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道仙武世界-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身侧就多了两位相貌吓人的常侍将军。
  还有一说为是相传在公元 982 年,岁次壬午,湄洲屿西北方桃花山上,有二怪状貌狰狞,目似铜铃,齿如短剑,身高丈馀,声若铜钟,来去如飘风闪电,时常出没作祟。默娘携铜符等上山,经一番剧烈斗法,默娘念动神咒,持丝帕一拂,二怪眼花身痹,弃械投降,愿归正,在妈祖左右随侍修行,并辅佐妈祖驱邪镇恶,默佑众生。千里眼姓金,顺风耳姓柳,於清同治八年 (公元 1869 年 ),封为将军。
  要区分两位将军其实不难;红脸的千里眼将军又称金精将军,头顶上有两个角,合嘴;青脸的顺风耳将军又称水精将军,头顶上有一个角,开嘴。
  北港地方传说水精将军如果要开嘴吃水,有北港溪的水随便他吃;但金精将军如果要开嘴吃金,则再多的金子也不够他吃,所以要合嘴。可是高雄朝后宫的顺风耳水精将军如果要吃水,却有「高雄港」的水源源不绝
  '编辑本段'
  【三星堆古文化的代表艺术品】
  三星堆古文化的代表艺术品——千里眼顺风耳,又称青铜纵目面具。耳、眼采用嵌铸法铸造。方颐,倒八字形刀眉,眼球呈圆筒状向前伸出约16厘米,眼睛的构造十分夸张。鹰钩鼻,鼻翼呈旋涡状,阔口,口缝深长,舌尖外露,下颌略向前伸。大兽耳向两侧展开。在额正中及耳前上下各有一錾凿形成的方孔。眉、眼描黑色,口缝涂有。
  这尊青铜人面像通高65cm,通耳宽138cm,厚0。5~0。8cm。它阔眉大眼,眉尖上挑。最令人惊异的是,它的双眼竟成圆柱体形状,凸出于眼眶以外16cm,而它的双耳犹如戈形,斜上直立于脑际,可谓世界上最早的“千里眼,顺风耳”,它可能取材于古蜀人世代相传的“纵目人”蚕丛氏的形象。另一尊人面像也十分奇特,除具“千里眼、顺风耳”外,鼻额之间还竖立一只高66cm,厚 0。3~0。6cm的青铜夔龙,直达头顶以上,真是无奇不有,展示出古蜀人的神秘世界。
  ………………………………


第一百六十二章 眼花缭乱的谍报战
  见众多奇人异士来投,苏护等人大叹殷商气数未尽,忠义之士尽相投奔,屡屡不绝。
  苏护问曰:“不知诸位道长是何方高人?”
  袁洪上前回道:“吾等兄弟几人本是在梅山和棋盘上修行,不问红尘俗世,但前几日豹申道友邀我等前来助元帅一臂之力,讨伐西岐叛逆,匡扶正义,恢复礼乐纲常。故而才下山来此,助元帅打败西岐叛逆。”
  苏护大喜过望,赞曰:“豹申道友真乃有道真仙,不知他可曾到否?”
  袁洪:“豹申道友心思缜密,生怕我等吃亏,又去别处洞府寻找帮手去了。”
  商军一众将领感概连连,像豹申道友这般的好人,天下只怕是没有第二个了,以后见了他,可得好好的感谢才是。
  众人随即进得大帐,讨论起如何打败西岐叛军。
  张奎老早就知道申公豹要去找哪些人,自然熟知内情,故意说道:“想要打败西岐叛军,首先就要了解他们的一举一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末将不才,愿意只身潜入叛军营中打探消息。”
  苏护闻言,还为多想,却听见一个声音从旁边响起。
  “将军勿需如此,此事交予我兄弟二人即可。”
  高明、高觉毛遂自荐。
  高明坦言:“我兄弟二人,各有异术。我能眼观千里,高觉能耳听八方,料那西岐叛军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我兄弟的耳目。”
  众人闻之,拍案叫好。
  苏护喜曰:“太好了,有二位道长相助,料那姜子牙等人的任何谋划都会被我们提前得知,此战焉能不胜!”
