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情倾民国-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少,您已经三天没休息了,今天去睡会儿吧!”廖勇看到他的样子,从心底感觉到心疼,也是他第一次对杨锦心产生了怨恨的情绪。他之前一直以为四少只是看中她的姿色,毕竟那确实是一个秀色可餐的小丫头,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样一个弱小的小丫头,已经开始影响了四少的生活,甚至还有他引以为豪的精明判断。
  “你告诉赵志军,再找不到人,他那个侍从室主任,也别干了,到前线来给我扛枪杆子!”秦慕阳恶声恶气地说完,仰头靠在了椅背上闭上了眼。
  “是!”
  廖勇应着,又站在原地等了几分钟,见秦慕阳还是那个姿态,便轻手轻脚地出去了。只要他能真正停下来休息一下,姿势,地点什么的,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
  霍冬来自然知道提取药品的植物,在国内是找不到的,他近日来一直反复在翻曾经留在这里的医书,每每都忍不住感叹,书籍太少,他想要查找的资料很多都找不到,这让杨锦心很无奈。
  而杨锦心正在苦苦整理前世的记忆,她其实是确定知道,能从青蒿草里提取出防治疟疾的药品成分,但是,她前世不是学医的,具体该怎么来做植物提取,却是一件极为严谨的事。
  “冬来。”杨锦心敲开了霍冬来的房门,嗯了半天,才在霍冬来的追问下,说道,“你知道中药材青蒿草吗?”
  她纠结了整整一天,决定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说给霍冬来听,或许,以他学过的西医知识懂得提取也不一定。
  霍冬来皱眉思索了一下,回答:“我知道有这么一种可入药的药材,怎么了?它有什么特别吗?”
  “那个……”杨锦心又停了几秒,咬咬牙再道,“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青蒿草里面的某些成分,具有防治疟疾的功效。”
  霍冬来闻言,扬了扬眉,有些不可置信地问:“你在哪儿看到的?”
  杨锦心笑得有些勉强,道:“就是无意在图书馆看到的,但是……你想一下,其实疟疾,在很早以前的医书上就已经有记载了,既然我们的祖先,能在当时那么落后的条件下,仅凭几味中药便可治疗疟疾,那就说明,中药治疗疟疾是可行的。如果,我们不能再从国外进口奎宁或者药材原料,那我们为什么不从我们传统的药材里面,寻找一种可以代替奎宁的药材呢!”
  她一直在努力,说服霍冬来相信中药可以治疗疟疾,越是说到后面,她的脸上,闪耀着的自信光芒就越是耀眼,金光闪闪,让人移不开眼。
  “你说的很有道理。”霍冬来点头道,“既然,你说曾经看到过青蒿草的记载,那么,我们就从青蒿草开始试验吧!”
  “嗯!”
  由于季节的原因,新鲜的青蒿草还没有生长,霍冬来只得嘱托大牛去药店买成品药材,他又列了清单,让大牛将他所需要用了物品医书,一次性采购回来。
  在一本古医书上,他们终于找到了青蒿草治疗疟疾的记载,这个发现让二人兴奋不已。接下来,霍冬来就开始了各种实验,这些是杨锦心帮不上忙的事情。她索性,开始一边回忆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种种疫区防治方法,一边整理,修修改改,慢慢写出来一摞资料。
  几天之后,霍冬来的实验陷入了死角,他进行了很多种的提取方法,但是却没有病菌来进行实验,也就是说,这之前所做的一切,就极有可能这么夭折了。
  这天,天气晴好,进入了二月间的天气,暖和了不少,金灿灿的阳光撒欢儿地投下来,春天真的就要来了。
  而正心浮气躁的霍冬来索性停止了研究,准备出门透气的他,却见到杨锦心坐在院子里的小桌子上,写写画画很是认真。他轻轻走近,这才发现,地上放着的很多张纸上,横七竖八画着的,竟然是一副副建筑图,他捡起一张来,上面居然是纵横交替的类似道路图一般,连长宽高,都标示的清清楚楚。
  “这个……是什么?”霍冬来看了半天,也没看懂,这纸上像路又不像路的图是什么意思。
  他突然的出声,让杨锦心小小惊了一下,看到他继而一笑,又低头去画手里的图,一边回答道:“这是地道。”
  “地道?”霍冬来彻底惊讶了,瞪着眼睛看着她,“你画地道干什么?”
