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慢!这厮不是好人!”
  孙悟空大声制止,向那老者喝道:“你是什么土地,敢来骗老孙!看棍!”
  那老者见他棍子打来,身子一转,化作一阵阴风,呼地一声,把唐僧摄了去了,飘飘荡荡,不知摄去了何方。
  孙悟空三人相顾失色,慌忙四处寻找。
  老者和鬼使把唐僧抬到一座烟霞缭绕的石屋前,轻轻放了下来,和颜悦色地拉起唐僧的手,说道:
  “圣僧别怕,我们不是坏人,我是荆棘岭十八公。今夜风清月霁,圣僧贵客远来,特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令徒以为我们不是好人,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强请圣僧过来,万望恕罪!”
  这两人抬着唐僧摄风来时,也是轻手轻脚,生怕伤着了唐僧。
  现在又如此说话,唐僧心中安定了些。虽然知道这两人是妖精,但人有好人坏人,想必妖精也有好妖坏妖之分,所以倒也不是特别害怕。
  他睁开眼睛,仔细观看,才发现这里烟云漠漠,松影摇曳,蛙鸣虫叫,月华满地,是个清静好去处。
  正在看景,忽然听到又有脚步声响,有人喜悦地说着话:
  “十八公请得了圣僧来了!”
  唐僧抬头一看,是三个老者:前一个霜姿丰采,第二个绿发绿须,第三个面容谦和,个个面貌、衣服都不相同,却都显得仙风道骨,看来都是深山里的隐士仙人。
  三人都来向唐僧行礼。
  唐僧还礼道:“弟子有何德行,敢劳列位仙翁下爱?”
  十八公笑道:“很早就听说圣僧有道,等待多时,今天有幸一遇。如果不吝珠玉,一起坐一坐,聊一聊,让我们也见识见识真正的禅宗真派风采,不胜感激慰藉!”
  唐僧躬身问:“敢问仙翁尊号?”
  十八公道:“霜姿者号孤直公,绿发者号凌空子,谦和者号拂云叟,老拙号劲节。”
  唐僧又问:“四翁尊寿几何?”
  孤直公吟道:
  “我岁今经千岁古,撑天叶茂四时春。
  香枝郁郁龙蛇状,碎影重重霜雪身。
  自幼坚刚能耐老,从今正直喜修真。
  乌栖凤宿非凡辈,落落森森远俗尘。”
  这诗既说了孤直公有千余岁了,也说了他性情脱俗,自小学道修真。
  孤直公吟完,又听得凌空子笑着道:
  “吾年千载傲风霜,高干灵枝力自刚。
  夜静有声如雨滴,秋晴荫影似云张。
  盘根已得长生诀,受命尤宜不老方。
  留鹤化龙非俗辈,苍苍爽爽近仙乡。”
  这诗说了凌空子已有千岁之龄,得了长生不老之术,是个性情清高的人。
  拂云叟接着说道:
  “岁寒虚度有千秋,老景潇然清更幽。
  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自风流。
  七贤作侣同谈道,六逸为朋共唱酬。
  戛玉敲金非琐琐,天然情性与仙游。”
  拂云叟也有千岁以上。
  七贤指的是晋朝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王戎、阮咸七人,常常相约在竹林中游玩,当时人称竹林七贤。
  六逸说的是李青莲常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在租徕山竹溪边喝酒,因为这六人都是不做官,隐逸红尘,所以人称六逸。
  拂云叟说七贤和六逸都与他是朋友,而七贤和六逸都是常常一起与竹林相伴。
  唐僧学识渊博,又早已知道这三人都是妖精,听这诗句,心想:莫非他是个千年翠竹成精?
  正想着,又听见劲节十八公笑着唱道:
  “我亦千年约有余,苍然贞秀自如如。
  堪怜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机。
  万壑风烟惟我盛,四时洒落让吾疏。
  盖张翠影留仙客,博弈调琴讲道书。”
  唐僧听他们四人个个出口成章,诗句工雅,并且道出了各人的年龄和志趣,忍不住赞叹道:“四位仙翁,都享高寿,劲节翁更是千岁有余了。高年得道,丰采清奇,莫非是商山四皓么?”