  高明、高觉在众人的吹捧声中不禁有些洋洋得意,他俩更是当场运用了一番神通,窥视、偷听姜子牙等人的动静。
  好巧不巧的事,姜子牙正在和杨戬、哪咤等阐教三代子弟以及一众将领商量破敌之策。
  战斗小强哪咤有些按耐不住的问:“姜师叔,咱们都来此月余了,何时才能击破商营,讨伐无道昏君?”
  姜子牙捋了捋胡子,回答:“不急,不急。此战事关重大,须得万分小心,若非有七成以上的胜算,绝不能轻易发兵。”
  素来稳重多智的杨戬,附和曰:“师叔所言有理,苏护所部得到了大量援军,兵力在我军之上,且我军内部还有一个隐忧,须得先解决了才是。”
  哪咤不解的问:“什么隐忧?我怎么不知道!”
  杨戬:“我军虽有六十万之众,但其中半数乃是商军俘虏,其心未定。倘若我军接连取胜,那倒还好,他们不敢有二心,可一旦两军对峙,难免就有人会生出些反叛的念头来,毕竟他们的家人大多在朝歌城中。”
  姜子牙点头说道:“杨师侄此言,正是我心中所想,吾不愿轻易用兵,也是担心商军降卒不肯用命,倘若那无道昏君能下令把投降士卒的家眷都一并抓去大狱那就好了,这些降卒们非和纣王拼命不可!”
  杨戬灵机一动,说:“师叔,我有一计,可让无道昏君作茧自缚,逼得降卒们和他死拼到底。”
  姜子牙问曰:“计将安出?”
  杨戬:“我们可以用三十万降卒的名义,写一封讨伐无道昏君的缴文,直接差人送到朝歌城中,并大肆在传播。如此一来,势必会传入纣王耳中,想那无道昏君的臭脾气,见得缴文,如何会不动怒,他若是因此对降卒们的家眷下手,岂不正中了吾等之计。”
  姜子牙一听,赞不绝口:“好计谋,不如再添把火,既然是三十万降卒的讨伐缴文,那就应该附带许多劝诫家人弃暗投明的家信,吾等可派人多伪造些,一并送到朝歌城中,想那纣王定会中计。”
  众人齐声赞妙,立马分头行动。
  只是这一切的一切,正好被千里眼高明、顺风耳高觉一字不漏的探知了。
  待高明、高觉将探知的情报给苏护等人一说,一众商军将领纷纷气得破口大骂。
  南伯侯鄂崇禹义愤填膺的说:“姜子牙这人也忒毒了,竟然连这种有损天理人伦的办法也想得出来,想让我王中计,把我军降卒逼到绝境,反过来和咱们拼命!”
  飞廉心有余悸的附和:“谁说不是啊!还有有高明、高觉两位道长提前洞察了贼人的奸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倘若我王中计,则大事休矣!”
  众人纷纷谴责西岐贼子不地道的行为,那恶来更是激动得唾沫横飞,喷了边上站着的某位将领一脸…!
  好半响,身为主帅的苏护才言道:“这样也好,我们既然已经知晓了叛军的诡计,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化解三十万降卒的心结,让其感念天恩,反戈一击,里应外合共破西岐叛军。”
  众将一听,均眼前一亮。
  苏护继续言道:“若是我等联名上书,将此事提前一步奏报我王,请陛下以大局为重,下一旨诏书,特赦那些因为战败而不得已委身于叛军的士卒,并在朝歌城中厚待他们的家人。如此这般,不但令姜子牙等人的诡计落空,更会使那三十万降卒心向我军,到时候再派人悄悄潜进去从中联络,来个里应外合,岂不是将西岐贼子置于死地。”
  “善”、“妙啊”、“元帅此计高啊”……
  一众商军将领齐齐称赞,他们二话不说,就准备联名上奏。
  上大夫飞廉更是建议说:“此事非同小可,出不得半点差错,若遣信使去,未必说得清楚,不如有劳二位殿下亲自走一趟,面见我王,一并奏呈如何?”