  杨锦心又抬头微微一笑道:“这个世道不太平,我们要在这里住下来,当然凡事都要想的长远一些。我琢磨这个很久了,如果这些地道能家家户户都连同,到时假如真的打起仗来了,我们就能依靠这些地道生存下来,就算这里没有被战火波及,那也没有什么,有备无患嘛!”
  说着,杨锦心又特别认真地看着他道:“冬来,我还想着和你商量,你在这村里能说上话,等我这个图画好了,就由你来给大家作这个工作好不好?你来说服村民,动员所有的人都来挖这个地道,好不好?”
  霍冬来虽然觉得她的想法有些难以置信,但是,他一向都很尊重她的意见,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点头道:“好!”
  杨锦心不由得长长松了口气,她总算先将他说服了,她相信以霍冬来与这个村子里的熟稔,她策划的地道计划,一定就能完成,这是她决定在这里住下来时,就一直挂念在心上的事。
  霍冬来被她脸上的兴奋感染,心情也仿佛轻松了很多,而他心里一直想着的事,也就在这时候说了出来。
  “锦心,我……想回金陵一趟……”
  第七十章
  “回金陵?”杨锦心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猛地站起身来,肚子里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让她不由“哎哟!”一声,就捂住肚子弯下了腰。
  霍冬来眼疾手快地扶住她,着急地问道:“怎么了?”
  杨锦心苍白着脸,她紧抿着嘴唇,皱眉摇了摇头,回答道:“我没事,就是肚子突然疼了一下,可能起得太急了。”
  “怎么会突然肚子疼?”霍冬来脸色严肃起来,又扶着她重新坐下来,“你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有任何不适都要告诉我,你这样疼有多久了。”
  杨锦心被他说得心中一跳,想了想道:“就不过这两三天的事情,只偶尔会有感觉,可能是我前几天写资料累着了。你放心,我有任何的不适,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的!”
  霍冬来皱着眉头,脸上写着明显的不放心,他学的是西医,没有仪器,他就基本一筹莫展,只得又叮嘱了她一遍各种注意事项,看到杨锦心捣米似的连连点头,也只是无奈地笑了笑道。
  “我还是不太放心,这次回金陵,我去抓两副保胎药给你。”
  “你……真的要去呀?”杨锦心秀气的眉紧紧攥在一起,“不是我不让你去,而是……万一被人发现了呢?”
  霍冬来轻笑道:“你放心,我会很小心的,而且,你现在这个样子,我很担心。我乔装一下,快去快回!”
  “好!”杨锦心胡乱地点头道,听他这样说,她的心慌乱了一下,但又没有理由阻止他,她并不害怕他离开,她担心的是他碰到秦慕阳的人,他们一同失踪了近半个月,她不敢想象如果落到秦慕阳手里,他们会遭遇什么。
  翌日,天还没亮,霍冬来穿着打着补丁的夹袄长衫,已经旧得灰扑扑的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头上一顶黑色毡帽。白净的脸被他涂上了艾草汁,青青黄黄一片,再加上一双脏兮兮的快要开口的布鞋,肩上一个褡裢,这模样怎么看怎么都是刚从田间劳作回来的农民。
  他这身装束,自然是不能骑车的,杨锦心将他送到村口,看着他踹着手,快速地消失在茫茫黑雾中。
  霍冬来一走,杨锦心就静不下心来了,天亮了,太阳照常升起。还不到晌午,杨锦心已经不知是第几次去门口张望了。
  从地里回来的人,从门口经过时,照常会有人时不时跟她说会儿话,杨锦心都有些心不在焉地应付过去。
  “杨姐姐。”
  是大牛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见到杨锦心远远就打起了招呼。
  杨锦心扬声应了一声,就见他提着锄头就朝她小跑过来,黝黑的脸上还挂着汗珠,站在杨锦心面前,嘿嘿一笑,抹着头脸就问。
  “霍大哥前天还说想去金陵买东西,邀我同路哩,你给他带话,明早我在村头等他。”
  杨锦心惊讶地挑了挑眉,回答:“他今天就去了,你们是不是约错了时间?”
  大牛显然也有些吃惊,搔了搔头道:“是我记错了吗?”这少年善良淳朴,并没有深究,反而嘻嘻一笑道。
  “那也没关系,这几天春耕忙,那就改日再去,我先走了!”
  大牛说完,就转身往回走,杨锦心又连忙叫住了他。
  “我早上做了饭,一人也吃不完,你别回了,就在这里吃了饭,早点去地里吧!”
