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问道仙武世界-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飞豹、 黄天禄、 黄天爵、黄明、周纪、龙环、吴谦都劝黄飞虎早早出兵,一则是圣意如此,违反不得;二则是为战死疆场的黄飞彪报仇雪恨。
黄飞虎无法只得带领大军向南宫适的三万人马扑去,寄希望能消灭对手,给朝廷一个交代,给观望的诸侯们一个震慑,给死去的黄飞彪报仇。
可惜啊!周军怎会如商军的意愿与之硬拼,他们且战且走,一点点的把商军引入西岐腹地,而且姜子牙还悄悄的给南宫适带领的军队增兵,补充其损失,使之一直保持在三万人马上下,故而战力不减。反倒是黄飞虎带领的商军几次战斗下来都没能抓住像泥鳅一样滑的周军,在连续奔波作战中疲劳不小,已经不复之前的鼎盛士气了。
一月之后,见时机差不多了,姬考、姬发、姜子牙、申公豹、药师佛等人率领五万生力军去和南宫适的三万人马一汇合,实力其实就已经压过黄飞虎那疲惫不堪的九万大军了。
姜子牙作为军中统帅,修书一封给黄飞虎,约其来日决战。
黄飞虎此时也不想在拖延下去了,因为此番征讨屡战不胜,诸侯侧目,有意效仿者甚众,纣王那边已经颇有微言了,若非商容、比干他们帮自己从中韩璇,只怕自己这个主帅早就不能稳坐钓鱼台了。
武成王回书一封:“三日后决战。”
两边各自安排决战事宜,自不多说。
却不想武成王黄飞虎回书到周营后,上大夫申公豹给众将提了个好建议。
只见申公豹满脸笑容的对大帐内议事的姬考、姬发、姜子牙、药师佛、南宫适说道:“诸位,我有个办法,可让我军以最小损失打败商军。”
姬考:“哦!上大夫请细细道来。”
申公豹:“连日来商军和南宫将军带领的军队连番作战,已经很是疲惫,眼下既然约定三日后决战,想必他们定要乘此时机休养生息,以便在决战中打败我军。故而我的办法是,今晚我们就去偷袭商营,必然大获全胜。”
众人眼前一亮,均想:“这果真是个好办法,只是这道义上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哦,早上才约好了三日后决战,晚上立马就去偷袭对方大营,这让诸侯们知道了,该如何看待西岐。”
申公豹早就料到了众人的疑虑,他进一步解释说:“两军交战,各施奇谋,原本就是理所应当的,在我看来,只要能赢,道义什么的都顾不得那么多了。难道诸位真想冒着遭受重大损失去和商军决战,就算赢了,我西岐人马也会损失不小。”
姜子牙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附和道:“上大夫这个谋略很不错,我完全同意。”
药师佛:“阿弥陀佛,上大夫此举有意减少生灵伤亡,功在千秋,贫僧赞同。”
南宫适更建议:“干脆立马让我军分为两部,以属下带领三万疲兵大肆在营地里准备决战事宜,用来迷惑商军,而五万生力军则安然入睡,准备半夜偷袭商军。”
姬考、姬发齐声曰:“好,就这么办。”
当天,周军大营中三万疲兵装作八万人的模样,大摇大摆的在营中准备决战事宜,用来迷惑商军的探子,而五万生力军贼早早入睡。是夜,周军的五万生力军乘着月黑风高之时,突然向黄飞虎的商军大营发起突袭,又有众多西方教的光头齐齐施法,大败商军,斩杀两万,俘虏四万。
武成王黄飞虎在一众家将的保护下,带领三万残部连忙退回了商朝国境,连连发出几道求救书信给附近的商军,要他们出兵相助,并同时上书朝廷,请罪。
………………………………
第一百零八章 众将的选择晃花人眼
