙鼓营喊道:“龙鼓营!三百人!齐了!”

“齐了!”三百人,立在校场之上,组成个偌大的方阵,一起喊出这一声,让整个宁北镇都听的见。

“好!合我吴家军规矩!名册,兄弟严震山这就让人送到燕王手上,诸位!咱们回来见!”

讲完,便有一名骑士翻身上马,持了名册往南而去。

白老大也不多看,直接喊道:“龙鼓营,全体都有!两排!向北!”

“得令!”

便发了一声喊,三百人的龙鼓营,便朝北而去。

……

燕宁城,燕王府上。

燕王吴敬亭此时已经是整装待发,多年不穿的衣甲,有些不太合身,只好把绳子勒的松一些,这些年,吃的太好了些。

但没关系,吴敬亭有自信,他与父兄一样,从小便在军中,杀敌夺城对他来讲,跟吃饭一样,似乎天生就会的,手上还有六万辽东将士,大多是以前的西北军,虽然已经十几年没有打仗了,可老架子还在。

便在此时,却听见蹬蹬的脚步声,一个人快步进来。

“不好!王爷,不好了!”

“怎么了?”

燕王没想到,来的如此着急的竟然是自己手下的头号谋士,张茂祥。

“王爷!那殿帅高丘已经到了!”张茂祥上气不接下气的把话给说了。

“啊?”燕王吴敬亭一惊,他没想过,殿帅竟然来的如此的快。

要知道,殿帅高丘,他率领的所谓禁军,禁军号称八十万,知兵的吴敬亭非常了解,禁军一动,至少要十万以上,这高丘还向来是以特别能将兵著称,没过三十万他都不动地方。

三十万大军,行动起来极为缓慢,人一过万,人山人海,粮草辎重,简直是漫天遍野,三十万大军至少要排出百多里去,前面看不到后头,一日能走上个十里,便是神速了。

可张茂祥说道:“王爷,那高丘这次只带了一万兵先来,大军还在后头呢。”

“这……”燕王一听就懂了,感情高丘这次是知道抢功来了,那么,“这老混蛋要入城吗?”

“王爷,人家说了,军情紧急,便一路向北了。”张茂祥面上有些苦,接着道:“他还说了,让我们吴家军按兵不动。”

这……

“他老娘的!王八蛋!”燕王大骂了一声,可见气极,“这混蛋敢命令我?”

张茂祥苦着脸说道:“王爷请看。”

一道圣旨,被张茂祥给拿了出来。

原来是凭着这个玩意,燕王见了之后,穿着一身的铁衣便哐当一声坐到了椅子上,差点儿没让这把黄花梨的太师椅碎了。

那张茂祥一见,心中大概了解了,咱们王爷看来是要遵旨行事了,但是眼下还有一件事呢。

只听张茂祥说道:“王爷,梁王世子可是在宁北,此时应该已经动了,我们是不是……”

对呀,梁王世子,小王爷,吴家唯一的一根独苗,他燕王的侄子,眼下可怎么办?

张茂祥很会说话,没有出什么主意,甚至话都没有说完,但他的话,谁还听不明白?

可是燕王此时却说道:“想来,我大哥应该做了安排,本王就不插手了。”

竟然是这样的,张茂祥心中一惊,更多的是有些发冷,这燕王实在是有些太过了吧?自己的侄子都不管了?吴家独苗也不管了?

却听到燕王又讲了一句,“茂祥啊,其实有些事你是不知道的,大哥二哥比本王厉害的多,他们压根儿就没看上过本王,本王胡乱出手的话,没准会乱了他们的大计呢。”

张茂祥,也不再言语了。

第六十八章接敌!

诗仙有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三月是个好时节,在南方,已经是满眼的绿色了,可是在辽东,这风却依旧大的紧,被风带起来的沙尘,让眼前都是灰突突的样子,不好看。

殿帅高丘不喜欢辽东,他更喜欢江南,特别是这个时节,听说三月的辽东也会经常的下雪,这就更让他不喜欢了。

但皇命在身,不喜欢也要来,殿帅高丘对圣上是无比忠心的,青天可鉴!

作为从龙之臣,年轻的时候高丘便跟着圣上打天下,后来更是独领一军,可以与吴家对阵,虽然高丘带的兵,跟吴家很是不同,吴家的兵士总是有一股子令行禁止的气象,而高丘的禁军则随便很多。

吴家军是四十多年前成军的,而禁军则是圣上在洛城称帝之后组建的,时间也有四十年了,随着时间越来越久,两支军队越来越不同,现在已经是两个体系的存在了,吴家军听吴家的,禁军听的是圣上的。

对于行兵作战,高丘有他自己的一套,而且,有传言,高丘个人武勇可以进仙武榜的天榜,但这不过是个传言,高丘每每被问起,都是一笑置之。

“殿帅!我军已过燕宁城八十里!”

