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道仙武世界-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说郑轮见周营又有人出战,也不含糊,又冲了过来与之交战。两人交手十来回合,肉搏战小强(哪咤)一直压着郑伦猛打,后者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
  郑伦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把降魔杵一摆,对着哪吒一声哼。
  哪吒安然无恙,全无半点反应,又怎能得跌下轮来。(简直和以前张桂芳对上哪咤时候的情况一模一样…!)
  郑伦见此术不能响应,大惊失色,转身就跑。
  哪咤怎会让对手全身而退,他丢出乾坤圈,正中郑伦后背,把他打下金睛兽,再提着火尖枪正待上去补上一枪,结果其性命时,一道烟尘,由远及近,转瞬就到。
  哪咤定眼一看,来者正是自己的老对手张奎。
  张奎骑着独角乌烟兽,一刀逼开哪咤,救下了郑伦,朝着商军阵中去了。
  小哪咤见煮熟的鸭子都飞了,气得是哇哇直叫,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先回大营再说。
  苏护见了张奎,惊曰:“张将军,你还活着!前番大军全军覆没,本以为将军已经蒙难,不曾想……”
  张奎回答道:“平寇王明鉴,前番大战,闻太师和末将寡不敌众,被西岐贼军偷袭杀散。末将和拙荆高兰英沿途收集败兵,复聚拢两万人马,正在百里之外,想上书朝廷,又恐大王怪罪,此番闻得我大商平寇王至此剿贼,特来相助。”
  苏护素知张奎勇猛,大喜曰:“张将军来得正是时候,吾当亲自写奏折为将军正名。”
  张奎抱拳回应:“多谢平寇王,末将等人一定奋勇当先,报仇雪恨。”
  苏护随即鸣金收兵回应,却不想刚刚回营,又有异士来投。
  亲卫禀报:“有七道人,要见大帅,说是来帮助我军的。当先一人,有三只眼,穿大红袍,自称是九龙岛声名山气士吕岳,看样子是他们的领头人。”
  苏护大喜过望,连忙亲自出迎,在他看来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话说郑伦被哪吒打伤肩背,虽敷上了丹药,只是不见好。吕岳等人来得正是时候,他们的拿手绝活就是施法放瘟疫,但同时医术也非常的高超,一副丹药下去,郑伦立马痊愈如初,生龙活虎更胜之前。
  郑伦觉得吕岳法力无边,又想到自己的授业恩师度厄真人已亡,便有心拜吕岳为师。
  吕岳有金仙修为,他也看得出郑伦颇有些不凡,遂同意收其为徒弟,并说:“你既拜吾为师,助你平定西岐叛逆便是,旁边的几位乃是你的师叔和师兄们,可一一见过。”说着就把陈庚、李平、周信、李奇、朱天麟、杨文辉等人全都介绍给了郑伦,后者连忙给众人见礼。
  身为主帅的苏护,也乐意看着手下大将和这些能人异士结成师徒关系,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为商军服务。
  双方各取所需,一时间宾主尽欢。
  众人来到大帐议事,苏护对吕岳问曰:“不知吕道长在何处洞府修行?”
  吕岳笑答:“贫道乃是九龙岛声名山气士也,乃豹申(申公豹)请我来助将军,为已故的闻太师报仇雪恨。”
  “豹申是谁?”苏护脑中出现个大大的问号,不但是他,此间除了问道宫的张奎知道内情外,其他人均是一头雾水。
  于是乎,身为内应的张奎开始给申公豹打起掩护来了,言道:“豹申这人我认识,前番在闻太师军中效力,多为其出谋献策,屡建功勋,与闻太师相交甚深,后来在乱军中不知所踪,原来是请吕道友来此帮忙去了。”
  众人听张奎这么一说,全都明白过来,豹申这人还真是一个讲义气的汉子。
  苏护又问:“但怎不见豹申道友来此?”
  吕岳回答:“豹道友去火龙岛请罗宣道友出山,想必他俩不日便能前来与我等相会。”
  苏护喜曰:“还有其它道友来此相助我军?”
