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初唐-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很好,不过,你还必须记住另外一个任务,告诉那些行走在天竺、中南半岛的‘商人’们,关于天竺、中南半岛各城邦的地图,还有战略要地的沙盘制作图,不管他们是花钱,又或者是使用其他的任何手段,都必须在今年年中,交到剑南道行军大总管李绩大将军的手中。这是死命令,事关大局,绝不允许懈怠,完成了,本官自会向陛下请赏。明白吗?”我朝着在场的诸位进奏院同僚低声叮嘱道。

“诺!”诸人齐齐恭身应命,处置完了公务,我总算是走出了进奏院的官衙,房成和勃那尔斤早就候在了门房处,两人蹲一块正在了呼酣大睡。看得出来,这二位忠仆也是够辛苦的,似乎听到了脚步声,房成眯起了眼睛,看到了我之后顿时站起了身边,顺势踢了身边的勃那尔斤一脚。“公子,您总算出来了。咱们是回府还是去渭南?”

“去渭南吧,那边还有一大堆的事等着我去处置呢,对了,先回府一趟,叫上一辆马车,本公子我累了,在马车里也好打个盹。”我步出了官衙,深深地吸了一口空气,活动了下胳膊。冲边上的房成笑道。

而今年,李叔叔在听取了朝中重臣和我大哥地奏本之后,在去年获得了丰收的基础上。终于下令。在江南道。实施三年推广计划。大力宣传和推广双季稻种植,而辽东道地区,正在大力地推广新技术农业,大唐每年增加的马匹数量着实让人有些目瞪口呆,以前,马匹只作为军用。还有官吏使用。平民是不允许使用和骑乘马匹地。加上道路地情况。使得马匹地速度也同样得不到发挥。加上马匹的饲养要比牛金贵许多,所以马匹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还不如牛实用,

--------

而到了如今。大唐年交易马匹和饲养的马匹都已经超过了国家的预期,加上马拉犁的大力推广。使得马匹在农业耕作上的份量是越来越重,特别是新开发地辽东道地区、河套地区和陇右等地,马匹耕作地使用量已经超过了牛耕地数倍。整个黄河以北地区,耕马已经达到了三十八万匹。这是一个极为了不得地数据,而且,每年,政府都仍旧会以五万至七万匹地数量。继续向百姓出售或者赐予。

照此增加下去,不出十年,大唐的民间马匹保有量肯定会超出百万匹。另外,李叔叔决定在辽东道和河套之前。划出一片地域。专门饲养大食马和波斯马。争取在洛水以北的地域形成大唐的新马族群。使这些马不至于像汉朝一般。百余年之就,就被华夏大地上地马种完全同化掉。

至少,李叔叔决意建立大唐的三大马区。一是陇右地伊犁马,二是北方的突厥马,三是东北方的大食马和波斯马。争取形成中国地三个马源地。而与波斯等国进行了多次的交涉之后,每年波斯及中亚诸国地马匹进贡数量占到了武器交易量中支付金额的三分之一,每年有千余匹波斯和大食马种往云州、朔州、胜州一代,供那些部落放牧,当然,原本的马种,必须全部更换,避免马种的交互影响,导致种群退化。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在水泥直道逐渐遍布全国地趋势下,使得马匹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加上马匹对于国家而言,有供过于求的态势,所以,现在政府机构已经解开了禁令,马匹的使用范围已经逐渐地扩大,已经在长江以北,小麦种植地区

而南方,也同样放松了禁令,只不过还没有取消摆了,以前在长安,满眼可见地尽是牛车,吱吱嘎嘎地声响,慢得让人抓狂,而现在,鲜衣怒马,蹄踏春江水地场面处处可见,马匹的价格,已经比起贞观数年的良马万贯地价格,降到了现在千贯不到,至于普通的马,普通的富户人家有个一两匹,已经不是什私新鲜事了。

而今,在李叔叔的帮助下,渭南的百姓,开始使用马拉犁,渭南近二十个集体生态养殖场的建设已然初见规模,至于赵老头儿他们那些去年跟我打了赌的老农,现如今几乎事事听我

而且我也颇想帮助他们,所以,反倒是以赵老头等为集体生态养殖场第一个建成,至于当初派来地那几位农学专家,已经在渭南地界上累得死去活来,还好李叔叔也大方,又从工部抽调了近二十名农业人员前往渭南,一面学习一面帮助当地的百姓。