“好!叫兄弟们继续快马加鞭!”

高丘的禁军,本来以行动迟缓著称,但是这一回,高丘知道眼前就是泼天的功劳,他又怎么会缓缓而来?

三十万大军现在还只是在霸州往北缓缓而行,而自己带了其中一万精锐进辽东,眼下更是连一万精锐都扔在了燕宁城,只带了三千铁骑。

黄龙骑军,他们是禁军中最最精华的一支,整支骑军从头到脚都有黄甲覆盖,跟吴家的骑军不同,黄龙骑军的身上是有铁甲的,无论是人还是马,只不过铁甲薄很多,而且也不是铁浮屠那样的全身都是,只是头盔,护心,马头,等几处,但一水的黄亮颜色,远远瞅着就威势吓人。

天子禁军龙骑,当有此气象。

眼下,这一队三千之数,长长的拖着,蜿蜒如蛇,在大太阳底下,耀眼生辉,真好似黄龙一般。

哗啦哗啦,高丘催马跑上了一处小山坡,他喜欢看着自己的黄龙骑军,特别是喜欢这耀眼的颜色。

可是……

呜的一声尖啸,打空中飞来一箭,直奔高丘头颅!

“嗯?”啪的一声,伸手抓住,高丘非常的奇怪,这箭哪来的?

摊开一看,发现似乎是契丹制式。

却见有快马来报,“殿帅!我们遇到了契丹的乌鸦骑军!”

那快马来的自然是飞快,而高丘却见到这人身上有血迹,显然是经过了厮杀。

大军前行,自然要先把探马撒出去,三千骑队,至少要上百的飞骑走在前后四方,不然被人打了埋伏,岂不是倒霉?

这么说,遇到了契丹军了?乌鸦骑?

高丘是殿帅,自然是知兵之人,乌鸦骑是契丹南苑大王耶律大石的探马称为,据说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是契丹军精锐中的精锐。

眼下就碰见了?

此时还未到两国边界,那这么说来……

便在此时,却见那个报信的快马,突然间骑士眼漏凶光,拔起身子就往高丘飞来。

“哈哈哈……去死吧!”

高丘一见,当时就懂了,这人就是乌鸦骑!

殿帅身边亲卫都吃了一惊,没想到对方竟然先发制人,眼下可如何是好?

却见高丘,瞬间拔刀,接着空中只是一闪,再接着,便见那乌鸦骑成了两半!

呜呜……

一阵冷风吹来,空中爆出的血雨噼啪的打在众人的脸上,那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家伙,此时才开始发抖。

高丘不管那么多,冷冷的说道:“传令,准备迎敌!”

“迎敌!”

便有快马下去了,可是,已经是晚了。

嗖嗖嗖!

杀啊!

哗啦!哗啦!

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似乎是从土里冒出来的一样,黄龙骑军头部便遭到箭雨跟骑军的冲击。

高丘眉头一皱……

在远处的一座小山上,耶律大石此时正拿着千里望,看着黄龙骑军遭遇的一切,他的嘴角不禁上翘,显然心情不错。

身边有将军施礼说话,“大王!是不是全力吃下这些骑军?”

耶律大石一摆手,道:“这是黄龙骑军,也不是白给的,虽然高丘这家伙太喜欢张扬,可以眼下我们的实力,硬拼的话还是不行,告诉前军,占了便宜就走。”

“得令!”

耶律大石之前看到了高丘以及黄龙骑军,他心中更加的高兴,可以想见,吴家老三现在心中一定是憋火,而辽东战场上又多了一股势力,定然是更加的混乱,越是混乱就对他越有利。

如此,才好送新帝与长公主出逃。

……

一天便走了三十里,宁北龙鼓营到了刘侍郎山。

“哎呦,好大的一个豁子呀!”

“这么大的口子,没有三四千人,根本就顶不住。”

“怎地没看到烽火?”

“不晓得,要不要派个人上去看看?”

当龙鼓营到了刘侍郎山,严震山看到眼前的这个地形,他这心里就有些不落底。

此地,正好是三山相对,都是小山,而刘侍郎山这个在我大齐境内的基本上就等于是一个小平顶,而对着的那两座,应该是白山的余脉,一眼看去都不高,可是,这留下的口子,哪里是三百人能填的满的?

而更让人奇怪的,则是烽燧军何在?

白老大仔细的看了一下,对面两座小山上都有烽火台,但现在……

“不用多想了,大家赶紧的把阵势给搞起来!”

白老大一声招呼,本来刚刚到了此地,还有些立足不稳的龙鼓营,马上就动作起来。

平时的操练,在这个时候,就看出了效果,三百人的队伍,虽然有些慌乱,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做什么,而不是无头苍蝇那种,胡乱施为。

“着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