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藏下马,入到三层门里,见那民事荒凉,街衢冷落。又到市口之间,见许多穿青衣者,左右摆列,有几个冠带者,立于房檐之下。他四众顺街行走,那些人更不逊避。猪八戒村愚,把长嘴掬一掬,叫道:“让路,让路!”那些人猛抬头,看见模样,一个个骨软筋麻,跌跌曈曈,都道:“妖精来了,妖精来了!”唬得那檐下冠带者,战兢兢躬身问道:“那方来者?”三藏恐他们闯祸,一力当先,对众道:“贫僧乃东土大唐驾下拜天竺国大雷音寺佛祖求经者。路过宝方,一则不知地名,二则未落人家,才进城甚失回避,望列公恕罪。”那官人却才施礼道:“此处乃天竺外郡,地名凤仙郡。连年干旱,郡侯差我等在此出榜,招求法师祈雨救民也。”行者闻言道:“你的榜文何在?”众官道:“榜文在此,适间才打扫廊檐,还未张挂。”行者道:“拿来我看看。”众官即将榜文展开,挂在檐下。行者四众上前同看。榜上写着——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兹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连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塘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井中无水,泉底无津。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为此出给榜文,仰望十方贤哲,褥雨救民,恩当重报。愿以千金奉谢,决不虚言。须至榜者。
  行者看罢,对众官道:“郡侯上官何也?”众官道:“上官乃是姓。此我郡侯之姓也。”行者笑道:“此姓却少。”八戒道:“哥哥不曾读书。百家姓后有一句上官欧阳。”三藏道:“徒弟们,且休闲讲。那个会求雨,与他求一场甘雨,以济民瘼,此乃万善之事;如不会,就行,莫误了走路。”行者道:“祈雨有甚难事!我老孙翻江搅海,换斗移星,踢天弄井,吐雾喷云,担山赶月,唤雨呼风,那一件儿不是幼年耍子的勾当!何为稀罕!”
  众官听说,着两个急去郡中报道:“老爷,万千之喜至也!”那郡侯正焚香默祝,听得报声喜至,即问:“何喜?”那官道:“今日领榜,方至市口张挂,即有四个和尚,称东土大唐差往天竺国大雷音拜佛求经者,见榜即道能祈甘雨,特来报知。”那郡侯即整衣步行,不用轿马多人,径至市口,以礼敦请。忽有人报道:“郡侯老爷来了。”众人闪过。那郡侯一见唐僧,不怕他徒弟丑恶,当街心倒身下拜道:“下官乃凤仙郡郡侯上官氏,熏沐拜请老师祈雨救民。望师大舍慈悲,运神功,拔济,拔济!”三藏答礼道:“此间不是讲话处。侍贫僧到那寺观,却好行事。”郡侯道:“老师同到小衙,自有洁净之处。”师徒们遂牵马挑担,径至府中,一一相见。郡侯即命看茶摆斋。少顷斋至,那八戒放量舌餐,如同饿虎。唬得那些捧盘的心惊胆战,一往一来,添汤添饭,就如走马灯儿一般,刚刚供上,直吃得饱满方休。斋毕,唐僧谢了斋,却问:“郡侯大人,贵处干旱几时了?”郡侯道:
  那郡侯同三藏、八戒、沙僧、大小官员人等接着,都簇簇攒攒来问。行者将郡侯喝了一声道:“只因你这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冒犯了天地,致令黎民有难,如今不肯降雨!”郡侯慌得跪伏在地道:“老师如何得知三年前事?”行者道:“你把那斋天的素供,怎么推倒喂狗?可实实说来!”那郡侯不敢隐瞒,道:“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献供斋天,在于本衙之内,因妻不贤,恶言相斗,一时怒发无知,推倒供桌,泼了素馔,果是唤狗来吃了。这两年忆念在心,神思恍惚,无处可以解释。不知上天见罪,遗害黎民。