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二郎传-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邓婵玉等等将领,各自被仙光指引着西行,各营凡人将军也被仙光接引,齐齐驾云,汇聚到了岐山山脚。

    都城方向,武王率满朝文武出城,仪仗铺开数十里,朝点将台而来。

    都城百姓争相跟随,根本数不清有多少人,几处城门都有百姓涌出。若自岐山向下望去,数不清多少凡人聚集到了点将台周围,无边无际的人头耸动,煞是壮观。

    虽人多,却秩序井然、丝毫不乱。

    点将台周围,一名名文臣武将寻到了各自的位置站着,也有过千之数。

    待武王车架前来,百姓争相跪拜,高呼武王寿与天齐,福泽无疆,武王在车架上站起,对周围百姓不断挥手,目光之中满是感慨与期待。

    半个时辰后,散宜生一袭浅蓝长袍率先登台,站在点将台边缘,高声呼喊:

    “请大王登台!行祭祀礼!诸大臣静候!”

    点将之前,却是要先祭拜天地、金台点将,禀明天地之神,让伐商的诸将能得天道庇护。

    “祀——天!”

    散宜生一声长调,武王独自一人拾级而上,面容肃穆,浑身萦绕人皇龙气。

    一只五爪金龙的虚影在天地间翻飞,忽而对天怒吼,天地之间顿时风起云涌,吸引了三界一道道目光落向此地。

    人皇气运,护卫南洲凡人之力,与当世人皇统治之国的国运息息相关。

    周国正是崛起之时,更有道门大劫的劫运之力掺和其中,以至于武王的人皇气运,几乎堪比上古三皇五帝中气运较差的一两位。

    但也只是堪比罢了,上古人族最为辉煌璀璨的时代已悄然落幕,此时仙凡分离,周武王也只是凡人之人皇,管不到中神州的万千修士。

    三拜祭天地,九叩慰先祖。

    而后武王起身,双手拄宝剑站在台上,又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登台,打开金黄布帛,高声诵读武王旨意。

    细数周国自创国至今,代代周人之不易;怒斥商君帝辛对周地之摧残,无道而征,无义而讨,使百姓流离失所,周国儿郎无故战死沙场,更将当年伯邑考被帝辛残害之事完整告知。

    使有圣贤之名的先王,吞食长子血肉,这般帝君,如何能不伐?

    周国百姓义愤填膺,周国文武一腔怒火,点将台之上的气运金龙显化虚影,对着东方怒吼。

    隐隐的,朝歌城的方向也浮现出一只苍龙,隔着数万里,毫不示弱的对着此地咆哮。

    这些都是无声无息出现的,凡人感觉不到半点异常,但修士却看的清楚无比。

    两条气运金龙,商国之金龙有外强中干之像,其内里已腐朽,随时可能溃败;反观周国之金龙,威风凛凛、几乎要凝出实体,比商国气运金龙强壮数倍!

    二龙怒吼声中,散宜生高声喊道:“武王有旨!拜丞相杨戬为东征大元帅,总领伐商一切军务!请丞相登台听封!”

    杨戬迈步向前,身形刚踏上阶梯,身后就传来了排山倒海的欢呼声。

    便在此时,杨戬的气运无形之中再次茁壮了半分。

    这一瞬,得到好处的还不只是杨戬。

    在玉虚宫前来此地的云路上,黄龙道人打了个哈欠,一缕金光照入他胸前。

    眨了眨眼,黄龙道人似有所感,望到了南洲浮现出的两只五爪金龙。

    “呃,修为恢复了?嗯……又进了一步……”

    一旁的太乙真人嘴角一阵抽动,也没说什么。

    黄龙道人摇摇头,反而有点无奈的一笑,与身旁几位师兄弟一同悠然前行。

    在他们身后不远,还有大批阐教仙人,同去西岐观礼。

 第五百二十五章 众弟子回军辞行

    点将台上拜将,封神台中封神。

    但凡今日被喊上点将台受封的,诸如李靖、黄天化、邓九公等,都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