  汉初四皓,说的是秦末汉初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人,这四人都隐居商山,年过八十而不做官,都是皓首老翁,也都是高风亮节,所以人称商山四皓。
  唐僧这么说,当然是对四人的溢美之词。
  四老听唐僧如此抬爱夸赞,都道:“过奖!过奖!我们哪里能和四皓相比,只不过是深山四操而已。敢问圣僧,妙龄几何?”
  唐僧双掌合什,躬身答了一礼,也吟了一首诗道:
  “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
  逃生落水随波滚,幸遇金山脱本骸。
  养性看经无懈怠,诚心拜佛敢俄捱?
  今蒙皇上差西去,路遇仙翁下爱来。”
  四老还礼称赞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是中正有道的高僧。我们有幸得遇台颜,冒昧求教,望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
  唐僧听了这话,才知道这四老把他带到这里来,是来找他谈禅论道的。从四人的诗文里,也没有伤人的意思,只是要来和唐僧论禅。
  说到禅道,唐僧哪里会怕?
  唐僧也不推脱,开口说道:“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
  “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
  “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
  “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四老听了,齐声赞道:“圣僧真是悟透了禅机根本!”
  这是先抬高一下辩论的人,接着就是出自己的招了。
  果然拂云叟接着说道:“禅虽静,法虽度,只是要性定心诚,修持寂灭,涅磐己身,纵使是修到大觉境界,也是要脱了本来身体,终究归了无生之道。我们的道,又大不同了。”
  唐僧问:“道家之道是非常道,体用合一,有什么不同?”
  拂云叟笑道:“我们生来坚实,体用和你不同。我们是感天地以生身,蒙雨露而滋色。笑傲风霜,消磨日月。一叶不凋,千枝节操。
  “像这样,从己身来修行,不与冲虚相克。
  “圣僧也说:‘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圣僧得了人身,生在中土,却为何舍正法大道于不顾,反往西方去求?
  “你不求己身,而执着于梵语,去西方取经。西方佛经乃是用梵语写的,强译成文,早已偏了本意。
  “何况天下正道,本来就是在中国,为何反而舍近求远,水中捞月,去西方求证?白白浪费了草鞋,不知道去寻找个什么?
  “石狮子剜了心肝,忘本参禅,妄求佛果,就像是我荆棘岭的藤蔓纠纠缠缠,胡言乱语。
  “这样的人,怎么能得接引?这样去做,如何能得印授?必须要检点自己,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能得道。否则就是没底竹篮去打水,无根铁树想开花。
  “我们这深山里,清幽静雅,正是修行宝地,圣僧若是不弃,就在这里同乐天真,将来同上龙华,倒是美事!”
  这一番话,说得有些重了。
  说唐僧舍中土大道正法于不顾,反而浪费草鞋,去西方镜花水月取经,还要他“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能得道”。又想要唐僧留在这里,不要西去了。
  唐僧被他这一番言辞,说得有些心惊。
  恐怕双方辩论之时,道不同不相为谋,对方一时激怒,生出伤害之心,就性命危矣。
  自己孤身一人在这里,万不可恼怒了他们。
  听到说“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唐僧又有些暗暗诧异。他已经知道了自己乃是如来弟子金蝉子转世,但当年为何要轻慢佛法,以致遭如来贬谪?还有入佛门前又是一副如何的本来面目,自己也是一无所知。
  于是唐僧顺着这个台阶,转移话题,不再纠结于论禅,反而起身来双掌当胸,躬身行礼,问道:“贫僧愚钝,还请仙翁开示:何为本来面目?”


第三百五十六章 《谈婚论嫁》
  十八公用手扶住唐僧,孤直公微笑不语,凌空子打个哈哈:
  “拂云之言,分明漏泄了天机。圣僧请起,就当他是信口开河,不必执着。如此良辰美景,本不该来论禅说道,不如趁着月色怡人,放开胸怀,来谈风论月,吟哦诗歌,逍遥快活!”