  身为殷商皇族的殷破败和殷成秀,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齐声曰:“敢不从命!此事包在我俩身上,定当说服我王,办成此事。”
  “好”
  又是一阵叫好声。
  苏护作为统军元帅,当即在羊皮上奋笔疾书,写下了奏章,商军将领们轮番上去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最后才交给殷破败和殷成秀,让他俩八百里加急赶回朝歌,向纣王面呈去了。
  “全赖几位道长鼎力相助,否则焉能由此破敌良策,还请里面坐,来人啊,立刻吩咐下去,大摆宴席,本帅要为几位道长接风洗尘……”
  商军大摆宴席,自是不说。
  过了几日,西岐周军一方,杨戬、哪咤、雷震子、土行孙、杨任、金咤、木咤等人忙里忙外,又是不停的命人刻写数万封假的家信,又是制作了上千份羊皮写着的讨伐缴文,终于完成了离间计的所有准备工作,就等着派人去朝歌城中施展离间计。
  这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纣王大赦天下,其中更是明确指出,此前平叛过程中,因不得已而暂时委身于敌者,一并赦免,其家人照样在朝歌城中领取俸禄。
  阐教三代弟子顿时傻眼了,他们个个目瞪口呆,你望我,我望你,半天说不出句话来。
  那小哪咤几乎都气哭了,他咬牙切齿的说:“小爷我夜以继日的工作,到头来却是白忙活一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说完一把将手中的讨伐缴文丢在地上,回自个帐中睡大觉去了。
  姜子牙也气得半死,他把素来多智的杨戬找来,商量对策。
  老姜大怒曰:“定有商军奸细埋伏在我军营中,将此事提前通知了苏护等人,致使此计功亏一篑,你速去营中查探一番,定要将那商军探子找出,否则后患无穷。”
  杨戬回应道:“师叔,此事说来也怪,想知道此计者,不过都是前几日帐中商量的哪些人,一般士卒纵然有所察觉,又怎会洞察全部?现在三十万降卒军心浮动,不少人都暗中串联,怕是进兵不得了,不过先将他们调去后营,以防不测。”
  姜子牙疑惑的说:“降卒一事,我即刻吩咐人将他们调往后营……你的意思是,我高层内部出了问题?那怎么可能!前番大帐议事之人,不是阐教门人,就是西岐老臣和各大诸侯,并未原来的商军降将啊。”
  杨戬:“师叔明鉴。害人之人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我阐教弟子自是不用多说,绝不会有内奸出现。但那前来相助的诸侯们却并非如此,他们不过是看到我军连战连胜,故而才赶来相助,想从中分一杯羹罢了!若是有人心怀叵测,首鼠两端,也未尝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姜子牙一听,也觉得甚为有理,遂道:“查!一个个的仔细查,定要将那内奸找出来,不过此事关系重大,还需私下秘密进行。阐教众弟子中,就数你最为心细,可担此任。”
  杨戬领命而去。
  只可惜啊,姜子牙和杨戬的此番对话,又被高明和高觉探知了。
  苏护等人闻得姜子牙等人奸计破败,军心不稳,并且连探察方向都找错了,全都大笑不止。
  袁洪聪慧,略做思考,计上心头,献计曰:“既然姜子牙等人一误再误,我们何不顺水推舟,让他们自损军力。想那些前来帮助姬发的诸侯当中,数北伯侯崇黑虎的军力最强,有八万人之多,若是能将泄密的矛头都对准他,让其与姜子牙等人火并一场,岂不更好,如此一来,我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可重创敌军,可谓是上策也!”
  众将大喜。
  苏护追问一句:“袁道长计将安出?”