  吕岳点头称是。
  张奎更是煽风点火的说:“本该如此,前番闻太师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方能人异士太多,以众击寡,我军焉能抵挡。此番众道友前来相助,实力已经不输贼军,定能建功立业,为闻太师、武成王等人报仇雪恨。”
  众人听了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出战。
  竖日,按耐不住的吕岳等人,一大早就去西岐大营外挑战去了。
  青色道袍,面相狰狞的周信,提着把仙剑就来营前叫阵,其嗓门之大,生怕别人不认识他一样。
  姜子牙听闻有异士前来叫阵,心知对方必定有所依仗,不然怎敢在营门外耀武扬威,便问:“谁去走一遭?”
  旁边的金吒欠身而言:“弟子愿往。”
  姜子牙许之,并吩咐其多加小心,若有突变,不可浪战。
  金吒见了周信,问曰:“来者何人?怎敢逆天而行。”
  周信回答:“吾乃九龙岛气士也,姓周名信。闻尔等仗昆仑之术,以多欺少,杀吾截教同门,情殊可恨,今日下山,定然与你等见一高下,以定雌雄。”说完绰步执剑来取,大有一剑斩对方于马下的架势。
  金吒举剑相迎,两人交手了二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周信突然转身便走,金吒随后追来。周信揭开袍服,取出一磬,转身对金吒连敲三四下,金吒把头摇了两摇,即时面如金纸,逃回大营,径直去见姜子牙,捂着头连声叫唤:“疼煞我也!”
  姜子牙问其祥情,金吒把赶周信事说了一遍,姜子牙若有所思。
  周信旗开得胜,大笑着离去,他一出马就建立了功勋,不禁让一同而来的几位师兄弟们眼馋,纷纷想下场与敌将大战一番。
  是夜金吒疼得叫苦连天,无论服下何种丹药,都不能减轻其痛楚,这让一旁守护他的哪咤和木吒揪心不已,两人商定,来日阵前,定要拿住对方敌将,好以此换来解药。
  次日,吕岳的另一个徒弟李奇又迫不及待的来西岐大营外挑战。别说,李奇这厮的卖相还真是不错,其挽双抓髻,穿淡黄服,面如满月,留着长髯,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
  姜子牙等人听闻又有敌军中的异士前来叫阵,都不用问,那木吒连忙主动请缨。
  木吒对姜子牙一拱手,说:“师叔,此番吾愿意去擒拿对方,为哥哥换取解药。”
  姜子牙不做多想,点头同意。
  木吒见了李奇,指着鼻子就骂:“你是何人?敢将左道邪术,害吾兄长,使他头疼,想就是你了。”
  李奇笑道:“非也,那是吾道兄周信,吾乃吕岳门人李奇是也。”
  木吒大怒:“都是一班旁门左道。”说完轻移大步,执剑当空来取李奇。
  李奇也不是好欺负的,手中仙剑立刻迎击,双方你来我往,斗得好为激烈。
  二人斗了两炷香时间,犹不能分出高下。
  李奇猛的转身便走,木吒随后赶来,二人距离一箭之地。李奇取出发躁幡,拿在手中,对木吒连摇数下。
  木吒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心知着了对方的道,连忙遁回了大营。
  一进营地,木吒再也忍耐不住,面如白纸,浑身如同火炼,心中好似油煎,跌倒在地,口吐白沫,不醒人事了。
  姜子牙等人急忙将木吒扶进帐中歇息,不由得都为之担心。
  且说李奇得胜,回到商军大营去见师傅吕岳,告知详情。
  吕岳大喜,赞道:“尔等不愧是吾佳徒,连番得胜,显我截教上清大法,方叫阐教门人知道谁才是玄门正宗。”
  李奇听得老师赞扬,心里美不胜收,笑逐颜开。
  一旁站立的朱天麟和杨文辉也纷纷请战,结果不出意外,他俩在接下来的两战中,连续打败了雷震子和土行孙。
  如此一来,阐教三代弟子中毒者便有四人之多,大营中叫苦声此起彼伏,弄得足智多谋的姜子牙都大为头痛,无计可施。
  正当姜子牙束手无策之时,运输大队长杨戬回来了(押粮官),他这回来立刻就被老姜拉到大帐中去商量对策。
  姜子牙、杨戬、哪咤三人还未说得几句,就听闻营外又有异人来叫阵。
  杨戬若有所思的说道:“连番五日叫阵,一日换一个敌将,不知他营中有多少截教门人,师叔不妨去会会他,探出些口风来,吾等才好商量应对之策。”
  姜子牙一想,觉得也只能先如此了,遂自领大军出营接战。
  吕岳这厮亲自出马,他穿大红袍服,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三目圆睁,骑金眼驼,手提宝剑,大呼曰:“来者可是姜子牙吗?”