今遇老师降临,万望明示,上界怎么样计较。”行者道:“那一日正是玉皇下界之日。见你将斋供喂狗,又口出秽言,玉帝即立三事记汝。”八戒问道:“哥,是那三事?”行者道:“披香殿立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有拳大的一只小鸡,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的嗛那米吃;面山边有一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的餂那面吃。左边又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黄金大锁,锁梃儿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直等那鸡旺米尽,狗饣舌面尽,灯燎断锁梃,他这里方才该下雨哩。”八戒笑道:“不打紧,不打紧!哥肯带我去,变出法身来,一顿把他的米面都吃了,锁梃弄断了,管取下雨。”行者道:“呆子莫胡说!此乃上天所设之计,你怎么得见?”三藏道:“似这等说,怎生是好?”行者道:“不难,不难!我临行时,四天师曾对我言,但只作善可解。”那郡侯拜伏在地,哀告道:“但凭老师指教,下官一一皈依也。”行者道:“你若回心向善,趁早儿念佛看经,我还替你作为;汝若仍前不改,我亦不能解释,不久天即诛之,性命不能保矣。”那郡侯磕头礼拜,誓愿皈依。当时召请本处僧道,启建道场,各各写发文书,申奏三天。郡侯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三藏也与他念经。一壁厢又出飞报,教城里城外大家小户,不论男女人等,都要烧香念佛。自此时,一片善声盈耳。行者却才欢喜。对八戒、沙僧道:“你两个好生护持师父,等老孙再与他去去来。”八戒道:“哥哥,又往那里去?”行者道:“这郡侯听信老孙之言,果然受教,恭敬善慈,诚心念佛,我这去再奏玉帝,求些雨来。”沙僧道:“哥哥即要去不必迟疑,且耽搁我们行路,必求雨一坛,庶成我们之正果也。”
  好大圣,又纵云头,直至天门外。还遇着护国天王。天王道:“你今又来做甚?”行者道:“那郡侯已归善矣。”天王亦喜。正说处,早见直符使者,捧定了道家文书,僧家关牒,到天门外传递。那符使见了行者,施礼道:“此意乃大圣劝善之功。”行者道:“你将此文牒送去何处?”符使道:“直送至通明殿上,与天师传递到玉皇大天尊前。”行者道:“如此,你先行,我当随后面去。”那符使入天门去了。护国天王道:“大圣,不消见玉帝了。你只往九天应元府下,借点雷神,径自声雷掣电,还他就有雨下也。”真个行者依言,入天门里,不上灵霄殿求请旨意,转云步,径往九天应元府,见那雷门使者、纠录典者、廉访典者都来迎着,施礼道:“大圣何来?”行者道:“有事要见天尊。”三使者即为传奏。天尊随下九凤丹霞之絜,整衣出迎。相见礼毕,行者道:“有一事特来奉求。”天尊道:“何事?”行者道:“我因保唐僧,至凤仙郡,见那干旱之甚,已许他求雨,特来告借贵部官将到彼声雷。”天尊道:“我知那郡侯冒犯上天,立有三事,不知可该下雨哩。”行者笑道:“我昨日已见玉帝请旨。玉帝着天师引我去披香殿看那三事,乃是米山、面山、金锁。只要三事倒断,方该下雨。我愁难得倒断,天师教我劝化郡侯等众作善,以为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庶几可以回天心,解灾难也。今已善念顿生,善声盈耳。适间直符使者已将改行从善的文牒奏上玉帝去了,老孙因特造尊府,告借雷部官将相助相助。”天尊道:“既如此,差邓、辛、张、陶,帅领闪电娘子,即随大圣下降风仙郡声雷。”那四将同大圣,不多时,至于风仙境界。即于半空中作起法来。只听得唿鲁鲁的雷声,又见那淅淅沥沥的闪电。真个是——