武成王黄飞虎十万大军征讨西岐,连番吃败仗,十万大军仅剩三万残部,还多有带伤,已经没有再战之力了,此消息就像疾风骤雨一般,迅速传遍了大商各地。
那些个骑墙观望的诸侯们,见商军的二号人物武成王都如此不堪一击,纷纷心中升起了自立的念头。一时间风云变幻,不知几人自立封王。
朝歌庙堂之上,大臣们感慨颇多,尤其是首相商容,他这段时间为了让武成王安心作战,三番五次在廷议上为其说话,可结果如何,前所未有的大败。此战不但十万大军损失大半,更连大商朝廷的威严也丢了个干干净净,诸侯自立为王者不知几何。
商容暗想:“莫非武成王的威名都是吹嘘出来的么…!仔细想想好像也是,武成王若非从小和纣王一起长大,感情甚好,他如何能得高位。要知道黄飞虎的父亲黄滚立功无数,也只是界牌关一守将罢了。那黄飞虎军功不如其父多亦,却荣升军中二号人物……”
正当商容暗想,百官议论之时,纣王带着满脸怒火上朝来了。
纣王这段时间心情一直不怎么好,前番是姬考、姬发自立为王,后来是武成王前锋被灭,现在更是干脆,连大军都十亭去了七亭,再无一战之力。纣王听闻诸侯们纷纷自立为王的消息后,大发雷霆,气得连连杖毙了数个不长眼的内臣,搞得内宫人人自危,最后还是“贤妃”妲己娘娘出面,帮纣王“消”了火,这才让宫中之人逃过一劫。
见纣王上殿,百官们立时鸦雀无声,生怕惹火上身。
“武成王新败,已退回我朝境内,众爱卿有何高见?”
首相商容无法,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启禀陛下,西岐贼子当真是无信无义之辈,一面约武成王决战,一面又暗中偷袭他,以至于我军败北,臣建议应该把西岐贼子们的真面目公布天下。”
王叔比干连忙附和道:“首相说得在理,自古以来,两军交战堂堂正正,如约而至,怎可做出如此卑劣的行径来,当真是无耻之徒,理应公布天下。”
百官们纷纷赞同:“是啊,西岐贼子当真无信无义。”
纣王一听,点了点头,说:“爱卿说得不错,这一点理应如此。然则眼下除了揭露西岐贼子的真面目,更重要的是如何平定西岐,然后安定四方,诸位爱卿有何高见。”
首相商容继续奏曰:“启禀陛下,近来东夷捷报频频,闻太师所带领的大军所向披靡,得胜回朝指日可待,朝廷可先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想必足够威慑四边诸侯了。至于武成王那边,可速调精兵强将去支援他,使其站稳脚跟,再战西岐,戴罪立功。”
纣王原本已有了换帅的想法,可听商容这么一说也觉得颇有道理,遂决定再给发小黄飞虎一次机会,言道:“调哪些精兵强将去支援武成王,爱卿心中可有人选?”
商容:“启禀陛下,佳梦关魔家四将以前随姬考大军征讨过叛逆姜桓楚,对西岐的军队知根知底,可让他们领所部五万人马去支援武成王;再者渑池县守将张奎、青龙关总兵张桂芳主动请缨,愿意去支援武成王,可令他们二人各领军三万去支援武成王。如此一来就有十一万大军去和武成王汇合,加上原来的三万多余部,便有十四万人马,足以荡平西岐。”
“爱卿所言甚是,即刻令佳梦关魔家四将、渑池县守将张奎、青龙关总兵张桂芳各自带兵去支援武成王,令其重整军力,站稳脚跟,再一鼓作气荡平西岐贼子。”
“陛下英明。”
几路商军得了纣王旨意,各自领军去和武成王黄飞虎汇合,却不料又出了意外…!那魔家四将本就是西方教安插在东土的内线,怎会帮助武成王去打自己的师兄门,他们原本是打算等西岐大军打到佳梦关时来个里应外合,放周军入关的,谁知纣王竟然下旨要他们带领五万大军去边境与黄飞虎汇合。魔家四兄弟一合计,干脆将计就计,假意带着大军去与黄飞虎汇合,等到了边境线上时,全军倒戈,直接投奔西岐。