    而各将所拜之位,其实是按杨戬给武王的那份东伐规划来的,三路大军的将领都没什么变化,除了武王又加了数十名凡人将领充实三路大军之中。

    杨戬受封大元帅,总领三军伐商;

    其他一应封赏都与原本没太多差别,倒是仙人将领都被提升了官位品阶,虽然他们对这些并不是很在意。

    等散宜生主持完了拜将之事,武王之弟、周国重臣姬旦登台,宣读了一番歌功颂德的文章,而后众将沿着台阶站成几排,接受百姓欢呼称颂。

    杨戬本想站在第二个台阶上,却被武王拉去台上。

    姬发正色道:“请丞相与我共举此剑。”

    “谢大王,”杨戬抓住剑柄末端,与武王同时抬起手臂,将那把象征周国王室的宝剑高高举起。

    一抹阳光照在剑身之上,散出道道金光。

    武王大喝一声:“周军必胜!”

    点将台周围十数万将士、无数百姓同声怒吼,震散九霄之云,一股霸烈的气息直冲霄汉。

    天庭震颤,四方云动。

    数十万天兵天将在高空云上隐隐现身,一道道金光闪烁,似乎是对下方凡人的回应。

    又有一道道流光自西北而来,化作满天仙人影,道道清香弥漫开来,惹的无数凡人争相叩拜。

    天地间现出种种异象,杨戬抬头看去,心中也有些震撼。

    武王低声道:“丞相,孤可要跪拜仙人?”

    “不必,”杨戬笑道,“大王乃是万金之躯,人族之皇,除却圣人老爷之外,仙人不必跪拜。”

    仔细看了几眼,来的这些仙人还都是阐教仙人,不少都很眼熟,十二金仙与门内的福缘仙人们大多在此列。

    杨戬躬身做了个道揖,漫天仙人同时还礼。

    本来,杨戬还想让武王留下,和阐教仙人们混个面熟,对武王也没什么坏处。

    但散宜生在旁高呼一声:“众将归位!大王回宫!”

    武王和杨戬相视而笑,大抵这便是天数。

    武王走下阶梯,杨戬率众将在后跟随,送武王登上车撵,摆驾回宫。

    待武王走后,杨戬长袖挥舞,在点将台上下令:“各路将领各回军中!筹措伐商之事!”

    “喏!”

    众将齐声答应,接他们前来的那道道仙光再现,托着他们朝着三路而去。

    但众多仙将却留了下来,在杨戬招呼下上了点将台。

    杨戬对着天空做了个道揖:“昔日我等玉虚宫弟子奉命助武王、护西岐,今日武王义举、讨伐商君,肃浊世、还清明,请诸位师伯、师叔训下!”

    言语刚落,十二金仙联袂而来,又有云中子、南极仙翁与十多位法力高强的门人同至,其余阐教仙人尽皆只是站在云上观看。

    点将台下,还没散去的凡人呼啦啦跪倒一片。

    广成子朗声道:“商君暴虐,损圣人娘娘面皮,多倒行逆施之举,为人间大患。今日你等玉虚宫弟子,以杨戬为首,讨伐商纣,实乃功德之举,忠义之行。请,圣人老爷檄文!”

    唳——

    白鹤轻啼,带着一路霞光缓缓飞来,口中叼着一卷杨戬似曾相识的圣人檄文。

    不由念起当初与天庭对抗之事,心中多少有些感慨

    广成子接过檄文,摊开诵读;杨戬率众师弟行跪拜之礼,仔细聆听。

    元始天尊在檄文之中对杨戬颇多嘉奖,但也只是口头奖励,并没有给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说实话,杨戬在阐教所得已经太多,此时又不缺宝物、功法、灵药,圣人老爷应该也不知道该赏赐他些什么比较合适。

    而哪吒、雷震子等人,也被檄文所提及,各有评说,也各有劝诫。

    值得一提的是,檄文之中还有李靖的名字,显然是没把这位三个儿子都入了阐教的人教弟子当外人。

    呃,李靖其实和三个儿子还是同辈……

    将檄文念完,广成子朗声道:“杨戬师侄骁勇善战,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早日助武王功成,名垂千古!待你功成之日,师伯在玉虚宫前为你摆宴欢庆!”

