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择天记[精校]-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第551章 十三陵里说旧事
  前些天徐有容说过,如果想要知道天书陵里的情况可以问人。哪怕圣后娘娘不说肯定也有人知道,既然是天书陵的事情,这世间还有谁能比此人更了解?这个人已经在天书陵里枯坐了数百载。
  她和陈长生走过清澈的渠水,来到了凉亭前,向亭下那人行礼。
  世间有资格让她和陈长生同时行礼的人已经很少了,但亭下那人终究是不一样的。
  大陆第一神将汗青,辈份极高、岁数最大,境界深厚至极,多年之前便已无限接近神圣领域,战场之上堪称无敌,当今世间唯一堪与当年那些传奇神将相提并论,徐世绩、薛河之流根本无法比拟,就连当今的八方风雨也不敢说稳胜他。
  最令世人敬畏感叹的是,这位守着天书陵已经数百年时间,未曾离开,仿佛要在这里一直坐到生命的终点。
  “您好,我是徐有容,奉家师之命,前来请教前辈几个问题。”
  徐有容看着盔甲里的男人轻声说道。
  因为被遮着的原因,没有办法确认盔甲里的男人有没有睁开眼睛,但陈长生看得很清楚,盔甲缝隙里的一些灰尘忽然飞了起来,像极小的蛾子一般在阳光下飞舞,同时感受得很清楚,一双仿佛铁枪般的目光落在了自己和徐有容的身上。
  “你的老师是谁?”
  一道苍老的声音从盔甲深处传了出来,仿佛带着斑斑的锈迹,显得无比沧桑。
  徐有容说道:“我来自南溪斋。”
  南溪斋分为外门内门,但只有当代圣女或嫡系传人,才能在世间以南溪斋的名义行走。
  冬日的光线落在盔甲的表面,没有增添暖意,反而显得更加寒冽,便如从盔甲里传出的声音。
  “她为何自己不来?”
  “家师说了,她的问题前辈当年回答不了,现在同样也回答不了,所以把这个机会留给了我。”
  “那你问吧。”
  “天书陵里究竟有多少天书碑被抢走了?”
  徐有容的视线隔着飞舞的尘埃与冬日的光线,落在了神将的盔甲上,很平静也很温和。
  但她的问题却是那样的直接凛冽,仿佛天书陵南麓的这条神道,直接便要把天刺破。
  陈长生看了她一眼,心想汗青神将枯守天书陵数百载,守的便是天书陵的神道与秘密,有很多座天书碑不在天书陵里,而是流失在外,这毫无疑问是天书陵最大的秘密,他怎么可能回答你?
  出乎意料的是,下一刻,那道苍老而冷硬的声音便从盔甲里传了出来。
  “十二座。”
  听到这个答案,陈长生有些吃惊,首先是汗青神将居然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其次是这个答案本身。
  他和徐有容对视一眼,看出彼此的惊讶——有十二座天书碑流落在外?
  “所有都是那个人拿走的?”徐有容看着亭下的人继续问道。
  “十一座。”
  “那还有一座呢?”
  “太祖皇帝取走的。”
  听到这里,陈长生想起王之策藏在凌烟阁里的那本笔记。
  在笔记里,王之策曾经提到过,太祖晚年被幽禁在宫中,纵情于声色,最后给了他一个东西……
  “周独夫拿走了天书碑,所以才有了前陵的说法?”
  “不错,所以现在的天书陵,实际上是十三座陵。”
  一座断碑便是界碑,十二座碑自然便是十三座陵,这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计算题。
  “那些天书碑……现在在哪里?”
  徐有容终于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在来到神道凉亭之前,她和陈长生都以为,所有的天书碑都在他们的手中,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那人抢走的天书碑现在在何处,没有任何人知道。”
  听到盔甲里传出的声音,陈长生低头不语,心想自己却是知道的。
  “但有一座天书碑……应该是在魔君的手里。”
  听到这里,陈长生和徐有容终于震惊了。
  山陵寂静无声,渠里清澈的浅水缓缓地流淌着,也没有什么声音。
  “他们抢走这些天书碑究竟有什么用?”
  “首先,这已经超过了我当初答应南溪斋的范围,其次,如果我知道的话,我何至于在这里枯坐了数百年?”