  姜子牙回答:“正是贫道,不知道友是那座名山,何处仙府?今往西岐,屡败吾门下,道兄有何所见而为?今纣王无道,周室兴仁,天下共见,从来人心归顺真主,道兄何必强为,常言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吾周凤鸣岐山,英雄间出,豪杰归心,道兄何得逆天而行,任一己私意哉!况道兄在道门日久,岂不知封神榜一事,若强行出头,免不了成为榜上有缘人。”
  吕岳面带怒色的说道:“吾乃九龙岛气之士,名为吕岳。只因你等恃阐教门人,侮我截教,以多欺少,以长击幼,先是打杀了我教十天君,尔后有围杀了闻道友,此仇焉能不报。此番吾故令四个门人出战,略施小术,叫尔等知道我上清大法,今日特来会你一会,一决雌雄。”说完纵开金眼驼,执手中剑飞来直取姜子牙。
  吕岳金仙修为,姜子牙才地仙后期修为,双方差距太大,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上的。
  老姜哪里敢和吕岳交手,他催动座下的四不像,转身就逃。别说,这四不像是元始天尊特意赐给姜子牙的坐骑,其别的本事稀松平常,但逃跑保命的本领确实数一数二的…!
  杨戬和哪咤怎能袖手旁观,他俩不由分说,很有默契的一左一右,两边夹攻吕岳。又有数员西岐武将,一起上前,将吕岳围在中心,一顿刀枪棍棒乱招呼,欲将其打成肉泥。
  商军一方,刚刚拜师不久的郑伦见老师被围,有心前去解围,却不料被其他四个师兄制止住了。
  郑伦不解,问道:“师兄们何故如此,老师被围,焉能袖手旁观?”
  周信、李奇、朱天麟和杨文辉齐声笑曰:“师弟勿急,非是吾等不救,乃是师尊有令,不许我等出战。你刚拜师不久,不知师尊神通,且放心看便是了。”
  吕岳见周将有增,全无畏惧,随将心手摇动三百六十骨节,霎时现出三头六臂,一只手执形天印,一只手擎住瘟疫钟,一只手持定形瘟,一只手执住指瘟剑,双手仗剑,现出青脸獠牙。反倒是将围在身边的一众西岐将领杀得个血肉横飞。
  片刻功夫,吕岳周围便横七竖八的倒下了一堆尸体,仅剩杨戬和哪咤两个小强还活着。
  杨戬见势不妙,对着姜子牙大呼曰:“师叔快用打神鞭。”
  姜子牙闻言,这才回过神来,祭起打神鞭朝吕岳打来。
  这打神鞭专打封神榜上的有缘人,吕岳就算实力高出姜子牙一大截,也难逃这一鞭之苦。
  “啪”的一声,吕岳被打得口吐鲜血,差点跌下坐骑,他惊恐的看了一样打神鞭,头也不回的就架骑奔回商军之中。
  杨戬、哪咤也不敢追赶,毕竟吕岳的战力惊人,刚才若不是有打神鞭相助,此番遭难的怕就是他俩了。
  于是两军各自鸣金收兵,琢磨对策去了。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源源不断的帮手
  吕岳首战失利,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想他门下的四个弟子都齐齐得胜,唯独身为师傅的自己却落得个不胜不败的结果,这让他情何以堪。
  还好张奎站出来给吕岳打了个圆场,说:“吕道长不必在意,姜子牙手中的那条神鞭颇有威力,前番他就用此来打过闻太师等人,无有不中,甚是奇怪。”
  吕岳感激的看了张奎一眼,对众人说道:“姜子牙等人虽是阐教门人,但其他士卒却为凡人,怎逃得过瘟疫之祸,今夜三更吾便去西岐大营作法,让他们全都染上疫病,不出数日,便可不战而胜。”
  苏护虽身为主帅,却是个凡人,不知因果业力之说,听闻此计连忙拍手称快。
  郑伦和张奎等人则默默不语,显然很有顾虑。
  张奎话曰:“吕道长,兹事体大,是否再考虑一二,毕竟让西岐大军三十万人同时染上疫病,非同小可,不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
  吕岳笑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是忍一时之痛还是忍日复一日之痛,想必将军也是一清二楚的。西岐叛乱,导致生灵涂炭,若能迅速平息,说不得也是大功德一件。”(这厮的想法还真是奇怪,分明要干伤天害理之事,但说起来却头头有道的样子…!)