而通过那些异域和大唐商人贩卖过来的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绝大部份都已经培育成功,就像那在蔬菜大棚里成功培育出来的甘蓝和黄瓜,都是西域商人从更遥远的西方想方设法给搞来的,毕竟,咱可是用巨资来购买,现在又还没有什么国家保持主义,嗯,要有这种主义的也只有大唐,至于那些西方蛮子,这会子怕是都在深山老林里转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个国家的子民呢。

渭南的义学也业已建成,被本公子题词为:渭南希望义学。学生并不算多,大概也就三百多人,不过,这点儿人数却已经是渭南官办县学的数倍。三百人,大多都是七八岁到十三四岁之间。

一应的课本,全部是由曲江书院友情捐赠,另外,老师也同样是由书院中的一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生来此担当,对于这些代课老师,渭南希望义学给出的待遇相当的不错,况且,我也给他们作出了承诺,他们去教书,我允许他们休学一年,一年之后,回书院继续完成学业便可,一年之后,自然会有人来接替他们的工作。

“大人您可总算是来了,老朽等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矣。”吴升等人早已在义学门口翘首以盼,而我,却因为某位不良人士的骚扰而导致迟来,我跳下了马,冲这些人回礼道:“不好意思,因为一些公务有所耽搁,还望诸位莫怪本官怠慢。”

“哪里哪里,大人能亲来主持义学之典礼,乃是我渭南士绅和百姓的福份,亦是这三百多名学子的福气,岂敢怪责于大人?呵呵,敢问大人这位公子是……”杜论赶紧答道,不过,老家伙忍不住拿眼瞅了瞅站在我身边,嬉皮笑脸没个正形的锦衣少年郎。

--------

“哦这位啊,是本官的一位弟子,姓吴名有仁,字悔错。听闻我这个师尊要来主持这间义学的典礼,所以也就一道过来凑凑热闹。”我干巴巴地瞎扯一通,边上的这位原本笑得十分滋润的少年郎顿时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差点儿就挂不住了,不过,这些渭南士绅们一听这家伙是我的学生,自然也不敢怠慢,上前行礼问候。

不过,倒也有几位士绅有点纳闷,吴有仁,字悔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可瞅我一本正经的模样,自然也不敢当场指让我这位渭南四品县令在这儿胡说八道,况且给安上这个名字的当事人也不作反驳,所以也跟着大伙一块儿起哄。

这位少年郎只能哭笑不得地在那一面谦虚一边回礼,好不容易才结识完毕,随在我的身边朝里走去。“俊哥儿,你也实在是太狠毒了吧?小治好好的一个人,让您都给编排成啥样了?”这位,正是我大唐帝国墙头草派的代表人物,杰出青年、当今太子爷殿下李治。

这家伙不知道是不是脑门抽疯了,在我家白吃白喝混了整整三天,也没有回长安的意思,还振振有词的说是李叔叔让他上山下乡,体验百姓的艰苦生活,实地了解老百姓的民生疾苦,嗯,可心理解李叔叔的良苦用心,可问题是李治这无耻之徒这三天除了吃就是睡,仿佛是在我这儿养春膘似的,气的老子差点想拿大棒棒把这家伙赶出门去。

今儿一早,这家伙一听说我要去渭南希望义学主持开学典礼,看样子已经在家里闲得蛋疼的李治很是自告奋勇的要求要一同前往参观学习。顺便体验生活,视查渭南的师资力量,看看渭南少年郎的营养状况云云……先人你个板板的,没个正形!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第963章 污点啊污点

虽然对这家伙的无耻感到无比的愤慨,并保留了进一李叔叔打小报告的权利,希望李叔叔能大义灭亲,狠狠地抽一顿这小屁孩子,但是就目前而言,嗯,这三天本公子感冒了,所以也蹲在家里边打磕睡,可这不能成为李治整天学我混吃等死的理由。

李治的流氓习性越来越重,在李叔叔跟前还老实一点,跟在我边上,简直就是一无耻之徒,这家伙还大言不惭的告诉我,说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公子岂是那种不入流的样板,分明就是妒忌像我这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思想、有文化、有才华、有素质的四有君子。