  几位老者本来就没有恶意,觉察到了唐僧心意,便不去论禅道,只来谈风月。
  拂云叟也收了论禅道时的正经面孔,笑呵呵抬手一指石屋:“若要吟哦,请进小庵里去喝杯茶如何?”
  唐僧顺着手势一看,石屋门上写着三个字:
  木仙庵。
  四老都来请唐僧进屋,唐僧只得欠欠身子,跟他们进去,又叙了礼,依次坐下。
  先前见过的那个赤身鬼使,捧着一盘茯苓膏,五盏香茶奉上。
  四老请唐僧先吃,唐僧心中惊疑,怕是妖精变化了的石头蛤蟆之类,不敢吃。
  四老见了,就自己先去拿了来吃。唐僧见他们吃了,这才也吃了两块。又各喝了香茶。
  唐僧留心偷看,只见这石屋里无灯无烛,却是流光溢彩,艳艳光明,仿佛是在月光下一般。
  清水自奇石边流出来,清香从艳花里飘出来。环境清虚雅致,室内没有半点尘埃。
  这里仿如仙境一般,唐僧觉得心旷神怡,不由口中出声念道:“禅心似月迥无尘。”
  先前拂云叟说出了想留下唐僧在这里修行的意思,唐僧这句诗,乃是表明心迹,告诉他们自己一心向佛,再也不会为外物外道所侵。
  十八公笑着吟出下一句道:“诗兴如天青更新。”
  孤直公接着道:“好句漫裁抟锦绣。”
  凌空子联句道:“佳文不点唾奇珍。”
  拂云叟续道:“六朝一洗繁华尽,四始重删雅颂分。”
  唐僧合掌道:“弟子一时失口,胡乱说了几个字,实在是班门弄斧。列仙的句子,清新飘逸,真诗翁也。”
  十八公道:“圣僧,出家人全始全终。既然你起了句,怎么能无结句?望成全了!”
  律诗要么四句,要么八言,现在四老趁着唐僧表心意的一句诗,续了五句,已有六句,还差两句,要唐僧来作全了。
  唐僧道:“弟子不能,就烦十八公结果成篇为妙。”
  十八公笑道:“你好意思!你起的句,如何不肯结果?吝啬珠玑,没道理呀。”
  唐僧不敢执拗,只得续了后面二句:“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十八公抚掌大笑道:“好个吟怀潇洒满腔春!满腔春!”
  孤直公道:“劲节,你深知诗味,所以只管咀嚼,何不再起一篇?”
  十八公也不推辞,说道:“我就来个顶针字起: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无。”
  顶针字,就是前一人句子的后一个字,要做为后一人句子的前一个字。
  凌空子道:“我来前二句:无风摇拽婆娑影,有客欣怜福寿图。”
  拂云叟接着道:“图似西山坚节老,清如南国没心夫。”
  孤直公道:“夫因侧叶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唐僧听了,赞叹不已:“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弟子不才,冒昧再起两句。”
  孤直公道:“圣僧是有道之士,大德之人。不必再来联句,请赐个全篇,我们也好勉强而和。”
  唐僧只得也含笑吟道:
  “杖锡西来拜法王,愿求妙典远传扬。
  金芝三秀诗坛瑞,宝树千花莲蕊香。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立行藏。
  修成玉象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
  这首诗做得好,更是表明了唐僧一心要去西天取经的决心。
  四老又是大为赞扬。
  十八公道:“老拙无能,大胆再和一首:
  劲节孤高笑木王,灵椿不似我名扬。
  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
  解与乾坤生气概,喜因风雨化行藏。
  衰残自愧无仙骨,惟有苓膏结寿场。”