  说完这番话后,再没有任何声音响起。
  冬风在凉亭里外呼啸着,带着盔甲上面的灰尘,拂乱了清冽的寒光,那位神将仿佛再次变成了一座雕像。
  离开凉亭,回到荀梅的小院里,陈长生和徐有容看着篱笆外的那几株梅花,沉默了片刻。
  “周陵四周最开始一共有十一座天书碑,如果说王之策从太祖皇帝那里得到的天书碑并不是原先就在那里,那也就意味着,我们最开始都猜错了,当初进入周园拿走那座天书碑,让周独夫不得不用万剑镇压的人,不是王之策,是魔君。”
  “那座天书碑如今在魔君的手里,还有十一座在我们手里。”
  徐有容转过身来,看着他轻声说道:“不需要太过担心。”
  除了陈长生,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亲眼见过周陵四周的那十座天书碑,以及陈长生从剑鞘里取出的那块黑石。既然周园重启,陈长生的手里应该有十一座天书碑,但那天夜里在皇宫窗畔,他拿出来的是十颗。
  徐有容一直没有问他,还有一座天书碑在哪里,她大概猜得到,而且就算按照陈长生说的平分,他们本来也应该十颗,那颗太祖皇帝偷偷给王之策,然后又传到陈长生手里的黑石,本来就是他带进周园的,是他自己的事物。
  “我从来不会担心那些自己还没有能力进入的世界会不会让自己迷路。”
  陈长生看着她说道:“我只是担心你会不会因为我的缘故承受一些不需要承受的压力。”
  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讨论过的问题。
  徐有容是当代南方圣女,她自幼便被视为人类世界未来的领袖,她从出生开始便习惯了带着责任感生活。
  当初在日不落草原雪庙里,她曾经对他说过,这种生活确实有些累,但她已经习惯。天书碑重新现世,对人类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影响到人类与魔族之间的实力对比。以她怀抱天下的道心,如果这件事情不是与陈长生有关,她大概早就已经把这件事情昭告天下,然后把这些天书碑重新放回天书陵中。
  那个雪夜,陈长生把五颗石珠交到她的手里后,才想起来这个问题。
  他不想她承受这种压力。
  ……
  ……


第552章 生命难以承受的……
  “我会学着习惯把这些石珠当成漂亮的饰物,而不是天书碑。”
  徐有容看着他平静说道:“然后,我这时候有些饿了。”
  荀梅的草屋已经很久没有人住,灰尘很多,但各类用具都还齐备。
  陈长生去园子里摘了两把青菜,掐了十几颗尖椒,切了半方腊肉切片铺上蜜糖蒸熟,配上白米饭便是香甜的一餐。
  徐有容吃的很满意,有些不好意思。
  接下来他们讨论了一下大朝试以及明年煮石大会的事情,以及怎样离开天书陵。
  为了避免被人看到、从而猜到些什么,继而让京都里的流言更加沸沸扬扬,二人商议好了,分头离开,徐有容先走,陈长生则会在天书陵里再多留一天,却没有想到,这完全是在欲盖弥彰,哪里瞒得过人。
  或者说,这叫掩耳盗铃。
  然而,徐有容还没有来得及离开,小院便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是那位出身槐院的碑侍纪晋,不知道是不是认出了徐有容的身份,还是猜到了些什么,他站在篱笆那边,神情显得有些落寞,脸色有些苍白,眼神里的怨毒不甘意味也没有了,很是复杂,却无法说明。
  陈长生准备说些什么,徐有容示意他稍候。
  她衣袖轻飘,走到篱笆前,看着纪晋神情漠然说道:“我会提请取消你的碑侍资格,将你逐出天书陵。”
  天光从桔林梅树的枝丫间漏过来,落在她的脸上。
  那张美丽至极的脸,顿时平添了数分神圣庄严的感觉。
  因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是高高在上的南方圣女。
  想要成为天书陵碑侍,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需要立下非常极端、而且冥冥中真的有某种天道之力的血誓。
  一旦发下血誓,成为碑侍,便拥有了修行者梦寐以求的与天书碑朝夕相处的自由,同时也失去了离开天书陵的自由,终生只能在陵里研读天书碑,做学问,而不能离开天书陵一步。
  从当初国教定下这个规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无数年的时间,只有一次破例——那就是苏离闯进天书陵,把出身离山剑宗的两名碑侍骂的狗血淋头,然后强行带回了离山。
  那两位碑侍,便是后来离山戒律堂的两位长老,也正是离山内乱的主因之一。
  天书陵对修道者的诱惑力太大,就像一场无法结束的美梦。
  越是道法精深,研读天书碑时间越长,越得舍不得离开这里。
  就连荀梅这样天资卓异的修道大家,也用了数十年时间才能醒来。
  要取消一名碑侍的血誓,将他逐出天书陵,就只有教宗与圣女才有此资格,而且那位碑侍会受到血誓的反噬,非常痛苦。
  听着徐有容的话,看着脸色瞬间苍白,身体不停颤抖的纪晋,陈长生心生警意。
  在他想来,纪晋受到这样的羞辱,如此大的惩罚,必然会愤怒到极点,甚至有可能发疯,对徐有容出手。
  然而纪晋没有暴怒出手,片刻后,他渐渐冷静下来,隔着篱笆对着徐有容鞠躬行礼。
  他长揖及地,显得无比恭敬。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很是激动,略带惘然。
  “多谢圣女垂怜,纪晋感恩不尽,必以死相报。”
  看着纪晋渐渐消失在树林里的身影,陈长生有些不解。
  “为什么?”