结果还真被魔家四将如愿以偿了,其它两路人马还在准备的时候,佳梦关的人马已经轻装上路了。等其它两路人马刚走到半途,魔家四兄弟的大军已经来到了边境线,真可谓是其疾如风。武成王黄飞虎闻佳梦关魔家四将的大军来得如此神速,刚想要夸奖他们,却不曾想到那佳梦关大军直接越过了边境线去了西岐地面。
武成王大感疑惑,暗想:“不对啊?魔家四兄弟怎敢如此大胆,不来大营点卯,自行带着人马打西岐去了,莫非他们是为了那头功而来,可他们的五万人马是西岐大军的对手吗?”黄飞虎连忙派人快马去传魔家四将回来,让他们稳扎稳打,切莫中了西岐埋伏。
传令的人一去不回,武成王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又派出几波传令兵,结果都石沉大海。等了好半天,最后还是西岐那边传出消息来,说是佳梦关守军在魔家四将的带领下,弃暗投明,归了西周,投奔在姬考门下。
闻得此消息,武成王愣了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你他娘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魔家四将莫非脑袋秀逗了,放着好好的前程不要,一门心思的投奔叛军,亏得他们还是商朝的四员大将。只是他们那五万人马没有和自己汇合,却反到了西岐一方去,如此算来一进一出相当于十万人马的差项,这可如何是好啊!
黄飞虎无法,只得上书给朝廷,让纣王和百官来定夺此事。另外为了防止万一,他连忙派出了多路传令兵去其他两路正在赶往这里的援军,叫他们火速来这里与自己汇合,以防西岐乘机打过来。
等魔家四将带领大军叛变投敌的消息一传开,天下为之震惊,其政治效应比之前黄飞虎连战连败还要猛烈得多!为何如此,不外乎就是因为魔家四将乃是大商赫赫有名的四员战将,他们多次为国出征,屡立战功,颇受纣王赏识。但恰恰就是这样大受隆恩的四人,今番却义无反顾的投奔了西岐,这不禁让人困惑不已!到底是大商真的不行了?还是西岐那边魅力太大,引得无数英雄尽相投奔?
纣王闻得消息,一时没缓过气来,差点晕倒在朝堂之上,吓得文武百官连忙叫太医。好半天纣王才缓过气来对首相商容说:“速传闻太师回朝,东夷那边留少许人马对峙便是。”
商容哪敢怠慢,连忙当场拟旨,待纣王看后用印,八百里加急去东夷地境传旨去了。
另一边,正在半路行军的渑池县张奎人马,听到魔家四将叛变的消息,异常镇定。
张奎、高兰英齐齐对着乌云仙说:“师尊真乃神算也,几日前就料到魔家四兄弟的急行军一定有鬼,绝不是去援助武成王的,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肥头大耳的乌云仙也不做作,直言相告曰:“为师其实也不是什么神算,也就是按照常理分析罢了。你想啊,那魔家四兄弟皆出于西方教门下,而西方教又全力扶持姬考,故而魔家四兄弟焉敢领兵去打他的师兄师伯们。说句不客气的话,神仙打架若是打出了真火,去多少凡人都没有用,一个大罗金仙发威,瞬间就能荡平十万人马,所以魔家四兄弟看得非常清楚,得了西方教和阐教支持的西岐,实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商朝,他们做这样的选择,于公于私都没什么可挑剔的。”
张奎、高兰英连忙表示:“徒儿受教了。”
乌云仙想了想,转头对六耳言道:“师兄,既然魔家四将投奔了西岐,那是不是也该让那位提前下山了。”