  这诗不但表明了劲节十八公的风格,也说明了道家是吐纳修炼而求长生,不像佛家是要舍了肉身,死后才能往生极乐。而龙蛇,泌泉等都是道家修炼术语。
  孤直公道:“妙啊!妙啊!此诗起句豪雄,联句有力,但结句太过自谦了,老拙也和一首:
  霜姿常喜宿禽王,四绝堂前大器扬。
  露重珠缨蒙翠盖,风轻石齿碎寒香。
  长廊夜静吟声细,古殿秋阴淡影藏。
  元日迎春曾献寿,老来寄傲在山场。”
  这诗说的是道家人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无为之术。
  凌空子笑道:“好诗!好诗!老拙不才,也不得扯谈几句了。”
  也吟出一道诗来:
  梁栋之材近帝王,太清宫外有声扬。
  晴轩恍若来青气,暗壁寻常度翠香。
  壮节凛然千古秀,深根结矣九泉藏。
  凌云势盖婆娑影,不在群芳艳丽场。
  这诗说了道家的清静高洁,表达凌空子的心意,说他志在凌云,不与群芳同俗。太清宫外有声扬,说得是太上老君在太清宫外亲手所植的八棵桧树。
  拂云叟道:“你们三公的诗,高雅清淡,我本来腹中无才,听了三公的诗,茅塞顿开,也来做几句打油诗,博诸公一笑。”
  吟咏道:
  “淇澳园中乐圣王,渭川千亩任分扬。
  翠筠不染湘娥泪,班箨堪传汉史香。
  霜叶自来颜不改,烟梢从此色何藏?
  子猷去世知音少,亘古留名翰墨场。”
  这诗是拂云叟自比君子。淇澳是的一首诗,开篇就说绿竹,全篇赞美君子。
  渭川千亩取的是里的“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候等”之意。
  湘娥泪说的是娥皇、女英泪湿竹斑。
  班箨说的是班固兄妹以竹简写下。子
  猷去世知音少,说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字子猷,平生酷爱竹子。
  最后两句说的是不要说知音少,翰墨里自然亘古扬名。
  唐僧听了四老的诗,口里不住赞叹,心里却越来越不安了,只想能早点逃脱,说道:
  “众仙老的诗,字字珠玑,游夏莫赞。但现在夜已深,贫僧的三个小徒,不知道在哪里找我等我。贫僧实在不便久留,感谢仙翁厚爱,就此告辞,请老仙翁指条归路。”
  四老笑着挽留道:“圣僧不要担心!我们也是千载难逢,怎么能就这样分别?何况现在风清气爽,月明如白昼,请千万再坐一坐,等天亮了,我们再送圣僧过岭去,到时高徒一定可来相会。”
  唐僧正要再辞,忽然石屋门外,有两个青衣女童,挑着一对绛纱灯笼,引着一个仙女来了。
  那仙女手里拈着一枝杏花,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脚穿一双凤嘴弓鞋,容颜艳丽,体态妖娆,笑吟吟进门来与众人相见。
  四老欠身道:“杏仙来了!”
  杏仙对众人道了个万福,说道:“听说有佳客来了,特来求见。”
  十八公笑着指指唐僧:“佳客在那里!”
  唐僧忙躬身行礼,知道这一定是个妖女,男妖和女妖相比,唐僧更怕女妖,所以他不敢说话。
  只听杏仙娇声叫道:“快献茶来。”
  后面又过来两个黄衣女童,一个女童捧着一个红漆丹盘,盘里有六个细磁茶盂,盂内放着几个奇异果子,横摆着一个小匙儿。
  另一个女童提着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壶里盛着香茶,香气喷鼻。
  杏仙亲手斟了茶,用春葱玉手,捧着一个磁盂先来献茶给唐僧。
  唐僧小心接过来,道了谢。
  杏仙又给四老各献上一盏香茶,自己也拿了一盏相陪。
  凌空子道:“杏仙为何不坐?”
  杏仙这才去坐了。
  喝了茶,杏仙欠身问道:“仙翁今晚盛会,请教佳句一二,如何?”