  电掣紫金蛇,雷轰群蛰哄。荧煌飞火光,霹雳崩山洞。列缺满天明,震惊连地纵。红销一闪发萌芽,万里江山都撼动。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漠漠浓云,蒙蒙黑雾。雷车轰轰,闪电灼灼。滚滚狂风,淙淙骤雨。所谓一念回天,万民满望。全亏大圣施元远,万里江山处处阴。好雨倾河倒海,蔽野迷空。檐前垂瀑布,窗外响玲珑。万户千门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东西河道条条满,南北溪湾处处通。槁苗得润,枯木回生。田畴麻麦盛,村堡豆粮升。客旅喜通贩卖,农夫爱尔耘耕。从今黍稷多条畅,自然稼穑得丰登。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享太平。
  一日雨下足了三尺零四十二点。众神祗渐渐收回。孙大圣厉声高叫道:“那四部众神,且暂停云从,待老孙去叫郡侯拜谢列位。列位可拨开云雾,各现真身,与这凡夫亲眼看看,他才信心供奉也。”众神听说,只得都停在空中。这行者按落云头,径至郡里。早见三藏、八戒、沙僧,都来迎接。那郡侯一步一拜来谢。行者道:“且慢谢我。我已留住四部神祗,你可传召多人同此拜谢,教他向后好来降雨。”郡侯随传飞报,召众同酬,都一个个拈香朝拜。只见那四部神祗,开明云雾,各现真身。四部者,乃雨部、雷部、云部、风部。只见那——
  龙王显像,雷将舒身。云童出现,风伯垂真。龙王显像,银须苍貌世无双。雷将舒身,钩嘴威颜诚莫比。云童出现,谁如玉面金冠;风伯垂真,曾似燥眉环眼。齐齐显露青霄上,各各挨排现圣仪。凤仙郡界人才信,顶礼拈香恶性回。今日仰朝天上将,洗心向善尽皈依。
  众神祗宁待了一个时辰,人民拜之不已。孙行者又起在云端,对众作礼道:“有劳,有劳!请列位各归本部。老孙还都郡界中人家,供养高真,遇时节醮谢。列位从此后,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还来拯救拯救。”众神依言,各各转部不题。
  却说大圣坠落云头,与三藏道:“事毕民安,可收拾走路矣。”那郡侯闻言,急忙行礼道:“孙老爷说那里话!今此一场,乃无量无边之恩德。下官这里差人办备小宴,奉答厚恩。仍买治民间田地,与老爷起建寺院,立老爷生祠,勒碑刻名,四时享祀。虽刻骨镂心,难报万一,怎么就说走路的话!”三藏道:“大人之言虽当,但我等乃西方挂搭行脚之僧,不敢久住。一二日间。定走无疑。”那郡侯那里肯放。连夜差多人治办酒席,起盖祠宇。次日,大开佳宴,请唐僧高坐;孙大圣与八戒、沙僧列坐。郡侯同本郡大小官员部臣把杯献馔,细吹细打,款待了一日。这场果是欣然。有诗为证:
  硕德神僧留普济,齐天大圣广施恩。
  毕竟不知此去还有几日方见如来,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百二十章 《眼瞎》
  大能不在,杨晨闭关,整个大周朝的黎民百姓,此时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大地龟裂,枝叶枯焦,很多普通的百姓,都在向着天地祈祷,希望能够有风来,有雨至,希望风伯雨师降世,湖海龙王发威,普降甘霖。
  然而众神不在,祈祷无用,依然是千里大旱,民不聊生。
  此时宝相夫人所幻化出来的道人,被渭城的县尊迎入府中,想要好好招待,但听得宝相夫人所化的道人,高喝一声,“县官,你且不用招待我,我也不要你那金银财宝,我只是为这天下苍生而来,且待你们搭上五龙台,好让我祈祷风雨降临此地。”
  五龙台?
  渭城的县尊一脸懵懂,真心不知道这五龙台是何物?
  既然是与祈祷风雨有关,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把这五龙台建立起来。
  “敢问仙人,这五龙台是何等的所在?”