  “因为他想出去。”
  “听说……血誓的反噬很可怕。”
  “终究比不自由更可怕。”
  “可是,他们成为碑侍难道不是自愿的吗?”
  “人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会发生一些他们当初怎么都想不到的变化。”
  徐有容走到他身边,说道:“天书陵对很多修道者来说,是最美的梦,也是最长的幽禁。”
  陈长生隐约记得自己当初听过相似的说法。
  她继续说道:“其实我很早就有想法,准备说服斋里的师叔们,与离宫商议,把这个规矩改掉。”
  陈长生看着她清丽无双的眉眼,觉得她越来越发看,发自内心说道:“你是个好人。”
  然后他又说道:“如果离宫不答应南溪斋的要求,等我将来当教宗了,也会争取废掉这条规矩。”
  徐有容轻声说道:“你也是个好人。”
  ……
  ……
  第二天,陈长生出了天书陵,在数位红衣主教的护送下,回到了国教学院。
  其时晨光熹微,西天如夜,时间还很早,他正准备去湖对面刚刚新修好的灶房找轩辕破要些吃食,却忽然间在大榕树上看到了一个完全没有想到的人,不由微惊问道:“出什么事了?”
  除了极少数特殊情况,唐三十六绝对不会这么早就起床,但这时候他却站在大榕树的树臂上眺望着远方,也不知道是整夜未睡,还是怎么回事,他没有看陈长生,依然望着远方,神情漠然问道:“你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
  陈长生摇了摇头。
  唐三十六冷笑说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当我们这些人累的像猪狗一般的时候,某些人却还有闲情逸志去约会,而且你还要替某人保守秘密,可以啊……居然在天书陵里幽会。”
  国教学院招新之后,新生们面临的第一次考验就是大朝试,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朝试,无论唐三十六还是苏墨虞都忙碌到了极点,就连折袖都偶尔会给学生们上课,用痛苦与鲜血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战斗。
  然而陈长生身为国教学院的院长,却完全没有理会此事。
  唐三十六真正的痛苦,还是要说到保守秘密四字。
  陈长生和徐有容在周园里便曾相识,互有情意,经常私下相会,这个秘密,现在京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所谓秘密,一旦被人知晓之后,身怀秘密的人往往会放松很多,就好像这些天的陈长生和徐有容。
  但知道了秘密,却不能往外说的那个人,便继承了他们的痛苦与压力,甚至还要更大一些。
  流言传遍京都,所有人都在说陈长生苦恋徐有容而不得,唐三十六恨不得把唾沫星子喷到那些人的脸上,恨不得重开澄湖楼,然后站在楼顶上对着万千民众讲述这个故事,把那两个人的秘密昭告天下。
  但他不能这样做,所以他很痛苦,甚至有些愤怒。
  陈长生看着他,有些不理解地说道:“当初是你说我要忍下去。”
  唐三十六看着说道:“可是我已经快要忍不下去了。”


第553章 天地之间诸事更新
  大朝试如期来临。
  还是在离宫。
  离宫外依然人山人海。
  各大赌坊早已做好准备,说书先生用最好的毛尖漱着嘴。
  但终究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看热闹的民众们的神情还有眼光,不再像去年那般炽热与兴奋,很多人不停地打着呵欠,以及从外地州郡赶过来的游客明显要比去年少了很多。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去年的大朝试乃是大年,青云榜上靠前的很多少年天才都来与会,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大朝试真的是乏善可陈,竟没有几个出名的人物,而曾经被很多人期望的徐有容,随着她接任圣女一位,彻底没了指望。
  事实上,无论秋山君还是徐有容,现在都已经不可能参加大朝试了。他们本来就不需要大朝试来肯定自己,而且现在有资格与他们平等较量的那几个人,去年便已经来了,比如陈长生。
  当然,陈长生还是来了离宫,引来了民众的热情欢呼,当然还有最近这些天一直没有减弱的议论。
  小陈院长真的可能是皇族之后?他真的就是昭明太子?好吧,这种说法太过荒唐,那么他是不是真的在试图重续婚约,听说他在圣女殿外痴痴等了一夜是不是真的?那夜的雪不是很大吗?
