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择天记[精校]-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长生看了他一眼,眼神平静而明亮。
  户三十二低声问道:“陛下,要不要再补一刀?”
  吴道子顿时觉得腹部有如刀绞,恐惧至极,下意识里闭上了嘴。
  安华来到了场间。
  陈长生说道:“我把他交给你。”
  安华已经知道了这位灰袍老人的身份,有些紧张,却还是点了点头。
  陈长生点了点头,说道:“稍后离宫里会变得比较空,如果有人来……”
  安华声音微颤:“我会杀死他。”
  陈长生看着她平静而认真地说道:“我的意思是,无论是谁来。”
  这句话指的是那位中年书生。
  要说到在民众心里的地位,或者说声望,他就算再养多年,也依然远远不如对方。
  也只有安华这样的人,才会因为他而无视对方的存在吧。
  “不管是谁来,我都会杀死他。”
  安华这一次回答的很快,声音也平静下来不再颤抖,显得非常坚定。
  凌海之王与司源道人很欣赏地看了她一眼,前者更是教了一招。
  “记得把头砍掉,这能确保杀死。”
  听着这话,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安华又有些傻了。
  最后,户三十二把自己的短刀塞进了她的手里,微笑说道:“我这把刀比较快。”
  蹄声再起,烟尘起而重落,离宫很快便变得冷清起来。
  那些普通信徒守在外面,广场上只有血泊里的吴道子以及双手紧握着短刀的安华。
  两千国教骑兵顺着神道驶出了离宫,不知将会引发多少震惊的议论。
  包括凌海之王、司源道人、户三十二在内的所有主教与执事也都离开了。
  没有人注意到,在宣文殿的苟寒食等离山剑宗弟子也离开了,宗祀大主教离开了。
  离宫里已经没有人,因为天书陵那边的动静,离宫外已经没有人。
  但那些参加大朝试的考生们却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在青叶世界里主持大朝试的主教们也不知道。
  如果有人分析过,或者会发现那些还在青叶世界里的教士大部分都属于国教旧派。
  当然,教枢处本来就是国教旧派的集中地,而教枢处负责大朝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事先,谁也无法对教宗大人的这个决定提出反对意见。
  黑衣少女抱起那盆青叶,向清贤殿外走去。
  大半个教枢处,就这样被她抱走了。
  她的神情很漠然,因为在她看来,这只是件很寻常的小事。
  今天,她还要做很多件大事。
  比如,向那名中年书生复仇。
  ……
  ……
  那位中年书生自然就是王之策。
  该怎样形容他?
  怎样的形容词,都配不上这个人。
  他是真正的传奇。
  他在人族的历史上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地位,除了没有当过皇帝。即便到现在,他依然还是妖族最信任的统帅、最亲密的伙伴,同时他还是雪老城里的那些魔族王公最害怕也最崇拜的强者。
  看着王之策,徐有容忽然笑了起来。
  她很清楚,虽然都是太宗年代的老人,但王之策与商行舟的关系并不好。
  在太宗晚年,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是隐晦而凶险。
  就像这时候应该在离宫的吴道子,他在世间最怕的是那位老魔君,第二怕的就是商行舟。
  或者应该说计道人。
  凌烟阁上的那些画像,都是吴道子画的。
  但画像里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被计道人杀的。
  时间不可能完全消除敌意与恐惧,哪怕数百年,他们明明应该是对头,为何今日却联起手来?
  徐有容没有问,因为她知道答案。
  不过便是大局、天下、魔族、北伐这些词。
  她忽然想着,如果娘娘还活着,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做?
  娘娘大概会带着嘲弄与轻蔑的意味感慨一声:男人啊……
  想着那个画面,徐有容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了。
  王之策问道:“圣女因何发笑?”
  徐有容敛了笑容,淡淡说道:“因为我忽然发现了一种可能。”
  王之策温和说道:“请说。”
  “该你出现的时候你总是不出现,不该你出现的时候你却偏偏跳了出来。”
  徐有容看着他平静问道:“王大人您是不是老糊涂了?”