  “需要什么东西,仙人尽管说来,我必然竭尽全力,把这件事办成。”
  宝相夫人所幻化出来的道人道,“这五龙台,乃是祈祷风雨的道台,此台铸成,我在上面念动咒文,可以让五方龙神降临此地,为此地的百姓带来风雨。”
  “这五龙台按八卦排列,高三百六十丈,有二十八星宿的旗幡,左右排列,待道台铸就,我便开始求雨。”
  渭城县尊听了,立即令人,日夜施工,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五龙台建立起来。
  渭城之中,人人读书修武,身强体壮,此时听说要建立五龙台祈祷风雨,人人用命,都尽全力,一时间,热火朝天,五龙台未出三天,便已经建立完毕。
  这三天内,宝相夫人所幻化的道人,一直在渭城县衙内,默然打坐,运转坎离,调和龙虎,待听的五龙台已经建好。
  便和渭城的县尊一起,前往五龙台。
  渭城县尊和众多的百姓,立身在五龙台下,道人一步一个台阶,慢慢的走上五龙台的最高处,到了那最高处后,寻了位置坐定。
  台下众人,都屏住了唿吸,不敢大声,生怕打扰了台上的道人。
  宝相夫人所化的道人,坐定之后,便开始默运七十二变中的借风雨的神通,便见她念动咒语,手持一张风牌,望着空中一扔。
  大喝一声,“风来!”
  但见风起!
  “起风了……。!”
  很多人都欢喜的跳了起来,凉凉的风吹起,吹到了众人的心里,让人从心中生出无限的期待来。
  有风起,必然会有雨来吧。
  又念了一会儿咒语,手持一张雷牌,往空中一扔。
  “雷来!”
  轰隆隆!
  霹雳一声,电蛇游走,雷霆轰鸣,漆黑如墨的乌云,从四面八方,向着此地汇聚而来。
  只听得唿鲁鲁的雷声,又见那淅沥沥的闪电,真个是:电掣紫金蛇,雷轰群蛰哄。荧煌飞火光,霹雳崩山洞。列缺满天明,震惊连地纵。红销一闪发萌芽,万里江山都撼动。
  又念了一会儿咒语,手持一张雨牌,望着空中一扔,大喝一声,声动九天,“雨来!”
  随着这一声大喝,就见那其间风云际会,甘雨滂沱,好雨:漠漠浓云,蒙蒙黑雾。雷车轰轰,闪电灼灼。滚滚狂风,淙淙骤雨。所谓一念回天,万民满望。
  全亏宝相夫人施元运,万里江山处处阴。
  好雨倾河倒海,蔽野迷空。
  檐前垂瀑布,窗外响玲珑。
  万户千门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
  东西河道条条满,南北溪湾处处通。藁苗得润,枯木回生。
  田畴麻麦盛,村堡豆粮升。客旅喜通贩卖,农夫爱尔耘耕。
  从今黍稷多条畅,自然稼穑得丰登。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享太平。
  果然宝相夫人的七十二变,非同凡响,一经施展,立即便使风雨齐至,不过,宝相夫人也知道,自己也只是使用了幻化之术,幻化出来五条神龙,从五方搬运雨水而来。
  “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真是天降大雨,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很多普通的百姓,都跪倒在地上,迎着风雨,仰天长啸。
  待到天色暗了的时候,宝相夫人体内的法力不足,再也无法维持神通,便住了雨,刹那之间,便风住雨停,夕阳重现。
  “多谢仙人赐雨!”
  渭城县尊的带着许都百姓,一起朝着五龙台上的宝相夫人所化的道人跪了下来,感恩道人,这是救命之恩。
  雨水降临,将会救下不知道多少的渭城百姓。
  “本座本是雁山深处一狐仙,为救百姓而来,今日功德圆满,就此告辞。”
  降雨之后,宝相夫人化作真身,乃是一位妙龄少女,国色天香,脚下升起一团紫雾,托着己身,起到空中,向着雁山袅袅而去。
  “是仙子!”
  “是妖精!”
  “是狐仙!”
  到了最后,宝相夫人显出真身,脚踩紫雾而去,令渭城的百姓大吃一惊,感觉不可思议,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妖精向来都是害人的,何曾做过好事?
  却没有想到,在渭城大旱之际,却是山中的狐仙,前来施展秘术,解救一方百姓于水火之中。
  “大慈大悲的狐仙,是她救了我们!”