不过好在,这家伙至少还知道尊师重道,加上他十七姐我的婆娘李漱在边上从旁说合,没办法,只好把他给带了过来。一路上李治还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希望我不要暴露他的真实身份,以免引起百姓们的注意,我看会引起平头老百姓的惶恐才是真的。

所以一身便装的李治在我的急智之下,化名为吴有仁,很恶俗的,而且十分土气的名称,至于那个字“悔错”,嗯,实际是指我现在的心情,十分的后悔成为李治的师长,或许到了后世的历史书上,就会有这么一段记载:“……大唐科技发展的伟大导师、大唐文化领域的睿智先贤房二最大的错误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位品行不端,人格有缺陷的皇子成为他地弟子。使得他一世的英名由此而蒙上一片难以抹灭的污点。”

想到了这,我不由得长叹了口气:“污点啊污点……”

“我说俊哥儿,你既然也觉得心有内疚,那就好,看来师尊果然深知……”边上的李治还以为我正在为自己方才的冒失而伤感,洋洋自得地道。我白了他一眼:“少放屁,告诉你小子,现在你才说话。晚了!方才我说你叫吴有仁的时候。你干嘛不瞎扯一个名字。现在倒好,反倒怪起我来了?”

--------

李治一呆,旋及急了眼,一力的反对,堂堂太子殿下,扭脸的功夫就成了没有这个人,若是转扬出去。岂不让他那些王爷弟弟们笑得兴灾乐祸地才怪。不过,我恶狠狠地告诉他,如此他不希望出席渭南希望义学地开学典礼地话,允许他不用这个我替他起的化名。

李治哭丧着脸跟我屁股后边,小声的不知道在嘀咕啥子,本公子才没功夫理这家伙,就算是这位太子爷扎小纸人本公子也不怕,本公子属于那种皮厚肉糙型的无神论者。嗯。当然我穿越应该属于一起时空管理局的事故。说不定就是某位时空管理局的女同志因看到本公子英俊无匹,身负绝顶才华而还没有施展的机会,不该就因为一张旧电脑报和一部破面包车就此化为一杯尘土。一时心软,这才把我丢到这个时空支线来。

接下来,一场别开生面地开学典礼也就开始了,升旗仪式自然是必须的,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必须的。典礼进行了一个早上,最后,我作出了一场很具有代表意义的讲话,让这些学生们明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华夏少年,是国家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基础,更是一个国家步入大发展时代地标志。

虽然在场地学生们对于我的话并不太理解,但是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一定能认识到这些话地含义,同样,也会注重自份的价值,严格的要求自己的素质。努力能为大唐帝国封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石。

一番热情蓬勃的讲话下来,终于结束了开学典礼,学生们在老师的引领之下,去参观既将属于他们的教室,另外去领课本和书包,还有纸笔等物,这些,都是由学校免费提供,嗯,这些渭南士绅也算是出了大力,所以,作业本这东西,我一律成本价售给学校。

我们也参观了一番,随后,就在学校食堂里吃了一顿,嗯,相当的不错,至少比起我后世四年吃的大学本科级的猪食强上百倍,加上这本就是渭南地界,啥菜都有,偏宜,而且味道至少比我在大学时代要好得多,想想我们在学校的生活,特别是饮食方面,那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当初学校毕业的时候,我就曾经有一个愿望,等我有本事

校,当上了校长,一定为学生着想,把那一群食堂的揪出来,让他们自己好好尝尝他们做的饭菜,让他们体会一回我忍受了四年的痛苦。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所以,我置办的每一所学校,在饮食上都相当的注意,严禁食堂克扣预算资金,查到一次,直接给我滚蛋。

当然,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所有学生,禁止饮用冷水,饭前必须洗手,等知识也全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在这个医疗卫生知识极度贫乏的年代,学校,这个人群密集的地方,更是要加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决不允许学校内发生任何一起因为个人卫生问题而造成的群体性疾病。

吃罢了饭,告别了这些士绅打着饱呃,又在学院里边视查了一番,向那些人提出了一些建议之后,这才心满意足地骑着马儿朝着官衙而去,路上,李治倒是相当的好奇:“俊哥儿,这所义学又不是你置办的,你那么用心干吗?”