第1085章 烟尘起处
  关于这一千多年,史家有很多断代方式,最常见的便是大周建国,也有很多人选择以百草园之乱、太宗皇帝登基为节点。民间有也不少人选择王之策的横空出世作为新时代的开端,把这一千多年分成他之前的历史以及他之后的历史。
  因为在伐魔的战争里,他扮演的角色太过重要以及太具传奇性。
  今天是历史里的一天,同样以他的出场为时间点分成了前后两个阶段。
  在王之策出现之前,天书陵内外充满了紧张对峙的气氛,所有人都觉得不安而且焦虑到了极点。在他出现之后,很多的阴暗负面情绪消失一空,很多人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甚至有些癫狂。
  人们终于确认了那个传闻是真的,他还活着,那么他自然能够解决人族遇到的所有的问题。
  就连初春的阳光都快要提前灿烂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听到了一句话。
  “王大人您是不是老糊涂了?”
  ……
  ……
  王之策与徐有容的交谈并没有刻意瞒着天书陵内外的人们。
  前者是因为事无不可与人言的心性与自信,后者则是因为淡淡的失望与随之而来的战意。
  听到徐有容的这句话,天书陵内外一片哗然。
  她所用的王大人这个称呼是整个人族给予王之策的尊敬,她还称了您。
  但是谁都不会认为这句话是真的关切。
  哪怕她是南方圣女,是京都这些年最大的骄傲与宠儿,人们依然无法接受她对王之策这般无礼。
  天书陵外激起一片议论声,甚至夹杂着愤怒的喝斥声。
  即便是南麓树林里的离山剑堂长老还有那些宗派强者,也都微微蹙眉,对此很不赞同。
  木柘家的老太君与吴家家主再次对视一眼,无言摇头,更是已经做好了认输离京的准备。
  徐有容没有理会天书陵外的那些动静,也没有在意南方强者们的反应。
  她神情平静看着王之策。
  商行舟在剑阵里,漠然看着这幕画面,没有说话。
  王之策在剑阵外,微微一笑,似乎并不在意被她如此嘲弄。
  他通读道藏,阅遍世事,自然清楚徐有容现在的情绪,以及这些情绪从何而来。
  徐有容说该他出现的时候,他始终没有出现,这自然指的是这个世界需要他的时候。
  比如二十余年前国教学院的那场血海,比如三年多前天书陵里的这场惊天之变。
  这些重要的历史转折时刻王之策确实没有出现,但他曾经在别的时刻出现过。
  当年他心灰意冷离开京都,便不再关心朝政权位的更迭。
  他云游四海,隐居深山。
  但他依然在意人族的将来。
  所以当初魔君要杀陈长生的时候,他出现在寒山。
  魔君死的那夜,他出现在雪岭。
  前些天白帝城内乱之时,他出现在北方的雪原里。
  王之策说道:“我以前曾经看过陈长生。”
  徐有容说道:“我知道。”
  王之策说道:“我当时还准备去看看秋山与你。”
  徐有容说道:“今天见到了,是不是有些失望?”
  王之策笑着摇了摇头。
  他不在意徐有容刚才的无礼。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小女孩辛苦了好些天却依然没有凑齐胭脂种类后的生气。
  徐有容今天表现的已经足够优秀,失望自然谈不上。
  只不过他今天确认徐有容持的是太上无情道。
  而他从来都是一个多情人。
  道不同,自然难以为谋。
  两路人,自然只能路人。
  这让他觉得有些遗憾。
  “你说你想试试,我也想试试。”
  王之策看着徐有容说道:“我想试着说服你放弃这个疯狂的想法。”
  “说服?”
  徐有容唇角微扬,再次笑了起来。
  这一次,她笑容里的嘲弄意味更浓。
  在她看来,王之策想说服她放弃,这本身就代表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并且,他已经替整个人族做出了选择。
  她除了接受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这样的说服并不是真的说服,因为与道理无关。
  今天徐有容能够把商行舟逼到这种境地,便在于她最终指向的并不是胜利,而是举世皆焚。
  这是周独夫的刀法。
  她能够做到这一切,是因为有很多势力愿意追随她。
  无论是南方的那些宗派世家还是国教骑兵与信徒。
  当王之策出现之后,她的这个局便破了。
  不要说他本身就是一位境界深不可测,与太宗、周独夫齐名的至高强者。
  只是他的名字,便足以改变整个局面。
  他声望之高,举世无人能越。
  当他站在徐的对立面,谁还愿意追随她?
  南溪斋少女们没有放下手里的剑,但知道王之策身份后,她们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对。
  天书陵南方以及京都里的国教强者们,又有谁能向王之策出手?