  更多的百姓,心中朴实,对此很是感恩,宝相夫人唿风唤雨,救了很多的普通百姓,使百姓心中感恩。
  “她救了我们这么多人,我们应该为她建庙封神,日夜以香火供奉狐仙。”
  很多人,都想要给狐仙建庙封神。
  狐仙是五大仙族中的一族,而且还是五大仙族之首,向来就有着普通百姓在供奉它们,只是狐仙很少有做出来这样的大功德的。
  顶多就是在家**奉,受一些人的香火而已。
  不像现在,这一位狐仙,号称宝相夫人的,救了这么多的人,有大功德,众人心中感恩不已,自然要为这一位狐仙建庙封神。
  渭城如今以杨晨为尊,领袖神道,此时要为一尊狐仙建庙封神,自然要经过杨晨的同意,不然的话,很难再渭城立足。
  不过,此事渭城的县尊也是同意,“好,她救了我们这么多人,理应为它建庙封神,号称宝相夫人,狐仙娘娘。”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兄弟》
  金蝉子来到殿下施了礼,那王子连忙请金蝉子上殿赐坐。
  金蝉子拿出关文,献给王子。那王子看了,又看见有各国印信手押,也就欣然将宝印了,押了花字,收折在案。
  王子饶有兴趣的抬起头问道:“国师长老,自从你从那大唐到此,历遍诸邦,一共有几多路程?”
  金蝉子合掌道:“贫僧也未曾记过程路途。但先年承蒙观音菩萨在我王御前显身,曾留下了颂子,曾说道西方十万八千里。贫僧在路,已经走过一十四遍寒暑了。”
  王子点头笑道:“十四遍寒暑,那就是十四年了,想是途中有什么事情耽搁。”
  金蝉子摇摇头叹息道:“一言难尽!万蛰千魔,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才到了宝方!”
  那王子听得十分欢喜,连忙让典膳官备素斋管待。
  金蝉子见要吃饭,连忙说道:“启上殿下,贫僧有三个小徒,在外等候,不敢领斋,恐误了行程。”
  王子大叫:“当殿官,快去请长老的三位徒弟,一起进府用斋。”
  当殿官随出外相请,回来都摇摇头道:“未曾看见,未曾看见。”
  有跟随的人突然提道:“那待客馆中坐着三个相貌丑貌的和尚,想必是长老弟徒弟。”
  当殿官随跟着的人一起回到馆中,又问看馆的道:“那个是大唐取经僧的高徒?我主有旨,请他们吃斋去。”
  八戒正坐打盹,听见一个斋字,忍不住跳起身来答道:“我们是!我们是!”
  那当殿官一见,魂飞魄丧,都战战的说道:“是个猪妖!猪妖!”
  悟空听见一人喝道八戒,一把扯住八戒的耳朵道:“八戒,放斯文些,莫撒村野脾气。”
  那众官见了悟空,又吓道:“这又是一个猴精!猴精!”
  沙僧见此笑了笑,拱手道:“列位切莫惊恐。我们兄弟三人都是那长老的徒弟。”
  众官见了,又大叫道:“灶君!灶君!”
  悟空见此无奈的让八戒牵马,沙僧挑担,同众人一起进入玉华王府。
  当殿官先进去告知,那王子抬起头看悟空等人如此丑恶,心中也害怕。
  金蝉子看见,摇摇头合掌道:“千岁放心,几个顽徒虽是貌丑,但是心底善良。”
  八戒师傅在旁,不敢放肆,朝上唱个喏道:“贫僧问讯了。”
  王子见八戒开口说话愈发的心惊。
  金蝉子摇摇头无奈道:“王子,顽徒都是山野中收来的,不会行礼,万望赦罪。”
  王子忍着惊恐,让典膳官请金蝉子师徒四人一起暴纱亭吃斋,金蝉子点头谢了恩,辞了王子下了殿,一起走入亭内。
  金蝉子一边走,一边埋怨八戒道:“你这夯货,没有一点礼貌!不开口也就罢了,怎么那般粗鲁!一句话,足足冲倒泰山!”