  拂云叟道:“我们的都是鄙俚粗言,圣僧来自盛唐,才可称佳句。”
  杏仙又来向唐僧说道:“如不吝教,请赐一观。”
  唐僧哪敢和女人对诗,连忙连念阿弥陀佛,谦逊推脱。
  四老就把唐僧刚才谈禅论道,吟诗和诗的事说了一遍。
  杏仙听了,笑盈盈,满面春风对众人说道:“妾身不才,本不该献丑,但听了圣僧和仙翁的佳句,蠢蠢心动,也勉强接着后面诗句奉和一律如何?”
  四老连声叫好,杏仙当即开口娇声吟道:
  “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
  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
  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
  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
  杏仙的诗,句句是在说杏。四老听了称贺道:“清雅脱俗,句句包含春意。好个雨润红姿娇且嫩,雨润红姿娇且嫩!”
  杏仙浅浅一笑,轻声答道:“惶恐!惶恐!刚才听到的圣僧的诗,才真是锦心绣口,请再赐一首如何?”
  唐僧扭扭捏捏不敢答应。
  杏仙见唐僧俊雅温纯,又才华横溢,越看越是芳心情动,身子一挪一挪,把椅子移动,渐渐坐到了唐僧身边,低声悄悄说道:
  “圣僧,不要拘谨,如此良辰美景,佳客佳人,不去一起快活耍耍,岂不是要辜负了大好光阴?人生匆匆,能有几何?圣僧,走吧!”


第三百五十七章 《什么雷音寺》
  金蝉子叹息道:“我问了。先来的那个老者,叫做十八公,号劲节;第二个号孤直公;第三个号凌空子;第四个号拂云叟;那女子,人称她做杏仙。”
  猪八戒又问道:“刚才还在这里,现在他们往哪里跑了?”
  “我听见你们叫我,挣着跑了出来,不知道他们哪里去了,刚才还在那边石屋里的,想必没有跑远。”金蝉子指着周围说道。
  孙悟空三人随金蝉子到石屋去看,哪里有什么石屋,只有一座石崖,崖上有木仙庵三个字。
  “就是这里。”金蝉子指着说道。
  孙悟空仔细一看,只见这石崖前有一株大桧树,一株老柏树,一株老松树,一株老绿竹,竹子后面有一株红枫树。再看石崖另一侧,还有一株老杏树,二株腊梅,二株丹桂。
  孙悟空火眼金睛看完,已经明白,笑道:“你们看见妖精了吗?”
  猪八戒睁大了双眼,问道:“没有呀。”
  “你不知道,就是这几株树木成精了呢。”孙悟空向那几株老树指了指。
  猪八戒问道:“你怎么知道是老树成精?”
  “十八公是松树,孤直公是柏树,凌空子是桧树,拂云叟是绿竹,赤身鬼是枫树,杏仙就是杏树,四个女童是两株丹桂、两株腊梅。”
  “树精也来做怪?”猪八戒舞动钉钯,甩着长嘴巴,连拱带挖,把两株腊梅、两株丹桂、一株杏树、一株红枫树一眨眼就都掀倒在地。根茎暴露,果然树根底下都是鲜血淋漓。
  金蝉子见了血,心里这才明白了,这是道门弟子。前几日佛门弟子受苦,现在是道教的人,看来佛道之争愈演愈烈了。
  金蝉子慌忙上前拉住:“八戒,不要伤了她们!她们虽然成了精,却没有伤害我,算了,我们找路去吧。”
  孙悟空摆手道:“师父,不要可怜他们,现在没有害人,怕他日后害人!”
  猪八戒听说,一不作二不休,又是一顿钉钯,把松柏桧竹四株老树全都挖倒,茎出土,血成河,从山崖边流成一条血溪,流下山坡而去。
  可怜他们修行千年,又是草木,在这深山之中,哪里会去伤人,只为了道不同,千年修行毁于一旦,化成了枯木,白白引着金蝉子过了八百里荆棘岭。
  金蝉子不忍直视,吩咐走路。一行人马声得得,就着三春风光,往西而去。
  正是那三春之日:物华交泰,斗柄回寅。草芽遍地绿,柳眼满堤青。一岭桃花红锦,半溪烟水碧罗明。几多风雨,无限心情。日晒花心艳,燕衔苔蕊轻。山色王维画浓淡,鸟声季子舌纵横。芳菲铺绣无人赏,蝶舞蜂歌却有情。
  师徒四人也自寻芳踏翠,缓随马步,正行之间,忽见一座高山,远望着与天相接。
  金蝉子扬着马鞭指了指:“悟空,你看!那座山不知道有多高,好像插穿了霄汉,接通了天地。”
  孙悟空笑道:道:“古诗不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但言山之极高,无可与他比并,岂有接天之理!”