  袁洪信心满满的回答:“我们如此行事……”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谍报战的精髓所在
  话说崇黑虎自从当上了北伯侯以后,因为位置身份变了,故而某些想法也随之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再不是以前那个动不动就抡着兵刃上阵肉搏的猛汉了,他凡事都要以境内所有臣民的利益为先,故而之前姬发几次邀他来共讨商纣,他都推三阻四,直到局势明朗的那一刻,才统帅大军前来助战,说白了就是下山来摘果子来了。
  崇黑虎有八万精兵在手,成了来此助战的诸侯当中势力最大的一股,连心有不满的姬发和姜子牙等人,都为了顾全大局而对其礼让三分。
  这一日傍晚,崇黑虎略感疲惫,早早的就在大帐中睡下,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千里眼高明和顺风耳高觉窥查得一清二楚。
  高明对旁边的袁洪说道:“袁道兄,崇黑虎那厮已经睡下去了,你可以放手去做了。”
  袁洪回曰:“有劳两位兄弟在这里继续观察,我去去就来。”说完摇身一变,化作一只蚊子,偷偷朝崇黑虎的营地飞去。
  来到敌营,身具【八九玄功】,会七十二般变化的袁洪,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又摇身一变,从蚊子变成了崇黑虎的模样,光明正大的行走在营中。
  “侯爷,您怎么来了,小的们不知道您来,所以……”马厩处几个正在闲聊的士卒看见了北伯侯走来,不由得吃了一惊,天色已暗,此时北伯侯来此到底要做什么?
  袁洪装扮的崇黑虎说道:“不必多礼,速去将吾的坐骑牵过来,吾要出营一趟。”
  “侯爷,稍等,小的立刻就去牵来。”一个机灵的马夫,连忙跑去将崇黑虎的坐骑火眼金睛兽牵来。那火眼金睛兽甚有灵性,见到主人(崇黑虎)身上的气味不对,还有些茫然,不肯上前。
  袁洪稍一琢磨,便明白其中关键,立刻又悄悄施了个法术,把自己身上的气味遮挡住了,这才坐上了火眼金睛兽,直接朝营外行去。
  一路上畅通无阻,偶有巡逻军士看见,也不敢多问,径直放行。
  袁洪故意骑着火眼金睛兽从后营偏门出去,还作出一番神神秘秘的样子,然后才直奔商军大营去了。
  一个时辰后,袁洪假扮的崇黑虎,面带笑容的骑着火眼金睛兽又回来了,他还是从后营偏门进入,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只是这一切的一切,早被有心人探得,径直报告姜子牙去了。
  姜子牙一听,心道不好,暗自琢磨:“半夜三更,崇黑虎只身出营,不带随从,且是朝商营方向去了,一去还是一个多时辰,莫非内鬼真是他?不好,若是崇黑虎真有二心,他此去必是是联络商军,准备来个里应外合,此时三十万降卒本就军心不稳,若再又生变,大事休矣!”
  “来人,速去将杨戬、哪咤等阐教弟子叫来大帐,不得有片刻耽搁。”
  亲卫领命而去。
  不多时,阐教三代弟子齐齐到来,正值半夜,不少人都睡眼朦胧的,比如哪咤。
  战斗小强哪咤开口就问:“师叔,大半夜的把我们叫过来所为何事,难不成是准备夜袭商营?”
  姜子牙不敢耽搁时间,连忙将崇黑虎神秘出营一事告诉了众人,他又把之前反间计遭泄露一事也一并说了,如此一来,阐教三代弟子集体炸了窝。
  哪咤一口咬定的说:“不用多想了,内奸肯定就是崇黑虎,否则他怎会半夜出营,还一个随从都不带。”
  这一说法得到了众多三代弟子的赞同。
  哪咤更建议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不若抢先下手,拿住崇黑虎,就地正法,消除这一隐患。”
  姜子牙反问一句:“北伯侯手下有八万精兵,倘若他们闹将起来,如何了得?”
  哪咤一时对答不上来。
  姜子牙又问杨戬:“杨师侄,你怎么看这件事?”
  杨戬回曰:“师叔明鉴,我琢磨着,最近发生的一件件事,都透露着诡异。想想看,之前师叔准备用离间计来离间纣王和降卒,结果反被纣王抢了先,离间了降卒和我军;然后师叔让我去暗中探查内奸,我尚未行动,那北伯侯却自个跳了出来。这里面是否太过巧合了?”