  悟空笑道:“还是我不唱喏的好,也省些力气,哈哈。”
  沙僧却嘲笑道:“二师兄他唱喏又不一样,预先就抒着个嘴吆喝了。”
  八戒却嘿嘿一笑道:“别淘气!别淘气!师父前几日教的我,见人打个问讯儿这是礼。今日打问讯,现在又说不好,那么师傅教我干什么啊!”
  金蝉子笑道:“我教你见了人打个问讯,不曾教你见王子就此歪缠啊!常言道,物有几等物,人有几等人,如何不分个贵贱?”
  师徒几人正说着,就见那典膳官带领人役,调开桌椅,摆上斋来,师徒们见有吃的不在说话,各各吃斋。
  却话说那王子退殿进宫,宫中有三个小王子,见他面容改色,连忙问道:“父王今日为何如此惊恐?”
  王子笑了笑,静了静心道:“刚才有东土大唐差来一个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时见他一表非凡。我就留他吃斋饭,他说他有几个徒弟在府前等候,于是我连忙命人请来。”
  “也不会那长老的徒弟进来,见我不行大礼,就打了个问讯,我当时已经不开心。抬起头看时,那几个徒弟一个个丑似妖魔,心中不觉惊骇,所以才面容改色。”
  原来王子的那三个小王子与众不同,一个个好武好强,听得悟空几人都样貌,立即伸拳掳袖道:“不知是那个山里走来的妖精,假装人貌,待我们拿兵器出去看看!”
  说干就干,那几个王子大的个拿一条齐眉棍,第二个轮一把九齿钯,第三个使一根乌油黑棒子,雄纠纠、气昂昂的走出王府,大声吆喝道:“什么取经的和尚!在那里?”
  不一会就有典膳官员人等跪下道:“小王子,他们在这暴纱亭吃斋饭哩。”
  小王子不分好歹,闯将进去,喝道:“你们是人是怪,快快说来,我好饶你性命!”
  这话,对于悟空,金蝉子几人来说应该是无所畏惧。
  但是,金蝉子却假装的面容失色,丢下饭碗,躬着身道:“贫僧乃唐朝来取经者,是人,不是妖精。”
  小王子喝道:“你到还像个人,那三个丑的,断然是个妖怪!”
  八戒只管吃饭对于别人骂他是妖怪也不理,而沙僧和悟空却欠身道:“我们都是神人,面貌虽然丑但是我们师徒几人心地心良,身体虽然懒夯然而性格善良。你三个是从哪里而来,这样海口轻狂?”
  旁边典膳等官看见悟空沙僧明显生气,连忙阻止道:“这三位是我王之子小殿下。”
  八戒这时被悟空扯了一把,八戒抬起头,看见悟空沙僧与人对骂,连忙丢了碗道:“小殿下,你们各拿兵器是想怎么样?难道是要与我们打架?”
  二王子掣开步,双手舞钯,便要伸手打八戒。八戒嘻嘻笑道:“你那钯只有给我这钯做孙子的份!”
  八戒一把揭衣,从腰间取出钯来,幌一幌,金光万道,丢了解数,有瑞气千条,把二王子唬得手软筋麻,不敢舞弄。
  悟空见那大王子使一条齐眉棍,跳阿跳的,即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来,幌一幌,碗来粗细,有丈二三长短,在地下一捣,捣了有三尺深浅,竖在那里,笑道:“我把这棍子送你啊!”
  那大王子听言,见悟空金箍棒如此之华,连忙丢了自己木棍,去取那如意金箍棒,但是那王子双手师尽气力一拔,莫想拔动分毫,再又端一端,摇一摇,就如生根一般。
  那第三个王子撒起莽性,使乌油杆棒就来打,被沙僧一手劈开,沙僧连忙取出降妖宝杖,拈一拈,艳艳光生,纷纷霞亮,唬得那典膳等官,一个个呆呆挣挣,口不能言。
  三个小王子一齐下拜道:“神师!神师!我等凡人不识,万望施展一番,我等好拜授拜拜。”
  悟空嘿嘿走近前,轻轻的把金箍棒拿了起来,摇摇头笑道:“这里窄狭,不好神手,等我跳在空中,耍一路儿给你们看看。”
  说罢,悟空唿哨一声,筋斗一纵,将两只脚踏着五色祥云,站在半空,离地约有三百步高地。
  悟空把金箍棒丢开个撒花盖顶,黄龙转身,一上一下,左旋右转。
  起初时人与棒似锦上添花,次后来不见人,只见一天棒滚。
  八戒在底下喝声采,也忍不住手脚,厉声喊道:“猴哥,厉害,等老猪也上去耍耍来!”