六耳猴子笑着回答:“师弟急什么,不是还有张桂芳在前面顶着吗,等他做过一场,吾再动身去青峰山紫阳洞当说客也不迟。”
乌云仙好奇的问:“那张桂芳一介凡人有何能耐,敢去于西岐的大军硬碰硬。”
六耳猴子开解曰:“张桂芳确实没什么能耐,可不知者无畏啊!他又不知道对方是阐教或西方教,只当是叛贼对待,所以敢去硬碰硬。不妨先让他去把水搅得更浑,这样才好方便我等行事。”
众人点头称善。
于是乎,渑池县张奎所部的行军速度突然间慢了下来,进三步便要退两步,就好像前面有什么陷进似的,其动作之夸张,不但连苦苦等候的武成王黄飞虎疑惑不解,也令得报的姜子牙等人一头雾水。当然,只有自己人申公豹了解其中的内情( ̄︶ ̄)。
三日间,张奎所部只前进了区区三十里,距离黄飞虎所部还差得老远!而青龙管总兵张桂芳的部队已经和武成王残部汇合了。
心高气傲的张桂芳等不到张奎所部到达,便向武成王黄飞虎提出了先小搓一下西岐锐气的想法,准备斩他几员西岐大将来提振士气。
………………………………
第一百零九章 张桂芳在前面顶缸
渑池县张奎所部迟迟不到,任凭武成王黄飞虎如何派人去催,对方就像是喝醉了酒一般,进三步退两步,日行绝不超过十里。张奎那厮还派人回复黄飞虎说什么前方貌似出现了西岐伏兵,故而小心谨慎对待。
“西岐伏兵?大商腹地怎会有西岐伏兵…!”黄飞虎心里都想骂娘了,张奎那厮分明就是怯战,他多半是见到魔家四将投敌后,敌我双方实力悬殊过大,故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推托。
武成王真是想奏张奎一本,但回过头来一想,若是那样的话,纣王定然大怒,要严惩张奎,万一在这个节骨眼上又逼反了这支人马,岂不腹背受敌。遂打消了念头,只能再次派人去催其进军。
除开张奎所部三万人马,黄飞虎残部加上张桂芳所部一共才六、七万人,而得了魔家四将倒戈的西岐却足有十五万大军,双方实力显然不是一个级别上的。按理说,黄飞虎和张桂芳理应按兵不动,等待援军,再不济也要等到蜗牛一样行军的张奎所部到达后再有所行动。但偏偏张桂芳会一些神通,这厮以前没遇见什么仙人大能,故而未遭败绩,长期累积下来,这厮自信心爆棚了。
张桂芳来到黄飞虎大营,双方一汇合,这厮立马就劝黄飞虎主动进攻,这不禁让一众黄姓将领暗自猜想:“张桂芳这厮是不是疯了…!”
武成王黄飞虎先是劝张桂芳耐心等待些时日,等着张奎和其它援兵到了,再做打算。老黄还拿出自己刚给纣王写好还未来得及送出的奏章,上面明明白白写着请纣王再派些援军来,方能和西岐叛逆一战。
张桂芳看了看,一脸正色说道:“武成王明鉴,末将带来的就是援军,哪有援军刚到,一战未打,便又向陛下再请援军的说法,以末将看来,这奏折还是不要发的好。”
黄飞虎叹曰:“这还不是因为魔家四将叛国投敌,使得原本我方的几万援兵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敌方的生力军,一增一减,差距太大,我们还是谨慎些从事的好。”
张桂芳:“武成王,你可知那渑池县张奎所部为何之前行动迅速,但听闻魔家四将投敌后,立马变得行动迟缓起来。”
黄飞虎心知肚明,但却不愿挑明,反问道:“张将军的意思是?”
张桂芳:“以末将看来,无非是张奎见敌军势大,心生恐惧,故而才走走停停。想张奎尚且如此,其它各部又焉能没有这样的心思,所以末将才请令出兵一战,挑它西岐几员大将,重振我大商雄风。”
黄飞虎见该说的都说了,但这张桂芳是铁了心的要去打头阵,出口问曰:“敌军势大,既然张将军决心要一战,不知准备带多少人马前去?”
“末将只带五千人马足矣!”
“五千!”