  姜子牙一愣,说:“前面一事还可以解释得通,但后面一事,仅你我二人知晓,莫非你我二人当中有人泄密否,这怎么可能?”
  杨戬:“正是此理,兹事体大,还需谨慎从事,一个弄不好,军心不稳。不如去将北伯侯请到此处,当面问明,也好解开疑惑。”
  哪咤插话曰:“若是崇黑虎不来又当如何?”
  杨戬笑曰:“崇黑虎若不来,定是心中有鬼,吾等可立刻前去将其擒住。反之,他若敢来,此中定是有些误会。”
  姜子牙:“好,我这就派人去请北伯侯来此议事。”
  真正的崇黑虎一直在自己帐中熟睡,怎会晓得外面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待姜子牙派人来请他去议事时,崇黑虎睡得正香,还埋怨了几句说:“姜首相这是怎么了,大半夜的聚将议事,有什么事不可以白天说吗…!”
  埋怨归埋怨,崇黑虎对姜子牙还是多有敬重的,毕竟对方是阐教门下。遂穿衣出行,直奔中军大帐而去。
  当然,这一切又被高明、高觉探查到了。
  高明对早已归来的袁洪说道:“袁道兄,崇黑虎这一去,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
  袁洪笑曰:“此事我早有预见,不怕他们当堂对案,我军正可以乘姜子牙等人在中军大帐互相猜疑,外围无大将看守且军心不稳之时,发动夜袭,定有斩获。”
  众人赞曰:“妙啊!”
  苏护当即拍板,夜袭周营。
  果不其然,北伯侯崇黑虎到达中军大帐,顿时迎来了阐教弟子们的责问。
  战斗小强哪咤一脸怒色的对崇黑虎说:“好你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你的北伯侯之位乃是武王(姬发)和姜师叔帮你夺来的,怎可恩将仇报,反陷我军于危难?”
  崇黑虎满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哪咤在说些什么,一脸迷茫。
  哪咤见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追问道:“我且来问你,生更半夜只身出营,去往何处,又见过何人?”
  崇黑虎回答:“笑话,子虚乌有,本侯一直在帐中睡觉,安有出营一说。”
  哪咤闻言,好不气愤,破开大骂:“你这贼子,人赃俱获,还敢抵赖,后营士卒多有见你出营者,你还敢说在帐中睡觉。”
  崇黑虎辩解道:“本侯行事光明正大,绝非虚言,你若不信,可将我亲卫找来一问,自见分晓。”
  见北伯侯崇黑虎说得理直气壮,阐教弟子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杨戬对姜子牙说道:“师叔,此事定有隐情,莫不是敌军中有能人,化作北伯侯的模样,从中使诈?”
  姜子牙反问:“他怎知北伯侯已睡,倘若真假两个北伯侯撞在一起,岂不失策?”
  杨戬回曰:“这正是我想弄明白的事,看来只能回山找师傅(玉鼎真人)一问。”
  正说话间,营外突然杀声震天,商军来夜袭了。
  西岐周军大将俱在大帐议事,各军无人指挥,只能仓促应战,自然不是商军的对手,一时间被杀得人仰马翻。
  姜子牙见状不妙,连忙派阐教弟子出战,企图力挽狂澜,只可惜梅山七怪也不是吃素长大的…!