  猪八戒道:“若不接天,如何把昆仑山称为天柱?”
  孙悟空一听这个,来了兴趣。在三星观里面菩提给孙悟空说过,孙悟空便拿出来显摆道:“你不知道,自古天不满西北。昆仑山在西北乾位上,所以有顶天塞空之意,故名天柱。”
  沙和尚连忙笑道:“大师兄别跟他说,他听了,又拿去和别人吹牛。我们先走路,等上了山,就知道山有多高了。”
  猪八戒听到沙和尚笑他,追上来和沙和尚玩笑打闹。沙和尚拔腿就跑,猪八戒挑着担子来追。
  金蝉子打马一鞭,马去如飞,孙悟空在前头引路。没多久,就到了山脚,一步步往山上走去。
  林中风飒飒,涧底水潺潺。鸦雀飞不过,神仙也道难。
  千崖万壑,亿曲百湾。尘埃滚滚无人到,怪石森森不厌看。有处有云如水,是方是树鸟声繁。鹿衔芝去,猿摘桃还。狐貉往来崖上跳,獐出入岭头顽。
  忽然听见老虎的声音,孙悟空拿出金箍棒,一声大吼,吓得虎狼禁声远避,他在前头引路,引着唐僧走上山去。
  转过一处山坡,前面有处平地。那里祥光蔼蔼,彩雾纷纷,有楼台殿阁,隐隐还听到钟磬声悠扬传来。
  金蝉子指着远方说道:“徒弟们,看看那里,是个什么去处?”
  孙悟空抬头,用手搭凉篷,仔细观看,那壁厢好个所在!真个是:珍楼宝座,上刹名方。谷虚繁地籁,境寂散天香。青松带雨遮高阁,翠竹留云护讲堂。霞光缥缈龙宫显,彩色飘沙界长。
  朱栏玉户,画栋雕梁。谈经香满座,语月当窗。鸟啼丹树内,鹤饮石泉旁。四围花发琪园秀,三面门开舍卫光。楼台突兀门迎嶂,钟磬虚徐声韵长。窗开风细,帘卷烟茫。有僧情散淡,无俗意和昌。红尘不到真仙境,静土招提好道场。
  “师父,那里是倒是一座寺院,只是祥光之中又有些凶气,不知为什么。看那殿宇,像是西天大雷音寺,但路程不对,决不可能真是雷音寺,当中有蹊跷。我们到了那里,千万不要进去,免遭不测!”孙悟空抬起头,用手搭着凉篷,仔细一看,回答道。
  “雷音寺?莫非就是灵山?你可别弄错了!错过了灵山,可就耽误了我了!”金蝉子要他确认,心想不可能啊,怎么这么快。
  “不是不是!绝不是灵山!灵山的路我也走过几次了,决不是这里!”孙悟空很肯定。
  “纵然不是,也必然是个好人居处!”旁边猪八戒说道。
  “不用多想,这条路就从那寺院门前过去,是不是雷音寺,到了那里就知道了。”沙和尚说道。
  “说得有理!”
  金蝉子快马加鞭,来到那山门前,抬头一看,门上有“雷音寺”三个大字,慌忙滚下马来,倒在地下,口里骂道:“猢狲!害死我了!明明是雷音寺,还哄我呢!“心里暗道,不可能啊,怎么可能怎么快就到了。难道这里面有诈。
  “师父别气,你再看看!山门上是四个字,你怎么只念出三个来,倒还怪我?”孙悟空陪着笑,指了指山门。
  金蝉子战兢兢爬起来再看,真是四个字:小雷音寺。轻道“原来如此。”
  “就算是小雷音寺,也总归是雷音寺,一定也有个佛祖在里面。经上讲有三千诸佛,想来是不在一个地方:像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这里不知道是哪一位佛祖的道场。古人云,有佛有经,无方无宝,我们进去拜佛。”金蝉子抬脚就往里走去!