    “多谢大师伯!”

    杨戬定声道了句,广成子顿时满意的点点头。

    “诸位师弟,各自嘱咐众弟子几句吧。”

    广成子言罢,阐教众仙尽皆向前,有弟子在此地的自然是去寻自己弟子,没弟子在这的,看谁顺眼就过去鼓励几句,给些灵丹妙药、仙术神通,倒是没几人会赠宝物。

    玉鼎真人走到杨戬身旁,其他仙人并未凑上来,让他们师徒显的有些冷清。

    “封神过了大半,后面才是真正的艰险,”玉鼎缓声道,“你莫要大意,也莫要因自身法力沾沾自喜,更不可小觑了今后之敌。”

    杨戬老老实实的答应了一句,随后轻叹了口气。

    还小觑今后之敌,杨戬现在所知的,就有数位顶尖大能可能会给他造成麻烦。

    申公豹不提,单说在三山关当总兵的孔宣,想想就让杨戬头疼;还有那陆压道人,前面几次现身都被杨戬怼的颜面尽失,很有可能也倒向了截教那边。

    截教自然不必提,万仙大阵已是不可逆转的命数,更无法逃躲,只有奋力一搏……

    “师父可是推算出了什么?”

    “天机浊乱,只能窥见少许,”玉鼎真人背着手,看杨戬有些愁闷,笑道,“你自可放心,你命途无恙,大道可期。”

    杨戬笑着点点头,师徒二人站在点将台边缘看着台上的热闹情形,也没再多说什么。

    但若从台下看,能见杨戬此时已不再只是跟在玉鼎真人身旁的少年,身形伟岸了许多,与师父有些相像了。

    点将台边缘,萧兰看着眼前这一幕,感受着漫天阐教仙的气息,扶着额头轻轻呻吟了一声。

    她先前只是想着解开自己为何送杨戬玉簪之事,也没怎么多考虑就进了封神劫难。

    如今阐教仙来了大半,也算阐教一方显露出少许实力,才让萧兰直观感觉到,自己的修为……竟比天边那些看起来还很年轻的弟子,都有些不如……

    “道门三教,实力斐然啊,”白泽感慨莫名。

    吕纯阳笑道:“比当年巫妖二族如何?”

    “其实相差不多……”白泽喃喃道,“龙凤、巫妖、道门大劫,皆是在双方势力的高手数量积累到一定数量,而后被天道降下大劫、引发乱战,致使这些大罗之上的高手纷纷陨落。”

    吕纯阳惊讶道:“还有这事?”

    “这也不算什么隐秘,活得久些的,应该都听过这个论调。”

    白泽笑了笑,“不必多想此事,道门劫难,我十分看好阐教一方。萧公子也不必担心,只需跟紧杨戬这小子,自可在大劫中平安无恙。”

    萧兰低声道:“那截教不是号称万仙来朝?高手比阐教多数倍吗?”

    白泽:“截教……啧,气运不足、福缘不足,门人弟子良莠不齐,哪怕高手再多,都难拼得过阐教啊。”

    “气运?”

    “萧公子看下去便知。”

    萧兰若有所思的站在那,一旁的大昂咂咂嘴,一句话也说不出。

    巫族当年也有这般盛景,可惜已是难复……

    点将台上,金吒突然问自己师父文殊广法天尊,“师父,徒儿此行命途如何?”

    文殊广法天尊掐指一算,笑道:“建功立业不在话下,功成名就亦可期许。”

    “师父,”木吒也挠头问了句,“弟子可有生死劫难?”