大帐中的将领们全都惊呼起来,纷纷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眼神顶着张桂芳看,心想这人要不是傻子,就是有天大本事的人。
黄飞虎也吓了一跳,忙曰:“张将军莫要大意,那西岐贼子中能人无数,别的暂且不说,单说那反叛投敌的魔家四将个个都有大能耐,五千人马去无异于投食饿虎。”
张桂芳笑道:“武成王多虑了,末将此去西岐挑战,绝不是和叛逆正面冲突,而是接战便走,我部有一只五千人的马军,来去如风,正好派做此用。”
众将听他一说,这才明白了原来张桂芳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前番西岐南宫适的军队跨境偷袭了商军,现在张桂芳也想跨境去偷袭周军。唯一不同的是,南宫适上次是奔着消灭商军先锋而来,但此番张桂芳却是冲着对方领军将领而去。
见武成王沉思良久,迟迟不肯发令,张桂芳急曰:“武成王放心下令便是,末将敢立军令状。”说完当场就写下了不胜不归的军令状。
事情到了这一步,武成王还能说什么,只能同意张桂芳带五千马军去偷袭一下周军,他千叮万嘱说:“张将军此去一击便回,若有斩获,我当为将军请功。即使没有遇见周军,全身而退,也算是扬我国威。”
张桂芳听明白了,武成王是要他小心谨慎,即使不胜,也不会怪罪于他。
张桂芳朝着黄飞虎施了一礼,大踏步的就出了大帐,回自己营地准备去了。
一众黄姓将领感概颇多。
周纪对龙环叹曰:“你说张奎和张桂芳同姓张,又同为我朝将军,怎么性格相差如此,一个小心谨慎,生怕会遭到败绩,另一个则天不怕地不怕,只带五千人就敢越境偷袭周军。若是他俩能中和一下性子就好了!”
言归正传,那张桂芳回营后,找来了先锋官风林,这风林和张桂芳差不多,各自都会一种神通。
张桂芳的神通是:幻术伤人(在这崇尚法术的世界里光靠一身武艺会死得很快),其术为正交战时,大叫对手姓名“某某不下马,更待何时”,被叫那人自然下马。
风林的神通则是:可以口吐红珠伤人。(话说回来,这门神通很多妖族都会哦,说白了,但凡有了内丹的妖族,个个都可以吐珠伤人,这更像是一门暗器…!)
张桂芳和风林一合计,决定易速不易迟,连夜就带五千轻骑越境去偷袭周军,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走漏风声。
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还真是说干就干,带上五千轻骑,对外只说是外出围猎,往回兜了个圈子,从另一个方向悄悄进入到了西岐地界,准备干票大的。
话说张桂芳和风林的运气也是真的好啊,他们刚进西岐就遇见了一条大鱼,那就是文王姬昌的第十二子,姬考和姬发的弟弟,姬叔乾。
姬叔乾性急如火,武艺在姬姓兄弟中还过得去,善用一杆长枪。这厮带领一万人马刚刚调防到此,换下久战多时的南宫适。
前来偷袭的张桂芳和风林见周营竖立的帅旗上乃是一个“姬”字,暗道莫非是遇见了姬考或是姬发的营地,他俩心中狂喜,眼见对方也就一万来人,且都是清一色的步军,便打定主意,要立一泼天大功。
张桂芳和风林带领五千轻骑兵,乘着夜色,便向周营发动了突然袭击。
由于姬叔乾所带领的一万人马刚刚调防到此,对周围环境还不太熟悉,且近来周军连胜,前线军力大大超过了黄飞虎所部,故而放松了警惕,谁也没料到此时会有商军越界偷袭。
一时间姬叔乾所部被杀得人仰马翻,根本阻止不起来像样的防线。
姬叔乾提着长枪走出大帐,见众军士溃逃,大怒曰:“天下诸侯,人人悦而归周,天命已是注定。今番贼子偷袭,尔等不思抵抗,反而一门心思逃跑,如何容得。”说完手中长枪连刺两下,旁边两个逃跑的十足便一命呜呼了。如此一来,众士卒见无路可退,只能返身拼死一战,倒也勉强抵挡住了商军轻骑兵的进攻。
只可惜啊!姬叔乾的一番作为都被眼明手快的风林看在眼里。
风林寻思:“莫非这厮就是姬考或是姬发?不管这么多了,就拿他开刀了。”于是拍马便向姬叔乾奔来,手中两根狼牙棒上下飞舞,看样子是想将对方打成肉酱。