  张奎正准备再劝说一二,却听见帐外一阵笑声。
  “哈哈哈哈~~~~吕道友勿急,罗宣来亦。”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火龙岛的罗宣,他头戴鱼尾冠,面如重枣,海下赤须红发,长有三目,穿大红八卦服,骑赤烟驹,一副道骨仙风的模样。
  众人见罗宣到了,连忙齐齐出帐迎接。
  罗宣对苏护说道:“豹申道友(申公豹)已经将闻道友的事告知与我,此仇不共戴天,吾此来就是向阐教门人讨个说法,若是不能满意,定当不让他们好过。”
  苏护见罗宣孤身一人来此,并无旁人,问曰:“不知豹申道友现在何处?”
  罗宣解释说:“吾虽不惧阐教弟子,但豹道友生怕阐教门下又来个全员出动,以众击寡,故而继续去邀些同道来此,预防万一。”
  众人听了,连连称赞豹申道友心思缜密。
  由于罗宣的到来,反而使吕岳暂时放弃了下瘟疫那等丧心病狂的念头,他们准备改日再去西岐大营外挑战,定当叫阐教弟子知道厉害。(吕岳知道罗宣的厉害更在自己之上,故而才如此行事。)
  若问申公豹此时去哪了,他正在劝说殷郊、殷洪兄弟两…!
  却说殷郊、殷洪原本在东伯侯叛乱、姜皇后身亡时,被牵连了,幸得广成子和赤精‘子出手相救,并分别收他俩为徒,在门下修行。
  一经数年,殷郊、殷洪的修为其实也就那样,地仙水准,完全不入流,可偏偏时来运转了。前番十二金仙被齐齐削去了顶上三花和胸中五气,老子为此赐给了他们一人一颗九转金丹,但是现存的十二金仙都没有服用此丹,因为他们知道九转金丹威力虽大,可副作用也不小啊,一经服用,日后修为想要再进一步,非得付出千百倍的苦修才行。是以他们都选择了人祖传授的办法,服用九九金仙丹加发宏愿的办法来恢复修为,并且更进一步。至于九转金丹就被各人存了起来,以备它日之用。
  不知道怎地,殷郊、殷洪都知道了自己师傅手中有一枚吃了立时便能证得大罗金仙的灵丹妙药,分别去恳求之。
  广成子和赤精‘子也曾坦言过九转金丹的功效和副作用,但殷郊、殷洪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师傅万年苦修才练到大罗金仙境界,换做自己,还不如直接服用九转金丹的好,至于将来的副作用,那就将来再说。
  于是乎,在殷郊、殷洪的百般恳求中,广成子和赤精‘子终于送了口,赐予了他们九转金丹,并在一旁为他俩护法,保得周全,不让他们被突如其来的庞大灵力撑爆身体。
  殷郊、殷洪得偿所愿,证得大罗金仙初期境界,这下子,两人迫不及待的就要下山去问娘亲(姜皇后)报仇雪恨。
  临行之前,殷郊在山中吃了仙豆,化为三头六臂。
  广成子甚是中意自己这个徒弟,怕他下山有失,还特意借给他方天画戟、落魂钟、雌雄剑等数样法宝。
  殷郊知道师傅最厉害的两件法宝乃是落宝金钱和板砖,于是跪在地上求之起来:“师傅在上,可否把落宝金钱和板砖也一并借给弟子使用,待报得大仇后,定当还与师傅。”