    普贤真人笑道:“劫难自然是有的,你本就在大劫之中,但你只需恪守本心、不违道心,自可安然无恙。”

    “谢师父点醒!”木吒顿时放下心来,对杨戬喜滋滋的一笑。

    杨戬看了眼玉鼎真人。

    玉鼎:“不必问,你命硬得很。”

    “哎,行吧,”杨戬低眉顺眼的答应一声,一众仙人尽皆露出笑颜。

    哪吒问太乙真人、韦护问道行天尊,雷震子问云中子,李靖也去问广成子,问一问各自命途如何,得到的都是平安无事、可过大劫的回答。

    唯独黄天化,他也问对清虚道德真君问了句:“师父,弟子此去伐商,吉凶如何?”

    清虚道德真君轻笑了声,抬手掐算,但笑容忽的一僵。

    杨戬见状眉头一皱,又想起黄天化似乎有命中一劫,就在伐商的路上,顿时迈步走了过来。

    黄天化本就聪明,清虚道德真君虽只是有微弱的表情变化,都被黄天化守在眼底。

    只是黄天化并未直接问询什么,也没任何急迫,反而很平静的看着走过来的杨戬……

    “天化,”道德真君低声道,“为师有一言赠你。”

    黄天化低头道:“请师父赐下!”

    一旁杨戬也止住步伐,想听清虚道德真君要说些什么。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东南隐忧,青龙攻陷

    贪功冒进难全终,少年意气需谨定。

    莫到兵险无命处,才道此身短修行。

    ……

    阐教众仙回山,又是一副颇有意境的飞仙盛景,西岐百姓各种叩拜,也不知是否真的灵验。

    待众仙离开,留守周国都城的诸多武将指挥周军疏散百姓。——这也在昨天商议的流程中,免得出现什么骚乱。

    “莫要多想了,”杨戬在一旁开口道,“清虚师叔只是提醒你小心谨慎,不要贪功冒进,自可得建功勋、安然无恙。”

    “嗯,”黄天化收摄心神,对杨戬轻笑道:“也没事,不是还有封神榜,若我日后真的会战死沙场,那也要拼死一两个敌手,不给大师兄丢脸。”

    “莫说这些丧气话,走了,回营中准备东进之事,今天有的事要忙。”

    杨戬招呼一声,黄天化也打起精神,跟在杨戬身后。

    待点将台下的百姓散的差不多,被杨戬留下的这些将领也纷纷驾云前往各自带军之地。

    李靖带着金吒和木吒去北,雷震子则与邓婵玉、邓九公一道往南;余下众人尽跟在杨戬身后,朝着东路大军安营扎寨处飞遁。

    待他们各自回营,笼罩在三路大军各处的仙光方才缓缓消散。

    这仙光似是玉虚宫而来,而能有这般法力,重点是令数百万凡人毫无知觉而护住他们的,少说也要玉鼎真人这般层次的修为。

    显而易见,这是玉虚宫圣人老爷的手笔。

    众将回营,各商进军之事。

    杨戬这边刚坐稳,一枚玉符破空而来,落在杨戬手中,杨戬打开看了几眼,顿时皱眉。

    跟上一枚玉符一样,这玉符是广成子师伯发来的,里面的内容,却让杨戬各种无语……

    殷郊趁广成子前来西岐观礼,偷走番天印、落魄钟与雌雄双剑,下山而去,不知所踪。

    广成子推算,殷郊定是因殷洪之事而心中愤恨,要去寻杨戬等人报仇雪恨,在玉符之中嘱咐杨戬,倘若殷郊违背师门之命而叛入商军,杨戬可自行灭杀,不必与他通传。

    杨戬:……

    得,上次殷洪拿着阴阳镜,差点打的雷震子魂飞魄散;这次换成了殷洪他哥,还拿着开天印和落魄钟……

    他当真想问一问广成子,你家重宝都放在洞府中,不随身带着?