姬叔乾也不是吃素的,他见敌方将领奔来,直接迎了上去,手中长枪隔着老远就迅疾刺出,充分发挥了兵器长的优点。
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
狼牙棒的攻击范围如何比得过长枪,这不,两将一交手风林就被姬叔乾压着打,完全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
不多时,风林被姬叔乾卖个破绽,叫声:“着!”把风林左腿上刺了一下,血流如柱。风林拨马逃而逃,姬叔乾纵马赶来,不知风林乃左道之士,逞势迫追,风林虽是带伤,法术无损。回头见姬叔乾赶来,口里念念有词,把口吐出一道黑烟喷来,就化为一网边,现一粒红珠,有碗口大小,望姬叔乾劈面打来。可怜姬殿下乃文王第十二子,被此珠打下马来。风林勒回马,复一棒打死,枭了首级,提在手中狂笑不止。
就这样,周营的主将姬叔乾一道真灵上榜,做了封神榜上的有缘人。
姬叔乾一死,周营将士再无抵抗之心,纷纷四散而逃,被那张桂芳所带领的轻骑兵杀得血流成河,还好是黑夜,不少周军将士躲进山沟才幸免于难。
此役,张桂芳所部五千轻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周军营垒一座,斩杀西岐王族姬叔乾以下四千余人。
一击得手,张桂芳和风林大喜过望,乘着夜色,连忙返回了大商军营。
武成王黄飞虎等人闻得白天才签下军令状的张桂芳,当晚便得胜回营,听说还斩杀了对方主将,都欢喜中带着惊奇。
待众人验明敌将首级乃是姬考和姬发的弟弟:姬叔乾。大喜过望,纷纷向张桂芳和风林道贺。
武成王黄飞虎当着众将的面,连连夸赞张桂芳运筹帷幄,风林勇猛无双,并上奏章为他俩请功。
只是黄飞虎一众人光顾着高兴,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姬考、姬发死了弟弟,他们能善罢甘休吗…!
………………………………
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拉帮手
西岐姬考、姬发接到弟弟姬叔乾的噩耗后,都伤心不已。
姬考问姜子牙曰:“首相可曾知道那张桂芳有何过人之处,竟敢越境偷袭我军。”
姜子牙哪里知道张桂芳有何神通,原著中他都是从投奔过来的黄飞虎才知道的,眼下黄飞虎正是商军主帅,焉能跑过来告知实情。
本着战略上藐视对手的想法,老姜回应道:“明王(姬考)尽可宽心,那张桂芳侥幸得胜,不足为虑,我派南宫适将军再领一军去与之交战。”
姬考、姬发等人都知道大将南宫适素来稳重,若是前番还未换防,说不定张桂芳只能无功而返。此番再派他出战,也是比较妥当的。
原本魔家四将是想主动请战的,但考虑到刚投奔过来,立马就要掉转枪头去打自己的“老东家”,未免太不厚道了,故而忍了下来。
于是众人决定,就按姜子牙的办法做,派南宫适二度领军讨伐商军。
西岐大将南宫适领着五万人马,黑压压的一片朝商军大营迫去,大有在气势上压倒对方的样子。
商军大帐中。
张桂芳向黄飞虎请战曰:“武成王,贼势嚣张,末将愿意出去挫他一下锐气。”
黄飞虎知张桂芳大才也,点头同意说:“如此也好,本帅亲自为将军掠阵。”
张桂芳建议:“武成王明鉴,贼军欺我太甚,不若由末将带领五千轻骑走在阵前诱敌,若是敌军冲阵,武成王则以步军迎之,而我则率所部绕道而走,回击敌军身后,两下夹击,定有斩获。”
黄飞虎闻言大悦,称赞:“张将军真乃大才也!就这么办。”
商军大军出动,只留少许人马看守大营。
张桂芳一马当先,领着所部五千轻骑兵出营,其队伍齐整,军法森严,左右有雄壮之威,前后有进退之法。金盔者英风纠纠,银盔者气概昂昂。一对对出来,着实骁勇。
隔着老远,张桂芳就看见对方的帅旗上写着个“南”字,猜想来者定是西岐大将南宫适,前次大败商军者此人出力最多,今番被我遇见了,定要他好看。
张桂芳阵前大呼:“尔等原为商臣,曾受恩禄,为何又背而助姬考、姬发作恶?恶大罪深,纵死莫赎。吾今奉诏征讨,速宜下马受缚,以正欺君叛国之罪。倘敢抗拒天兵,只待踏平西土,玉石俱焚,那时悔之晚矣!”