  ……
  ……
  唐三十六和苏墨虞带着国教学院艰难通过预科考试的三名新生进了离宫考场。
  陈长生则是在一位红衣主教的引领下,向重重深宫的最远处走去,不是他不愿意负起院长的责任,实在是国教学院第一年招新,新生的基础着实太差,能够通过预科已经算是意外之喜,对他们在大朝试里的表现实在没有办法给予太多希望,再加上现在离宫等于是国教学院的主场,他也不用担心会遇到去年那样的问题。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看着仿佛无穷无尽的清水,从木瓢里注入那盆青叶,他再次生出以往曾经有过的疑问。
  青叶世界和周园一样,既然不能变大,那么为何要如此细心照料、让它不停茁壮成长?
  教宗搁下木瓢,取过软巾擦拭了一下手上的水珠,示意他坐下,说道:“有些规矩或者确实过于陈腐,需要改变,但你也要清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在星空之下,怎能不需要敬畏?都像苏离那样活着,自然快活,但不要忘记,规矩对强者来说是束缚,但对弱者而言,有时候则是保护,我们需要更多的考虑这个世界如何运转,而不是自己的想法。”
  先前陈长生提出了黑龙与碑侍的问题,教宗对后一个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却提都没有提前者一个字,态度已经很明显。
  “师叔您对世界的看法与圣后娘娘不同,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些问题?”
  “你可以这样认为。”
  “可是……”陈长生还想再争取一下。
  教宗举手示意他不用再说,看着他说道:“就算你想实践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也不用急在一时。”
  陈长生想着那片横亘在前方的阴影,心道自己不得不急。
  “等你做了教宗,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到时候也不用再来问我。”
  “师叔……”
  “听完这句话,是不是很想我像梅里砂一样,早点去死?”教宗看着他微笑说道。
  陈长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句话。
  “放心吧,要不了多长时间了。”
  教宗走到盆栽旁,用手帕很仔细地将青叶上的水珠擦掉。
  陈长生在那座幽静的宫殿里,没有得到任何好消息,离开之后不久,却听到了意料之外的好消息——大朝试正式结束,喜讯传来,国教学院居然有两名学生进了三甲,那个从天道院转校而来的初文彬,甚至排到了二甲第十七名。
  当夜百花巷里的酒楼灯火通明,国教学院的师生们很是开心地庆贺了一番。
  至于今次大朝试的首榜首名是谁,除了那些嗜赌的赌徒之外,还真没有谁关心。
  世人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南北合流,就在大朝试结束之后不久,双方的谈判终于取得了堪称完美的成果。秋天的时候,南北合流便会正式签署协议,拥有无数修道强者与财富的南方诸宗派山门和世家,终于被并入大周王朝的版图,虽然很大程度上只是名义上的并入,但这终究是当年太宗皇帝都没能做到的事情,一时间,整个大陆都在宣扬圣后娘娘的威名。
  被很多人担心可能会出现的隐流,被朝廷严密地控制住了,北兵马司胡同里不知道断了多少根手指,添了多少缕幽魂,周通和效忠天海圣后的那些官员们,在功绩簿上又不知道做了多少恶事。
  至于最担心的魔族南侵,也很幸运地没有变成现实,据说今年魔域雪原连降暴雪,雪老城里的魔族皇族与贵族,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救济自己的部落和借机并吞攻击方面,顾不得向南边多看两眼。
  就像所有的普通人一样,陈长生也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人类世界在面对魔族时会更加团结,更加强大,更加不容易被击败,这也意味着徐有容的地位可以更加超然,同时,白帝夫妇据说到时候会来参加签署仪式,那么落落也会跟着回来吧?