    怎么看,都觉得这位大师伯是有算计在里面,故意留下重宝在洞府,‘勾引’殷洪偷宝下山报仇……

    罢了,一个殷郊而已,也翻不了天。

    如今在主张封神之事的是他杨戬,而非在后方监管粮草的姜尚,殷郊根基太浅,只是仰仗法宝之威,不足为敌。

    杨戬倒是有点担心,殷郊反叛之事,背后必然有申公豹的影子;这位‘道友请留步’玄功修至大成的阐教叛徒,也不知会请来哪位截教大能为殷郊压阵。

    双眼之中精光闪烁,杨戬随手将这枚玉符捏碎。

    广成子这次并不会露面,或许是怕自己和赤精子一般,被自己弟子弄的太过狼狈;或许是因自己面皮,不想让人知他对徒儿管教无方。

    那杨戬低调处理掉殷郊也就算了,毕竟不是什么强敌。

    “传众将帐内议事。”

    杨戬一声令下,几道身影已经出现在帐外,萧兰赫然在其中,一同进了帐内。

    又半个时辰后帐外响起隆隆的马蹄声,数十名凡人武将入帐中,分做四排,对杨戬单膝下跪。

    “拜见丞相!”

    “众将免礼,”杨戬也不拖沓,直接道,“各军整备,让将士白日休息,入夜开拔,进军青龙关!”

    刚点完将就要东征?

    一群将领齐声呐喊:“喏!”

    杨戬连连发问:“粮草可齐备?”

    有督粮官向前禀告:“大军粮草可随时调动,如今储粮已够我军一年又四月之用!若大军开拔,粮路畅通,无短粮之忧。”

    杨戬点点头,又问:“各部将士兵甲可有缺损?”

    “兵甲弓矢毫无缺欠,战车军马也已充备!”

    “如此,能阻碍我等伐商的,也只有商军了。”

    杨戬起身,目光扫过帐中诸将,沉声道:“诸位尽皆是受大王器重之将领,各自都有能征善战之功、以一敌百之力,勇武过人。”

    “但伐商之战,必会有各路牛鬼蛇神的现身,若遇方外修士以法术屠戮将士,莫以血肉之躯力敌,该退便退,切勿抢功!”

    数十将领齐声应答:“末将遵命!”

    “军中军纪我不必过多赘述,今日再加一条,伐商之战,各军将士破城而入不可掠夺百姓,不可烧杀抢掠,若违此令,领军者以无视军纪论处,定斩不饶。”

    “喏!”

    “各将归军,待今夜去那青龙关立下首功!”

    众将精神振奋,定声应答,拱手告退。

    杨戬看了眼哪吒等人,道一句:“萧兰将军留下,诸位也去休息片刻。”

    “是,”黄天化应答一声,与韦护、哪吒也离了主帐,只剩杨戬与萧兰在帐内。

    萧兰松了口气,毫无形象的坐在一旁,拿了杯茶水灌了两口。

    杨戬笑道:“怎么样,你觉得今夜胜算有多少?”

    “十成咯,看你这般志得意满,必然是早就安排好了后手,”萧兰眨眨眼,“你在龙宫说过,那苏护已入了周国,可此时青龙关的守将便是苏护,啧。”

    杨戬顿时笑而不语,坐在主位上,仔细端详着一幅不算精细的地图。

    这地图虽不精细,但却有三路大军的位置,也将商国与周国的疆域基本呈现了出来。

    “周有四百九十城,商有八百六十城,大商此时虽快死,却也有将周国拖下水的实力。”杨戬手指敲了敲桌板。

    “你在担心什么?”萧兰有些不解的问了句,“周军拿下大商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何必在这里杞人忧天?”

    杨戬抬头看了眼萧兰,反问了句:“若周国为伐商将主战之兵尽皆葬送,哪怕将大商攻下,又用什么去统领这般广阔的疆域?”

    “伐商时不断征兵便可,也可在各地屯兵练兵,支援前线,”萧兰无所谓的道了句,“步步为营,只需多花一两年的时日,自可使周军越战越勇、越打越多,何必担心此事?”