  就算依然有人忠诚于她,但她已经无法完成举世皆焚这个目标。
  换句话说,她再没有办法威胁到商行舟。
  从这个角度来看,最熟悉两断刀诀的人,果然还是王之策。
  直到周独夫回归星海的那一天,他都没能战胜自己的大兄。
  但他知道,如果要破掉焚世之刀,一定要在焰生之前。
  微寒的春风依旧微寒着,从那片云底向神道两侧拂去,吹动草屑。
  原野上两道烟尘渐近,意味着恐怖的玄甲重骑即将归京。
  天地间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等着徐有容承认自己的失败。
  忽然,天书陵的地面剧烈地震动了起来。
  神道前方那些浅浅的清渠里的水,像透明的纸片般离开地面。
  绕着天书陵的那条河里生出无数微浑的浪花,刚刚生出几天的青萍被搅成碎片。
  震动是从南方的那片原野里传来的。
  京都有天书陵隔断,幸运的没有宅院垮塌,无数民众依然惊慌地走上了街巷,看着就像无数只蚂蚁。
  人们震惊异常,向着那片原野望去,看到了一幕极其诡异的画面。
  离京都只有十余里地的那些玄甲重骑带起的烟尘忽然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更粗更大的烟尘,遮光蔽日,冲天而起,看着就像是一条苍龙。
  看着原野间的那道恐怖烟尘,王之策与商行舟以及陵外的王破及相王同时色变。
  身为神圣领域强者,他们自然能够看清楚,那道苍龙确实是由烟尘凝成。
  问题在于,烟尘起处应该是京都南向最后的屏障——磨山。
  磨山居然塌了!
  ……
  ……


第1086章 烟尘落处
  黑色的盔甲上蒙着灰尘,看着并不觉得陈旧,反而透着一股极恐怖的意味。
  但整个大周朝的臣民都不会觉得恐怖,沿途的那些村夫听着雷般的蹄鸣,看着那些骑兵身上的黑色盔甲,便会放下手里的农活,叩拜不已,那些在树上擦新榆钱的贪玩孩童更是兴奋的喊叫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骑兵都是大周军方最优秀的军人,坐骑是最强壮的龙骧马,再加上那身暗沉的黑色盔甲,他们便是大周王朝以至人族最大的骄傲、当年太宗皇帝一手打造出来的无敌之师——玄甲骑兵。
  这时候正在向京都进发的是玄甲骑兵里的重骑兵。
  这些玄甲重骑可以说了整个大陆威力最大,杀伤力最强的恐怖杀器。
  赫明神将是这些玄甲重骑的指挥者。
  当年陈观松刚刚接任摘星院院长的时候,他就是副院长。
  在那段时间里,他被天海圣后以及很多人视作陈观松最出色的同伴、最可靠的副手。
  十年前他被调往玄甲重骑,依然表现优秀,只是因为沉默寡言,性格低调,所以不为世人所闻,光彩被薛醒川等人所掩。
  两千玄甲重骑高速驰援回京,在军事上是很冒险的行为,或者说是不智的决定,必然会有很多龙骧马承受不住长途奔袭与沉重盔甲的双重压力倒毙,骑兵本身也会出现大量的减员。但收到来自京都的红雁传讯后,早已做好准备的赫明神将没有任何犹豫,便命令下属们拔营开动,因为京都需要这两千玄甲重骑坐镇。
  只有这样,那些修行强者才会老实些,大周皇朝的江山才能安定,才能不误北伐!
  赫明神将想着这些事情,目光穿过面前的磨山,落在更远处。
  磨山是京都南麓最后的屏障。
  已经隐隐能够看到京都。
  京都没有城墙,皇城也并不是太高,所以他看到的京都,实际上是南方的天书陵。
  通过红雁传讯,他已经知道徐有容带着很多南方强者困住了道尊,离宫也随时可能出手。
  赫明神将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细节,但是道尊被困这个事实本身就令人震惊,足以让他生出很多联想。
  他有些佩服徐有容,虽然这十余年来,他一直瞧不起徐世绩。
  他觉得如果她是个男子,极可能会成为一代军法大家。
  想着这些事情,他的情绪变得有些复杂。
  多年前,他参加过徐府的那场满月宴,曾经亲手抱过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已经到了磨山,再一些时间,他与两千玄甲重骑便会抵达天书陵,向那些叛贼进行扑杀。
  曾经的那个小女孩今天应该会死吧?
  他麾下这些本该杀进雪老城的骑兵又要死多少呢?