  来到这里的第三天,杨锦心听霍冬来说起过大牛的身世,他是从外地流浪到这里的,来的时候还是个刚满十岁的孩子,村里人可怜他没爹没娘,就将他留了下来,他就靠东家一口西家一顿的长大了。他吃过不少苦,人却开朗勤快,村里谁家有事,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自从杨锦心来到这里,也没少让这个大牛帮忙,所以,她也常常留他在家里吃饭。大牛也不拘谨,听她这么说,就跟她进了院门。
  杨锦心去厨房端饭,大牛在院里转了一圈,也没找到能做的事,反而是被杨锦心放在小桌子上的图纸吸引住了眼球。
  “杨姐姐,这个是你画的?”大牛好奇地拿了一张在手里翻来倒去地看。
  “是啊!”杨锦心应着,已经端着早饭走过来。
  就见大牛倒了两下,又拿起另一张,看得很仔细,杨锦心当然知道,像他这种孩子是不可能读书识字的,看他认真的样子,隐隐觉得奇怪。
  还没等她说什么,就听他问道:“你这个,是地道么?”
  杨锦心惊讶地看着他,连霍冬来第一次见到都没认出来,却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大牛一眼看出来了的。
  “你怎么看出来这是地道的?”
  大牛又习惯性地搔了搔头,腼腆一笑道:“小的时候在老家看到过,大户人家都挖这个。”
  说完,又问道:“杨姐姐您也要挖地道么?”
  杨锦心点点头,示意他将图纸收起来,将碗往桌子上放,一边回答:“是啊,这年头不太平,挖条隐秘的地道,打起仗来,藏藏粮食,紧急关头藏一下人。外人到了村里不熟悉,除非有人带路,否则,在准备充分的地道里躲上个十来天是没问题的。”
  大牛听她这样说,双眼闪着亮晶晶的光,连连点头道:“这个主意好,我们说动就动吧,你来指挥,我有的是力气,我们很快就能将这个地道挖出来。杨姐姐,你放心,我嘴巴可严实了,绝不告诉任何人地道的入口。”
  这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少年,小小年纪最擅长的便是察言观色,地道这种东西的存在,最重要的确实就是保密性问题。
  杨锦心很欣慰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可,即使对方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大牛是个超级行动派,吃过早饭,他去了一趟地里,便匆匆忙忙又回来了。杨锦心本打算将整个村落的地势了解清楚,整体规划好之后,再动员村民一起来做这件事,但是现在被大牛提前知道了,她想了一下,就同意了大牛说的,先从自家的院子开始挖,也可以事先了解一下村子的地质情况。
  她所知道的地道,一般是在平原地区这种地质条件好的地方,挖下去,土质优良几乎不见石头,易挖且不容易塌方。但是这里,地处山脚下,首先不可避免的就是石头,挖起来困难,而且容易发生塌方。她因为不清楚地底下的具体情况,也没做地下水的测试,要打通整个村落的地下通道,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也就是,她为什么想要动员全村人一起行动的原因。
  所以,当大牛说要先在院子里试挖的时候,她想了一下,便同意了他的意见。
  两人说做就做,杨锦心跟大牛说了地道的大致走向,地道入口就设在了厨房背后,大牛脱了外套,就开始甩开膀子挖起来。
  杨锦心跟在他身后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还帮着运了一些土,肚子就开始疼起来。她满头冷汗的模样吓到了大牛,杨锦心咬着牙轻抚着肚子,心里暗暗害怕起来。这几日,她稍微一用力,或者伏案时间超过半个小时,肚子就开始抗议。前后两世加起来,杨锦心也没有过怀孕的经验,但是她也知道这是不好的兆头。
  大牛扶了她坐下来,还有些不放心地道:“杨姐姐,你的脸色很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
  “没事,可能有些累了,我休息一下就好了,不用担心。”杨锦心的声音都不觉有些虚弱。
  看着杨锦心的样子,大牛仍旧有些不安,给杨锦心倒好水,在杨锦心的再三保证之下,还是继续去挖地道了。杨锦心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疼痛才慢慢缓解。她轻轻抚着仍然还平坦的小腹,暗暗安抚着肚子里的小生命,孩子啊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地陪着妈妈!