  孙悟空连忙劝阻金蝉子:“不可进去,此处凶多吉少,若有祸难,你莫怪我!”
  “就是没有佛,也必然有个佛像。我遇佛拜佛,怪你做什么?”金蝉子执意要进去,叫猪八戒把袈裟拿出来,穿好了,换上僧帽,整理了衣冠,抬腿就往前走。暗道“我倒要看看是谁在佛门的眼皮底下,如此胆大。”
  孙悟空无奈,只得随他去了。才走出几步,尚未进门,忽然听到山门里有个宏大的声音叫道:“金蝉子,你从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样怠慢?”
  金蝉子一听,心中懔然,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号。于是假装跪下礼拜,看看到底是谁。猪八戒和沙和尚也跟着跪下磕头。只有孙悟空牵着马在后面收拾行李,不予理会。
  金蝉子拜完,直起身来,进到了第二层门里,就看见了如来大殿。殿门外宝台之下,摆列着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四金刚、八菩萨、比丘尼、优婆塞、无数和尚,殿前香花艳艳,瑞气纷纷。
  金蝉子奇怪加迷茫,领着猪八戒和沙和尚,一步一拜,往当中的如来佛灵台拜行过去。孙悟空牵着马,左右观看,也不参拜,只是小心戒备。
  “孙悟空!见了如来,怎么不拜!”莲台宝座上,如来厉声喝问。
  孙悟空已经确认这是个假如来,当下扔了马缰行李,把金箍棒拿在手里一晃,大喝道:“你们这伙孽畜,如此胆大!竟然敢假扮如来,败坏佛祖清德!别跑,吃老孙一棒!”
  一纵身,挺着金箍棒就打了过去。半空里叮当一声,那如来佛甩手扔下一副金铙,一上一下捞了过来。
  孙悟空避无可避,咣当一声,就被合在了金铙之内!猪八戒、沙和尚猛然惊悟,连忙使起钉钯、宝杖来保护金蝉子。
  那些阿罗揭谛、罗汉金刚一拥而上,猪八戒二人措手不及,三两下就被抓了起来,连金蝉子一起用绳索捆了。
  看见把人抓了,宝莲座上的如来佛哈哈大笑,现了本相,果然不是真如来,乃是个妖王,众阿罗等都是些小怪。
  魔头哈哈笑几声,叫小妖们把金蝉子八戒,沙和尚三人抬到后面去,把金蝉子身上的锦袈裟和僧帽都脱下来,放在行李担子里,连马一起牵到后面收起来。
  那副金铙重若万钧,小妖们抬不动,就把金铙连同孙悟空搁在宝台上,只等三天三夜之后,就会化为脓血。三天三夜之后,孙悟空化了,金蝉子等三人的屎尿也排得干净了,那时再来把他们三人放在铁笼子里蒸了来吃。


第三百五十八章 《来多少收多少》
  魔头吩咐完,又笑了几声,回后面歇息去了。金铙里面黑洞洞地,密不透风。
  孙悟空热得汗流浃背,他左拱右撞,想要掀起金铙出去。但金铙仿佛重有万钧,孙悟空在里面就像是一只小蚂蚁,根本动不了金铙一分一毫。又用金箍棒乱打,也完全打不动。又把身子撑起,捏一个诀,往上就长,长得有千来丈高;金铙也跟着他长,别想撑开一丝光亮。
  又忽地把身子缩得小如芥菜子,想寻个缝隙钻出去。金铙也随着他忽地变小,还是徒然无功。又把金箍棒吹口气,就成一杆幡竿一样,撑住金铙。再把脑后毫毛选了两根长的拔下来,叫声变,一根毫毛变作一支梅花头五瓣钻子,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