  广成子颇有些顾虑的回答:“非是为师小气,而是那两样法宝威力甚大,一旦用之,牵连因果,不可不察。你若是要用,还需发下誓言。”
  殷郊二话不说,当即跪在地上,对天发下毒誓,言若日后助纣,愿受犁锄之苦。
  天雷轰鸣,立时响应。
  广成子见天道响应,这才放下心来,将落宝金钱和板砖一并借给了殷郊,后者千恩万谢的下山去了,却不想头一个遇上的就是申公豹。
  申公豹直言了当的对殷郊说:“世间那有子助外人,而伐父之理?此乃乱轮件逆之说,你父不久龙归沧海,你原是东宫,自当接商朝之统,位九五之尊,承帝王之业,岂有助他人灭自己社稷,毁自宗庙?此亘古所未闻者也!将来有何面目见成汤诸王于在天之灵哉?我见你身藏奇宝,可安天下,形象可定乾坤,当从吾言,可保自己天下,以诛无道周武,是为长策。”
  就这么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让殷郊哑口无言了。
  见殷郊无言以对,申公豹成热打铁说,你还有一兄弟殷洪也刚刚下山,不若我们一起去寻他,你俩兄弟合计一番,看看吾所说的是否有理,再行商量如何行事。
  殷郊一想,如此也好,且和弟弟商量一番,再作计教。
  话说殷洪下山时的场景其实和之前的殷郊如出一辙。
  赤精‘子生怕殷洪下山后就反悔,对其说:“徒儿,你执意下山报仇,吾也不阻拦你,但有一事,只是你有一件事制肘。”
  殷洪问曰:“老师!弟子有何事制肘?”
  赤精‘子:“你乃是纣王亲子,你决不肯佐周。”
  殷洪双目圆瞪,咬牙切齿的说:“老师明鉴,弟子虽是纣王亲子,但我与纣王有百世之仇,父不慈,子不孝,他自从纳了妲己为妃,疏远吾母,致使吾母死于非命,弟子时时饮恨,刻刻痛心,怎能得此机会,拿住纣王与妲己以报吾母沉冤,弟子虽死无恨。”
  赤精‘子听罢大悦:“你虽有此意,不可把念头改了。”
  殷洪也赌咒发誓说:“弟子若有他意,四肢俱成飞灰。”
  一道惊雷炸开,天道立时响应。
  如此一来,赤精‘子才放心的把八卦紫绶仙衣、阴阳镜、水火铎全都借给了殷洪,让他下山去报仇。
  结果刚刚下山的殷洪,头一个碰见的就是故意前来寻他的殷郊和申公豹。
  殷郊、殷洪兄弟俩一见面,俱是高兴得痛哭流涕,诉说着这些年来的离别之苦。好半响,两人才平复了心情。
  殷洪对殷郊说:“大哥来得正是时候,且与我一道去西岐,助姜师傅伐纣。”
  殷郊面有难色,不能言语。
  一旁的申公豹见状,知道殷郊为难,便主动站出来替他发话。
  申公豹对殷洪言道:“你乃愚迷之人,执一己之见,不知大义,你乃成汤后裔,虽纣王无道,但也没有子伐父之理。你何不思社稷为重,听何人之言,忤逆灭亲,为天下万世之不肖,未有若殿下之甚者!你今助武王伐纣,倘有不测,一则宗庙被他人之所坏,社稷被他人之所有,日后将何颜相见你的祖宗哉。”
  殷洪被申公豹一番话说得动心,低头不语,默默不言。
  殷郊也附和说:“弟弟,兹事体大,你我可要想清楚了,不然一失足成千古恨,到时候悔之晚矣!”