  好一个天蓬元帅,八戒也驾起风头,到了半空,丢开钉钯,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前七后八,满身解数,只听得呼呼风响。
  悟空,八戒正玩到热闹处,沙僧对金蝉子道:“师父,也让老沙去操演操演。”
  金蝉子无奈,只能摇摇头笑道“好,你们小心。”
  好一个卷帘大将,直接双着脚一跳,轮着杖,也起在空中,只见那锐气氤氲,金光缥缈,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紧迎慢挡,捷转忙撺。
  你看师兄弟三个个个施展神通,都在那半空中一齐扬威耀武。
  这才是:真禅景象不凡同,大道缘由满太空。金木施威盈法界,刀圭展转合圆通。
  神兵精锐随时显,丹器花生到处崇。
  天竺虽高还戒性,玉华王子总归中。
  悟空师兄弟唬得那三个小王子,跪在地下连连磕头。
  而暴纱亭大小人员,并王府里老王子,满城中军民男女,僧尼道俗,一应人等,家家念佛磕头,户户拈香礼拜。
  悟空兄弟三个各逞雄才,使了一路,按下祥云,把兵器收了,到金蝉子面前拜见,谢了师恩,各各坐下相视一笑不说话。
  那三个小王子看见悟空几人从空中下来,连忙回到宫里,告奏老王子道:“父王万千之喜!今有莫大功德啊!刚才可曾看见半空中舞刀弄枪吗?”
  老王子点点头,说道:“我刚才是见半空霞彩,就赶紧让宫院内母亲一起众人焚香启拜,但是不知是那里神仙在此相聚啊。”
  小王子连忙笑道:“不是哪里的神仙,就是那取经和尚的三个丑徒弟。他们一个使金箍铁棒,一个使九齿钉钯,一个使降妖宝杖,把我们兄弟三个的兵器,比的没有分毫华硕。我们见他们师兄弟几人戏了一路,那大师兄嫌地上窄狭,不好伸展,等我起在空中,戏一路你看。”
  “然后那和尚的几个徒弟就就各驾云头,满空中祥云缥缈,瑞气氤氲。刚才才落下,现在都坐在暴纱亭里。我们兄弟几人十分欢喜,想要拜他为师,学他手段,保护我邦,这是莫大的功德!不知父王以为何如?”
  老王子听的三个儿子这样说来,又想起刚才所见的一起,点点头信心从愿。


第四百二十二章 《没了》
  立即国王父子四人,不摆驾,不张盖,直接步行到暴纱亭。
  他见金蝉子师徒几人正收拾行李,想进府谢斋,辞王起行继续行走,突然看见玉华王父子上亭来倒身下拜,慌得金蝉子连忙舒身,扑地还礼,悟空几人则等闪过旁边,微微冷笑。
  众人相互拜了拜,老王子连忙请金蝉子师徒四人进府堂上坐。
  四人欣然而入,老王子起身道:“老师父,孤有一事奉求,不知三位高徒,可以商量?”
  金蝉子现在心知肚明,笑了笑暗想“这是你们自己炫耀的,为师没办法了”,便道:“但凭千岁吩咐,小徒不敢不从。”
  老王子笑道:“孤刚才初见各位时,只以为各位是唐朝远来行脚僧,其实是孤肉眼凡胎,多有轻亵。适见孙师傅、猪师傅、沙师傅起舞在空,这才知道各位师傅是仙是佛。”
  老王子,想了想继续说道“孤有三个犬子,一生好弄武艺,今日谨发虔心,欲拜为门徒,学些武艺。万望老师傅开天地之心,普运慈舟,传度小儿,必以倾城之资奉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