“这不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是一个态度问题,每一件事,只要你去做,就得尽量的做到最好,这样,你才能无愧于心,若是照你这种想法,那你这位太子爷是不是可以不顾天下人的死活,自己吃饱吹暖就成,反正照你的意思,天下人干你屁事?”我板下了脸,冲李恪嗔道。

李治自知问错了话,赶紧干笑两声:“俊哥儿莫恼,我不过是问问罢了,对了,这渭南县学和渭南希望义学,从本质上就能加以区分了,您何必又在中间加上希望二字呢?小治还真不明白,这倒底是出自哪个典故?”

“希望,也就是一种心愿,一种理想,一种人生存的本能,打个比方吧,就像某人渴望过上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没人让你干活,没人让你做事,想干嘛就干嘛一样。”我面无表情地作出了解释,李治无奈地翻了一对白眼朝天。他决定以沉默来代表抗议。

--------

进了官衙,没我啥事,所有官吏都各司其职,嗯,很好,背着手一步三摇地领着李治进了后堂坐到了榻上,看了百般无聊的李治一眼,看来好久没收拾他了,皮痒痒了,清了清嗓子:“方才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描述而已,你知道为何为师对于办学这么用心吗?”

“想来教书育人是师尊您毕生的志愿吧?”李治斟酌着言道。嗯,说中了我的心事,不过,我没点头,而是以一种严肃的神情道:“差不多,但更重要是的希望二字!”

“希望二字?这还真是希奇了,这跟您办学又有什么关系,莫非师尊的希望就是做我大唐的国子监祭酒不成?”李治依旧一副厚皮实脸的样儿,看得让人想抽他几巴掌。我深吸了一口气,死死地瞪着李治,直到这家伙心生忐忑,方自冷哼了声收回了目光。

望着门外那挥散在地面的阳光沉声道:“你觉得,一个国家、一个朝庭的希望是什么?或者说,你觉得大唐的远期目标是什么?”

李治见我不像是在跟他开玩笑,也总算是收束起了玩笑的心思,沉吟了一会,似乎有些迟疑,还有点迷茫:“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大唐如果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已经很好了。”

我继续追问道:“那我再问你,你如何来维持,或者说靠什么来维持着朝庭来向这种目标继续迈进?是靠你父亲交到你手里边的人材吗?又或者说,靠你自己的能力去发掘出能统治我大唐万万里疆域,千万子民的官吏?”

李治思来想去,双掌合击:“所以俊哥儿您才想通过大力的兴办教育,改革科举制,从各个方面来为我大唐培养更多的人材,让他们努力的为国家作出贡献,是这个意思吗?”

第964章 掩耳盗铃之徒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点了点头:“虽不中,然而,也有几分道理,你可知我华夏文明至今数千年来,总会有朝代更替?”李治听我问了这话,下意识地咧了咧嘴:“俊哥儿,不是我故意为难您,什么您经常都会拿这个问题来找小弟的麻烦,像上次你说朝代更替与皇帝不作为,吏治腐败有关,还有一次您说朝代灭亡,跟土地兼并有很大的关系,怎么什么东西都能跟这个扯上关系?”

“哼,这话要是让你爹听到了,不抽你一顿才怪!”我白了李治一眼,从桌上拿起茶水小小地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续道:“朝代更替,既与吏治腐败有关系,也跟土地兼并有关,同样还跟皇帝本身的不作为或者倒行逆施有关系,也同样跟教育有关系。那是因为朝代的更替,不是一个简单的,能够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问题,而是很多方面纠结在一块,然后,在某一个契机,将问题暴发出来……”

望着凝神倾听的李治,我继续道:“从史书的记载上,你也该了解了一些,前秦、两汉、前隋,还有那些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建国之初,那一个朝代不是英雄辈出,那一个朝代的前期,不是欣欣向荣,国家繁荣昌盛,百姓福足,文敢死谏,武能死战……”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希望不希望的问题,更多的牵涉到的反而是政治性的问题,为什么每一个帝国几百年的轮回之后,便要这样走上一遭。难道仅仅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还有什么五德始终说这一类地屁话吗?错了。那是因为这个国家地机构已经腐朽了。没有了进取地希望。

或者应该说,当国家强盛达到了极致之后,他们丧失了进取心,没有了继续前进的目光,失去了希望,渐渐地。得过且过。整个朝庭由上而下的。变成了一个沉暮的老人。只懂得去怀念帝国过去的辉煌时光,这,同样也是一个帝国兴衰的重要原因。