  南方使团渐渐离开京都,南溪斋的车队最后离开,但终究也是要离开的。
  对徐有容来说,京都是故乡,而圣女峰才会是她今后度过漫长修道岁月的地方。
  风雪落在奈何桥上,仿佛回到那一天。
  “煮石大会再见。”
  “再见。”
  陈长生和徐有容着在雪桥上,互道珍重,然后告别。
  他撑着黄纸伞,看着她渐渐消失在风雪里的身影,没有太多离愁别绪。
  煮石大会就在夏天,很快便会重逢,而且他总会去南溪斋的。
  相反,他的心意变得更加平静而沉稳。
  不仅仅是对她,也是对他自己。
  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逆天改命成功,能够活过二十岁,然后活过二百岁,年年岁岁。
  因为现在,他不再是一个人,他要和她一起长长久久地生活下去。
  他以前只是想着一定要活下去,却很少去想、当然也没有体验过太多活着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直到那天在奈何桥上白纱落下,看到了她的眼睛,他才明白了些什么。
  从那天之后,他改变了很多,依然平静而专注地活着,但是活的要更加自然随意了很多。
  换句话说,现在的陈长生,活的更加生动,不再像以往那般沉闷甚至木讷。
  这种精神世界发生的变化,也反过来影响了他为了活着做出的那些努力。
  他依然继续读书、学习、冥想修行,手腕上串着的五颗石珠,虽然连最渺淡的气息都没有释出一丝,却要比最珍贵的晶石还要更加好用,他继续学习苏离教给自己的剑以及世间所有的剑,也没有忘记学习那一百零八刀。
  他的境界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接近通幽巅峰,每夜引落的星辉,在他的身体经脉与诸窍间缓慢地积蓄,等待着将来某日大放光明的那一刻,而他的将来必将一片光明。
  他来到京都已经快要两年。
  进入凌烟阁,看到王之策的笔记,已经有一年。
  他还有三年。
  在这一年里,他一次都没有想过按照王之策笔记里的说法去逆天改命,虽然他现在已经是得到了全世界承认的下一代教宗,按道理来说,他最有机会也最有条件去让整个世界起舞,从而改变星海的模样。
  但他不会那样做,因为那样会死太多人。
  他相信自己能够用三年的时间修至从圣境界,踏入神圣领域,尝试重续经脉。
  这听上去是件不可思议、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既然他只用了两年时间,便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乡下少年道士变成现在的候补教宗、已经看到了聚星境那道门槛的年轻强者,那么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不可能这个词,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他不能不可能。
  ……
  ……
  陈长生在进步,整个世界也在进步。
  不愧是野花盛开的年代,王破、肖张、荀梅、梁王孙那代天才之后,更多的天才涌现了出来。
  天机阁颁布的诸多榜单,在这一年的春天,正式更新。
  这一次榜单上面的变化非常大。
  首先是已经多年来没有变化的百器榜,终于迎来了改变。
  霜余神枪依然排在首位。
  两断刀列第二。
  木剑小凤第三。
  重新现世的遮天剑排到了第四!