  经历了腹痛之后,杨锦心决定必须要好好休息一下了,正午的阳光正好,暖洋洋地照在人身上,竟是说不出的舒适。她就坐在院子里,悠然地晒着太阳,除了时不时地看看院门外,有没有霍冬来回来的身影,这一整天,她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
  霍冬来到达金陵城的时候,太阳已经高挂在半空,他摸了摸身上仅有的几个大洋,首先去药铺抓了两副安胎药。一路上,军警的巡逻果然很严密,他压了压毡帽,低头匆匆往书局而去。
  他没敢在书局久留,买好需要的书,就直奔银行而去,到银行拿钱,才是他此次来金陵的最终目的。他当时走得匆忙,身上没有多少钱,无论是离开金陵还是要在村里住下来,无疑都是需要钱的。他知道这样做很冒险,但还是不得不往银行而去。
  还算幸运的是,他在中央银行有自己的账户,填好资料,职员去取钱了,霍冬来焦急地等在大厅里。他不敢明目张胆地左顾右盼,只得暗暗观察周围来往的人,感觉时间过去了很久,职员总算取了钱回来。霍冬来舒了口气,不顾银行职员异样的眼光,将提箱里的钱全部装进褡裢里,这才往门口而去。
  刚走到门口,正好一辆汽车在门口停下来,然后从车里下来一个熟悉的身影,霍冬来见到来人脸色变了变,来人已向这边走来,让他躲闪不及,只好微侧着身体,快速从她身边走过。
  霍冬来匆匆与来人擦肩而过,他快速穿过了街道,借着街面明亮的橱窗,看向身后的女子,却不想那女子也还在朝这边看过来,幸好,与她同行的人不待她看清楚,便将她拉进了银行大门。霍冬来暗暗松了口气,赶紧往回走,原本想着去城南转转的打算都打消了。
  第七十一章
  天色越晚,杨锦心就越担心,她已经坐不住了,给大牛做好了晚饭,就来到村口等霍冬来。夜幕一点一点地拉开,天空出现了一轮弯月,霍冬来从那黑幕中走来,远远就见那月色如霜,映照着一地的树影,杨锦心就站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朝这边望过来,白皙秀美的容颜竟仿佛融进了霜白的月光里,眉清目秀如春日里的一瓣白梨花,灵秀中透着一份淡淡的香寒气息。
  霍冬来看着她,心里不由生出一股暖意来,这一整天的疲惫和绷紧的神经,就在这一瞬间都消失不见了。
  “锦心!”
  霍冬来轻轻唤了一声,就见杨锦心明显的松了口气,望向他的如水黑瞳里全是如释重负的笑意。
  回到小院里,杨锦心急急忙忙去厨房热饭菜,等她端着饭菜来到霍冬来的房间时,却差点被桌子上摆着的金条和钱票,吓得丢掉了手里的东西。
  “你……你哪来这么多的钱?”杨锦心惊讶地说话都说不利索了。
  霍冬来柔柔一笑,道:“这些年存下来的,我爹那个财政厅长也没全白当,至少他的那些下属送给我的钱,我是毫不犹豫地收下了,日积月累的,我也没什么意识,今天去取的时候我才知道有这么多,我也吓了一跳。”
  杨锦心看他说得轻松,心里清楚,这些很可能是他很多年前就开始存下来的,一想到这些,心里就不由得一酸,“冬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存下这些钱肯定不容易,现在为了我,你就全取出来了……”
  “你别胡思乱想。”霍冬来握住了她的手,感觉到她手指的冰凉,连忙搓了搓,将她整个手都包在自己的手心里,“我承认,我当时存这些钱,确实是为了我们出国用的,但是,现在不是暂时出不去吗?我们在这里生活也需要钱,就一并去取了回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用就好了。”
  杨锦心看着他黑曜石一般的眼睛,只觉得眼眶烫得厉害,心里酸酸涩涩说不出话来。霍冬来见此,夸张地捂住了肚子,“哎哟哎哟”地叫了两声,道:“我的肚子快饿扁了!”杨锦心连忙将桌上的饭菜往他面前推了推。
  “赶紧趁热吃了。”
  到了第二天,霍冬来才知道大牛已经开始在院子里挖地道了,他的实验一时陷入死角,索性也跟着一起挖地道,转移一下注意力,看看能不能产生新的灵感。而介于杨锦心的身体原因,霍冬来已经禁止她做任何事了,勒令她从现在开始卧床休息一周时间,除了上厕所,其余所有的活动都在床上完成,她的地道图纸自然也被霍冬来收走,她已经绘好一半的地下通道网络图只得因此暂停下来。
  一闲下来,杨锦心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回忆前世,有关于青蒿提取的事情,当时因为那个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几乎到处都能看到有关青蒿素的事情,那时她也和朋友讨论过,一直想了很久才终于记起,好像看到过青蒿提取不能用传统的熬制方法。
  一旦记忆的闸门打开,越想思路就越清晰,前世看到过的资料,如潮水一般的涌上心头。杨锦心顾不上霍冬来的医嘱,翻身下床,兴奋地跑到了院子里,雀跃地喊道。
  “冬来,我想到了,我想到了!”