--------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意思是什么?意思就是国如少年。方有朝气。国如老人。久而沉暮,所以。国家,就是要依靠后来居上者,依旧一代又一代地少年成长,来为国家作出他们应有地贡献!而朝庭地当权者,也同样要保持着少年地憧憬和希望。要有远期的目光,不能止步不前。不然,就会像人生一般。在岁月中逐渐的老去……人如是。国亦如是!”我站起了身来,背起手,作涛涛不绝状。这篇少年中国说,乃当年本公子身为愤青时之最爱。每每诵之,必作欢欣受鼓舞状,然而生存艰难,倒得最后,还是一个落魄混迹于茫茫人世间地穷教书匠。

原文本公子早已忘记了大半,倒是这个开篇,如醍醐灌顶一般读起来份外地畅快,因而记得甚是清楚。保持姿势。斜眼角瞅了李治一眼,这位可怜地太子爷了副深受震动地模样,表情有许些迷惘,但是,我能从他的眼中看到一丝丝领悟的光彩。

“师尊您的意思是说,不论是一个朝代,又或者是一位君王,都要有一股朝气,有进取向上之精神。不可懈怠……”李治总算是能领悟了我地一片苦心,这令我欣慰,这些年来对他的教育总算是没有白废。

我拍了拍李治的肩膀,赞许的目光,慈祥地面容对着这位日后地大唐天子言道:“所以,少年乃是国家之希望,为什么教育子弟,需在少年时?就是因为这个道理,但为什么为师一力地坚持要让天下子民能明事理,辩明事非,你知道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这会对天下,会对大唐有好处。”

李治的脑袋转不过弯来,不过没关系,我来解释。《史记》里地《陈胜世家》里就有一段很动人的描写,就是鱼腹藏书、夜间点灯装鬼火,学狐狸鬼叫:大楚复兴,陈胜为王的连篇鬼话。

这是什么,放在后世,也就是两个智商低微的骗子,可放到了这个时代却不一样了,因为愚者万千,

害怕鬼神,都无法去辩明是非,更别去指出他们在装怕是放到后世的小学校园里,这二位如此装模作样一番之后,怕是换来的只会是数不清的白眼和中指。

就是靠着骗术的运用自如,把九百戍卒玩弄于掌股之中。陈胜吴广的这次起义,是第一次农民起义,以后二千年间,每次农民起义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这套手法。不论是黄巾起义,又或者是白莲教、太平天国,总成言之,为什么他们能累累的成功?是为什么?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首先的一点,就是民愚,当然,为师并没有说不关其他的因素,可其他的因素又恰恰与此有关,若是民不愚,官吏何以能在百姓跟前胡作非为?若是兵不愚,又何以在军中多有吃空饷,扯大旗立山头的行径?”还是一连窜的问题,很多的时候,我都用问题对受教育人进行连珠炮式发人深省的责问。因为这样,更能让其难以在第一时间答上来。

那么,他必然会盘算着该如何来回答我的问题,可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又恰恰是我希望他能领悟的根本。

李治陷入了深思,嗯,他没有像刚才我一开始提问题时那般想也不想就作答,又或者是心不在焉的顾左右而言他,因为现在我要谈到的事情,是关于朝代更替兴亡与百姓该不该愚的关系。很重要,也很发人深省,至少这些年来,我读到过的史书里,就还真没有一个人去注意到,或者应该说这些人刻意地去忽略这个问题。

“……骗术要成功,被骗者必须比较愚蠢,这似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也就是愚弄天下万民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民愚,但是,总有一天,那些所会的愚民总会有醒悟过来的时候,到了那一刻,那些沾沾自喜,自以为愚了天下之人的上位者,变成了一个可笑的掩耳盗铃之徒罢了。”我冷笑道。

--------

“师尊之言甚善,掩耳盗铃,果然是掩耳盗铃,那前朝隋炀帝时劳役过重,滥用民力,却在属国来使面前还要粉饰天下之太平,这恰如师尊之言也。”李治抚掌轻叹道。表情显得相当的凝重,毕竟他也不是蠢蛋,这么多年的教育和影响,至少让他能明白我的苦心和思维模式和对事物的剖析方式。