  忽然,天空里传来数声凄厉的啸鸣,一只红鹰如闪电般向地面飞来,发出警讯,示意有强敌来袭。
  不愧是大陆最强的玄甲重骑。
  伴着金属盔甲的磨擦声与撞击声,两千骑兵在极短暂的时间里停了下来,看着就像遇到堤岸的海水。
  如黑色潮水般的骑兵阵营间,传令兵不停地挥舞着旗帜,很快便布好了阵法。
  如林般的铁枪对准了天空,变成一道极为铁血的气息,仿佛实质一般冲天而起。
  这道铁血气息里,不知隐藏着多少恐怖的巨弩与凶险的阵法。
  这些都是真正的杀机,即便是神圣领域强者也很难占到什么便宜。
  然而这两千名玄甲重骑的阵法与暗藏的杀机,最终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因为敌人袭击的目标并不是玄甲重骑本身,而是他们前方不远处的磨山。
  一道亮光在天空里画出一道直线,然后瞬间消失。
  线条的最前端是一个小黑点。
  那个小黑点以无法理解的恐怖速度落在了磨山的最高处。
  那一刻,天地间的所有事物仿佛都静止了,无论是龙骧马鼻端喷出的热气,还是缭绕着黑甲的春风。
  整个世界寂静的仿佛并非真实。
  下一刻,寂静被轰隆的声响所打破。
  沉闷如雷、又似千万妖兽咆哮的低沉轰隆声,来自磨山深处的地底。
  大地剧烈的震动起来,无论是坚硬的崖石表面还是松软的草甸,都生出了肉眼可见的波浪。
  轰隆起从地底来到地面,恐怖的声响里,磨山表面出现了无数道裂缝。
  极短的时间里,无数崖石从山体间崩落,向着天空与原野间飞去,然后像暴雨般落下,带出无数烟尘,蔚为壮观。
  大地的震动越发剧烈,加上那些四处飞来的巨石,场面越来越混乱。
  烟尘里到处可以听到龙骧马的嘶鸣,但它们都秋山君在阪崖马场亲自养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形下居然也没有发狂。再加上阵法保护,两千名玄甲重骑没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只是拱起的原野地面与那些恐怖的巨石还是让局面变得混乱起来。
  传讯兵手里的旗帜挥动的更快,神情焦虑,但被烟尘遮住,无法被同袍们看到。
  阵师们喊叫着,配合着,军中的强者向着那些被阵法漏过的巨石主动发起攻击。就连赫明神将都亲自出手了,阵营最深处的巨弩依然未动,还是对准着烟尘里的某个方向,杀机依然隐藏在严明的纪律与视死如归这四个字的后面。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烟尘渐渐平息,前方的画面重新落在所有骑兵的眼中。
  面临如此乱局也非常冷静的骑兵们,眼里终于出现了震惊的情绪。
  刚才还在他们眼前的那座磨山,这时候不见了。
  ……
  ……
  磨山并不高,只有百余丈,但终究是一座真正的山。
  谁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让一座真正的山变成满地碎石与半截残崖?
  烟尘渐落,一位黑衣少女出现。
  如画的眉眼里,满是绝对的冷漠。
  那颗像朱砂痣般的红点里,有着令人恐怖的煞气。
  她赤着双足。
  因为在她落到峰顶的那一瞬间,脚上的鞋便碎成了最细微的存在。
  骑兵们震惊无语,心想难道就是这个看似还未成年的黑衣少女,轰垮了整座磨山?
  忽然间,无数带着极深恐惧的嘶鸣声响起。
  山崩地裂、石如雨落之时,依然平静的龙骧马们忽然躁动起来,显得异常惊慌。
  片刻后,它们向着黑衣少女的方向纷纷跪倒,以此表示自己的臣服。
  骑兵们被掀落下地,竟形成了更大的混乱。
  看着那位黑衣少女,赫明神将的心情有些沉重,然后缓缓举起了右手。
  伴着一道白光,神圣的气息从阵营深处生起。
  黑衣少女神情漠然看了他一眼。


第1087章 三路骑兵
  对上黑衣少女的眼光,赫明忽然平静了下来,心情轻松了很多,甚至还笑了笑。
  但他的右手依然举在空中,随时准备握成一只强劲有力的拳头,两千玄甲重骑便会发起攻击。
  黑衣少女移开视线,望向那些有些混乱的骑兵,不知想到了什么事情,眉尖微蹙。
  风起处,她的身影就此消失。
  余风再次卷起磨山化作的烟尘,向着骑兵们飘了过来。
  那些烟尘被风吹的极散,根本没有任何形状。
  忽然间,无数道乳白色的光线穿透了出来,把那些烟尘照耀成了白沙一般的事物。
  那些带着神圣气息的光线,来自骑兵们手里的弓箭。
  与隐藏在阵营最深处的巨形神弩相比,这些圣光箭才是玄甲骑兵最可怕的武器。
  那位黑衣少女因为感受到了圣光箭的存在,才会选择离开?