  ……
  秦慕阳已经到达徐州快一个月了,前线的疟疾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加上迟迟没有杨锦心的消息,他每天都处在暴怒的边缘,现在,就连苏横也不敢轻易替军医官们求情。
  现在,只要听到开会二字,就让一众军官们暗暗叫苦不迭,因为南方政府军队里的疫情,北军只能单枪匹马苦苦支撑,东北方向已经有好几个城市落入敌手,战争越来越残酷。秦慕阳和顾之礼都明白,一旦敌人真的跨过了松花江,致使整个东北彻底沦陷,敌人拿下华北平原就易如反掌,再接下来,千古富庶之地的江南也将落入兵临城下的境地。
  所以,现在急需解决的疫情问题,就不仅仅单是南方军政的事,而是上升到民族利益的高度,东北危机!华北危机!整个华夏都已暴露在敌人的虎口之下!
  秦慕阳继续坐镇边境,不久前,在上海金陵两地的医院里,凡事能叫上名号的医生,都被抽调到了徐州的前线医院里,但是疫情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指挥所的会议室里,不断有啪啪声传来,近一月来,只要是开会时间,有前线的报告传来,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没错,这正是秦慕阳将文件摔掉得声音。
  文件摔过之后,就能毫不意外地听到他声音嘶哑的咆哮:“都是干什么吃的!”
  今天也不例外,会议室里的人都战战兢兢地微低着头,个个额头都有汗水隐隐流下。然而今天,廖勇的匆匆出现,让所有人都有了逃过一劫的感觉。
  秦慕阳脚下生风,一路冲到了办公室,电话里的赵志军还在等着他。
  “怎么样了?”秦慕阳一把抓起电话,黯哑的声音里有着不易觉察的颤抖。
  电话里,传来了赵志军略略兴奋的声音,“李太太说她好像在中央银行门口看到了霍冬来,我亲自去银行查了记录,当天确实有人提走了霍冬来账户里的钱,银行的人形容了他的样子,不太像他本人,我想,要么就是他找人去取钱,要么,就是他乔装打扮过,不管怎样,只要有霍冬来出现的消息,那就说明太太也一定还在金陵,我们迟早会找到她,请四少放心!”
  “好,一定尽早将她找回来!”
  秦慕阳说到最后,已觉连日来的疲惫都一拥而上,快要将他淹没。挂上了电话,秦慕阳好似脱力一般,瘫倒在沙发上,他抬手遮了遮眼睛,几乎无声地反复念叨着两个字。
  “锦心……锦心……”
  ……
  杨锦心半倚在床上,看霍冬来将青蒿治疟的资料一页一页地收好。
  “左手边的抽屉里,还有我整理的一些资料,你一并把它收好。”
  霍冬来听她这么说,有些吃惊她居然也做了研究,连忙去找她说的资料。
  打开抽屉,里面放着一个本子,装订好的书皮上,娟秀的钢笔字写着《疟疾的防治与疫区的维护》,是杨锦心的字迹。
  “这是你写的?”
  “是呀,你做实验的那些天,我没什么事,就翻了翻你的书,总结了一些,疫情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不单单只是治病而已,这还是你告诉我的。”杨锦心甜润的声音振振有词。
  霍冬来低头翻了几页,里面一条一条,极其详细地,对从治疗到防止疫情扩散所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作了系统的表述。工工整整的字迹,专业的疫区维护方法,完美得简直勘称教科书。
  “锦心,你不学医简直太可惜了,我从没见过像你这样有天赋的人。”
  霍冬来越看越起劲,越往后翻就越惊奇,索性坐下来,认真看着里面的内容,这些经杨锦心整理过的资料,比他临时去翻书,要见到快速的多。他一直认真地看着那些内容,那些一字一句的表述,就像是有着丰富抗疫经验的医者的临场表述一般详细。
  面对霍冬来的夸赞,杨锦心有着小小的心虚,但同时也伴随着欣慰,自己那些天没日没夜回忆前世看到过的资料影像,总算有了一点成效。她来到这里太久了,久到都几乎忘记了自己原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那个世界里的人们,也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摸索,才总结出一套这样完美的资料体系,而她,只不过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这些资料一完成,怎样将东西送出去便成了大问题。
  这一天,从金陵回来的大牛,又带回来一份报纸,东北战场的战况,愈发严峻,尽管南方政府压下了疫情,但是大家都清楚,少帅秦慕阳已经坐镇徐州一个多月也没见回来,再加上不停地抽调医生过去,边境的疫情显然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我今天进城,金陵城里已经有好多从北方逃过来的人,伤的伤病的病,很可怜。他们都说,顾家军顶不住了,秦家军也一直没发兵,东北铁定保不住了。”
  大牛说着这话的时候,眼翻泪花,杨锦心知道,他肯定是因此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一时有感而发。
  杨锦心安慰的抚了抚他的辈,她看向霍冬来,他也是一脸的凝重,想起霍然还在前线,这件事,才是更让他揪心的吧!