所以,假若国家机器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和教育他们到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当然,那就是教育,开启民智,而是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大唐盛世的统治下,能够如此幸福安宁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

如果觉得有不如意的地方,没关系,你可以上达天听,你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通过你的努力,还消除或者是修改那些不如意的地方,毕竟,社会在发展,在这个大前提下,制度就很有可能出现漏洞,出现了,那就需要有开拓和进取的心态去看清楚事物的本质,想方设法的让制度得到完善。

说了很多,李治也从中学到了许多,最后,李治就干脆生怕自己记不住,拿起了纸笔,努力地记下我的一言一语,这是我反复叮嘱了李治等王爷无数次的办法,好记性,永远比不了烂笔头。

“少年时的成长期是最重要的,他们接受到了爱国教育,忠君思想,让他们明白,大唐帝国这个国家慨念,通过舆论,让天下百姓都明确自己的荣誉,权利,责任。到了这时候,万千学子的明目亮眼之下,官吏还怎么来敢欺下瞒上?那些别有居心之人又怎么能煽动百姓,做出损害国家利益之事?

……你要记住一点,教育者,天下之大计也,开启民智,不单单是百姓自己获得了好处,同样,国家也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我伸出大手一挥,仿佛替李治拔开了眼前的迷雾,看见了朝阳……

第965章 黑社会团伙兴起的原因

治表情很激动地顺着我的手看着墙壁,半晌才回过了想起了什么,赶紧给我倒了杯茶水,嗯,很乖巧,我抹了抹嘴边的白沫,灌了一大口茶水,看来咱的苦心教育没有白费。只要能听得进去,记在心里,这便是好事。

不过李治紧接着又问了一句:“师尊,您是说大唐也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能不能说详细一点,小治怕自己没有考虑周全。”

我得意地一笑:“你想一想,天下百姓皆知遵纪守法,以大唐为念,以身为大唐帝国之子民为荣,官吏不敢欺下瞒上,才俊英雄倍出,到了那时候,还有谁想着去推翻大唐,建立新朝?”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如果天下人都明白,建立一个新王朝,为了让某一个人重新站到那万人之上的位置,其间要经历天下调零,百姓十不存一,家不成家、国不成国、百业皆废,饥寒交迫而死这样的痛苦。他们,就会好好的想一想,这样做,值得吗?”我既是在阐述一个事实,同样也是在问眼前的大唐皇太子殿下。

“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天下人明白,只要有德有才之士便能为朝庭所用,一展其才,一展他们毕生的志愿和抱负!而百姓能吃得饱,穿得暖,还以自己的国家为荣,愿意为我大唐帝国牺牲自己,而大唐帝国,值得他们去为之而牺牲为之而维护!这样的天下,还会有谁愿意跟着那些别人居心的人去干那些随时都会掉脑袋地事?还有谁敢站出来让天下人唾骂?”我望着李治,沉声言道。

李治停下了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目光同样望向远言,门外,那些干劲十足的公务员正在忙碌地奔走着,围墙外边,传来的尽是盈盈笑语,还有人潮涌动的脚步声,如此大唐。谁能舍得?

--------

“不愿意!”李治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老半天。似乎确定我是在问他之后。方自斩钉截铁地答道。我冲李治翘起了一个大拇指大大地夸奖了一句:“明智之举也!”嗯,傻子和二百五才愿意干这事。而李治这位大唐未来的皇帝陛下更不可能干这种自已造自己的反,傻得掉渣的蠢事。

其实教育也同样是一种愚民政策,只不过这种政策的欺骗性和隐蔽性更难以让人查觉,拿现在地报刊杂志来打个比方,这些东西,也就是舆论。他们同样起着潜移默化着广大受众地思维模式地作用。

如果大伙不明白,那咱就说后世最常见的一件家用电器:电视机。相信谁都知道电视机有啥用,大家或许都觉得不过是一种放松、开心和被逗得开怀大笑的媒体机器而已,但实际上,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广大受众的思维乃至行为方式。

记得后世,咱们六七岁的时候,正是港台武侠片风靡大陆的时代,那时候。《霍元甲》、《射雕英雄传》、《武松》、《陈真》……林林总总的全是嘿呀豁哈。上窜下跳地片子,说实话,很是弘扬了爱国精神。至少我对用福寿膏和鸦片来毒害我们的民族武术家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