    杨戬耸耸肩:“我怕的是大商不顾一切与周军死磕,三路同时决战,两败俱伤后,东、南二地突然有一方崛起,吞并另一家,在西伐北进,与我周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萧兰顿时一愣,看着杨戬,笑骂道:“你这人,怕是把敌手想的太强了点吧?”

    “我的敌手并非大商,而是截教。”

    杨戬一句话就让萧兰笑容僵住,后者面露思索,轻轻点头,“被你这般一说,我也觉得东、南两家不得不防。不过,截教仙有你这般聪明吗?”

    杨戬顿时翻翻白眼。

    萧兰轻笑,道:“丞相大人可有对策?”

    “此事非我对策如何,只能再派人去催促姜家出兵了,”杨戬叹了口气,伸了个懒腰,“八成,他们截教会对我们阐教这般扶持凡人帝王之事不屑一顾吧。”

    杨戬没说的,是杨戬还有个大杀器没用。

    崆峒印,上古黄帝印玺,可直接震散某处人族势力的气运。

    有此印在手,若截教真的也走帝王养成路线,杨戬直接震死东、南两家的气运,一了百了。

    越来越觉得,轩辕黄帝真的给了自己了不得的宝贝。

    “战前来一局?”杨戬摩拳擦掌发起邀请。

    萧兰无所谓的点点头,反正虐菜而已,多几次也算小小的陶冶情操。

    ……

    入夜,周军数十万大军无声开拔,余下数十万大军则整顿军备,不急不缓的跟上。

    杨戬与萧兰坐在同一辆战车之上,前者一脸死寂,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颗颗黑子白字,仿若满天繁星便如棋盘一般。

    “丞相,前路大军还有二十余里抵达青龙关。”

    “嗯,知道了,”杨戬淡定的回了句,传令兵迅速退下。

    正端坐在杨戬对面,欣赏着大军行进之景的萧兰,见状忍不住小声笑骂道:“丞相大人,大元帅,能不能专心些!打仗呢现在!”

    “无妨,我夜观星象,今夜顺风顺水,不会有半点波折。”

    萧兰翻翻白眼,“丞相何时看的星象?”

    “喏,现在,”杨戬指了指满天繁星,“萧公子且看,这几颗大星这么亮,实乃吉兆。”

    萧兰对此只能一手扶额,总有种从战车上跳下去的冲动……

    青龙关,总兵府。

    郑伦与苏护正召集一群武将、谋臣在府中摆酒,此时酒味正浓、歌舞正欢,不少将军已经是伶仃大醉。

    忽而军营处传来隆隆的战鼓,不少打了个激灵。

    “怎么回事!”

    “军中擂鼓,周军打过来了?”

    “快,回军营看看!”

    大半将领匆忙起身,但他们刚要离开,大堂的门户却突然闭合。

    这群商将顿时懵了。

    苏护端着酒樽,慢条斯理的站起来,对众将拱手行礼,“诸位将军,苏某得罪了。”

    有位商将额头冒出几滴冷汗,低声道:“国丈,国丈这是何意?”

    “苏某愧对天下,生养了一妖女!致使暴君肆行!”苏护将酒樽之酒一饮而尽,目光中带着少许痛苦,缓缓闭上眼,“为弥补这般过错,苏护愿背负叛国弃君之千古骂名!众将有反商护周者,加官进爵!若要忠君而死者,刀斧手何在!”