  袁洪等梅山七怪冲在最前面,见人就打,势如破竹。阐教弟子见状,连忙迎了上去,与之对战。
  袁洪对上了杨任。想那袁洪乃是白猿得道,变化多端,把元神从头上现出。杨任正欲取五火扇扇袁洪,不意袁洪顶上白光中元神,手举一棍打来,杨任想要躲避时,已是不及,早被袁洪一棍打中顶门,立时一道真灵上了封神榜。
  常昊(长蛇)变成八岐大蛇,坚硬无比,在周营中横冲直撞,连战斗小强哪咤都奈何他不得。
  朱子真(猪)与金咤战作一团,他发起狠来,变作一头大猪,张开血盆大口就朝金咤咬去,后者不敢硬接,连忙遁去。
  杨显(山羊)用白光来罩土行孙,后者知其厉害,土遁而走。
  戴礼(山狗) 口吐红珠,百步伤人,直将木咤打伤。木咤负伤而走,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金大升(野牛) 力大无穷、口吐牛黄烧人,其主要目标竟然对准了姜子牙。还好姜子牙手中有玉虚杏黄旗,一旗展开,千朵金花涌出,托住了对方内丹,遂安然退去。
  吴‘龙(蜈蚣)发出黑雾迷熏敌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崇黑虎,后者连引以为傲的铁嘴神鹰都没来得及放出,就被黑雾裹在其中,片刻功夫,就身死道消了,又一道真灵上榜。
  西岐周军本就军心不稳,那后营的三十万降卒全无战心,转身就跑,立时大败,各部纷纷溃退,损失了十万人马。最后若不是杨戬大发神威,硬生生的挡住了商军追击,只怕损失还会更大。
  一次夜袭,就消灭了如此多的敌军,苏护等人大喜过望,连忙上书朝廷为梅山七怪和高明、高觉请功,只是他们这一请功,反倒暴露了自家人的根脚,引来了后面的祸事……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谍报战建功
  捷报传来,朝歌满城欢腾,这场得来不易的胜利后面是全体殷商子民咬紧牙关支援前线得来的,是以家家庆贺,笑声震天。
  纣王大悦,召集百官廷议。
  “全赖众卿鼎力相助,否则焉有此番大捷。”
  “臣等愧不敢当,陛下洪福齐天,剿灭叛贼指日可待。”
  纣王对王叔比干言道:“王叔劳苦功高,筹措粮饷,解了大军之急,当为功。”
  比干连忙推辞,说:“陛下圣明,臣不过是做了些份内之事,不值一提,怎敢与前线以命相搏的将士们相提并论,还请陛下重赏有功将士。”
  纣王很是感概,自己这位王叔多么明事理啊,不愧是自家人,关键时刻可以依靠的!
  “拟旨,此战功者当为袁洪,其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可谓是文武双全,特加封袁洪为军中副元帅,领上大夫职。常昊、朱子真、杨显、戴礼、金大升、吴龙、高明、高觉各有神通,多有建树,均封为军中大将,领中大夫职。其余诸将,另有封赏。望众卿一鼓作气,打垮叛逆,平定天下,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不用多说,封赏诏书到达商营后,众将士欢腾一片。
  苏护等将领,专门来恭贺了一番袁洪等人,直将他们几兄弟夸上了天。
  袁洪颇有些得意,拍着胸脯说道:“阐教门下不过尔尔,他们对上了我们几兄弟,只能是望风而逃,若其识趣,早早归去,免得再掉脸皮。”
  众将大笑不止。
  袁洪又言:“姜子牙等人高挂免战牌,闭门不出,想必是军心不稳,不敢与我军再战。我们这次定不能再让其缓过气来,应该乘胜追击,主动攻其营寨。”
  苏护点头称赞:“好,事不宜迟,明日一早,三军出动,攻击周军营垒。”
  竖日,商军果然出动,猛攻周军大营。
  纵然哪咤、杨戬等阐教弟子使出全力,也依然抵挡不住。姜子牙无法,只能令大军且战且退,后退三十里安营扎寨。
  商军又胜,士气高昂,更关键的是,在这次对决中,西岐营中那三十万商军降卒,有不少人心向殷商,冒死逃了回来,经过一点算,竟然有两万人之多,这让苏护等人更是喜出望外,愈追着西岐叛军一阵猛打,不让其有片刻休整。
  姜子牙心知此时不是和商军交手的时候,又主动退却了三十里,却不想那商军想吃了兴奋剂一般,又追了上来。
  武王姬有些心急,来问姜子牙:“姜相,现在军心不稳,商军又紧追不放,这可如何是好?”
  姜子牙到底是兵法大家,还沉得住气,回答:“武王放心,此事亦尔,我军再退三十里便是。”
  姬问:“若是商军再追来又如何?”