  一名副将走到赫明的身旁,看着少女消失的方向,手按剑柄说道:“警觉的倒是快。”
  这句话里带着极明显的不甘。
  那位黑衣少女出现的太过突然,落下的太快,无论是玄甲重骑里的真正强者,还是那些阵师,都来不及反应。
  在这位副将看来,如果黑衣少女刚才离开的稍慢些,或者类似的情形再出现一次,玄甲重骑绝对有机会把对方留下来。
  哪怕那名黑衣少女表现出来如此可怕的摧毁力。
  赫明看着黑衣少女消失的方向,没有说话。
  他不同意这位副将的看法。
  玄甲重骑纵横天下未尝一败,自然有对付那些强者的手段,哪怕今天面对的是一位神圣境界强者,他依然有信心与对方周旋一段时间,可问题在于,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刚才那位黑衣少女并不是一名普通的强者,而是一条龙……
  “什么?那是一条龙?”
  听完赫明神将的话,那名副将以及周遭几位将官都震惊的无法言语。
  赫明声音微涩说道:“是的,而且应该是一条玄霜巨龙。”
  那名副将更加震惊,然后无语,下意识里抓了抓头发。
  如果黑衣少女真是这样的存在,那么她的退走便不再是畏惧,而是手下留情……
  是啊,从最开始的时候她落在磨山峰顶,而不是直接向玄甲重骑发起攻击,便应该能猜到了——如果她让玄甲重骑先进入磨山,再发动攻击,再加上她先天对龙骧马的威压,玄甲重骑不说全灭,也必然会遭受难以承担的重创。
  自古以来,最克制玄甲骑兵的本来就不是那些乘云来去、不沾地气的神圣强者,而是龙族。
  据说千年之前,太宗皇帝创建玄甲骑兵,便曾经专门设计并且训练过如何应对龙族强者的攻击。
  后来因为那份星空契约,龙族再没有登上大陆,世界渐渐遗忘了那些恐怖的高阶生物,玄甲骑兵也发展到了第四代,曾经受过的训练还有那些设计好的手段,早就不知道被遗落到了军部的哪处故纸堆里。
  一名将官忽然醒过神来,说道:“龙族居然来到大陆,难道她不怕被神圣强者们联手诛杀?”
  “如今的神圣强者们心思各异,怎会齐心来执行那份契约?”
  赫明神将说道:“而且当初双方缔结契约的时候,都忘记了她的存在,所以上面没有她的名字。”
  那名副将问道:“那个黑衣少女究竟是谁?”
  “你们应该已经想到了,她就是教宗大人的那位龙使。”
  赫明沉默了会儿,说道:“也就是当年皇宫里的那位禁忌。”
  随着天海圣后回归星海,当初的很多秘密,正在逐渐显露于阳光之下,自然也包括黑龙的传说。
  原野地面不停隆起,看着就像静止的麦浪,玄甲重骑们立身其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忽然,赫明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眼神却变得坚定起来,说道:“结无双浊浪阵。”
  以纪律严明著称的玄甲骑兵,在这一刻表现的有些异样。
  参谋军官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而没有立刻传下军令。
  因为赫明神将说的是无双浊浪阵。
  这种阵法以厚实稳重著称,最适合休整掩杀。
  在磨山被毁、军心动摇的前提下,赫明神将的这个安排其实很有道理。
  问题在于,无双浊浪阵的移动速度……真的很慢。
  如果以这种阵法前行,或者当暮色染红天空的时候,他们还无法赶到天书陵,那还有什么意义?