  “杨姐姐,我要赶紧去挖地道了,等你这里挖好,我还要去给李爷爷,蒋婶儿他们挖,我要一直挖到山上去,真有一天打仗了,我们就可以逃到山上去,这个李家湾的人,才能活下来。”
  听着大牛朴实的话,杨锦心差一点就掉下泪来,这些天,大牛日夜赶工,已经挖出了好长一段,但是,这个巨大的工程,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一定完不成的。
  “大牛说得对,要想活下来,这条地道一定要通到后山去,那里山高林密,倒是一个妥善的藏身之地。”
  霍冬来充满磁性的声音,带着果断的决绝,见杨锦心看过来,那温柔的笑意里,也透着坚毅的光。
  “我明天就去找村长,动员所有人都来做这件事。锦心,带你来到这里,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事,你的这些未雨绸缪的想法,等到真正遇到战争的那一天,一定能拯救全村的人。”
  杨锦心也认真的看着他,她浅浅一笑,却想到了另一件事,就见她恍然大悟地睁大了眼睛。
  “我想到一个,可以帮我们将这些资料,送到前线去的人……”
  第七十二章
  二月早春的清晨,天气乍暖还寒,下了一夜的雨,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气。华灵声披着一身晨光,小心翼翼避开地上的积水,往金陵大学而来。
  金陵城里的街道都是这种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雨一大,穿着布鞋就无从下脚。大街上,小摊贩早已经开始出摊,想趁着这个时候,赚点学生们的早饭钱,早早收拾妥当的已经开始吆喝起来。街上人渐渐多起来,人来人往的结果,就是原来街上的小水坑变成了泥水潭,整个道路泥泞不堪。
  华灵声一手拎着书袋,一手提着灰蓝长衫,临近校门口,有路过的学生朝他打招呼,他一边应着向学生们点头致意,一边走到一块干爽的地面,跺跺脚,甩掉一些鞋上的泥水。
  “请问,你是华灵声,华老师吗?”一个清澈有礼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华灵声转身就看见,一个皮肤黑黝的少年,瞪着眼睛向他投来询问的目光。华灵声上下打量了他两眼,这一身农民打扮的少年,被他看得显现出一丝腼腆,耳根隐隐红了起来。华灵声顿时对这个淳朴的少年产生了好感,于是点头道。
  “我就是,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
  少年听完咧嘴一笑,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有人让我带封信给你,还说,请你一定赴约。”
  说着,就从怀里拿出一只信封递给了他,华灵声愣了一下,仍是接了过来。那送信的少年,又压低声音叮嘱他。
  “姐姐说,是有关生死存亡的事,请你一定要去。”
  少年说完,没再看一眼华灵声惊讶的表情,转身快速地穿进了人群,他跑得很快,一眨眼就消失在了人群中。
  华灵声皱皱了眉,细想着,到底会是谁送这么一封信给他,他仔细看了一下,就是一个普通的土黄色信封,信封上一行娟秀的字迹,“华老师收”,看上去出自女性之手。
  想了半天也没有头绪,华灵声就拿着信封往学校里去,想着后面再看。他刚一转身,就听到后面一阵汽车声传来,然后就有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华老师,华老师!”
  华灵声转头看过去,就见穿着浅粉色风衣的秦书瑶从车上下来,欢快地朝他奔跑过来。
  “华老师……”秦书瑶看着华灵声,鼻尖和脸颊都透着娇艳的粉红色,她不自觉地就轻咬了一下唇,已然滚到嘴边的话,也已见到他就忘记了要说什么。
  反而是华灵声看着她,落落一笑道:“秦小姐这么早,找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