  最终,殷郊、殷洪在申公豹的劝说下,齐齐倒戈,投向了殷商一边。他俩随即赶去苏护大营,与之汇合,且沿途他们还收罗了不少人马,能人异士颇多,有温良、马善、庞弘、刘甫、苟章、毕环等人。
  殷郊、殷洪等人来到苏护大营后,亮出了皇子身份,直言是豹申道友劝他俩来助大军一臂之力。
  苏护连忙率领众将前来参拜,又立刻上书朝廷,为两位皇子正名。
  有趣的是,当日苏护依旧见不得那传说中的豹申道友,还向殷郊、殷洪问曰:“不知豹申道友现在何处,为何没有随殿下一道前来。”
  殷郊回曰:“豹道友去他处访友去了,说是为大帅再寻些能人来助战。”
  苏护心想:“我勒个乖乖,这个豹申道友还真是卖力,到处为自己拉人助阵,自己以后见了他可得好生谢过才是…!”
  纣王接到奏报后,也是心有感概,想当初,若非东伯侯发动叛乱,焉能殃及幼小的殷郊和殷洪,就算那身死的姜皇后其实也多有无辜。纣王再一想自己并无别的子嗣,百年之后皇位要传与谁人?还不是殷郊、殷洪二人中的一人。遂下旨,传告天下,为殷郊、殷洪洗刷冤屈,并重立殷郊为太子;殷洪为贤王,让他们在军中为国效力。
  消息传来,殷郊、殷洪自是大喜,他们厉兵秣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攻打西岐叛逆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阐教门人再聚首
  商军一方士气大振,连日又有多位能人异士来投,其中更有大名鼎鼎的一气仙马元,据这厮说他也是被豹申道友说服的。
  苏护等人聚众商议,大将郑伦建议此时应该全面出击,最好是乘着阐教的广成子等人还没回过神来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鼓作气先平了西岐叛军,到时候就算阐教二代弟子赶来,也只能接受既成现实。
  按理说,郑伦的建议甚是有理,可别有用心者却开始唱反调了。
  张奎知道此番的主要作战目的是送自己营中的这群人上榜,焉能让他们主动出击打垮姜子牙等人,于是开口说道:“郑将军的话虽有道理,但如今形势不同了,我军现在是军容鼎盛,士气高昂,加上诸位道友的鼎力相助,又何需忌惮阐教门下。说句大实话,诸位道友之所以前来助我军,无非就是因为阐教弟子不守规矩,以多欺少,以长击幼,我等怎能和他们一样。”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些道理,毕竟人要脸树要皮,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事情还是不要做得太过了不是。
  罗宣点头说:“不错,张将军所言有理,吾等切不可自甘堕落。明日我先去叫阵,堂堂正正的打败姜子牙等人。”
  殷郊、殷洪毕竟是阐教出身,还顾念着一些师门情义,也不想一下子把事情做得太绝了,连忙赞同起来。
  殷洪:“不若先是本王去劝说姜子牙一番,若他识趣,早早离去,也免得上封神榜上走一遭。”
  苏护等人虽知道此事决不会成功,但也不好拂殷洪的面子,遂点头同意。
  竖日,殷洪一马当先,来到西岐大营外叫阵,直言要姜子牙出来搭话。
  西岐一方,金咤、木咤、土行孙、雷震子均中毒未解,不能上阵,此时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杨戬和哪咤,姜子牙怕他俩也有失,不敢大意,连忙点齐人马,一起出去,以应万全。
  殷洪知道骑四不像者就是姜子牙,对其喊道:“姜子牙,你也是修道之人,何苦来这滚滚红尘浊浪间奔波,早早的带着阐教弟子回昆仑山去吧,休要再过问此间之事,方能保全其身。”
  姜子牙答曰:“阁下是何人,不知在哪里修行?即是修行之人,焉能不知封神杀劫凶险万分,一入劫中,再想出去就千难万难了,吾劝阁下速速离去,或可保全自身,否则悔之晚矣!”