  那位副将看着赫明神将,想要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忽然想到了些什么,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不再说话。
  ……
  ……
  磨山被轰成半截乱崖的时候,整个京都皆有感觉。
  洛水两岸的宅院摇晃不停,没有房屋倒塌,梁间与地面生出的无数道灰尘,却让整个世界变得有些朦胧。
  石柱上刻着的繁复图案变得有些模糊,那间曾经种满梅花的房间,早就已经被灰尘笼罩。
  教枢处外面的那排枫林断了很多树枝,看似杂乱地堆在街道上,实际上如果仔细望去,便能在里面看到阵法的痕迹。
  那些枫树枝与隐藏于其间的阵法,把直属教枢处的那批黑衣骑兵挡在了外面。
  因为大朝试缘故,教枢处的三位红衣主教与教士都进入了青叶世界,现在正被一位黑衣少女抱在怀里。
  现在的教枢处,根本没有任何力量对抗离宫的意志。
  在最短的时间里,离宫骑兵完成了对这幢著名建筑的占领。
  枫林外的那些教枢处骑兵,有些无奈也有些庆幸地放下了手里的兵器。
  ……
  ……
  教枢处是国教旧派势力的大本营,下辖着著名的青藤六院,但现在真正需要解决的只有天道院。
  同时,天道院也是最麻烦的一个地方。
  因为茅秋雨的关系,也因为天道院的声誉,离宫不可能选择强攻。
  凌海之王身体微微前倾,盯着天道院里那些满脸坚毅神情的师生,一脸厌憎。
  当初他能够被教宗陛下与天海圣后同时看重,就是因为他从来都不天真,哪怕当时他还是个少年。
  他这辈子最厌恶的就是所谓天真、热血、激情、但他知道这些特质很麻烦,因为会直接指向牺牲二字。
  他当然不在意这些天道院师生变成无数具尸体。
  问题在于,这会影响到教宗陛下的声望,更会影响到茅秋雨与离宫之间的关系。
  很明显,庄之涣非常清楚这些,所以知道教枢处那边的动静后,依然不肯投降。
  他希望天道院里这些满怀理想、甘于牺牲的年轻学子们,能够帮他坚持到天书陵那边传来好消息。
  凌海之王瞥了眼身旁那位老道,说道:“你也是副院长,为什么没有学生肯听你的?”
  这位老道是树心道人,叹了口气没有接话。
  当初茅秋雨在离宫里闭关破境,由师弟庄之涣亲自护法,天道院则是由树心道人打理。
  当时提出此议的凌海之王,本是希望树心道人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对天道院的控制,为今日做准备。
  谁能想到,庄之涣在天道院里的声望竟是如此之高。
  年轻学生们的痛骂声越来越大。
  凌海之王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说道:“倒数五声,准备杀人。”
  树心道人闻言大惊,苦劝道:“万万不可!”
  凌海之王没有理他。
  随着清楚的金属摩擦声,国教骑兵们缓缓抽出带着神圣光辉的教剑。
  天裁殿的黑衣执事们,就像数十只鬼魂,悄无声息地向天道院潜了过去。


第1088章 一道龙吟
  看着准备冲锋的国教骑兵,天道院数百名师生没有任何惧意,反而更加激动,喊声渐高,颇有众志成城之感。
  除了守卫天道的口号,师生们更多的声音还是在骂人,被骂的最狠的当然是现在被他们视为卖院求荣奸贼的树心道人,凌海之王的名字也时常出现,甚至偶尔还会出现涉及教宗陛下的不敬言辞。
  听着那些骂声,凌海之王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但如果仔细看去,或者会发现其实他眼底的情绪一直没有任何变化。
  以双方的实力而论,当然是离宫方面占绝对优势。
  国教骑兵乃是与玄甲骑兵齐名的存在,天裁殿的那些黑衣执事更是与曾经的清吏司、天机阁的刺客们并称。
  天道院确实底蕴深厚,培养出来了很多强者,现在离宫里有很多主教也是出自此间,但毕竟只是一座学院。
  天道院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只能说庄之涣的心够硬,而师生们的血够热。
  面对数百名甘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师生,离宫方面如果强攻,必然会变成一场血腥的杀戮。而且当今的局势以及事件起因与二十余年前的国教学院血案不同,负责此事的凌海之王会遗臭千年,陈长生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在尽量不流血的前提下,怎样让天道院的师生放弃抵抗,这才是离宫方面应该做的事情。
  然而凌海之王的眼神依旧那般漠然,无论树心道人如何苦苦哀求,也没有收回命令的意思。
  眼看着国教骑兵即将发起冲锋,那些黑衣执事即将举起手里的死亡之镰,树心道人觉得一阵悲凉,无比绝望。
  他仿佛看到了被浸泡在血海里的天道院,还有那些倒在血泊里的年轻学生们依然稚嫩的脸。
  下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己眼花了——天道院没有变成一片血海,却变成了一片墨海。
  一道阴影自天而降,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