  谁都知道,这是用剑的人太过强大的缘故。
  事实也是如此,哪怕再如何强大的神兵,终究也要在更强大的人手中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威力。
  因为失传而被涂成灰色的国教法器——藏锋,再次登上修行界的舞台,新写的墨字异常清晰。那把名为无垢的剑,排了第九十五位,在六御神甲之前,但依然远远不及第六十九位的龙鳞剑,或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百器榜上的神兵利器当然引人注意,但人们真正关心的还是人本身。
  逍遥、点金,青云三榜也换榜了。
  ……
  ……


第554章 消逝的名字
  新青云榜没有什么新意思,最出名的竟然是轩辕破,在天机老人言简意赅的点评里,对这位熊族少年的功法与自身的契合程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其余新出现的名字,大多数都是不满十五岁的少年少女,没有多少人认识。
  去年那夜,陈长生在天书陵引落满天星光,修道者们最难逾越的通幽一境,被很多人轻而易举地通过,往年十中难以留存三四的惨烈画面没有发生,青云榜上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自然下榜,去了点金榜。
  唐三十六离开了青云榜,却没能进入点金榜,以他现在通幽上境的水准来说,这在往年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在国教学院里安静了很长时间,直到确认折袖和苏墨虞也没有登榜,才变得重新高兴起来。
  在陈长生的帮助下,折袖的心血来潮没能治好,但境界已然再有突破,再加上他先天强大可怕的战斗能力,之所以没能进入点金榜,只是因为他在周狱里受的伤太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任何表现。
  唐三十六和苏墨虞未能进榜,只能说明今年的点金榜竞争的太过惨烈。
  在青云榜里人数极少的妖族,在点金榜中充分发挥了妖族修行中期发力的特点,占了整整四分之一的名额,其中排名最前的三位妖族青年强者,甚至被天机阁认为将来有可能威胁到逍遥榜第五妖族强者小德的地位。
  最令人吃惊的是钟会,这位去年的大朝试首榜第三名,被陈长生和苟寒食的光彩衬托的非常黯淡,甚至很多人都没能记住他的名字,谁能想到他竟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突破到了通幽巅峰,夺了点金榜第四的位置。
  可惜的是,这位槐院的少年书生哪怕表现的再如何优异,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压过某些人的夺目光彩。
  苟寒食在天书陵里观碑半年时间,回归离山后与小松宫派系的一位聚星初境强者于寒涧决斗,轻松胜之。
  只凭此役,便足以让天机老人亲自把他排在点金榜第三。
  没有第二,因为榜首是并列的两个人。
  看见那两个人的名字,无论是京都百姓还是南溪斋外门的女弟子,都生出很多感慨,摇头无语。
  陈长生和徐有容。
  无论那份婚书到底有没有失效,但看起来,这两个名字始终会在一起出现。
  在很多人看来,这并不是缘份,是宿命的纠缠,不是什么好事情。
  那么以往这些年总会和徐有容联系在一起的那个名字呢?
  秋山君已经聚星成功,自然不再停留在点金榜内,把榜首的位置让给了陈长生和徐有容。
  但令整个大陆感到震惊的是,居然也没有在逍遥榜上看到他的名字。
  秋山君太过年轻,当然无法与逍遥榜前列的那些强者相提并论,谁都不会认为,现在的他就可以挑战像王破、肖张这样强大的人物,可是以他的实力境界,怎么也应该进入逍遥榜末段才对。
  如果他真的能够进入逍遥榜,哪怕是最后数位,也会是百年来最年轻的逍遥榜强者。
  整个大陆都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结果却落了空。
  天机阁对此事的解释是,因为周园开启以及随后的魔族阴谋,再加上离山内乱里的自戮一剑,秋山君身受重伤,整整一年时间未曾出手,所以无法评判他现在的境界实力到底如何,只能留待后论。
  这个解释很清楚,但非常没有说服力,天机阁是什么地方?就算秋山君没有出手迎敌,难道还会判断不出来他的水准?更何况去年青云榜换榜的时候,轩辕破同样是毫无战绩,怎么就被排了进去呢?
  天机阁没有再作解释,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真正的原因。
  ……
  ……
  世界很热闹,离山却很安静。
  苏离临行之前有交待,离山剑宗的弟子们不要怕事,但也不要惹事。
  南北合流,风云激荡,那些周人和南方世家的人们太过阴险狡诈,既然不是他们的对手,那就留在山里安静地过生活吧。
  这是他的原话。
  苏离走后,有些沉渣意欲再次泛起。
  离山实力最强的二代剑堂强者们,因为受伤的缘故都在静养。现在主持事务的是苟寒食等三代弟子,很多人都以为这些年轻的剑客们,很难稳定离山的局面,然而山涧里的那场血战和随后关飞白发飙时砍断了十六只手,向整个天南证明了神国七律为什么叫做神国七律,那是因为他们严守戒律,剑心通明,将来必将进入星海之上的神国。
  消除内乱的最后一些影响之后,离山终于恢复了完全的安静。
  苟寒食等人专心读书、修行、种菜,在平静的日子里,感悟着剑道的真义。
  某天夜里,苟寒食从冥想中醒来,向远山望去,只见星光如银,曾经熟悉的风景忽然间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意韵。
  他想着童年时弱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