  殷洪不由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好你个姜尚,吾好意来劝尔等归去,只是念在同门之谊,不想你却反过来说我。也罢,此间还需做过一场,方好让尔等知难而退。”
  姜子牙闻言,不由得一愣,暗想:“同门之谊…!难道眼前这人也是阐教出身?不可能啊,阐教之人怎会不来助我,反过去帮商纣,莫非他也学那黄天化一般吗?”
  老姜一脸疑惑的问:“阁下到底何人?”
  殷洪也不隐瞒,大声说:“吾乃当今二殿下殷洪是也,现为贤王,特来平定西岐叛乱。”
  姜子牙惊呼:“什么,你就是殷洪!你师从赤精‘子师兄,本该下山来助我伐商,何故反叛到敌营去了。”
  殷洪笑曰:“子伐父,闻所未闻,难道不觉得荒唐透顶吗!尔等身为人臣,不思尽忠,反倒是提兵相向,抗拒天军,自封为王,乃大逆不道之罪也!本王若非念及同门之谊,早挥军打来,哪还和你这般嚼舌。”
  姜子牙正色言道:“殷洪你不思母仇,不思师门养育之恩,反倒是助纣为虐,合该上榜,此番容不得你。”
  殷洪大怒,爆喝一声:“谁人与我拿了姜子牙。”
  旁边的庞弘立刻打马上前,用两条银装金锏,朝着姜子牙冲杀过来。
  哪吒脚登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上前迎击。
  商军一方又有毕环冲出,直奔姜子牙而来。
  杨戬也不甘示弱,提着三尖两刃刀就上前与其干起来了。
  四将杀作一团,甚为激烈。
  姜子牙这回也学聪明了,不等杨戬提醒他,自个便早早的把打神鞭拿在手中,朝着殷洪打去。
  打神鞭来打殷洪,却不料殷洪穿着紫绶仙衣,防御力极强,此鞭打在身上,只当寻常兵刃一般,伤不得他分毫。且此时的殷洪、殷郊因为服用了九转金丹的缘故,一身实力远胜原著,达到了大罗金仙初期境界,不知胜过姜子牙的地仙修为多少倍…!
  老姜见打神鞭无功而返,脸色大变,骑着四不像急忙后退。
  殷洪得势,正待要追时,场上战况又发生了急速变化。
  想那庞弘、毕环怎是哪咤、杨戬的对手,片刻功夫便险象环生。
  哪吒战住庞弘,忙祭起乾坤圈,一圈将庞弘打下马,复下一刺死。
  殷洪见刺杀庞弘,大叫曰:“好匹夫!伤吾大将。”遂弃了姜子牙,转身来战哪吒。
  杨戬战毕环未及数合,突然放出哮天犬,将毕环咬了一口。毕环负痛,把头一缩,措手不及,被杨戬复上一刀,可怜死于非命。
  两道真灵上榜。
  殷洪大战哪咤,他虽然吃了九转金丹,境界高出哪咤的金仙后期修为一点,但实战经验却不如对方,且缺少了哪咤那种敢于搏命的狠劲,是以反倒是落得下风。
  见战不过对方,殷洪忙取阴阳境,照着哪吒一晃。
  哪吒不知就里,见殷洪拿镜子照他晃,还以为有什么门道,等了半天却全无反应。怒骂道:“你这厮拿着面破镜子炫耀什么,莫非上阵来耍宝来的。”其实哪吒乃莲花化身,不系精血之体,是故阴阳镜奈何不得他。
  殷洪连晃数晃,全无应验,大惊失色,只得硬着头皮又战。
  但这时,眼尖的杨戬看见殷洪拿着阴阳镜,慌忙对姜子牙说:“师叔快退后,殷洪拿的是阴阳镜,此宝甚有威力,照人便死,不可不防。方才弟子见打神鞭虽打中殷洪却不曾伤他,想必这厮有暗宝防身,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姜子牙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权衡利弊得失,立马吩咐鸣金收兵。
  殷洪见西岐大家退去,倒也不敢追赶,只命人收了庞弘和毕环的尸身,回大营去了。
  西岐大营中,姜子牙和杨戬、哪咤等人商议起来。
  老姜叹了口气,说:“唉!看来传言是真的,说什么纣王二子失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