南宫适笑曰:“岂不闻贤臣择主而仕,良禽择木而栖?天下尽反,岂在西岐。料公一忠臣也,不能辅纣王之为恶。吾君臣守法奉公,谨守节度,今日提兵侵犯西土,乃是公来欺吾,非吾欺足下。倘或失利,贻笑他人。深为可惜。不如依吾拙谋,请公回兵,此为上策。否则自取祸端,那时才真的是悔之晚矣!”
张桂芳:“叛臣贼子,安敢欺我,敢上前来与我一战否。”
南宫适:“有何不敢,正要拿你项上首级去为姬叔乾报仇。”说完一挥手,身后五万周军齐齐压上,想要将张桂芳的五千轻骑兵碾碎。
怎料张桂芳和黄飞虎早早的就说好了,两人依计行事。黄飞虎率领六万步军直接迎了上去,而张桂芳则率领轻骑绕道而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南宫适也是一员大将,他见张桂芳主动脱离战场,心知不妙,连忙传来各部,改攻为守,以防商军使诈。
本来武成王黄飞虎等一众黄姓将领就把南宫适给恨上了,因为他斩了黄飞彪,灭了先锋军,又引诱黄飞虎一步步踏入西岐的陷阱之中,此番出战就是准备一雪前耻的。此时见周军改攻为守,焉能放过如此好的机会,全都催动所部,压上去贴身近战。
一时间两军杀得喊声震天,难分伯仲,但南宫适久久不见张桂芳那五千骑兵出现,心中愈发的不安,想就此罢兵,却又被黄飞虎大军贴着,哪能说分开就能分开的。
半个时辰过去了,大地已经饱尝了鲜血,双方各有数千将士倒在了战场之上,再也起不来了。这时南宫适已知不妙,准备弃卒保车了。
南宫适吩咐一员偏将带领数千人马垫后,他自己带领大队撤回周营,只可惜为时已晚。
张桂芳的五千骑兵早已绕道周军背后,隐忍不发多时,此刻见周军变阵要跑,就在对方变阵的那一瞬间,立时发动攻击,从背后狠狠的插了周军一刀。
正在变阵中的周军阵形不免漏洞百出,很快的就被商军五千启禀突破了防线,一时间军心动摇。而武成王黄飞虎看得明白,命令部下拼命往周军进攻,使其腹背受敌。
这下子,周军南宫适所部开始呈现败像了,他们只能尽量压缩防线,分兵抵御商军的进攻。
南宫适颇有些能耐,他心知如此下去不是个办法,必须要先击败人数较少的张桂芳所部,然后才能打通回大营的去路。南宫适提刀跃出,主动带领亲卫迎击张桂芳的五千轻骑兵。
张桂芳看得明白,直奔南宫适而去,与之战作一团。他仗胸中左道之术,一心要擒南宫适。二将酣战,未及十五合,张桂芳大叫:“南宫适还不下马,更待何时?”
南宫适不由自己跌下马鞍,立时就被商军擒住。
主将都被擒住了,这仗还怎么打…!周军纷纷溃败,却又无路可逃,被前后夹击的商军杀得血流成河。
此战打了两个时辰,商朝大军以八千人的代价就全歼了西岐南宫适带领的五万大军,并且生擒了主将南宫适,算是报仇雪恨,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