    话语落下,数百名甲士从各处冲来,手中举着明晃晃的大刀。

    有几个商将噗通一声摔倒在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骚味,却是当真吓尿了几人。

 第五百二十七章 洪锦来攻

    夜色正浓,青龙关的城门却不知为何悄然打开。

    哪吒与黄天化所率的数十万前路大军毫无阻碍,直接涌入青龙关中,亮出旗帜、举起火把,朝着商军大营掩杀而去。

    苏护所属都已调离商军大营,此时正聚集在总兵府附近,哪吒与黄天化可放开手脚大战一场,立下伐商的第一功。

    青龙关顷刻大乱。

    青龙关东城门也是大开,这是杨戬故意而为,给城中百姓、商军残军一个逃脱的出口,让他们去拖垮五关之地商军的士气。

    只要周军一夜之间攻占青龙关之事在商国各地传开,大商必然会陷入极大的惶恐,对伐商大有裨益。

    商军本就不敌,又是毫无防备被在关内劫营,再加上主将尽去总兵府赴宴……

    只用了两个时辰,青龙关内的商军全盘分崩离析,死伤十数万,投降十数万,还有二三十万在城中各处逃奔……

    又两个时辰,已有数不清多少商军与百姓逃出东城门,朝着关内各地逃荒。

    “快逃啊!周军打过来了!”

    “踩着风火轮的就是哪吒!已连杀我军数百将军!”

    “快走!青龙关已失,我等在后方再结阵与他们厮杀一场!”

    各条街路都是慌忙奔跑的人影,百姓大多不知具体战事,只道周军凶狠、残杀无辜,携家带口的连忙逃命。

    关内一片大乱。

    一处街巷中,有道身影裹着斗笠,目睹此景,不由攥紧了双拳。

    “可恶!守将为何如此无能,攻城都无片刻,已让周军入了关中!”

    这人愤恨的骂了几句,似乎想要出手,却又忍住了心火。

    “殿下,”他身后的小巷中,有个道人不紧不慢的走了出来,低声道:“青龙关已失,我等不如退去后方,与大军汇合,再图报仇之事。”

    “哼!此城守将是何人?”

    道人答曰:“正是苏妲己之父,冀州侯苏护。”

    “什么?”

    斗篷之下,那对目光如匕首一般,锋锐无比,杀机凌然。

    “今夜当取这狗贼性命!若非他生养了那般妖妃,我母亲何以遭迫害,父王又何以被其妖妃蛊惑!”

    这般言语,此人自是殷郊无疑;而殷郊身后的道人,便是吕岳败亡后,许久不曾露面的申公豹。

    “莫急,殿下莫急!”

    申公豹抬手摁住殷郊的肩膀,低声道,“今夜周军有百万,其中必然有不少阐教仙人,你若出手只是暴露自身行踪。到那时,莫说给你母亲弟弟报仇,便是自身也难保。”

    殷郊倒也能忍,心性比殷洪高明几分,深吸了口气,低声道:“道长,我当如何?”

    “贫道已约了几位道友前来助阵,都是那大罗金仙之流,八荒四海有名的修士,”申公豹沉声道,“咱们先与他们汇合,再行定夺。若再不能拧成一股绳,如吕岳那般孤军犯险,便是真真的去成全你这些仇家!”

    “也罢,我听道长的便是。”

    殷郊双目注视着总兵府,冷哼一声,转身走入小巷。

    申公豹紧随其后,面色如常,衣袖轻轻一挥,两道身影顿时没了踪迹。

    小巷之外,一支商军狼狈逃窜,其后有数不清的周军掩杀而来。

    杨戬下的命令,是不能烧杀抢掠,也不可肆意妄为;周军击杀这些不投降的商军,自然是正常的行军打仗,并无半点违纪之处。

    这个过程中若误伤些许百姓,若非故意而为,也不会遭受军法处置。

    不然还打什么仗……

    青龙关中原本有七十万大军,这是朝歌城辛辛苦苦‘攒’出来的七十万大军,在这一夜之间便宣告覆灭。

    周军死伤尚未过万,有两位凡人将领战死,入了封神榜中。

    仙将自是毫无折损,毕竟对方没有半个高手,哪吒和黄天化也就杀了些领军的商将,并未对凡人大开杀戒。

    战罢,杨戬入总兵府。

    苏护率十万精兵并入周军,被杨戬嘉奖一番,直接拿出了武王给的旨意,册封苏护为伐商大将,郑伦为左路先锋,苏全忠为苏护军中副将,在周国也给了苏护封地。

    苏护一家老小今日已被接出冀州,送去了周都城。

    “今夜之战,冀州侯当属首功,”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