  姜子牙:“若臣估计得没错,商军粮草匮乏,难以长此以往,他们是不会再追过来了。”
  果然如姜子牙所料那般,西岐大军再次后退三十里,终于暂时摆脱了对方。商军虽然连番得胜,但因粮草不济,而暂缓追击,这样一来就给了阐教弟子想对策的时间。
  杨戬多智,他变成飞蚊,潜入商军大营之中,偷了一份封赏诏书回来。
  待众多阐教弟子一看,这才知道前番打败自己的敌将都是哪些人。
  姜子牙说道:“袁洪、常昊、朱子真、杨显、戴礼、金大升、吴龙、高明、高觉这些敌将估计都是新来之人,之前并不曾听说,却不知他们根脚是什么?”
  杨戬:“师叔勿急,我这便回师门一趟,想师傅(玉鼎真人)他老人家问一问。”
  姜子牙:“好,杨师侄可去回,这里少不得你。”
  杨戬也不多说,驾云而去。
  话说杨戬来至金霞洞,见洞门紧闭。杨戬洞外敲门多时,一童子出来,见是师兄,忙问曰:“师兄何来。”
  杨戬:“烦贤弟通报。”
  童子进洞内,见玉鼎真人启曰:“师兄杨戬在洞府外求见。”
  玉鼎真人:“着他进来。”
  杨戬见到师傅,连忙跪拜曰:“师傅在上,徒儿杨戬有礼了。”待礼数完毕后,才将所来之事,向师傅请教起来。
  玉鼎真人到底是见多识广,他略加思索,便说道:“高明、高觉两个乃是棋盘山桃精柳鬼,桃柳根盘三十里,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成气有年。今棋盘山有轩辕庙,庙内有泥塑鬼使,名曰:“千里眼,顺风耳”二怪,托其灵气,目能观看千里,耳能详听千里,千里之外,不能视听也。你可与姜子牙,着人往棋盘山去,将桃柳根盘掘挖,用火焚尽,将轩辕庙二鬼泥身打碎,以绝其灵气之根。再用一重雾,常锁营寨,如此这般,则二鬼自然绝也。至于说袁洪等人,你可去终南山玉柱洞找云中子借照妖镜一用,便能一一破掉他们。”
  杨戬大喜,叩谢了师傅,又转道去了终南山玉柱洞。
  不多时,杨戬到达终南山玉柱洞,见到了福德金仙云中子。
  杨戬礼毕,禀曰:“弟子今到此,欲求师伯照妖鉴一用。现今有几个妖魅阻住周兵,不能前进,虽大战数场,法宝难治,因此上奉姜师叔将令,特地至此,拜求师伯。”
  云中子掐指一算,说:“此乃梅山七怪也,只你可以擒获。”说完便大大方方的把照妖镜借给了杨戬。
  杨戬回到周营,径直来见姜子牙,却又不言不语,只恐又被高明、高觉探去。
  姜子牙不明所以,问曰:“杨师侄何故如此?”
  杨戬:“弟子今日不敢言,且随弟子行之。”
  姜子牙知道杨戬多智,遂跟他前去。
  两人行至军中,杨戬命三千军士手持红旗,来回舞动,直将两人密密麻麻的围在中间。又令一千名军士擂鼓鸣金,恍然有惊天动地之势。
  姜子牙见杨戬此举,不知其故,茫然一片。
  杨戬这才对姜子牙说:“师叔明鉴,那高明、高觉二人,乃是棋盘山桃精柳鬼,他将把轩辕庙二鬼之灵,名曰千里眼,顺风耳。如今须用旗招展不住,使千里眼,不能观看,锣鼓齐鸣,使顺风耳不能听察。请师叔派人往棋盘山,掘挖此根,用火焚之;再令将把轩辕庙二鬼泥胎打碎,然后出大雾一重,常锁行营,此怪方能除也。”
  姜子牙恍然大悟,回应道:“原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内奸,所有的事都是这两个小妖所为,看来前次真的是冤枉北伯侯了!我这就命人去棋盘山。”
  老姜如法炮制,把李靖和雷震子叫来此处,吩咐李靖领三千人马,往棋盘山去,挖绝其根。又令雷震子去打碎、泥塑鬼使。
  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